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一般小參 --

             學佛者不應強求什麼功德!


三九一、參問

張大德:

您好!您的來信我已經看了,感觸挺深的。但是由於最近瑣事很多,沒有能即使就您的來信給予回信,見諒。這次是因為有別的問題要問您:

1、怎樣才是正確的瑜伽念誦?瑜伽念誦跟出聲的念誦功德一樣嗎?怎樣念佛有用?  因為條件限制,我不太可能專門學佛,所以想老實念佛,可是怕周圍人不理解,所以採用瑜伽念誦。

2、請問 抄誦《心經》,有功德嗎?抄,我是想像練字一樣認真抄;誦,就是一有空,在心裏默背。

3、因為我的經文是從網上下載列印的,我想請問您 列印出來的和我抄出來的經文我應該怎麼處理?我怕出錯,懇請您指點。

4、大悲咒的持誦儀軌是什麼?如日後可以背誦了,隨時隨地默背可以嗎?

5、在論壇上看到說 :用第六意識念佛沒有功德,要用心念佛才有功德。請問:何為用第六意識念?何為用心念?怎麼用心念?

這次問題挺多的,也挺麻煩的,關於剛才咒子的持誦儀軌,我並不是怕麻煩,主要是我現在的條件不允許我按照儀軌行事。   

感謝大德的答疑!   謹祝身體健康!

                         此致 敬禮                                   晚輩王xx敬上

 

師答:

 王大德:

阿彌陀佛!200857mail收悉,好久未回mail,至今才找時間來回mail,怠慢之處尚請見諒。

1.     怎樣才是正確的瑜伽念誦?瑜伽念誦跟出聲的念誦功德一樣嗎?怎樣念佛有用?  因為條件限制,我不太可能專門學佛,所以想老實念佛,可是怕周圍人不理解,所以採用瑜伽念誦。瑜伽念诵法是何定義?瑜伽梵語yoga之音譯,意譯作相應,主要是依打坐調息(調呼吸)等方法,修苦行─斷除肉體欲望,堪忍諸種難忍之苦行時,集中心念於一點,都是在修止、修觀(奢摩他與毘鉢舍那)為主之觀行,能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都是稱為瑜伽。所以名相若無詳知,最好不要人云亦云。因此有聲、無聲的唸誦法,都是可以稱為瑜伽念誦法。我知道您要說的是無聲念佛法、持咒法,這不是叫瑜伽念誦法,要麼能叫金剛陰持法比較妥當,也就是金剛念誦法─唇齒相合,小動舌端之默誦。先來看看佛教念誦之法約可分五種。依《祕藏記》與《安然金剛界對受記》,舉出五種念誦之名:(1)蓮華念誦,即誦聲僅聞於自耳之念誦,如口唸耳聞是;係用於蓮華部之念誦。(2)金剛念誦,即唇齒相合,小動舌端之默誦,無有聲出;係用於金剛部之念誦。(3)三摩地念誦,不動舌,僅於心中念誦,是真默念是;係用於佛部之念誦。(4)聲生念誦,即於心蓮華之上觀想商佉(śavkha,意譯白螺貝),復觀想自商佉出妙音聲,猶如振鈴響聲,隨聲而誦;係用於羯磨部之念誦。(5)光明念誦,即念想口出光明,遍照法界而持誦;係用於寶部之念誦。以上五種方法,不是個人想用什麼法就用什麼法,而是要依各人修行境界而選用,或依上師做佛事之狀況而選用。一般人修行次弟先選用有聲持誦法,因唯識講「動身發語獨為最」,是說明第六意識心強盛,用此心持咒、唸佛熏習力強,較能熏入阿賴耶識裡。當有聲唸佛、持咒者氣至延腦,不能出聲執持咒、唸佛時,不得不轉入金剛持誦或默念心持。您如果氣未明顯開展出來,要強用默念持佛號,是勉強可行的,但要避免傷血氣。修行不要分別強求功德,有企求心、求功德心修行,是謂不淨行,其功德若是有也不多,《金剛經》裡講,福德即非福德性,有福德性即不謂多,依無福德性修持,其福德等虛空。

2.      請問 抄誦《心經》,有功德嗎?抄,我是想像練字一樣認真抄;誦,就是一有空,在心裏默背。修心養性是利益自己功德,能度別人是要培養未來成佛功德。您做一件佛事只要依當時心念去做就好,不要常要求什麼功德不功德,不求中自有功德,越無相去做佛事,其功德越大。

3.     因為我的經文是從網上下載列印的,我想請問您 列印出來的和我抄出來的經文我應該怎麼處理?我怕出錯,懇請您指點。抄完後疊收在一起,找初一、十五有拜拜時,在香爐裡化掉。若您還執著有相,可以雙手合十敬告天地:這是某某人抄經,其功德火化後迴向某某…等。

4.     大悲咒的持誦儀軌是什麼?如日後可以背誦了,隨時隨地默背可以嗎?大悲咒要能學到真正的「悉曇古音」,我們已在準備印行《金剛經》課誦本,裡頭併有《心經》、《大悲咒及儀軌》,其大悲咒是注悉曇古音。若一個人能持誦悉曇古音,其唸法是非常不一樣的,也可以隨時隨地的持誦,因能隨時利益一切眾生,這才叫大悲咒。法爾網站上不久也會上「悉曇古音大悲咒」持誦法語音檔,請注意網路上的消息。

5.     在論壇上看到說:用第六意識念佛沒有功德,要用心念佛才有功德。請問:何為用第六意識念?何為用心念?怎麼用心念?又是求什麼功德?這種一知半解的網站最好少去逛,亂了無知大眾的心意。最大功德是無相,自性開顯不妄執就是無相,這種人才有很大的功德。一個初學者不用聲唸,怎能修入心中,若修不入心中,怎能真的用默念、金剛持,或是轉為自性心念佛。何況就是初基者強用默念,還是在用第六意識心念佛,不是自性心在念佛。此「心念」的定義要講清楚,無知初學者是不會搞清楚的。又因第七意識是散亂的、是思量的,不會好好專心念佛,所以初修行者還是都用依第六意識心唸佛。待真心現起時,能自性念佛時,才是真正的心念,自性念佛時,第六意識可以轉為觀察者,觀自性自心在念佛,這也就是達心念心聞的境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法門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在說明這種境界,能達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者,這種人已是菩薩的境界,當然祂不會執著有無功德了。

6.     這次問題挺多的,也挺麻煩的,關於剛才咒子的持誦儀軌,我並不是怕麻煩,主要是我現在的條件不允許我按照儀軌行事。   感謝大德的答疑!   謹祝身體健康!佛法是方便的,在什麼環境底下,能做什麼修行事,就做什麼修行事,只要不違反戒律─殺、盜、淫、妄的戒律事,其他佛菩薩是慈悲的,都是會加以方便指引的。謝謝您的mail。

 


[ 一般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