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修身小參 --

          打坐與學習易經有無衝突呢?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 


四五七參問:

尊敬的上善下祥師父

南無阿彌陀佛

自從收到法爾的結緣品後,認真拜讀了師父關于打坐的相關論述。透過字裏行間,看到了師父的良苦用心。半年多來,我一直堅持“”七支坐法“。每天打坐兩次,每次50分鐘,然後做”攤屍大休息法“,同時練“寶瓶氣“,現在練”寶瓶氣“可堅持2—3分鐘。每天練”抓手功”,“手中乾坤對對碰”各一次,感覺很好。現在上座一會就能進入息相,幷且平時不論身體在何種姿勢,只要集中精力,稍做觀想,就感覺全身通透,呼吸平穩,漸入息相狀態。身體的各項健康指標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天給師父寫信,主要有如下問題向師父請教: 

一,練“寶瓶氣”時,閉氣到最後腹部會不由自主的一起一浮做呼吸狀,同時閉氣時間會延長,這正常嗎?練習任何功法都要適可而止,不要太勉強,停氣逼迫到一起一浮做呼吸狀,是有點過頭了,就怕您心靈不夠篤定,習氣不夠清淨,逼迫太緊偶爾進入心靈狀態,就會很苦惱或產生困擾。所以練功有進步時,更要在貪、瞋、癡、慢、疑、邪見上多管制點,也就是要注意修心養清淨自性。

二,打坐時能同時數“象數療法”的數字嗎?打坐除靜心外,是要培養定力,是要住無爲境界中,回歸到自性清淨。但您卻想於打坐中要數”象數療法”數字,象數療法是五行八卦,是虛空能量,這樣會招徠外邪,讓您走入外道法去,不知修心養性,爾後專搞些什麽靈力,入怪力亂神中,要小心點。

三,打坐中,全身有充滿氣感的同時,腹部有時漲的難受(有時沒有),爲什麽?如何化解?有沒有先用”心繫緣處”方法,化導真氣入督脉、任脉中,若有應不致于會有腹部脹滿的感覺。若是丹田真氣發作,應會隨經絡通路化走而行,是您於打坐做寶瓶氣嗎?

四,打坐中,有時後背發凉,很難受,有時沒有,這是不是有外緣的關係? (平時也有發凉,沒這麽嚴重)。注意是否天氣熱流汗,若不是有流汗,身體乾燥而感覺背發凉,是不大好的現象。您有沒有如法上坐,衣服整齊上坐,服裝務必整齊,不要穿內衣褲靜坐。坐好後默念或微聲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遍(能背最好)。開始專注呼吸前,呼吸前深吸口氣後又吐盡/連做三次。全身放鬆專注于呼吸。有任何狀况要念佛號,或觀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五,我學習”易經“已有兩年,這跟禪修有衝突嗎?難怪您會要於打坐唸“象數療法”,易經是世間事,禪修是要做出世間事,兩者有沒有衝突呢?自己應該知道。若不停止學習有為法─易經、算命、看風水等等,學習打坐,都會招來鬼神相應,背發凉也許是一種警訊。

六,鋻如我這種情况,往後的努力方向和注意事項是什麽?現在臺北打坐班正上課中,第一堂課是9月15日,影視將放上土豆網,請自己看上課內容。不過先提經典所云應注意事相,《佛藏經》云:「舍利弗!我謂痴人如是修習我見、人見、有所得見,以是諸見欲望清淨,是人隨所貪著,即以是事欲得涅槃;我說是人當墮惡道。」《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云:「應信解一切法─空、無相、無願,入三三昧,當離諸相,遠離我見、人見、眾生等見,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隨所親近,應當尊重恭敬供養。」

以上問題,望師父百忙之中給預指教,不勝感激

大陸山東弟子 王某某 拜上 2015年9月24日


[ 修身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