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 從地心引力與地球磁場談睡眠問題
                                      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秘書長  葉政秀 先生


一、前言

約有四分之一的國人有睡眠失調的問題,包括失眠、嗜睡和不停的輾轉翻身等等。很多治療師的經驗指出,這些失調多半與營養和行為因素有關,努力地找出原因應可以改善。

睡眠是一種恢復的過程,有助於生理性和心理性的補充。人類每天生活週期中,睡眠對人的健康狀態具有決定性的指標。

雖然睡眠的質與量人皆有異,但是如何睡得又沉又久,對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至為重要。除了緊張、生病和焦慮會引起睡眠失調之外,外界環境因子,像臥房吵雜或輪值夜班造成生理時鐘擾亂以及旅行引起的生理時差,也是干擾的因素。長期睡眠失調的症狀大致有注意力不易集中、體力差和對不熟悉的情況很難適應等等。

 

二、睡眠失調的型式

睡眠失調對關心健康者造成的困擾特別嚴重。它不只是許多檢查不出來的疾病的病源,同時也會併發許多不健康的複雜性,失眠、呼吸暫止睡眠和定期地輾轉翻身症候群都是睡眠失調。

失眠─其特徵為不易入睡或整晚保持清醒,其致病因子,如身體的、精神的、行為的和情況的,多半可以追蹤出來。失眠可以依夜間不同時段的異常而分類。失眠可分成三種:入睡不易型、整夜睡不好型和太早醒來無法再入睡型。要花數小時才能入睡,睡著之後可以睡得很好的屬於不易入睡型。夜間醒來數次,再入睡不易者屬於整夜睡不好型。而那些一旦醒來就再也無法入睡者屬於太早醒來無法再入睡型。精神生理性失眠症則是經醫生診斷出疾病後的症狀,往往是整夜睡不好型。個人的正常睡覺習性和行為的改變,環境引發的睡眠障礙也會。患者愈擔心睡不好,失眠會愈惡化。

* 呼吸暫止睡眠─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情況,睡眠途中間歇性地呼吸停止,患者被迫一再地醒來才能順利地呼吸。這會打斷睡眠的連續性,也是這類患者往往白天很累想睡覺的主因。可以分成三類:

A:中樞神經型呼吸暫止症:因中樞神經系統障礙而影響橫隔膜的動作,引起睡眠品質差,整晚多次醒來,白天則過度疲勞。

B:阻塞型呼吸暫止症:因上呼吸道阻塞而妨礙正常的呼吸。患者往往會打鼾,白天容易疲倦,竟日昏昏欲睡。

C:以上兩症綜合型。

    定期輾轉翻身症─入睡期或整晚睡眠期間,兩腳一再地移動。通常整晚以定型的重複動作移動雙腳和翻身。醒來後兩腿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三、引起睡眠失調的原因

引起睡眠失調的原因很多,精神上的(像焦慮),或生化的(服用不適當的安眠藥和其他藥物),或醫學上的(生理上的問題,如呼吸暫止和不停地翻身等),以及生活方式(如不良食品、作息不規律和缺乏運動)。

A. 食品:對於睡眠失調者食品極為重要,例如適應不良或食用過多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咖啡因已知為失眠之最主要因素之一。

B. 環境因子:

a.       身體結構性不平衡(內在結構壓力)

b.      生理時鐘改變及輪值性工作

c.       延遲或提前睡眠

d.      電磁波

e. 工作壓力、情緒壓力及家族的變故

f. 臥室通風不良、噪音、濕氣過重

g. 床墊及枕頭之柔軟度

本文僅就環境因子的前四點與地心引力及地球磁場有關的加以討論,就教於各位醫學先進。

 

四、健康的身體狀態

人體,從股關節到骨盆、脊柱乃至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都是整體性的。當股關節維持在正確角度,骨盆呈左右水平的話,從脊柱到全身的骨骼、肌肉系統就會以力學的均衡連動著,全身所有部位就可以處於平衡的狀態。

其結果,全身的血液循環暢通,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血液循環一改善,血液能夠攜帶新鮮氧的量和將從食物所攝取的營養溶解的能力就增大,而可以充分地供應全身的細胞之所需。此外,全身細胞內所製造出來的廢物才能順利運出,與尿、便、汗和呼吸等等一起排出體外。

如此,全身得以活性化,身體的體力得以提昇,抵抗所有疾病的自然癒合力乃可以發揮其極限。

上述健康的條件,其前提是身體的完全平衡和充分的人體電,血液的循環能力才能維持正常,各種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各種生理機能得以健全的運作。但是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一方面要與時間拔河比賽,另一方面又隨時隨地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要維持身體完全平衡和人體電永遠充足是不可能的。

 

五、地心引力的影響  (日本Dr. Isogai的發現)

1.身體的不平衡

用雙腳站立的人類的脊椎就好像是用一個S型的彈簧支撐著的曲線,而脊椎扮演著柱子的角色。而脊椎又是由骨盆所支撐,下面又有大腿股骨在股關節和骨盆連結在一起。因而如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間的接縫處產生移位,陷入不正常的狀態時,那麼位於其上的骨盆和脊椎都無法保持正常。

脊椎神經從脊椎之各個脊椎、椎間孔之間延伸出來,分布到全身的各個內臟器官或組織上,所以一旦脊椎發生扭轉時,連接到這些神經神經的各個器官或組織也會產生異常。同時由脊椎異常所形成的全身性扭曲變形,會破壞神經系統、骨骼系統、循環器官系統、淋巴腺系統之均衡,而經常造成身體的異常。90%以上的人的身體都是或多或少有著不正常的彎曲,表面上雖然還沒有到生病的地步,但是也不能說他們是處於真正健康的狀態。

當人體脊柱歪斜時,不祇是姿勢變成難看而已,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筋肉也會隨著失去平衡而壓迫到神經與內臟。此時,身體存在著不健康的條件,諸如營養吸收不良、消耗能量、容易疲勞、全身痠痛。如果置之不理的話,內臟的機能乃逐漸地低下,自然治癒力就隨著降低。免疫力減弱和自律神經失調,疾病就不斷發生。

“以小的股關節支撐著上半身,並以兩垂直的腳站立和走路的人類,其大腿骨在股關節內以130度的角度接連著,但是有90%以上的人無法保持兩腳在完全地均衡狀態。大腿向外開得比較大的腳會變成比較長。現代醫學稱之為腳的“假性延長”。一旦其中一腳像這樣地變長,那麼當人站起來的時候,該側的骨盆就會向上撐高。

這就是所謂的骨盆高位。

因為脊柱垂直地位於骨盆上,所以當骨盆的左側往上撐高的時候,  那麼在腰部的脊柱就會隨著向右傾斜。不過人體的肌肉系統會為維持總體的左側與右側的均衡而連動著,因此一旦左腳成為假性延長,左側身體乃向下地緊張著。

所以,一旦腰部的脊柱向右傾斜,上半身則向左歪斜。這就是現代醫學所謂的“側彎症”。

同時,長腳側的骨盆與另一側的肩膀間也存在著緊張。因此肩膀被向前拉,而脊柱則向後彎曲,這就是所謂的“後彎症”。

再進一步就長腳側的骨盆往上升高時的狀態,實際地加以探討。此時,腰部的脊柱向短腳側傾斜,整個上半身則向長腳側傾斜。其對角的肩膀向前拉,脊柱則左右、前後也同時彎曲。

這樣的話,會引發長腳側旁邊的坐骨神經痛以及膝關節痛和痛風。腰的肌肉偏向左側而引起腰痛、肩酸痛和頭痛,即俗稱的腰酸背痛。

    

2.對睡眠的干擾

當我們睡著之後,很難再刻意地保持良好的睡姿。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姿勢都是下意識的。甚至於當身體的某一部位會痛的時候,在翻來覆去改變身體位置才感覺到痛之際,睡眠中的種種姿勢也隨著變來變去。因此期待睡眠期間一直維持股關節在正確的狀態是不可能的。

    不論是左腳長或右腳長引起的脊柱歪斜,由於都是左右、前後扭轉  著,因此都是容易疲勞的體質。而且不論何種歪斜情況,一方面頸椎受壓,中樞神經一直處於興奮狀態,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因此不易入睡或容易半夜醒來。另一方面頸部歪斜,氣管通氣不良,造成呼吸困難或打鼾,久而久之血液含氧量不足。同時骨盆兩側不同高,身體中樞平衡神經下意識地令身體像蹺蹺板似地運動,以致睡時身體輾轉反側,無法進入熟睡期,睡眠品質當然不佳。

也就是說為了防止股關節轉位、保持股關節在正確位置、矯正兩腳等長、維持健康的身體,那麼在睡眠中保持正確的姿勢是很重要的。睡眠中姿勢的好壞,對於健康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地大。也就是說,當身體不平衡時,連睡覺時的睡姿,也會因地心引力的作用,使得身體之不平衡更加地嚴重,這點是完全出乎所有人的認知。Dr. Isogai發展出睡覺時在雙腳綁三處的矯正法。

如果將脊柱的歪斜扶正,自然治癒力迅即提高,當然可以改善睡眠問題,提高睡眠品質。不只是疾病會靠自己的力量治癒,同時也可以說有預防的作用。

 

六、地球磁場的影響  (美國Dr. Davis的發現)

1.     人體的生理時鐘

生理節律規律地運作著,每個人一天內的精神上和生理上的行為都隨時在變化。這些生理節律受每個人的生理時鐘的作用每天約24小時地重複出現。生理節律與體內睡眠清醒的型式關係最為密切,一天內的敏捷度和笨拙度的起伏都受其左右。一般人的正常生理節律是在早上和下午敏捷性最佳,晚上行動趨近於笨拙而有睡意,所以在晚上睡覺。

研究指出其他的生理作用也有一定的生理節律,包括像血壓、體溫、賀爾蒙分泌量和免疫系統等等。太陽光和人造燈光和許多環境因子,像鬧鐘等,也會使生理節律如同24小時都受著太陽的影響。

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由血液輸送之量極微,以兆分之一克計量。隨著年齡和其他因素而變動,但是晚間的分泌量約為白天的5-10倍。褪黑激素與白天腎上腺所分泌的腎上腺素正好相反。當褪黑激素進入血液後,會使清醒的腦波(α波)降低,緊接著心率減少、肌肉鬆弛、血壓下降,身體乃開始進入睡眠期。

許多睡眠失調者往往由於褪黑激素不平衡而阻斷其生理節律,自然的睡眠一清醒型式受到阻斷或成為相反。現代人白天約90%以上在室內照射到螢光燈,而照不到太陽光,也會阻斷其生理節律,從而降低褪黑激素之水平。缺乏運動、身體構造不平衡和慢性緊張、壓力也會消耗其含量。營養不良,以及刺激物像酒、煙、咖啡、辛辣食物、糖和濫用藥物也會使其過度地耗損。    

所有電磁場,不論自然的或人工的也會降低松果體的功能,造成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使得生理時鐘不平衡。

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法則

白天的時段內受太陽的正磁場所左右,夜晚則受地球的負磁場控制。體內的磁性器官-松果體,對這種日夜變化的磁場非常地敏感。白天,太陽正磁場作用下,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夜晚,地球將太陽光阻擋,其隨時隨地在自轉時所釋出的負磁能乃最大,人體腦中的松果體在酣睡時充分吸收到地球的負磁能(充電),才會同時地分泌褪黑激素,人體副交感神經興奮。因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乃是順乎自然。如果日夜顛倒又處於高強正磁場,那麼褪黑激素的分泌就大受影響。一大堆的症狀馬上出現,然後變成各種的慢性病。睡眠的週期一旦擾亂,睡眠的質與量迅即受害。

3.     負磁能對睡眠問題的改善

白天所消耗的能量都要靠休息、放鬆和沉睡加以康復。地球的負磁能有助於生理節律受到干擾者恢復其節奏。假如無法充分地獲得自然的負磁能(晚上酣睡),那麼使用外加的人造磁鐵的負磁能就可以充分地幫您補足身體之所需。

 

七、低頻電磁共振磁療法,德裔美國科學家Dr. Andrew Bassett

1.目的與效果

磁波共振儀MRS2000H家用型,乃採用微弱脈動磁場激化體內生理功能。其目的係經由強度略小於地球天然磁場的磁場所產生的刺激達成其作用。其效果源自於其所施的波形與周波。不同磁場脈動頻率的同時影響,可以穿透人體幾乎無任何阻礙,因而誘發的共振過程可用於活化體內的各種重要生理作用。

可用於:

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再生和免疫功能,像各種預防劑。

 有助於放鬆、睡眠和紓解壓力,因此可以改善健康。

 輔助性治療有助於改善循環不良、一般心血管、血壓等問題。

 有助於傷口和骨折的癒合,每日的輔助治療像高爾夫球和網球肘等的運動傷害和疲勞、瘀傷、壓傷、扭傷和肌肉酸痛等等。

頭痛、偏頭痛、天氣的變化引起的過敏和風濕痛等的輔助性治療。

 骨質退化和關節痛,像關節炎、多發性神經系統、骨質疏鬆症等等的輔助性治療。

 

2.共振儀在體內有什麼作用?

A. 經由自律神經系統改善身體的調節功能。

B. 刺激骨和軟骨。

C. 神經再生:受損細胞從磁場適當脈動接受到刺激而再生。磁場引發一種刺激神經細胞“生長"的電流。

D. 傷口癒合。

E.  紓解痛苦。

F.  改善新陳代謝。

G. 改善循環和離子交換而促進廢物之排出。

H. 活化巨噬細胞(一種可以吞噬特定物質的免疫細胞)。

I.    藉由壓力降低,減少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壓力賀爾蒙)之過敏性。

J.   藉由消化作用之調節使腸內之腸肌叢作用正常。

K. 改善褪黑激素之分泌從而改善其對睡眠之效果。

L.  提高免疫系統:除了上述藉由自律神經系統之改善而強化之外,也直接影響淋巴球而刺激淋巴球增生,並引起免疫活性細胞分化。

M.由於新陳代謝改善和循環良好,藥效乃提高(藥效更易於到達所  需的細胞)

N. 心率之穩定:藉由自律神經系統之改善,磁場對心率有正面的作用。

O. 呼吸肌肉之功能恢復而改善呼吸量。

P.  血流的流動性改善可以減少血小板在血管內堆積成塊。

 

3.磁波共振儀居家保養要領

A. 早晨(清晨用完早餐後尤佳)熱身

(一) 全身性的

時程:調至最上(5:00 am ~10:00 am)

強度:50%

時間:8分鐘

(二)     局部性的

分別置於臀部、腹部及胸部下方

強度:50%

時間:8分鐘

其他視當天之狀況,凡有不適之部位,直接放置即可。多喝水,空腹或口渴時不要做

 

B. 睡前40分鐘,依照早晨熱身的相反順序冷卻

(一)     先做局部性的

強度:10%

時間:各為8分鐘

(二)     最後作全身性的

強度:10%

時間:8分鐘

時程在最下(8:00 pm ~ 5:00 am)

    註:

    共振儀之頻率悉依不同的生理時鐘而設定

上午(5:00-10:00):15Hz,中午(10:00-15:00):5.5Hz

下午(15:00-20:00):3Hz,晚上(20:00-05:00):0.5Hz

        ◎以地球磁場的磁場強度400mg當作200%

 

八、結論

活在地球上的人類,隨時隨地都同時受到地球磁場和地心引力的影響。認識其重要性就可以提供每個人一種可逆反應的觀念,維持身體平衡減少體能無謂地消耗、遠離電磁波(磁場污染)和壓力、善用人造磁石的負磁能,必能改善睡眠問題,保持健康而快樂的生活。可惜這兩種因素對人體健康的關係,特別是睡眠問題,一向不受重視。科學界和主流醫學在探討生命上,競相宏觀地往太空探險或微觀地研究基因的奧秘,卻不願“正視”分別由兩位非主流科學或醫學出身背景的研究學者,執著地竟一生之力所發展出來的研究結晶。所謂千里馬要有伯樂之慧眼,個人有幸分別有機會在他們往生之後才親身體驗到其發現之“實效”。(完結)


[ 其他 ] [ 健康教室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