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17-2)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四、金刚经经文解释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二)、经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一段经文主要是提出实相观的概念。实相,就是离四相后所得到的结果,也就是实际有一个相在那里,你能够观这个相而不受它影响,没有执着,这就是实相,如果你做不到,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这四相,你的心贪瞋痴慢疑的毛病一定会发作;如果没有这四相,你的瞋心起不来,像歌利王割截释迦牟尼佛前世的身体时,衪就没有瞋心,因为衪已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耶稣亦然,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没有瞋心,这未来都有成佛的希望。修忍辱法,就是要离这四相,你只要能够读诵这一部经、受持这一部经,这里讲你就是如来,当然不是像释迦牟尼佛那种如来位的如来,只是你的心已经可以证到解脱了。
(三)、名词解释
1.义趣
义趣者义理之趣向。佛陀所说的经典,依其对象的不同,所讲述的义理亦有不同。对小乘人说戒律、去习,证我空理,趣声闻果之义理,称趋小乘义理之趣;对象为菩萨者说平等法,阐述空有不二之理,不执空有之中道理趣,如《大般若经》、《金刚经》是也。
第一阿罗汉的须菩提尊者,为什么听到这部经还会痛哭流涕?释迦牟尼佛,当生衪的五阴身也还是跟一般人没两样,衪也会流泪、伤感,只是衪随缘发作,何况须菩提尊者!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也常会感受诸佛菩萨的悲心加持,让我们今生能够学习佛法,在心里面长进,甚至能够清净内在一些不好的种子,这时你会感激不尽,痛哭流涕,但哭一下子就好了,我常常讲哭可以流眼泪,但不要流鼻涕,流鼻涕就是动了凡情,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这样不行,失去了正受的控制。我们潜意识那个我,它会伤感、会流眼泪,但是跟我的肉体好像没有关系,不会流鼻涕,鼻涕流就是真动了凡心,所以你会眼泪、鼻涕直流;若是内在感激,感受到诸佛菩萨的悲心,我们只会流眼泪。
须菩提尊者从来没有听过那么高深的佛法,涕泪交集,这里他问了:「我从来就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经典,所以提出这个《金刚经》的义趣。」什么叫义趣?义理之趣向,每部经讲的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像《阿含经》是对初学的人讲,讲内心要如何清净、清净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果位;然后你要修戒定慧三学,念戒、念定、念慧、念佛,戒定慧这在大、小乘都要去学习的。小乘行者,从守戒律来得到定,从定中产生智慧,这都是修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最根本的四圣谛了解了,你就可以观十二因缘,你在打坐修行,用四念处、四正勤、四正断、五根、五力,最重要七菩提分,七菩提分有点大乘的思想,用智慧,小乘的智慧虽然比菩萨乘的智慧淡薄,也还是要用智慧,最根本的就是八正道,即便是世间法也要八正道、出世间法更是要朝八正道去修,世间法就通菩萨法一样,观一切法「实相,即为非相,是为实相」这些道理一样。
每一部经,它都有一个真正趣向你要达到目标的道理、意趣。佛陀所说的经典,都有其对象,对小乘的行者,讲《阿含经》,小乘到大乘之间讲《方等经》,根基比较扎实的讲《般若经》,《般若经》讲的差不多,就讲更上一层的唯识《解深密经》,《唯识三十诵》是后来人写的,《解深密经》重要在最后一品,心怎么发起神通变化,《般若经》教你如何解脱,一边听《金刚经》学解脱的道理,一边听《解深密经》学用佛的心通,怎么摄受众生、怎么跟众生的心和合在一起?同学学佛十几年了都不会用或者不敢去尝试,有时候碰到家里的人有病,你要去试一试你学的法,如何摄受、如何观想、如何清净?无中生有、万法唯心造,你会感觉这样有点效,唯识里面其实都在讲这些。
当然再上去是陀罗尼门,咒语实在是无量无边,我们现在是一个咒、一个咒在学,若是证到八地菩萨通十方虚空,这些咒语很快就会学到,就进到你脑筋里面来,诸佛菩萨要让你学的。进入陀罗尼门以后,什么咒语都要能讲、能背,很多咒语是无量恒河沙诸佛所共同宣说,你看密教里的经典,不是只有一位佛会讲,成佛的都会,都宣说同样的咒语,那个时候才是行菩萨道比较有利时。各个阶段你喜欢听什么经、学什么法,都有它的义趣,所以讲述的对象不同,讲的经典不一样,当然义趣、义理也都不同。
所以对小乘人所说的戒律、去掉内在的恶习,证我空理,这是最重要的理念,让他先自我解脱,如果趣声闻果之义理者,称趋小乘义理之趣。对象为菩萨者说平等法,无相观,阐述空有不二之道理,《般若经》就在阐述这个道理,「实相者,即是非相,是为实相」,你要练这个道理:「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为般若波罗密」、「一切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为佛法」,这些都在让你学习空有不二的道理,不执空有之中道理趣,讲这些道理最典型的是《大般若经》,《般若经》还有很多,最完整的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或者是《大般若经》里面第五百七十七卷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至于佛陀对于大众要说什么法,是依其四意趣(catvārobhiprāyāh)而说,catvāra是四衢道,abhiprāyāh是意趣、志向、密意、深心所愿,可以决了一切之所说。即指:平等意趣(samatā-abhiprāyāh)、别时意趣(kālqntara- abhiprāyāh)、别义意趣(arthqntara-abhiprāyāh)、别补特伽罗意趣(pudgalqntara - abhiprāyāh)。由此四意趣及四秘密,即可决了一切佛意。梵字samatā 是平等意,antara是异、别之意,kala是时,artha是事,pudgala是有情、众生、凡圣等意。
佛陀对于大众要说什么法,不是像我们现在拿一部经来说,今天要讲什么经,释迦牟尼佛衪在世时,讲经三百会,都是看大众的机缘,衪依内心佛性去感觉,今天要说什么经?根据对象、时间、众生根机的成熟度来决定要讲什么经,讲出来以后,才说这一部经是什么经名,你们要信受奉持,所以佛陀是依其四意趣(catvārobhiprāyāh)而讲这部经。catvāra是四衢道,十字路口,你要走向那一条路?当下衪以神通观众生因缘,用衪的密意,透过某个人起来发问,abhiprāyāh是意趣、志向、密意、深心所愿,可以决了一切之所说。三百会之间,一会不是只讲一天,有时候会讲好几天,像《华严经》从头到尾在七个地方讲,天上、人间这么讲算一会,一会还分好几次讲完,你看《大般若经》六百卷,要几会多少次才讲得完?这些都是因缘成熟,佛陀根据与会的对象、大众的根机,由衪心里面的密意来决定应该讲什么经。
这四种意趣分别指:平等意趣(samatā abhiprāyāh)samatā平等,abhiprāyāh意趣,就是等于《般若经》的平等法,去掉第七意识的执着。别时意趣(kālqntara - abhiprāyāh)kāla时间,antara不同,abhiprāyāh义趣、别义意趣(arthqntara-abhiprāyāh)artha各种事情、事业、所做的事,antara义理不同。别补特伽罗意趣(pudgalqntara - abhiprāyāh)pudgala就是我们所谓的中阴身意趣,到底要出生哪里?这中阴身也可以是我们们的识神,你可以出生到畜牲道、出生到人道或者出生到圣人的小乘阿罗汉、或者辟支佛,甚至补特伽罗可能就是菩萨胎,要成为菩萨的,释迦牟尼佛观到这些,就知道要跟你们讲什么法?观照到与会大众都有菩萨种子,就跟他们讲《般若经》。由此四意趣及四心秘密,佛就可以决定衪要讲什么经!梵字samatā 是平等意,antara是不同的,各别的,kala是时间,artha是事,pudgala是有情、众生、凡圣等意。
(1)平等意趣,又作法同意趣。有通、别二义:例如释尊于说法时表示昔时之毘婆尸佛即今释迦佛,此乃就二佛所证之法身平等而言,称为通平等;而就二佛之因果、恩德之平等而言,则称为别平等。此二者即是平等意趣。
这四个意趣是什么意思?进一步讲释迦牟尼佛心里面要讲什么经时,平等意趣,又作法相同的意趣,这里面有通、有别。通,是义理通达各个经典;别,是有别于各个经典,就是不一样。譬如释尊于说法时表示昔时之毘婆尸佛(过去七佛之一),为什么说现在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衪也通于毘婆尸佛?因为佛佛相等,虽然衪现在在讲这部经,以前毘婆尸佛也讲过这部经,其它的诸佛也会讲这部经,就像我方才提到释迦牟尼佛讲的什么咒语,过去的千万亿佛也讲这个咒,共同所宣说。通,就是佛佛相等,释迦牟尼佛说法,衪隐喻自己就是过去的毘婆尸佛,甚至于也可以说衪是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衪莲花化身,每一个世界化一个佛,三千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衪的化佛,释迦牟尼佛讲起来是衪的化佛。通,就是共通,大家一样都是佛,如果各别的,才讲过去的毘婆尸佛,现在的释迦牟利佛。有时候你看经典就了解,也许我们这些人,无数劫后就叫同一个名字,你有没有看过千万亿的人同时成佛,名为什么佛?如果你不解,为什么大家成佛都叫同一个名字?那是因为你太有分别心了。千万亿佛跟一佛其实没有两样,都是一样的,我们用凡夫的脑筋在思考,分别这个佛跟那个佛是不一样的,其实有时候衪们都是这么一直在变,像你现在在学佛,未来也可以成佛的话,也许你的名字也叫释迦牟尼佛,这在经典上很多例子,像日光灯佛、月光灯佛,很多都叫同样的名字,都是通别之称。此乃就二佛所证之法身平等而言,佛佛平等,只要你真的证到法身清净的佛,都一样。你不要去分别阿弥陀佛比较大,释迦牟尼佛比较小,没有,都一样地平等,所证的道理都一样、所学的法、能讲的经、能说的咒都一样,称为通平等;而就二佛之因果、恩德之平等而言,这些佛各个德行都不一样。像释迦牟尼佛修忍辱、修布施,肉体布施,衪看到一只大老虎和七只小老虎好久没有吃东西、都饿坏了,大老虎如果再不吃到鲜热的血肉,可能会把小老虎也吃掉了,于是衪就可以舍身喂虎。菩萨这种观念有时候我们很难理解,如果你想我这个肉体死了,马上又出生换一个肉体,或者到天界去出鞥了,那你就不怕死,就已经悟道了,菩萨便是如此。为什么我们看释迦牟尼佛那么勇敢,可以牺牲肉体?因祂已悟到这个肉体是假的,但是里面那个慈悲心,那个会发起慈悲心的它是真的,衪充分认识这个道理,所有衪死生很简单,像衪这样布施肉体、布施钱财、布施国土城池、布施妻女、什么都布施,一定会成道的。每尊佛成什么佛不一定,像未来的弥勒佛,最擅长唯识,衪是修这个心,虽然衪在几个兄弟中最慢成佛,但衪成佛,不须像释迦牟尼佛般还要修六年,衪只修了两、三个月就成佛了,这些都是每个佛的因不一样,所要成佛的果及其恩德也不同,这就是别、各个不同,所证的法身平等那是一样的,你修什么法,到最后结果,真的成佛时都是一样的,此二者即是平等意趣。释迦牟尼佛会以此观众生根机,决定讲什么法。
(2)别时意趣,又作时节意趣。譬如称多宝佛名便可决定得无上菩提,由唯发愿便可往生于极乐之说,乃为劝懈怠者,而就别时利益说之,非谓实时可直得之;好心依一钱而说,日后可得百钱,系就别时而说,故称别时意趣。
别时意趣,又作时节意趣。衪要讲什么经、阐述什么义理的时间、季节不一,譬如称多宝佛名便可决定得无上菩提,如果你不断地念南无多宝佛,你未来一定可以得到无上菩提,这是从前多宝佛的愿力;我以前跟你们讲宝螺髻如来,简称宝髻如来,衪发愿度下劣的畜牲道众生,如果你慈悲心重,就对着畜牲道众生观想称念这位佛的名字,它们就能升天。为什么?因为这是宝髻如来的愿力。称念多宝佛,你未来一定可以得到无上菩提,有无上菩提,就快成佛了。你认识哪尊佛,衪发愿的功德如何,你可以充分的来利用。譬如阿弥陀佛,衪发的愿是,你一心一意称念其名,未来衪就可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能淡薄感情,不太罣碍周围的亲人,那你可以称念阿弥陀佛,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成佛,再回来度他们,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由唯发愿便可往生于极乐之说,乃为劝懈怠者,而就别时利益说之,因为时间不同,你这个人要得无上菩提,还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发愿不一样,诸佛可依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而生所说之法,非谓实时可直得之,现在这样讲了,未来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是未来会得到无上菩提,那不是佛讲的当下你可以得到,是未来的事情,这时间又不一样。好心依一钱而说,日后可得百钱,当下讲时只有一块钱,一块钱虽少,但一日一钱,累积下来最后就可得到一百钱,也就是诸佛菩萨现在所讲的法,你听懂了,实际去做,累积到最后你就可以得到如来菩提,甚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现在讲你就可以做到。释迦牟尼佛神通比较广大,衪讲若是断三结,就可以得到须陀洹果,当下众中有人马上就断三结,悟到须陀洹,这是释迦牟尼佛衪有这些不同的过去因所种得的功德相,我们要了解。系就别时而说,故称别时意趣,讲的当下你还没得到,只是指引你一条路,你去做了,可以得到什么,而最后真得到那个结果的时间跟讲时是不一样的。
(3)别义意趣,又作义中间意趣。即一切法无有自性,不可执文取义,当离文字相,而别求义趣之义。譬如以「逢事恒沙之诸佛,方能解大乘法义」一语而论,所说似乎只在了解大乘之教义,然其意实在显示证得大乘实理之艰难;盖欲了解大乘义理,凡夫能知,然欲证得其理,则须十地以上之菩萨始能为之;如此,文词所说与所指涵义各别,故称别义意趣。
别义意趣,又作义中间意趣。也就是一切法本无自性,若你以文取义,就是执取文字相,当离文字相,而别求义趣之义。譬如我们前面讲的实相,要观实相观,结果你不客观看待眼前所起的法,你去抓「实相」这两个字,那你是执取文字相,实相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头,我要你看月亮,你却把我的手指头当月亮,不是的。佛法听了、懂了后忘记最好,如果是很自然的这个境界起来,你对着它,没有什么实相不实相,我既不去执着、也不去逃避,它自归它,我自归我,这样你就很自然的做到实相观;反之,事发后你才想起「实相」,那就差一点,也就是犯了执著名相,而忘记它背后真正的义意。禅宗公案「如标指月」,月亮代表我们的佛性,你要看的是手指头所指的月亮,而不是抓住手指头本身,比方说读到南泉斩猫,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斩猫」上,心里直犯嘀咕,斩猫岂不是杀生?这是犯戒啊!这就是盯着手指头看,住在文字相上,没有看到月亮了。
譬如以「逢事恒沙之诸佛,方能解大乘法义」一语而论,所说似乎只在了解大乘之教义,然其意实在显示证得大乘实理之艰难,唯逢无量恒河沙的诸佛,才能够跟你解说大乘法义。你要遭逢一尊佛,有时要等好几千万劫才会遇上,这是形容要听到大乘佛法的不简单。别义,不同意义的义趣,虽然跟你讲了这些佛教的义理,你要经过无量恒河沙诸佛,才能了解大乘经典的法义,亦即诸佛难遇,大乘经典更难了解、更难值遇,有缘遇上了,今生要好好学;欲了解大乘义理,凡夫能知,然欲证得其理,则须十地以上之菩萨才做得到。听道理要懂比较简单,但要证得又是另外一回事。先不要提大乘义理,就说小乘,叫你要断三结、淡薄三毒、断五下分结、除五上分结,这些名相你都懂、内容都懂,但你做得到吗?今生可以做到吗?做不到。义理听懂了,要证却实在不简单,要到十地菩萨以上才能做到。《金刚经》讲你要得四果无有四果想,得菩萨地不要有几地菩萨想,你不想还好,你一说我得到什么果位、得到什么菩萨地,那你实际上没有得到,你说你得到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应该咒语源源不断一直来,不学自然会,但你学几个咒语都要学好久,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这像是八地菩萨吗?
修行本来就不是很简单,境界、能力不容易马上能得到,但是内心的清净却是自己比较能掌握的,你要把心清净,才能够产生神通变化,神通变化后面这部分你不要去想它,起码前面断内心的习气这部分是你可以掌握的。我贪心重吗?还是瞋心重?你从最粗重的习气切入,把它转过来,一百八十度把它翻过来,如果做不好,就思维我为什么还执着这些?为什么放不下?光一个「我执」,要把它翻过来就不简单,状况好时、气通一点、理智清楚一点,什么事情都不计较,都好都好,我执看似不见了;哪一天障碍来了、哪一根筋不对劲了,这个毛病又出来了,又执着了,我要这样、要那样,以为已经没有了,怎又冒出来?根深蒂固的,修行实在很难!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法,很多弟子听一听就证得无生法忍,什么都放下了!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有了,马上证得无生法忍,多痛快啊!末法时期很无奈,冤亲债主一大堆,另一半、儿女、老人家,一大堆都放不开,亲情都舍不得,要怎么解脱?你们能出家的快出家,比较可以放下一切,不要管那些情不情的,不然大家都系挂一串情在那里,怎么能够证到心清净?很难啊!要成就无上道,就要有出离的心,没有出离心怎么证到心清净?但有的人身体已经出离了,发也落了,衣服穿的也不同,这个心却还在挂碍老菩萨、挂碍家人、甚至兄弟的小孩,我们为什么不能平等观,观有亲无亲、有情无情各个平等?这是私情还重!我们看那些亲疏无别、心空坦荡的人,要成就小乘果位或菩萨境界,都比较快一点,这与生俱来感情的习气不同,急也急不来的!像这种文词所说与所指涵义各别,其字面意义与所隐喻的涵义不同,就称别义意趣,这是在讲佛的密意。
(4)补特伽罗意趣,又作补特伽罗意乐意趣、众生乐欲意、众生意乐意趣、顺众生心意趣。补特伽罗意趣,谓随顺众生之意乐而作种种说法。譬如先对一众生赞叹布施,见其人已乐欲布施,则毁訾布施;如此,赞之系为除其人悭贪之心,毁之则为更劝学无漏之胜法,二者皆系随顺众生之意乐而说法。此四意趣可对治八障中之轻佛、懈怠、轻法、小善生足等四障。
补特伽罗意趣,又作补特伽罗意乐意趣、众生乐欲意、众生意乐意趣、顺众生心意趣。由于众生意趣各异,喜欢欲界天境界的人,就会偏好做善事,希望学到世间初、二、三、四禅的境界,那是他的意趣,喜欢修小乘解脱道的,在四禅之间再去学佛法,断内心的执着、习气,那你才可以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位。讲禅定,你不要说禅定都一样,世间的禅定跟佛禅名称虽同,内容是不一样的,你可以由世间禅加上佛禅,去除内心的不清净,得到果位。大乘菩萨他要学大乘,那是他有大乘的意趣,今天与会大众想走大乘路线的多,佛就根据大众的心意讲大乘经典,如果今天聚集在一起的都是金刚菩萨,佛就显现由其清净圆满之意智所生之真言密意。补特伽罗意趣,谓随顺众生之意乐而作种种说法。譬如先对一众生赞叹布施,见其人已乐欲布施,则毁訾布施。刚开始很赞叹他人布施,你布施很好,鼓励他布施,等到这个人一头栽进去,布施个没完没了时,你就叫他不要再布施了,应该再往上修,修学无住相布施或者根本不必要布施,要更进一步去修戒律、去修忍辱、修精进,教他新的法门。不同补特伽罗的根性,你要依不同的时间点去赞叹或毁訾其法门。刚开始赞叹之,是为了引导他上路,后来有需要时又毁訾之,系为除去他对这个法门的执着。贪吝淡薄了,很乐意布施时,就开始毁之,让他知道布施有天的福报,这福报有什么缺点,天寿尽了还是要再轮回,不如学一些解脱法,劝学无漏之胜法,有漏的福报法,种了根基不错了,你要让他学无漏法。二者皆系随顺众生之意乐而说法,众生某件事已经做得差不多,因果报应成熟时,他若来问你,我是不是这件事不必再做了?你就顺其缘,让他转换跑道,次第向前,这样随着它补特伽罗内心里那个种子去转,而不是只以一法教化所有的人,这样不是菩萨,你自己智慧不够,你行菩萨道,要有这种知见。
此四意趣可对治八障中之轻佛、懈怠、轻法、小善生足等四障。「轻佛」,看不起佛的人就是无知,不知道佛的境界,如果你看过佛的神变,你当然不会看不起佛。很多修到阿罗汉境界的人,他也有五神通,他不知道自己的五神通,只是限制在一个范围里面;而佛的神通是扩及无量无边无界的虚空和无始无终的时间里的众生,如果懂得话,当然不会轻佛,会轻佛就是缘起于无知,自己认识不够,内心不清净。我们对佛要尊敬供养,对你有好处。你如果有一世真的成佛的话,佛佛平等,你那时候当然了解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连十地菩萨都不能够看得到,衪居住在哪一个净土也看不清楚,衪的神通力有多广大,连十地菩萨的神通力也观不到,你若了解这些,你就不会轻佛了。
「懈怠」,懂了一点,就不想用功。譬如小乘修内心,修得好一点、打坐得了定,就不想学其它的,这样一生、几十年耗完了,那很可惜,为什么不能抱着在有生之年什么都要赶快学的心态?念佛,你天天就是念佛,如果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也好,你这个心要坚定,不要再想其它,没有旁骛,专心念佛,要舍报时,这个心要坚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莫要在紧要关头又舍不得我家那口子、丢不下一群小儿女们,那你就完了!其实你们修行也暂时不要说你要去哪里,就是要天天用功,不要得少为足,得了一点定,你就觉得够了,什么也不想学,也不深入经藏,天天晾在那里,一晃眼几十年就过去了,等到要往生时,一下子又迷糊掉,什么定也没了,舍不得亲情、放不下这个娑婆世界,那今生不是全泡汤了,又要重头来过吗?懈怠,希望大家不要犯。
懈怠的相反是精进,六波罗蜜里面有一个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里面讲的那个八正道,八正道里面有一个正精进。什么叫正精进?精进跟正精进意思不太一样,精进,你也许以为早上三点钟就起来,念咒、诵经、礼佛、拜佛,一直用功到晚上九点安单,这够精进吧!你诵经、念咒、礼佛、拜佛是为了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正精进,讲起来有几个意义,一个是目标,找对了没有?目标对了,你才能够朝那个目标去做,如果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天天念佛念佛,念到不念而念,连睡觉时脑筋自己也在念,念到什么亲情、感情都放下了,心空法了,这是正精进,目标对了,用功的方法也对了;又或者你要求今生自我解脱,那你从内心里去断掉身见、戒禁取见、疑心病、贪、瞋、痴,去舍掉对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功夫的执着,也能控制了自心的妄想掉举跟感召他心的妄想掉举了后,再把我慢心去除了,最后根本无明就断了。你的目标设定了,就正确认真的去做,而不是结了手印,在那里修两小时、四小时、六小时就是精进,这六小时在干什么?不知道!要开悟,开悟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目标都不清不楚,怎么精进也是事倍功半,这是下精进,不是正精进,方向没有搞对。
算来算去世尊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以前印度的外道他们也很精进,不吃、不喝、修苦行,什么都来,但是目标不对。你学佛法,到底要修小乘的自我解脱,还是菩萨道的自利、利他,你要把目标找对,然后精进。譬如你要修小乘法,就修内心的习气毛病,一个一个把它拿掉;你要修大乘法,自己智慧的累积,众生病苦的济助,二者双轨运行,在磨练之间学到智慧,这也就是在心地上用功。正精进,方向跟方法要先弄清楚,然后持之以恒的去耕耘,这才是正精进。补特伽罗到底是什么种性?你要常常听经闻法,去修证你自己,不懂要问,你不是开悟的人,没有那种无师之智,不要自以为是。其实无师之智,讲起来也不是没有老师,他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或文殊师利菩萨这些大菩萨,衪们不示现,但是,衪们的心都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一切众心、若干种心,释迦牟尼佛都无所不知。为什么无所不知?因为衪就跟众生心合一,衪当然知道,你在修大乘法、修《金刚经》、你要修菩萨道,这个人在修小乘道,衪都让他们满足他们的缘,这是讲到懈怠,我们不要去犯,不要迷迷糊糊浪费这一生。
「轻法」,最简单的法其实是最锐利的法,你不要看不起念阿弥陀佛,你不要说念阿弥陀佛太浅了,我打坐八小时,多难啊!简单的法,所有众生都可以用的,这才是不简单的法,如果要打坐八小时,几个人能做到?这种法是比较狭窄的法,当然法法相等,念佛也要念得对。嘴巴念着念着,把自己的气都吐光了,那怎么念也没有用,念不到头部去。专心念,一边念一边观想梵字,把意根牢牢抓住,这个法非常好的,而且你往生时,抓住一句佛号,不会胡思乱想,那过去所造的业不会现起,抓住佛号很重要,不管大乘法或者是外道法,都是法,你要随喜赞叹。这随喜功德很重要,不要批评别人,不要说你现在在听《金刚经》,是大乘经典,就轻视外道法、天道法、或小乘法。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我们希望每个人来听比较好的法,你已经亲近过千万亿佛,今天才能够坐在这里听《金刚经》,都是因缘,如果他们善根具足,今生三级跳也有可能,要看每个人的智慧跟因缘,所以不要轻一切法。
「小善生足」,做一点善事就满足了、得到一些小境界就满足了,得少为满足。你知道吗?释迦牟尼佛告诉你们,得什么果位不要有什么果位想,这其中就含有一种把你推向更高境界的深义,你不要去想你得到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你得到什么,你才会一直用功、一直认真的修下去。待今生走到尽头时,舍报了,才来决定你大概有什么境界,有什么境界但没有成佛,下一世再来,勿以小善为足,这是一种自我修行上的大障碍。
2.慧眼
五眼之一,慧眼梵语prajñā-caksus。指智慧之眼观看的,以心会意的,所以慧眼能照一切种,若色、非色等所有诸法。慧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肉眼、天眼、慧眼)、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云:「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
慧眼,我们常听到「慧眼识英雄」这句话,其实识英雄的慧眼也还是世俗的眼,不是此处在说的慧眼。这里的慧眼是什么法都能观空,愈能够空一切相,你才愈有慧眼,也就是说你看待思考事情时,才能够客观,才不会感情用事,不会用你的主观情见去判断事情、做出反应。无相观,证到空的人,就有慧眼,须菩提尊者解空第一,他是慧眼第一。
什么叫慧眼?是般若眼,用智慧眼观看的人,此眼是五眼之一,慧眼梵语prajñā- caksus。慧眼就是空掉一切相,不要有执着,内心空了、没有执着了,自然能够随缘容纳接受一切,这样就是无我,无我做到了,就有慧眼。智慧产生于空,你如果没有证到空,都是用你的主观意念在判断事情,那种世间智慧是靠不住的,如果你心空法了时,境界现起、事情来了,当下你很自然的就能够对机而应,这就是生于空性的智慧所起的作用。
譬如有亲人患病,该怎么处理就先怎么处理,既然已经处理了,就不要再去罣碍,你把心空掉,观这个病、观这场病的业缘、甚至观这个患者本身皆犹如镜花水月般虚妄,实无所有、了不可得,让境自去转,这就出不了大差错,甚至有时这无妄之疾莫名而来,也会莫名而去;有的人定力不够很罣碍,甚且哭哭啼啼,那是没有慧眼,你哭哭啼啼反而害了患者,大家的心念一块儿去和业缘牢牢相吸相应,转不开来。你能心空法了,反而可以帮助患者,让他淡定、安静,他反而可以得到好处,给他一个空的、无相的佛性,可以助其转业力,你们要行菩萨道的,这一些世间法还是要注意。
这智慧之眼是无形的、用心会意的,所以慧眼能照一切种,种子也好或者是一切形相,不管是有色、非色等所有诸法。有色就是有物质形相,非色是没有物质形相,好比心;心,你看得到吗?你看不到,但是,可以用我们的空性来感召他人的心,这个人心慌慌的,你就感觉到他的心慌乱不安,甚至他的心不在。怎么知道他心不在?心没有一个形相,你怎么知道他心不在?魂魄也没有一个形相,你都要用慧眼去感召到他们所有的法,色、无色所有法,你都要用慧眼观到它。慧眼为二乘所证之眼,心空法了,就有阿罗汉的境界,有阿罗汉的境界就有慧眼,当然真正阿罗汉有慧眼外还要有五神通、六神通,有五神通是阿那含,如果你有一点慧眼可以感觉事情,可以看人的心,但是为什么没有神通?就是心还不够清净。慧眼,当然不是要完全空才会有,能够降低对一切相的执着,没有强烈的主观意念,你的慧眼就会开始慢慢的产生出来,看事情就会比较精准。
慧眼为三眼(肉眼、天眼、慧眼)、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慧眼是五眼的前三个里最高的,要讲法眼就是菩萨以上,慧眼则是阿那含、阿罗汉以下的小乘行者所有。阿那含、阿罗汉有五神通,四禅天的天众也有五神通,但四禅天的天众只有修禅定所得的天眼。讲到这个天眼,阿那律陀尊者祂眼睛瞎了,世尊教他练「烁见照明金刚三昧」,他就开发出半头天眼,可以看三千大千世界,他就好高兴了。
在《维摩诘经》里,有一回维摩诘居士示疾,世尊让阿那律陀尊者去问疾,结果他不敢去。世尊问:「为什么不敢去?」阿那律尊者回答﹕「我的天眼可以观到三千大千世界,有一次维摩诘居士问我,你这个天眼所观见的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是作相还是无作相?若是有生灭造作之相,那你的天眼与外道的五通有何异?若你观的是离却有无、生灭的无作相,那是无为法,本来心是空、虚空是空,你作无相观就不应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我当下一时语塞,被考倒了,所以我不敢去。」像维摩诘居士这种补处佛,修证很高了,你犯什么毛病他都能一一指出,所以世尊点名许多人去问疾,大家都不敢去,最后还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去问疾,大菩萨对大菩萨,展开一场精彩的对话。
法眼是五眼的第四个,就像用眼睛来观一切法一样,你一看就能洞悉一切,当然要先得慧眼之后,你才能够产生法眼。一切法均能洞见,这个人、这件事、这个情境,是有什么样的因?怎么发起的?当然观宿命通那是另外一个境界,这里是菩萨所具有的,修心清净所生的观一切法的眼。当然,不是说阿罗汉就没有法眼,他的法眼没有像菩萨那么大,因为他的法还不能了,他只空掉我相,我空理悟得很高,但是「法」他没有完全空掉,他还执着空。我们学《金刚经》空有不二的道理,「实相者,即是非相,是为实相」,这种功夫练得好的话,法眼就有希望了,法眼是菩萨以上的人才有;佛眼更不得了了,衪除了洞见虚空一切佛剎土、有情、无情众生一切因缘果报外,当然具足前面的四眼,佛眼是具佛一切种智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之眼。
慧眼,了知诸法平等。何谓平等?空就是平等!若此物以空观之,彼物亦以空观之,如此两物是否平等?你说不平等,那是因为你还在看世间相,当然不一样;若是你看到的是它的本质空、体性空,那就没什么不同。慧眼,就是证到诸法平等观。你看到好人、坏人,好坏是你自己在分别,其实这俩人体性空是一样的,你这样去观一切法,就不会看到坏人就嫉恶如仇、看到好人便惜良如子。如此去建立你的平等观,不要偏激、不要执着一己的所知所见,随缘去开导人家、破解人家的执着病处,要有这种能力,就要先空掉你自己,你不空掉自己,怎么能够客观的去开导所有众生?众生的毛病多不一样,你要先空掉你自己,得到慧眼后,你才能够观出众生的毛病,对症下药去破解,让他们能够信服你。所学、所证并非是不可改变的定律,度众要能应机施教,而非一条药方走遍天下。如果你是一位菩萨的话,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佛法,达到目的就是好的法。不要执着,你不执着就有慧眼。了知诸法,可以了知是非、善恶、对错,亦了知一切法性本空,因此不要去执着是非、善恶、对错,这就是智慧,这种智慧就叫慧眼。慧眼是从无中生有,性空而起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能照见诸法真相。你空悟得的话,你就可以观照到诸法的实相,因为你要观也没有一个什么可以观,这不是像我们一般观有为相,是用你的心直接去观,其实在我们还没有观以前,它已经映现在我们的八识心田里,只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它,但是我们可以用心眼的感知,照见诸法的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你有慧眼,有性空的智慧,依你的智慧之眼,面对众生的困难,由自性空中起用生法,见招拆招去化解众生的苦厄,他们就可以度到彼岸去。
《大智度论》云:「为实相故,求慧眼」,《金刚经》这一分也在讲实相,什么叫实相?用慧眼来观这个相,就是实相。有这个相,你要观它不是一个相,这样才是一个实相,就是以慧眼来观这个实相;你要求慧眼,要学到空,你没有空,怎么会有慧眼?故为求实相,而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相,慧眼是空,你不见有众生相,不见有一切相,故尽灭一异相。一相是空,异相是有、有相,不执有、不执着空,就是慧眼、就是实相;舍离诸着,你不要沾黏,任一件事、任一个人,不受一切法,不好的法不要影响你的心生厌离,好的法也不影响你的心起贪爱,保持一个平等性,你自然就能够悟到慧眼。
修到这里已经告诉你们许多次了,一直叫你们舍舍舍,舍到最后,你得到什么?就是《佛地经》里所讲的,成所作智的功夫、大圆镜智的功夫,受用和合一味事智,由彼产生一切神变,空无的心跟众生心合一,不必动一法却可以让众生离苦得乐。现在《大般若经》叫你舍,小乘法叫你空,大乘法叫你空有不二,有一法在那里,你不受其影响,用空无的心观照它,就是慧眼;到果地时,世尊就告诉你怎么从空之间去产生神变,唯识的《解深密经》就在讲这些。智慧自内灭,智慧产生也不执着,为什么叫你要灭掉呢?懂得愈多的人愈要内敛,不能讲、不能自我认可,一讲、一认可就执着了,是没有慧眼!这慧眼是空,不必先预知,你从内心感召不论是真是假的一切法、一切业缘、一切声像,都不要在意,让它灭掉,事情真发生了再来处理,你若在意就没有慧眼、没有学到空,没有用你的空性去看一切相,当然这慧眼就没有!慧眼外其它的五眼,我们以后会再详谈,这里先讲慧眼,须菩提尊者因为是慧眼第一,所以这个名相先出现。
(2006.05.27.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