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严经》识阴魔相
                  --
结语(3)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一、经文

楞严经》:「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盘,心不迷闷。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二、解释(续前)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面所述说五十种魔相,是过去先佛、世尊们,在禅定中修止(奢摩他)、修观(毘婆舍那)中,以觉明妙心仔细分别剖析,这些微细一般世间禅行者或小乘行者所不能体知的魔障事情。

奢摩他者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为止,有寂静、能灭之意,能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者称之。而毘婆舍那者梵语 vipacyana, 言以自性能观之义,即以寂静之慧,观一切现象,如观:(1)诸境相,即言以自性观其境。修观时于此觉心观照中,分别了知三昧境界之相;犹如明镜照彻一切,而影像了了分明。(2)修行,既了知观法之相,则善能修习一切妙行,断诸过习,而无有过失。(3)观照,修观之时,于一一法界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不证小乘寂灭解脱,而直趣无上菩提,普照十方界、十二类众生因缘果报等。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修者于五蕴(色、受、想、行、识等蕴)魔境中,各各现起种种魔相之事,无智行者又不依过去先佛、世尊们所教,都会感受魔境、执取魔境,有的最后破戒沉沦,有的感召出生至各天界,有的受感召出生作外道,有的受感召出生到仙众,甚至于有的受感召而入魔界等。

阿难!若诸行者对诸佛、世尊以奢摩他、毘婆舍那等止观法门,所剖析的魔境,当出现并面对时要能深深体验,且将此五十种魔相牢记在心中。以后禅修中诸魔境现前时,你要能心中明了、认识它。最重要的是自心要能无垢、不贪不求诸胜事,也没有妄执一切境界时,即能对诸魔境不受感召,如此不受感召就不会落入魔境,也不会产生诸多邪知、邪见。

「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

若行者于色、受、想、行、识等阴魔销融灭绝后,就能将天魔迷惑行者的境相摧毁破碎;既然连天魔这些技俩都能看破摧毁,那大神力的鬼神等,行者也能褫除它们的魄力,而使其逃逸消散;另外那些魑魅、魍魉等,更不会重复出现来干扰诸修行人。

魔者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魔王,名为波旬,常扰乱有成就的修行人。当诸佛出世时,常有与其同世之天魔来障碍世尊修行成道,世尊成道时亦同。世尊入灭后,还是有魔来障碍诸修行人,故我们修行人要善辨魔事。天魔者称为魔王,魔王有无量眷属,常障害佛道。

其它还有鬼神等亦会障碍无智修行人,鬼神者具有恐怖威力,能够变化自在之非人。本来鬼神分为善恶二种,若守护世间,或护持佛法者,如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四天王、炎魔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等,尽为善鬼神。然佛教一般所谓之鬼神,通常系指干达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罗伽、夜叉等六部鬼神,加上天龙合称天龙八部。若罗剎、夜叉、毘那夜迦等是为恶鬼神,都会障碍修行人。

魑魅、魍魉同样会障碍修行人,山神为魑,状如兽形;宅神为魅,猪头人形,身有尾;木石、妖怪、水神则为魍魉,碰到这些都可说是魔障。修行者能破魔王之诱惑,即能看破鬼神、魑魅、魍魉等之技俩,故不易被迷惑。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盘,心不迷闷。」

行者经五十种阴魔后,历经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到达最后的无上菩提,种种境界可说都已历经体验,慢慢证得一切智慧,没有什么会欠缺、短少的。尤其是由「下劣转位」的声闻、独觉二乘位人,得小乘涅盘境,灰身灭智,但知晓识阴魔境后,即能转入「广大转位」的菩萨乘,如此即能获得大涅盘境界, 由禅那修行途中从三界九地而入涅盘道,地地都能不迷失、闷绝,而堕入外道、天道、仙道或魔道等流中。

何谓「下劣位」?唯识学者将转依之果随其所得之位,分有六类:(1)损力益能转位,在修道五位中之资粮位、加行位,灭减现行染法种子之势力,增进无漏种子之德性。(2)通达转位,在通达位中,能断分别所起的我法执二障,证一分之真如。(3)修习转位,在修道位中,断俱生所起我法执二障,渐次近于究竟之转依位。(4)果圆满转位。在妙觉位,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之根本种子,证得一切智之佛果者。(5)下劣转位,为二乘之转依位,唯独证得人空,以至得灰身灭智之境,不能得究竟菩提。(6)广大转位,为菩萨之转依,证人法二空,行无住处涅盘,不住见一处住、不住欲爱住地、不住色爱住地、不住无色有爱住地等四。故知下劣转位即是六种转位之第五,指声闻、缘觉二乘之证悟。下劣一词,系相对于大乘菩提而言;转者,转染得净、转迷得悟之意。得第五下劣转位二乘,厌苦欣寂,证 择灭真如,无胜堪能者之位。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

若在诸佛灭度千五百年后,及至下一尊佛出世前之末法时期,有愚痴钝劣众生,在修禅定中不识禅定,也不知佛陀所说的五蕴魔相真实法,即五十种阴魔辨邪法要,而仅凭其无知之智来乐修种种三昧,乱执禅修中的一切境界,不能分辨清楚,更 无知愉悦于修习邪定,恐怕阿难你也同样遭遇到这些邪魔了,最后终入三界天界中、外道、仙道或魔道中。

禅那者梵语为 dhyana ,有时又称为三昧,三昧梵语为 samadhi 之意译。前者是心的动相,谓「禅」;后者对境能如如,谓「定」。故对内外境界,心能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均可谓「禅定」或「得三昧耶」;泛指色界四禅与无色界四空处定,合称「四禅八定」。

 得禅定后行者,继续修般若智慧,能得无量无边三昧,此等三昧即是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行者在行住坐卧间,生死涅盘间,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即称为「三昧」。故达三昧之状态时,行者即能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

 「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对于末世众生无智而欲修禅定者,阿难你要一心劝请他们,修持我所述说的「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即不会为诸魔、魑魅、魍魉等所加害而不自知。若禅修者不能读诵此楞严神咒,即应写于佛堂、禅堂中,或者带在身上;如此之后,则诸魔、魑魅、魍魉等,就动不了禅修者。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梵语为 mahapratyavgira-dharani,全称「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无有能及甚能调伏总持」,也称做「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怛啰陀罗尼」、「大佛顶满行首楞严陀罗尼」、「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首楞严陀罗尼」。简称「首楞严咒」、「楞严咒」、「佛顶咒」。全咒 总共为四二七句,前面的四一八句叙说归命诸佛菩萨、金刚神祇等事,及远离诸恶鬼病等诸难,不能视为正咒。第四一九句起才是正咒,又名咒心。第四一九句为哆侄他,梵语意为 「即说咒曰」tadyatha。咒心为:「唵 阿那隶 毘舍提 鞞啰跋阇罗陀唎 盘陀盘陀 跋阇啰谤尼泮 虎吽都嚧瓮泮 莎婆诃」。禅修行者如能于二六时中课前、打坐前诵此咒,每一时诵此咒心(正咒)一百八遍,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不能起恶,尚可蒙毘那夜迦诸恶鬼守护。又若心散乱,不能住三摩地,心忆口持此咒,则为金刚藏王菩萨眷属随从护卫,乃至求长寿、求果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事,咒后无一不能实现。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阿难你应当恭敬钦承十方如来所宣说的进道功程,分辨色、受、想、行、识阴中种种可能遇到的魔相,遇有魔事得用首楞严神咒,救度拔济,最后能依如来圣教量言而究竟修进。因此诸佛都能分辨魔事,并将此首楞严大定修习过程,流传为末世修行典范,希望你能依此成就菩提道。

禅修行者若无遇到这五阴各十种魔相,即表示还没有修行的境界。若已有色阴、受阴诸魔相,修行似有个见道处,若因无知而着种种色、受阴魔相,则易堕入恶道中。若于想、行、识阴魔相中,因不能依诸佛辨魔之圣教量言,则易堕于三界诸天中,甚至堕于外道、仙道、魔道中。就是不堕于上述诸不究竟处,也会堕于下劣转位声闻位、独觉位,终究不能获得究竟涅盘。

禅修行者能依《楞严经》五阴五十种魔相,能遵循如来所宣说的正确知见,仔细分辨各种魔事,依此佛陀垂示的修道范畴来修,即能初得金刚干慧,然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在入菩萨十地,地地往上修学,就不会走错路,最后得究竟涅盘。

故打坐、禅修者,教内、教外修行者,不能不看此五蕴五十种阴魔之解释,了解诸魔事后,即能见境而不希奇、不偏好、不执着,一入明心菩提道路后,即能层层高上,不迷失在菩提道修行的歧路或迷途上,最后就会得究竟解脱道、涅盘道,也能转入大乘菩萨之林,获 得无上菩提道。

(《楞严经》五阴魔相全文完结)


[ 《楞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