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 法爾健康小撇步(3)
                 --便秘的預防與治療(1)

版權宣示: 本單元是張老師的精心傑作,歡迎上網者載錄自用,但若要轉載刊登或出版,均需取得張老師的同意。

一、前言

先說一則不是笑話的笑話,有一個長期受便祕困擾的人,去掛號看醫生,一見醫生後說:「我幾天才排便一次,希望醫生為我開藥治療。」醫生說:「這是正常的。」病人問說:「為什麼是正常?」醫生答說:「因為我也是這樣!」我們知道現在工商社會,有多少人為便祕而困擾著,每天三餐有東西吃進肚裡,若沒有東西排出,那吃進去的東西變成廢物後,卻不能排泄出來,想一想長久這樣會有什麼好結果,當然久而久之,會造成疾病的發生。

便祕是什麼?無法正常排便,使糞便滯留在大腸、直腸中過久,造成糞便乾硬,而更無法正常排便的病症,就叫做便祕。大腸是身體吸收水份的場所,若數天才排便一次,大便都成為乾燥,當然排出會發生困難,若加上腸蠕動不良,那便祕就形成了。

便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所具有的毛病,而便祕又似與大腸、直腸癌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根據衛生署統計報告言,從民國七○年代以來,癌症始終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直腸癌更高居第三位,顯示腸癌對國人健康之威脅很大。某些得大腸、直腸癌的病人,都是因有長期便祕,才去醫院檢查,始知已得大腸、直腸癌。這到底是大腸、直腸癌引起便祕,還是經常便祕才較易引起大腸、直腸癌,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無解問題,但常便祕的壯老年人得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會較大些。

一般人相信,不良飲食習慣與大腸、直腸癌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對於高蛋白、高脂肪及精緻食物攝食量多的族群,在統計調查研究上,有較高的腸道息肉、憩室、結腸炎及大腸癌的發生率;而對於榖類、高纖維食物攝食量多的族群,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就比較低。此種飲食不同的現象,造成前者腸道蠕動不良,而後者卻擁有正常的腸道蠕動。但在正常飲食不偏食下,還是有人得到大腸、直腸癌,這種人就牽涉到工作緊張、壓力大、情緒不穩,有這些因素雖年輕亦造成腸道蠕動不良。

 

二、從中醫學談便祕成因

若以中醫經絡學來言,腸道蠕動不良都涉及五臟、六腑陰陽失調的原由。十二經脈在五臟及心包絡與六腑的功能下,各建立一經。由於這十二經脈與十二腑臟有直接聯屬的關係,同時陰經與陽經之間又有一定的配偶,在整個經絡體系中佔有主要的位置,故稱為「正經」。

《易經》記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基於陰陽相互關係而構成整個宇宙及萬物,吾人肉體亦不能例外。這正經十二條脈中,六條是分佈在上肢和軀幹的,還有六條是分佈在下肢和軀幹的。諸陰脈皆在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說面耐寒,有曰:「人面獨能耐寒,人頭者諸陽之會也。」吾人之上下肢皆有內側和外側兩邊,分佈在內側的屬陰,分佈在外側的屬陽,故偈曰:「手之三陰胸內手,手之三陽手外頭;足之三陰足內腹,足之三陽頭外足。」

再談正經十二脈之連結與陰陽運轉如下,手三陰從胸腹走到手,手三陽從手走到頭,足三陽從頭走到足,足三陰從足走到腹。所以十二脈運轉如下。手太陰肺經(金)→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土)→手少陰心經(火)→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水)→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木)。

《靈樞經脈》言:「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要了解陰陽對於肉體的影響,當先了解人體五臟隸屬於五行,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五臟與六腑互為表裡,裡者屬陰,表者屬陽,所以五臟、六腑的表裡如下:肺與大腸互為裡表、肝與膽互為裡表、腎與膀胱互為裡表、心與小腸互為裡表、脾與胃互為裡表。

上面正經十二脈連結是手陰脈連結手陽脈,手陽脈再連結足陽脈,足陽脈再連結足陰脈,肺、大腸、胃、脾等四脈為第一輪轉,心、小腸、膀胱、腎四脈為第二輪,心包、三焦、膽、肝四脈為第三輪,共三輪合十二經脈。從第一輪中得知肺、大腸主上入口、下出口,胃脾中焦守中間;肺吸入氧氣,供胃脾納穀消化之用,不能用之廢物則從大腸排出。第二輪中得知心、小腸為吸收及運送中樞,小腸專門吸收養分,由心臟來執行運送養分工作;代謝廢物則由腎過慮,由膀胱、尿道排出;第三輪得知肝、膽為消化、合成、解毒機構,再由三焦、心包等氣源達成運送能源之目的。

去掉陽經絡連結運送功能不計,光來看五臟陰經絡間之關係。肺、脾、心、腎、肝是正行,肝、腎、心、脾、肺是逆行,合計五行相生理,得知金(肺)生水(腎)、水(腎)生木(肝)、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金(肺),依次排列,得知腎水滋潤肝木,肝木健則心火順、心火順則脾(及胃)旺,脾土開不濕則滋養肺金,肺金吸氧足則生腎水滿,腎水滿又滋潤肝木,…,如此循環生生不息,身體自然健康不病。所以五行中哪一環節發生問題,都足以造成各臟器發病,臟器間不發生問題,還依賴六腑傳導氣機順利,這又牽涉到陰陽經絡連結傳導真氣不偏頗。

因此人體有了病變時,絕非只某一臟器的失調而引起,探討便祕發生之源由,可能有如下之機制產生:當腎陰機能低落時,腎重吸收功能衰退,代謝廢物逆上及肺部,阻礙肺部吸氧之量減低;又腎陽水不足無法滋潤肝木,導致肝火過於旺盛;當肝火過旺時,大腸為了達到制衡作用,必須吸收廢物裡的水份來支援肝木,使肝火不致太旺,若肝火太旺將導致直腸廢物中水份不足而引起便秘。所以腎水不足,肝火過旺,都是造成肺功能退失之因,肺有病則影響大腸經,導致便祕的發生。

再進一步了解五臟作用之相關理念:生理上知悉肝臟是人體解毒、合成生化物質的工廠,當肝功能低落時,合成低下、毒素增加,人體血液中代謝廢物不能被完全化解,這時將使腎臟的負荷增加,因腎臟主要作用是過濾人體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當腎臟負荷過重時,腎陰功能亦將隨之低落;腎臟無法過濾人體血液中的代謝污物和毒素,也將誓不罷休地作工,腎陰功能亦將因而急速低落。

當肝腎功能低下時,血液必將污濁,血液污濁必將使人體循環系統受阻,導致心臟負荷增加,由於血液污濁時,心臟輸送入肺氣胞中的血液不淨,當然亦影響到肺的吸氧功能,最後影響到大腸、直腸發病。大腸、直腸失水,當知肺臟先出問題,肺臟病變當然由痰濁生成。

體內痰濁生成有三臟器,一曰腎、二曰脾、三曰肺,《節齋》云:「痰之本,腎也!」若以五行相剋之說,腎水過盛當溼其脾,脾濕者痰濁生,正如中醫學理中記述:「脾痰源,肺痰罐。」所以當脾(胃)功能退失則痰較多,痰多則將影響肺功能,這是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之連帶結果。

肺是排廢氣之器官,大腸、直腸是排廢物之末端,當人體排除廢氣及廢物的主要臟俯---肺、大腸發生問題時,當然人體將發生疾病。肺的主要作用是進行氣體交換,肺泡能將空氣中的氧氣滲入血紅素中,又能將血液中二氧化碳送出人體外;氧氣是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當肺臟功能低下,而使肺部氣體交換發生障礙時,人體細胞必將由於氧氣的不足,而無法完成種種生化中的新陳代謝,導致人體發生種種病變。

肺與大腸相裡表,肺功能低下時亦將影響大腸的排便功能,直腸、結腸中廢物於24~36小時內不排除時,廢物中毒素將又隨著大腸被吸收的水份,又重回到循環系統。當大腸毒素愈大量返回人體血流中時,亦將破壞人體細胞生化環境,而使人體引發種種的病變。當大腸廢物毒素大量返回人體循環系統時,亦將增加肝臟的解毒負荷,導致肝功能低下,如此亦將影響膽汁的分泌而導致消化不良。

總結上述所言及其他因素,便祕的發生是因為:(1)五臟、六腑連結運轉失調,(2)腎、脾生理失常,導致肺功能受痰阻礙而功能低落,(3)肺功能受阻,吸取大量大腸水份,導致大腸、直腸嚴重失水。由於上述諸原因,便祕因而成焉!(4)當然若是感冒、肺部疾病,就直接影響到大腸,也會造成便祕症候的發生。(5)同時飲食不正常,偏食濃縮食物,也是造成便祕發生的原因。(6)吃到某些醫生開的西藥,若是攪亂了五臟、六腑的協調性,當然也是會造成便祕的。(待續)

 


[ 法爾健康小撇步 ] [ 健康教室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