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修身小參 --

          世間禪或大小乘禪的分野如何?


一八五、參問:

尊敬的張老師,您好!

這麼快就得到您的回信,真是倍感親切,同時萬分感動!首先感謝您惦記著孩子的狀況。他最近不是特別好。維生素開始吃了一段,後來沒堅持吃,更沒體會到您講的“大劑量吃一段”的含義,只怪自己心太粗了,馬上改正。孩子明顯在走一種週期:每天鬧(難受)的時間會不同地周轉,今天上午,明天可能就是早上。但我最近有個新體驗:孩子很可能是時間感與我們不同!他好像幾天頂我們一天,比如,他這一段可能能吃能睡,總不夠;過一段可能就不能吃也不睡(整夜不合眼的,白天還可照常)。而我們非要他入世間的時間格局,於是處處難受,他就鬧。我開玩笑說他“不是人”,也許在定中,或是天?。

原來熬腿痛是破身見的好方法,這我以後一定會找時間再熬一下腿,其實,我是知道雙盤比單盤力量要大得多的。只是目前要上班等,不敢太過。
看來我的習慣是隨息的方法。“進入狀況後不再在意呼吸,這樣就不能突破色身,一般人的毛病就在於此。能呼吸時就要一直做下去,逼使身體契機越來越旺,”這開示太重要了!

再請示幾個問題:

1、一直對您說的引氣入腦搞不懂。我理解,佛禪是用氣沖起習氣妄念來,好對般若觀對治,而世間禪是用定壓伏,不去觸動妄習。這樣理解對嗎?
目前,近幾個月吧,是覺得對境時更多了一層自覺的份量,不會迷得很久,甚至有時正犯即覺。——還是要犯——比如對孩子的生氣。我有時真的想,孩子就是我的考試卷吧,可是總考不及格!

2、“行者若能破色身後,因已無餘身,僅留有一心識,”這句不明白。虛雲老法師,六祖大師等不都破了色身嗎?那個身是有餘無餘呢?算了,不關我事。

3、原來我是一邊與妄念爭注意力,不知覺就會跑掉了。所以,一旦出現安靜一些的境界,就不再在意呼吸,而是隨息,維持一種狀態。您今天開示“能呼吸時就要一直做下去。”不就破壞了這種安靜了嗎?如何加強定力呢?
我看過一本(也許是南傳的)叫《定慧之路》(致光法師著)的書,他講過,初禪…(斷掉嗎?)

 

師答:

宋大德:

阿彌陀佛!41mail收悉,有關問題討論如下。

1.  首先感謝您惦記著孩子的狀況。他最近不是特別好。維生素開始吃了一段,後來沒堅持吃,更沒體會到您講的“大劑量吃一段”的含義,只怪自己心太粗了,馬上改正。孩子明顯在走一種週期:每天鬧(難受)的時間會不同地周轉,今天上午,明天可能就是早上。但我最近有個新體驗:孩子很可能是時間感與我們不同!他好像幾天頂我們一天,比如,他這一段可能能吃能睡,總不夠;過一段可能就不能吃也不睡(整夜不合眼的,白天還可照常)。而我們非要他入世間的時間格局,於是處處難受,他就鬧。我開玩笑說他“不是人”,也許在定中,或是天?。孩子安祥地吃睡,代表當時沒有外在因緣在干擾著他,所以好吃好睡。為何某特定時間又鬧起來了呢?小還子若是靈力較高,受外力的干擾就明顯,但因小孩子定力不足,心不安就會常鬧事。您要做個記錄,他顯示不安約在哪些日子,以舊曆來說,是季節 交換時,或8、14、15、23、29、30等前後才會發生不安現象。若是季節問題是虛空中磁氣不足,一般定力不足者就會發生問題,情緒不安。若是後面的6日左右,那是天上太子下凡來考察人間善惡,修行者都會受到干擾,但也是好修行時,看看自心是否安祥。所以這六日釋迦牟尼佛定為齋戒日,一般受菩薩戒者要過午不食。第三種情況是有外在非人來到周遭,讓她氣旺、亢奮,所以不能好好安眠。若不能好睡應想辦法給他安靜的食物或營養品試試。

2.  原來熬腿痛是破身見的好方法,這我以後一定會找時間再熬一下腿,其實,我是知道雙盤比單盤力量要大得多的。只是目前要上班等,不敢太過。一個人要能破身見,約要到二禪境,讓人在入定中,失去身覺,只有第六意識心。當然能入二禪境,其氣已足以保護身體,所以腿應不會痛了。或是不一定要入定,但可以長時間打坐,腿也不會痛,這起碼已是耐心夠了,丹田也已成形者才做得到。打坐雙盤時間漸進增加,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會傷害到肌肉、筋骨的。

3.  看來我的習慣是隨息的方法。“進入狀況後不再在意呼吸,這樣就不能突破色身,一般人的毛病就在於此。能呼吸時就要一直做下去,逼使身體契機越來越旺,”這開示太重要了!數息法能攝受此心、增長呼吸長度。數息法是第一法門,數息 得定後,才用隨息,所以隨息法是第二法門。用隨息中只是沒有數一數二,呼吸長度的控制是很重要的。

4.  一直對您說的引氣入腦搞不懂。我理解,佛禪是用氣沖起習氣妄念來,好對般若觀對治,而世間禪是用定壓伏,不去觸動妄習。這樣理解對嗎?氣入腦中是自然而達到了,不是故意引氣入腦,身體經絡充滿後,就能上行走到腦中,這樣就會誘發妄想、妄念來。妄想、妄念都是六、七識的執著,這樣才好修行。

5.     目前,近幾個月吧,是覺得對境時更多了一層自覺的份量,不會迷得很久,甚至有時正犯即覺。——還是要犯——比如對孩子的生氣。我有時真的想,孩子就是我的考試卷吧,可是總考不及格!平時日用應緣中,若有一覺知心起,觀照著起心動念,像您說的,正犯即覺,能達此境界,可以說是初禪有覺有觀的境界。但您是偶爾如此,應該做到隨時隨地,一念起即覺,覺後無妄想相隨,這樣才是真正修心時。

6.  “行者若能破色身後,因已無餘身,僅留有一心識,”這句不明白。虛雲老法師,六祖大師等不都破了色身嗎?那個身是有餘無餘呢?算了,不關我事。破色身有心眼開的,有真入無色界定等,前者還有餘依的身(神我身),後者已無神我身,所以人活時是有肉身,往生後就只有一心識了。兩位大師入滅時應是無神我身吧!就是入無餘依涅槃的境界。

7.  原來我是一邊與妄念爭注意力,不知覺就會跑掉了。所以,一旦出現安靜一些的境界,就不再在意呼吸,而是隨息,維持一種狀態。您今天開示“能呼吸時就要一直做下去。”不就破壞了這種安靜了嗎?如何加強定力呢?真正佛定是依智慧面臨日常的人事物而不亂,是為定。您說的是一般世間的禪定,妄想不起,怎能悟得真空,所以世間禪行者,當定力退失就會再輪迴。而學佛禪者,以般若智慧觀一切因緣法,此慧是不失的,證得就能永脫三界輪迴的。所以定力是耐力,定力是忍辱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凡夫禪才在盤腿中求心定,可惜所求不真。佛禪行者是在盤腿中培養定力,下座後好用此定力,面對每天所發生的人事物種種事上,隨性而應緣,應緣中沒有絲毫自己心思在,這就是佛禪的境界。

8.  我看過一本(也許是南傳的)叫《定慧之路》(致光法師著)的書,他講過,初禪。對不起!沒時間看他的大作,但肯定是南傳小乘禪,因講無我觀,是在禪定中修心性,找出真如性用,卻沒修證到菩薩的無法觀、無執性。初禪在心的覺知上,現起有覺有觀現象,就是自己起心動念都要能清楚,下座也是要能這樣做到。然後觀照著它,不隨妄想流轉,不隨它起哄。在心地上是離欲界心得歡樂,因不能真正入定,是謂為未到地禪。行者能離五盖(昏沉、掉悔、贪欲、嗔恚、疑)心就可以得此定,但須陀洹境界都沒有得到,因未斷身見、疑、戒禁取見等結使。大乘禪是如何讓身體氣旺,引發自心現妄想之相,然後自然能進入真正修心的狀態,於日用應緣中去增加般若智慧而得定。您的知見較適合小乘禪,慢慢去體驗禪修過程中,身心之間的變化,但此等人氣感不會很強。謝謝您的mail

  


[ 修身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