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參 --
佛教被人誤解要怎麼辦?
三一九、參問:
尊敬的張老師:
您好!我從成功大學網站上下載了一本鄭育能教授寫的書。上面說控制呼吸法,也就是腹式呼吸不利於小孩去做,會使大腦變得遲緩。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認為應該不會。不是說入靜對人潛能的開發是有好處的嗎?
您上次回信寫給我很多忠告,非常感謝您的解答!我還有一些問題想要問您。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消極的迷信,是一種唯心主義。我現在上高二,看政治課本上講的哲學都是這些。我很傷心,因為我相信佛陀偉大的智慧,而仍然有很多人對佛教存在著很多的誤解。請您看看我理解的對不對。我認為信佛不是拜偶像,佛法講的不是神創造了世界,而是向我們揭示了宇宙人生無常,苦,空,無我的真實道理並教導眾生如何離苦得樂。拜佛是有含義的,是一種修行的方式。這些我都有所瞭解。問題就是課本上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句話符合佛教的世界觀嗎?自然界先於人的意識存在,這句話對嗎?我隱隱約約記得佛教有一種說法:世界是由於無始劫以來的業力感召而形成的。在現代科學發達的今天,在破除封建禮教的今天,佛教被別人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哲學,也就是神學的範疇。我記得有法師說過:佛教非宗教非哲學,是佛陀的教育。這點我很相信,並且我的生命將永遠與佛法在一起,追求真正的快樂,而不是總被虛假的現象迷惑。請問張老師該如何解釋普通人思想中把佛教誤認為是宗教且是一種幻覺的誤解?還有一個問題,請問張老師,我該如何看待書本上教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哪些是可取的,而哪些又是不可取的?
還有一個問題,淨空法師說近代清朝之所以會這麼快滅亡是因為不遵守老祖宗的教導。歷史上認為清朝是因為不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盲目排外而導致滅亡的,這點是一定的事實。中國的老祖宗教導人心淨化,人心淨化則沒有災難。(此種觀點被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是唯心主義)從我認為的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清朝盲目排外,自認為是天朝上國的思想肯定是錯誤的,從一開始不發展現代科技教育必然要落後於他人。清朝的統治者不謙虛,這點上沒有遵守孔子的教育。這裏面我有一個疑惑,有法師講經說過人類科技的發展會帶來災難,所以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最後要被毀掉。那麼是這位法師或者說是有智慧的老祖宗認為,科技的發展是不好的,儘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可是弊大於利,所以老祖宗反對這麼做。我是否應該這樣認為:這一切都是人生酬償過去所造的業,貪嗔癡是根本的原因,所以無法控制不發展科技,現實的需求使得科技一定要發展。但是正確的觀點還是老祖宗堅持的不發展科技,對嗎?請問張老師如果清朝是具有賢德的老祖宗執政該如何治理國家而避免當時的外憂內患呢?老祖宗的教導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古代對婦女的要求是忠貞,不提倡再嫁。我記得宣化上人也有一個開示說結兩次婚到陰間就被鋸成兩半。那麼,現代人婚姻過分自由和古代婚姻包辦是不是都不太合理?課本上對程氏理學是持批判態度的,認為它不合理。請問人的天性到底應該符合什麼?
我還聽說過一句話:科學越發達,佛教越會被別人所接受。的確,佛在兩千多年前便預言了很多事情,隨著科學的發展逐漸被證明。但是,我認為有的東西是沒辦法用實驗證明的除非這個人親自去實踐佛所說的話,可在佛教當中,信解行證這幾個環節都是不能獨立分開的,去履行佛說的話也就意味著接受真理。我一定是有信心的。
我想說了這麼多的話可能是一種所知障,如果我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懇請張老師加以指正。學佛最關鍵的還是堅定不移的志氣,我不會改變我的信仰,因為我相信生命是永恆的,斷滅說的觀點是錯誤的。我有自己的如是因如是果,目前正遭遇很大的困難,身心疲憊不堪。非世界與我過不去,乃自心所造之境也。
非常抱歉耽誤張老師寶貴的時間,萬分感謝!南無阿彌陀佛!
無名敬上
師答:
無名大德:
阿彌陀佛!10月1日mail收悉,因最近有事未能即時回函,尚請見諒。您所提問題回答如下。
1. 您好!我從成功大學網站上下載了一本鄭育能教授寫的書。上面說控制呼吸法,也就是腹式呼吸不利於小孩去做,會使大腦變得遲緩。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認為應該不會。不是說入靜對人潛能的開發是有好處的嗎?鄭育能教授寫何書,我未看過,也沒時間去看。但若是控制呼吸到產生修行的境界時,就可能會產生他所說的狀況,也就是內在真氣已產生,會擾亂到腦內的賀爾蒙系統,所以大腦會變得反應遲緩,記憶力衰退等現象,這是二地菩薩入三地菩薩前的煩惱,即所謂的闇鈍障,經論言,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也。
2. 您上次回信寫給我很多忠告,非常感謝您的解答!我還有一些問題想要問您。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消極的迷信,是一種唯心主義。我現在上高二,看政治課本上講的哲學都是這些。我很傷心,因為我相信佛陀偉大的智慧,而仍然有很多人對佛教存在著很多的誤解。請您看看我理解的對不對。您是對的,無知總是讓人自大或攻擊、污辱別人,懂了後就是了解全部的佛法,就能自在無礙,至於他人懂不懂佛法,又何必太在意?一切都是因緣果報,他們沒有佛緣,怎能深得唯心或唯物之理?博士與小學生怎能談得來?
3. 我認為信佛不是拜偶像,佛法講的不是神創造了世界,而是向我們揭示了宇宙人生無常,苦,空,無我的真實道理並教導眾生如何離苦得樂。拜佛是有含義的,是一種修行的方式。這些我都有所瞭解。您年紀輕輕就有此等正知見,甚為難得。佛法講諸法因緣生,緣滅法滅,一切有為相是無常、苦空、無我,去有為相才能得解脫知見。一般講學佛,不講拜佛。拜佛是一種修行方式沒錯,與打坐、禪修、持咒沒兩樣。而學佛是學佛陀的修行方法、智慧的開顯、慈悲心的發起,…。佛所修的一切境界我們都要去體會,這樣才是真正在學佛。
4. 問題就是課本上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句話符合佛教的世界觀嗎?自然界先於人的意識存在,這句話對嗎?我隱隱約約記得佛教有一種說法:世界是由於無始劫以來的業力感召而形成的。先有心才有物,無心無所物,聖人無心所以不受輪迴,菩薩有心不怕輪迴,凡夫執取外相─包括人事物,以及執取自己心意念,所以總受輪迴之苦。物質是一個相,心念、影像也是一個相,人心執取不執取,就是決定成聖、成凡的關鍵。阿賴耶識妄執取成就此根身,眾生共業產生器世界,所以世間一切相都是因賴耶緣起的,到底先有心還是先有物,修行到一個境界就知道,不必強辯論的。不修行光談理論者,就不要跟他們談這些深理。
5. 在現代科學發達的今天,在破除封建禮教的今天,佛教被別人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哲學,也就是神學的範疇。我記得有法師說過:佛教非宗教非哲學,是佛陀的教育。這點我很相信,並且我的生命將永遠與佛法在一起,追求真正的快樂,而不是總被虛假的現象迷惑。要追求真正快樂,就要認知自心,不被妄想、習氣所左右,這就是何以要學佛的道理。佛陀把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八正道、卅七道品等解脫法告訴我們,我們依此等法門而學習,就能獲得涅槃境界,一得涅槃境界時,才有真正的快樂可言,所以世尊說寂滅才是真快樂。
6. 請問張老師該如何解釋普通人思想中,把佛教誤認為是宗教且是一種幻覺的誤解?還有一個問題,請問張老師,我該如何看待書本上教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哪些是可取的,而哪些又是不可取的?沒有因緣怎能入佛門,佛、菩薩是度有緣者,何況我們又不是菩薩,所以光自修就已搞得無時間了,現在何必在乎無緣的眾生,待您有成就時,再去想辦法度他們了。初步修行是要斷五根對於外境的執取,您還會在意所看、所聽到的,所以五根還未清淨,才會為世間相而煩惱。管它是什麼主義,總是有為法,談來談去總是戲論,沉迷於有為戲論中,總是不能得自在解脫的。一切有為相都要以般若波羅蜜智觀其無所有、不可得,這樣就不會被世間相所迷。
7. 還有一個問題,淨空法師說近代清朝之所以會這麼快滅亡是因為不遵守老祖宗的教導。歷史上認為清朝是因為不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盲目排外而導致滅亡的,這點是一定的事實。中國的老祖宗教導人心淨化,人心淨化則沒有災難。(此種觀點被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是唯心主義)談論這些總是戲論,永遠沒有結果,因事總有兩端,怎能要大家取得一致看法?事實上人類的自我毀滅在於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就是戒律,人壽八萬四千歲時,轉輪聖王出現於世,以十善業教化眾生,所以人壽久遠,各人心淨無欲,飲食自在,心力自在,所以有神通者無數量,何必要現在的科技?無神通者安份自在生活。現在人壽平均七十五歲,科學發達,有飛機能飛,有飛彈能炸,有核子彈毀滅他人,最後讓人壽平均達十歲,這時就是人類要毀滅的時候了,這些都是經典上有說到的。有些人看了這些經典也不會相信的,何必花精神在這些理論上。
8. 從我認為的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清朝盲目排外,自認為是天朝上國的思想肯定是錯誤的,從一開始不發展現代科技教育必然要落後於他人。清朝的統治者不謙虛,這點上沒有遵守孔子的教育。這裏面我有一個疑惑,有法師講經說過人類科技的發展會帶來災難,所以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最後要被毀掉。那麼是這位法師或者說是有智慧的老祖宗認為,科技的發展是不好的,儘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可是弊大於利,所以老祖宗反對這麼做。我是否應該這樣認為:這一切都是人生酬償過去所造的業,貪嗔癡是根本的原因,所以無法控制不發展科技,現實的需求使得科技一定要發展。但是正確的觀點還是老祖宗堅持的不發展科技,對嗎?請問張老師如果清朝是具有賢德的老祖宗執政該如何治理國家而避免當時的外憂內患呢?老祖宗的教導又會是什麼樣的呢?談論世間事離不開因果,清朝要延續幾年,與其家族共業有關,離開因果探討這些問題,都是愚癡之徒,若有宿命通,就省得在此辯論了。我不想浪費時間在此無意義的諍論上,也希望您不要提這類無意義的事來討論,現在跟未來都是一樣,希望您提一些修行的實際問題來討論。
9. 古代對婦女的要求是忠貞,不提倡再嫁。我記得宣化上人也有一個開示說結兩次婚到陰間就被鋸成兩半。那麼,現代人婚姻過分自由和古代婚姻包辦是不是都不太合理?課本上對程氏理學是持批判態度的,認為它不合理。請問人的天性到底應該符合什麼?時代的產物不是絕對正確,但越古代人越是較近於天性,近代人就較近於魔性,這是末法時期無奈的事。等您懂得人性、天性、聖性、佛性時,這些都不是問題的。人性有淫欲念所以出生在娑婆世界;人性少有淫念就出生欲界天;人性無淫欲念,出生梵天,或得證無生果(阿羅漢果) ;人性無淫欲念又喜愛度眾生,就成為菩薩,…。您說人性要符合什麼?這要由他自己業力及發心來決定,這就是因果律,所以只能說個人行為會符合因果,其因果讓人決定出生到何處,所以嚴格說來,此與時間近遠無關,近代人也有無淫欲心的人,古代人也有大淫蟲,這該怎麼下定論,沒有絕對的說法。
10. 我還聽說過一句話:科學越發達,佛教越會被別人所接受。的確,佛在兩千多年前便預言了很多事情,隨著科學的發展逐漸被證明。似是而非的理論,有因緣者恆信,無因緣者打死也不信,不因為科學越發達,信佛的人就越多,您看外面信怪力亂神者倒很多。有宿世因緣者,才能接觸真佛法,信仰真佛法,奉行真佛法。
11. 但是,我認為有的東西是沒辦法用實驗證明的除非這個人親自去實踐佛所說的話,可在佛教當中,信解行證這幾個環節都是不能獨立分開的,去履行佛說的話也就意味著接受真理。我一定是有信心的。您的知見是不錯,但喜歡探討問題是修行人的大忌,懂得信解行證,那就好好閉嘴去做信解行證的工作,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
12. 我想說了這麼多的話可能是一種所知障,如果我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懇請張老師加以指正。學佛最關鍵的還是堅定不移的志氣,我不會改變我的信仰,因為我相信生命是永恆的,斷滅說的觀點是錯誤的。我有自己的如是因如是果,目前正遭遇很大的困難,身心疲憊不堪。非世界與我過不去,乃自心所造之境也。萬境本閒,庸人自擾之,您寫那麼多,可以看出您的身心疲憊,收起您的五根,才能獲得空慧,才能得解脫知見。謝謝您的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