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一般小參 --        

     喜愛古聖先賢故事是何因緣?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輯 


六、參問

小時到現在我一直很喜歡看佛典故事的卡通,尤其是大迦葉尊者的苦行深根我心,我認為只要感受苦,我就能越來越清淨,請問這樣的方向是否正確?我也很喜歡達摩祖師傳及六祖惠能傳這些我從小看到現在,我看六祖讓我體悟涅槃與生死無別,在呼吸之間心若不起生滅想分秒即是生死,不知愚子這樣見解是否正確?

 

師答

佛陀開示法,比丘誦讀如是說:「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那是過去世有此因緣在,您才會喜歡古德祂們的修行故事。受苦不見得能得清淨,所以佛教古諸聖者是不修苦行的,就是有修苦行的事實,那是還沒有碰到佛陀以前,祂們雖有修婆羅門的苦行,但也沒有悟道。遇到佛陀後教他們正確的修行方法,就不再修苦行。

又如修頭陀行的聖哲,祂們是不覺得苦的,諸欲多的修行人才會覺得苦。一般不懂的人以為修十二頭陀行是很辛苦,日中一食、一缽三衣、居塚間、…,如是等等,好像好苦,其實一個聖者的心已規範好時,習氣沒有了,已少欲知足,這是佛性顯現,持戒自在與少欲就不會有苦的感覺。佛世時大部份初期出家比丘,是從婆羅門來歸依佛陀學法的,不久把佛法道理搞懂後就悟道了。不是受苦就會越來越清淨,這痛苦的根本不是身苦、受苦,就是心苦,所以您對於解脫道理沒搞懂。

您接觸的佛法都是世俗一般的資訊,您要接觸真正的佛法-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四念處等等實修的法門,才能真正懂得佛法。一般禪修可依四念處,能悟得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此於禪修中來體悟這些道理,這些道理是於自在坐中或於行禪、經行中來體悟,不一定很痛苦的來做到,而是慢慢導正自己偏差的行為(持戒)與覺知佛法,用心來體悟身、受、心、法等要點,得到身無苦樂受,面對因緣果報現象時,都能以所悟的諸法無我,而證得解脫的知見。

所提六祖是大乘菩薩再來示現,祂所說法都是菩薩法,若是理念搞懂,但還是要去真正證悟一下,不能只落於知見上的理解,這就要從禪修中來印證佛法了,此非三言兩語能談得完的,慢慢有打坐禪修經驗後,才能來談修行的身心問題。

至於「在呼吸之間,心若不起生滅想,分秒即是生死,不知愚子這樣見解是否正確?」這是阿羅漢的見解,證阿羅漢果者入滅後,每起一念即生死一次,就叫作變異生死。菩薩是念念隨緣起,但都是能離相無執,這又如何來界分生與死呢?生中有死,死中又有生,念念無礙,隨緣自在,所以菩薩是如此修的,這就是般若智。如來可以做到眾生心悉知悉見,卻是能無執一法,這道理也太深了,不說也罷。南無阿彌陀佛! 


[ 一般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