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一般小參 --        

    菩薩化女身問題與西方極樂世界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 輯 


七一八參問

師父!您好。

問題1請問在佛法西方極樂世界有分男女階級嗎?我聽一位朋友的師父告訴我,說男的去聽阿彌陀佛,女的去聽觀世音菩薩。真有此事嗎?

問題2西方極樂世界不收女弟子嗎?

問題3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兄弟關係嗎?我也是聽朋友的師父說,他們不是兄弟。還說阿彌陀佛沒有成佛,阿彌陀佛只是一股很強的能量,還有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才有西方極樂世界。

問題4因爲大悲咒之前是觀音在人間的時候用的,在那個時候觀音還是菩薩,可是觀音在人間受苦受難碾盤後就成佛了,成了西方佛,因爲觀音還沒成佛之前西方極樂是接受男弟子不接受女人的,所以觀音才被派來人間經過考驗然後成佛,女人才有機會到西方極樂,當觀音成佛了 我們便稱觀音爲南無觀世音佛,在大悲咒裏還是寫著南無觀世音菩薩,所以大悲咒沒有能量了。

以上這些問題是這樣的嗎?請解惑。謝謝! 感恩!

 

【問題1】

請問在佛法西方極樂世界有分男女階級嗎?我聽一位朋友的師父告訴我,說男的去聽阿彌陀佛,女的去聽觀世音菩薩。真有此事嗎?

【釋答】

Cheong仁者:

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男女相差別,都是蓮花化生故都具男相。看《佛說無量壽經》、《大阿彌陀佛經》中云:阿彌陀佛未成佛前有一世是個國王,高才智慧勇猛無能及者。國王於「世自在王如來」前聞法,悟道後捨棄王位出家,是為法藏比丘。時法藏比丘,聞佛所說則大歡喜。世自在王如來佛乃選擇二千一百萬佛剎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麁妙,隨其心願悉令顯現。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徹見。法藏比丘徹見諸佛土後,即於佛前發四十八大願,其中第二大願是「彼土中無有女人」。

經云:「佛言。爾時法藏比丘。乃往一靜處其心寂然。俱無所著默坐思惟。攝取彼佛剎清淨之行。如彼修持。復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我已攝取二千一百萬佛剎。所以莊嚴國土清淨之行。願有薄陳惟佛聽察。彼佛告言。善哉汝可具說。諸菩薩眾聞汝志願因以警策。亦能於諸佛剎修習莊嚴。法藏白言。

第一願我作佛時。我剎中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願。我作佛時。我剎中無婦女。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剎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願。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欲食時。七寶鉢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願。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擣染浣濯。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問題2】

西方極樂世界不收女弟子嗎?

【釋答】

Cheong仁者:

南無阿彌陀佛!是不收女弟子,因西方極樂世界無女眾,有女眾就不能成為極樂世界。但女生也是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只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都要有善根、積福德,如《阿彌陀佛經》中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既然不能以少福德而生彼國,女生欲往生極樂淨土時,即要於今生培養轉化成男生之資糧。

再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陀對王舍城頻婆娑羅王之夫人韋提希(勝妙 Vaidehī)及五百宮女所說,其對象都是女生。經典結尾云:「爾時世尊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就要努力積福德。如何積福德呢?《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當然願力最重要。如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次當持戒行,如經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問題3-1】

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兄弟關係嗎?

【釋答】

Cheong仁者:

南無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兄弟關係嗎?此二佛於無量劫中有一世是兄弟關係,那一世共有十六王子兄弟,皆已成如來佛。大通智勝如來未成佛時是一國王,有十六王子,後來都出家成十六沙彌,這些沙彌在大通智勝如來入定十劫中,就在弘揚佛法。後來也都能成佛,各於四維八方成佛,共是十六佛。第九是阿彌陀佛,第十六是釋迦牟尼佛。

見《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云: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3]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百萬億諸佛世尊,于今不盡。

「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1),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2);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3),二名師子相(4);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5),二名常滅(6);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7),二名梵相(8);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9),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10);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11),二名須彌相(12);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13),二名雲自在王(14);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15),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16),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題3-2】

問題4我也是聽朋友的師父說,他們不是兄弟。還說阿彌陀佛沒有成佛,阿彌陀佛只是一股很強的能量,還有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才有西方極樂世界。

【釋答】

Cheong仁者:

南無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無量劫前曾是兄弟關係,共有十六王子,皆已成佛,已如上述。而且阿彌陀佛成如來佛已十劫,祂稱為無量壽佛,其十一號具足,除如來稱號外,諸佛通號之十大名號,即:(1)如來(tathāgata),音譯多陀阿伽陀,是當下即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2)應供(arhat),音譯阿羅漢,福德具足可為眾生植福田。(3)正遍知(samyak- saṃbuddha),音譯三藐三佛陀,一切覺後都能平等觀諸法。(4)明行足(vidyā- caraṇa-saṃpanna),即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意之行業悉圓滿具足不犯諸業。(5)善逝(sugata),善於依住真如,能無所不知不曉。(6)世間解(loka-vid),依如來智慧善於製作世間一切相,山河大地等等。(7)無上士(anuttara),如諸法中,涅槃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亦無上。(8)調御丈夫(puruṣa-damya-sārathi),佛大慈大智,時或軟美語,時或悲切語、雜語等,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使證得涅槃。(9)天人師(ś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ṃ),示導眾生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脫煩惱。(10)佛(buddha),即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11)世尊(bhagavat),即具備眾德,三界十法界眾生無有過者,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

阿彌陀佛Amitabha-buddha梵意為無量光佛,其光明無量,因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聖人聚集,不怕強光。娑婆世界是勘忍世界,眾生受不了大光明,所以釋迦牟尼佛背光僅七尺。阿彌陀佛成佛已來凡歷「十劫」,《佛說無量壽經》經中釋迦牟尼佛所說,一劫四十三億二千萬年,自己推算一下。詳細經文如下。

《佛說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阿難又問。其佛成道已來為經幾時。佛言。成佛已來凡歷「十劫」。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車璩瑪瑙合成為地。恢廓曠蕩不可限極。悉相雜廁轉相入間。光赫焜耀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又其國土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語阿難。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難白佛。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佛語阿難。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之地。故能爾耳。阿難白佛。我不疑此法。但為將來眾生。欲除其疑惑。故問斯義。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恒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踊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知。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咸共歎譽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大眾。所共歎譽稱其功德。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歎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不能盡。」

 

【問題4】

因爲大悲咒之前是觀音在人間的時候用的,在那個時候觀音還是菩薩,可是觀音在人間受苦受難涅槃後就成佛了,成了西方佛,因爲觀音還沒成佛之前西方極樂是接受男弟子不接受女人的,所以觀音才被派來人間經過考驗然後成佛,女人才有機會到西方極樂,當觀音成佛了 我們便稱觀音爲南無觀世音佛,在大悲咒裏還是寫著南無觀世音菩薩,所以大悲咒沒有能量了。
以上這些問題是這樣的嗎?請解惑。謝謝! 感恩!

【釋答】

Cheong仁者:

南無阿彌陀佛!佛陀在世時常教誡佛弟子,要深入經藏,智慧才能如海。妳的觀念一直圍著男生女生,用此凡人的分別心在看佛菩薩的境界,所以搞得糊裡糊塗的。梵天神都無女人了,何況是佛與大菩薩呢?妳上個問題,說「還有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才有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不然,這要先看正法明如來與毘盧遮那如來,這兩個如來佛久遠無量劫前已成佛了,都比阿彌陀佛要早,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十劫,一劫算四十三億二千萬年,也是四百三十二億年。而正法明如來與毘盧遮那如來都是無量億劫以前就已成佛了。

(1)先談有關菩薩是女人的問題先搞清楚,《妙法蓮華經》中云: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再說梵天已離欲清淨,梵天主應無后妃,於密教中稱妃,係表主梵天女性之德而已。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女人身不適合菩薩身,因不得做梵天王,所謂的梵天王是七地菩薩。不得作帝釋天主,帝釋天主(玉黃大帝)是二地菩薩,而他化自在天之天主是六地菩薩。魔王居六欲天之上,梵天之下,即是屬於他化自在天之上,魔者亦不為女人身。另外轉輪聖王是世間賢人,亦無女人身能勘任。佛身更不會是具有女人身了。所以菩薩、佛都是無女人身的,這樣理解後,觀世音菩薩怎會是女人身的菩薩呢?何況祂久遠以前已是成佛,佛名為正法明如來。

(2)化佛的問題─現在再繼續把基本問題搞清楚,釋迦牟尼佛成佛不是僅二千六百年前成佛而已,釋迦牟尼佛其實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佛,所以我們在禮敬釋迦牟尼佛會稱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如來佛化出一個化佛,起初像個普通人一樣,還是開始要從菩薩道修起,再能成就如來佛果時,又要走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路程。

再說悉達多太子菩薩成為釋迦牟尼佛時,觀世音菩薩也是早於過去已成如來佛,其名為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佛修菩薩道時,當時還在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先前的本尊佛)下修苦行─即是頭陀行者。先看《觀世音三昧經》中云:「佛告阿難:我今道實,其事不虛。我念觀世音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

(3)頭陀行是維繫正法的橋樑基柱─苦行弟子是指修「頭陀行」行者,稱為苦行僧。(1)在阿蘭若(寂靜)處,即遠離聚落,住空閑寂靜處。(2)常行乞食,即於所得之食不生好惡念頭。(3)次第乞食,即不擇貧富,次第行步乞食,乞食日早上不得過七戶。(4)受一食法,即日中僅受一食,以免數食妨礙一心修道。(5)節量食,即於一食中節制其量,若恣意飲啖,腹滿氣漲,血氣不通,妨損道業。(6)中後不得飲漿,即過中午時後不飲非時漿,若飲之心生樂著,不能一心修習善法。(7)著弊衲衣,若貪新好之衣,則多損道行之追求,因有貪愛。(8)但三衣,但持安陀會(內衣)、鬱多羅僧(上衣)、僧伽梨(大衣)等三衣,不得多出一件,少欲知足。(9)塚間住,即住塚間,見死屍臭爛狼藉火燒鳥啄,可修無常苦空之觀,以厭離三界。(10)樹下止,效佛所行,至樹下思惟求道或洞穴中暫時止,一地不出三日。(11)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12)但坐不臥,若安臥,慮諸煩惱賊常伺其便。

(4)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的化身菩薩─再談觀世音菩薩又是從何而來的大菩薩,那是正法明如來所化的菩薩,當祂才登入初地歡喜地菩薩時,有一時聽到古佛千光王靜住佛持誦《大悲咒》,當下祂就從初地菩薩直趨證至八地菩薩,八地菩薩者是不動地,才有能力於十方國土遊歷來度化眾生。當然觀世音菩薩再經九地、十地菩薩修證,已成為一生補處菩薩,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善男子!汝等當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呪,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
「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呪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巳。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我身。從此巳後。復於無量佛所。重更得聞。親承受持是呪。復生歡喜。便得超越無數劫微細生死。從是以往。常所誦持。未曾廢忘。由持此呪故。所生之處。恒在佛前。蓮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這觀世音菩薩成大菩薩的事情是已發生在無量劫以前的事,不是最近十劫阿彌陀佛成佛的事情之時,成佛以來已十劫這時間太短了。

(5)阿彌陀佛成佛後請觀世音菩薩為右協士─前面講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才十劫,觀世音自在菩薩在菩薩道已修了「無量劫」,當阿彌陀佛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後,才請觀世音自在菩薩來出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右協士,左協士是大勢至菩薩。像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一度邀請他世界的文殊師利菩薩前來娑婆世界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右協士,左協士是普賢菩薩,共同來協助教化眾生。

(6)觀世音菩薩成佛,此世界名不再稱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云:佛言:「善男子!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極。善男子!當來廣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在世滅後,所度眾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眾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復次,善男子!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花眾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異。善男子!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加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國土自然七寶,眾妙合成莊嚴之事。諸佛世尊,於恒沙劫說不能盡。善男子!我於今者為汝說譬,彼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土莊嚴之事,方於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百萬千倍億倍,億兆載倍,乃至算數所不能及。其佛國土無有聲聞、緣覺之名,純諸菩薩,充滿其國。」華德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彼佛國土名安樂耶?」佛言:「善男子!其佛國土號曰眾寶普集莊嚴。」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名稱,在無量劫阿彌陀佛入滅後,觀世音菩薩成佛,此國土又叫作「眾寶普集莊嚴」。

(7)得大勢菩薩未來成佛的情形─《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云:佛言:「善男子!普光功德山王如來(觀世音菩薩成佛名),隨其壽命。得大勢菩薩,親覲供養,至于涅槃。般涅槃後,奉持正法,乃至滅盡。法滅盡已,即於其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光明壽命菩薩眾,乃至法住等無有異。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名者,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善男子!若有女人,得聞過去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名(得大勢菩薩成佛名)者,皆轉女身,却四十億劫生死之罪,皆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得見佛,聞受正法,供養眾僧;捨此身已,出家成無礙辯,速得總持。」爾時,會中六十億眾同聲歎言:「南無十方般涅槃佛。」同心共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即受記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萬四千那由他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七千比丘漏盡意解。爾時,觀世音及得大勢菩薩,即以神力,令此眾會悉見十方無數諸佛世尊,皆為授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見已歎言:「甚奇!世尊!是諸如來為此大士授如是記!」

(8)觀世音菩薩為何現女人身?─眾生要依什麼身得度者,菩薩則現什麼身為其說法。觀世音菩薩有此三昧力,妙音菩薩也有此三昧力,得大勢菩薩有此三昧,還有在佛世時娑婆世界當時與會聽聞法者,也有六十正士有此三昧力。此三昧叫「現一切色身三昧」、「普現色身三昧」。諸佛菩薩為方便攝化眾生,示現種種色身時所入之三昧。如《法華經》中他世界妙音菩薩、觀音菩薩之現身,即依此三昧之力用。所以 「現一切色身三昧」、「普現色身三昧」是菩薩已通達一切諸法如幻道理的三昧,能變現種種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師之變現男女、兵眾等,皆能如意而無所拘礙。菩薩即住於此三昧中,雖以如幻三昧之變化無礙廣度眾生,亦了知一切諸法如幻之理,故菩薩不執著度化眾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顯現度脫眾生?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云:佛告華德藏菩薩摩訶薩:「成就一法,得如幻三昧。得是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隨眾形類所成善根,而為說法,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一法?謂無依止。不依三界,亦不依內,又不依外,於無所依得正觀察。正觀察已,便得正盡,而於覺知無所損減。以無減心悉度正慧,謂一切法從緣而起,虛假而有。一切諸法因緣而生,若無因緣,無有生法。雖一切法,從因緣生,而無所生。如是通達無生法者,得入菩薩真實之道,亦名得入大慈悲心,憐愍度脫一切眾生。善能深解如是義已,則知一切諸法如幻,但以憶想語言造化法耳。然此憶想語言造化諸法,究竟悉空。善能通達諸法空已,是名逮得如幻三昧。得三昧已,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隨眾形類而成善根,而為說法,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華德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於此眾中,頗有菩薩得是三昧乎?」佛言:「有!今是會中,彌勒菩薩、文殊師利等六十正士,不可思議大誓莊嚴,得是三昧。」又白佛言:「世尊!唯此世界菩薩得是三昧,他方世界復有菩薩,成就如是如幻三昧?」佛告華德藏:「西方過此億百千剎,有世界名安樂,其國有佛,號阿彌陀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說法。彼有菩薩,一名觀世音,二名得大勢,得是三昧。復次,華德藏!若有菩薩,從彼正士,七日七夜聽受是法,便逮得如幻三昧。」華德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彼國應有無量菩薩得是三昧。何以故?其餘菩薩生彼國者,皆當往至彼正士所,聽受是法。」

(9)怎麼擺脫女人身之果報─所以觀世音菩薩不是女身,是幻化出現女身,古代人看了就雕塑成女身。當然也有菩薩願意現女身者,如《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云: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是師子童女,未盡女身分耶?」佛告阿難:「於意云何,汝謂師子是女人耶?」阿難白佛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莫作是言。所以者何?是師子及五百童女,以神通力現為女身,憐愍饒益未來世中諸女人故。所以者何?一切男子不得隨意入諸家中。是故阿難!師子童女,以神通力現受女身,而此女人,無女人法,無男子法,無非男非女法。所以者何?女人法、男子法、非男非女法不可得故。阿難!是師子於此法中不得一切法,成就法忍逮大照明。是故阿難!一切女人應當隨學,如師子童女受持是經讀誦通利為他解說。」

若女身想轉男身當要反省自己行為、舉止、心態,這可能要認真修行,實際必較難。如《大愛道比丘尼經》云:「佛言。女人八十四態者。迷惑於人使不得道。何等為八十四態? …。」可以自己搜尋經典觀看。

若是希望能快一點於下一生轉男身者,當要讀誦《妙法蓮華經》,尤其要注意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經云:「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妬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是時諸佛遙共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燒,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讚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得其便也。」

未完待續


[ 一般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