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拂拈槌(3-5-1)
(一)公案本文
僧问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曰:「拈槌竖拂不当宗乘,和尚如何?」
(识起迷情於拈槌竖拂之象,禅师常以拂示禅机,僧心中欲去除拂槌,而希冀禅师有新意出,其僧尚有分别心在!)
雪峰禅师竖起拂子。
(师乃不变地竖起拂子,欲破其分别法执,大凡不能容纳外物、外相者,乃住境生心故。)
其僧自低头出。
(心有分别,自有喜恶,僧知机退出。)
师乃不顾。
(外示不在乎,内应予首肯。)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要建立平等性智,就要去掉分别心。我们现在要去分别心,就是去掉眼、耳、鼻、舌、身等所面对的境界起分别时,就知要转它。冥冥之中,一念区辨这样、那样後,知道那个境後,就不要用心去想。「去分别心」是在讲,当一面镜子去照外境时,照了以後不要加以起分别想。我们一般人的眼、耳、鼻、舌、身面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的时候,第一个先起分别了知其意,第二个再用你自己的喜怒、哀乐或感情作用搅和进去,这就是经典所说的「住境生心」,所以就造业,也产生了烦恼。
如果你能学到照一切境後,不被一切境所转,不去执着外境,就像《楞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举手问阿难说:「我的手现在怎样?」阿难马上就说:「世尊!您的手往上比呀!」世尊把手放下来又说:「现在呢?」阿难说:「往下放了!」世尊就骂了:「你真是颠倒?」
为什麽说阿难心起颠倒呢?阿难讲得不对吗?为什麽世尊会说颠倒呢?当然这真的是颠倒,若以你主观意念来分辨,我的手举起来就是向上,放下就是向下,这样是错误的观念,因你执着这个向上、向下的方向。此与六祖对两位在争辩「 动」或者是「风动」的僧人,所说的震撼话语一样,六祖说不是 在动,也不是风在动,只是「仁者心动!」。
如果有一个人站在墙壁那里,他所看我们的角度都不一样,就像你坐的方向不同时,我的左手就是您的右手,那你执着左右就是颠倒,不是说你起这个分别不对,但一动心执取此境,就有起迷情的可能。所以管他把手举起来或是放下去,我就是保持这个心不动,面对任何境界不去区分,不管它是左是右,好的或是坏的,如此就自在无碍,不被境来迷。偏偏我们天天就生活在这种事件中,所以你会很烦恼,会被这个境所迷惑。
2.释题
本公案名为「竖拂拈槌」,竖拂也好,拈槌也好,都只是一个表相,若参问者被禅师所拿的拂、槌,引发他的不正常心思,就是禅师痛下针砭的时候。本公案与世尊举手测试阿难尊者的公案一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前祖师大德说法的时候,常常会拿着拂子或拿着一根棍子,不要禅师将拂子竖起来,就说:「哦!它竖起来。」那槌子拈起来的时候,又说:「它拈起来了!」不要有这个见相着相的心态,心随境转,这样你就没有办法解脱。
雪峰义存禅师是专拿柱杖、拂子说法的禅师,一杖在手,棒喝随手;一拂在手妙用无穷,正反、立破、示打,全在一拂子中。义存禅师早中期说法,以棒在手中,中後期时,棒、拂同用。说到拂子,上举、下放,凡夫界意表不同的意思,很容易引起参学者堕在分别心上而不自知。上举、下放,若与参学者所想意思相当,参学者当会信服,若不能与参学者意念相当,参学者不信服,信不信服,均表现在其分别妄执上。
举一例说明其用拂子说法的公案:「有僧辞去参灵云,问佛未出世时如何?灵云举拂子。又问出世後如何?灵云亦举拂子。其僧却回。师(义存)问:『 黎近去返太速生?』僧曰:『某甲报彼,问佛法不相当,乃回。』师问:『汝问什麽事?』僧举前话。师曰:『汝问,我为汝道。』僧便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举拂子。又问出世後如何?师放下拂子。僧礼拜,师便打。
为何此僧问灵云禅师此话语,佛出世、未出世时如何?灵云禅师均举拂子,此举不能让此僧得解,在分别心上出世、未出世显然是不同的现象,何以会是一样的举拂子?对灵云禅师来说,是教人无分别的法门,此僧当然不能受用。所以话不相机,只得速速而回。返回後义存禅师对佛出世、未出世以一举、一放拂子来说法,正合此参问僧之意,故他即礼拜义存禅师,以表谢意。奈义存禅师见他对现象界的事那麽执着,便用拂子打他,可惜此僧并不知何以要被打,只得留待自己学参。
3.语体文解
僧问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拈槌竖拂不当宗乘,和尚如何?」他说禅师您把槌子拈起来,或把拂子竖起来说法,这样有点不像是禅宗的心法,若不用拈槌竖拂来说法,和尚您要用什麽来说法?此僧对祖师大德只会玩这些拂子、槌子,有点不以为然,如果把这些拿掉的话,禅师如何说法呢?这表示他执着所见的是什麽?
以前也有位祖师大德,说法时会伸出手指头来,你讲这样,他也伸出手指头,讲那样也是伸出手指头来。有一天有个人忍不住禅师的运用手指头说法,就伸出手将这个手指头抓住,心想现在看禅师怎麽说法,结果禅师还是用另一只手继续说下去。其实,诸参学者为什麽会受不了那个手指头呢?是他们太执着所看到的种种相呀!
祖师大德拈起槌子或竖起拂子,是你看了着相後起分别心,於是你就受不了,如果参学者没有起情见的话,那又是怎麽样的现象呢?禅师的举放拂子是自行举放,现象是现象,只是你自己对那个境执着,故会生起情见。本来它还是它,拈起槌子、竖起拂子是外境,不会跟你有关系的,本来是两回事,不去相应的,它是它,你是你。若是您太执着外境的话,你太在意祖师大德拈槌、竖拂,心里面就会不舒服,就会有情见。如果禅师不搞这一套的话,他还有另一套吗?是你先着境,所以才要求禅师舍掉这个拈槌、竖拂的说法方式。
我们按语说:识起迷情於拈槌竖拂之象,禅师常以拂示禅机,僧心中欲去除拂槌,而希冀禅师有新意出,其僧尚有分别心在!这公案缘起於现象界,现象界才会有这些现象,槌子也好,拂子也好,举起也好,放下也好。现象界里面有一切法,禅师以拂子来示一切法,参问僧心想不用这个来说法的话,那和尚要怎麽来说法呢?因为他内心执着这些有相。
回来公案本文,雪峰禅师竖起拂子。
大部份的人,我叫你不要这样做,你应该就不会再这麽做了吧!但雪峰禅师照样的竖起拂子,因为你很执着那个拂子,禅师举起来你就不痛快,是你心有挂碍、不舒服,有的人看了那个动作会觉得很讨厌,不是做那个动作的人可讨厌,是你心里面不能容纳那个动作的讨厌。同样的道理,你把那个讨厌的心拿掉的话,那个动作就不会觉得讨厌了。有人说这个动作很可爱呀!心里面欣赏,但偏偏你容不下,就觉得很痛苦,其实都是你内心在执着外境。
我们讲了很多次了,「万法本 ,庸人自扰」,外在的一切法本来跟你不相干,只是因为你没有空掉自心,不清净地去抓那个境,喜欢就生起喜欢的心,讨厌的就生起讨厌的心,所以产生自己内心的烦恼诸情见。
我们按语说:「师乃不变地竖起拂子,欲破其分别法执,大凡不能容纳外物、外相者,乃住境生心故。」禅师见他既然这样讲了,为什麽雪峰禅师又拿起了拂子呢?禅师欲破其分别法执,禅师他做什麽,僧就认为是什麽,所以要破除他对现象界的执着。大凡不能容纳外物的人,其内心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有一个住境生心的毛病。
我们这个清净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只是会照外境而已;我们讲「声波」,是用闻性来闻,空体依它(声波)而起自性,开始起了闻性,这镜子直接就现声波,因为它是现量,所以直接测量出声波现在这里面,然後闻性闻知後要产生法相了,法性起法相而现相。这个声波怎麽来的呢?是我们的耳识依这个现量来的,认知及了知其声。能感知所来的就是因缘,然後到我们心地映照以後,开始产生闻性,闻性本来是不存在的,现在因为声波因缘来才现出来,最後耳识依第八识本来而现这个境,耳识只是了知其声,不会说这个好不好,声音吵杂不吵杂,它没有思意,它只有知此声音,声音灭後此法相也灭,本来这是个生灭法。
为什麽对外境你会受不了呢?那是加了第六(分别)、第七(思虑)意识进去,这两个意识里面有很多的习气毛病,所以动了第六、第七意识就会产生住境生心的情见,一定会有烦恼法产生。以这个公案来说,为什麽禅师举了拂子你会受不了呢?不举拂子,禅师能说法吗? 是因为参问者自心不空。以刚刚音声的例子来讲,他执着这个声音,声音如果是柔美的,他就会说好,如果是吵杂的,他就说是坏的,本来声音就是声音,有什麽好、有什麽坏之分别呢?都是闻者自己在分别喜欢、厌恶想。
如果你是学物理的话,就知道因声波长短的关系而现其音量高低,比较宽广的声波,听起来声音就比较低沉,没有那麽尖锐。如果是短波紧密的声波,听起来就是尖锐的声音,只是这样而已。不管是这个形象或是那个形象,总是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会喜不喜欢都是你的心不清净,也就是这里所讲的「住境生心」。
我们很多人常常会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看得很讨厌。」不应该这样讲!这种心态对吗?修行人或想要得无烦恼的人,应该要求自己对别人动作的认同或尊重,不要提出抗议,或起不痛快想。反之,要纠正你自己的观念,不要去要求别人不做何事、不说何话,而是要求自己内心要清净。清净是什麽呢?是对一切法相不去执着它,只有照见它就好,映照它出来就好了。如此,心里就不会有不痛快的念头产生。
此僧说禅师您不要拈槌竖拂,为什麽他会提这个参问公案呢?表示他的心在这上面执着、做文章,心不空执着那个境。如果你这样讲,禅师也顺着你的话,那就没有办法破掉你的执着,所以禅师还是举起了拂子。
回公案本文,其僧自低头出,师乃不顾。结果这位僧人不敢再讲话了,低了头走出去,要禅师不要拈槌竖拂,这样看你怎麽来显示佛法,但雪峰禅师举不举是他的事,住不住境是你的事,刚才前面也讲了禅师举这个、举那个,跟我们内心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以後看到同事之间怎麽样,对您好、不好,不要去起心相应。若相应是自己寻找烦恼来的。这位僧人有分别心,喜怒哀乐随着心里的感受而起舞。此僧能知机退出,不敢再抬 下去。如果有一点境界的话,或是有一点贡高我慢心的人,也许就会再与禅师扯下去了。
师乃不顾。雪峰禅师不在乎他,懂也好、不懂也好,反正他起码已能不再动嘴巴,不再胡思乱想,不再乱抬 。
我们心里面不痛快,第一个动的是嘴巴,再来就是动身,我们常常讲整个身体都是由「意」来控制的,这个意是造业的原动力,身、口、意叁业都是它造的,其实身业、口业都是意业来控制,什麽是「意」?是控制身跟口的意,也就是第六意识,在唯识里面讲得很清楚,《八识规矩颂》里面提到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
在你胡思乱想的时候,不会动到嘴巴,也不会动到身体,如果有一个人不经意的在胡思乱想,嘴巴也在动个不停,别人会说这个人是神经病。一般人第七意识在起妄想的时候,嘴巴是不动的。故控制我们身体行动和嘴巴讲话的都是第六意识的功能。
身业、口业那个大,身业是杀、盗、淫业都是大业,口业比较小,它们都是意在控制的,你自己身、口不动的话,意对外境、外相并没有格格不入感觉的话,你就可以容纳虚空一切有相的法。所以你碰到禅师举起拂子的时候,不要管它,不要动心去加以分别,去加以抬 ,起码把你的心堵死了,不会再去起心动念。
既然是要去分别心,就不要对外境起心动念,举个例来讲,六祖悟道以後就隐居到猎人队里面修他的内心,修了多久呢?15年!很多公案看了以後,我们起码要有些概念,六祖开悟的时候,法身(也就是素法身)认识不清楚,故还不可以用,法身本来是清净的,无形无相,但能产生无量心力。怎麽用呢?这中间要慢慢的去断内心的习气毛病。开悟是开悟,内心的妄想习气一大堆还没灭,等到灭的时候,看到我们的法身清净,这时候开始有神通了。所以刚开悟等於刚初生、未成熟,六祖的因缘不错!但他还要搞15年,才能了知一切法的真实貌。若那个人说他悟了以後马上成佛,应没这麽简单!
六祖开悟15年後,第一次出现世间,到一寺庙去,寺外面挂着一面幡,刚好有两位出家人在那里看着幡动的样子,其中一人就说:「是因为风动了,所以幡也跟着动。」另一位不同意的说道:「不是!是幡先动了,而後风才动起来。」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呢?他们诤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刚好六祖进到寺庙听到这段话,六祖就说:「仁者!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仁者等心动。」他们觉得很奇怪,风本来是在动,幡也是在动,为什麽说是自己的心在动呢?
因为心有分别的法执,对外境现象很在意、很执着,就像刚刚讲的镜子照到声音,照完了就完了,不要去对这个声音是高音的、是低音的,是美妙的、是吵杂的而起分别心,这样的话,就可以突破杂乱的声音,或是心起不舒服的事情。
幡在动,或是风在动呀!照物理学来言,若无风,幡是不动的,但不管风先有、幡再动,都是你的心在当时动了凡心,如果心是如如不动的话,心照到幡在摇、风在吹,不去住那个境的话,你就不会说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更不屑去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麽修行人要保持一个如如不动的心呢?有如如不动的心,自我可以了知这个风、幡是自然的现象,但我不会去挂碍,所以我们面对世间的一切有相,不要太在意它合不合我的心意,一切有相都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它的因果性,所以不要太在意、太执着,不要去分析得太透澈,保持客观的心,心照一切境,不被一切境转,这样才能超越内心的这些习气,内心的习气包括很多,看法、见解、学识、个性、习惯、...等等。当然坏的一面就是养成一种习惯性,习惯以後就有固定的模式,这些对修法的人来讲是不好,所以你越能够如如不动的话,看的事情就越能够清楚。
但是看清楚了以後,不要去执着,那才能没有挂碍,也就是说,「法」到那儿都是一样的,只是那一个现象显现出那一个状态而已,你所讲的是一样,由他人来讲也是一样。现在举刚才说过的例子「声波」来讲好了,是你的心去执着它,所以它就现出来,但不能清楚的知道什麽境界,如果你心不去执着它的话,声音就是声音,或是风、幡在动,没什麽境界,就住境不生心,也等於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样,有看、有听但没有自己的感受,你心里看到好的、坏的,这些好坏念头都没有,这样你就越来越客观了,就不会有烦恼,而有智慧来解脱一切身心的事物。
总归一句话,您不要去想转外境,而是要转自己内在的妄执心,刚刚已经讲过,修行就是在转你自己的内心对外境的一切看法,不是去转外境来附合你的心意,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永远没办法解脱,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依着因果在发展、演译,你能够看得清楚的话,就不会慌乱,也不必有欢喜或悲哀的念头产生,知道这些就好了。
去分别心是很重要的,去掉法的执着,此法用在你的起居生活上,甚至於待人接物上,做是要做,但不要用内心的喜怒哀乐去做。譬如说这个人我喜欢就给他好处多一点,那个人一看就不爽,就少给一点或是不给,这表示你的心不清净,看到喜欢、不喜欢的事而影响你的所做所为,这样是不好的,怎麽有办法解脱呢?
分别心去掉的话,就是诸法平等了,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好、坏想,虽然这个人以前对我很没礼貌,常欺负我,但是现在我一视同仁没有分别,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在我们人际关系中生活起居之间去修,就是在克服这些问题。
我们修行的人若看现象界里有亲、疏、好、恶就是不正常,要去掉我们内心不正常的习气毛病,但这些在一般人看来是很正常,但修行人要修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善、恶、好、坏、顺、逆都要能平等。
要怎麽练「平等」呢?没有境界来,就不知道练得好不好?如果天天都没事,家里很平安美好,身体很健康,工作很顺利,这样考不出你到底解脱了没?突然间来个大变故,家里发生大事,这时候,就可以测试你的心有没有看得很开,有没有能力照常做事;平时我也很少叮咛你们,但这要多练习,碰到事情时才可用。有的人碰到大事情了,就不知道该怎麽做,像妈妈要动手术、要开刀,大问题一来了,就被吓住了,连最基本的求大悲咒水也忘记了。
当然在顺境是很容易去面对的,但也很容易着迷,唯有逆境中才能够打造出能力来,就用逆境商数(AQ-Adversity quotient)来测知您的耐逆能力,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与生俱来的,EQ(Emotion quotient)是前生与今生的熏习,但AQ只有从苦痛、逆境中来测知。譬如说你有病痛,你就一定会想办法去克服这个病情,如果你的身体是很健康,那你就不会去爱惜这个身体,熬夜、喝酒、应酬、...,一直在糟蹋你的身体。家境很平顺,当然就不能耐逆;钱财方面,没有钱也许你还能够安贫乐道,甚致於能够潇遥自在,但如果有一天让你像大企业家那麽有钱的话,天天起烦恼,如何可以再增加我的钱财呢?这些钱要怎麽来分呢?...烦恼无量。所以在顺境的时候,你很容易会被迷惑,在逆境的时候才会有一种潜力激发出来。
看了很多同学不管是病也好,或是恼筋不大灵光也好,或是心有病也好,面对逆境一直没有被打倒,你看外道行者一碰到钱就被打倒,因为看到钱那麽多,不知守戒,就会被钱来迷。当初没钱的时候,大家都一板一眼的按步就班,所以要看那个人定力够不够,就让他去当财政主管,天天几十万、几百亿的钱来来往往,不是几块钱,这些钱「A」一下很简单,所以为什麽会有那麽多人喜欢当官?高位很容易碰到这种事,要能守住才是真正的好人。
逆境当然很容易诱发潜力,容易培养耐力,一旦到顺境,也就不会迷失的。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更要小心,什麽事情很顺就认为这样就是在修佛法,其实这样什麽也没有得到,有一天死掉的话,你修得了什麽?什麽也没修得。在逆境之间,对逆境的克服,都是一种历练,当然有一天碰到临终以前示现什麽境界,你都能应付自如的话,这都是要靠平时的练习,不是光懂就可以的,懂了以後做不到,那是没有用的!
(86 年 5 月 27 日 讲於 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