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2005.11.19. 第 16 讲(3)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三)、名词解释
2.般若波罗蜜(续)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无上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盘,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从五蕴身、六根、六尘、六识、到最后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种智(萨波罗智)、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上正等正觉,都用般若波罗蜜去观之,但有其名,你在未来世一定会成佛,这佛种今世种下去了,哪一世福德具足就成佛了。
在地前菩萨的六波罗蜜,都是以般若波罗蜜为眼目,何谓眼目?就是用一法而无有一法想,不即不离,观其无所有、不可得。譬如持戒,持戒是成就一切智慧的根本,然在持戒之中也不应住戒而生心;持戒若持得一成不变,处处害怕去犯戒,造成一种压力,甚至恐慌,那就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我常讲持戒当然好,但犯戒了怎么办?去承受果报就是了!怕什么呢?菩萨不会主动去犯戒,但为了利益众生,不得不妄语时,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倒是不必了,为利益他人而妄语,坦然受报就是了!这时以般若波罗蜜观之,即是以般若波罗蜜为眼目。
有些人虽然未必学佛,但天性豁达,遇事不计较,不计较也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因为我先避免去造那个不好的恶因,未来一定会得到一个好的果报。从前我开车时,难免会跟人家有些擦撞,无论谁对、谁错,我就是下车看一看,即使被对方撞到我都无所谓,甚至于有时候连下车都懒得下来!有一次去板桥,时间很赶,地方也不是很熟,一下子转弯,去擦到别人的车子,那个人下来看一下后,他也不要我赔、也不要去修理,就算了,这真的是现世报!懂得因果,很多事情不要太与人计较,计较谁对、谁错,像这种小事,你也要用般若波罗蜜去观之,不要太在意它。
其它的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是一样以般若智慧去观它无所有、不可得,在布施时不要有布施想、在精进中不要有精进想、在忍辱中不要有忍辱想、在禅定中不要执着一切境界,用般若波罗蜜在破一切境时,不要有我在用般若波罗蜜破一切境的这种念头,这种无上佛法,讲的就是能立、能破,能破能立,永远不被黏上,这样你才能够解脱。
学般若波罗蜜,就是种下了未来成佛的种子。所谓般若即是无上的智慧,不要小看这无上智慧,这无上的智慧是什么?「无所有、不可得」;也有人讲「但有其名」或「性空唯名」,无论怎么讲,这些都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性空是基本的,唯名是在现象界里,要执着有这个名相,那它就是名相。每个凡夫都有六根、六尘、六识的功用,你不去执着它,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入涅盘,涅盘的境界就是理念上证得十八空,不被一切内、外境界干搅,皆可观其无所有、不可得,或证得菩萨三解脱门的空、无相、无愿,心永远都没有烦恼。恒住舍性是面对问题时,不管问题的大小、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都可以不惊慌、不恐怖、不执着;菩萨有时候对自己的问题倒可以坦然处之,但对众生的问题却急公好义,因为众生的力量单薄,受苦难时你很着急的要为他赶快解决问题,对待自己的问题却无所谓,反正已经有基本的定力、基本的智慧,短则三、五天,长则数周,自然可摆平逆境。
小乘行者与菩萨较不一样的是唯求心安,不穷智之边际,他不去求一切智,无量无边的这种智慧,小乘行者只要内心没有烦恼就好,但要成佛就要有智慧,这智慧要无量无边!比方某件事、某个境界发生了,有的人可以分析的很透彻,有的人却懒得去分析,这两者的层次就不一样。菩萨懂这件事、这个境界的前因后果,然后可以放下!小乘的行者反正不管怎样,一概不睬,只要没有烦恼就好了。前者是懂了、可以放下,后者是不懂没关系,只要没有烦恼就好了。
大、小乘行者的修行是不一样的,既然不去穷尽边际的去学习,你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也有高、低之别,也有无限量如佛菩萨的摩诃般若波罗蜜,这是大般若波罗蜜。菩萨是要求一切智,不是只求得一、两种智慧,在求一切智之间也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让众生得到解脱,菩萨本就与众生一体,所以要成就自己,先成就别人,如此可以得到解脱,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智慧。
很多人虽然色身没有消息,但由知见、言行上看来,却有比较高的智慧;有的人气是有了,身体是有一点基础,但知见上总是差一点,这就是累劫修下来的差异,不能说何者好或不好,一切都是有前因才有后果,反正大家都是在往菩萨道上迈进。既然你今生受了菩萨戒,要去学一切智,就要用般若波罗蜜去观一切境,所以般若波罗蜜是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也不属于凡夫天,唯一属于菩萨。佛已经成就了,无所谓般若波罗蜜、不般若波罗蜜,衪有无量无边的智慧自然形成,不必学!
我们菩萨还是要用般若波罗蜜,因为我们还不圆满,即使对自己是圆满的,对众生放不开。菩萨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放不下众生,但也因为这种动力,让他永远往前去学无量的智慧,每帮一个人就又学习了一些,这很奇怪的!菩萨道是从书本上学的吗?不是!从经典上学的吗?也不是!还一定得在与众生应接之际学到,不同背景的众生有无量无边的业力,每帮一个就学到一些。
有时候我教你们碰到问题时,怎么用心中心法?但这用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依当下你的心地、自性,现了什么相?就随顺去用,真的是不可思议!但是,法不可用在报复、加害众生上,这是要不得的!不要明知因果又还去造一个业,《金刚经》所讲的:无我得成于忍,去掉我相得无我,是修佛法的第一个关键,你的瞋心来自于有我,不平的心也来自于有我,这些都要能够有智慧去看破。
至于为什么般若波罗蜜不属于声闻、辟支佛呢?因为他们一心只要求得涅盘就好了,懂了一点点般若波罗蜜,自己能解脱就够了,没有去学一切智,唯独有菩萨才拥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凡夫更不行了,生活在凡夫的境界中,以执着有我去处理每天接触的人、事、物,当然是痛苦无量!因此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佛已得果位)、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也不属于凡夫,唯一属于菩萨。
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菩提,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
关于般若波罗蜜的自性是什么?一切法都无自性!般若波罗蜜发挥功用时就有自性,但一执着就不好了,但有其名!不能视它为真,用般若波罗蜜去对治一切境界时,不要反过来抓着般若波罗蜜不放,虽然每一个法都有它的自性,不是只有般若波罗蜜才有其自性,但自性本空,因缘而有,缘灭了还有什么自性?什么都没有!
《大般若经》里讲到:「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大菩萨在修般若波罗蜜时,你是菩萨、是实有菩萨,但心理不要想我是菩萨,而为我所救度的是众生,想我是菩萨就是有我相,执着自己有我相,就有人相、有众生相,要离四相却三相都没有离,寿者相就更不用讲了。我们虽是受了菩萨戒或出家师父受了具足戒,在行菩萨道之间不要自忖是菩萨,我在讲经说法,有众生在听我讲经说法,这样是不好的!因为你还有个慢心在里面。
我们已经说过了,在讲《金刚经》的道场,讲的人是承诸佛菩萨的加持力而讲;听的人是未来要成佛、是有资格来听《金刚经》的,所以听和讲的人是平等的。能讲《金刚经》是佛菩萨加持,让你有智能,都还在学习,菩萨还没有成佛以前都是在学习,不要有贡高我慢心,菩萨心还未完全清净,没有神通,有的是些小通、心通,懂一点自性应缘,并不完全懂,若是能在自性应缘之间,超时空的清楚每一个细节的话,那你就见性了!
很多人喜欢讲明心见性,但搞不懂明心见性是什么境界?我们在第九品阐述「四句偈」时,提到阿那含的境界。阿那含是互观自性最胜,他在应缘的过程是明明了了、自觉自知,这境界有多高!我们一般是能知道我的自性在应缘、心好像有点乱、知道有事情在进展,但哪一件事情?如何进展?不很清楚!真正见性的人会知道我的心现在在动,为哪些人、为哪件事而动?清清楚楚!因为这是无为法所现起常为的境界,不是第六意识的主观运作,我们的自性本来就会与有缘的众生互动,在没有见性以前是不清楚这些互动的,只知道我的心在动、有事情在进展,但不是很了解整个过程。真见性者应该能知道对象是谁、往什么方向进展、未来结果如何,这些都是清楚明白的;而坊间很多书把明心见性写的如吃饭般容易,好像三两下唏哩呼噜就可以见性了,明心也许有,但见性可不这么简单啊!
受了菩萨戒,可以说是菩萨,菩萨有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在行菩萨道时,不要有我是菩萨想,人家供养你,你要心生惭愧,不要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我们修得还不够好却受供养。不要认为我就是菩萨,虽然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亦无菩萨名,连菩萨的名称都不出现在你心里。《大般若经》举大菩萨而言,同理,修到声闻乘的阿罗汉也可以这么说,实有阿罗汉,但不见有阿罗汉,不见有阿罗汉名,也就是第九品所讲的,须陀洹证得,不能有须陀洹果想;斯陀含证得,不能有斯陀含果想;阿那含证得,不能有阿那含果想,到阿罗汉证得,亦不能有阿罗汉果想,种种境界,以般若波罗蜜观它,你得了什么果,心里不能有我得了什么果的念想!有了这种想头,就不是真正在修佛法。
现在我们在用般若波罗蜜,不见有般若波罗蜜多,不见有般若波罗蜜多的名称,所有的《大般若经》包括《金刚经》,都是用般若波罗蜜去破一切善行、破一切法、破一切内心的执着,但不能说出口、不能存于心:我用般若波罗蜜在破这些,要很自然的去做出来,很自然的面对一切境、一切人、事、物都能够荡然无住,愈不被黏住了,你的空性就愈显露出来,到了证到四句偈里的性空时,八面玲珑、无所不办,内无妄想习气以及有为法的搅和,放空一切,让你的自性用空性去应缘,不被众生同一体性的业缘所缠缚,甚至产生身、心的障碍;更可以用你的空性,施给众生一切无畏施,让他心安,不再恐惧、愤怒,这种不用一法的法,就是般若波罗蜜。
同样的,你在用般若波罗蜜时,不去想我是不是在用般若波罗蜜?不见有般若波罗蜜的名称;在行菩萨行时不见有行,不见不行。行或不行如何决定?让因果和自性去决定。对方和你种的因缘深、或事态严重、或时机成熟了,就去行菩萨行;有些因缘不足的、时机还不成熟的、或时空移转后另有解决之道的,可能就不劳你费心,不去行菩萨行。行菩萨道之际,般若波罗蜜是用于自性,而不是以思考来带领你的自性、带领你的佛性。我们刚开始时,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佛性的功用,也要慢慢的去配合它,怎么配合?摒除内心的妄想执着、摒除世间的种种知见,这样比较好、那样不太好,这种分辨计量都不能现起,放空,让真性主行,不见行、不见不行,便能自在!
何以故?舍利子!为什么是这样呢?菩萨自性空,菩萨他已经悟到自性空,应缘所起的一切法,当然也是空,在空之间因缘来运作,祂可以成就一切菩萨道、化度一切众生,这是非常微妙的!不要在名相上去执着,该这样、该那样,一旦还在运用意识心,就还不是真正的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菩萨自性空懂了,那菩萨这个名称,也不是真正有这个名称,只是方便安了一个名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初地到十地、如来十地、果地佛,这些都是个空名,能够超越了这些种种境界、种种名相,那就是佛了。
菩萨是要求佛道的,不能说你悟到菩萨自性空,还执着菩萨名,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还是回归到最原始的自性空,一切的物质形相,都是依缘成形而立,它原来的自性是空,空中因缘成就有色相。空、有虽然是如实的现,各别同时存在,但不由空故,它就变成没有,有还是有,没有则是原来是有,待因缘灭了,这色相自然又回归空(变为没有),而回归空本来就是空。
一切法、一切色相都是一样的,能够修证到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这种修证,你应该就具有神变,能从空中化一个有,有化空是要求解脱的,从空化有是要产生神变去度化众生,《般若波罗蜜心经》我们已经读了几千遍、几万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念归念、做到了没有?做不到!能够做到,已经有《大般若经》的成就了!《金刚经》成就了!
南传的小乘行者,反倒比较容易去了解这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比方去观自己身体中可以生出一个自己,而且所生的这个自己是有血有肉的,就像芭蕉,一层一层的,从最里面剥出来是一层,剥进去又是一层。根据南传的经典来讲,要现起实质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变化时,先观想自己里面有一个有血有肉的我,再把它抽离出来,抽离出来就变成了两个我,观出来的这个我就可以出去办事。像观世音菩萨的现前,看起来也是有血、有肉、有质量甚至温度,但示现完后剎那间就不见了!这才是真正证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色即是空是实修实证的,真能把肉体瞬间变无、别人看不到了,便证到色即是空。
入二禅境界,不再执着这个色身,就进入空了,进入三禅、四禅是更进一层的空掉色身,四禅境界要从空化有,转念成功,你应该就可以神变,《大般若经》之后,就进入陀罗尼门,陀罗尼门是学神通变化的基本。色即是空,我们很难去体会,我的肉体明明存在,怎么去空?而受、想、行、识、空,就比较容易理解。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以我们感情的领纳作用来讲,忧、喜、苦、乐、舍这五受,所谓的痛苦快乐,试问:痛苦从哪里来?把痛苦抓出来给我看看,抓不出来!要快乐的心在哪里?也拿不出来!这不是空吗?不是虚幻不实吗?
我们的空性本来空,是累劫以来所熏习的诸多个性、习气、毛病依附于上,因而盖住了我们的空性,本来可以产生神通变化的这一部份不现,所以色、受、想、行、识五蕴,色蕴是最难的,因为它能够空变有、有变空,而受蕴,胡思乱想的心、我们的感情领纳作用,是可以去思惟的。要让我的自性成就与所有的物像合一,这些念头、想法其实都可以归于空。当初达摩祖师不收二祖为徒时,二祖求法心切,有些悲愤,就拿出刀子把自己的左手砍下来,以示求法的决心,这种行为是一时之勇,达摩祖师看在他为法捐躯上,同意接受这位弟子!但二祖的心仍然不平静,遂乞求达摩祖师为其安心,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为汝安!」把你的心拿出来,我为你安一安!心在哪里?这是受的境界!忧、喜、苦、乐的这种感受,都是你的习气、是妄想执着的一种习气,这些习气何在?无实有,真要拿也拿不出来,很明显是空的。
我们阿赖耶识含藏了无量无边、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死了以后这脑细胞也烂了,这些业都在哪里?要找它却无有一物,找不到!自性本空,受、想、行、识也是空,是你熏习的一种习气,是在空中安了一个名相而已,所以五蕴你可以如此去思维,色不离空,受、想、行、识亦不离空,在一切现象界里,色法、心法都从空相离。相是从空中现色、受、想、行、识,相离是色、受、想、行、识从空中抽离出来,确有色、受、想、行、识的存在,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执着色、受、想、行、识这一部份,而忘了让我们的空显露出来,受五蕴所左右。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亦不离受、想、行、识,这是在讲空、有不二的现象,反过来你证到五阴灭尽了,就体会到色、受、想、行、识不离空。在初求解脱时,一直要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已经解脱了以后,同样可以让你的色相存在,同样可以用你的受、想、行、识来成就度众生的心通力,譬如心空法了、证得舍性,这种空与舍性很难讲是不相等的,因为舍性是平等观一切法,又与空是一样的,也因为这种舍性就可以影响周围的众生,让他们也不起心动念,没有烦恼,接受你安详的空体,这施无畏的菩萨就是这么施的,并不是施一个叫无畏的东西出去。
你回复到空性,舍念清净无碍时自然放空,众生感受到你这个空,他自己的恐惧心也没有了、烦恼心也没有了,这是菩萨的威德力,这种法身清净所释出的空性,众生接受到就可以体会色就是空。如果你心开了,摄受众生不清净的心,用你的想,自然摄受他的心,他的心就会安详,因为菩萨与众生心是一体的,你烦恼、菩萨就烦恼,然而菩萨心空,烦恼进来他可以马上吸收掉,把你的烦恼接收过来,你当然不必再烦恼了,这是摄受;用想也可以摄受,用不想把舍受放空,也可以施无畏给你,菩萨施无畏,很自然的不用一法,用无为法,用一种很微妙的心!菩萨不会很忙,祂心空法了,谁想祂,祂就有个应化身出去,甚至于不必化身,祂只要一个空性过去,众生胡思乱想的心就没有了,可以感受到菩萨安详的空心。
菩萨的受、想、行、识与众生的受、想、行、识之间,前者清净、后者不清净,菩萨如何从空化成受、想、行、识,让我们不空、不清净的受、想、行、识,去摄入空的受、想、行、识?这是要去体验的!佛法破了色身、打破黑漆桶后,才开始是正修,才要去慢慢体会经典所讲的道理。不要花一大堆时间在文字相上分别斟酌,经典把实际修行的境界点出来,我们就这么去做,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要讲出经典无量无边的经义,那是大菩萨讲的、是佛讲的,我们没有那种智慧,我们在初学什么是空?什么是有?空有之间从五蕴身心去体会!这一段是《大般若经》在阐释色法与心法之间的关系、色法与空之间的关系,以后你身体有所成就,才可以来体会这些。
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菩提,把上面所讲的色、受、想、行、识与空之间的关系,或者空因缘所衍生出来的色、受、想、行、识,都把它看成但又其名,那就是菩提,是觉悟的行者。再进一步来讲,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是觉悟有情,有情是归到色、受、想、行、识所具足的原来功用,菩提是超越了色、受、想、行、识的这种执着,菩萨可以执着、可以不执着,菩萨可以落于有情边,不舍众生;也可以落于解脱边,菩提的这一边,可以观五蕴身是空,在空、有不二之间,菩萨要很自在的去转换,而转换不自在就非真正的菩萨,所以要成为大菩萨,还是要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观这些境,不要去分析、不要去执着这些境界,你这么慢慢磨练,当智慧具足了,自然就会懂、自然就会讲,同时也自然可以做到。
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就是觉悟有情,虽觉悟了,但还是要用所觉的这些有情的五蕴身去利益众生。因为我有觉为基础,也就不被众生度掉,有的人要度众生,却反被众生度去了,因为众生业力重,或有的因缘太深,会受其感召。菩萨与众生的遇合都是有缘,像释迦牟尼佛所度的都是过去世与祂有缘的人,在《本缘论》里面所阐述的都是有缘的,有缘才有遇合,有因有缘就生生世世纠缠不清,既然你是菩萨,就要度他们。
很多古僧大德有神通观哪一个人与他有缘,然后就发心找事件、找时间来到此人面前,制造一些事端来度他,这是有神通者,乐于去找出七世因缘、百世因缘甚至八万世以内的因缘,去度化众生。而我们没有这种大能力,顶多有时候从潜意识、或定中、甚至于睡梦中的独头境界,知道哪一个人与你有什么因缘?有几世的因缘?是法眷?还是亲属、父母、儿女、夫妻?宿命通要到行阴区宇的境界,想阴灭尽了,没有融通妄想才有办法进入行阴区宇里面,行阴微细而你能够观,就能观出谁与谁之间的恩怨、因果关系,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一样能够观到。
菩提萨埵的意思是觉有情,此但有名谓之为空,菩提萨埵虽然悟到了智慧,可以观一切法空,但是离不开众生之间的情见,也希望他们能够得度,所以菩萨唯一的烦恼是没有度众生、要度众生。《金刚经》开宗明义第三品就告诉你,要如何安置其心?要度尽十二类众生,要发起这种救度心,度了众生而后却没有度一切众生想,正是菩萨开宗明义所要做到的。在第三品所阐述的,菩萨摩诃萨要像佛一样,以前祂也是这么发愿,现在祂做到了,度了无量无边众生,却没有一个众生可度想。而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是萨埵情见的这一部分;度了众生没有可度想,是菩提的这一部分,虽有众生名者,但是观之为空,可以度他,度了以后不要执着,同样的,虽然有五蕴身之名,但是观之为空,虽然用了五蕴身、心度众生,还是要观空,用了什么法?用完就放下,回到最基本的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以回过来空的对待名词,是五蕴身具足,也不能修到最后我什么都空、空、空光了!还是要回到有相。一位证到空的行者是不怕有,一位证到解脱的行者,就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下一生再来人间,抱着证到的心空法了,再利用这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身,与众生遇合,伺机度化他们,让他们成就菩提道,所以菩萨为什么会有这种智慧?都是以般若波罗蜜的修证来证到这样!
如是自性,不管是般若波罗蜜的自性现,或者我们凡夫身的五蕴身现,各个自性来讲都是空,空本空、本来无可说,般若波罗蜜的本质自性也是空,五蕴身的本质自性也是空,而再进一层来观它们,在过程之间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生是本空,虽然因缘生了,不必去说它一定生了,也要用般若波罗蜜观它有生,有生者,即非有生,是名有生,实相者即非实相,是名实相;无生者,即非无生,是名无生,不要住在那上头,如此岂不把般若波罗蜜发挥到极致?
无灭就是因缘生起了那个法,有实法、有实际的菩萨名、有实际的五蕴身,亦不能说它没有,而我用般若波罗蜜观这菩萨名、观五蕴身名,是实际上有那个境,因为我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实际上有却观它没有,这样也就自在了!不管生灭,世间法本来是生灭法,无生本来是我们空的体,产生识心,识心再衍生出四大或者是器世界,这些是因缘,菩萨观一切世界为空、观微尘为空、观世界一合相也是空、或者坦然地去观微尘为微尘、一合相是一合相、一世界就是一世界,不加诸任何情见进去,用般若波罗蜜观它,让它存在在那里,不与心相应。
自性本来无染、无净,说净是空、本来是净,或去执着净、执着空,会偏颇于空无的现象,那不是菩萨该有的,是小乘行者修自我解脱的知见。如果有染了,是眼、耳、鼻、舌、身,还具有入六尘境的功用,但是不被六尘境所执着、所迷,则有染等于无染,所以菩萨不要在有无、染净、生灭之间去执着;圆通时,自性所现的一切相,最后因缘灭了归于空,自性本空、因缘无常,最后还是空,在有无、染净、生灭之间去行菩萨道。有的人为什么那么自在?有一些祖师大德证到空以后,他要磨练不空的这一部分,有的故意到风尘里去打滚,在打滚时他能够自在。其实也未必要这么去磨练,有时候你胡思乱想的心也可以制造那个境,一进入胡思乱想什么境都会有,如果你不会迷糊掉,那也是一种磨练。
不能说每个人、每一位祖师大德的行径对、不对,每一个人都是在练这无生灭、无染净的功夫,因为要成为大菩萨,要从空化有、从有化空,自在无碍的这么去神变,而不是执着解脱,执着空一切相,菩萨为什么于所有清净、不清净的法中能够自在无碍?因为内心本来就无所执着!这是《大般若经》里的一段,我用它来阐释般若波罗蜜,用在空、有之间的拿捏。
《大般涅盘经》云:「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住于一切智,乃无所得大乘之至极,故菩萨亦称无所得。无所得aprāptitva,谓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着,无所分别。反之,执着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边邪之见,则称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此即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大智度论》亦云:「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
《大般涅盘经》云:「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有所得者名生死轮,在上面所有的这些境界,般若波罗蜜多面对《大般若经》中所列出来的名相,但观仅有其名相。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解脱的这一边,只要去执着哪一个境界,执有其名则落于生死轮,除非已经超越了声闻、缘觉的修证,不然世间的天神境界,只要一执着就落于生死轮;或说四禅天、四空处定,已经不得了了,非想非非想处天能够得五百三十七兆多年(八万大劫)的寿命,但是寿尽照样再去轮回,因为他们没有修习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没有修习佛法、也没有修习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来摆脱因缘果报源头的根,不清楚如何去断它?一有微细的执着就有生死,例如执着见性可以见十方虚空一切,你就会出生到二禅天去,犯了任一个毛病,就是有所得,有所得就有生死。
学了若波罗蜜就不要去执着一切境,赶快度过去,像祖师大德所讲的:「无佛处莫停留,有佛处急走过。」有佛处是什么?灵知灵觉的心很强,懂得很多,超时空的感知无量,这时候你要赶快走过去!无佛处呢?要修习空观,空学到无佛处了,也没有觉了,不要堕落在空亡里面,你要继续走过去,不要耽逸空中,要回返过来,要去懂得五蕴身,承认它是有,但是不会影响到我的行径、知见。
一切凡夫轮回生死,还没有成就阿罗汉道以前、声闻四果以前,很执着一切名、一切有所得,就是一个凡夫。凡夫包括四禅天、包括我们人、当然还包括下劣众生,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脱离轮回了就是菩萨,菩萨应该永断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无所得、无所有、不可得,都是菩萨修证所需要的一种法门,而要能断一切生死,则要观一切法无所得。
无论什么境界,是在善行的欲界天、或色界禅定之间的四禅十二天、无想天、阿那含不还果的五净居天、四空处定,都不要执着有所得;继之菩萨的十地之间、地前菩萨三贤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也都不能作有所得想。三贤位的功夫也已经很高了,十住位的行者就能振动地球了,让十方虚空振动,这种力量在十住位的菩萨就有了,但是还没有真正到入地菩萨,所以这也要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这样才是菩萨,地前菩萨也要学习这些观念。
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但是要到八地菩萨不动地才是与阿罗汉一样出离三界,菩萨在初地、二地、三地到七地以前,有学位的菩萨,甚至于三贤位地前菩萨,有的还会退转。十信到十住位的第七位住以后,是菩萨位不退转,十住位的第八位开始、十行、十回向、到开悟的初地菩萨,是菩萨行不退转。从初地到七地菩萨是心还会退转,到八地菩萨不动地才是达到菩萨心不退转,所以还没有到八地以前的菩萨,还是有位退转、行退转、心退转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累劫以来,总是在娑婆海中浮浮沉沉?即使如释迦牟尼佛,也曾经经历五百世仙人、无量世的人道、甚至堕落到畜牲道。菩萨是因为不怕生死、不爱涅盘,在这六道之中出没打滚,为的就是学习无量的智慧。真正永断生死的关键是学到了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若有一世你的知见确实成熟了,真的可以把般若波罗蜜发挥到极致,就起码已经是八地菩萨或者是不退转心菩萨,可以出离三界了。
要出离三界在十信位住的阿罗汉与辟支佛,证到六十圣位的十信位初位是受阴尽的行者,没有忧、喜、苦、乐了,证到阿罗汉、辟支佛,是五阴魔相的最后两个,那就是十信位住,十信位住在华严宗、天台宗不列为菩萨,因为他是小乘的解脱,也可以出离三界。在「五阴魔相解说」的书里我们也讲到了,如果注入涅盘,阿罗汉一入涅盘要两万劫才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辟支佛一入涅盘要一万劫才能发菩提心,回小向大去行菩萨道,而我们今生直接跨入菩萨道,虽然过程中载沉载浮,但在未来的某一世定可断一切生死,最后可以成佛道,有你的一个佛世界,当然不晓得是哪一个时候?但是每一个虚空之间的大菩萨,都是补处佛,虚空无量无边微尘数、不可思议的世界,要在哪里成佛?看你自己的因缘。
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后,住于一切智,乃无所得大乘之至极,祂已经悟到了最高无上的无所得境界,所以菩萨一定要学无所得的法,菩萨亦称无所得。无所得aprāptitva,谓体悟无相之真理,既然一切法都是无相或者是因缘法,在六大、十二因缘法、六度波罗蜜、十八空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想定)、四无量心、四空处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等所现的一切境,就有能力观它无相,无相就能做到无所得。
内心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有所得就有所分别,有分别就有名相,有名相就有所执着。那么要如何来印证无分别、不执着、无相?就是一个念头起来,你不要去执着它,它下去了,当时你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之后也不想去向人言说,很多人第一部份做到了,但第二部份做不到,为什么?第一部份境起、念起或者是影像现在心中,或者是让你的见性看到了、体性映照到了,你可以坦然的面对它,真的做到无所有、不可得,但境灭了后又跟人家讲,就是犯了执着,变成一种有执相。很多事情当下起灭心中,了知,不去执着它,如果是未来所觉知的因缘,该来自会来!不须要去讲,这才是真正悟得无相的真理、没有分别的真理。
这要慢慢学,有一天我问你现在怎么样了?你说并没有怎么样!有没有进步?没什么话好讲!这样就是有进步了。每个人的智慧、修证都不一样,是否能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内心的境界、观外在的人、事、物,都没有分别想?能够做到这样你就是菩萨了!反之,执着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两边之邪见,则称有所得。我们学菩萨道,在过程之间尽量摆脱对一切差别相的执着,一有分别相就堕入有、无两边之邪见,这样就是有所得,在知见上有所得,难免好发议论,大做文章,动不动就写出几十本书来,若是依经解义倒也不妨,若知见不正,误人慧命,罪业就大了。
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如果在文字上起分别相,认为我讲的对,别人的不对,是有所得。你讲的对,也许是就当下这个时空而言,也不见得永远都对,所以不能去执着。从前有一位外道来请示释迦牟尼佛,祂说:一切空!外道悟了、回去了,下一次再来又问法,世尊对他讲:一切不空!这一位外道起了怀疑,前一次来你说一切空,现在又说一切不空,那不是自相矛盾吗?
因为以前执着有,世尊破解他执着说一切空。回去后,以空为修行目标,一路空到底!再来请法,世尊就破解他的空,说一切不空!这是你犯了哪个毛病,世尊就开金口化解你的执着。所现的一切世间法包括经典,都是短暂给众生用的,修到真正有境界时是不可说、不可说!有人参问了,有必要才去说,不必去和人抬杠、争长论短,这些都不必!如此才是真正修佛法的行者,因为他已经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
此即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生灭法与不生灭法,永恒的自性空或者是偏空,无常性或者是一,一是永恒不变的空性,异是无量无边的因缘法;来去就是因缘果报的牵扯,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而有来去都是还在修证过程之间的一种生灭、常断、一异、来去,又去执着哪一相,就是犯了四双八计的种种毛病,不去执着才是真正的中道观。
中道就是讲空、有不二,要能够仔细去体会。中道其实已经是《大般若经》的境界,在修行的五个层次里,已经到了第四个层次,也就是从小学念到了大学的程度,最后的醍醐阶段,就进入真言宗、陀罗尼门,用短短的几句咒语,与如来心相应,这是已经超越了中道观之后的用,菩萨是在于用,但要能起用以前,要先懂这些道理,把心地真正染、净无着的功夫练好,中道正观的道理融通了以后,才能够去修真正的陀罗尼门。
《大智度论》亦云:「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实相是有一个境在那边,但是我们要用般若波罗蜜去观这实相,实相者非相,非相就是实相。你抱着这种心态:任何相现起,我看它是一个相,无论好、坏,对我都没有影响,如此不管它是什么相,对我来讲都不是一个相,不可得!所以不要怕有相,要坦然的去面对这个相,不管是好坏、顺逆境界,都要照单全收地面对它,不取不舍,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也是禅宗所谓不即不离的功夫,是很多大乘宗派所讲述的中道正观;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2005.11.19.
讲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