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參 --
不皈依三寶、不恭敬三寶怎能學好佛法?
二五八、參問:
1.你在這裏說只要不念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就不能修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那念淨土宗你怎麼說,還有的只念六字大明咒,你怎麼解釋。還一直感謝這,感謝那,皈依這,皈依那。你到底懂不懂佛法。
2.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執金剛神及持呪仙人、比丘、比丘尼等,先須著新淨衣,燒香供養樓至金剛,誦呪七日七夜,唯燒香及淨水誦呪滿十萬遍,成就一切呪法,以後通用一切印。夫欲持一切呪皆得成就,若能常誦呪, 命終之後,速至佛地。(後略)
不燒就不成就誰說的,常念佛就能到佛地解釋一:指(西方極樂世界)嗎?二:法身成就嗎?簡直是瞎誤導人,怎麼其他大師不說這個重要的事情,你應該把你的文章給南師看一看。
師答:
董大德:
阿彌陀佛!9月19日mail收悉,看您寫信的語氣好像是很懂佛法,但所行所為卻又似很不懂佛法,佛法是要學習慈悲、謙卑、忍辱,離四相、行六度,您並不慈悲所以不能平等觀眾生,不要自己以為懂了佛法就很了不起,可以隨便罵人瞎說,這樣是不好的,是無意中在造惡業的。從您來信中看不出您的慈悲與謙卑,來信不稱呼,也不具名,我們不知您懂的是哪個佛法、哪一國的佛法。學佛第一個守則就是要不惱諸眾生,阿含契經云:「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又說:「守口攝意身莫犯,不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我們並沒犯著您,您何必寫mail來發洩您不淨之心地,還自說是很懂佛法呢?
佛法要能無住相生心,您何必住心於所附經文上,以致於顯示您六根不淨。經文是世尊講的,您看不進去就算了,不能要別人也不要看。佛法主要在學習斷貪瞋癡,您好像動了真氣,犯了瞋意。本網站文章您不能受用,不用看就好了,請不用發那麼大的脾氣嘛。本網文章是給有緣者看的,是給真正佛弟子看的,您既然無緣受用,大可一笑置之,何必動氣耶。
據我們所知的佛法,真正學佛者不會像您這個樣子的。佛說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證須陀洹果,淡薄三毒(貪、瞋、癡)證斯陀含果,去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貪、瞋)證阿那含果,去五上分結(色界縛、無色界縛、掉舉、我慢、無明),永斷三毒(貪、瞋、癡)者證阿羅漢果。人無知則會自大,不入經藏則少有智慧,所以佛說: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淨土宗的《佛說阿彌陀佛經》也說不能以少福德、善根而生西方極樂世界,福者是布施,德者是持善戒、修忍辱,少一就是福德不具足,怎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您所提各點說明如下。
1. 你在這裏說只要不念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就不能修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那念淨土宗你怎麼說,還有的只念六字大明咒,你怎麼解釋。還一直感謝這,感謝那,皈依這,皈依那。你到底懂不懂佛法。您第一次聽說,代表您學佛不深,經典看得不夠多。這不唸大輪金剛咒不能修持「密法」,不是我在這裡說的,我沒有那麼偉大,也沒有那種智慧。是釋迦牟尼佛在《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中所說,就連金剛菩薩要持新咒都要這樣子,何況是我們凡夫身。現在網路發達,您自己要細心、耐心地去找該經文出來好好讀一讀。我們看過,也知道其利害關係,不能知後又害到別人,所以要告訴本網的網友,要修「密法」就要持此「大輪金剛咒」。您不相信就算了,您做您的,我們也無從干涉您。還有感謝佛、皈依佛法僧,不知那裡又錯了?若像您說的,要學佛法,學世尊所教的世、出世法,卻不皈依三寶,那就是盜法,看來您是標準的附佛外道,不想皈依三寶(佛法僧),卻想學佛陀所說的各種法門。一個真正佛弟子,不僅要皈依三寶,還要去受戒,最好受菩薩戒,這樣修行才會有個入處,不然都沒結果,或易著魔難。為何要皈依三寶、恭敬三寶?請看下面的文章。
《三皈依意義說明》
一、皈依之意義
皈者歸也,趨向於何處、何人,依者依止於避難所,依止於某人,以得到安祥。外道師也有受皈依、納徒,邪道師也有受皈依、納徒,魔道師也有受皈依、納徒,所以這些雖都是皈依卻非真佛子,有心要修行不依福田僧、不皈依三寶,會淪落入魔道、邪道、外道者。所以皈依處有三不等,有入三途(地獄、餓鬼、畜生),有入三邪(外道邪師、邪法、邪眾),有入三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定),有入權乘(聲聞、緣覺),最好能皈依正覺、等覺、妙覺位之佛陀及十方一切如來佛,求悟得正等正覺的佛法。所以皈依要有所選擇,前世是佛弟子,今生自然能依止佛陀,皈依三寶,不會信邪魔外道。若不是佛弟子,或已皈依外道、邪師,今生聞到真佛法,就要改皈依十號具足的真正大聖人─釋迦牟尼佛。
二、何以要皈依三寶
佛陀在世時可以皈依佛、皈依法,佛陀入滅僅有開悟行者能體知佛的法身,受其身語意三化教導,其他的人只有皈依僧寶,以得其初步階段的教導。所以末法時期定要皈依三寶,始能得究竟解脫,終而能成就佛道;就是淨土宗佛弟子也要皈依三寶,不是修淨土就不要皈依三寶了。《涅槃經》云:「汝隨我語,則供養佛;為解脫故,則供養法;為受用故,則供養僧。」此句話是佛陀開示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尊者(Mah2 praj2pat1 gautam1)所說。
末法時期為求受用故,當皈依僧、供養僧。若僅皈依世僧,依一僧而學,則依人不依法,不能究竟覺。若僅依法不依佛教,則易偏學有為諸法,未能入佛知見,得無上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皈依當要皈依三寶,三寶具足始能依自己修行境界,依僧、依法、依佛次第而修習,始能得真正法益。講得清楚一點,較有境界者定會受佛陀應化身親自教導,不然就要依法、依僧而學,當然就不會走錯路了。
三、三寶內涵是指什麼?
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為什麼佛法僧稱為寶?佛陀當然是寶,三世間人天無人勝,是說為寶;佛陀所說的法令人解脫三界,當然是寶;那僧為何也是寶?契經云:「僧有三者,一者第一義僧,所謂諸佛聖僧如法而住,不可覩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無能燒害不可思議,一切眾生良祐福田。雖為福田無所受取,諸功德法常不變易,如是名為第一義僧。第二聖僧者,謂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八大人覺、三賢、十聖,如是名為第二僧寶。第三福田僧者,所謂苾芻、苾芻尼等,受持禁戒、多聞,智慧猶天意樹能蔭眾生。又如曠野磧中渴乏須水,遇天甘雨霈然洪霔應時充足。又如大海一切眾寶皆出其中,福田僧寶亦復如是,能與有情安隱快樂。又此僧寶清淨無染,能滅眾生貪瞋癡闇,如十五日夜滿月光明,一切有情無不瞻仰,亦如摩尼寶珠能滿有情一切善願,如是名為第三僧寶。」
皈依三寶利基何在呢?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云,有五百長者請問佛陀:「世尊,我等今日聞佛法音,得悟三寶利益世間,然今不知以何義故,說佛法僧得名為寶,願佛解說顯示眾會及未來世敬信三寶一切有情,永斷疑網得不壞信,令入三寶不思議海。」佛陀告諸長者:「譬如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義,莊嚴國界饒益有情,佛法僧寶亦復如是。」
一者堅牢—如摩尼寶無人能破;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無垢—世間勝寶清淨光潔不雜塵穢;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悉能遠離煩惱塵垢。
三者與樂—如天德瓶能與安樂;佛法僧亦復如是,能與眾生世出世樂。
四者難遇—如吉祥寶希有難得;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業障有情億劫難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寶能破貧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破世間諸貧苦故。
六者威德—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伏諸怨;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滿願—如摩尼珠隨心所求能雨眾寶;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滿眾生所修善願。
八者莊嚴—如世珍寶莊嚴王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莊嚴法王菩提寶宮。
九者最妙—如天妙寶最為微妙;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超諸世間最勝妙寶。
十者不變—譬如真金入火不變;佛法僧寶亦復如是,世間八風不能傾動。
「佛法僧寶具足無量神通變化,利樂有情暫無休息,以是義故,諸佛法僧說名為寶。」
四、皈依三寶內涵
佛法涵蘊世間法、出世間法、出出世間法,外道邪師之法都是屬於世間法,所以可說所有未真皈依佛法僧三寶的人,以前都是外道行者,若能真皈依三寶,翻邪歸正,始能得入聖流的根本。
(一)、皈依佛─兩足尊
佛陀者謂覺者,能自覺、覺他,故名為佛。皈依佛,兩足尊。兩足尊有二義,即:(1)兩足,謂如人類、天神等具有雙足,佛於兩足眾生中,乃最尊勝無上者,故稱無上兩足尊。(2)以兩足喻指權實、戒定、福慧、解行等,佛即具足此兩足,而遊行法界,無障無礙。依《華嚴經》、《金光明經》謂諸佛平等,皆具一切行滿,本願滿,福慧具足,方成正覺。故《金光明經》云:「十方諸佛,現在世雄,兩足之尊。」《法華經方便品》云:「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
(二)、歸依法─離欲尊
佛陀覺悟輪迴道理,始創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卅七道品等基本修行法門。又依因果知見,制訂戒律,使佛弟子能依戒,得自我解脫。又說無量大乘經典,為大乘根基者修習菩薩道,最後能得無上菩提,終能成就佛道。故觀一切佛法無不針對自心欲求而修,使自心能離諸欲,自能解脫業緣糾纏。所以佛所說一切法,是離諸欲之尊,非外道邪師所能比。
(三)、歸依僧—眾中尊
僧者僧伽,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此處指出家佛弟子,剃髮從佛陀學道,具足戒、定、慧三學,得解脫、解脫知見,住於四向四果之聖弟子。僧還有虛空中已成就的僧伽聖眾,所以心中除有皈依出家僧外,還要常唸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歸依僧者,反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依者憑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經云:「歸依於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諸外道也。」
五、皈依之功德
(一)、免墮惡道
皈依三寶人天則免墮惡道,《增一阿含經》云:「有忉利天子五衰相現,當生豬中,愁憂之聲,聞於天帝,天帝聞之喚來告曰:『汝可三歸,即時如教,便免生豬。』三自歸已,生長者家,還得出家,成於無學。」佛為說偈云:「諸有歸命佛,不墮三惡道;盡漏處人天,便當至涅槃。」
《法句譬喻經》云:「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終當生陶家受驢胎。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馳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歸命佛、法、僧眾。未起之間其命忽終,便入驢母胎中。時驢走,破壞杯器,其主打之,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佛讚善哉!殞命之際,歸命三尊,罪對已畢,不更勤苦。佛為說偈,令帝釋聞之。達罪福之變,解興衰之本,遵寂滅之行,得須陀洹道。」
(二)、得受護持
《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云:
「誠心歸命佛,彼人當所得, 若晝若夜中,佛心常憶念。
誠心歸命法,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法力常加持。
誠心歸命僧,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僧威常覆護。」
六、受三皈依失戒法
《善生經淨三歸品》云:「(1)受三歸已,造作痴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歸。(2)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為受樂故,修於善事,如市場法,其心不能憐憫眾生,如是之人不得三歸。(3)若人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禮拜外道,是人則失三歸依法。」
以上請自省察!我們為何要謝這、謝那!為何要皈依這、皈依那!若您未皈依,就要早點去皈依,也奉勸您好好懺悔、懺悔業障。
2.「爾時,世尊說此呪已,告執金剛神及持呪仙人、比丘、比丘尼等,先須著新淨衣,燒香供養樓至金剛,誦呪七日七夜,唯燒香及淨水誦呪滿十萬遍,成就一切呪法,以後通用一切印。夫欲持一切呪皆得成就,若能常誦呪,命終之後,速至佛地。(後略)」不燒就不成就誰說的。看來您似有點失心了,這經典文章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嗎?您火氣那麼大幹什麼呢?您去問問釋迦牟尼佛呀 !或是去請教您的師父呀!不要生氣嘛!好嗎?
3.常念佛就能到佛地,解釋一:指(西方極樂世界)嗎?二:法身成就嗎?簡直是瞎誤導人,怎麼其他大師不說這個重要的事情,你應該把你的文章給南師看一看。本句您引用何處尚不可知,若您認為念佛不能到佛地,那您就不要相信就好了,您修您的大法,您發那麼大脾氣幹什麼呢?其實念佛能成佛地──覺悟自己不能亂發脾氣,之後就可以受菩薩戒、行菩薩道,也能往生各極樂世界。我們的文章又要先給哪位南老師看?是在台灣有成就的南老師嗎?您是他的高足麼?我相信他老人家不會有您這樣的徒弟。就是南老師知道了,他老人家也不敢說:「念佛不能到佛地」,您不要陷他老於不義。意根法門者普被諸根,念佛法門就是意根圓通法門,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中所說的(指念佛圓通章),廿五位菩薩覺者各說的成佛法門,您大概沒看過此經,才會生那麼大的脾氣。那末法時期不修念佛要修什麼呢?末法時期眾生貢高我慢心者多,慢心不去,瞋心不滅,修什麼大法也沒有用的。什麼根基修什麼法,請問您到底修什麼法,才會修得有現在這個樣子呢?各種法門都好,因只是一個手段,受不受用,因人而異,重要的在於修行人是否能管住自己的這顆妄心,能平常心處世間事就是道,佛法要能成就無他,僅在於忍辱,要學得無生法忍。至於「法身成就」是您說的,什麼是「法身成就」,如來佛是得最清淨覺,才有真正的「法身成就」,祂無有一絲一毫微塵、污垢,來障礙其清淨心性,所以才能具足十八圓滿功德法,顯示廿二種總別德,有千萬億化身示現於六道中,現在正在救度一切眾生,包括您、我、他。當然末法時期念佛,不可能達到此「法身成就」境界,因此時期人心五蓋(貪、瞋、癡、慢、疑)具足、旺盛,怎能會有個大成就,要能得個須陀洹果不入三惡道都難了,還談什麼法身成就。但起碼清淨心念佛能求往生淨土,這是佛陀所說的,真實不虛。可能您修的大法,才可以證得「法身成就」,好好努力以赴,不要管別人怎麼樣了,好麼!?謝謝您的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