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严经》十二类众生成因(续1)


二、众生颠倒迷相

大众常在想,起初吾人一念无明如何起?既是性明圆澄,何致沦坠?我与众生如何结不解的缘,生生世世永远缘缘不尽?六道中浮沉不定?请看世尊这段开示。

前面一段是众生迷妄成两种颠倒,接着再看第二段,众生颠倒迷相,为什么会起众生颠倒?大众常常会提出这个问题,起初吾人一念无明如何起?既是性明圆澄,何致沦坠?如果我们自性清净,光明遍照十方,无所不照,而当初这个一念无明,起堕落的因是从哪里来的?我与众生如何结不解的缘?生生、世世永远缘缘不尽?六道中浮沉不定?有时候大家都会自己发问,尤其看到经典,诸佛菩萨常常在开示,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当初会起无明呢?当然下面的经文,在藉此说明众生颠倒的因,一念无明在这里没有列出来,只是说在性明圆澄境界的时候,瞪住十方虚空,虽然是空无一物,你执着那个可见的自性,照向虚空的时候,看久了、照久了,虚空之间会起一些幻相,就像我们眼睛看虚空,看久了,瞪久发劳、疲劳了,就有各种虚幻不实在的幻想,譬如闪光,我们有时候眼睛自己看,可看到空中都有一些漂浮的景物,有些是化学物质,有些是水蒸气,受热的蒸发,或者是有一些影相,如果瞪久发劳,也许就变成闪光、金条之类的,如果不把它认为是虚幻不实在的,你会想去抓它,这种念动就造业了。

性明圆澄境界的佛,虽然是观看世间一切相,但是却不着一切相,我们定力不够,面对这些幻相起的时候,你一执着为真,起了一个心念,要去执取那个境,这是一念无明的开始;我们在打坐禅修之间也是一样的,身的缘或者是幻化的识,由内心里面所幻化起来的这些意识的心,如果不察,动了凡心,去执着那个境,一动心就是业的开始,所以境归境,不去执着它的时候,真、妄不去分别,都不会与它去结业缘,所以我们一念无明起,起心动念与它相应,就是堕落的开始,一堕落就会与众生结缘,这一段就是在说明,如何与众生结缘:

《楞严经》曰:「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云何名为众生颠倒?」

甚么叫做众生颠倒?它的因是什么呢?

「阿难!由性明心,」

你的自性本来是清净无碍的,心本来是具足光明,所以无所不遍,由性明心可以鉴照一切境。

「性明圆故,

如果我们的清净自性圆明时,当然就不会执着一切境界,性明就会发通,所以打坐到一个境界的时候,你就可以能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众生,或者是可以看到诸佛菩萨,甚至于看到远方的亲戚朋友,这也是我们的自性圆明,它所具足本来的功用,如果能够了知,就不足以为怪,我们自性本来就有这些的功用,而没有正确认知的时候,会执着「这是我的神通能力」,有的会执着是「我不正常」,遂正面与反面种种的不正当的认知都会有的。

「因明发性,」

我们修行的人要认知性明圆澄,就会有一些与一般人不一样的,自性的功能会产生出来,所以因明,「明」是光也好、是清净也好,都会发性,性有两种说法,如果以唯识而言,它有三种心性,称为三性,最重要的是:1.圆成实性,是每一个自性的本来,佛性也是这样的,现在在讲的性明圆,就是这个圆成实性;2.因他起性,就是因明发性,圆明是我们的体,然后圆明会发性,依他起性,「他」就是其它的因缘,有「因」再加上「缘」,我们的自性就会起,起甚么来与它相应?就像我们这个磬一样,你敲它,它就会响,这就是依他起性,我们凡夫还有一个不正当的:3.遍计所执性。这依他起性还算是正常,是体性之用,圆成实性是体,而圣人依他起性用了以后,而无罣碍、没烦恼。凡夫是应缘了以后,就依他的习气毛病去应缘,变成为是一种执着。

我们一般的人具足三性: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诸佛菩萨具足圆成实性,以及依他起性,没有遍计所执性,不会迷失的。

「性妄见生,」

是依他起性所起的一切法,自生自灭,如果不是执着,过了以后就过了,而妄执一切为真,这个见就是依你的习气而有见,妄见生、妄想生,所以性妄见生。

「见」代表见、闻、嗅、味、触、法等等六种法性,看是看进去了,听是听进去了,嗅是嗅觉到种种的味道,尝到酸、甜、苦、辣,就很执着,触觉是软、硬、坚、实的感知,所生起的一切法,不是只有相应,相应所起的法,不执着时就自生自灭,那就是虚幻、虚妄,世间的一切相都是这样的,你的业缘也是这样,为什么因缘来感召你?有的人为什么不受它的感召?有的为什么会执着为真?就是你的修证有没有看破一切境。

刚刚我们所说的性圆,或者是性明圆成,就能够见一切因缘的相,如果执着这个相为真,譬如,未来几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执着它为真,有没有解脱?没有!就因为执着这个境界会发生,虽然你所见到的境界,将来可能会发生,会发生是因为你遍计所执,所以就真的发生了。

如果你的圆成实性面对境界,不去抓它,那个境界就自生自灭,虽然有因缘来要卡住你,但是你没有那个因让它卡住,这就解脱了,所以现世的解脱,可以从你自己的修行过程之间,可以去体会、去验证,有没有这回事?有的人,当你性明圆澄去照到一切境界的时候,如果不好的,你就不能当真,一当真就是随缘流转,还真的就会发生了,你一执着就都发生了。

如何不执着,却是做不到,而做到与否,就是你修行的功夫,念起觉得不是很吉祥,念灭就让它自然灭掉,不再去想它,越执着就越真,这像我们刚刚所说的一念无明是怎么起的?本来诸法是虚幻、生生灭灭的,你一念无明执着,这个我喜欢,执着这个心起,就又当它为真,这就堕落了。

性可以应缘,如果不能应缘,这个性就死掉了,没有真正的佛性,因为一切性都是会应缘,正如眼、耳、鼻、舌、身、意所具足的见、闻、嗅、味、触、法等等六种法性一样的,它都会应缘,应缘而能够修到,对于所看到的不去执着好、不好,所听到的不去执着好听、不好听,所嗅到的不去执着香、臭、等等,都不动、不去应缘,没有习气毛病去相应,而面对这些境界,不去起心相应,就是解脱了!中间有没有知道消息?有,知道消息!好、坏都放下,都不去执着,菩萨的境界就是这个样子,觉而不黏,问题就是在要怎么不黏?要「不黏」是平时就要去修练,刚开始,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做到不黏,有所黏是要用佛法来把它堆翻,把它熏习,叫它放下,不要执着,如果有一天真的法起法灭、自生自灭都无所谓的时候,好、坏都不去执着它,那可是真正的体性空现了,所以因明发性,性妄见生。

性本来是因缘应化,所产生的法是虚幻不实在的,但是你执着心起,有所见的时候,这个法就真的生了,譬如说我想到某某人,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是感觉他在想我,不是我在想他,所以我想到了他,想完了就放下。一般人不是这样,而对法认识不清楚的时候,你为什么会想到他?假设是某甲他在想你,因为你有圆成的实性,所以你能够感觉他在想你,这是依他起性--感应了,心眼不开没有这个能力,心眼开了就有这个能力,虽然离了十万八千里,他想你,你也会知道,也会感知,如果还执着他在想我,就跟着一起想吧!我也想他,那就完了,我想他、他想我,两个心搅和在一起,刚好应缘了,有我想他的念起,就是遍计所执,而执着这个为真,你跟他的心、他跟你的心,永远就黏在一起了,所以就会打个电话给他吧!这是应缘哪!举此例子在说明,你与众生是如何结缘的?如何出生去做他儿女的?也是这个样子的。

诸佛菩萨们与众生都有缘,但是众生有种污染的心,祂可以感知,却是能够如如不动,也是因为祂有这个能力。又另外单纯思念的心射向祂的时候,什么心?譬如你求观世音菩萨救度我吧!这么单一、虔诚的求救念起,而你也有因缘、福德,祂就会化一个化身出去救你,所以我们修行的人要了解,圆成实性、体性空、佛性,是那么地真实的,感应也是那么地真实的,中阴身它也是会感应的,它是无所不感应的,中阴身没有以这种圆成的实性来感应,但是诸佛菩萨们感应以后,知道很多事,但却不受它的影响,这就是凡夫与圣人之间的差别。

如果有一天修到,可以知道某某人在想你,你也要放下,而你不能抑制就会打个电话给他吧!如果不清楚的人会自以为我在想他,而你自己认为我从来就不胡思乱想,我这个心从来不主动地胡思乱想,我为何现在会想到他呢?一定是他在想我,可以肯定这么说,然而想来想去这是好吗?这正是轮回的根本,所以不要动则想一想这个、想一想那个的,亦都是我们以后轮回的一个很严重的因,因此要让你的心都不动,清净无碍,能感觉是别人在想。

感觉别人在想,这个也是性妄,想也是一种虚妄不实在的,不要当真,如果你想求证一下,他是否真的在想我,若这个念起的时候,也是不对的,而打电话问一下,对方一定是说:「我正在想你,怎么你就打来了!」有时会觉得很可怕的,他真的在想我!把这个推演到一旦死亡的时候,去投胎时,是不是同样的情形?就是这样子的,你的心能不能乱动?都不能够乱动的!

我们可以感知,可以用圆成实性去依心念与心念之间的交往,或者是声音与心之间的交往,可以讲话,但是不一定要透过耳朵来听,我可以用心来听,因为修到一个境界的时候,自性就是自性,六根依附在它,可以分成眼、耳、鼻、舌、身,其实都是一个念,没有什么分别的,你用英文想的意思,我用中文去了解你在想什么,这是一种意念的心,感觉了以后不要去执着,这些所感觉的都是妄,而再见生起心的时候,就是执着一切境界为真。

再进一步地去探讨,性妄所现的一切法,你所执着的这个是不是真的呢?不是,在下一句就是提起:「从毕竟无」,如果是真的有,为什么圣人不认为它有?不认为它是真的呢?前几天境长老在道场开示,他举个例子说,饿鬼道所看到的水,其所现的相,因为饿鬼的业力感召,所看到的水变成是火,而怎么可能火当水喝呢?虽然他们口渴,一看到水就变成火,所以他不能够解渴,那么我们正常凡夫的眼睛,看到的水就是水,圣人看到的水而不像是水,它像是水晶一般的惕透,所以每一个业力的不同,看到同样东西的感觉都不一样了,所以以前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修证到空性以后,他的空体随每个人的业力或者心态而变化成什么,所看到的整个的脸与身体都不一样,有的看到的身体像一团水,有的看了像一团火,就依你的心在变来变去。

既然是真的有,同样一个东西,为什么大家所看到的,会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业力所感,都是虚幻不实在的,是以经典上也有讲,一旦你在弥留状态的时候,中阴身会现出来了,而我们一般的人对于境会感觉,一大片的火一直烧过来,熏习的感觉一定会觉得很热,会害怕而往后退怯,有修行的行者,可以慢慢的练习,这火是不真实的,虽然火过来了而不动,你不动,它却自然经过你,而往后再动下去,火经过了,你却不觉得热,这问题就是说,本来这些幻相是没有的,不要把它当真的。

再举一个例子,经典上面所说的,地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大家应该都有地狱境,为什么只有坏人心中才有地狱相?这就是你到底有没有业力的问题,如果你造了地狱的因,这地狱在你死的时候,它就会现出来了,如果没有造地狱的因,以前没有、今生也没有,那你死的时候,天上的天宫会现,但是不管你下地狱或者是上天,这些都是没有超出三界,没有超脱去,都还会再来轮回的,你虽然觉得上天不错,但是寿命尽了,还会再来轮回的,这修佛法是在认识你心之间的变化,尤其是《楞严经》在告诉我们真实的道理,一切相都是虚幻不实在的,都是业缘的感召所幻化而起的。

「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业缘感召应该有因、有种子?它就是我们第八意识里面的种子,然后境风起、有因缘来的时候,因缘撮合后就产生幻相,不正当的、不实在的虚幻的相,诸佛菩萨能够不起一切相,为什么能够永远住在体空之间?要应缘也可以,不应缘也可以,应缘而不烦恼,不应缘就住在体空之间,所以一切法都是从毕竟无,妄想执着就会变成究竟有,讲起来似乎很玄,怎么一下子没有?又一下子变有?如果有一个冤亲债主来,要来讨债了,他给你制造一些境给你看,若是执着境界,它就是越来越真实的,看了若如如不动,而你能让它起,又让它灭,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就是一个有力量的心意念,在那里现一个法,也不可能是永远的,稍微一不注意,你所要化的那个相,就灭掉。

又譬如:你以前杀我,把你杀我的那个影影相,从你阿赖耶识种子里面把它显现出来,或者是今生我做过杀人,但是我现在忏悔了,现在在念佛念得很虔诚,念到这个杀人的那个境界又起来了,杀人那个动作、那个流血、对方那个痛苦、害怕的形状,都会永远刻在你的心里面,永远不可能灭掉,千万亿世也都不会灭掉,那种子即使果报完了还是在的。

为什么果报完了,种子还在呢?因为阿赖耶识的记忆力很强,若果报完了,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哪有宿命通呢?就现不起宿命通了,阿赖耶识很可怕的,就是不管是好的、坏的、过去的、是未来的、是报完或未报完的,它都给你记得很清楚,虽然你有宿命通,可以看到他这一世为什么会这样子?下一世会如何?这个果报是如何?那个果报又是如何?有宿命通的时候,就会很清楚地,所以一个因,造成一个果,而这个果又造成另外一段事情的因,所以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永远没完没了,我们凡夫就是这样子,一直沦堕在这洪流里面,没有办法搞清楚,有一天对一切幻起的影相,都能够自在地看着它,性就起不了妄,我的执着的心,就不会见「生」,不会见「生」还是毕竟无,就是毕竟无。

譬如:你打坐的时候,看到一团火烧过来,不要害怕、也不要吃惊,烧就烧了,你不动,到底那个火就不见吶!如果你起心相应:「这个火烧过来了很热!体温一直升高了!真的是有!」吓了就跑起来了!有就是有,你说没有、它就是没有,所以在《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之五十三参,每一位菩萨都有不同的修证,里面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善财童子问:「仁者!我现在发菩提心,要开始度化众生,请您将菩提解脱的法门,教授给我好吗?」有一位菩萨回答:「善哉!您发菩提心,我就教您一个法门!」,然后把他引导到一个火坑,那个火坑的底下有火在烧,仁者就说:「请从这里跳下去!」,善财童子他还没有修证到那个境界,马上说:「跳下去?那是火在烧耶!跳下去会烧死的!」「是吗?那么我跳给你看!」

结果这一位圣者还真的跳下去了,跳下去的结果也没有被烧,又跳出来了,哪有被烧?因为执着妄为真,所以它就是真,而执着看到的是虚幻不实在的,那它就是不实在的,你懂得这些的时候,就不会被你的幻影相,应缘所产生的虚幻不实在的法所迷惑了,每一个人都是被我们的心欺骗得很惨的,所以能够悟到、证到圆成实性,然后依他起性,它所起任何的相都不执着,不执着为真,甚至于真、妄都不去考虑与执着,它就不会从毕竟无而变成究竟有,然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因为做不到这样。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

这个「有」不该是有的,我们不是因所应现的因,都是因为妄执一切为真,所以住所住相,能够超越这些相,所产生的影相,所产生的幻相,能够不执着为真,它就不是真的,对于一般人而言,却是「我看到了!」「我真的是听到嘛!」「怎么可以把它说成没有呢?」它是有,「有」是因缘法,因缘法是虚幻不实在的,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你不执着它,它再演进,散了!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诸佛菩萨们,连这个「有」也不让它发生。所以常常执着,或执着的两人, 这两个人的修证是不一样的,也可以印证这个人是否修真正的佛法。

这像我们国家有国家的命运,我们家庭有家庭的命运,我们个人有个人的命运,有一些有神通异能的,就会观未来国家会怎么样?大家都很关心国事政局。所以你执着「有」,它随着业力已在流转,对于有一些没有智能的报导,或者是杂志,就会写这些,你说他闲谈,也不见得;你认为它是真的,也有可能真的会发生,这就牵涉到我们的福报够不够?是否我们的国家会动乱?如果不应该动乱,它就会转,是谁在主导这些事的该发生与否?这是我们福报的问题。

「住所住相,了无根本。」

我们修行人对于有相,不能太过于执着,所以有没有解脱,就看你所感知的,是否认为是真的,我们修佛法的人,不能去相信什么是真的,如果做不到这样子,就是没有佛法的正知见,还是凡夫,凡夫就是有天人果报,可以活几千亿年,最后还是要去轮回的,你没有办法解脱那个幻境,怎么会不随你的业一直去转?你的业随时都有因缘在搅和,产生幻相,你却是看不开,或是有时候讲得很无奈。

既然是在学佛法,跟你讲:「以前的不要太相信!」有的人却是一看就迷糊了:「他是我前世的丈夫,这一世好不容易遇上,我怎么能够不嫁给他呢!」你看她真的是怎么讲都转不过来!各位有结婚的,我们是无明,那时候没有修行,看到哪!就迷糊了、跳进去了,现在对于尚未跳进去的人讲:「不好!不好玩!不要再往下跳了!」但她还是往下跳,应缘去了,应依这种爱欲之情的缘,如果你有一点正知见的,对于这一世不必一定与他再续前缘,然而这需要有些修证功夫,维持一个诸法不应,知而能不相应,这像我们下面所要说的:住无所住相,不会因有所因。能够超越因缘果报所现的一切相,你才有办法解脱,不然众生的因缘就这么一直在搅和着,所谓的「颠倒」就是认这些为真,是谓「颠倒」。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这些都是了无根本。

「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有的人可以无住,为什么我会住那个相为真呢?这就是有没有解脱知见的道理。如果幻相现起,不管感知是好的、或属坏的,这个是善因缘、那个是恶因缘,都能够无碍的时候,无所住相,世界不会建立。本来是了无根本,本无所住,但你把它执着为真,就会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世界是怎么说的?世是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界是空间,你在三界里面,要感召到哪一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有四空处天,如果你感召天界四禅的哪一天,皇宫很漂亮,依空而居,甚至于会发光,或是喜、乐俱;本来无所有相,变得有所有相,无所因变得有所因,本来不应该住在这些相上而有所住,认为这宫庭好漂亮,看到在禅修之间,所映现的那个境界实在太漂亮了,你跟它来相应,并认为「有」,就跟它来结缘,以后你死了就生那一天去了。哪一个时候去,不是这一世去,就是下一世去,或者是下下一世去,哪个种子已经种下,所以上面这些不该有的相,你都执着为有,就会建立世界,与众生之间的因缘,过去就过去了,不执着为有,否则就与众生结了众生缘,因此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迷本圆明,」

结了众生缘,也就迷失本来的圆明妙性,所以迷本圆明,这就是所谓的虚幻因之而生。我们在这一生所接触的人有多少?从出生到现在,有时候你闭着眼睛回想,刚开始接触的都是亲人,再来慢慢长大接触到同学,同学有好同学、坏同学,慢慢走入社会有好人、坏人,有坏的长官、好的长官,有好的下属、有坏的下属等等,你都很在意的时候,好的要报恩,坏的要报仇,这些种子也越结越多,越来越真,你会迷失它本来妙明的圆成实性。

以前无明,尚未学佛的时候,结善、恶缘都已经结了,也就无所谓,不过从现在开始学佛了,在回顾以前打坐之间所现的这些,跟这同学很不好,跟那同学很好,这中间的种种现起来的时候,好、坏都能够放下,不要「此有所有,非因有所因,非住有所住」,能够做到这样的时候,也就世界不成为世界,众生不成为众生,这样就超越了,你的圆明妙性就没有迷失掉,虚幻不实在的法也生不起来了。

追根究底,你心里面的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有没有灭尽,有灭尽的时候面对这些众生,面对这些天上的种种善境界,都不受它的影响,都不被它所引诱去了,如果还有贪,贪爱这个很好看的境界,比如天上的花就是花,皇宫都是琉璃、玛瑙、、这些堆积而成的,你若是执着这些宝物,亦即会受到了感召而结缘,所以修行的人不应该有所执着这些好看的东西,有的同学说在修行,带了一大堆的,满身都是珠宝,这就是你还执着,也不知知道佛法在修什么?还是被世间的、或天上的这些美妙物所左右了,你没有超越,没有超越就超越不了世界、众生跟你结的缘。所以内心清净,贪、瞋、痴、慢、疑种种的基本的毛病,都能够清净的时候,对于断掉一切的幻有,不要有因就让它有因,而是要让它变成没有因,有缘要让它不成为缘,不要住在一切相上面,这样子才能够解脱,不然就会迷失圆明。接着下来:

「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虚妄的一切相你会当真。这是清净诸佛菩萨的境界,虽然我们自性可以应缘,应缘所产生的一切法,是虚妄不实在的,如果是实在的,你抓它,为什么会没有?我看到的皇宫,映现在我脑中,我抓它为什么会不见了?为什么不被我抓到?我杀人的境界现出来的时候,我要抓那个杀人的境界,要抓它为什么抓不到呢?这就是无体,如果有体就有实际的相,世间一切相没有一个是真正有体的。

我们的佛性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到一个人,从镜子里面要抓这个人是抓不到的,这个人是在外面。同样地,对我们心中所现的一切相,是虚幻不实在的,这个人在心中是虚幻不实在的,但是他确实是在外面,外面的这个人是四大假合而合成的,如果真的有这个人,他应该会不灭的,但是这个人死的时候,四大散失,骨头归泥土,肌肉化成无,有机的化成没有,体温、热量慢慢地都不见了,热变冷,风是呼吸的空气,也因为停止呼吸而不见了,风大、地大、火大、水大消失,水慢慢地不见了,这个人也不见了。

桌上的麦克风,你认为这种实体以为是真的,其实都是假的,桌子、引磬、供桌,都是虚幻不实在的,是假合而成的一些相,不要看到这种实相就认为是真的,「空」才是实相,不是有相才是真的。那么再举一个实修的实际例子,当打坐的时候,一直到真的进入空的时候,这个房子不见了!这个身体不见了!一切相都不见了!入空了!比如:须菩提是佛的弟子,悟空第一,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不见了,过一阵子又都现出来了。

如果真正进入空的时候,一切世界也都不见,包括你也不见,在网络文章上也说了,悟到空的时候,你走到哪里,所有跟你有缘的众生,当下的业障都空掉,这才是真正悟到空,不是用讲的而已,你要有真正的修证与能力。

空可以吸纳一切相,每一个人都有业障或者是冤亲债主,而所跟着的是一大堆,悟空的人心眼开了,你的业它却吸进去,吸到空里面;这个人本来生病的,却病好了,因为你是悟到空,把业力吸过来,又化进空里面去,当然有短暂的身体不舒服,很快地就把它给化掉。因此,空不是用讲的,空是真正有很大的威力,这是诸佛菩萨们修证到的一个境界,能够化解很多不该发生的灾厄,所以多做好事、多积福德,对个人、对于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非有所依。」

从妄性之间所产生的幻想,要追究是无体的,「非有所依」是没有什么可以依的,如果有所依的,是依在「空」上面,有依进入空,化为乌有,虽有业障化到空里面去,就没有业障,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到后来很多该发生而不发生,该死而不死,要如何才能够做到的?这里要能够做到我们的内心无碍,没有贪、瞋、痴、慢、疑等的这些毛病,不执着一切境界,不去抓境界,没有好、坏、善、恶,而平等看一切境界,看一切境界也都是那么不真实,要无所住。《金刚经》上面简单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不到是凡夫,也就要去随缘受报了;做到了,是圣人,是有那个境,不随境去继续发展下去,就转了!所以追根究底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

如果你起了凡夫的念,而把它当成真,这个真也不成为真。缘尽就化为乌有了,或是刚要发生的境,如果是因缘错过去,凑不在一起就没有了,这是我们转业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力量,譬如:也许你心里面觉得毛毛的,这几天不是很顺,开车出去可能会发生问题,有警觉了,多念佛,心念保持平衡,刚好在那一剎那,车子就差了那一点就撞上,还好没事了,如果你很执着,而只在那里担心,越担心事情也越有可能会发生,清净下来的时候,反而会没有事,业力要发生,也要你把它当真,不把它当真,就化为非真,一切相都是不真实的,我们会迷糊也都是因为迷失掉了。

「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

真如有十种真如,以后我们会在网络上详细的说明。真正的真如性就是我们体性所具有的一切真实相,圆成实性是体,面对因缘而起一切性相应,相应而它可以无碍、不黏,这些就是我们所要修证的无漏功德,我们佛性本来就具有的。真如不是不应,它是有应,但是真如所应的是,如果是因缘法不真实的,它不会真的与它起相应;如果是真实的,它可以映照这是娑婆世界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或是哪位佛的世界,它可以映照出来,真如它可以现出来。

当然哪一个因缘所虚幻而成的相,那个相说它真,它不是真,所以真真如性,非真求复,所映照的你不要把它执着为真,如果是真的,你要它更真,也没有那个必要,就是真的映照出来的那个相,而相就是相,你也不要去分别它是真、是假,这个相在这儿就是这样子,不要执着是真、是假,你一执着是真,就动了分别心;而执着它是假,也是动了分别心,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我所映照的一切相,不即不离,我不去执着,不去判断它是真、是假。

在打坐之间,现出一尊佛像:「这尊佛像是真、是假?会不会是魔所化的?」连这些念头都不要去动,映照出来的幻相就是幻相,真就是真。其实你当下可以感觉,真如体性是可以感觉的,有的佛像就是佛像,但有的佛像看起来毛毛的,有的是心地不好的人所画的,而映现在你心湖里面的相,不管是佛像或是什么相,都是真真假假。

我们修行的人,有时候也不能够让真正的脸,现到别人的心里面去,你要知道,有些外道他就不这样的,他要让你看到他的功夫,他进到你的心里面去,或者是你的梦中,这是很不好的,他可以化他的自性变成一尊佛像,那一尊佛像,他会让你打坐中看到,或者是梦中看到,你看到佛像了,但这佛像是真、是假?而佛不会那么无聊的,现一个佛像到你的梦中去,佛是清净无碍,我们一般人看到佛像或是哪一位菩萨,都是会生欢喜心,看到魔相就会很害怕,觉得很恐怖,其实,魔相也是很好的,它可以磨练你到底怕不怕。

到底是佛化的、还是魔化的?有时是很难讲的,那我怎么去分辨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让你去做坏事的一定是魔,就是现菩萨相、现佛像,但是所做所为都是坏事,那一定是魔化的,而现魔鬼相,但是激励你修行,逼得你不要执着,逼得你不要这样、不让那样,吓得半死的,你都不敢去做坏事,你说这是佛?还是魔?这要有点智慧,有时候佛也会化成魔来考验你,所以最好的分辨方法是,到底教你去做什么?做好事的?还是坏事呢?不要用相来分别,在《维摩诘经》就有提及,有时候佛也会化成魔来考验你,所以有时想一想过去的修行路,而觉得真是可笑,为什么那么无明?被骗得团团转,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佛?还是魔?都搞不清楚,所以正面的考验,逆向的考验都有,只要你一心不乱的不去做坏事,也不走差错,顺考、逆考都会及格的。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

凡是所有这些相也都是虚幻不实在的,只要你抱持一个如如不动的心,把有相看成非相,不要让它有机会发展形成一个影相的机会。如果你把握不住,展转发生,这个因缘跟那个因缘搅和发生一个影相,这个影相又可以发生很多的影相,如同连续剧一样,而一切法生起的力量就来了,后面在讲,业是怎么形成的呢?非生、非住、非心、非法,本来应该是这样子的,但是你现在让它有生、有住、有心、有法,所以展转发生一切法。

「生力发明,熏以成业。」

让它生起一切法的力量具足的时候,生力发明,熏以成业。一次熏陶,二次熏陶,一次假,二次假,慢慢地变为真,接着麻烦就来了,业又形成了,随跟这个人结了众生的缘,跟三界九地的哪一个界?哪一个地?结了世界的缘,以后就会出生到哪里。

「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人与人之间,以及与三界九地之间,有所感召,就是同业了,互相引诱、互相迷惑。相灭是因缘没有了,随着这相就灭;因缘具足了,相又生了,遂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一切因缘,就是这么在转的。如果你认识不清楚,不能够观一切相非真,而众生颠倒的因就成立了。哪一个人我很恨他,当这个人现在我脑筋的时候,我保持一个平常心,恨他的心也不起来,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不跟它相应的时候,那个缘也就慢慢地,要结也结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我心中没有恨。同样的道理,哪一个人我很喜欢,现在修行不能有喜欢这种心,因为一喜欢就会有爱欲的心,有爱欲的心,以后就要跟他在一起了。虽然不一定是夫妻,也许出生做儿女,或者什么的,这个缘不是又结上了?遂在打坐之间、在影相之中,再现出我喜欢的人,要抱持平常心,不能够有喜欢的心、不能够生起爱欲的心、疼惜的心,这相是不长久的,它是慢慢地会灭掉的,众生颠倒的因也不成立了。

然而讲这些相,重要的是问自己内心有没有这些心?爱欲的心、生气的心、无明的心,有没有拿掉?没有拿掉光懂得这些道理是没有用的,教你不要生心,照样的生心,教你不住一切相,我照样住一切相,这就是众生因,颠倒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修行打坐难免心中都有念头、有幻相,可以读它,但是不能动心,不管是善缘、恶缘都不能够当真。有些同学很执着为真,这样子是不好的,有那个境自然现,但是不受它的影响,该发生的就这么走着,我不加进去一起搅和,也不要认为是自己的神通力感召这样的、不但感觉这样、又感觉那样,这就是没有把它空掉,执着了它。如果做不到这样,众生颠倒因你没有办法把它去掉,而我们修学佛法是在舍一切法,不管是感知真的、或假的,反正就是要舍!舍!舍!做不到这样,就有众生颠倒的危险。

这部分是说明众生颠倒的迷惑相,后面的这些大概都在说明前面的经文所讲的,然而还是要彻底地从心地里面去了解,不修行还不知道什么叫做解脱?现在听闻佛法了,我们要想办法做到,怎么做到呢?要从内心的垃圾把它抛弃,喜欢的不让它去喜欢,讨厌的不要让它有讨厌的心,一直推翻、推翻内心里面的执着,才有办法与众生,虽然是搅和在一起的,天天有缘来来去去,但是没有罣碍,有罣碍就是众生颠倒的因又结上了。今天讲到这里!

( 90 年 4 月 25 日 讲于 法尔讲堂 )


[ 《楞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