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严经》想阴魔境(3-9)
                     - 性化深空相


9、性化深空相:

(1). 经文: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2). 释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行者修证到心能圆定、发光时,再喜用心,让不正当心生起,这次就是偏执空无。行者在受阴区宇间,种种感情领纳作用已不犯,不受忧、喜、苦、乐,七情六欲之感情作用所左右,已经能虚而明照之,不让它发作出来,感情虽然不发作,但觉知心还在,故能产生灵觉妙用来,能不随诸境转,能了知众生一切感受,是谓「受阴虚妙」。

行者在受阴虚而能生妙用中,鉴照分明,能不遭客邪所加与的心虑,某些冤亲债主、客邪、外在非人等不能放念头来影响你,让您生起烦恼法。它让你烦恼,你却能不烦恼,因你心清净了,当然外来客邪,不再能左右你,所以能「不遭邪虑」。行者没有妄念,遇种种因缘都能不相应,能这样的话,圆满的体性、清净的空体就圆定发明了,面对诸境而能如如了。禅者能了知一切相,可以感知,知后能定,圆定发明在禅定中。

「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行者在禅定中,尽做些有为法,心有所作意都能成就,学一切事亦都能成就。此在世间禅的四禅境时,即有此能力,禅宗行者中的开悟者更不用谈,故六神通即在四禅境界中学而发起。但为求解脱,不能像上个魔相,三摩地中,心爱神通,一定要空掉一切业缘及心的行相,心住无为性。故行者若处四禅当时,常无事爱用其心意念,玩弄神通,就会坏事。常用「心」即玩弄浮想念,现为求解脱,故要舍一切念、一切法,学习以观空智破一切相。

行者研究化性,得知心意念由无中生法,有法缘尽又灭,一切法生起虚幻不实,虚狂有生,不执还灭。修行者悟入心地后,业识炽然,若不解根脱黏,让空性确实显露出来,就是没悟得真「空」。若悟得真空实性,自能解脱自在无碍,故悟得「空」是解脱的必然要件;但悟得空,有解脱、不黏的能力后,若一直执着空相,认为一切有相皆是虚幻不实,即会偏执于空,甚或进入断灭相。故行者一入断灭,则产生对空的偏执,无念为乐,即生贪求深空的毛病来。

修行当然要先证空相,我们常常画一山形,一行者如果是初发心,修行时广积福德,因缘俱足能得开悟,即是在山脚下往上爬!向上爬到最高点,即是悟到空。所谓悟到空,就是意念的认知以外,还要有实证的工夫。实证过程就是在爬坡的这一段,在这一段我们要用绝对的观空智来断一切业缘的牵扯。也就是说,你的感知、认知,不管是真的、假的,都要把它看成是空,是不真实的,这样你面对业力的牵扯才不会害怕,才不会担心,当然这中间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如果面对冤亲债主,你说:「这是真的,这是真的!他让我生病、烦恼、心乱,……」,你天天以为真实的,这么搞下去的话,没完没了,修行者就走不出来。

你明明知道有人在打你,你说「没有!」打得很痛,你也说「没有啊!」让你心慌意乱,你也说「没有,没关系啊!」这样凡所有相皆观空的话,你的心麻痹了,对一切法的反应,不会那么敏感。所以一个打开心眼的人,对十方虚空的一切,我们说是有觉有知,但六根都具有六结使,「觉、空、灭」等三结使就是在修心,「动、静、根」等三结使就在修色尘,所以色受的色这部分呢!就是在讲眼、耳、鼻、舌、身等根发异能,对外境的执着慢慢不被转的话,有一天能够悟入空无,那就以空无的心,包括妄想、真知,都要以观空智来完全否定掉。

此阶段要多长?依人而论不一定,有的三、五年,有的一、二十年,看你业力重不重?业力重的人要修好久好久,才能走出来。开始时不是很顺,慢慢的比较顺心了。有那么一天,自然就桶底脱落了,一切法黏不住你,那个体性本来的清净自性突现,它不会烦恼,它不会挂碍,它不会高兴,也不会不高兴,反正就像没有知觉一样,所以有的人,回到最原始的那一点的时候,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不如入灭去,就这样走啦!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慈悲心发起的时候。在慈悲心未起前,「我干嘛?我在这里做什么?没有意思啦!」,等到你觉得「我还有一个责任,要度化众生,要为众生而活,要对众生起慈悲心」,这时,人生是有实际的意义的。

慈悲心起的话,你才有一股冲力说:「我一定要留下来,我不能这样就走。这样走,自己是自了汉,没有为别人的苦难来分担。」所以,在慈悲心升起以后,你就有一股力量,使你责无旁贷的留下来,不然在这边,在别的国度一样,在天上五净居天也一样,你自在的话,在人间还是一样自在,行得自在,所以在绝对空,爬到最高究竟空的时候,究竟空就是相对的空,就是我心照样有灵通灵觉,我心常与佛的法身相通。

修行者都有菩萨摄护,如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你喜欢念哪一尊佛、菩萨名号,只要专心念的话就能通达!虽然祂不一定马上现在你面前,但祂会给你无畏施,让你对一切境,一切烦恼、苦难,都不会害怕,例如:碰到障碍时,为什么你的身体已经病得要死不活,但是心却还很安祥;又如外在环境恶劣,明天就没饭吃了,或明天已经是第五天没饭吃,再不吃的话,就会饿死!但是你还是觉得无所谓,很安祥自在,明天!明天再看着办嘛!喝喝水再熬一天嘛!就是不会很烦恼、着急!有时候,这个力量,都是诸佛菩萨给你的无畏施,摄受你去抵抗那种逆境。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行者处想阴魔相中时,若不起心动念玩此心力,天魔找不到下手机会的。但因你贪执深空,才有机会让魔来下手。魔即找一无知修行人来下手,飞出其魂魄精灵依附此人,此被魔附之人不学而能讲经说佛法,然后前来迷惑你。当然魔不能直接依附于你,因为你色、受阴已经练得功夫不错了,身体、心理可以自主了,不会直接受到魔扰,他只有假藉第三者来毁灭你。透过第三者,这个人当然不是随便抓一个,这个人一定没有正知见,不学正法的,又很喜欢说已修到佛的境界。魔很容易找到这种人以后,魔就飞精魄进到这第三者的心腹里面;之后,这个魔着之人就无端会讲经说法,因为他的心其实就是魔的心,魔的心就能够控制其心及嘴巴。

「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

此行者始终不知道已经着魔了,因无警觉自己无修中也能讲经说法,又有超能力,并不会怀疑自己是否出差错了。因没有魔着之警觉心,有此特殊能力,就自认为已证得无上涅盘,真是无知之见。

「涅盘」上次已说明过了,那我们常听到「般涅盘」又是什么意思?「般」梵语发音作「pari」,「般涅盘」即是「完全寂灭、无生」之义,具有八种意味,(1)常、(2)恒、(3)安、(4)清净、(5)不老、(6)不死、(7)无垢、(8)快乐等八。各个宗派对「涅盘」的定义亦有所不同,《中论》里以「实相」为涅盘,实相者即是非相,即是因缘所生法的空性。唯识宗称有四种涅盘,(1)本来自性清净涅盘、(2)有余依涅盘、(3)无余依涅盘、(4)无住处涅盘等四。上次已说明有余依与无余依涅盘,本来清净涅盘从字义亦能知之,亦即性净涅盘,一切事物之本来都是真如寂灭之理体,此是真如体性。那什么叫做「无住涅盘」?即是依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住欲界生死、不住色界生死、不住无色界生死。而此处指无上涅盘者,是魔着之人无知的认知,若得涅盘者,应不会有如下诸多离谱的毁戒、犯戒行为。

「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此魔着之人在魔的驱使下,就来到这个偏执深空的男子地方,就敷座而说起法来,开始展现其魔力,就要显示些神通来诱惑他了。一个追求空无知见的人,当然很喜欢空无相等定境,化一切为乌有相。魔即要化些空、无有相的神变、怪力乱神的事来诱惑他及其徒众等。

「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

魔着之人因魔力使他能在大众之中,突然间其形体忽然入空无相状,使大众不见其身体,此魔在显示即有而空之境。又一会儿从虚空无相中,现示其身体,似从空无中蹦跳出来,此魔又在显示即空而有之境界。像此种忽灭忽现,存没好像非常自在无碍,真是应了妙有真空之意境。像这种修证若不是佛怎能办到?使此偏执空相的人,及其徒众们,大为叹服。

「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

魔着之人依魔力故也能使其自体,像透明无碍的琉璃样,能让人透视其体而过。也能让下垂的手或足,发出特殊的旃檀木香气味道。旃檀者即檀香木,具有浓郁香气,依颜色可分白、紫、赤檀等多种,也是雕佛像的上好木材。另魔着之人所有的大小便,有如厚厚的石蜜般,让人尝后真有甜蜜的感觉,此魔在显示染而即净,净秽一如。石蜜者是又称白雪糖、白糖,就是我们近代所谓的冰糖。

此魔着之人依魔的神力,在身、在四肢,甚至是粪尿排泄物等,均能化成不可思议的现象,促使贪求空者及其徒众,深仪不已。此大概是佛吧!不然怎能深知化性,将实体化空外,由空中生有相;还能将躯体转化成透析像,如透明玻璃。肢体生香气,连大小便都能化成甘露样的甜味来,这些应是证到佛境界的行者,才能有的现象罢!因而贪求空性之人及其徒众们,真的信服于此魔着之人了。

「诽毁戒律,轻贱出家。」

当大众信服后,师父所言都得听从,且因魔力使然故,大众并不生疑。故此魔着之人,依魔的意旨,开始教他们不必谨守戒律,甚至反过来说,守戒律是愚痴人的行为,修行是要求得自在解脱,怎能又受戒律来束缚?如此毁谤戒律,说守戒诸多不是之处。我们都知道戒律是规范身与心的指示灯,若无此目标灯塔,我们不知要走向何处去,也不知要怎样来修行。其实,修行就是弃恶修善,包括行为与内心的妄执诸法都得去除,在未达有智慧能转习气前,未达清净前,都得藉一法来规范身心,怎能舍弃戒律而修行呢?魔着之人还会说在家比较好,也不一定要出家修行。甚至于举例某些出家人错误的行为,来轻蔑出家人,说出家人也不见得能修得好到那里等等。

守戒律好修行,这是大家较能接受的共同思惟,但到底是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很多未结婚无家累的同学,应是大好出家修行的材料,但她们都是到处摇晃,怎么也不想出家。因缘有时很难讲,也许他()要找一高僧大修为者才要追随他出家,您选师父,师父也要选您的,您是什么料子,也要自我称量一下。佛法讲的是缘份,跟谁有缘就依止谁,到底修行是靠自己的。

那已婚者若无挂碍的事更要出家,但要知道出家现比丘相是要做更大的利生事业,比丘僧是佛陀的化身,所做所为更要有佛陀的味道,若沉迷于名利,贪求供养,虽是现出家相但还是凡夫一个,有违出家之本意。

若俗缘未了,但内心能断淫欲,灭贪、嗔、痴、慢、疑等诸心病,身虽未出家,其实心已出家,若因缘时节到来,也可出家现比丘相。上元下音老上师是一典型的居士身,但他从未结过婚,为奉养师母故,真不想出家,错过时间后,也就以居士身弘法利生。后来听说大陆高旻寺想要他到寺院出家,他还是没答应。心中心法二祖王镶陆上师亦是以居士身弘法利生,虽然也结过婚,但不碍他对佛法的修证与成就。故到底出家好还是在家好,一切都是因缘法,能出家当然很好,若也不能出家就多聚出家功德,有朝一日也有机缘出家的,出家是要有福报才能出家,故要多积福德才能如愿。

「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

此魔着之人依魔力故,常宣导无因果论,一死永灭,那有后身,也无圣可成,无凡留存,大大宣说断灭之见。因体知深空者会产生无有之断见,故常会落入断见无因果之魔境里。印度外道有七种断灭之说,即谓:(1)四大、六入为父母所生身,是无常身,死后归于断灭。(2)生于欲界、(3)生于色界、(3)生于无色界、(4)生于空无边处界、(5)生于识无边处界、(6)生于无所有处界、(7)生于非想非非想处界等六处,则报尽之时,皆归于断灭。还有一种证至宿命通之外道或阿罗汉等,仅能见于八万大劫内众生因缘果报,在此八万大劫之前与八万大劫之后,均无所见其生,更无所见其未来果报之实情,此等众生也会拨无因果论。

「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

既然获得空寂,又是「一死永灭」,那怎不纵欲于一切不正当的欲望呢?此魔着之人因怕大众说成佛的人,怎能有淫欲行为,故只得潜行贪欲之行。既得深空后,行者那有后生呢?那有凡、圣之别?此贪求空寂之人,因他看不到真空理,而被此魔着之人的无因果论所迷,受顽空、深空迷惑。魔就利用他这种错误的认知现象,因为不正常对空的认知,才会说那里有因果轮回的道理?没有轮回吗?说没有,那就为非作歹,杀人放火,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了。

如果你体验了,确实有这个因果报应的话,你就会收敛,起码不敢乱做!那在得到空寂以后呢,那空就空,本来就什么都空了吗?贪欲也应空才对呀,但是呢!魔就是要破坏你的德行,所以又让你有个贪欲的心,所以「潜行贪欲」,让他行贪欲的这个对象,同样感染了「空心」,因有空心也不会有一种罪恶感,或者是不正当的一种怀疑心,心也都空了。

话说一个不好的人摄受于你,你就会有不好的感受。而一个清净心的人,心空了以后,你在他的周围之间,即能感受到心空那种安祥的境界。比如说,很多同学碰到障碍烦恼,打打电话、谈一谈情况,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但是谈完了心就安了,就舒服了。有的人心烦,跑到道场,常常参加法会,礼佛、拜佛,回来就心平了,这就是别人空寂的体,诸佛菩萨的空性,可以让你的烦恼心静止下来。

那你接触到不好的,一样!把一个修行不好的人,放到监狱里面去的话,那些心都很不清净,结果更糟糕。或把一个犯小错的人,心还不错的,放到监狱里面去,那个环境不平静的心,让这个人也感染了。所以这个魔摄受你也是一样,「受其欲者」照样的「亦得空心」,心也空掉了,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烦恼,只要是因为你把心控制了,心已经泯灭无觉了,所以变成「拨无因果」,生大邪见。永嘉大师也说:「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可不惧哉。」最后谈到哪一类的魔在作怪呢?

「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日月薄蚀现象虽是宇宙一种现象,但却会导致灾难,故《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提及七难时,第五难就是「日月薄蚀难」。《指掌疏》说黑气相迫曰薄,蔽其精耀曰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日月交食。我们知道日为阳精,月有阴精,各有其光华,遍照宇宙十方界,若当薄蚀之际,光华已无或偏失,此不正当之气散入些矿物草木类如金玉芝草,或散入些动物类如麟凤龟鹤等,而此类有情、无情类众生经千万年后,不死而能化为精灵,出生在世间,年代久远,老来成魔,此等魔出来扰乱修行人。

日月各有阳阴气,如果交错,或者是日月交蚀,日、月、地球三个星球中间排成一行时,即会出现日月交食现象。现在科学比较发达,大家见怪不怪!在以前就不是这样,如果日月交食,太阳被月亮遮住了,我们看到太阳一片黑暗,看不到时,以为太阳被吃掉了,所以在座的年纪比较大的同学,过去遇到日蚀时,大家拿着脸盆不停的敲打,叫天狗把太阳吐出来。以前孩童时代都有这个经验,那是无知。现在科学发达,知道原来是三个星球之间的交错复杂所现成的这些现象。但此等日月交食时,所发出的偏废之气是不好的,会滋润一些金玉或者灵芝草木之类的,还有麟凤乌龟、鹤等,这一类的动物,跟前面的金属草木,透过日月精华偏废之气,经过千万年以后化成灵,这个灵不死,动物不死的话变成物仙、兽精,金石草木不死的话也可以化成一种气,形成一种矿、植物类物仙精灵。我们常常看《聊斋志异》聊些怪力乱神的故事,所讲的那种怪力乱神的事,不能说没有。树有树神,矿有矿精等。谈到树神,若守出家比丘具足戒,就不能随便小便,看到一棵树在这里,就朝着树木去小便,那树都有树神,是不礼貌的行为。石头也有神,金玉、石头都有它的灵气,久了的话,都会变成鬼神之类的灵气。

所以你念诵《华严经》时,所有的山海河风神、矿神、树神等,都是守在这部经的前头,你要看《华严经》还不简单呢!每一次《华严经》拿起来,就是从第一页、第二页诵起,它就山神、海神、风神、河神、......,念了七、八页,怎么还在这些神里头呢?累了,累了!阖起经书来不看了!你熬不过这一关,你没有福德看得下这部经的。下一次再过几个月,你拿起经本来,又是山神、河神、树神、什么神,看了好几页,还没有到正文,看不下去,又盖起经本。这些神在守护着这部经,你要看这一部经,还很难呢!你看了才知道,我们凡世间确实什么神都有!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这些摄食日月薄蚀偏废精气的东西,经过千万年以后成灵,出生到人间来,老来以后成魔,恼乱被他飞精依附的这个人,然后透过他去害喜欢深空的这个人。当这些人德性有损,戒律坏得差不多了,并做些伤天害理的事后,违犯王法戒规。老魔玩得差不多了,觉得不好玩时,此魔即抽出精魄,去其人之身体。因这些人造做无量违法事,当然要被追究判刑。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你们应该先警觉会有这种现象,不要在这里面搅和,才能不入轮回里面,如果你迷惑不能自知的话,会堕入无间地狱,因为你迷失自己以外,还带很多的徒众迷失,散播不正当的修行言论,要入无间地狱的。

所以什么事情悟到空理就好!不要去深深的研究这个空,研究得太过分的话,就会出漏洞。所以不出招是江湖的无上心法,走江湖侠客的剑术,最高招的就是无招之招,只要你一有招就有漏洞,所以最好不要出手。念了半天就是这么一句话,不要乱动心,不要想想这个,想想那个,你一想的话,人家就会看到破绽了,这个人有那一点看不开,他就有下手的机会。

( 88 年 5 月 30 日 讲于 法尔 )


[ 《楞严经》选读 ] [ 经典选读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