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严经》行阴魔相(4-6)
                     -- 十六相生


6. 十六相生

一 、经文:

《楞严经》曰:「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环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二、解释

1.前言

修行者修到心能起神用时,错用心来练一些外道法,不依佛法来修「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反而走别条路,修行中依状况所生之妄念,妄想以「想念」来坚固他的身形不坏,并假世间一切事物或自心妄想,来圆满成就其所希望的肉身久不坏腐,而会成就仙体及仙人之仙行。

上述修仙道之人,虽非正道、佛道,然亦要有善业因,无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因缘,始能修得仙道,不然修仙道中障碍亦频仍,修道不成反会受恶业牵连。此等人虽有善心,但不修正觉入三摩地中,别起妄想要成永生,要肉体不坏,即会用妄心来研究如何坚固色身不坏,或用妄想心来成就一些飞行之事。此等人不知色身是因缘法,是无常性,缘尽即败坏。诸仙众修得有成,虽能活数千年或数千万年,最后还得破灭死亡。

此等行者常依地物如草木、植药、金石等坚固其色身,让他能圆满其妄性,圆成其妄性仙道,此等有如《楞严经》中所言,有十种仙道众生。

如地行仙,地行仙是依地下食饵,服用不辍,而成就能于地面行走不累的地行仙(食道圆成)。

又如飞行仙,以草木、植物药来坚固其色身,药性助其色身气机旺盛,练得能飞行于草地上、虚空中,而圆满成就其妄性,此称为飞行仙(药道圆成)。

游行仙者以金属、矿物等,所谓五金、五石等,炼丹服之,坚固其色身,久服不息,转凡成仙骨,此类仙道人,都能点石成金,色身亦能幻化身形,圆满成就其妄性,游戏人间,故称为游行仙(化道圆成)。

也有修行者色身气旺破身后,以自身的真气、津液、精气等成就其妄性,而得其仙道者,如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者。

空行仙者对色身经络突破后,真气旺盛流转于正经十二脉、奇经八脉等,行者故意坚固其气于色身不息,就能成就其妄性,气精圆满成就色身,即能起飞于虚空处,故以气精圆满其妄性,此谓空行仙(气精圆成)。

天行仙者,或有一类依自身修行中产生的津液、涎水等,滋润丹田,不食人间烟火,与地球万物绝缘,久而让身形坚固,圆满成就其妄性,此称为天行仙。中国仙道法中,有咽津之法,以舌抵上颚,津液自生,称为鼓天池。津液生后而咽服入喉,称为咽玉津。此类天众因不食地球诸物,以自津液、涎水为食,故能起飞于天上,以津液滋润妄性,故名天行仙(润德圆成)。

通行仙者,又有一类仙众吸取日月、金石、万物等精华,或是万物之灵气等为己身自用,用来坚固其色身不坏,圆满成就其妄性,此称为通行仙。因此类仙道中人吸收诸物精华,精华无有形象,灵气一动,物与神通,即能破一切物质质碍,蹈水火、穿金石,通行一切诸碍而无碍,以吸精华圆满成就其妄执性,故名为通行仙(吸粹圆成)。

道行仙者,另有一类仙道众生,喜欢咒术、禁符等术,仗此咒术、尽符等来达到坚固其色身之目的,当术法成就时,圆满成就其妄性时,要隐身而行能之,要化有为无时能之,此仙众已成就仙道,不做诸恶,以其咒语成就其所欲想之妄性,故名道行仙(术法圆成)。

剩下三类都是用妄想心成就其妄性者,一为照行仙,二为精行仙、三为绝行仙。

照行仙者,此等仙众常喜意念妄想,如道家意守丹田,一切所思能从观照其身而成,识神出入自在无碍,色身说能坚固不坏,由意想能成,因坚固其意想,超越色身之质碍,使色身能坚固不失者,此等仙众圆满成就其妄执性,称为照行仙(思忆圆成)。

精行仙者喜爱以心感为修道之法,以心感心谓之交遘,不用面对面即能遘通心意,行者心识已突破色身束缚,众生心起,即能感而知之,此仙道行者乐此不疲,喜此心感道交,终成识精能知众缘之仙道,圆满成就其妄执性,故名精行仙(感应圆成)。

最后的绝行仙者,以心之神变、化成为修行的主轴,此等仙众以识精元明觉悟自性之功能,故能依色身诸根而成就五神通,以眼根悟得天眼通,以耳根悟得天耳通,以身体气机悟得神足通,以行阴诸缘悟得宿命通,以意根悟得他心通。此仙道众生虽能觉诸根之用,成就世间最殊胜之觉道,故谓绝行仙(觉悟圆成)。可惜觉行仙众非依正觉而修,非依三摩地而修,所觉是世间觉,虽然寿命久远,终归要再轮回的。

故世尊在《楞严经》中云:「是等皆于人中练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了解了诸仙众等为何要固身成有相,如何固身之方法后,您就知本段魔相所讲的自固其身,认为有我相的原由。世尊在因地时亦有五百世仙人的修证,也深悟此仙道法世间禅的非究竟,故一直修无为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在仙道法中得到觉悟境界。因仙道中于色尘、我相、菩提、烦恼相中,起分别想,故有如下十六种相的错误认知。因认识不清,依色、受、想、行四阴,演绎成十六种有相,此是菩提性有,但烦恼法不去,菩提、烦恼二法并驱,永远没交集的修证,难怪寿尽后还得诸趣轮回。

 

2.产生十六颠倒相之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诸善男子在正定三摩提禅修之间,已能坚固凝定正心,使定心更为坚强,终能不使魔得便来扰乱。行者无有余习故不随境转,因有正知见的智慧,魔终不得其便。想阴灭行者,分别法执心灭,剩一妙明真精,没有种种散乱事宜,故说是为正知。故经云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使魔不能得其便。

一入行阴区宇行者,因已无魔扰,正念坚固,故能于心镜中起禅观觉照,观尽十二类众生生命本元,即谓穷生类本。行者在禅观中,能观见十二类众生幽隐却又清楚可见的生命本元,此本元常常现出清扰冲动受生之原动力。行者要去研究那一类众生,研究那个众生都能成就,能观见十二类众生一切业缘的本来,观察到一切众生不清净之间,他会去受生的那种原动力是什么?行者去观照它,去研究它,在想阴尽行者应有此能力来观照。

行阴区宇行者用妙明真精观照中,因智慧力还受时空的限制,不能像诸佛的大圆镜智,还有隐密不能见之处,故于有所见、无所见等知见中,产生自我知见后推测计度,而引发诸多颠倒之见。则此行阴区宇行者会在色我、心相、菩提、烦恼等法中,产生十六种有相之见,且还执着其所见为真,所论为实,这就会障碍菩提性的显露,终入外道死后有相,妄执颠倒虚论中。

 

3.颠倒相之误认

(1)即色是我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

或有行者修到色相与心灵能起神用时,错认色身为识性,想办法来坚固其身,用心来练一些外道法,不修「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反而走别条路,修行中以诸缘来坚固他的身形不坏,并假世间一切事物、自身津液精气或自心妄想,来圆满成就其仙体,认为肉身久不腐坏,最后认为色就是我,死后推计亦当有色相,从色相中妄执色身为自我。如地行仙以食饵固身,如飞行仙以药道固身,如游行仙者以金属、矿物等固其身。此等行者实不知仙寿久远,终归要败坏,故非我计我,发心颠倒,是为外道虚论。

(2)我中有色

「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

或有行者修行中妄用自心,故能依色身诸根而成就五神通,此仙道众生虽能觉诸根之用,圆满成就其妄性,虽其妄性能含容一小千、一中千或一千大千世界,因妄性不真,却认为遍含一切国土之性为自我,误认此色我中有圆满自性,不知真性空中却能无所不含,有如世间三千大千世界均含容于佛心中。因此等仙众非依正觉而修,非依三摩地而修,所觉是世间觉,虽然寿命久远,终归要再轮回的。此类仙众如绝行仙者,因非真性含色法,以妄我中含妄色,发心颠倒,是为另一外道虚论。

(3)色属于我

「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

或有行者于禅修中,已能体会自性中,妄心因性而转,起心意念中,现其一切世间色相,有如人事物或一切世界能入我中,面对彼等前缘,均能随我心现其境,我心意灭其境亦灭,故诸色境随我回复,一丝一毫不苟,故说色境均属于我之妄性。此等行者有如照行仙者,此等仙众常喜意念妄想,缘一切所思,现一切色境。此类仙众悟知诸色法,均依于我心起意中,以妄色依我所缘而现,发心颠倒,是为另一外道虚论。

(4)我在色中

「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

或有行者于行阴区宇中,能见八万劫中,我色身随行阴迁流不息,现起种种色相,天、人、畜、鬼神道中轮转而现,此色我依行阴流转中,重复地、相续不绝地现起诸色相,故行者认为我在此色相中,才会随行阴迁流而现诸色相。举如古时有一樵夫遇雨,躲入一山洞中,忽见一修行人坐在那里入定中。此行者于定中,忽现一美艳女人身在其头上,又现一犬类在女人身之上。此樵夫见此禅者会变魔术,看得目瞪口呆。当此禅者出定后,此樵夫赞佩有加。然而此禅者却说,大德所有不知,我实非在变魔术,而是我有一世出生做一妓女,又有一世堕入畜生道做犬狗之类,此种色相随我行阴心而现。此段公案可说明,我依行阴相续迁流中,变现诸多色法,故当然言我在色中矣。此类行者已能见行阴业流,惟不知真性不妄执业流诸缘,亦不随业流而现一切色法,仅会依真性而映现有色世界之相貌。因此认识不清而认为我随业流而现色法,故说是我在色中,如此发心颠倒,是为另一外道虚论。

 

4.颠倒妄计推度

「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环环,有十六相。」

此等行者或以「即色是我」,或以「我中有色」,或以「色属于我」,或以「我在色中」等四种妄计中,由于错误的认知,随即可能会堕入外道四种错误的推计中,认为死后有其相。世尊先举色蕴为我之推计缪论,成就四种死后有相之虚论,随之,「如是环环,有十六相」。

众生轮转于三界中,都以五蕴身为我。欲界众生以色蕴为我,色界众生以受蕴为我,无色界众生以想、行、识阴为我。修至此境的行者,五蕴中已得悟色、受、想、行四阴,在行阴迁流不息的业缘中,因未能悟入识阴魔境中,祇以前面四蕴为主,故环环牵连相扣,四妄计中经色、受、想、行等四蕴,而成就了十六种死后有相的错误颠倒妄计中。

环环成十六相者,除前述以色为主外,再来就是即受(想、行)是我,我中有受(想、行),受(想、行)属于我,我在受(想、行)中。如是环环成十二有相,再加上色蕴四相,总共成为十六相。

 

5.菩提与烦恼两异错误认知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行者至此修证的境界中,五蕴身中言以色、受、想、行、识为我,识心当为我的心,以菩提觉性来看它,而色、受、想、行等蕴总是烦恼法,因此等行者在不究竟的认知中,或又推计烦恼毕竟是烦恼,菩提觉心毕竟是菩提觉心,此两种性相是并驾齐驱,永远互不相抵触或交集的。

其实又是如何呢?经云:烦恼即是菩提,此菩提、烦恼性源为一,均来自于真心实性中,也来自于第八意识心田中。八识中染净二法并存,体性空为主,缘来空性中起法性、法相,凡夫认知为烦恼法,因有妄习相应故,圣人认知为因缘法,因能无黏、不起法相应故。前者因此因缘法而烦恼,后者依此因缘法而得心通,了知世间一切因缘法相,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6.颠倒因成外道种性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行者在行阴区宇中,因见行阴微细,业流迁延不止,于菩提觉性中起鉴照者,得知在我心与世间相中,在我心与烦恼法中,显现出死后确似有其色、受、想、行等现象的存在,因而推计说死后有其相。如此错误的认知,实堕入第六种外道理论中。也因为可能有十六种死后有相的错误认知,又认为烦恼毕竟是烦恼,菩提毕竟是菩提,两者并行而不是合一。如此错误的认知,是会迷惑其菩提觉性,让他不能悟知真心实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

行者在对于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法中,不知菩提圆满,本来是空寂的,烦恼本是虚幻,自性本无生灭,故无死与不死,有相与无相等同,均是因缘幻化不真。行者却因在行阴业流中,观照到色、受、想、行等蕴,认为死后有相,更将识蕴也等同认知,立五蕴中死后有相,因而发心起颠倒想,成立颠倒虚论。(待续)


[ 《楞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