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放下妄執入真空,才能啟發智慧!


三十四、參問

老師您好,收到您的回信初時實感高興,然因急於上台北開會只能匆匆一瞥,當晚回家後利用半小時的靜坐嘗試細想因打瞌睡而無所獲,今晨起身例行靜坐後忽然有種頓悟的感受,上班開車途中一陣陣的心得洶湧而出,可確定它們非經六意識思考而得,老師感激您真的很感激您,過去一個月來的困惑、不解與抱怨,在這一霎時全都解了,真真實實的悟了,感謝普賢菩薩、感謝老師讓我有此福報,同時我也想向老師報告我的心得,若有所偏差尚祈請老師再度教導指正。先請老師原諒我佔據您太多的時間。

過去一年來我所服務的公司成了名符其實的半倒體,營業不佳、資金不足、董事長心懷大陸等種種,造成我心裏十分沒有安全感,擔心中年失業、氣憤老闆資金外流等等,這一年來我心隨境轉,曾自問如何化煩惱為菩提,曾於靜坐中觀想未來情況、曾模擬轉業情況,也曾向菩薩求情順遂,更曾抽籤問卜、幻想中樂透後再無經濟之苦,種種做法無濟於事,終究空轉一翻。

老師說若今生能斷貪、瞋、癡,末學一向不易為物質所吸引,也一向不會羨慕他人的大廈、名車及美食,今晨突然覺知我還是貪、癡的可以,癡到過去一年竟然無法了解我是貪安逸,癡到竟然無法體會到轉煩惱為菩提就是心離境不染著,癡到無法了解這就是我的考題而非因果報應.執著就是貪,想、念就是貪,我貪在安逸中求佛法,拒絕接受困境就是貪,我貪在逃避實修實證.唯有在困境中心還能不染著才稱得是實證.以末學之功德力、願力是絕對無法轉境,但至少此生應修得後知後覺的離境吧。

又過去一個月末學父親病重,在靜坐中我觀《金剛經》中之「無我人眾生壽者」、四句偈等及觀成住敗空,試者從事的理相看至親的死亡,其間曾觀父親時的容貌不可得,接著觀父親現時容貌不可得,驀然地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湧現,終體悟到所有相皆是虛妄。父親青壯時的相不可得,父親累世的相不可得,甚至父親耋耄時的相亦不可得,父親未來的相更不可得,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皆是凡夫的執著而顯相.然過去曾經存在未來亦因果報感應勢必發生,當下更無法否決,正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從這一理相觀至親的死亡就覺雖有不捨(畢竟我還是有所執)但這正是實相,父親從未生過也從未死亡過,所謂生老病死,富貴榮華,貧困交加都只是凡夫們在某個時段呈現的某種因緣和合,緣生緣滅成住敗空。

奇怪得是在悟得此理後父親竟然痊癒,但末學很清楚下一次便是真的了。在過去世因著相不得法,這世菩薩以此二課題再創因緣讓末學確實體悟實證,可憐末學的貪與癡無法從中悟得,還怪自己福報不夠,怪菩薩不照顧,怪東怪西,老師的回函正顯示了契機破除末學的迷思,若非菩薩的安排怎可能有此智慧精進。末學其實曾思慮,就算是神我身能進出肉體,智慧仍是未見增長,如此學佛又有何益? 又如何能斷生死出離三界? 無論是神我出離所看到的,亦或是夢中所現的梵音、美景,皆無助於智慧,反而可能是一種障礙不能離苦得樂。

對不起拉拉雜雜寫了這麼一堆,但到目前止心得仍是不斷的出現,怕是耽誤老師太多時間了,就此打住吧!ps. 末學願將此文與學佛者分享。

 

師答:

陳大德:

阿彌陀佛!元月3mail收悉,上封mail看到您身體的狀況,這封mail看到您潛在智慧的一面。總之,您應是數世再來的佛弟子,祇是尚未真正走上正途,還沉迷於世間事中。您應知道學習空是轉一切境的原動力,當您對於事情不執取時,事情自然就能改觀,若是不能改觀也是因緣必然的結果,您必需坦然承認,以此心態看世間事,成敗隨他,如此何不自在。

但菩薩要關心者是若遇有善因緣、善根者必須救度,要能救度就要有能力,此能力當學習觀空智,從觀空智中能協助眾生擺脫業緣,就像您悟到令尊諸相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一觀空反能化解一切境,令尊的病也就好了。菩薩要能度眾生、救眾生,先當成就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等三種正定(三昧)。有此功力除能自行解脫外,還有些許能力幫助別人。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最後隨是要進一步跨入陀羅尼門(真言門),以佛的心與咒來利益群生,才有更大的定力與實力。這些都是金剛道以後要學習的事情。

書已於今早寄出,共有兩本,一為《楞嚴經五蘊魔相解說》,二為初學者用的《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請查收。最後告訴您連思慮也是多餘的,要讓心思放空,回到空寂的本來面目,如此遇緣則心起法,無緣則心寂,進一步體會看看。謝謝您的mail

 


[ 修心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