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一般小參 --

         請教有關分身的問題?


五七八參問

尊敬的善祥師父,

最近偶然看到臺灣S7x先生關於分身顯現的材料. 由於初次接觸這方面的東西, 一時真偽難辯.想請教師父,

1)從您的親身體會看, S7x先生所宣傳的的分身神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問題?他有一個網址,我對分身和神通之事尚不明了, 只是直覺他們的氣場雖很強, 但夾雜欲望,不是很清淨透徹呢?因此心存很大懷疑.

2)如果法身現起的話, 分身和神通會逐漸自動顯發, 隨緣而現?還是需要特定的手段, 才能完整有效的顯發出來? 是否有必要花一定的功夫修持這方面呢?

3)如果能夠分身的話, 這個分身凡人能用肉眼直接看見嗎? 分身有哪幾類?意生身屬於哪一類? 道家對分身有陽神”“陰神的區別,“陰神凡人用肉眼看不見你的分身,只能用天眼看見. “陰神的分身只能在心世界中存在,也就是所謂的腦內神國裡實現,不能干涉現實。陽神叫做人能見,凡人用肉眼都能看得見. 還能化成自己身體的樣子同時在各處出現,各幹各的事. 陽神能對現實有物質上的直接作用力.

4)很多人聲稱自己開悟見性了, 而很少或無任何神通現起, 這是真見性嗎? 就我個人而言, 心是有靈知力現起, 可以感知眾人心態和業力, 沒有空間距離的限制也僅此而已, 遠沒有什麼"神通廣大". 不是說想功利性的追求什麼神通, 但是沒有什麼神通, 因此也感到解脫上的很大局限性, 離自由無礙很遠.

 謝謝師父

                                            XX 敬上

師答:  

李大德:

阿彌陀佛!20111219MAIL收悉,一個修行人要有分身發起,就是要得五分法身圓滿,什麼叫五分法身圓滿?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等五。這樣境界的人已成阿羅漢,才會有分身化起。什麼叫分身?是指分身化現,或指其化身。諸佛、菩薩由於慈悲,用種種方便法門,化身至各處教化眾生;故分身乃是為教化、攝取眾生而起,稱為分身攝化。又菩薩分身攝化中雲,佛菩薩等變化成各種身,依眾生之根機而廣行化導。分身又作分身遣化,佛為攝取十方有緣之眾生,起大慈悲,以方便示現種種身,是即分身如來。又如觀世音菩薩分三十三身,地藏菩薩現六道身等,皆以慈悲權化而垂無窮之應益。看此大德好像無事好玩一樣,到處去分身示現空中,這有點影像合成技術就可以了,有這種分身法嗎?若是真的分身,那問題更大了,定是著魔難,著魑魅魍魎毘那夜迦了。

 經云:「若持五戒者,雖睡名為寤。若造五惡者,雖寤名為睡。若為五蓋覆,名為染塵垢。無學五分身,清淨離塵垢。」增一阿含經云:「復次,有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隨意欲行無數變化,或分身為百千之數,復還為一,飛行虛空,石壁皆過,沒自由,觀地無地,了悉空無,是時地為大動,是謂第六因緣地為大動。」

「禪度無極者雲何?端其心,壹其意,會眾善,內著心中,意諸穢惡,以善消之。凡有四禪:一禪之行,去所貪愛五妖邪事,眼華色心為淫狂,去耳聲、鼻香、口味、身好,道行之志必當遠彼。又有五蓋:貪財蓋、恚怒蓋、睡眠蓋、淫樂蓋、悔疑蓋。有道無道,有佛無佛,有經無經,心意識念,清淨無垢,心明真得無不知,天龍鬼妖所不能惑。猶人有十怨脫身離之,獨處山間眾所不知、無所復畏,人遠情慾,內淨心寂,斯謂一禪。心獲一禪進向二禪,第二之禪,如人避怨,雖處深山懼怨尋之,自深藏,行雖遠十情慾怨,猶恐慾賊來壞道志,得第二禪,情慾稍遠不能汙己。第一之禪,善惡諍,以善消惡,惡退善進。第二之禪,喜心寂止,不復以善消彼惡也。喜善二意,悉自消滅,十惡煙絕,外無因緣來入心者。譬如高山其頂有泉,無流入者,亦非龍雨水自內出,水淨泉滿,善心出,惡不復由耳目鼻口入,禦心如是,便向三禪。第三之禪,守意牢固,善惡不入,心安如須彌,諸善不出。外事善惡寂滅不入,心猶蓮華根莖在水,華合未發為水所覆。三禪之行,其淨猶華,去離眾惡,身意俱安。禦心如是,便向四禪。善惡皆棄,心不念善亦不存惡,心中明淨猶琉璃珠,又如女淨自沐浴,名香塗身,內外衣新,鮮明上服,表裏香淨,菩薩心端獲彼四禪。群邪眾垢無能蔽其心,猶若淨在作何色。又如陶家埏埴為器,泥無沙礫在作何器。又猶鍛師熟煉名金,百奇千巧從心所欲。菩薩心淨得彼四禪,在意所,輕舉騰飛,履水而行,分身散體,變化萬端,出入無間存亡自由。日月,動天地,洞視徹聽靡不聞見,心淨觀明得一切智,未有天地眾生所更,十方現在眾心所念,未之事,眾生魂靈為天為人,入太山、餓鬼、畜生道中,福盡受罪,殃訖受福,無遠不夫得四禪,欲得溝港、頻來、不還、應儀,各佛如來.至真平等正覺、無上之明,求之即得。猶若萬物皆因地生,自五通智至於世尊,皆四禪成,猶眾生所作非地不立。眾祐又曰:『群生處世,使天帝仙聖巧黠之智,不斯經,不獲四棄之定者,猶為愚也。』既有智慧,而復一心即近度世。為菩薩禪度無極一心如是。」

「神足昇虛空,兩手捧日月,遊行於空中,種種作異變,或分身無量,還復合為一,或水如地,或入地如水,石壁不礙身,左右出水火。父王大歡喜,父子情悉除,空中蓮花,而為王說法: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大樂說!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現在來回答您的問題如下:

1.     從您的親身體會看, S7x先生所宣傳的的分身神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問題? 他有一個網址,我對分身和神通之事尚不明了, 只是直覺他們的氣場雖很強, 但夾雜欲望,不是很清淨透徹呢?因此心存很大懷疑. 氣場強盛是鬼神、魑魅、魍魎、毘那夜迦等附身才會有此現象,然後您說他又雜染欲望,如此分身如何化起,既然心不清淨,沒有五分法身具足,怎能有分身。於世間事做名聞利養事,雜染欲望事,此等人說是有分身,無知者才會相信。所以您還懷疑,連討論都不必去討論的。

2.     如果法身現起的話, 分身和神通會逐漸自動顯發, 隨緣而現? 還是需要特定的手段,才能完整有效的顯發出來? 是否有必要花一定的功夫修持這方面呢?這要從兩方面來說,一者是阿羅漢聲聞於五分法身獲得時,自能夠現起六種神通,若僅是得五神通,無有漏盡通,則還僅證阿那含果而已,心中還有微習不淨(慢心)故。二是菩薩,自性不完全清淨,要有化身一個如三地菩薩(明地),若如是證入二地菩薩能離諸污垢法後,即能入三地菩薩明地(發光地),此時菩薩心明無執無礙於一切法,其自性光明雖有點顯露,但其心還有微細餘習,所以不能證入真的「心明見性」,但已有一分法身能化起一化身。此化身是不由自己發起,而是受眾生憶念應緣而發起,本身自己並不知道,但別人能知道、看到。若是主動發起意念而生化身,這是所謂意生身,不是應化分身。此等行者僅是處於色受陰魔相中,未證得受陰盡,所以未至信位入之初步境界,故未入佛法菩薩境界之門檻裡。五地菩薩可有三個應化分身,但因心還不淨故,自己還是不知道。要證得阿那含果境界,自性空已證得(心明見性),才能了了清楚於自己化身出去辦事之過程,若僅是知神識出去辦事,但其過程不能像阿那含果人那樣清清楚楚,其自性根本未淨故。這部份要聲聞人重實修始易得,無斷諸習怎能得分身化起,及六種神通具足?若是心不淨是不能誘起靈通的,若強索取神通則容易著魔。二者要證得心自在無礙三昧時,才能去練心通神變之起用,所以到心清淨要發神通時,當然都得依禪定來誘起,從有為法來學起。這與六地如來地心淨自然現神通是不一樣的。若心還有不淨,想要有神通,就要走陀羅尼門一途,即是依佛菩薩三密(身語意)來達到利益眾生事。再說現起化身不是好玩而已,而是有要事要去辦的。若是行為不良,背離戒律儀,也求名聞利養,這樣就是說有什麼通,定是魔已附身了。

3.     如果能夠分身的話, 這個分身凡人能用肉眼直接看見嗎? 分身有哪幾類?意生身屬於哪一類?當然分身(應化身)、意生身都是可以被看到,心眼不開不能現意生身,心適度清淨有人憶念您就要現應化身,不能現化身就是心還不淨。上面已提過大乘人意生身發起於色陰、受陰魔相中的人都可以做到,是發自本人意識心,這是無事擾眾生,佛法不是這樣修的,詳如楞嚴經佛所說之經文,但五蘊─色受想行識等,僅處於前二者魔相中,不能斷除色受蘊之執著時,怎能得化身。當然此等分身是可以給人看到,但不是無事現分身給人看,而是此人有想憶念才會化現,當然憶想著力、得力的人是可以看到的,若本人心沒開或沒外力加持亦不易見。另外低階菩薩真證得心明發光三地、燄慧發起四地、難勝地為五地菩薩。此等三位菩薩是住三昧(samādhi)樂正受(於禪定中發)能生意生身,此等聖人以定性為樂,異於苦樂等受,故意譯為正受。有此三昧樂正受,乃通第三、第四、第五地菩薩所修三昧,證得真空寂滅之樂,普入一切佛剎,隨意無礙,是真意生身。若無入禪定的菩薩就只有應化身而已,其情況如前述,低階菩薩三地只有一化身而已,五地菩薩也僅有三個化身。今生有幾人能得三、五地菩薩位?要有化身就要證入無二勝義諦相。如何證入無二勝義諦相得忍法、無生無滅法?據《大方等大集經》云:「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信不可說、知不可說、說不可說;於不可說、不生怖畏;知不可說及色二法無有差別,受想行識,眼乃至意,佛法僧寶、生死解脫,法界不可說,亦復如是。是名菩薩得忍辱分,得無生分,得無出分,得無取分,得無汙分,得無有分,得無作分。具足成就如是等分,於一切法不生二相,二心二意二分二緣。若有菩薩能如是觀,是名不去、不來、不住,以不住故,故無所作。無所作故,無所願求。無願求故,不斷不常。若無斷常,即是中道。中道即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無作無求。以是義故,名為甚深。無有作者、無有受者,以是義故,復名甚深。不生而生,不出而出。以是義故,復名甚深。譬如熾火,從因緣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火滅已,無有去處,無有來處。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善男子!若有菩薩能如是知,當知是人則得受記。」所以佛法要先修忍法,不執一切法後始得甚深法,最後得─『不生而生,不出而出。譬如熾火,從因緣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火滅已,無有去處,無有來處。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所以說分身沒有說幾種的,而是分為能現起多少個應化分身而已,依菩薩心淨程度而現不同數量之應化身。諸佛大菩薩能於同一時間接受宇宙所有有緣眾生憶想,而化出千萬億、無量億之化身。要證得化身無量先要修忍法,再入甚深無有作、無有受者之法,已如上述經典所述。

4.     道家對分身有陽神”“陰神的區別,“陰神凡人用肉眼看不見你的分身,只能用天眼看見. “陰神的分身只能在心世界中存在,也就是所謂的腦內神國裡實現,不能干涉現實。陽神叫做人能見,凡人用肉眼都能看得見. 還能化成自己身體的樣子同時在各處出現,各幹各的事. 陽神能對現實有物質上的直接作用力.我沒有道家的觀念,但大眾所談所謂陰陽神都不是出自清淨法身,故與應化身無關,但與意生身可能有點相關。學佛法的人不去談這些陰陽神,因都是些不究竟的法,但修證過程中難免要體會這些。若是一個人只能於無太陽時才能讓神識出離,這就是出陰神,陰神是見不得光明故,一見光明就受不了,這就等於陰界眾生一樣。若是有人心已打開後,能於陽光下照樣神識出離色身,這就是出陽神。陰陽神都能被看到,只是能看到的要依對方各人的修證。若是菩薩或佛所化出的陽神,不只能被看到,且還是有血有肉有體溫的身體,這才是真正的出陽神,化現真實可說是陽神。陰神正常人是看不到,因其眼睛光波長沒改變,所以是看不到的,若是光波長已有改變,此人陰神照樣能看到。不管您有出陰神、陽神能力,若是心還不清淨,五分法身不得,這些都與解脫無緣,光說不練真實法也是沒有用的。

5.     很多人聲稱自己開悟見性了, 而很少或無任何神通現起, 這是真見性嗎? 就我個人而言, 心是有靈知力現起, 可以感知眾人心態和業力, 沒有空間距離的限制也僅此而已, 遠沒有什麼"神通廣大". 不是說想功利性的追求什麼神通, 但是沒有什麼神通, 因此也感到解脫上的很大局限性, 離自由無礙很遠.當然這也沒真開悟,更沒有真見性。經雲,末法時期聖眾皆埋隱了,若真是聖人的話,是不會出現於江湖上、網路上的,依此原則觀世間芸芸眾生有修無修皆了知矣。從《佛說大乘金剛經論》來說,四句義─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等四層次,用來印證修行次第是很容易瞭解的,若修行沒有經過此四層次實修證得,就是沒有「明心見性」。大家把「明心見性」誤會了,經典裡查不到「明心見性」之語句文字,「明心見性」此句只出現在中國古德注釋經典裡,所以說是中國的佛法名相,也許是從達摩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來。所謂「明心見性」是要去做的,不是已得究竟,所以要做到「心明性現」或「心明淨性現」,這樣才是究竟。「明心見性」1234等字倒過來看,就能夠理解什麼叫「心明性現」了。經典又言,空身者能證須陀洹果(破色身束縛已除身見),空心者能證斯陀含果(明心─無餘粗中習),空性者能證阿那含果(悟性空─無微習),空法者能證阿羅漢果(無染法於心地─無微微習),如此始得五分法身現起(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等五法身)。法身者清淨、無相之義,所以此行者可以說─已證得戒德清淨,諸禪定善境得而不被黏,般若慧現起已能離一切相,做到信不可說、知不可說、說不可說之境界,因已無所執取故,解脫法身實得,解脫知見後神通再現起,得六神通(此部份現神通要深入經藏中學,才能學得現實際神通,非小通)。以此等境界來評估,今人有那個實證明心見性?或稱心明性現?若是有人做到心明性見(),已達性空境界(第三層次),是要具有五神通得阿那含果。經云:性空者應該能出陰陽神於世間,出去辦何事其過程都要清清楚,若是自心只知道出去辦事,不知其經過細節,是沒有證得性空,亦即不是真阿那含果行者。再說佛也預言─佛滅2,000~3,000年之間,行者最高成就者,只能得個愛盡阿羅漢無三達智”(知過去、未來、現在),現在是2556年正好在此中,誰能得明心見性或心明性見。若愛欲不盡,得個什麼果也沒有,還想要心明性現?有的人連離色身束縛這一關都沒有經過,還談什麼要能明心見性。您應有達到心眼已開境界,才會有色、受兩陰魔相現起,但此心還有感於外緣,更能不受時空距離影響而感知,所以說但還是不淨自性,沒有實證得能離相功夫─般若智慧,所以還會受到諸緣感召。末法時期我們不能自證各境界,就要於稍為能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後,進入陀羅尼門,依佛之身語意三密而造作,而利益眾生,如此尚可也。總之,心若不能無礙,就是心還有毛病、微習、微微習,這樣也就是沒有心明,所以趕快再去除餘習得心明,這樣也僅是淡薄三毒─貪瞋癡而已,若還有淫欲事存在,求名聞利養事在,就連個什麼也不是、也沒有了!謝謝您的MAIL

此人現在空中幹什麼?本來要化現是為眾生而做事,在此虛空看火車不是很無聊?

            


[ 一般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