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一)《八识规矩颂》
--前五识颂(5之1)(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前言
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谓众生出生于三界中任一界地,皆由其心所感召而受生。世间万法均由识应缘而起,此乃指宇宙万有之本质,仅为识之变化。而识之变化过程,不外生起、存在和消逝
(生、住、灭)等三大阶段。吾人知悉心是业之根本,要消除一切业障,宜由调心着手,心调伏业即转,故现介绍唯识以明心识起源之内涵,好下手修行。「唯识学」重名相解释,且名相繁杂,本非修禅者所能接受,因禅宗喜简洁,但禅宗先悟得空后,若要回凡、回有,还是要学自心识,故行者若自信定力已足,要回凡时,当学唯识。学佛若不懂唯识,即不知如何修行,会偏于有为诸法;以禅宗为主,若也禅修打坐要悟自心空性,设若不懂唯识,无法掌控自心,当然今生无从成就,也易走偏而迷入偏空。从现在开始,增加唯识学相关的佛学,供养诸大德,更希大家能早日成就佛道。
中国佛教宗派有八大宗,其中之一是唯识宗,此宗尊弥勒菩萨为宗主,因弥勒菩萨以「识大」悟道,着有《瑜伽师地论》在诠释心识,无着菩萨秉成教法而阐扬之,并着有《庄严论》、《摄大乘论》。后来世亲菩萨又继着《唯识廿论》、《卅论颂》等,由瑜伽百卷精粹而成。唐玄奘大师至印度取经,主学瑜伽、唯识等论,归国后着有《唯识论述记》,慢慢由其弟子窥基法师发扬玄义,终成唯识学宗派。
唯识是何意义?「唯」者简别义,即简遮心外诸法,对外尘境相如色、声、香、味、触,以「唯」字统摄而不住。「识」是能了义,了知外尘五境相,为诠表内心之存在,此有别于空境。故唯识即是将万有悉归于心识一法,以「唯」遮住偏有,不偏着有相。以「识」遮住偏空,不偏着空相。故「唯」、「识」两者互动,可直指非有、非空之中道观,显示真如佛性之真实性。
先来学习《八识规矩颂》,此是唐玄奘大师所著,是唯识学精华的精华。当初玄奘大师留学回国后,见诸国内大师将世亲菩萨浓缩瑜伽百卷而成的《卅论颂》被繁杂化,使人难解难懂后,便将约百本的论著精粹成为十卷的《成唯识论》,集唯识学之大成。之后,玄奘大师又将最精粹的《成唯识论》,撰写成《八识规矩颂》一卷,仅四章十二颂,一章三颂,一颂四句共四十八句。
《八识规矩颂》前三颂论前五识
(眼、耳、鼻、舌、身识)之心王、心所相应之理;次三颂论第六意识之三性、三量及相应之心所法相;再次三颂论第七意识之行相,根本妄习留存诸相,及证得平等性之真实。再次三颂论第八意识之行相本来,凡夫迷而圣人悟之境况,及最后成佛得大圆镜之境界等。学唯识本就很繁琐,若无唯识学基础者会更难懂《八识规矩颂》,但若有人能解释得好,让初学的人能懂,却也能避免唯识学繁杂之弊。
二、认识前五识:
前五识的行相以及清净以后的行相,以《八识规矩颂》来说明,《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颂简短却意义很深,等于是“唯识学”的总整理。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五识而言:
(一)、原颂
颂一曰:「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颂二曰:「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颂三曰:「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二)、断句及所述内容
颂一曰:「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颂二曰:「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颂三曰:「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