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 & 朝圣之旅 (1-3)
撰文者:朱果净 居士
指导师父:罗侯罗师父
成员:张老师、师母、 邱师姐、张师姐、朱师姐
时间:2006年8月4 ~ 22日
第十一天 (八月15日 星期二 晴天) 拘尸那罗(Kushinagara)→ 蓝毘尼(Lumbini) 约500公里
8月15日是印度的独立纪念日,传统上当地人会吃两种食物,一种是甜品,树薯制品弄成”88”形状油炸后沾糖水,类似我们的麻花卷;另外一种是咸饼,有包馅的半油炸煎饼,馅料:马玲薯+青豆+咖哩,可沾蕃茄酱或沾个人喜爱的调味料.早上在饭店用餐时,餐厅特别免费招待我们这两样应景食品。
用完早餐,即前往拘尸那罗(Kushinagara)纪念馆,而纪念馆就在我们旅馆的前方。虽然世尊已涅盘二千五百年,可是回到历史现场,在空气里却依然弥漫着一股沉重的哀伤。进入遗址园区,就会看到一片完整的僧院(Monasteries)遗址,我们先走至安迦罗塔(Angara Chaitya),即佛陀荼毘之处,绕塔七匝并唱诵「清净法身佛」,礼拜完后进入《卧佛殿(Mahaparinirvana Temple)》,在阶梯下必须先脱鞋,方可进入佛殿。该寺是一九二七年时,由缅甸的佛教徒所建造。佛陀涅盘像是一八七六年由康宁汉(Alex. Cunningham) 从希拉尼亚瓦提河的河床挖掘出来的。从基座上的刻文推定,应该是五世纪笈多王朝的作品,为赤砂岩的摩菟罗佛像系统。
一入大殿,佛陀6.1公尺长的金身,覆盖着金黄色绸布,平稳安详地躺卧在眼前,只露出慈谒的面容与尊贵的双脚。整个涅盘卧佛与床座是以一块完整的巨岩一体成型雕塑完成,床基座上雕有阿难、须跋陀罗(Subhadra)、未罗酋长瓦吉拉婆尼(Vajrapani金刚手,御医)以及另外五位不知名的信众,个个神情哀伤,其中又以阿难跪地痛哭流露的真情,最让人为之动容心酸。老师领我们绕佛七匝并唱颂「清净法身佛」,不由自主地,眼泪已夺眶而出,佛啊!虽然您的肉身已不在娑婆世界,但我们祈求您的法身永远常在,时时观照着我们,引领着我们永远不会迷失堕落,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涅盘塔(Mahaparinirvana Stupa)》在卧佛殿的正后方、巨大的米白色覆钟式佛塔,也称主塔,这座塔标示了佛陀在此入灭的史实。
整座卧佛殿与大涅盘塔周边,也有很多流传,有关世尊入灭时的事件或神迹发生之地点,原本都造有小塔纪念,但如今都只剩基座而已。例如:在面对卧佛殿的右手边,有一座砖造遗迹,是佛陀入灭后停棺七天供各国王族与百姓前来瞻仰礼敬之处;而左手边,又有一座小小的佛塔残基,是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听到佛陀入灭后,从天上下来哀痛哭泣的地方…。
补充说明 1
: 《拘尸那罗(Kushinagara)》-佛陀涅盘地,佛陀三十岁成道,在人间弘化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佛陀三问阿难: 如果有人修到了四神足,就可以增加一劫的寿命,何况是如来呢?结果佛陀三问阿难三不答,没有请佛陀住世。所以,佛陀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就向大家宣布三个月后即将进入涅盘,这时的阿难才痛哭流涕,但为时已晚。自从宣布即将涅盘的消息后,佛陀法身已先灭去,用神通力护此身体三个月直到涅盘,阿难搀扶着体弱的佛陀往拘尸那罗的方向游化,途经摩罗国的波婆城(Pava)接受金匠淳陀(Cunda)供养旃檀茸(Sukaramaddara)后,不断下痢病势加重,在希拉尼亚瓦提河作最后沐浴,清洁身体。到达拘尸那罗的娑罗树林时,已经疲劳至极,佛陀虽痛苦至极,还是先后在此开讲了《大般涅盘经》和《遗教经》。
最后嘱咐随侍:「阿难,请为我敷设床具于娑罗双树间,其头向北。我倦甚,欲偃卧。」阿难立即收集吉祥草作床和铺好僧伽梨(大衣),当佛陀右胁卧下时,已经疲惫不堪。当时一位外道名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人求见,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因此他成为佛陀最后度化的一位比丘。阿难等见佛陀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陀对阿难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这时阿难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阿那律和罗睺罗等听了,不禁流泪!此时,大众公推阿难请示佛陀四个问题,佛陀也一一回答:
1.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即”戒”)为师。
2.涅盘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3.涅盘以后,犯戒僧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4.涅盘以后,经典如何使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
佛陀最后并问诸大弟子三次,对修行解脱道还有疑惑吗?诸大弟子陷入一片寂静。佛陀知道时候到了,就说了最后的开示:「诸因缘皆为无常之法」,大家「应自精勤,切莫放逸」,就右胁而卧,两脚交迭,心境安稳,像狮子安睡般地入涅盘。 (注:佛陀头朝北枕西向的姿态,是因为释尊既使入灭了,也绝对不以脚相向在北方故乡迦毘罗卫城的双亲,是让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是要从孝亲开始。)
补充说明2
:《娑罗树(Sala Tree)》亦称无忧树(Asoka Tree),卧佛殿前种了两棵瘦高的娑罗树,但这并不是世尊涅盘原始的那两棵,管理当局重新种植,主要是告诉后人,佛陀就是在这种树下叮咛遗嘱后,安详入灭的。据说: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罗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补充说明3:
根据《长阿含经》中记载,阿难在佛陀涅盘之前,曾询问佛陀该如何处理其后事?佛陀告知应以转轮圣王的葬法安葬:用香汤洗净身躯、后以棉布缠裹、五百张毯子覆体,然后放置在三种不同材质的棺椁之中,最外层为旃檀香椁、里层为铁椁、以及最里层的金棺,而金棺内需浇注香油。接着在旃檀香椁四周堆积各类香木、香花、厚衣,然后自用三昧真火荼毘。补充说明4:
「三出金棺」 : 「如来寂灭,三从棺出,初出臂,次坐定,后现双足。」第一次出棺,是伸出金色臂,问阿难尊者︰「大迦叶现在到了没有?」阿难回答︰「尚未。」于是金色手臂缩入金棺之中,不再言语。
第二次出棺,是佛弟子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上升天宫,告诉佛陀母亲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及诸天众下降双林树间,非常悲恸。于是金棺自动开启,佛放光明,合掌坐起,慰问母亲说︰「法尔如此,不用悲伤。」
第三次出棺,是大迦叶尊者赶至,问阿难︰「世尊之身,还得见吗?」阿难答︰「世尊已经千毡缠身,入殓金棺,放置铁椁内,现在香木积起,就要焚烧,恐怕难见佛身?」大迦叶三次启请。阿难始终答不得见。这时候,佛陀突然从棺内伸出双足,放光示现千辐轮相,让大迦叶得见,大迦叶见佛陀双足,礼赞佛后,双足才又缩进去。此时,香木才自动燃起,大火炽盛。
回饭店用完午餐后,1:00pm左右往蓝毘尼(Lumbini)出发。蓝毘尼(Lumbini)原本属于印度的UP省(Uttar Pradesh),意为「北部之邦」,公元1857年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发生大规模反抗英国统治的军事冲突,当时尼泊尔(Nepal)介入并派兵援助英军平定暴动。为了回报,英国将印、尼边界的部分土地割划给尼泊尔政府,因此蓝毘尼就这样被划入为尼泊尔境内,所以在印、尼边界要办理出关及入关手续,虽然办理签证的观光客不多,但前后也须停留4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填文件时,老师和我坐的一张长木板凳,居然垮下去了(我有这么重吗?)。整体上,尼泊尔和印度的人文、地理景观都很相似,对我们外地人而言,都一样,实在也分不出所以然来。倒是师父告知,在文字书写上还是有些不同。原本我们打算利用黄昏的时候就进去纪念馆点香礼拜,由于太晚已超过关馆时间而作罢。
今晚住Buddha Maya Gardens Hotel,这是三星级的度假旅馆,设备很完善,还有很休闲的观景阳台,视野很好。晚餐,我们散步出去饭店隔壁的当地餐厅用餐,或许是淡季的关系,只有我们这桌客人,因此师父还体贴地请老板特别帮我们用水煮方式烫了一盘青菜(高丽菜+马铃薯+青豆+花椰菜),虽然只是白水煮过而已,起码已解我们多日来没有吃清淡蔬菜的渴望,所以连盘底烫菜的汤水也不放过,都将它喝掉,一点也不剩。一旁的师父笑着告诉我们,当地人(印度or尼泊尔)是绝对不会接受,我们这种煮法的青菜。哈~这不就像我们无法理解,为何他们每餐的菜色里,都离不开咖哩调味料的意思是一样的。
第十二天 (八月16日 星期三 晴天) 蓝毘尼(Lumbini) → 舍卫国(Sravasti) 约280公里→拉克脑(Lucknow) 约110公里
清晨6:00我们就前往蓝毘尼园,现在尼泊尔政府将这里辟建成公园,走进空旷园区里,虽然看不到任何华丽的寺庙建筑,只有保护遗迹的红砖建筑物、阿育王石柱、菩提树和水池,但与拘尸那罗(Kushinagara)相比较,这里的空气中所弥漫的是详和欢乐气氛,我们彷佛也可感受到佛陀诞生的喜悦。首先,我们在阿育王石柱前点蜡烛并唱诵「清净法身佛」七遍。石柱上,用婆罗米文刻着阿育王的诏敕。 上面明白地刻着:『受众神眷顾、面貌慈祥的阿育王,即位二十年后,亲至此地巡幸参拜。因为此处是佛陀释迦牟尼诞生地,故命人用石头作马像,建立石柱。由于佛陀在这里诞生,因此下令蓝毘尼村免租税,缴农作物的八分之一即可』。
《蓝毘尼(Lumbini)》- 梵名 Lumbini,巴利名同。意译为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可爱、花香、断、灭、盐。位于中印度之林苑,地处古印度拘利与迦毘罗卫之间,乃善觉王(梵 Suprabuddha)为其夫人蓝毘尼建造之花园。又作岚毘尼园、流弥尼园、林微尼园、龙弥园、留弥尼园、腊伐尼园、论民园、楼毘园、隆频园、邻鞞园、临儿园。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毘罗卫城的城主,母亲摩耶夫人是天臂城的公主。两人膝下无子,据说摩耶夫人晚年,梦见从天界的满月中降下一只白象,从她的右胁入胎,之后她就怀孕了。摩耶夫人为了生产,按照印度的风俗回家乡待产,途中在蓝毘尼沐浴后,往北方林中走了二十几步,见到无忧树上开满艳丽花朵,伸手欲摘花,才刚攀附一株无忧树树枝,面向东方,太子就从右胁诞生了。所沐浴的池子,被称为诞生池,又称「生命之泉」。阿育王在十三世纪为纪念佛陀的诞辰立下一根石柱。悉达多太子一生出来,其时宇宙充满光明,天奏妙乐,花芬芬降。太子实时周行四方,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根据玄奘大师的记录「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柱头的马像至今尚未发现,但是中央因雷击造成的龟裂,有三处用铁环加以系结。这个石柱高7.2公尺,铭刻部分位于底部起约3.3公尺的地方。目前阿育王石柱被铁栏杆严密地保护着。
补充说明
: 在印度古文献中记载:「大梵天创造论」--婆罗门是大梵天的口中出生,王族是大梵天的右胁出生,庶民是大梵天的腹中生出,奴隶是大梵天的足底出生。
这次在菩提迦耶缅甸寺供养午斋时,曾遇到越南寺住持,因此力邀我们,若到尼泊尔时,务必前往他的寺院。所以参访完蓝毘尼园,就依约前往,位于园区外尼泊尔政府所规划的重划区里的越南寺,结果住持尚未返回该寺,经由他的弟子引导下,我们也礼貌性地环顾该寺的建筑装潢,部份区域还在建设当中,龙形扶梯把手是水泥制的,虽然尚未完工,但已可端倪出它的雄伟气魄。而家具部份,大多采用红木或竹子建材,突显南亚地区古色古香的寺庙风格。
结束越南寺的拜访行程,我们继续往祇园精舍方向前进。同样地,今天要进印度,所以到边界时,还是要办理进、出关手续。利用罗侯罗师父在帮我们办理手续的时候,索性下车在一家布商店里,在店员的帮助下,试穿起纱丽(Sali),阿娇和我最后干脆各买一件回去当纪念品。中午,在距离舍卫国25公里处的Balrampur用午餐,饭后终于吃到冰淇淋,外加新鲜水果:菠萝、柳丁、苹果,这些水果是淑满师姐和我在餐厅附近的路边市集采购的。
《舍卫国(Sravasti)》舍卫城又名舍卫国,梵文 Sravsti,玄奘法师译作「室罗伐悉底」。舍卫本是城名,国名憍萨罗(Kosala),因为当时南方北方,各有一个憍萨罗国。舍卫城这个憍萨罗国,是在北方。为别于南方的憍萨罗,所以用都城代替国名。当时的国王就是在佛教经籍上颇负盛名的波斯匿王(Prasenajit)之国。城名由来有两种说法,来自于一位传说中的贤者-舍卫陀(Savattha)居住于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这里国土丰饶、生活安和乐利、民生物资丰足,此地无所不有,故称为「一切有」(Savatthi)。舍卫国著名的佛教圣地除了祗园精舍,还有城内胜军王所建的大法堂、须达长者的故宅、指鬘外道悔改证果;以及城外佛陀为病比丘看病、舍利弗目犍连竞赛神通、提婆达多与他的弟子瞿伽梨以及战遮女等三人因陷害、毁谤佛陀而堕落地狱之大坑等遗址
《祇园精舍(Jetavana Vihara)》兴建缘由,传说大约公元前六世纪时,在舍卫城有一位名叫「须达多(Sudatta)」的富商,因为经常救济孤苦穷人,因此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意为「无可比拟的布施者」。由于作生意及帮儿子定亲的关系,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竹林精舍听到佛陀说法后,即便悟道并皈依三宝,成为佛的在家弟子。为了供养释尊及其弟子,回到舍卫城后,就积极物色土地想建精舍,结果看中属于国王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太子(Jeta)」的一座芒果树林。太子受到须达多以黄金币铺地诚心感动下,于是两人合力由须达多献园地,祇陀太子捐树木,及舍利弗的指导下,完成了祇园精舍,殿堂房舍凡千二百间。
「祇园精舍」是「祇树给孤独园精舍」的简称,亦即合祇陀太子的树林与孤独长者的园子的尊称。当时竹林精舍是南方传教中心,而这座祇园精舍就成为北方的传教中心。佛陀至少在这里度过有24个雨季安居,几乎占了佛陀传法生涯中一半的岁月。许多家喻户晓的重要的经典如《金刚经》及《佛说阿弥陀经》,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的经典开头,可以知道就是佛陀在这里讲的,当然舍利弗等诸大弟子及菩萨众们,都是标准的听众。
佛陀入灭后,精舍日益扩大,公元四○四年法显法师参拜时,据说有九十八座伽蓝,至公元六三○年 玄奘参拜时则记载:精舍等已经荒废了,只剩柱头上雕刻着牛的阿育王石柱与砖砌的祠堂。七世纪末,义净法师参拜时有正在复兴的记载。然而十三世纪回教军团入侵时就崩坏变成丛林,直到一八六三年,考古学家康宁汉挖掘出南北约 350 公尺,东西约 230 公尺的砖造遗迹才重新出土。由出土碑铭,判断出这座祇园精舍是一世纪贵霜王朝设计的建筑,其中有莲花池,有佛陀使用过的井,以及佛陀香室…等遗迹。
《阿难菩提树(Anandabodhi Tree)》故事来自于锡兰的古老典籍:在佛陀仍住世传法的时代,曾经制订僧团的生活轨范,规定出家的比丘们一年之中只有三个月的雨季安居期,可以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其它时间都必须到各地托钵行脚。换言之,除了佛陀在祇园精舍结夏安居的三个月时间外,其它的时候佛陀都是居无定所并游化于印度各处。因此在下一个雨季来临前,舍卫城内的佛弟子们就必须忍受九个月的思念佛陀之苦。眼看着雨季又快要结束了,佛陀又将离开祗园精舍。于是在一次机会中,舍卫城城民拜托阿难向佛陀请求;希望能在祇园精舍内留下一件纪念物品,以便世尊与弟子们游化他乡时,可以睹物思人及能有礼敬的对象。为了满足世人的依赖与渴求,佛陀答应了阿难之请,于是众人便商请以神通著名的目犍连尊者,运用神足从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上取下一株枝苗回来。
树枝取回来后,大家一致希望能由当时的国王波斯匿(Prasenajit)亲手种植,但是国王婉谢了这项殊荣,于是给孤独长者被选为最具有资格的植树人,并选在一次盛大的典礼中,将菩提树种植在只树给孤独园内。从此,每当佛陀不在舍卫城内时,人民就将这棵菩提树视为佛陀的亲身,向其礼敬与供养,而为了感谢阿难的传达之情,舍卫城民就将此树命名为阿难菩提树。如今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徒用五色的幡饰环绕在菩提树四周,俨然和佛像一样,具有信仰作用的神树。(注:法显和玄奘的游记中均无有关此树的记载,有可能这只是一则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故事)
《拘赏波俱提精舍(三号寺院) (Kosambakuti)》拘赏波俱提精舍位于阿难菩提树的北方,是祇园精舍里最大最壮观的建物,被认为是当初给孤独长者所建的七层精舍所在地,佛陀曾净住于此而显得特别神圣。
《犍陀俱提精舍(Gandhakuti)》「犍陀俱提」的意思是:专指世尊所居住的房舍,一般又称为「香室」,也称为「佛殿」。一般认为这是祇园精舍的故址,以及佛陀最早说法净居之所。但真正出名的原因是,根据北传佛教的说法,这里是佛陀说《佛说阿弥陀经》的地方。
《帕耆俱提或鸯掘摩罗塔(Angulimala’s Stupa)》位于祇园精舍不远处,是一座红砖堆砌成的小土丘,有一洞穴可通往内部,据说,这里曾经是「鸯掘摩罗」杀人的藏身之处,同时也是他遇见佛陀说法而悟道,以及最后入灭和火化的地方. 鸯掘摩罗原名阿因萨卡(Ahinsaka),意为「善良」、「无恼」;他是憍萨罗国大臣之子,生性温顺,天资聪颖,十二岁就跟随德高的老婆罗门修行,对老师非常尊敬。
有一次,老师有事外出,只留下他和师母独处。而师母竟然趁丈夫不在意图勾引弟子,阿因萨卡严词拒绝。未料,师母恼羞成怒,向老师谎称阿因萨卡意图非礼。受骗的老婆罗门认为自己对弟子教导爱护有加,居然会恩将仇报,怒不可遏,便想了一个报复毒计。借口要传授阿因萨卡秘法,告之:「若欲成道升天,就要杀一千人,每杀一人,要取其右指后用线贯串成炼挂于颈间。杀满一千人即成正道。」阿因萨卡真的遵照老师的指示,每天站在城门口,见到人就杀并割下手指,挂在自己的颈子上。不久, 阿因萨卡就成了人人闻之丧胆的恶魔-鸯掘摩罗(Angulimala意为”指鬘”),即手指项链之意。
当他杀到九百九十九人时,他的母亲前来劝他莫再行恶事,他竟然企图杀母凑成一千人之数。幸好佛陀实时出现并开示以正法,让他悔悟成为一位比丘,最后更证悟得阿罗汉果。由于出家前所造的恶业太大,即使已放下屠刀,仍有许多人故意在他托钵乞食时,以石块、棍棒殴打他,但他都一一承受。然而鸯掘摩罗长老「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勇气,也让后人敬佩不已。最后他还是死于他杀,入灭后即不再来受生。
原本计划,结束舍卫国的行程后,接着要参访尚卡西亚(Shankisa),由于路程有点远,所以临时决定在拉克脑(Lucknow)过夜。晚上,陪ㄚ娇外出打国际电话之际,顺便逛了附近的夜市(离饭店约100公尺而已),我们不约而同都为孩子买到小礼品,总算回家可以有所交差,不会空手而回。
第十三天 (八月17日 星期四 晴天) 拉克脑(Lucknow) → 尚卡西亚(Shankisa) → 德里(Delhi) 约450公里
为了赶路,清晨3:30am morning call,4:25am启程出发。天刚露白,一道破晓的曙光从云端的那边探出头,绚丽的光芒慢慢地将整个天际染红,到处是霞光瑞象,而我们的车子正驰骋在印度平原上,参予了这场盛会,不多久,太阳也迫不及待地跳出地平线,照亮整个大地,又是一天崭新的开始。
沿路经过Kanpur城市,离拉克脑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时间,由来往行人,男穿及膝白袍,女穿拖地黑袍或遮脸,可以知道这里以回教徒居多。其实在印度这片广大的土地上,有平原、草原、高山、丘陵、雨林、高原、沙漠、大河与大海。宗教信仰很多元化,有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天主教、基督教各自林立;僧侣、祭师、苦行僧、婆罗门各自传教神的启示。虽然宪法主张人人平等,可是种姓制度的阶级与行业仍然隐约存在于这社会里,而语言与文字更是大不相同。在路上,有象、马车、牛车、驴、骡、羊、骆驼、卡车、货车、巴士、机车、轿车、厢型车、人力车、三轮电动车、自行车、狗、猫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交织同行,看似杂乱,但却也井然有序互不侵犯,可见印度是个极具包容性的国家。
节省时间,我们在顺路的露天餐厅用早餐,有一种很特殊的甜粥(类似八宝粥,牛奶+米+薏仁+红豆),用铝合金浅底盘装着,当老板端盘子出来的时候,虽然看到他的姆指已浸到粥里,但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还是冒险叫了第二碗。用完早餐,继续赶路,由于尚卡西亚(Sankasy)位于偏僻的小镇上,所以直到11:10左右才到达。
立即至庙前,将剩下的所有蜡烛全部点燃,唱颂「清净法身佛」七遍后,将我们此次朝圣之旅的所有功德回向:
罗侯罗师父
法尔留守诸同修
促成此次朝圣圆满达成有形及无形诸众生
十几天来朝圣之旅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就在圆满礼成时,全然豁开,心中有的也只是一股感动,因此眼泪也跟着簌簌而下。
离开尚卡西亚的时候,已经过午餐时间,虽然我们不是很饿,但总要让司机先生休息一下,由于前不着村、后又不着店的关系,因此只能选择在路旁的小店用餐。这类小店的客源,大部份是往来长途卡车司机,因为这里是他们的中继休息站,所以食物是非常道地的印度风味,锅上飞舞的苍蝇不说,还外加车过所扬起的黄土,我们实在是吃也不行,不吃也不是,所以吃完后老师马上服一颗抗生素预防。晚上,回到德里西藏村过夜。
补充说明
:《尚卡西亚(Sankasy)》古名称「僧伽施」,羯若鞠阇国。相传中印度境有大树仙人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后从定而起,看见国王百女在河中戏水,因而起欲念要求国王将女儿许配给他,结果国王只应允将容貌长得较普通的最小女儿给他,仙人怀怒便恶咒九十九女一时腰曲,故又名「曲女城」。释迦牟尼佛报答母亲之恩,到忉利天宫说法给摩耶夫人听,圆满后返从三十三天降下三道宝阶回人间之地。这里也是未来佛--弥勒佛下生之地,大迦叶要亲手将佛陀所嘱咐的衣钵道业传予弥勒尊者。昔戒日王在曲女城设无遮大施法会,与会有五印十八国王出席,大小乘僧三千,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那烂陀寺千余僧,众会一时。玄奘大师立「真唯识量颂」,戒日王请那烂陀寺的明贤法师,向大家宣读一遍。又另外派人抄了一本,挂在会场的门口,若有能破其一字,便「斩首相谢」,但历时十八日,竟无一人能发破。按印度习俗,获论辩胜利者,皆须乘于大象背上巡众,以示胜论,然大师谦让不行,戒日王遂以大师袈裟代之。大小乘众别尊大师名摩诃耶那提婆(mahayana deva大乘天)、木叉提婆(moksa deva解脱天),自是德音弥远。
(注: 玄焋大师在印度学佛其间,着有许多精辟的论文。如《无谓论》、《不住涅盘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会宗论》、《制恶见论》,以及著名的《真唯识量颂》。玄焋大师带回六百五十七卷经文,并将其中多部译成中文,并将大乘佛教尤其是唯识宗,引进中国)
第十四天 (八月18日 星期五 晴天) 德里 → 达兰色拉(Dharamsala)约500公里
这次旅程较特别的是,安排参访达赖喇嘛、大宝法王驻锡地——达兰色拉。而旧德里北部Majnu Ka Tilla区的西藏村,就是西藏人在德里的大本营,几乎所有要去达兰色拉的旅客都会先到西藏村游玩几天,再由此地搭旅游巴士或包专车前往,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德里到达兰色拉(Dharamsala)约500公里,需12小时的颠簸车程。我们早上10:40am从西藏村搭包车出发,直到晚上10:00pm才终于到达标高1,800公尺,位于印度北部边境的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达兰色拉(Dharamsala)。
其实我们这趟印度旅程,原先是排定先造访达兰色拉后,才开始圣地朝圣之旅,可是当我们到达印度后,才听到师父当地朋友告知,法王接见访客的时间已改为每星期六,我们临时只好将行程做部份的调动,所以事先都没有预约饭店,又适逢喇嘛为各国信徒举行一连五天(8/14~8/18)的祈福法会,因此大部份的饭店都爆满或价格水涨船高。好不容易,经由师父的协助,我们终于找到一家可歇脚的旅馆,可是房里没有卫浴设备,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两人房价一晚RS 90.-(折合台币约65左右)。经过一整天的旅途颠簸,实在也管不了房间是否舒适,只要卫生并能安全睡一觉就好了。
第十五天 (八月19日 星期六 雨天) 达兰色拉
昨晚到达时已经很晚,由于忙着找旅馆关系,根本顾不得达兰色拉周边环境。直到清晨,才想到要好好打量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
《达兰色拉(Dharamsala)》位在印度北方喜玛恰尔邦省(Himachal Paradesh)的西北山区,素有小拉萨之称。背靠终年冰雪覆盖的喜玛拉雅山脉,全区为山谷、河川、农田、以及茶园所点缀。达兰萨拉的四季分明,冬天因喜玛拉雅季风关系,气候干燥而寒冷;夏季是雨季,潮湿而闷热的气温持续三个月左右。因此,春、秋二季为造访达兰色拉最佳的时节,不冷亦不热,是观光朝佛的最佳时机。达兰萨拉盛产大米、小麦、绿茶等农作物。在植物方面则有茂密的松树、喜玛拉雅橡木、杜鹃等…。
除此,达兰色拉主要分为上下二部,下达兰色拉为海拔1,250公尺的Kotwail Bazaar;而上达兰色拉地区约海拔1,800公尺,称为「麦罗干吉」。麦罗干吉距离Kotwail Bazaar车程约四公里左右。而麦罗干吉的上达兰色拉,就是西藏难民居住之地,也是「罗布尔迦」Norbulingka lnstitute──达赖喇嘛的行宫的所在地,内有寺庙经堂,有宾馆,有博物馆,藏经阁、护法殿、会客室等等。「罗布尔迦」林木优雅,藏密壁画唐卡繁多,有历代达赖喇嘛壁画,二圣六庄严,黑红二护法。
听说达赖喇嘛今早要出访外蒙古弘法,我们也凑热闹地转往他的行宫前,在夹道的欢送人群里,各人手持燃香目送达赖喇嘛的座车路过离去。这时,内心也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感受,这是什么样的磨难 ? 让诸喇嘛或藏族同胞必须离家背井,客居他乡 ? 达赖喇嘛离去没多久的时间,天空就开始飘雨;据老师表示,有德行的人诵咒、做法会的功德,诸天护卫都会感受到并降下甘霖。接着,我们也进入行宫内参观并献哈达及点酥油灯祈福。(注: 哈达在西藏村一条RS 15.-,在寺院里只卖RS 5.-)
下午2:00我们按照既定行程前往「上密院」(Gyuto Tantric College)觐见法王噶玛巴(Karmapa),照例还是要先登记护照数据,排队搜身后才依序进入庙堂,原以为大法王会亲自开示,老师将他的助听器戴上,大伙赶快找最佳位置坐定,以便洗耳聆听开示。结果最后才知道,全场是以法王录音带方式播出英文讲题,由于题目是有关哲学方面的论述,所以我们是有听没有懂。录音带才播毕不久,大法王终于在随侍喇嘛的卫护下从容入场。这时,服务人员要在场的所有人排成一列,慢慢前进,先由法王的随从喇嘛帮大家接献哈达,然后才从法王手中接过一条红绳,绳上打了一个结,据说这是法王加持过的祝福平安结。
这次我们参访达兰色拉的活动,单单往返车程就需花费二十多小时,可是觐见大法王的时间前后却10分钟不到,因此只能用惊鸿一瞥来形容它的短暂,难免大家心中多少都有些失落感。剩余的时间,我们这群「妈妈桑」只好在达兰色拉仅有的两条商店街逛过来、逛过去,也不亦乐乎!
第十六天 (八月20日 星期日 雨天) 达兰色拉(Dharamsala)→德里 约500公里
8月是印度的雨季,除了在达兰色拉的山上才碰到这场连绵雨外,这次我们的朝圣旅途,很幸运地并没有遇到任何滂沱大雨,我们的行程才得以如期顺利圆满完成。由于今天是假日且回德里还要12小时的车程,以及担心路上塞车,所以我们清晨3:30起床,4:30就上路返回德里。山区雨势虽然不是很大,但经过一天一夜的冲刷,处处可看到土石坍方,桥下的河流也变成土黄色,也有些湍急。直到AMB城市后,天才渐渐放晴,回到德里已经5:20pm。由于回到德里的时间还早,所以恳请师父又带我们去新德里市区,买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甜品当返台的伴手礼,以便和亲友、道场师兄姐或办公室同事分享。不凑巧,今天是假日所以很多卖礼品店家都没有营业,唯独在Janpath路上的CP Market专门卖成衣的夜市还热闹滚滚,但大家却兴致缺缺,空手而回。
这次的印度之行,很快地明天就要结束返台,大家又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及家庭。因此,晚餐后老师要我们集合开会,针对这十多天来大家相处在一起时,在待人处事上的进退事宜,尤其是对出家师父该注意的礼节,做一次当头棒喝的训示。说真的,老师当时的直言,自己心里多少会嘀咕及不服,可是心平气和地想过后,确实,我们日常的一些习气毛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 ? 然而,让我最意外的是,老师更以「慈悲心」为题做开示,要我们在待人接物间处处以慈悲心为出发点。经过老师这么一点,才让我又想起在菩提迦耶绕塔时,脑中所浮现的「慈悲心」要怎么修的问题,这事我一直没有告诉同行师姐,连我自己都已将它抛到九霄云外,所以当老师语重心长地以「慈悲心」开讲时,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一直以来,个人对自我的要求都很高,且自认为自己的个性很义气凛然、嫉恶如仇,相对地也要求别人依照自己的模式行事,稍有不顺,就很容易动怒发脾气。其实,自己也很疑惑,为何学佛多年,暴躁坏脾气都没有改变 ? 总算,让我找出答案: 殊不知,是因为自己的「我执」「我见」太重,无形中就阻碍「慈悲心」的生起,长久下来也会抑制对他人的爱心。换言之,唯有去除「忿怒」与「瞋恨」,才会以一颗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才能升起慈悲之心。因此让我们先从「心」开始,因为唯有心改变,态度才会跟着改变;态度改变,生活习惯接着改变;生活习惯改变,人生也必定全然改观。
最后,由我代表同行师姐们向罗侯罗师父致上我们最敬意的供养金,衷心感谢师父带领我们在十六天里走完将近4,600公里的印度之旅。同时,也要感谢台中班芳婷师姐对师父及老师所提供的部份供养金,所以让我们有限的资金运筹分配能达到最高效益。
第十七天 (八月21日 星期一 阴天) 德里 → 桃园机场
离开家已经十多天,其实大家都已迫不及待想返乡。原本今天安排的行程较休闲轻松,如参观新德里附近的一些景点,如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India)、甘地纪念馆(Gandhi Smriti Museum)、巴海寺(Bahai House of Workshop)。 结果,全部”星期一休馆”,所以都只能在门外拍照留念。
注: 巴海寺的开馆时间- 4月1日 ~ 9月30日 9:00am ~ 7:00pm
10月1日 ~ 3月31日 9:30am ~ 5:30pm
(每日开放祈祷的时间: 9点、10点、11点、12点、3点、4点、5点)
因此,只好转往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简称CP)逛地下商场(Palika Plaza),由于前不久南方孟买车站发生炸弹伤人事件,所以北部新德里地区人多的商场,进入前,都要经过安检门搜身检查,虽然有些不便及麻烦,但为了确保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稍稍的不方便,都是值得的。
回程的华航班机是半夜3:30起飞,所以大家回到旅社后,尚有充裕的时间,特请罗侯罗师父开示。因此师父也应我们的请法,以一则当地流传的故事做为起头后,大家干脆一起讨论一些佛法的教理。最后,在师父送我们到机场后,圆满结束这次印度朝圣之旅。
正如同老师所训示,这只是朝圣之旅的结束,却是个人修行(舍习性)的刚开始而已。的确,在学佛修行的漫长路上,自己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难免会跌跌撞撞,但愿自己都能勇敢地爬起来。因此,我不敢奢求顿悟解脱,但愿时时有明师在身旁指点,让没有方向感的孩子,永远不会从菩提道上迷失。
最后,愿将编辑朝圣记述之功德回向给此次同行的师父、老师、师姐们以及我的家人和公司老板,因为有他们的教诲、支持或帮忙收集资料,我才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然而,对于即将成行朝圣的师兄姐,仅以过来人的经验,提供参访圣地该注意事项:(1)要有一颗恭敬心 (2)对于8大圣地曾发生过的史实,在参访前,就应充实基本常识,如此更能追随着世尊的足迹,圆满朝圣的功德。
佛陀 出生圣地 ………………………………………………蓝毘尼(Lumbini)
佛陀 苦行及证道圣地 ………………………………………菩提迦耶(Bodhgaya)
佛陀 初转法轮圣地 …………………………………………鹿野苑(Sarnath)
佛陀 涅盘圣地………………………………………………拘尸那罗(Kushinagara)
佛陀 弘法之域 ………………………………………………王舍城(Rajgir)
佛陀 生命之旅与最早成立比丘尼僧团之处 ………………吠舍离(Vaishali)
佛陀 为母说法后,从忉利天降下三道宝阶回返人间之处…尚卡西亚(Shankisa)
佛陀 成长的故乡(大出离) ……………………………迦毘罗卫城(Kapilavastu)
(全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