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參 --
如何與前世修行連結起來?
二O七、參問:
頂禮張老師及法爾中心各位大德:
張老師,您好!半個多月了。農曆八月十五九座沒打成。修行的重心現在轉到日常生活接人待物中了。時常能夠觀照到自己念頭。善的、不善的,剛剛生起的,生起一會兒的,還有生起好久才發覺的。每天只是修心中心法一座,感到如果只是坐在那六小時或更長很浪費時間,有些頑空的感覺。
1998年五臺山圓真道長算出我上一世是泰國一座寺廟主持。(30年前的事情)。再後來在九華山那麼熟悉的山路和旃檀林古大雄寶殿、觀音古洞。我幾千年前應為這裏的和尚。
2003年第一次在上海佛教居士林聽經,那種感覺好熟悉。一小飛蟲停在我經書上,我吹它不走,反而向我這邊爬了幾步。我一下呆住了,想起了在上海龍華寺龍華三寶之一的毗盧遮那佛銅像前模仿其手印呆立數十分鐘。又在看《修行者的消息中》宣化上人對他兩位弟子說:…往昔我們曾在毗盧遮那佛前發願一起到美國宏法…。我不禁淚如雨下,覺得我當時也在場的。現在這只小蟲讓我隱約想起我當時也是只是小蟲,在毗盧遮那佛前飛到一位聽經人的經書上。這時我沒吹了,它卻自己飛走了。我又哭了。
最近我心靈上一直選擇第一印修心密,有時第三印。平時仔細思考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算入定幾天,幾十天也沒用。發菩提心,修十善,觀照起心動念。感到打坐變得次要些了。
平時覺得自已很死板,不活潑,有些偏空,可能與前世習氣有關。我在想一個問題:如何把現在的修行和前世修行連起來。請張老師閒暇時給予開示!
祝一切順利,吉祥!
師答:
羅大德:
阿彌陀佛!10月1日mail收悉,您於白月行18小時修法沒成功,若有時間,以後可以常常進行長時間修法,總是有一天能夠成功的。過去世的經歷不必太在意,懂一下就好,因還沒有宿命智通,所以影像都不是很完整的,何況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您是什麼人、怎麼來歷無關緊要,今生如何再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菩提心,若有人能見苦眾生,從心地產生憐愍者,這是菩薩因慈悲心故,如此即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能修習三十七道品,因三十七道品故,即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發心名為根本。發菩提心故行菩薩尸羅(戒),是故發心名根、名因,成就菩提名果。當然發菩提心當學習十善行為因,所有善行都是菩提心根本,再用諸法斷習、轉業、度眾即能體悟真正菩提。
平時能觀心起滅、習氣起滅,這是有初禪境界,覺知觀照後,面境見有餘習起,要能知而無住,讓它自然慢慢轉移,這就是在修行。若心眼沒全打開,打坐、修法還是有需要的,繼續讓此色身成就,不能以得少為滿足,不只平時待人、接物要能觀照自心善惡心起滅,平時也要唸佛、唸咒來熏習自性成清淨,以後碰到有障礙又定力不足時,才能派得上用場,能這樣起碼就可以自保。
一個開發出自心性的人,如果沒有長期悟空的訓練,其定力一定不足。所以開悟後要有十幾、廿年的空證期間,才能真正懂得佛法、心法,像六祖他也有十五年的歷練,才能出來度眾、講經說法。修行本來就是很死板的,因心要入空故,所以心要大死一番,人情不親道情親,這就是在自我成就,自我成就後才能利他,不然太早回凡,有可能被眾生再度回凡夫境。死板、不活潑,只是剛開始悟空而已,還沒悟得真空,哪有偏空可執,所以您要順緣去修行,不要有很多主觀意念產生,要這樣、要那樣,這樣反而會誤事。
「如何把現在的修行和前世修行連起來?」體會您所熟悉東西就是連起來了,若覺得心地上的境界,很自然地能夠做到,譬如說您很快能打坐,打坐很快能有境界,這些都代表您以前就是修習過的。還有佛法上您較喜愛小乘法、大乘法?從此也可以知道您前一世熏習了什麼佛法,若喜愛小乘經典,今生要回小向大,學習大乘法。若是喜歡大乘法,在大乘法有相當的體悟後,對於小乘法也要能加以研讀,因以前您也修習過小乘法,一看即能懂,但不必去證小乘境界,只要有小乘的心淨、定力就好了。現在您主修心密,就要好好把無相密法當做入門方法,當真開悟後(空身),再從心地法門中去修空心、空性、空法等道理。
佛法是學不完的,但只要能抱著隨緣的心,到時該怎樣就會怎樣,諸佛、菩薩都會安排的,其實不用我們操心。現在您還是要好好自我用功,不要想得太多,不要以得少為滿足,不然容易產生慢心,障礙您上進的。謝謝的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