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刚经》来修行
        --
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2005.11.12.   第 16 讲(2)     张玄祥 居士   讲于 法尔讲堂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一)、 前言(续)

第十三分中世尊再提善男子、善女人,如何修持《般若波罗蜜经》,当然还是以实相、中道、无相观看待一切世间事。无因缘诸法,行者不起意念;当有因缘法起自性相应时,一入有相要能无住,遇因缘果报时亦然;面对诸境皆能不即不离,无牵扯缠缚。行者依此体会世尊说法而知其无所说,虽修行而实无所修、无所证、无所得。行者观世界即非世界,是为世界;观微尘即非微尘,是为微尘;观卅二相即非卅二相,是为卅二相。行者更体会观照等恒河沙之无量布施,远不如一人受持成就《金刚经》之无上密意。

在第十三分「如法受持分」,世尊再提善男子、善女人要如何修持《般若波罗蜜经》,亦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当然还是以实相、中道、无相来观看一切世间事。实相即是虽有一物在眼前,但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甚至于心,面对这实相的六尘境都不即不离,可以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以此来观世间一切相,就是实相观,也就是中道观,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偏于空是否定这个实相,偏于有是执着这实相,执着空、执着有都不对,我们要做到无相观。

无相观是面对一个相,我不去抓那个境,有法无主,不管这生起的相是心念、影像或是声音等等尘境,我从内心不产生一法,去执着它的好坏、善恶、合理与否等等的分别想,以这种心态来观世间一切事,就是做到了实相、中道、无相观。

行者面对无因缘诸法不起意念,既然没有因缘来,为何有妄想可打?就是执你八识心田的种子在打妄想,把过去的人、事、物抓出来辗转回想,这是没有必要的!修行的人,第一阶段就是不要胡思乱想,心能够不散漫了,因缘来时,才能够用我们的自性去应缘。而应缘又该怎么做?就是依据上面所说的几个重点去面对它。自性应缘之后是要没有妄想相随,这样才能够明心,虽然做不到见性,起码不会迷失掉!

若有因缘来,自性就会相应。无论眼睛得见与否,当自性相应时,能知道我的心在应缘,哪一件事在进行?可能是哪个人发生什么问题?甚至是有人对你起害心,你都可以感受到。这些都无所谓,你要放空,让心去应缘,只要把身护好就能自在,若是能够有金刚身去面对一切境,则自性威灵莫测,自然可化解一切的障碍,不用一法却可以摆平很多的障碍。

一入有相而能够无住,就能自在,自性自会应缘;遇到因缘果报来时,也是一样以这种空无的心,让自性去应缘,如此面对诸境能够不即不离,毫无牵扯夹缠。不要用你的观念、想法、习气、毛病去左右它,这样才可以发挥自性威灵莫测的力量;它会怎么去起用?你不会知道!因为你还没有到明心见性时。真正明心见性的人,在自性起用的过程中都会是清清楚楚的!对象何人?用的是什么法?如何化解?全程了了分明!若没有见性,就没有这能力,虽没有能力也照样可以摆脱欲念的牵扯,只要盯紧你的余习,不要让贪、瞋、痴、慢、疑的毛病发作。

依此去修,直至你的心毫无牵挂时,便是无修无证地去体会世尊所说的法,到此方能体会世尊其实是没有什么可说!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必去用世尊所说的那些法,只要让真性主行,不以余习相应,它自在无碍,自可摆脱外在一切因缘法,这是至高无上的无为法,

既然无为法,有什么可说?用了就忘了、舍了,舍了自然也不觉得有何可说,如此行者修行有什么可得?无所得!修佛法若有所得,就会卡在那一点所得上,今生就不会有很大的成就。佛法难闻今已闻,要用《金刚经》所教的法,勇往直前的舍一切法、不执一法,如此一路走上去,今生若能把内心的习气毛病断尽,自然就可以成就《金刚经》里所讲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行者观世界即非世界,没有世界相,那就是世界一相;如果你一直在分析这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为什么会形成?为什么有五趣众生?何时要灭?认这世界为真,就有烦恼。不必去观这世界相,这与上面「观一切佛法,即非佛法,是为佛法」的道理是一样的,无须钻牛角尖去分析你所知道的事物,无论真假好坏,只要抱着实相非相,即悟到如来体性。

第十三品里提到观世界、非世界相,观微尘即非微尘,是为微尘。微尘是比较小的分子,其中还有很多更微细的微尘,而极微尘之下犹有细游尘。若是有神通可观每一个微尘的实际组合,自然是好;然观归观,也不必去执着它,可以去观:「微尘者即非微尘,是为微尘。」能观微尘者已非一般人,都是大菩萨。观世界可能相对来说较简单些,我们都知道这娑婆世界有个绕行一周约四万公里的地球,是佛经里所提到的南赡部洲,而其它的三大部洲和须弥山就不是一般人的肉眼所能观到的。能够观地球以外的世界,观到了也不要去执着那个相,有修证的行者,他可以观世界、观微尘,观归观,不执着世界、不执着微尘,它就是非世界、非微尘,如此是为世界、是为微尘。

「观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为三十二相」,从大的世界相、微细的微尘相,到圣人的三十二相。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相,转轮圣王也俱足这三十二相。我们不能以三十二相的圆满来执着好,好自然是好的,我们无此好相,也不必执着相好,更不要以色相见如来,不要因为三十二相俱足,就认为这是如来,因为魔也可以化成这三十二相,看到三十二相也不必执着真的具足三十二相,这样就是所谓「不即不离」的看到三十二相。

这是修《金刚经》的必要观念,能知而不着,就是中道观;能觉而不住,即是解脱道,是要一次次这么如实去磨练,而磨练的基本方法就是无为,紧抱住一个无为就是了。何谓无为?是这个心不想去抓取任何、不想去分析任何、不想去明白任何,这样就能够做到三段论的这些功夫。

有些学佛的人,很喜欢在名相上下功夫,当然在讲经说法上,是可以这么去研究;但在实修上则很简单,不执着那个境,懂就懂、不懂就罢,心不去抓取一切境,这就是在练无为法的修证功夫。很多人喜欢探讨经典,还没有进入一个修行的境界,就在经典里钻牛角尖,如此很难透彻佛理。佛法是一定与修证的境界息息相关的,若心性还没有到达某个境界,《金刚经》念了几千遍,还是不了解在讲什么?若心地到了某种层次、境界,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在告诉我们有这个境界、有这种心通力,能够看到什么相,都要把它看成非境界、非心通力、非相,这样不去执着一切法,就是在修无为法;每位佛都是从修无为法之间,慢慢成就出来的。

行者更进一步体会观照等恒河沙无量布施,却不如一人受持成就《金刚经》中无上密意。我们供养诸佛,用等同恒河沙数的无量无边布施功德,这有形相的布施,还不如一个人去受持、成就《金刚经》义理。懂得《金刚经》里的无上密意,就是在成就一个人的慧命、成就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成就所经历的一切法,却没有一切法的执着,诸佛即由此出。

第十三品由要如何奉持的问题开始,继而提到观了大的世界相、小的微尘相、甚至于佛的好相,都不能去执着,无论是大、是小、是好,都不要打妄想,不要去执着,这样才能够去修无为法,这是第十三品的前言。

 

(二)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须菩提尊者这时候很恭敬的问佛:「世尊!在三界众生的天神、阿修罗、人中最为尊贵的世尊,您说法至此,我们该如何称呼这部经?我们又当如何奉行,来修持这一部经典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这部经就定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名字中就有「金刚」一词。般若波罗蜜有很多种,千万亿波罗蜜,只要对境不即不离,就是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例如无住相布施,是般若波罗蜜;做了很多供养、布施的善行,但我不去执着布施、供养,这也是般若波罗蜜,是小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有无量无边之多,其中最犀利的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在《大般若经》六百卷的第五百七十七卷,特别讲这一段《金刚经》。金刚(梵音vajra 瓦及拉)就是无所不摧、永恒不坏之意,无有一法不被它摧毁的,称谓金刚,这是无上佛的密法,你抱持一个无为法,就是在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功夫。

这部经的名字称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的译本再加两个字《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尊者用字较简捷,反正金刚的意会就是无所不摧,当然什么都能断,讲的更明白点,用金刚能断一切的烦恼、执着,以此度到彼岸的无上智慧,就是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用这个名字来受持,智慧高的人立时知道如何去受持;智慧比较不够的,也从第二品开始,依序教你如何思维、如何观待、如何行持,佛虽然是说了、教了,你一旦学成后,就知道其实祂并没有说什么、你也没有学了任何法,这就是般若波罗蜜,是要这么去受持、去奉行!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这么做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里我们又看到三段论的逻辑。你现在用般若波罗蜜去破解一切的法门、境界、体悟、甚至逆境,用了也不要执着,说我是在用般若波罗蜜来破一切境,不要有这种想法,很本能、很自然的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完事了也不知道是用了土还是用了水,无有对抗的念头,多自在!

《金刚经》的重点,在于你用一法而不执着用了什么?此次用的,也未必次次都能用。譬如以心中心法为人化解障碍,有时可能只需用其中某印,有时却六印全部都要用上,甚至还有可能要加一些观世音菩萨的法,是不一定的!那么谁来判断呢?你的自性来判断!依自行用法是一种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并非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当下的因缘、定力,一切外在种种人、事、物的互动来决定怎么用?只要随顺着自性去发展,就可以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佛法,成就不可思议的佛事,就是这么在利益众生的!

用了以后不要观它是一个般若波罗蜜,没有这种心态,即非般若波罗蜜,用法而不执着一法,这才是般若波罗蜜;亦即以中道或空观去观实相,即非般若波罗蜜,这样才是真正在用《金刚经》的般若波罗蜜度到彼岸,无论是为自己度到彼岸或为众生离苦得乐度到彼岸,都是一样的。前面所讲的法亦然,皆要以这种般若波罗蜜来奉持。般若不是一般世间的聪明才智,不是那种智慧,是从内在自性所应机现起的一种自在无碍、不可说、不可说的智慧,唯有心清净者与佛心相应者,自然就会发挥佛性的无上力量,是以契经云,等佛心故、等佛力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

心不清净,内心充斥妄想、执着,无上的般若波罗蜜便遥不可及。大乘六种波罗蜜,皆以般若波罗蜜为最主要,因为般若波罗蜜是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观一切法不即不离,无论你是主动起用、被动的在转外在的因缘、甚至于化解一切的障碍,皆是自性的灵通妙用。正在用中,无有用想,用过即忘,不必执着要记得下一次还是要这么用,不必!心空法了者,下一次自然会再起另一番大机大用,这种智慧是回归空无的无为性,自会生出般若波罗蜜的效用。

《金刚经》里的三段论,无论用在何处,皆离不开这种般若波罗蜜!观「佛法,即非佛法,是为佛法」、观「世界,即非世界,是为世界」、观「微尘,即非微尘,是为微尘」、观「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为三十二相」,在在处处都在讲这个道理,都要如此去观。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世尊再问一次须菩提尊者,从第三品开始讲:善男子、善女人应该怎么做?菩萨摩诃萨该怎么做?要学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该怎么做?讲了半天,我到底有没有说法?下一品会提到,若言如来有所说,那是在毁谤佛陀!你们不懂时、不会用时,权且教之,由于不懂才教你们,到懂了、会用了,便也忘了!忘记是因为不需记住,要用时自然会由自性流出,故而无法可学,亦知佛实无所说!有法可学则非佛法,你不要误入歧途、不要毁谤释迦牟尼佛。

有所说,是因缘而说,为什么因缘而说?从第二品须菩提尊者问:「菩萨摩诃萨或善男子、善女人,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开展这两道大题目后,释迦牟尼佛一直在教我们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说,是因缘,有人问我才说,虽然我讲了,你会了后,也不必用、也不必记;说是方便说,权宜设施而说说,因此不能认为世尊有所说法。须菩提尊者故而回答:「如来无所说。」世尊接着更进一步的告诉我们,观大、小相也都要具足这种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大家知道三千世界是一个佛剎土的范围,也就是一佛所弘化的范围,是3×109那么多的小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有多至不可数的微尘,这样算来多不多?当然很多!那么现在那么多世界里的微尘数,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

不管是微尘、世界,世尊说:「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大到一个世界,小到一个微尘,你观就观,不要去执着,不必看到微尘就钻牛角尖,微尘之下还有极微尘,极微尘再往下还有细游尘,不必这么去细分,你到那境界自然就懂得,为什么微尘之下还有微尘?世界之外还有世界?这些都暂且安住,若是在名相上起分别,如此便是住微尘、住世界;相反的,观它非微尘、非世界,这样便是所谓的微尘、所谓的世界。菩萨摩诃萨观而不住;我们凡夫在学解脱,亦然。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用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三十二种好相,是佛所俱足的,佛的报化身、应化身俱足这些相。这一分稍后会有「三十二相」的解释名词,这每一种相都是修某种功德才成就的,并不是父、母亲把你生下来就能成就这三十二相。这三十二相俱足外,还有八十种次好的相,总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一般称佛相好,就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相。

像我们常提到的四祖优婆鞠多尊者是无相好佛,因祂并没有俱足三十二相、没有八十种随好相的佛,但他度众的能力不逊于释迦牟尼佛,皆能教化人成就阿罗汉道,与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俱足相好,俱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相。我们观这三十二相,不要执着表面的三十二相,这就是所谓的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四句偈是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简言之,第十三分里释迦牟尼佛指出三个重点,一则经典的名称是什么?你由经名就可以去修;二则如何去修?观一切相不是一切相,是为一切相,这就是所谓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最后再提醒你,以无量无边的身命布施,还不如你去弘扬《金刚经》,或是将四句偈宣说给大众,成就他们的慧命,这种功德更是无量无边,亦即能够培养出一位菩萨的功德,比用十方世界的一切珠宝去供养,其功德要大得多,若是能培养出一位佛那更是不得了!

 

(三)、名词解释

1.奉持

奉持是遵奉实行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持,与奉行义相当。一般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

奉持是遵奉实行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持。奉有由下对上、非常尊敬的意味,譬如奉达,把下情奉达给长官。我们要尊奉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所教的法来修持,称之为奉持,与奉行的意义相当。一般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释迦牟尼佛威德无量,无论你参加哪一个法会,自然能够领悟世尊所阐述的佛法而法喜充满,依之奉行就能悟得无上解脱道。现在世尊应化身已不在,我们虽然听经闻法,当下能够懂多少?懂了又能够做到多少?都是七折八扣了,这是末法时期的悲哀。

听了一部经典、或是一段开示、甚至一句话,你都要能够欢喜信受奉行,不要听归听、一转身就忘了,或听是听进去了,境界来时却捉襟见肘、拿不出来力道来。若被老板骂了,就观老板骂即非老板骂,是为老板骂,不就自在了吗?连念阿弥陀佛都不必了,稍微放下你的烦恼,般若智慧就会现出来。

相对于经尾的「奉行」,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经典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这是彰显对经典的信,信始能入;而末句「奉行」,表服膺事已,表示能够服膺世尊所说的法,然后去奉行,这样我们听法才有意义。

 

2.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prajñ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盘彼岸之菩萨所得之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这是菩萨最重要的般若波罗蜜,何谓般若波罗蜜?要讲述这一名词,要花一段时间。我们把《大般若经》里相关的例举出来,让你了解修行要经过哪几个阶段?你要懂得各个名词,才知道修行有那么多的阶段名相,每一个名相你都要走上一遭,便不至于还没有入门就说不得了、自己成佛作祖了,是大阿罗汉、几地菩萨了,这些都是大妄语!大妄语是要下地狱的。

般若波罗蜜prajñ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智度的智是智慧,度是到彼岸;明度的明也是智慧,很多不同的翻译。语言文字是会随着时代逐渐变迁而演化,因此古德翻译时所用的词汇,我们今人单看字面有时易生误解,譬如普智度无极的无极,容易令人联想到道家,其实度无极就是般若波罗蜜,跟太极没有关系。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那是地前菩萨要修的,因地菩萨要修六波罗蜜,地上菩萨是六波罗蜜已经修了,再加上后面四个波罗蜜就是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总共十波罗蜜。

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即照了诸法实相,实相有两种意义,如果你火候不够,很讨厌某物,就把它这实相看成空相,你就不会执着那个相;功夫好一点的,实相就是空、有不二的相,虽有一物在此,但我不受它的影响,可以跟它和平共处,这时候看着的这个相,就是实相。看你修到哪一个境界?如果你现在还很烦恼,看到某个人就气,不如观它实相就是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若已经练得无所谓了,看着这个人,不管他做些什么,都能客观的看着他在做,不去相应,这时就可以观他是实相: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实相,即以般若波罗蜜去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他做的对错与否,与你有何相干?反正是观它无所有、不可得,练这种功夫就是般若波罗蜜,用你的觉知照了一切诸法的实相;而此实相又到底有没有加上你的习气毛病?如果没有,实相就是实相,实相即是非相;如果还有,还会执着那个境,还会生出内心的习气去相应,那这表示你的内心有病,不是人家有病,是你有病。

用般若波罗蜜这么去穷尽一切智慧以达到无边际,佛在用般若波罗蜜就不得了了,从空之间祂可以超时空的去看一切境,我们人的眼睛远一点就看不清楚了,更何况是超时空去看十方世界?即使不能,起码要练到眼所见、耳所闻的都能够自在,诸法实相归实相,我不去抓那个境,要这么去练!《金刚经》就是在学这个,用金刚般若波罗蜜来摧毁内心的一切执着,智慧就日益增长。

我们修行六根对六尘境、对一切人、事、物尽量要超然,要照了诸法的实相,外境就是外境,不要再加上感情心的执着,这样去看外境,你的智慧就有了。

第一步修般若波罗蜜,已经可以超越自己的觉受,就可以产生一切的智慧,而要穷尽一切的智慧只有佛才有可能,要产生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那是佛的境界。我们只要能够看开一切相、没有烦恼,就很好了!处世能以客观的心去面对自己的子女、同学、亲友,那已经是自我解脱了!所以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度生死此岸至涅盘彼岸,是菩萨的智慧,菩萨才具足这种大智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不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甚至于后面的方便、愿、力、智波罗蜜,都要以般若波罗蜜为重心,为什么?因为般若波罗蜜就是面对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好的、不好的,都能够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才能够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到佛的境界。

菩萨修证到的境界,要观成「但有其名」,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不要一直执着该境界,故应如是观:佛、菩萨、般若波罗蜜、五蕴、六根、六尘、六识、根尘识三和合称触、六大、十二因缘法、六度、十八空、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色界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处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总持门、正定门、十地菩萨法、声闻、独觉、见地、薄地、如来地、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相、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智智、习气永伏、小乘四果、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等修证境界,但有其名而能不执着。

这第二段在《大般若经》里面常会出现,修行就是要度过这么多的境界!

菩萨修证到的境界,要观成「但有其名」,姑且立个名称。境界就是一个名称,你所体悟的心与外境也是一个名称,一切法只是一个名称。印顺导师讲了四个字:「性空唯名」,这一句话讲得很好,性空是本来的体,一切自性是无性性所以是性空,唯名是什么?因缘所现的一切法,那是「但有其名」,不要去执着它为真。

性空这里没有提出来,唯名就是「但有其名」,一切法从空性起,因缘所起的一切法,只因人们去分别才有其名,不分别就无有其名,你要解释它,为了方便解释给人家听,就讲了一大堆道理;如果不去解释,或者要放下、不要执着,就回到实相即是非相,很简单几个字就完了:菩萨不要执着那个相。菩萨如果为了要说明经典,那就只好大开法筵,这时就是唯有其名!这是方便说,不是一定要说,对菩萨来讲不必说,要说那个境界「但有其名」,但有其名之间你要用一切无所有、不可得,这么去观它,这六个字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而这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就应该用在以下所有的修行境界:

故应如是观:佛、菩萨、般若波罗蜜、五蕴、六根、六尘、六识,这是一般凡夫的境界,一进入五阴魔相就有一点上路了。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魔相是怎么样的?你体会了吗?体会时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

六根:六根产生功用,是什么功用?是凡夫的功用?还是世间禅定的功用?

六尘:凡夫的境界看佛像,佛像就是佛像,有一点色阴魔相的人,眼看佛像可能就会一大一小、一暗一明的,这也是六尘境,你不要执着它,到底是真?是假?怎么会大小明暗变来变去的?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不必花精神去研究!

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六识心亦然,你只要了知就好,不用去研究它!

根、尘、识三和合称为触:看见了、听到了、嗅着了等等,都不要伴随自己的想法、看法,这些都是但有其名,是可以没有的。牛顿被树上掉落的苹果打到头,开始穷究不舍,而发现了地心引力,这是世智辩聪;但对圣人而言,地心引力或许根本是没有的,境界不同!要入世效法牛顿的精神当然是好的,但要学习解脱道,就要观六触的体验无所有、不可得,不管现什么境?都不要去执着它。

六大:观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根本元素,能够用你的自性去观六大,比如月光童子观身中水性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见证水性的融通变化,内外同一体性;水大如此,其余五大亦复是。体验色法或心法的变化,不拘泥于它的名相,但有其名,不去执着它为什么是这样?所有的变化皆是依你心性的修证而异。

十二因缘法: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无论你观哪一个因缘?但有其名!不去观可以吗?当然亦可!全部放下!唯其一心不对一切境来起心动念,那就超越了但有其名。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六度时,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布施不能有布施想、持戒不能有持戒想、修忍辱不能有忍辱想、修精进不能有精进想、修禅定不能有禅定想、修般若波罗蜜时,更要观一切法是无所有、不可得,亦不必存有此想:我在观一切法是无所有、不可得,连这种念头都要放下!

十八空或谓二十空:有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这些空的意义是大同小异,只是境界不同,前面的境界比较低,越往后境界越高。

三十七道品:是介于大、小二乘很重要的一个成道法门,你用它、学它但有其名,体会它、不用它便无有其名,无有其名就不会产生功用吗?会的!四念处照样产生功用,身体的痛我可以观它不痛,觉受生起我也可以观着它在觉受,而无有忧、喜、苦、乐,内心的妄想相随,心是虚妄不实在,执取它心就有,不睬它任其心起心灭,心就没有!在心起心灭之际有时它透露一些讯息,你不去执着这讯息的真、假,这样是但有其名。我既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那么哪有什么真、假之分呢?如此便无有罣碍!

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十八空是小乘行者用意念去意解以证得解脱,这是用推测的,与三解脱门不一样。譬如去否认所现的一切相,把这一切相看成没有了,如我们方才所讲的实相非相,这证到了没有?没有!只是我听老师讲实相即是非相,所以把它看成没有就对了,这仅仅是一种意解,还不是证解。而三解脱门的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这可是真枪实弹去悟到的,我空就是这么空,你戕害我也无所谓,我的心丝毫没有动;看到的一切境,不拘顺逆,可以很自在的看成没有境,不必多费一道手续去观空,去把眼前的人、眼前的境看成空,不必!因此前者是意解,后者是实证,两者是不一样的境界。

色界四禅:色界四禅中的每一禅都有三天,再加一个无想天就有十三天,这些修证过程之间的种种境界,由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到六大、六度各有六个名相,十二因缘有十二个名相,十八空也有十八个名相,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及色界四禅十三天的十三种境界,修证到了又该如何呢?但有其名!唯有能够观其无所有、不可得,才能超越四禅的境界,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如果一个人停留在世间禅定,光修自己、不修佛法,这四无量心就生不起来,很多人已经有一些灵通了,为何不见能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奉献出心力?因为他们起不了四无量心!修证的次第一步一步地、大概是这样子!也有人把色界四禅放在三解脱门的前面。

四空处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已经破了色身,你的心可以超虚空了,证到那个境界但有其名,观它无所有、不可得,才不会入世间的禅定。

八解脱:是八种心的超能力,可以看到各种颜色、可以看到虚空之间的天界等等超能力,八解脱有时称为八背舍,背弃习气毛病、不去执着那个境,不去执着就舍弃了。

八胜处:是八种一般没有修行的人所达不到的殊胜境界。

九次第定:是四禅加上后面的无想定、四空处定,共有九个次第。

十遍处:心可以遍一切处,称为十遍处。不仅只空间,心还可以遍入各种颜色,除了东方青色、西方白色、中土黄色、北方黑色、南方红色外,心还可以遍一切颜色,在世间禅定就有这些现象,你不去执着它但有其名,一执着,它就越来越显其功用。

总持门:是进入陀罗尼门,亦即真言宗,要能大利一切众生,就要入陀罗尼门,以简单数字或一字,总持一切义理,产生无量威德力,足利利益一切众生。

概括而言,前面这些除了三解脱门、四无量心外,都是世间禅定的境界。而真言要到了一个基本层次以后才适合修持,一般修六字大明咒、绿度母咒等,都跟念阿弥陀佛没有两样,阿弥陀佛其实也是一个咒语;真正的总持法门是持咒语与佛、菩萨的心相应,然后产生祂的威德力,生出无量的佛力,以此佛力为众生行离苦得乐之事,不是用自己的心力,是用真言去成就;然而在能达到这个阶段,成就金刚身、金刚心之前,要先以自身的心力去磨练,要修三解脱门的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磨练得差不多了,才能行总持法门。总持法门是借如来的空体,法身与我们相应,我们以祂的手印、咒语,轻易的就可以成就许多事情,总持法门是要显教、密教各修个二十年,才能进入真言宗。

正定门:进入真言宗就可以尝试无量无边的三昧也就是正定门。正定就是三昧,三昧不只一种,有千万亿种的三昧,你都可以去修学,打坐的入定也是一种三昧,下座后心对一切境没有罣碍,也是一种三昧,有的人从初禅一下子进到四禅境界,这也是一种三昧,狮子奋迅三昧,进很快、出很快!有的世间禅定就不行,进入初禅、二禅,一入定要叫他出定都出不来。佛在学这种无量三昧时,从初禅入二禅、二禅入三禅、三禅入四禅,可能几秒钟就进去了,一进入三禅、四禅,心通力即能自在幻化。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要到三十三天,很多佛弟子也跟着祂飞上去了,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结果通过须弥山顶时,弄得掉落了一些极微细的微尘,仙人、圣人会有什么微尘?还是有,多少都有!这微尘微细得肉眼不得见,七个极微尘合成一个微尘,而极微尘之下还有细微尘。

于是海里的龙王发现了:是什么灰尘掉下来?旁众解说:是释迦牟尼佛带着祂的徒众到忉利天去了;龙王很生气:怎么可以掉落这么多微尘?他就用身体把须弥山整个框住,佛是无所谓、祂是自在了,这些阿罗汉、佛弟子的神通还不是那么自在,被这龙身困住了,大家请示世尊是何现象?世尊解释:「你们走路不小心,在虚空踏来踏去,落下了微尘,龙宫的龙王生气了,用它的龙身困住了须弥山!」很多阿罗汉、菩萨争相表示要去降伏龙王,世尊不认可他们,最后派了舍利弗尊者去!

为什么舍利弗尊者适合去?因为他有能力可以从初禅瞬间进到四禅,舍利弗尊者和龙王斗法,最后龙王突然喷射出火花,舍利弗尊者以其修证,瞬间进入四禅境界,心定不动!与龙王对抗,龙王对他也没有办法,最后被舍利弗尊者给降伏了。释迦牟尼佛有神通,知道谁能够克制谁。这些世间禅的能力可以练,虽练而但有其名,不要执着,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甚至于四空处定但有其名。

十地菩萨法:这是从初地到十地,每一地心清净的程度都不同,心通力亦有别。像初地菩萨只是开悟而已,心还是有微习,仍不清净,所以二地是离垢地,要把心里面的污垢拿掉,才有心光发明的三地明地,心光发明才产生有智慧的四地焰慧地,可以破一切的烦恼,再来就有化身,三地菩萨有一个化身,五地菩萨难胜地,殊胜的智慧现起来,起码有三个化身,不是无聊化一个身出去溜答,是被动的应化,谁想到他就化一个化身出去,有三个人想他,同时化三个化身出去,那么有第四个人想他怎么办?没有身可以化了!心烦没有身可以化出去,力量受到限制。到大菩萨可以有千万亿化身,我们现在有六十亿人口,每一个人若忆想观世音菩萨,祂还是可以化六十亿个化身出去,仍绰绰有余!祂是千万亿化身,这都是要修证的。六地菩萨现前地(真如现在其前),七地菩萨是远行地,到八地菩萨才解脱知见具足,成法解脱。在十地菩萨之间,每一地的灵通力、境界都不一样,这些境界现时但有其名,不去执着它,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

声闻:我们常常讲的须陀洹果断三结、斯陀含果淡薄贪、瞋、痴三毒、阿那含果断五下分结,除了痴没有断外,断身见、戒禁取见、疑心病、贪、瞋这五项微细的习气,到阿罗汉果三毒永断,成就了阿罗汉道。在这过程之间但有其名,不要执着真有这一回事,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一执着它,就进入小乘的涅盘,要经过一万劫(独觉、辟支佛)、二万劫(声闻、阿罗汉)才会转入菩萨道,所以必须要观它是无所有、不可得,今生才得以转入菩萨道,省去一、二万劫的时间,入定而无所事事。

修菩萨法里面,分成声闻、独觉、见地、薄地、如来地,或者产生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佛十八不共法。薄地是声闻乘或是辟支佛乘的境界,往后的如来地产生五眼六神通,心清净才有六神通,这些都是佛的境界,我们都没有达到,从总持法门,甚至于更前面的色界四禅定,可能都没有达到。现在未达到不妨,只要有点概念,将来有一天达到了,要观它无所有、不可得,但有其名,体会一下就好。那么到底要几个阿僧祇后,我们才可以证到如来境界?那可不知道!我们要了解这些修证的次第,不要随随便便就认人作活佛,成佛了应该有这些现象,他们有吗?有大慈悲心吗?有大喜、大舍的心吗?有没有四无碍解,辩才无碍?有没有佛十力?四无所畏?有五眼吗?肉眼是有,天眼有吗?天眼可不是一般看鬼神的的阴阳眼,是可以观一千个世界,一千个宇宙里面的银河系。

接着是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相、无忘失法,很多人大概最喜欢无忘失法了,看了不忘失,读了不忘失该有多好!但要享受这好处先决条件是要没有烦恼,否则人家对不起你或骂你一句,你永远记下了,每一天想到,那该要有多伤心、多烦恼啊?因此首先要把前面这些烦恼都断尽了,接近佛境界时就有无忘失法,过目不忘、什么都懂,十方佛剎土里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都懂,十方虚空一切佛剎土里的微尘数也都懂,这种无忘失法是佛的境界,知多但无烦恼致着。

还没有究竟以前这些性用最好是不要有,若没有自在的心,发起这些能力只是自寻麻烦,还不如还诸天地!我们要的是最后面的这些佛的境界,恒住舍性,舍是平等,永远住在平等性上,没有好坏、欣喜、痛苦,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智智正是我们所要的智慧,一切智是小乘的解脱智,道相智是菩萨自利、利他之智,一切智智是佛才有的智慧,又称一切肿智,当然以上三种智佛都具足。道相就是前面所讲的各种名相的境界,都要能通过,这是自利,还要能以有为法利他,这是菩萨所具足的智慧,我们还没有!如果我们今生是来行菩萨道,可能六度涉猎多一些。佛陀要成佛的今生也都是从起始的凡夫身,将累劫修证上来的境界重温一次,历经今天所讲的所有名相,最后再加上今生证得的如来境界,因此祂有一切修行境界,空解脱的一切智,空有不二的道相智,能以有为法度众生的道相智(菩萨智),也有一切智智(佛智),观一切众生的种性与因缘而度化之,所有问题佛都可以为你解惑,甚至教导你无量无边的咒语来行菩萨道。

所有显教的经典皆由「如是我闻」一句起始,都是有人请法祂才讲,只有《阿弥陀经》没有人请法,祂主动宣讲;进入陀罗尼门真言宗后,也是不请佛自讲,释迦牟尼佛由定中观某种因缘,知道今天该教什么咒语?这咒语要用在何处?此后你们善自修持!所以到了密教的阶段,大多不是有人请法了,因为众生智慧有限,不知道要请什么法,释迦牟尼佛自己会不请而付法,或菩萨透过佛的威神力,菩萨自己也会付法。

像增智陀罗尼就是大慧菩萨在佛的加持下,讲演如何增加智慧?一天可以背一千偈,一偈最少六个字、或八字、或十字,背一千偈起码有六、七千字,一年下来可不得了!脑里塞了一大堆经文,可以倒背如流,博闻强记已不足以形容了。进入陀罗尼门后,学神通、学智慧都很快,但进入陀罗尼门的先决条件是要心够清净。

有智慧则习气永伏,不是暂伏是永伏,小乘四果、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等修证境界,但有其名而不能执着,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在整个修行过程之间,不要管现在走到那里,反正勇往直前就是了。今生能三级跳最好,有境界不要执着,要谦卑;没有境界要多用功、多布施,投入资粮、慢慢再往前走!今天算是再复习了一下《大般若经》里修行境界的名相,这与我们的修行是很有关系的,而般若波罗蜜是《金刚经》里最重要的一个名相,所以花较多的时间来讲解!

(2005.11.12讲于法尔)


[ 《金刚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