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一般小參 --

             任何食物吃多都是毒黃豆也不例外!


四八O、參問

阿彌陀佛   師父 師兄你們好。有關於這封信附加檔案,說黃豆的弊處。心有質疑 請問是否真吃黃豆不好?那素食者該如何?謝謝

xx敬上

附件《為了女性朋友的健康 請注意食用黃豆製品》

 以下為我的親身經歷,事實的經過,以下我的意見均為綜合書上所看到的,及我個人的感想。我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醒其他年輕、有健康意識、卻不知情的女性朋友們。1989年我畢業於美國德州高中,期待著開始我的大城市裏的大學新生活。我替自己下了一個目標,在飲食上做改善,要吃的更健康。當我搬到健康意識高的城市,德州奧斯丁,我開始構築我健康身體的要件。 我發現豆腐是所有營養食譜的組成要素。

我每日購買豆漿,將之成為我每日食品的主要來源,我用它來泡麥片、加冰塊做成雪泥冰、或是肚子餓時,隨手喝一杯充飢。

我吃黃豆製成的鬆餅、豆腐味曾湯、煮黃豆、及黃豆芽。 所有與健康有關的書籍,都是提到黃豆對身體有益,能預防疾病,從心臟病到乳癌。應該都是因為那神奇的植物激素,像賀爾蒙一樣的,幫助女性身體保持年輕健康。 我看起來很健康,我經常運動,但是,我的經期開始不順。 在我20歲的時候,為了調整經期,我開始吃避孕藥。並且在每次來經時,我都必須承受很大的痛苦。

 我的身體開始腫脹,就好像是肌肉鬆垮後的肥胖。我並且開始感到沮喪及有熱潮紅的產生。我一直以為這些都是所謂的經期症候群,因為我一直有經期不順的困擾。 25歲這年,每次的來經,都會讓我痛到無法走路。 有些避孕藥並不能幫到一點忙,我不在繼續使用它們。這樣的情況又再持續二年,直到我開始覺得這不應該是正常的。終於,當我27歲時,我的婦產科醫生告訴我,我的子宮內有二顆囊腫,各有一個網球那麼大。開刀取出後,還好,都是良性的。婦產科醫生告訴我,應該繼續使用那些避孕藥,但我沒有。1998年,大約一年後,我的醫生發現,我一邊乳房內有腫塊,開刀取出後,所幸,是良性的。200011月,我的下巴腫脹,我的牙齦開始發炎。我以為是蛀牙,但牙醫告訴我,牙齒並沒有問題。吃過抗生素後,情況並沒有改善。然後我發現我的右邊脖子有個小腫瘤。

我告訴母親我可能是得了甲狀腺腫瘤。但她告訴我,家族裡並沒有得過此病。直覺告訴我,去找個專業腫瘤治療師,他告訴我應該是突起甲狀腺癌。經過長串檢查,證實是癌症。我與我的未婚夫驚訝的說不出話來。我們都沒有心理準備,我相當害怕。我們立刻預約開刀日期。醫師告訴我,必須要等到腫瘤取出後,病理學家才能知道是否為癌症。同時他們又在我的右邊耳垂部分,找到一個腫塊,及一個較小的腫塊在左邊,所以整個甲狀腺都被移除了。醫師們告訴我,再經過放射碘的治療後,我就會恢復健康。治療過後,我開始尋找,是什麼造成這一長串的病症,我從未想到,竟然會是我吃了近十年的黃豆製品。難道,黃豆不是該是最健康的食品嗎?! 終於,我找到一個網站,有關甲狀腺與黃豆的關聯性。 原來,黃豆製品只是在製造植物油後的副產品這簡直太瘋狂了。

這麼多年來,所有的資訊都沒有告訴我們黃豆可以是個有害的食物。我去見了一位草本植物學家,她在1985年時,被診斷得甲狀腺癌。 她說,黃豆就是那罪魁禍首。 因為囊腫及其他子宮內的病變,她的子宮已經切除。幾個月後,我遇到另一位經常食用黃豆製品的女性,也得了甲狀腺癌。還有一位年僅19歲的女生,剛動完甲狀腺移除手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乳房癌被歸類為是受到雌激素影響。而黃豆則是最能效仿雌激素的物質。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黃豆,因為,從來也沒看到一篇與黃豆可能產生危險有關的文獻。任何女性,如在發病前有食用黃豆製品,發病後還是會繼續食用。

因為並不知道它的危險性,並不知道它會如何的在女性體內造成反應。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女性在得了甲狀腺癌,大都會得到乳房癌。我有一個同事對黃豆製品也是相當依賴。我見到她開始掉頭髮及體重開始增加。就算她從未停止過每日的運動,以及中午的水果餐。最近她也開刀將從子宮內取出腫瘤。我警告她別再攝取黃豆製品。並要她去參考那篇文章。

但我相信,直到有一天在晚間新聞將這消息傳遞出去,這消息並不會受到重視。女性還會繼續成為受害者。在此之後,已有二年,我不再攝取黃豆。各位讀者,請將我的故事傳達給你所在乎的人。現今,有大量的年輕女性,不斷的攝取黃豆製品,以為那是正確的。為了要健康,才去食用黃豆製品。
 

師答:

大德:

彌陀佛!201069mail收悉,收到此mail的附件,我上網去查尋一下,好像還有數篇文章在網上流傳著,錯誤訊息又在影響一些無知的眾生。觀此文之後,我只有一個感覺,除佩服這位女士之無知外,她還要大怪豆豆大人,真為豆豆叫屈。黃豆大人又招誰惹誰,平白地被判了那麼多罪狀?原來醫生已說痛風是常吃黃豆惹的禍,說其普林含量多,所以造成痛風,我們吃了卅幾年黃豆,也沒有發生過什麼痛風。醫生從不叫人不要吃肉,肉裡面的普林更多呢!況且非吃素的人,那個人會天天吃黃豆吃到發生痛風?

黃豆現在又是犯子宮肌瘤囊腫、甲狀腺癌、乳房癌、下巴腫脹,牙齦發炎、掉頭髮、體重增加、…。容我這蒙古大夫跟這位大德診斷一下,她可能是罹患了常服避孕藥與天天吃過多黃豆,造成黃豆食物中雌激素與避孕藥的衝突而發病的,還有犯營養蛋白質源不均之毛病。當然蒙古大夫不見得準,但她這種吃黃豆法,讓我們很感佩也很疑惑,難怪她會得那麼多毛病。 

每日購買豆漿,成為日食品主要來源,吃黃豆製成的鬆餅、豆腐味曾湯、煮黃豆、及黃豆芽、…,其他食物都不吃?天天僅吃黃豆,有這種人?這樣不就得了偏食症的營養不良。又她年紀不大,何以要常吃黃豆來補充雌激素?若是更年期的人,才要這麼地吃法,但也不是全天都在吃黃豆製品。

另外,黃豆製品只是在製造植物油後的副產品,這是指製造素火腿的原料─大豆粉,再用擠壓法把豆粉的蛋白質分解後重組成條狀蛋白質,這本來是幾十年前的食品技術,因而有另一類的素食蛋白質源,但也不可能一個人天天都吃素食火腿?這些大吃黃豆製品發生甲狀腺癌,其原因尚不得而知,或許是工作壓力大、缺乏維生素等因素,造成精神亢奮、導致甲狀腺功能失常,最後發生毛病也未可知。

有關素食者對於黃豆的態度要如何來做?吃黃豆製品只是當一個蛋白質源,一定要與乳酪、花生、黃帝豆、豌豆、腰果、堅果類、…,混合成一完整多源的蛋白質源,然後維生素與礦物質要每天補充得夠,我們都是這樣吃了卅年,一直身體都無大問題。

法爾網上有一篇文章《素食者的飲食經典(1)─六大類營養素的簡介及其重要性》裡頭有評估動植物蛋白質之品質,及如何組成每日蛋白質營養成分,對於蛋白質源要由多種食物來組成,不能全賴一種植物性蛋白質源(如黃豆等),這樣長久以往身體當然會出問題的。下面列出該文片段,請自己參考。謝謝您的mail
 

()、素食者蛋白質較高的食物(g/100g=g%)

1.   含特高量蛋白質(40%以上)---分離蛋白(Isolate soya protein) 98%、精製大豆蛋白(Concentrate soya protein) 62.5%、豆皮 51.7%、脫脂花生米 49.7%、酵母粉 42.8%

2.   含高量蛋白質(40%以下~30%以上者)---黑豆 37.1%、黃豆 36.8%、豆枝 33.2%、杏仁 31%

3.   含中量蛋白質(30%以下~20%以上者)---去殼瓜子 29.1%、紫菜 28.4%、蠶豆 27.1%、花生米24.7%、刀豆 24.3%、豌豆 23.1%、綠豆 22.9%、竹豆 22.2%、紅豆 21.3%、頭髮菜 21.3%、花豆 21.0%、油豆腐 20.5%

4.   含低量蛋白質(20%以下~10%以上者)---素火腿 18~20%、海菜 17.9%、麵筋 17.9%、蔭瓜 16.9、乾蓮子 15.9%、腐乳 15.6%、黑芝麻 16.3%、白芝麻 16.1%、五香豆干 14.9%、燕麥 13.9%、味噌 12.5%、麵粉 11.6%、臭豆腐 11.6%、大麥 10.3%、木耳 10.1%、黃豆乾 10%

5.   經常吃喝的食物蛋白質含量---起士 21.4%、蛋黃 14.8%、蛋白 10.1%、香菇 13.0%、豆瓣醬 12.0%、皇帝豆 8.9%、金針 8.5%、冰淇淋 4.5%、全脂牛奶 3.7%、花生乳 3.1%、豆漿 3.3%、豆腐 6.4%、豆頭(豆腐粕) 3.9%
 

()、每日蛋白質的需求量

每天的卡路里應該有10-15%來自於蛋白質。對一般人而言,以體重高低來計算,需求量約為0.8公克/每公斤體重,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體重是60公斤,你大約需要 0.8*60=48公克的蛋白質。若從事粗重工作者需要比平常人更多的蛋白質,以應付工作的消耗。若從事耐力運動的人,例如長跑選手,每天約需要1.2-1.4公克/每公斤體重。若攝取超過身體所需求的蛋白質,除造成肝臟解毒機能的負擔,還要增加相對的維生素攝食,不然就會造成慢性病的發生。

一般經常從事活動的人,每天應該有60%的熱量來自於醣類,包括米飯和麵食,10-15%的熱量來自蛋白質,其餘25-30%來自脂肪。除了足夠的蛋白質之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能夠提供肌肉足夠的能量,進而提昇活動力,若光吃那一種營養分來當能量的來源都是不好的習性。

若是攝取的營養分能量不能應付身體所要消耗量的,人體會把蛋白質轉換成能量而提供活動所需,不平衡的飲食,會使飲食中的蛋白質被消耗掉,而不能用於合成身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類,原有的各種蛋白質或肌肉也會被分解,提供蛋白質來源以應付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如果想要維持身體機能運轉正常,充足的能量攝取和蛋白質攝取是同等的重要,但是注意不要吃的太多,所有身體沒有消耗掉,沒有用於合成身體組織細胞的多餘能量,不論原先是來自於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或是脂肪,最後都會被轉換成脂肪而儲存起來,只是轉換的效率各有不同而已,前者40%,後兩者60%
 

 ()、葷食與素食者攝食蛋白質品質比較

一般人認為素食者營養會不夠,一定要葷食才會健康,其實除因果關係不去講它外,動物性與植物性的蛋白質都是胺基酸所組成的,只要您好好選擇食物,組成菜單,蛋白質攝食量能滿足每個人每天的需要量,那也就會很健康的。現在我們來比較某些食物的蛋白質營養品質情形,胺基酸分數(amino acid scoreprotein score)是指以必需胺基酸含量對蛋所含有的比例;生物價(Biological Value---BV)是指蓄積氮被用來生長或身體利用的百分率;淨蛋白質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 ---NPU)是指由消化係數試驗所得的蛋白質被利用率;蛋白質效率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是指蛋白質能用來生長或生產的比率數值。

1.食物蛋白質品比較表

蛋白質來源

胺基酸分數(2)

生物價(BV)

淨蛋白質利用率

蛋白質效率比值

    100

    94

      94

     3.92

肉、魚、禽肉

    66-70

   74-76

     57-80

    2.3-3.55

牛乳

     60

     85

       82

     3.09

小麥

    28-44

   52-56

       40

    0.6-1.53

玉米

     41

     60

       51

     1.12

黃豆

    28-43

     71

       61

     2.32

註:(1)Rome1970. FAO Nutritional Studies. No. 24. (2)蛋白質品質對蛋中必需胺基酸的比較值。

由表1可知所列食物蛋白質品質最好的是蛋,其次是牛乳,但黃豆雖然胺基酸或蛋白質含量較少一點,但它的生物價(BV)、淨蛋白質利用率(NPU)、蛋白質效率比值(PER)都與肉、魚、禽肉相當。當一個素食者能吃黃豆、黑豆類,並喝牛乳時,其每天蛋白質攝食量若足夠時,就跟吃葷的人沒有兩樣。若有素食者也有再吃蛋的話,那蛋白質營養攝食品質,已高過於葷食者。

還有葷食的最大毛病在於常常攝食過量的蛋白質,除它不能充分被利用外,也造成肝臟分解蛋白質時增加很多的工作,若再加上代謝時相關維生素攝食不足,不能彌補多餘出來的蛋白質分解所需要時,就會造成慢性病的爆發。(部份節錄)
       


[ 一般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