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安那般那守意经》
                      -- 佛门正法数息观(9)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七、数息得定,当行随息

《安般守意经》云:「佛有六洁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后二者「还」、「净」是依果位而言,而「止」、「观」是修心的法门,「数息」、「随息」是修身为主的法门。经又云:「有时从息得定意,有时从相随得定意,有时从止得定意,有时从观得定意,随得定因缘直行也。」

数息、随息是六洁门(天台宗谓六妙门)中的身心连结的修行,故初学打坐时,当从数息得定意,行者能因「数息」得长息或快息,定意已得,当学习「随息」也能得定意。若「随息」能得定意,则行者呼吸当入绵绵不绝之境,气感由是当发生。

随之的法门则是「止」、「观」,此二法门是心地法门。行者色身气感一发生,则气将入脑中,当引发妄想法尘境,此是第七意识心妄执八识法尘之妄执性坚强,故有妄念会生起。此时的初步妄想念,行者能以「止」的方法来抑制其心念,因是微弱的妄想念,故行者能以第六意识心提醒自己不要妄想,此时之方法即是「止」。

当行者打坐时日更久,色身的气感更旺时,气入脑部黑漆桶中,诱发八识心田中的法尘现起,此时行者用「止」的法门已止不了此飘扬法尘,故行者只能以「观」的法门来鉴照此等法尘,在观照中学习住境不生心,学习无碍智观一切法虚幻不实。

当行者修学有成时,原有体性会显露,即将要还本返原,行者要想让佛性显露之法门,是谓「还」,还到清净自性的一面。而证得空性显露时,遇法不黏、无碍时,即证得清净体性,此即所谓的「净」。

1.随息法要

《修行道地经》数息品云:「数息已定,当行相随(意随着息)。譬如有人前行,有如从影随行,修行如是。(意)随息出入,无他之念。」另颂曰:「数息意定而自由,数息出入为修行,其心相随而不乱,数息伏心谓相随。」

若行者初行「数息」法已能得定意,也就是说打坐中,一个妄念不起,能专心于数数目上,此时则应该要转为「随息」之功法。当然「数息」用功时间的长短,依人而异,有的可能很快就能进入「随息」的法门,业障较重的可能就没办法,还是要用数息法来强化自己的定力。当「数息」做得顺心如意时,当是转成「随息」的时候。

「随息」其做法如何?行者还是要记得以正精进地呼吸,一口气有多长定要吸满,再将内气吐尽,只是在一吸一呼间,心守着息,心跟息上上下下。当气吸满或吐尽时,当下不再数一、数二。如此,其它的用功方法,极像了数息法中的工夫。

《坐禅三昧经》亦云:「已得数息,当行随法断诸思觉,入息至竟,当随莫数一。出息至竟,当随莫数二。譬如负债人,债主随逐,体不舍离。」

故行者当知,数息得定后,当以随法(随息法)来控制您的思路,当出、入息至竟,莫再数一、数二。此时行者的随息是以入出息为一息,盖因意相随息故,不用着意去数息也。

2.妄心初住境界

行者一入随息法门,本性初与妄心分离,粗心初住,惟妄想心念,偶而生起。未开悟行者,尚不宜观心,盖此心尚属妄心故。惟可由它觉知自己习气,当妄心动即觉,宜用制心止治之。亦即所谓「止」于外而「观」于内者,若妄心久久始生起一次,起即觉知而灭,此可谓粗心住。

 

八、数息、随息交互功用行法要

1.吾人息之长短

(1)年少者入息长:盖以小腹呼吸,其距离肺部较长故息长。

(2)壮者入出息等:呼吸动作退至胃部,其距离肺部减半故息中等。

(3)年老者出息长:以胸部呼吸,吸气不多,反出气长故息衰也。

2.数息、随息交互功用行

(1)数息欲疾,相随欲迟。初上坐数息主在摄心,当随气短而速控之;随息意安稳,当缓慢使入息相。

(2)有时数息当安徐,相随时当为疾。若行者数息入息相,当安祥缓慢数之;若乱意起摄受不住,相随时宜速速为之。

(3)数息意不乱,当安徐。数息乱,当为疾。行者在数息时,若意不他往,当配合气息安祥数之;若数息时,乱意起,气息已变短,当速速随短息而数之。

(4)相随意不乱,当安徐。乱意起,相随当为疾。随息时,意不乱,当安祥将心随着长息;若随息中乱意起,即气已短,心随息当速速为之。

3.安般守意法门当得十六种殊胜境界

本文开头即已将修数息、随息法门,就能得色身的突破,气息的掌控,心灵的净化。故《安般守意经》云:「数息能除两恶,获得十六种殊胜境界。」而十六种殊胜境界是行者修行过程中,身与心的种种变化,已在前详述,今在简而列述如下。

(1)自知喘息长:因心缘息,心不散乱故,久之丹田成形,行者觉得似有一管,由喉头伸入小腹中,连结入丹田,此境成,息愈来愈长,行者可自知之。

(2)自知喘息短:因小腹胞中(丹田)气弥漫小腹周围,而未入他经络,故行者呼吸,似球灌满气后,再进气有困难,故呼吸变为缓慢而短,行者可自知之。

(3)自知喘息动身:因小腹拙火升起,内气转入奇经之脉,脉不通欲通之际,致身体震动,此乃意动之相,行者自知之。此时宜放松色身,告诫自己勿助其动,调整或缓慢呼吸,可突破此境。

(4)自知喘息微:因部分经脉已通,内气前行似无阻碍,呼吸绵绵可进入微细似有若无之境界,行者自知之。

(5)自知喘息快:当呼吸入微时,气随循经脉前行,遇未通待通之经穴(尤以心轮为甚),因内聚气不足,气壅不前,当引发快喘息以调适,惟喘息快非正常,行者自知之。

(6)自知喘息不快:行者逢喘息快时,宜意守小腹,放慢呼吸或暂闭气数十秒,放松色身,待呼吸能恢复顺畅后,微闭息即可突破穴道,随着呼吸又进入正常速度,行者自知之。

(7)自知喘息止:行者数息得定后,全身充满内气,再引入丝微外气,即可转成无量内气,短暂间不须再呼吸,故喘息止,行者自知之。

(8)自知喘息不止:待有新经穴脉络开引,内气形成不具足,当再诱发呼吸以补其气,故至此境界息止、息不止,交互功用,行者自知之。

(9)自知喘息欢心:行者数息、随息得定,突破色身束缚,入心之觉受,因息止,定生故,心生欢喜(喜受),行者自知之。诸法本幻有,何喜之有?

(10)自知喘息不欢心:行者数息、随息得定,入心之觉受,因内气入头部甚深部位,诱发根本烦恼起故,心生不欢喜(忧受),行者自知之。惟知一切法均妄而不实,何烦恼之有?

(11)自知内心妄念不实喘息自知:行者内气,入头部甚深部位(禅宗谓黑漆桶),引发诸多妄念,谓自心现妄想之相,经真心实相鉴照,均非实有,行者自知之。

(12)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行者内心自现妄念息而不生,末那意识审慎思量心不起,令内心脱黏内尘影事,无所复着,行者自知之。

(13)弃捐所思喘息自知:行者已知诸法无常,知心本寂,捐弃一切思想,让心大死一番,让禅定力坚固,行者自知之。

(14)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诸法无常,本因缘而生,缘灭法灭,如是认知,不再厌恶而弃心之所思,世间森罗万象,坐观成败,行者自知之。

(15)放弃躯命喘息自知:色身依靠喘息而生,识神执此五根,息才可以继,一口气不来,识神离躯体,是谓命尽,如何在命终时舍命,行者自知之。

(16)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生死事已知,道业已成,空体寂灭已知,若此逃避,是谓自了汉,有违世尊再造之恩德,为继佛慧命,利益群生,当发菩提心,不放弃躯命,广作佛事,圆满菩提,行者自知之。()


[ 《安那般那守意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