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游文化简介(3)   
                                                  张玄祥  居士


八、历史History()

(四)吠陀与奥义书Veda and Upanishada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在印度被视为圣典,吠陀是知识的意思,吠陀有四部,内容非常复杂,多半是赞颂火神、战争神、水神、太阳神,吠陀是口头创作,吠陀主要内容是有些神秘主义的说教,不少地方解释了生、死、灵魂、天、地等宇宙论和人生观,讲的是一般节日庆祝和日常礼仪规定,吠陀中有些部份也在树皮上刻下来成为经本,但主要还是靠口头传授。吠陀不仅帮助后人对印度古时期社会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了解,且对于后来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大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 

吠陀乃集古印度文化之精髓,为正统婆罗门教思想之渊源,其特色为神话、宗教、哲学三者混融不分。观其内容,含哲学与宗教思想者为智(jñānakānda),含祭祀部门者为业品(karmakānda);前者即奥书,后者相当于梵书。又吠陀之哲学思想系以梨俱吠陀创造赞歌之宇宙论为始,开展为丰富之多神教神话理,终至达到奥义书「梵我一如」之根本原理,即「不二一元论」哲学。

(1)梨俱吠陀,意译赞诵明论、作明实说。即有关赞歌(4c)之吠陀。太古时期,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五河地方,崇拜自然神,集辑其赞歌,为梨俱吠陀,乃四吠陀之根本,其后成为劝请僧(hot4)之祭典书。此吠陀为世界最古之圣典,约成于公元前一千四百年至前一千年,凡十卷,赞歌共1017篇(加补遗歌11篇则为1028篇),颂则10580首。

(2)沙摩吠陀,意译平、等、歌咏明论、作明美言、礼仪美言智论。即有关歌咏及旋律(sāman)之吠陀。系苏摩祭等祭祀中,歌咏僧(udgāt4)所唱赞歌及其歌曲之集成,乃祭祀用之圣典。凡二卷,1810颂(除去重复者则为1549颂)。多抄自梨俱吠陀书中,新颂仅78

(3)夜柔吠陀,意译祠、祭祠、作明供施、祭祀智论、祭祀明论,即有关祭祠之吠陀。系行祭僧(adhvaryu,司供牺行祭)所唱之咒文及其注释之集成,编纂于梨俱吠陀之后。所传有二:(a)黑夜柔吠陀(Krsna–yajur -veda),此乃合糅吠陀之本文(赞歌、祭祀、咒词等)及梵书(吠陀之注书)所成。凡四种(或五种、七种、八种)十三卷。(b)白夜柔吠陀(Śukla-yajur-veda),乃分离本文与梵书,整理黑夜柔,并汇集咒文之解说而成。

(4)阿闼婆吠陀,意译咒、术、咒术、禳灾、作明护有、异能护方智论、禳灾明论。为招福、咒咀禳灾等咒词之集成。其中,招福之咒词由祭火(atharvan)司之,咒咀禳灾之咒词由央耆罗僧(avgiras)司之。凡二十卷,七三一篇,六千首颂。内有一千二百颂系由梨俱吠陀中抄出。

四吠陀各有副吠陀(upa-veda),如梨俱吠陀之副吠陀为阿轮论(Āyar-veda),意译寿命论,即医书。沙摩吠陀之副吠陀为犍闼婆论(Gāndharva-veda),即音乐论。夜柔吠陀之副吠陀为陀菟论(Dhanu-veda),即射法论。阿闼婆吠陀之副吠陀为武器论(Śastra-śāstra),即军学。

吠陀之内容,广泛而言,包括四吠陀本集(Sajhitā)、梵书(Brāhmana,狭义之梵书)、森林书(Āranyaka)、奥义书(Upanisad)等。其后梵书、奥义书等多被独立研究。本集系集录赞歌、咒句、祭词等。梵书(狭义)分仪轨、释义二部。仪轨规定祭祀之顺序方法、赞歌之用途;释义则解说赞歌之意义、语源,及祭祀之起源与意义。森林书及奥义书(又称吠檀多)旨在考察人生之意义。又广义之梵书,包括梵书(狭义)、森林书、奥义书等三部。故就吠陀而言,狭义之吠陀单指本集,广义则指本集与梵书(广义)。由于传承与解释相异,后世遂有诸学派与异本之产生,构成复杂之文献组织。今所传之吠陀文献,虽仅为既存之小部分,然已堪称浩瀚博大。

吠陀为天启文学(śruti),相传系太古诸大仙依神之启示所诵出,为毘耶娑仙人(Vyāsa,意译广博)所整理编成。「吠陀」本身即意味「天启之神智」,故与梵书同称为天启,以此区别于经(sūtra)等由人类知识、智能所作之传承。后世弥曼蹉派(Mīmām)、吠檀多派(Vedānta)等倡导吠陀之先天常住、绝对真实,主张「声常住论」,即承袭天启之说。此天启圣典发展到后代,又产生不少辅助典籍,此即吠陀六支分(Vedāvga)。此支分与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罗摩耶那(Rāmāyana)二大叙事诗,及摩奴法典(Mānava Dharma Śāstra)等,相传皆为圣贤所著述,故称为圣传文学(Smrti)。内容包含语音学(Śiksā)、韵律学(Chandas)、文法学(Vyākarana)、语源学(Nirukta)、天文历学(Jyotisa)、祭仪纲要学(Kalpa-sūtra)等。其中祭仪纲要学,为了解吠陀不可欠缺之典籍。

吠陀所用之语言称吠陀语Vedic Sanskrit,因时代不同,而有新古各层之分。以韵文(赞歌)与散文(叙述)观之,在文体及语法上均有显著之差异。至于奥义书,则几近古典梵文。近世关于吠陀之研究颇受重视,对其神格及神话研究方面,产生出宗教学与比较神话学等。又吠陀语之研究结果,对比较语言学贡献甚大。现有吠陀之原典出版,及英、德语译本。

 

(五)罗摩耶那(RAMAYANA)

罗摩耶那梵名 Rāmāyana,又作罗摩衍那,意译罗摩游记、罗摩传、罗摩平生、罗摩所行传。为印度古代之梵文大叙事诗,与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为印度教经典之一。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删。公元前五至三世纪顷,由诗人瓦勒米奇(Vālmīki)利用传奇题材编成,被称为「最初之诗」,瓦勒米奇则有「诗祖」之誉。全书共七篇,二万四千颂,精校本一万九千多颂。每颂两行,每行十六个音节。其中第一、第七两篇可能为二世纪顷所附加之伪作。内容较摩诃婆罗多集中,主要叙述憍萨罗国(Kauśala)王子罗摩(Rāma)受王后之嫉而被放逐十四年,因而展开其冒险英勇之生涯;以罗摩与其妃悉多(Sītā)之爱情为中心,衬以其弟罗什曼那(Laksmana)之情谊、灵猿哈奴曼(Hanumat)之忠顺、魔王罗伐拏(Rāvana)之暴行等,充满神话与传奇色彩。其文体华丽典雅,文字洗炼,成为后世古典期美文体(梵 kāvya)作品之滥觞。

由于此诗,罗摩遂成为印度国民崇拜之英雄,尤受毘湿奴教之特别尊崇,被视为护持神毘湿奴之化身。此诗流传于恒河乃至南印度,更远及锡兰岛,对文学、艺术均有很大影响。又近代印度方言文学、东南亚各地之民族文学兴起,均为同类故事与叙事诗,形成所谓「罗摩文学」,足证其影响之巨。 

民间传述罗玛雅哪的故事就是这样:从前印度北邦有一个小国叫阿逾陀,这个国王十车没有儿子,举行求子祭以后,喜获四子。四子长成以后,仙人来到朝廷上,请十车王派罗摩和罗什曼到遮那竭王的朝廷求亲,在朝庭上罗摩拉断了神弓,遮那竭王就把他从尘沟里捡起来的女儿悉多嫁给了罗摩。 

这时候十车王寻找继承王位者,想立罗摩为太子,灌顶典礼已经准备好,正在这时候,小皇后吉迦伊受驼背女奴的挑唆,提出请求,要国王把罗摩流放山林十四年,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即位。 

罗摩陪同悉多和罗什曼走向山林,太子婆罗多带领大军来到山林,恳请罗摩回去,罗摩不肯,婆罗多奉罗摩金鞋,回国代罗摩摄政。罗摩三人住在野林中,十首魔王的妹妹爱上了罗什曼,想嫁给他,罗什曼不肯,把她的耳朵和鼻子割掉,向哥哥求援,魔王派小妖化为金鹿,引诱罗摩外出并把悉多劫往他国,罗摩失掉妻子,痛不欲生。 

罗摩到了猴子国同猴子王联盟,搜寻悉多踪迹,猴子王派了神猴哈奴曼帮罗摩,神猴跃过大海,摇身变成一只猫,潜入魔王城内,在城内到处游荡,最后进入魔宫殿,终于在无忧树园中找到了悉多,祂把罗摩的信给了悉多,并接过了悉多带给罗摩的信物。然后,神猴放火烧了全城,逃回罗摩身边。 

后来,猴子兵渡海包围了魔王城市,猴、魔两军展开剧烈战争,血流成河,杀得难解难分,罗摩和罗什曼都受了重伤,哈奴曼用一只手把喜马拉雅山托来,找到药草,救了两个王子的性命,最后,罗摩亲手杀了魔王。

 

(六)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

摩诃婆罗多梵名 Mahābhārata,意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又称婆罗多书、大战诗。为古代印度之民族大叙事诗。以梵文书写,计有十八篇十万颂,附录一篇一万六千颂,为世界上最长之史诗,与罗摩耶那并称印度二大史诗。相传作者为毘耶娑仙人(Vyāsa),或谓其仅为编纂者。纪元前数世纪口耳相传,经多次修正补遗,至公元二百年始得其概要,四世纪时,始完成今日之形式。其主题为婆罗多族之后裔德雷陀什陀(Dhrtarāstra)与庞都(ndu)两王族为争夺王位,展开十八日之战争。其年代虽不明确,然其战争史实则无庸置疑。其所采用之语言、文体为平易典雅之梵文。于主题之外,另有插曲。插曲之形式很多,包括神话、传说、恋爱故事、处世训等,对印度当时道德、风俗、社会制度、哲学、宗教等描述甚详,为印度思想史之珍贵史料。其中亦有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莎昆妲萝(Śakuntalī)与纳拉王等著名故事。在梵文学史上有不朽价值,提供后代文学诸多题材,迄今犹为印度人所爱诵。自近代印度各地方语文学始,至东南亚诸国等广大之印度文化圈,皆流传弘扬,对文学、艺术等有莫大影响。

(待续) 


[ 印度朝圣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