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先天缺乏胼胝體的腦分裂患者
優婆夷 爾德 翻譯
Split brain patient born without a corpus callosum
Tony Grobmeier一出生就缺少了連接兩半腦的部位﹝胼胝體﹞。於2001年他開始接受診斷,然而他本人並不覺得自己有腦不完全的缺失。
Dr. Lynn K. Paul 是加州理工學院的胼胝體研究計劃的主席,她想研究Tony的腦如何運作,對他的影響和造成的困難。
Tony Grobmeier一個20歲男性的AgCC患者A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sum (簡稱AgCC)即出生時沒有胼胝體、胼胝體發育不全症狀,胼胝體是一捆連接大腦兩半球的纖維束,2億纖維束是腦中最大的單體結構,缺乏時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學校生活並不令他感到為難,反而是部份電影劇情令他感到困擾;Dr. Lynn K. Paul認為她也是個特殊小孩,不知為何男生間相處極好,可是就不喜歡她,所以她想幫助別人認識自己以免於自身經歷。
腦的秘密:
Roger Sperry開啟AgCC的研究,他發現人的行為是由兩個連接的半腦控制而不是一個腦,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實驗研究證明兩個半腦主導不同的信息處理。
而在分裂腦上Michael Gazzaniga有獨特的研究:
腦有複雜結構, 實際上是種重新組合結構;從中分開再兩由個半腦組成, 哪邊的半腦有哪種功能, 大部份人的腦結構大致同樣的, 左半腦有順序式分析力、空間分析力、語言力;右腦偏重於感情方面、喜憂厭惡等;Jason Kaufman教授說明若胼胝體被切斷,兩半腦的連接功能也被中斷。
在為成人患者開刀後有兩個有趣的現象,一是和他們談起話來很正常,但讓他們做某方面的實驗會有反常現象;若設定資訊只如此的進入腦的一方,例如令實驗者用左手操作迴紋針等一些具刺激性、可認知的東西, 產生訊息後傳導入右半腦─即負責處理觸覺訊息的地方,由右半腦再傳輸入左半腦後得以認知物件的名稱;若兩半腦被分離,就無法道出物件名稱;右半腦知道是何物,左半腦則不知,又左半腦掌管語言能力,所以就會有說不出物名的現象。
腦成長異常者如胼胝體被分離,每個不同功能區域就無法溝通;問題是AgCC先天患者本身胼胝體並未成長,他又如何彌補這項功能上的缺乏呢?
Tony的父母表示,Tony 在10-18歲時和母親住在一起,一直到18歲他才實在的接觸醫療,他的情緒成長停滯,喜歡緊盯電視、電腦遊戲,他缺乏社會參預感,雖然已20歲了,很多行為還像停止在12歲時。﹝情感不成熟﹞
即使Tony在社交上缺乏朋友,他也不熱心於和人互動,但不排斥交個女友。
一些持續的、平常和複雜交錯的社會生活要求我們的兩半腦急速的運作、連貫和共享訊息,如果兩邊缺乏溝通的主件,明顯的會造成適應社會的困難。
情緒認知實驗:
AgCC患者很難解讀別人的情緒;Dr. Lynn在Tony頭部做個情緒認知的實驗,先讓他看人的表情照片,但並不加以紀錄,螢幕術上會有一個人像出現幾秒,再接著出現一連串描寫情緒的字,他必須選擇並說出符合人像表情的字眼;此時一個戴在頭上、補捉眼睛定點的照相機將忠實記錄他眼睛注視的地方;Tony依序選讀出生氣、驚訝、快樂和憂傷。
小孩的胼胝體尚未完全發展,直到十、十一、十二歲才算功能成長健全,在此年記的小孩會熱衷於社交能力,愛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聊;AgCC小孩患者在這年紀之前本來和其他的人社交能力成長度相仿,但達到這個年紀,由於其他正常的小孩社交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想像力成長迅速,而AgCC小孩患者仍持平,所以兩者突然在此時,行為開始了巨大的分歧。Tony也承認他有時判斷出不正確別人的反應。
Tony的父母也表示,雖然生氣的聲音是無益的,但唯有提高聲調對方才能察覺別人對他的不愉快,而Tony的情緒確是如此平坦,生氣時別人覺得是大吼大叫的,在他的感覺好像只是在進行著平靜的交談。在規劃生活步調上沒進步,一些事就像去工作前不沖洗淨身,將有體臭味而造成周圍朋友的遠離,他並不了解。
Dr. Lynn K. Paul提出重點:
Tony不能認知到前因後果﹝缺乏社交判斷﹞,不能從社會的回應學習,和躲避這充滿回饋的社會,這就是個問題所在;例如一般小男生不愛沖浴且抗拒它,直到初中他才想要去洗澡等事。
Tony注視人像,不像平常人一樣注視眼睛,由實驗中訊號和圓點顯示他的眼睛專住停留的時間,他特意專注在鼻子,而不是在預期﹝眼睛﹞的地方,而這鼻子並不能給予很多的社會訊息。Tony特別對分辨害怕、厭惡和驚訝感到困難,害怕只有50%,也就是一半的時間有人表示害怕時他將錯過。為何Tony對解讀社會訊息感到困難?在右半腦有部份感知社會訊息,左半腦可用語言回答例如這人感到不愉快,然而缺少胼胝體則無法往返連貫、以言喻出。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