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5)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三)、名词解释(续)
5.非相
非相者即是指无相,无相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animitta是由a与nimitta合成,nimitta是由…而产生,a是无字义,a加上nimitta是不由…而产生之法,所以要观成无相、非相,有这样的观法是实相观,能做得自在是谓证实相。《大宝积经》卷五云:「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处阐述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北传《大般涅盘经》师子吼菩萨品记载:涅盘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盘为证无相。
再下来解释这个非相义,我们说实相,有一个法在那边,你要观它非相,非相者即是指无相,无相是没有一个相吗?也不尽然,字义上来看是无形相,为什么世间一切法菩萨看它都无相,而我们凡夫的眼里看来都有相,因为你执着,所以无相会变有相;有一个实质的无相,有一个因缘产生一切法,你观它实相,这个实相就是无相,就是非相。
无相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无相我们想当然跟这个有相之对待之称。animitta是由a与nimitta合成,nimitta是由…而产生,a是无字义,a加上nimitta是不由…而产生之法,不由---产生的法,这有两个现象,一种不是用我们自性面对因缘所产生的法在讲,是你八识心田种子所现起的法,你第七意识去执着它,这种情形当然是要观成无相,你不能依此妄想,这种实相当然不值得你去看,因为是没有因缘故;另一种是有因缘的缘起法,那因缘来时,我们自性应缘所产生的法,这个法虽然是真实的,但是你要观它无相、非相,这是从修证解脱的角度来讲。
一样是妄想,一个是你从自家库房里所产生的,另一个是有外在的因缘,去勾引你自性应缘所产生的法,前者是烦恼法,你当然要观空,不要让它起烦恼;第二个有实质的因缘法,你自性应缘产生了这个法,你要修解脱实相观,就要观它无相、非相,做不到时怎么办?做不到,就要念佛。因为你一直有一个心要跟它相应,有一个心要观进去、有一个心要烦恼起来,这是因为你心还不净,心还不净,就离不开善境的执着想、恶境的逃避想,这两种想就让我们没有办法观一切相无相。道理懂了,一时做不到也不妨,就慢慢去做;但重点在于你够不够警觉?当你面对这个境,你如何像阿罗汉能「无有恐怖」想,当有一天你面对生死境界时,你有没有自在观?死就死吧!就当脱去一件衣服,反正今生就到此为止,这样就是没有恐怖的心面对死亡,这样你就实际观到死亡,这就是无相、是非相,做不到这样,你有这个因缘现死亡现象时,你就只有念佛,求得心安祥,自力不够就要靠佛力,智慧的解脱知见建立不起来,只有求菩萨,你有忆念菩萨、忆念佛,你念佛,心自然慢慢可以放下、看得开。
这种要观成无相、非相的这种道理,你懂了、做到了,实相观就建立起来了,你就有办法观这个实相为非相或无相,你要了解修行的境界不同,有这样的观法是实相观,这是延伸上一次所讲的实相观的道理。刚刚举的例子,面对生死关头,你看死亡,只是一件必然要面对的事,噢!大概时候到了!不会去烦恼,没有恐怖的心,能做到自在,这就是见到死亡的实相观。最后死不死还不知道,但如果你的心眼打开了、你有般若智慧的话,慢慢你就能体会,本来就具足这种解脱一切烦恼束缚的能力;如果心眼没开,你的能力使不出来,都是以凡夫心在对一切境,那就有恐怖心,就会起颠倒妄想。
什么是颠倒妄想?抵抗这死亡、不让它发生,要逃避它,这些都会让你产生颠倒的做法,散漫的妄想,让你起烦恼,如果你用般若智慧,观这个死亡是无所有、不可得的话,那个死亡于你也起不了作用,就怕你的般若智不具足,没有办法面对这个死亡、超越这个死亡,你当然就会胡思乱想,想要怎么对治躲避?该死就会死,你自在的去面对它,反而不一定死。话说回来,你要去思维:如果我不去好好修佛法,对生命也不好好爱惜,也没有用我的生命为众生的离苦得乐做奉献,这样我留下来有什么用?芸芸众生那么多,少我一个也没差别。如果你说你留下这个肉体,是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为他们分担一切苦难,那你这个愿力大了,自然就能够看开死不死,不会起颠倒妄想,可以得到究竟涅盘。
《心经》里面哪一句话最重要,我不知道,你们自己选择。但「心无罫碍、无罫碍故,无有恐怖」,没有恐惧、怖畏的心,就有些阿罗汉的样子,当然阿罗汉的境界还要有五神通、漏尽通,如果没有证到五神通,就不是阿罗汉,但是,你可以师法阿罗汉,面对一切境没有恐怖,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面对不如意时,没有恐怖,面对一切重大事情,不要起恐怖心,要坦然以对,换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沉着应战。怎么沉着?沉着,就是不用心,不用一法、不用一个有为法去对治,不用一法去面对那个境,这样就是无为法,这些都在讲实质的非相、无相,离不开你心地的这些法。
不由----而产生的法,你要观它,不管有因缘、没因缘,你都要观它非相、无相,有这样的观法,就是所谓的证实相观。所以经云:「实相者,非相也」能做得自在,就是证得实相;如果知道,做不到,那是见道,见到这个非相的道理、实相的道理,但是,你还没悟道,没有悟道,就是你心还不净,习气毛病一大堆,还没有悟道,所以做不到实相观。
《大宝积经》卷五云:「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大般若经》都在阐述性空;唯识,在阐述性空之外的相宗,一切性产生一切相,性本空,那相也是空;《解深密经》就在讲三性三无性、三相无相。唯识,偏重于相的理解,般若或中观,偏向于性空阐述。中观指观空有不二的中道观,直接从性上面去着眼,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大宝积经》这里在讲般若期的佛法,自性本来是无性,你今天在念svabh2va 0uddha,自性svabh2va,就是sva我,atman也是我,bh2va产生是自性,自性可以产生一切法的,能够产生一切法的自性,本来就无性,因为本来在空里面,应缘产生自性,本性空,自性无性。
「若空无性,彼则一相」,你要求解脱,所以从自性上去观一切相,只有一相,这个相是空相;如果你要求神变、心用,唯识宗里的这些行者,你就依空起用,从心里面去化一切相,你就会产生神通变化。这里在讲性空缘起,在求解脱,所以要观性本空,所以你观它只有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有法无执,无相就是非相,无相不是没有相,是你看它(相)不受它影响,这就是所谓无相。
《大宝积经》我们接触的不多,西藏密勒日巴大师,就是诵这部经悟道的。《大宝积经》好厚一本,它的内容概括很多,一般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佛说入胎藏会的那一部分。这里是在讲大乘的解脱佛法,它也讲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以无相故,故得清净」,如果你心清净,才做得到观这个实相为无相,如果你道理懂了,做不到观这相为无相,常常妄想先行,没有办法客观的观这个实相为非相,这当然得不到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如果从理地上来观,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是空,你为了求解脱道,就要这么来认知,空、无相,彼即不可以相来表示,于是回到空。
有的人为什么心里面感知了什么事却能够不执着?因为他观它空、无性,管它真的、假的,跟我没关系,业力就发挥不起来。你初步要求得解脱,要观一切相非相,如果观一切相非相,对你来讲很难,那你就观自性本无性,它虽然应缘起的法,你也观它是空,有这种不执着一切法的能力,你才能够观自性本空,这样心里面对于因缘所产生的一切好坏诸法,即使生出了什么烦恼,也是一时半刻,你不会被系缚太久。你要以空无的心面对这个境,你不跟它相应的话,慢慢这个境就转到好的方向去了。如果你做不到,就用一些有为法帮自己,打坐、念佛、修法,都可以,看你当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能够不采取一切法,那更高段,反正我不执着、我也不去调理这个身体,让它这么去磨。这一段道理,其实每部经讲的都差不多,只是使用的文句不同而已。
此处阐述一切诸法无自性,如果有自性的话,这个自性应该永远都在那里,不会因为有因缘来了,这个法才生,因缘灭了,这个法就没有了。这个自性是因为因缘来,才产生这个自性,这是从空之间产生这个自性,怎么可以说它有?如果有的话,应该永远不会消灭掉,为什么缘起这个自性才生?所以本来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本性为空,如来藏的佛性,含有空如来藏跟不空如来藏这两个功用,不管空本来就是空、不空还是空,其本性为空,这道理你要这么去了解。
了解以后就要去证,如果你内心有很多的执着,那你就没有办法做到空,因为你的我执很重,我相放不开,就做不到所谓人空、众生空、寿者空。我们道理懂了,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如果有形相可得,那就表示你起心动念因缘所产生的法,你应该抓得到,但是你抓又抓不出来,表示无一相可得,虽然你可以感知、虽然你也许可以感到心起心灭,甚至于你可以看到影像、看到光明什么的,这些都是因缘所产生的法,你真的要抓它抓不出来。以后你在迷糊时,想到我今天说的,你去抓抓看,念头你抓得出来吗?抓不出来!影像你要想它,它也灭了,可以抓出来吗?抓不出来!这些本来就是无相,是因缘幻化而成的,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
北传《大般涅盘经》,大者是mah2,般就是pari之音译,有完全、殊胜、遍满、圆满之义,涅盘是nirv25a,大般涅盘义作大圆寂讲。佛入大般涅盘境界,此境界是什么?是入无余依涅盘,佛陀已无有余身(此世是最后身),无有微微余习,因已净尽,所以能以法身净无相遍入虚空界,这就是所谓大般涅盘。一般声闻虽能入涅盘,却还有余身,有神我身,所以不能入大般涅盘。此在佛法弘扬里面,早期的阿含道,主要求自解脱的阿含道,偏向原始佛教的声闻解脱,这些佛法都是往南传,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这些都是南传的小乘佛法;北传佛法从龙树菩萨发扬大乘以后,就慢慢往北传到西藏、中国,跨过韩国、日本,这是所谓北传的《大般涅盘经》,其师子吼菩萨品记载:「涅盘无色相」。涅盘就是我们寂静的心,那个本体的心,不管有相、无相,本质上都是无色相,不管有声无声,本质上是无声,香、味、触也一样,这个无色相、无声相,不是真的没有 影像、声音,是叫你用涅盘寂静的心体去面对有色相,你就有能力观它无色相,什么影像、声音你都可以不看进去、不听进去。
涅盘寂静的人,对一切外尘境都可以做到这样,有生起一切相、「生」相,一切法开始发生时,因缘起自性,要产生法当时,就产生「生」相,生然后「住」相,住相后,因缘变易为「异」相,待它灭了,是「灭」相。另外还有一个男相、女相,《大般涅盘经》里讲到有十种法相,即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如果在涅盘时,你应该证这些相为无相,故说涅盘为证无相。
为什么把有相说无相?要观实相为非相,这是在第十四分里提到的,实相者即是非相。你慢慢的了解,在般若期时,我们现在学的《金刚经》就是空有不二的实相法印,你要培养自己能够对一切法观它为实相,如果还做不到,就要从空证起,不管真的有相、无相,我就是一概不理,绝对的观一切法为空。这样练了几年以后,可以大小、顺逆事情都不让你心烦恼时,你要再回过来观「实相观」,可以开始体会一下这个因缘的法,面对这个法你可以自在的看一下它,但不会影响到你的心,你不看它也可以,心里面那个自性,它会去处理,不是用你那个思考的「我」去做事情,那是办不好的,因为那是我们凡夫透过思虑在做事情。
佛性有觉知,它要怎么去应缘,哪个时候该采取行动、哪个时候按兵不动?你祇要能随心性之缘,顺着它,自然无所不办,这样做事生活不是很简单吗?有那么辛苦吗?修法也是一样,顺着我们的自性就有意想不到的神力会发生,你要相信你自己,越不用一切有为法,越能产生你内心的能力,如果你学了一些有为法,会障碍你的自性心用,佛性起不了神通变化。你要学《般若经》,就要先学空观,再来修无相观,无相观就是实相观,观它非相,是为实相,这样训练好了,你最后一定要学唯识,从内心幻化一些有为法,来协助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或入陀罗尼门,以佛三密加持身来利益众生,那才有一点菩萨的味道。
6.第一波罗蜜
先说「第一」之义,梵语 paramatā,以质量言,有优越、最高、无上之义,即杰出、卓越、极度、最高之义。若以次序言,第一之意明显为一切数字之始,义为明列第一。
故此句经文第一波罗蜜者有五义,一者诸波罗蜜出现次序为第一,布施波罗蜜称第一波罗蜜;二者声闻乘人以行戒为第一波罗蜜,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得解脱;三者为波罗蜜行之最者,称行法第一波罗蜜,是为忍辱波罗蜜,经云无我得成于忍;四者究竟能达到波罗蜜行者,是为般若波罗蜜,所以依究竟义讲,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五者各个波罗蜜在成就佛道上都不能缺,所以各个波罗蜜法都是第一波罗蜜。
经云:「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为第一波罗蜜」,这里面有两个意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一是什么意思?先从第一的意义来说明。此处第一波罗蜜,我个人认为有五个意义,第一个以波罗蜜出现的次序为第一。我们有三波罗蜜、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总是有先后出现的次序,一般六波罗蜜中第一个是布施波罗蜜,所以布施波罗蜜称为第一波罗蜜;第二个意义,对于小乘声闻乘来讲,他不布施,他是修持佛戒律,声闻、阿罗汉由戒生定,由定而生慧得解脱,他少行布施,布施是菩萨道的第一波罗蜜,声闻乘人以行戒为第一波罗蜜,他们以后如果转入大乘的话,再反过来从布施波罗蜜做起。
为什么布施在菩萨道的六波罗蜜里排第一呢?根据《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经》言,因为它最容易做,故名列第一。叫你持戒你可能守不好,但是叫你拿钱出来帮助别人、供养出家众或诸佛菩萨,你举手之劳即容易做到,只要舍去贪心就做得到,或者去当义工布施劳力,如果发了心也不难做到,而法布施就比较难一点,你要懂得佛法才能够讲法施,除了有心还要有能力,另无畏施那就更难了。一般来讲菩萨最容易做的是财布施、力布施,甚至口布施,就是赞叹他人功德,赞叹人家的善行、功德,赞誉你煮饭煮得很辛苦,功德很好,或出钱出力之功德很好。我们不要抱着忌妒心、扯后腿的心,这样赞叹人家所作所为,也是随喜功德。
第三个意义是第一行法之最者,就是行为上、修行上来讲,质量上是最高、最大的,是为行法的第一波罗蜜。以六波罗蜜来讲,行法上的第一波罗蜜是什么?可以究竟达到彼岸的,就是忍辱波罗蜜!《金刚经》里讲要断四相,初为断我相、我执,当先从忍辱开始修起,然后得成就安忍波罗蜜,如果你没有忍辱行,你的我执永远没有办法断尽。虽说六波罗蜜里最重要的当然是般若波罗蜜,但一般人没有经过忍辱的修行,没有智慧培养,没有发菩提心,如何能达到彼岸?菩提心是要让你不执一切法、内心的妄想习气要断、对所修的一切境界都要能离、不要去执着。菩提是觉
、是智、是知、是道义,广义言,即能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所以觉者不离一切法,你的我相没有断,四相没有离,要怎么究竟觉?觉不了!所以执着众生相,去搞鬼神通或去跟鬼神打交道,是没有办法解脱的。修菩萨道的人,自修忍辱法、无为法,不去执着众生相。要先灭我相,才没有人相、众生相,你心里面能感觉众生,也不要当做有众生在,至于可以看到另类众生的人,就比较麻烦一点。教你视而不见,这种没有真正开悟的人,都是用见性在看鬼神、菩萨,永远都是着相;地上菩萨好一点,看不到,他是用心感觉,心感觉比较能够把它看成没有,这样才能够去掉人相、众生相,你先空我相,才能够做到空人相、众生相;要空我相,行法第一也就是要修忍辱。忍跟忍辱,这两个意思不大一样,后面要花很多时间,在讲这个最重要的忍字。你要了解行法上讲的第一波罗蜜就是忍辱波罗蜜。
《金刚经》里面所讲的「无我得成于忍」,而诸波罗蜜究竟能到波罗蜜行,要能达到究竟波罗蜜的,就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能够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观一切相是实相、是非相,不去执着它,像我刚刚讲的你看到鬼神,你能够不理它,把他当成没有相,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就是发菩提心。不把它看成一个相对的相,不随之搅和起舞,这样就能够自在、能够解脱。
般若波罗蜜是指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是修行过程之间一直要用的法门,但这个智慧,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你要学习不理它、不管它、不执着它,叫你听到一句话不要去执着它,偏偏你就做不到,放任自己去胡思乱想,这样连一点般若波罗蜜的智慧都没有。在六波罗蜜、十波罗蜜里面,这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的;然而没有忍辱波罗蜜,就做不到般若波罗蜜,因为你还有一个不甘愿的心,如何能够客观的面对一切法?般若波罗蜜是我们要得到的一个最重要的解脱智慧,这个智慧不是口头讲出来的,是要实际去证得的。如果你能够面对一切境都不执着,有这个智慧,你自然就能够超越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超越一切法的执着,这就是在究竟能够度到彼岸的最重要的一个智慧波罗蜜。
依究竟义质量讲,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因般若波罗蜜是六波罗蜜的眼目,叫第一波罗蜜。你想,小乘的声闻乘为什么可以跳过布施,悟到解脱?他直接持戒修心养性,不一定要去行布施,就可以修到解脱,因为持戒持到最后,不戒而戒,没有持戒的困扰,心能够自在,如此也是有波罗蜜的智慧,只是他偏向执着空的一面,这样不圆满,这般若波罗蜜只做到一半,不执着有相,但执着空相,这是声闻乘人的一种毛病,空掉我相,但是,没有空掉法相,执着空也是执着一种法相。般若波罗蜜能够完全做到的话,你对于空和有,一定都不会执着,过程之间发生什么事都能够不去执那个相、那个法,这是第四个在行法上最重要的般若波罗蜜。
就第五个义意而言,每一个波罗蜜都能够摆在第一,你说一定要这么次序修上来吗?不一定。每个人的根基智慧、过去世所修的,不一定要从哪里开始。最初基的人行布施最简单,他不真修行、不打坐,只布施,他可以做;如果智慧高一点的、上一生修得不错的人,什么都不做,持戒、禅修,以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他也可以得到禅定力,也可以得到般若智慧。从禅定入门也可以,从精进波罗蜜或者从忍辱波罗蜜、从持戒波罗蜜、从布施波罗蜜下手都可以,不见得每个人一定要按六波罗蜜的次序去修,《大般若经》里面讲可以同时修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甚至于六个一起修的波罗蜜,可说是俱行波罗蜜,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眷属波罗蜜,这样来讲的话每一个波罗蜜都是可列第一。
虽说这一生不一定要从布施开始,但是你要行菩萨道,还是要跟人家结缘。很多人修到最后很怕跟人家结缘,不要人家供养他,如果福德够倒无所谓,或者道缘清净,知道佛法是什么,你可以讲经说法利益他人,但不一定要受人供养,这也可以;除此之外,怕跟人家结缘、有瓜葛,这是没有菩萨精神,菩萨以后哪一世要成佛、要度众生时,不跟人家结缘,没有人供养你,你不欠人,人不欠你,各个保持距离,这样你要度谁?
因缘很奇怪,要看当时发心,有时候反而是坏人最先得度。像歌利王残害忍辱仙人一例,这忍辱仙人衪发心,如果我未来成佛的话,第一个先度恶心的歌利王,这歌利王就是憍陈如前身,其实他也有好几世跟释迦牟尼佛有因缘。菩萨在因地时,碰到了坏人反而发大愿先度他。你说这样不公平,我对你这么好,你没有先度我,反而先去度坏人?但换个角度来看,坏人就因为扮演坏人的角色,才能够测试菩萨到底修得好不好?修到哪个境界?在成就佛道的重要时刻,这所谓的坏人还是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呢!
第一波罗蜜,不是简单的以次序说是布施波罗蜜,这是以各个角度来说明波罗蜜的义理。当然释迦牟尼佛,当初讲第一波罗蜜的意思,也许可以讲了很多道理,我是以这五个方向来跟各位说明。
「波罗蜜」义:次谈波罗蜜之意义,本经第一次提到波罗蜜是经名,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波罗蜜多梵语为
p2ramita,意为完美、完善、优点;宗教上有完德、完美人物之意。波罗蜜多真正意涵为确实认知佛所说之义理,并已证得此义理就称为波罗蜜多,意译为度到彼岸。
波罗蜜是什么意思?《金刚经》刚开始就出现布施波罗蜜,说要无住相布施,那时候我们已经说明过波罗蜜的意思。而第一次提到般若波罗蜜,这是须菩提尊者请问世尊要如何来名此经?释迦牟尼佛说,这一部经要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你们要以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受持。波罗蜜的梵语
p2ramita,本身的意思就是完美、完善、优点,如果宗教上的意义就是完善的德行、完美的人物,能够做到内心完美、外在不执着,总结一句话,就是度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用智慧度到彼岸。为什么讲度到彼岸?分开字义讲p2ra就是彼岸,mita可以说是节制自己行为,这样就能度到彼岸。
六波罗蜜中,每一个波罗蜜法(
p2ramit2)的意思,就是正确实认知你要修的是什么法,认知那个道理后,还要加上确实能够做到,如果知而不能为,那只是见道,不是悟道,要确实认知佛所说的义理,并已证得此义理的,才能够叫做波罗蜜。如果你只是懂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这些个道理,但是不去做或者做得不够,这都不能叫波罗蜜。例如同样布施,你没有空掉布施的功德,那就不叫波罗蜜;同样是持戒清净,但是没有空掉持戒的果报,你可能升天去了,这样也不是持戒波罗蜜。也就是说,在究竟能够达到彼岸的法门上,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的,你做了很多事,却没有做此事想;你经过了很多境界,却也没有执着任何境界想,这样才是做到波罗蜜,结论就是已度到彼岸。
一般人解释波罗蜜就是「度到彼岸」,「度到彼岸」是一个结果,但不是波罗蜜的过程。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就是认知佛所说的每一句名相的道理,这就是见道;见了,这道路怎么走,譬如须陀洹要修断三结、斯陀含要修淡薄三毒、阿那含要修断五下分结、阿罗汉永断三毒,去除五上分结,你看到经典这么讲,原来方向就是这么修的,不是在修鬼神法,搞一些怪力乱神的,这样对解脱都没有用的。断你内心的习气,才有果位,得了以后也不能执着,一执着就不叫做波罗蜜,一执着就没有般若波罗蜜。世尊在世时的修行者,听到世尊这么讲,有的人当下可以悟到阿罗汉,有的人过一阵子后悟得,他懂得道理了,修正自己的心,然后做到了,就得到了、证得了,得到又不能有得到什么想,这才是所谓般若波罗蜜,就是你证到所有各个波罗蜜里最重要的,般若波罗蜜您现在做到了,也不必般若波罗蜜想。波罗蜜也可以这样解释的,最后以度到彼岸来讲。
波罗蜜多有三种、六种、十种等说法,三种波罗蜜说法者是法相宗所称,该宗依《解深密经》等将布施等十波罗蜜就能修持之能力分为三种地位,是称三波罗蜜。即:(1)波罗蜜多,指地前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初阿僧祇劫之间,修布施等十波罗蜜,其势力微弱,不能伏止烦恼,常反被烦恼所伏,而烦恼时常起现行,称为波罗蜜多。(2)近波罗蜜多,初地至七地之菩萨于第二阿僧祇劫之间,修布施等十波罗蜜,其势力渐增,不被烦恼所伏,而能伏止烦恼,然故意现行烦恼以度众;以此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之修行,称为近波罗蜜多。(3)大波罗蜜多,八地乃至十地之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之间,修布施等十波罗蜜,其势力转增长,能毕竟伏止一切烦恼,而永不令现行,称为大波罗蜜多、摩诃波罗蜜(
mah2 p2ramit2)。
再来深一层讨论波罗蜜之义,有几个不同波罗蜜意义,波罗蜜多有三种、六种、十种等说法,每一部经依它的意义,阐述不同的内涵,在《金刚经》里面,六波罗蜜中只提到三个,在一般的大乘经典讲波罗蜜提到六波罗蜜,这是地前菩萨修的,在某些大乘经典讲到十波罗蜜,这是对地上菩萨说的,地上菩萨是开悟的人,开悟不能只有修后面的方便、力、愿、智波罗蜜,前面的六个波罗蜜,还是要随缘去修,就有十波罗蜜。
真实波罗蜜义有三种说法者,这是法相宗所称,该宗依《解深密经》等经典,将布施等十波罗蜜,就能修持之能力分为三种地位:(1)波罗蜜多,(2)近波罗蜜多,(3)大波罗蜜多,是称三波罗蜜。
刚刚我讲的修行有次第,还没有开悟以前、初学的,在法相宗依《解深密经》所讲的,称为「波罗蜜多」,指地前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初阿僧祇劫之间,修布施等十波罗蜜,其势力微弱,不能伏止烦恼,常反被烦恼所伏,而烦恼时常起现行,称为波罗蜜多。第一个很初浅的波罗蜜多称法,此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是指地前三贤位之菩萨,于第一个阿僧祇劫所修持的,地前菩萨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华严宗也好、法相宗也好,他们所承认的三贤,他们不把十信位看做菩萨,十信位也真的不是菩萨,因为十信位住最高的是阿罗汉、辟支佛,他还没有入菩萨位,比较大乘经典所说,他们不承认这些阿罗汉是菩萨,十信以后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位阶的是地前菩萨,这是在第一个在阿僧祇修的,就叫「波罗蜜多」。
再来地前菩萨是修「波罗蜜多」,何以叫修「波罗蜜多」?修十波罗蜜,修布施等十波罗蜜,但是他们修的力量太微弱,有时候我们看经典都觉得很惭愧,我们很执着某些东西;譬如你不执着钱,好,那是身外之物,但是,你执着身体,叫你布施身体,你舍不得,这就是所谓的地前菩萨布施很微弱的意思。像我们以前讲过释迦牟尼佛,衪可以布施肉体给老虎吃,某一世衪
的前身,衪也可以割肉喂食衪的父母,像这种布施我们是做不来。在行菩萨道愈往后的菩萨,他修波罗蜜的力道愈强,三贤位的对这些修十波罗蜜的力道太弱:布施,做了又有点反悔;持戒,持了又开方便门;精进,三天精进五天休息;老是障碍重重,没有那种大行,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这样?难怪在这边浮浮沉沉的!这里法相宗讲的很清楚,你修波罗蜜多,修是有在修啦,但是力道太微弱了,没有那种大精进力,所以不能伏止烦恼,常常做了后,反过来被烦恼所降伏,这个力道太薄弱了,烦恼事现行,这个时候才叫初级的修波罗蜜多。
再来称为「近波罗蜜多」,初地至七地之菩萨于第二阿僧祇劫之间,修布施等十波罗蜜者,称为「近波罗蜜多」。第二个阿僧祇劫开始修的,开悟的地上菩萨,他修波罗蜜叫近波罗蜜多,也就有一点沾到边了,但是,还不是真正有大威德的「波罗蜜多」,总是已经靠进了菩萨的关卡,这是开悟的地上菩萨,到七地远行地菩萨之间所修的。我们知道,开悟后到八地菩萨之间要花一大阿僧祇劫才修得到,阿僧祗是不可数的微尘数的劫,你从开悟以后,修心清净,断掉内在污垢,离垢、心明、然后智慧现前、极难胜地、现前地到远行地等等的内心清净,要花一大阿僧祇劫,但是,这初地到七地之间,他们所修的布施等十波罗蜜,其势力、力道慢慢增强,这之间不被烦恼所伏,其势力渐增,而能伏止烦恼。
要断掉烦恼,最重要在开悟以后,为什么开悟之前的地前菩萨,断不了?他心没有打开。像禅宗行者心一定要打开,心不打开,观不到心里面微细的烦恼,怎么修?你心打开时,应什么境,起什么烦恼心,当下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看到此妄心缘起缘灭才能修、才能转它。黑漆桶没有打破的,观心要修都是马后炮,事情发生了才起忏悔,我不应该这样、我不应该那样,为什么?因为你只有一个心,永远都是烦恼妄心挂帅。
地上菩萨开悟以后才好修行,因为他可以直接看到这个心,它要发作,他可以用心眼,眼睁睁的观着它,不让它发作、不随它起哄,它发作不起来,这样,你当然可以降伏自性烦恼,烦恼只是在内心里短暂翻搅一下,影响不了你真正的心,即使天大的、你看不开的事情,顶多几分钟就放下了,比方你被人倒了几十万、几百万的会,如果地上菩萨的话,三两分钟就化解掉了,没什么放不下的;反之,地前菩萨的话,那就糟糕了,可能好几个礼拜都没有办法睡觉,把我养老的本都倒掉了,在那边天天烦恼。两者差这么多吗?就是差这么多!
地上菩萨是从心地里面去观它,一觉即转,不必去哄它、疏导它,当下如如不动;如果是地前菩萨,烦恼起来了,还要思维一番,也许我过去世欠他的、也许考验、也许怎么样,想半天就为了让自己的心自在一点,自己哄骗自心一番,还需要多作这些个手续,其实这都不真实,这就是为什么地上菩萨一定要开悟!没有开悟,你的那个执着、烦恼、知见,没有办法放下;道理懂了,但做不到,做不到就是身体没有成就、打坐打不来,气机诱发不起来,当然没有办法进入开悟的境界。
菩萨能够断止烦恼,然故意现行烦恼以度众。这个是菩萨更进一步修行,你可以断烦恼,但是你不是永远不让心起一切法,你反而可以利用这种空证,用心法去利益众生。阿罗汉他们是尽量不去起这个法,要学空观智,求得解脱;地上菩萨,他一方面可以转烦恼,另一方面从无中化有,生起一切法,去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完后,又用般若波罗蜜观它,刚刚做了什么?利益了谁?忘记了!这样的话,不是永远不去用一切法,烦恼法是你起心动念产生一切法,你不起心动念就没有成就任何事,起心动念,事情就依你所想解决了,你怎样想,事情就怎么转,真不可思议,菩萨的心就是这样,他就是故意让烦恼法起现行,让它去成就一些利益众生的事,这就是菩萨证空,但不怕有,可以从心里面去产生一切法来度众生。
以此而故意修行,这样修有别于修空,是故意用众生来磨练自心,或者用一些心法来利益众生,又或者是利用一些障碍你修行的众生来修。刚开始你不理大众,很怕跟这些众生有瓜葛,如果你有一点成就以后,你就有能力降伏他们习气,如果因缘许可的话,你也可以跟他们搅和,然后降伏他们习气,这也是故意现行烦恼、故意生起心意念,这是菩萨修行的一部份。非任运无功用之修行,这种修行不是要修开悟、修空观,是要任运自心,让心平和,让心不执着一切境,让它运转归入空,这是任运;无功用行,不执着一切法而自然清净。这是更进一步的修行,不再永远守住空寂,故意现行起心法来利益众生,不是为你自己,为你自己就太离谱了,为自己那是凡夫。这种阶段境界的修行称为近波罗蜜多,如果你有这种能力的话,就已经接近真正要度到彼岸,你认知了,也做得有点样子了,此时所修波罗蜜,那就是「近波罗蜜多」。
何以叫行波罗蜜为「摩诃波罗蜜多」?法相宗依《解深密经》所讲的叫摩诃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此是八地乃至十地之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之间,修布施等十波罗蜜,其势力转增长,能毕竟伏止一切烦恼,而永不令现行,故始称为「大波罗蜜多」,这是真的永断一切烦恼。小乘的人于初阿僧祇劫,刚开始先断烦恼;大乘的人于二阿僧祇劫时一边修断烦恼、一边利益众生;到第三阿僧祇劫时,波罗蜜的力道强,他就可以做到所谓的「大波罗蜜」,最后大乘经典常常在讲的摩诃般若波罗蜜(mahā-praj#a-pāramitā),因为这是十个波罗蜜的眼目,也就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如果每个波罗蜜都做到最完美的、不让你起烦恼,这就是摩诃波罗蜜。这三不同波罗蜜意境,是法相宗的说法,依修持的能力、 波罗蜜力道的强弱而言的三种层次。
(2006.06.17.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