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游文化简介(1)   
                                                                               张玄祥  居士


印度(India)地图

玄奘大师云:「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烛斯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明。,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介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国湾间,突出于印度洋。历史上印度建国于公元前3,000年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它文明古国有埃及(建于公元前3,000)、中国(建于公元前2,690年,太古亦在公元3,000年以前)、希腊(建于公元前2,000多年)。另一说法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意指「两河之间」,即现今伊拉克),又称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巴比伦Babylon (建于公元前2,750),亚述Assyria (1,350 ~ 612 B.C.)。亚述兴起于古代的近东(Near East)地区,旧约时代,亚述、巴比伦与以色列的历史相互紧密地交织纠缠着。 

印度是文明古国,是从印度河流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开始发展的,所以取国名为印度Indus,其原有国土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部份。1947年英国退出殖民印度,巴基斯坦又从印度分裂而出,成印度教与回教两个世仇的国家,后来东孟加拉国亦宣告独立成孟加拉国国。而尼泊尔在1814年英国以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掌握政治大权后,尼泊尔亦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856年至1950年,尼泊尔拉纳家族依靠英国人的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的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1923年,英承认尼泊尔独立。 

孕育印度文化的印度河和恒河都发源自喜马拉雅山,印度河向西南流入阿拉伯海,而恒河向东南流入孟加拉国湾。两大河流在下游地区开展的大平原是印度肥沃的谷仓。印度是个宗教复杂的国家,它有雄伟的地势,富庶的河山,诡谲多变的气候,又有迷人的自然景观、风景名胜。 

印度北部以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天然屏障,与不丹、尼泊尔、中国西藏为邻;西北与巴基斯坦为邻,东北连接孟加拉国、缅甸,东南隔马纳尔湾和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古称锡兰)相望。印度除了历史悠久,幅员也很广阔,而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富含各种地形地貌,气候变化多端,人种复杂、人口密度也高。 

印度现在共分成28个行省,一个中央行政区-首都德里,六个联邦中央直辖区(Union territories)。最大省邦是Rajasthan(首府Jaipur),有34万多平方公里,次大省邦有Madhya pradesh(Bhopal)Maharashtra (mumbai),各有30万多平方公里,再次大省邦是Uttar pradesh (Lucknow),有24万多平方公里。佛陀证道省邦现在分成两个省邦,大塔座落于Bihar省邦(Patna)之菩提伽耶,此省邦仅剩下94,163平方公里,古代摩竭陀国(Magadha)是很大的国家。

 

一、人口(Population):

印度人口10.9亿(2005年中央统计局数字),其中男性为5.3127亿,女性为4.9573亿。印度是个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的国家,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种、宗教、语言博物馆」。印度是一个由印度斯坦、泰卢固、孟加拉国、泰米尔等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泰鲁固族占8.6%,孟加拉国族占7.7%,泰米尔族占7.4%。约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联合国最新的全球人口报告预测,将在2050年前达到十五亿九千三百万人,中国则从十三亿一千六百万人增加到十三亿九千二百万人。目前印度每一位妇女的平均生育率超过三人,中国大约是一点七人,这是造成印度人口未来提前超越中国的原因。 

印度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因此由地方长老组成的基层评议暨决策小组「长老委员会」,在印度地方自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地方所有大小事务的最后裁决权,包括村民的衣、食、住、行、育乐和男女之间的恋情,只要长老会介入,警察和司法单位甚至都无权置啄。 

印度主要种族包括:(1)土著: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2)雅利安人(Aryans):属印欧族的一支,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来到印度成为今日多数印度人的祖先。其它:蒙古人种、黑矮人、澳洲土著…。政府虽然规定限生二个小孩,唯印度重男轻女,只有男子才可传承香火,故平均每个家庭有三个孩子以上。

 

二、位置(Position)

印度位于亚洲之南,北枕喜马拉雅山与亚洲各国为界,东北连接中国,东濒孟加拉国湾,南接印度洋、斯里兰卡,西边接阿拉伯海,印度的面积约有329万平方公里(实际面积为3287,263平方公里),约台湾的100倍大,居世界第七位。由南到北长共3,214公里,从东到西宽共2,933公里,海岸线总长约7,516公里。最长河流是恒河(Ganga)2,510公里,第二长Godavari 1,465公里,第三长Krishna 1,400公里,第四长Yamuna 1,400公里,第五长Narmada 1,312公里,第六长Ghaghara 1,080公里,第七长Satluj 1,050公里,第八长Mahanadi 858公里,…,而印度河(Indus)仅有709公里。印度半岛北侧以高山和亚洲其它部份隔绝,地形并不复杂。由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喜马拉山脉地带、北部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1)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包括半岛部份及半岛东南的锡兰岛(Ceylon)。
此区地质为古老的结晶岩地块,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使地块东西两侧的边缘略升成山称为东、西高止山(Ghats Mts.)且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河流多向东流入孟加拉国湾(Bay of Bengal)。高原的西北侧有部份火山熔岩风化所形成的黑棉土(black cotton soil),有农田牧场,印度的矿产和森林都位于此,很适于种植棉花。锡兰岛略似梨形,中央为结晶性岩块山地,四周平原是人口稠密及农业生产区域。

(2)印度大平原:介于德干高原和北部高山之间。本区在古地质时代曾是一条海沟,后因河流由南、北两侧高地搬运大量冲积物填塞,而逐渐形成低平的印度大平原。北部平原:约2,410公里,平均宽度约32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大部分印度人居住于此。

a.东半部为恒河(Ganges R.)冲积平原,是印度的精华区。

b.西半部则为印度河(Indus R.)冲积平原,印度河中、下游因气候干燥而形成沙漠(称塔尔沙漠Thar Desert或印度大沙漠Great Indian Desert)
 

(3)北部高山区:即喜马拉雅山区(Himalaya Mts.)。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喜马拉雅山东西横亘二千多公里,是新折曲山脉,山高多在七八千公尺以上,主峰圣母峰(Mt. Zhumulangma)高8,848公尺,位于西藏(Tibet)与尼泊尔(Nepal)的国界上。高山上的积雪通常即是附近大河的上源,山脉北坡雪水西段注入印度河经西藏、克什米尔入巴基斯坦,流入阿拉伯海,东段注入雅鲁藏布江,南坡诸水则多注入恒河。

 

三、地形环境(Topography Feature)

按照地形特征,印度可以分为五个部份,北部喜马拉雅山区,中部恒河平原区,西部塔尔沙漠区,南部德干高原区,东部海岸区。喜马拉雅山成为印度北部的天然屏障,使印度免受亚洲中部冬季寒风的侵袭,因此印度冬季气候并不太冷。古代印度有三大河流经印度:印度河(现于巴基斯坦境内)、恒河、撒拉斯瓦地(Sarsavati) 又名伽噶哈克拉(Ghaggar Hakra)。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有圣河之称,全长2,510公里,原出于喜马拉雅山,山水南注,形成无数河流,恒河在下游构成一个三角洲,恒河流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它滋润下,出现了无数商业城市和宗教圣地。

 

四、气候(Climate)

可分成凉季、热季、雨季。凉季:10月到2月,各地气候温和、凉爽,偶有霜降;热季:3月到6月,气温酷热,飓风频仍;雨季:6月到9月东南与西南季风吹越印度洋,带来湿气。 

印度大部分在热带,印度一年有四季:夏天、雨天、春天、冬天。印度三月到五月是夏天,其间天气炎热酷暑,白天气温常常超过49C,人们常紧闭门窗户,防止热浪侵袭,一天至少要喝上三壶凉水。晚上睡觉躺在温烫的床板和枕头上,大多数的人在12点以后才能入睡。 

印度六月到七月是雨天,河水暴涨,泛滥成灾,蚊子、苍蝇纷纷出动,这时候,传染病较多,报纸几乎天天都有报导。西南季风带有大量潮湿空气,冬天时气温最低8C,这时的喜马拉雅山区常下雪。

 

五、语言Language

印度的语言异常繁杂,宪法承认的语言有10多种,登记注册的达1,600多种语言。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民族之组成十分复杂,方言亦多达二百二十余种,然关于印度文化之形成,雅利安人实为主干,印度之民族、语言亦以雅利安族、达罗毘荼族(Dravidains)及其语言为主。 

现在印度有语言廿四种之多,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英语为印度官方语言,和印地(Hindi)文是国语。其它还有Assamese(阿萨姆语)Bengali(孟加拉国语)BodoDogriGujarati(古佳拉特省语)Hindi(北印度语)Kannada(坎那达语)Kashmiri(克什米尔语)KonkaniMaithiliMalayalam(马来亚拉姆语)Marathi(马拉地语)ManipuriNepali(尼泊尔语)OriyaPunjabi(旁遮普语---印度和巴基斯坦语)SindhiSanskrit(梵语)SanthaliTamil(锡兰岛坦米尔语)TeluguUrdu(乌都语---通行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语言)等。 

有人说印度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语言,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同一种语言,有时两个村子之间也有区别,印度流行的英语中,有不少印地(Hindi)文混合使用,错综复杂,有些名词用两种语言构成,印度的小学生要学习三种语言:英语、印度语和当地语。由于印度语言复杂,不同地区,两地通话,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了文化的交流,这对整个印度的团结、统一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损失。

 

六、政治:

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印度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4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5席,其中543名议员透过选举产生,另外2名议员由总统直接任命,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

 

七、印度经济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有稻米、小麦、油料、甘蔗、茶叶、棉花和黄麻等。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每人平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牛、山羊、绵羊、水牛头数居世界第一。印度资源丰富,拥有云母、煤、铁、铝、铬、锰、锌、铜、铅、磷酸盐、黄金、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云母的产量和储量为世界之首,铝土产量和煤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森林5,300万公顷,覆盖率为16%。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其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电力、矿业、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制造、软件制造和航空等行业。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目前,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此外,印度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此外,印度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印度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得拉巴、特里凡特琅等。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1卢比=100派士。印度的平均国民所得为US$ 1,720美元,比中国大陆(3,600美元)稍低,但贫富相差很大。

(待续) 


[ 印度朝圣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