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游文化简介(2)   
                                                  张玄祥  居士


八、历史History

度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公元前约2,500年,古印度之印度河河谷(现今在巴基斯坦境内),文明即已滋生,古城哈拉巴(Harappa)及穆罕耶达罗(Mohenjodaro)的遗迹,留有许多早期文明的烙印。当时印度原始居民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上述古城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古代遗址是有力的明证。 

在古代遗址里发现了水井、浴室和复杂的排水设备,还发现了不少家用的东西,油漆的陶器,最古老的钱币,雕刻精细的石器,铜铸的武器,两轮车的模型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形,这些古代遗址至今对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当时居民已有度量衡及文字,并挖沟渠及运河,在堡垒之下的城市是在一严谨计划下筑成的,神庙、住宅、浴室、街道,几何形的布局和卫生系统的设计排水沟、运河等。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包括宝石、黄金首饰和雕刻过的石头、青铜和土塑小雕像等。黄铜和青铜多半用于制造器具和武器。陶器通常以轮状捏制,再用火烧成,并绘上几何、花卉和动物等图案。

古印度河文明之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介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国湾间,突出于印度洋,北部以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天然屏障;东北和不丹、尼泊尔、中国交界;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马纳尔湾和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它的地势孕育印度文化的印度河和恒河都发源自喜马拉雅山,而分别向南流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国湾。两大河流在下游地区展开的肥沃大平原是印度的谷仓。

摩罕吉达罗(Mohenjodaro)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干地,它是印度河谷文明最大的一群遗址。「浴场」对印度人民来说是神圣的,「瘤牛zebu」是印度河的特殊品种,又称牦牛,脖子处有突起物,像个大瘤一般,因此通称为「瘤牛」,印度人认为牠的角是神圣的。「祭司王」、「雕刻」在古迦拉特省(Gujarat),库林区分布达两万平方公里,此区是红鹤的乐园。卡迪尔贝特(Khadir Bet)、多拉维腊( Dholavira)是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印度河遗址。迦葛哈克拉(Ghaggar Hakra)河是「黄金产地」,也是卡里班甘(Kalibangan)遗址,在印度河和迦葛哈克拉河流域中。

印度河是古印度人的「生命航道」,这条河是古代人的「海上公路」系统,「哈拉巴Harappa」遗址是位于印度河畔的一个城市,考古学家挖出印章、装饰品、大量儿童的游戏用品及印度河文字有386个字母,法轮外形似太阳,象征理想国王,古印度是一个经济帝国文化帝国。
 

古印度河谷大事年

7000~4000 BC  印度河谷开始出现农村社会

4300~3200 BC  发展农业与田野社会

3200~2600 BC  农业发展良好,出现都市化现象

3000 BC        哈拉帕(Harappa)文明时期开始(直至1500.BC)

2500~2000 BC  印度河谷高度发展

2000~1600 BC  旁遮普(punjab)地区戏剧性衰落变回农业地带

1000 BC        雅利安人(Aryans)进入恒河区(Ganga valley)

800 BC :      雅利安人发展至孟加拉国区

544 BC :      释迦牟尼佛入涅盘

327 BC:       亚历山大入侵

 

(一)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Aryans)为中亚之印欧族人,约在公元前1500年,从中亚大平原越过兴都库什山山口入侵印度,雅利安人成为今日许多印度人的祖先,其记载最早见于一本有关宗教仪式的诗歌集-梨俱吠陀。其语言是早期的梵语与古伊朗语十分接近。雅利安人,体型高大,面方正多须,鼻窄而高,黑眸。公元前二千年顷,雅利安民族分向东西移动,向西之一支移入希腊、意大利北部,成为欧洲民族之始祖;向东有两支,一支移入波斯,成为伊朗人种,一支侵入印度河上游之五河地方(pa#j2b,即旁遮普)定居,消灭其地之印度文明,创立雅利安系印度文化,学者称之为印度雅利安人(Indo-aryans)。而达罗毗茶人则进入南印度,成为南印度人的祖先,原住南印度的土著部落,则遁入山林。

 

(二)早期的雅利安文明
    雅利安人建立社会阶级,因此产生种姓制度,各村落均为自治村里,是由族长或长老主持,村民自给自足,很少与其它社区往来;雅利安人是由国王统治的部落和种族组织。吠陀经典中有关战争的记载甚多。雅利安人种植谷物,使用金属器皿,用牛耕作,也会驾御轻便的马车。

 

(三)吠陀时代

公元前1500年,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北边进入印度,进到中南方,这一时期称为「吠陀」时代,约为1,500 B.C.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直至600 B.C.左右。800 B.C.因铁器传入,势力扩张迅速,建立一些邦国,其中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Magadha)(现今比哈省以南),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摩揭陀颇为强大,因控制贸易路线与铁矿而兴盛。公元前六世纪的后半叶,重新开启了印度和伊朗的联系。接下来的时代,在印度史上是政治与贸易(公元前500~300年),也是知识和精神文明发展最有成就的时代之一,此时可看到古吠陀宗教的改变和佛教、耆那教的兴起。从许多实物可证明有很多筑有防御工事和护城河的城市出现。500B.C.大流士(Darius)征服印度河谷,使之成为波斯帝国行省。326B.C.亚历山大渡过印度河,征服印度西北部。

雅利安人自西北入侵,占据了印度河和恒河两流域,定居印度河流域之五河地方(pa#j2b,即今旁遮普),完成于其后移居恒河流域。雅利安人并在此建立了种姓制度。(1)婆罗门(br2hma5a),译作净行、承习。又作梵志、梵种、梵志种、婆罗门种。乃指婆罗门教僧侣及学者之司祭阶级,为四姓中之最上位。学习并传授吠陀经典,掌理祈祷、祭祀,为神与人间之媒介。(2)剎帝利(k=atriya),译作田主。又作剎利丽、剎利种。乃王族及士族之阶级,故又称王种。掌管政治及军事,为四姓中之第二位,然于佛典中,则多以其为第一位。(3)吠舍(vai0ya),译作居士、商贾、田家、工师种、居士种。乃从事农、工、商等平民阶级,为四姓中之第三位。(4)首陀罗(09dra),译作农。又作输陀罗、戍达罗、戍陀罗、首陀、恶种、杀生种。乃指最下位之奴隶阶级,终身以侍奉前述三种姓为其本务。依据这一制度,社会分为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以及不准外人参与的社会阶级集团,此等集团后演化为四等级,即婆罗门(统治阶级)、剎帝利(武士贵族阶级)、吠舍(自由民,包括农民、牧民及商人)和首陀罗(没任何权利的奴隶,他们多为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的后裔)。

 

此时期之宗教称为婆罗门教(Brahmanism),其特性是:藉《摩奴法典Manu-sm4ti》使种姓制度的严格阶级观念合理化和神圣化。《摩奴法典》为印度法典中之最古者,其编成之年代约为纪元前二世纪至纪元后二世纪之间。据该书自述,系由梵天着成,并传予其后代,即人类始祖摩奴(Manu),再由其后代波利怙(Bh4gu)传到人间。全书共十二章,含二六八五偈,内容为关于吠陀习俗、惯例与说教之法律条文,其中诉讼法、民法等规则拙劣不全,适足以显示该法典之古老程度。由吠陀经典承袭过来的婆罗门教,神祇数目极众,随着阶级严格的划分而更为繁化,有很多新的神兴起(阶级神),旧的神隐没(自然力量化身之神)。但在极复杂的演化过程中,原为祈祷化身之梵天神(Brahmadeva)脱颖而出,成为众神之首,鬼世界各方各路的妖魔邪道亦极为兴盛。 

 

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之总称,原义为知识,即婆罗门教基本文献之神圣知识宝库,为与祭祀仪式有密切关联之宗教文献。关于其成书年代,有诸异说,一般推断,原有三种,即梨俱吠陀(4g-veda)、沙摩吠陀(s2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此三者称为三明、三吠陀、三韦陀论、三部旧典。加上阿闼婆吠(Atharva-veda),即成四吠陀。另外还有两部史诗,即《拉玛雅拉》 (罗摩耶那Ramayana)和《大战书》(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两部史诗,也有助于对雅利安人早期文化的评估。

(待续) 


[ 印度朝圣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