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识学(一)《八识规矩颂》
      --前五识颂(55)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认识五识:

颂一曰:「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颂二曰:「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颂三曰:「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二、认识颂三相关名相

  1. 变相---所有五识的功用,并非针对外相,必须透过转换,故谓五转识。以上是为说明有漏五识。根与识的有漏识变相观空后能得到真正的识用。

  2. 观空智---观空就是要证得无漏、不黏,不被境转,才能证得清净的无漏智。观空智并非只观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观一切法尘为空,是为修行的第一阶段,不是学习“用”是学习“空”。证不到空体,看不到空相,即无法得到无漏智。无漏智须透过实修实证,并非光说不练,否则是懂得道理,境界来时却迷失,或是小的逆境可以有定力,大的逆境时,业障现前就心慌意乱、手足失措,如同往昔的凡夫境界,故修行过程之间必须学习空观的智慧。

  3. 根本智---是本来菩提自性所具足的,根本智开发出来应该会用,可惜由于不认识或者是业力强,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尚未调伏前,妄想习气重,根本智使不上力,素法身现,却不能用,没有具足成熟的力量(素法身如小孩子一般),所以根本智虽然获得,却起不了很大的功用,所以觉知对错、心念起落,力道却是不强,于后得智(差别智)证得后方十足显示根本智的无漏性功能。

  4. 后得智---又称差别智,是世间种种相,芸芸众生、男、女境界各不同,是世间的差别相,因缘果报不同而产生的差别,以差别的智慧去观世间的一切,譬如某人忌妒心强,话语中即带有含意,以清净无漏的空体去观如此的话语,就能明白了知其妒意,这就是所谓的差别智。而根本智必须有差别智生起,方能显其用,差别智在第六意识调伏以后方能生起,第七意识调伏以后平等性智起,本性即得清净与本来的(根本)智慧一体。差别智亦称谓后得智,因为是经过学习调伏以后才得到的智慧。

  5. 圆明---大圆镜智生起之境界称为圆明,因大圆镜智性清净,故能鉴照十方界,故成圆明。若有丝毫微尘,即不能遍照十方界,不能称为圆明。第八意识证得本来,诸垢习气灭,是为圆明之境。

  6. 三类分身---(1)为适应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的机宜,示现千丈卢舍那身,宣说地上的十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令其依法修行。(2)为适应二乘及凡夫的机宜,示现丈六小化身,为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令其依四谛法修行。(3)为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宜,示现种种化身,随宜说法,令其离苦得乐。如来慈悲,怜愍众生备受众苦,运用方便,化三类分身,为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诸苦轮也。

 

三、五识颂解

颂三曰:「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一)前言

五识颂一是在讲五识的行相及业用的体,第二颂是在谈五识缘起的功能及业用,本来根与尘相合始能生识而知之,而眼识变现的相分与眼识见分是相对的,合此见相二分皆是眼识自证分所变起的。但愚痴的人分不清楚,到底是根与境合知,或识透过根与境合而知。此处行者当有天眼通者,其阿赖耶识现量,不透过眼根亦能见,因眼识依托阿赖耶之故,以上为说明有漏五识。

颂三四句颂文中,是在讲修行中识之转变,以及初成果位及终得佛果之行相,是为无漏清净智行相,杂染五识要转获得清净无漏智,当学空观智;空观智修成后始得五识清净即能成就成所作智,能转识成智。

但仅藉五识依空观转尚不能得其真实果,因第六、七识未调伏故,而且第八意识尚未成清净无漏体,其根本智虽获得,但五识之初果尚不能诠释其本来功能的真实,因五识不缘真如,不为其所摄,而为后得差别智所摄。因行者虽得根本智,还不能现起后得差别智,而得「成所作智」达「转识成智」之境界,故谓不诠释其真实果。且五识不能单独转依,因五识依托阿赖耶识而现起,故当阿赖耶转净后,依托它的五识始能转,故又当阿赖耶识圆明初发起后,五识始能成无漏识。此时行者已成佛道,即能以法身、化身、报身等三身,来利益三类有情众生,让他们息止烦恼出苦海。

 

(二)详解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颂一、二所述为有漏识的五识行相,以下述说五识无漏清净智行相,杂染五识要转,才能获得清净无漏智。五识起用依托阿赖耶识而变现,五根面对五尘境时还要依第六识分别功用才能生起五识,又是另一个变相。若要成圣智之相,还得俟第六意识分别心灭后,才能真正转变成圣智。而五识成圣智是为「成所作智」,此智待学会观空智后,悟得阿赖耶识体净后,才能真的转成圣智之相。

就是行者练将五识不受第六意识心左右时,行者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分别香臭、尝而不知酸甜苦辣、触而不觉软硬坚实,这种修证的功夫,还是不真实的,故说「果中犹自不铨真」。有待第六意识(51心所法调伏)、第七意识(18心所法调伏),仅剩得五遍行、舍受等境地时,第八意识之「大圆镜智」现起,那时才是五识真得果地之位阶,即能获得「成所作智」。

行者在资粮位,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四十位阶后,进而修四加行位,即能入十地的初地欢喜地(极喜地),至此远离遍计所执性,以观空智证空相及无所有相,证此得根本智,自体显露,无能缘之体,是为根本智相。然因未学习世间差别智,故无神通变化之智慧,故颂曰果中犹自不诠真。待六、七识清净后,八识大圆净智现起,行者再随缘习得差别智相(后得智)后,五识真果的「成所作智」才能发起,即有无量神通变化。

行者修证五识变相时,采取不相应的绝对空,是最彻底的方法,理地上虽然了解,体性是空,境起的心亦是空,没有透过实修实证,仍然无法得到真正的空相,对一切境就会有所黏、看不开,例如身体的病痛、心的烦恼等无法去转。依法而言,空观智证得可以获得无漏智现,渐而可以转一切的业相,人常常有病痛,有病痛来时观空,不跟随着业缘转,即可以减低疾病的严重性,甚至不药而愈。其实一切的病痛皆由阿赖耶识所变现而执取其境,“幻心生幻病”会变现是因为有所感召,而现出病状。如果对之以“我没有病”,以“我没有病”的意识转而灌输给阿赖耶识此一观念,久而久之,亦能转识舍因缘。刚开始时或由于念力不够,如同初念佛者,口口声声念佛,心却不搭调、不配合,然而慢慢培养总是会上路,气机来时能念进心坎里,使与心相应,此时更进一步的修空观,就能转业识、业力。

日本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得到癌症的病患其白血球会下降,每天于心地寂静时,观想体中白血球逐渐增加。开始时或许没有增加,日积累月下来的观想,竟然白血球真的增加了,因此学习“心用”也可成就,现在却在学习空观,由空观中将业扭转,因为一切法唯心造。

同样的道理,观空智可以利用在人际关系,于幻境之间,培养阿赖耶识的接受性,最后亦能改变人际关系增加亲和力,因空、有之间,要成就两边皆是相同的道理,“消殒耶成就耶”,一切法的变化是因心而无量变化。

学习空观可以证得清净无漏智慧,面对境界、面对心、身不要执着,完全把它空掉了,不被心所起的烦恼所左右,必须假以时日的修练,以证到清净无漏的智慧,变现观空以后,才能得到清净无漏的五识之用。

1.空观智证得以后始得五识清净,即能够成就成所作智,能转识成智。

阿赖耶识性清净以后,如前述仅余五遍行、舍受等心所法,故五识亦达清净无垢,即能产生成所作智的神通变化。眼、耳、鼻、舌、身五识可以化成无量的神通变化之佛境界,故能转识成智,将心转成浩瀚无量的智慧。识者包括阿赖耶识及前五识,依此六现量意识而起神变,更能转识成智。

2.但仅藉五识依空观转尚不能得其真实果,因第六、第七意识未调伏故。

佛弟子欲证得四种智慧:1.妙观察智见非功(第六意识)2.平等性智心无病(第七意识)3.大圆镜智性清净(第八意识),4.成所作智同圆镜(前五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曰“五八果地圆,六七因地转”,前述五识同依净色根,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破灭不执后,第八识真心现起,清净佛性起才有净色根,此时前五识才能依止八识之清净体,此即是净色根,而非依浮尘色根而现起一切法也。

五八果地圆,即五识与八识于果地才能现出清净体、智慧及神变,六七因地转,及六、七识在因地修行位时,就是行者要去克服妄习、妄执等毛病。所以六七识不转,五八识就得不到果位之行相,因此必须先调伏六七识,故说六七因地转,五八果地圆。「成所作智」的前五识果用,要起清净无漏的智慧,首先要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调伏。第六意识受外境、外尘的干扰而妄执、妄分别,第七意识是内心、自心的妄想、前尘影事。色法(十一)包括五根、六尘-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加上一个法处,所以五根、六尘属于色法,皆需由第六意识调伏清净,如果有所执持,譬如“执见惑”等,"见"即有所执着,就产生不了功用,见并非只言色相,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皆是一有所执着即,发挥不了功用,外境一有干扰,内心、自心的妄想起,故善、恶、顺、逆的境界都要平等观,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调伏,阿赖耶识体自然清净,性本空当然自性就清净。

3.第八意识尚未清净无漏,其根本智虽获得,但五识其果尚不能诠释其本来功能的真实。

果中犹自不诠真:变现观空以后,才能得到清净无漏的智慧,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虽然调伏,眼、耳、鼻、舌、身五识不再造业或起烦恼法,但是其果仍然不真实。根本智是阿赖耶识开发出来以后,本来就具足的智慧---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的智慧。行者开悟后此等智慧即现起,但因习气、妄执心尚强,未能即得出世间智断烦恼,在慢慢将养后利用此观空智修去微习,得见真如体。在第八意识成清净无垢识后,再经学习世间差别智相,依五遍行及舍心所成就五识之成所作智。至此才能真的铨释五识的真正果位之功能。

4.因五识不缘真如,不为其所摄,但为后得智所摄。

第八意识尚未现出清净体,真如自性尚未开发出来,因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尚未调伏前。因而五识不能诠释其本来功能的真实,因五识不缘真如,不为其所摄,但为后得智所摄。世间一切有相皆得因学习差别智相后,才能所有作而能成就一切差别相,依托真如清净体而经差别智现出种种佛境界。

5.因还不能现起后得差别智,得成所作智达转识成智之境界,故谓不诠其真实果。

行者尚未证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故不能显示出真如体,更不能现起五识差别识的真实功用,故不诠其真实果。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七意识永伏后,圆明发起一剎那间,五识即能成无漏识。圆明是指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时,前述心所法的多寡,可了解何识已清净,前五意识心王修证的结果去掉些烦恼,但还有根本烦恼---三毒及二中烦恼、八大随烦恼,故说还是有漏识,非无漏识。六、七识烦恼心灭后,只剩下第八意识心王的舍受心所(平等法相)及五遍行等法,这时就是圣人的境界了,故此时圆明发起了,同样的五识到此时亦成无漏识了。

行者所应断应修的皆已成办,再来要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这才是真的要有「成所作智」---神通变化。第八意识真心佛性现起后,前五识也同时转为无漏的成所作智,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现起,而五根依第八所变的相分而识知一切相。在能变现的第八识未转成无漏以前,其所变现的五根相分,当然不可能先变为无漏。所以必须在第八识圆明初发,五根五识才能转成无漏。至此,与前五识相应的根本烦恼贪、嗔、痴,中二随烦恼,八大随烦恼尽皆舍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转成无漏了。

在度化众生时,依净秽国土中众生机宜,果地佛能起神变作三类分身,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众生,息其生死轮迥之苦。既然五识因八识净后成无漏识,就有能力起神通变化了,故颂云:三类分身息苦轮。为什么第八识清净后,行者没有神通变化?是没神通变化,因第八识仅有鉴照的功用,可鉴知十二类众生的因缘果报,可观十方世界,因八识清净体如镜子可照一切相,此功用是静态的。而神通变化是动态的,故一定要性清净后,再获得五识清净后所产生的「成所作智」,即能依色尘的五识心而起神变。

佛度化众生时现三种分身(1)地上菩萨示现千丈卢舍那身,宣说十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令依法修行,成菩萨道。(2)为二乘人示现丈六化身,为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令其依四谛法修行,度到彼岸。(3)为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宜,示现种种化身,运用方便,说不同的教法,使得众生之苦能息灭。

 

五识之业用及果位神通

  1. 业用:凡夫以眼、耳离中知(离中观尘),鼻、舌、身合中知(合中观尘),对世间之人、事、物等观照知之。然圣人以清净体现量,即能以阿赖耶识真心观尘境,证知一切尘境真实,不透过五根。

  2. 观行:识乃心法,即第八意识之见分,根为色法,依托第八意识之相分,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根识功用不同也。五根虽为色法,但其以第八意识之亲相分故,独具第八意识之执、受二义,以第八意识摄为自体,持令不散,领以为境,且令生觉受,故第八意识与五根同是无记性,而五识心法三性皆具,此根与识之不同也。故修行时舍识用根照境,变转相分而观,观目能缘见分,空目所缘真如,得此二空真如,五识所依色根非根本智,以其不亲缘真如,故曰为后得智所摄。

  3. 断惑转智:待第八识转智成大圆镜智时,五根始可成无漏根,盖因五根即第八意识所变相分故,因根成无漏,故识亦成无漏识,终而转为成所作智,能转识成智。

  4. 果用:三类分身息苦轮:分身者乃法、报、化三身中之化身也,此化身所被之机,依根基优劣又分三种类:一以千丈化身机被大乘四加行及地上菩萨,示现千丈卢舍那身,宣说十波罗蜜法,息其变易生死(心起则生,心息则灭,是谓变易与生死)。二以小化丈六身机被大乘三资粮位菩萨,与二乘、凡夫随其类化身,息其苦轮。三以如来体性现大化小,以成所作智成就三化(身化、语化、意化),随类应化之,教化众生永息苦轮。


[ 《八识规矩颂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