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力學全身治病法--
           改變習慣動作,
                             找回健康身體(3之2)

版權宣示: 本單元是張老師的精心傑作,歡迎上網者載錄自用,但若要轉載刊登或出版,均需取得張老師的同意。

  1. 左右腳長短的鑑定(1)

左腳長癥候--

(1).用平面低桌來測,當雙手同時下放時,右手指尖先碰桌面

(2).患消化、泌尿、腎臟、婦科系統疾病者

(3).右肩比左肩高聳者

右腳長癥候--

(1).用平面低桌來測,當雙手同時下放時,左手指尖先碰桌面

(2).患呼吸、心臟、循環系統、頭部疾病者

(3).左肩比右肩高聳者

接著來談,如何判斷自己左腳長或右腳長?如果雙腳相差很多,自己一定可以感覺,如果只是差一點點,就較難感覺到。不管怎麼樣,長短腳都有發生疾病的潛在危險。你不要說現在好像沒甚麼大病,其實是沒有發作成大病,但可能已有微微的小病,只是未警覺罷了!一下子頭暈,好像血壓高了,過兩三天又好了,已經有那個病因,只是你現在可能還年輕,還沒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因此有的人就會把它忽略,其實已經有那病因存在了。

現在來教各位如何判定長短腳?左腳比較長其徵候是甚麼?用一低的桌面來測定,站於桌前,雙肩放鬆,彎腰,雙手很自然慢慢垂至桌面,哪一隻手指尖先碰到桌面,就代表相對另一邊的腳比較長。例如:右手指尖先碰到桌面,則表示左腳長。如果雙腳相差不多,做一次有時會不準,可連續測二、三次,方能確定哪隻腳較長。除非是天生或曾經骨折造成兩手長短不一,一般而言,都是因為肩膀關節、腳關節的問題造成長短腳,這就是假性長短腳。如果是真性的,就是實際的骨頭較長,跟骨關節沒有關係,而我們所說的「假性」是因為髖骨、股骨的關節轉位了,擴大了角度,所以就變成哪邊的腳比較長,如果把它推拿、調整一下,它就恢復一樣長了。當關節角度恢復到130°,這兩隻腳就會變成一樣長,這就是假性的長短腳,像假性近視一樣。總結:左腳比較長就是右手指尖先碰桌面,反之,右腳比較長就是左手指尖先碰到桌面。

另一種判斷哪一腳較長的方式,就是看自己已生病的症狀。礒谷先生根據幾十年的診療統計結果,左腳比較長的人,常常會發生胃部以下的疾病,如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及婦科疾病等,而且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如果以後碰到你的親朋好友,有胃腸常常不舒服,你就可以判定他的左腳比右腳長,要不然就請他測測看。這是力學關係造成脊椎彎曲,影響在脊椎的上半部或下半部,這一點他的理念不能說服我,為什麼左腳比較長的都是發生在身體的下半部,胸椎中間以下的泌尿、消化、婦科、生殖系統、腎臟毛病?右腳比較長,脊柱會往左邊靠,然後再彎回來,礒谷先生沒有講出一個道理來。

我嘗試解說如下:右腳比較長為什麼都是上半身發生毛病?不是肺臟、心臟、鼻子過敏,就是高血壓,如果說是因為壓迫上半部脊柱神經,所以才會產生這方面的毛病,那為什麼左右腳所影響不同,而產生上、下部位的毛病?我想不出來,但是從生理上來講,可能和腎臟的部位有關,我們常常講的左腎右命門,我們打坐的人或懂得生理及氣功的人,他們講左腎右命門,這個在密教的經典也是這麼寫的,左邊的腎臟只有一般的重吸收功能,也就是只有重吸收營養、水份,其他會流失掉。右腎為什麼叫命門?為什麼密教經典在講右命門,命門就是生命之門,不是只有腎臟的功能,生命之門一定跟氣有關。所以如果損失右腎的話,這個人一定體內沒有真氣的,人很衰弱。左邊的腎臟如果被割掉,比較沒關係,因為右腎它也有重吸收功能,且它還有氣源。所以,我們常常在上課講,氣有三種來源丹田、會陰穴和腎臟等三,這裡的腎就是右腎,這三個氣源如果你任督二脈打通的話,你觀想丹田連接腎臟再連接會陰,就會霹靂啪啦地,這三個部位馬上會連在一起,然後再接上中脈。

如果右腳長,因脊椎下半部側彎到左邊,影響到左腎,然身體下半部仍有右腎在保護,所以不會發生問題,此時身體要達平衡,故會將脊柱拉回右邊,而上半身右邊沒有屏障,故會發生在上半身的毛病,礒谷先生對這個問題講不出道理來,我的體會認為可能是這樣子。

反過來,如果左腳比較長,左髖骨高,脊柱從腰部往右邊傾斜,此時右腎相對的脊髓受到影響,下半部右腎的保護也沒用,所以毛病就會出現在身體下半部這裡,如大小腸、直腸、降結腸的部位發生不正常,所以造成胃腸問題,我想是因為這邊腰部左邊空虛、沒有屏障,故先發生下部位的毛病。之後,就不見得只有發生這部位的毛病,我相信上半部的毛病也會發生,只是大部分的人上邊的脊椎不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形,所以大部分都發生在下半身的毛病。如果是年紀大了,上半身、下半身就都一起會發生疾病了。因為年輕人雖脊椎不正常,但他活力還夠,所以,大部分都會發生下半身的毛病,如果是五、六十歲或七、八十歲的人,那連上半身的毛病也會來了。

我們再來談談由已發疾病來判斷哪一腳比較長?剛剛講,如果是左腳比較長的,就會有消化、泌尿、婦科、腎的毛病;右腳比較長的,就會有上半身的毛病,主要是呼吸、肺、心臟、循環系統、鼻子過敏,甚至眼睛的毛病。你只要看已發生的疾病,95%以上的人可能會有這個現象。

再下來左腳比較長的話,右肩就會高聳,我以前左腳是比較長,因為我從高中以後就是用如意座在打坐。而左右腳不等長跟打坐有什麼關係?就是說如果你打坐時,兩個膝蓋不能同時平放在一個平面上的話,那你也有長短腳的問題,如果你從開始會打坐的時候,雙盤盤起來老是有一隻腳膝蓋著不到地,就是有長短腳。我以前就是這樣,那時候也不知去管他,反正打坐就打坐嘛。

等到我綁健康帶綁了一個月以後,我兩個膝蓋就可以同時著地了,這樣表示我的髖骨不同水平已經慢慢再校正回來了。所以在座有很多禪修的同學,如果你開始打坐的時候用雙盤,老是有一個膝蓋著不到地,就是有問題。你看世尊在用雙盤的時候,多麼平均而穩定。我最近這一個多月來的感覺,那個感覺是:喔!原來雙盤如盤對的話,是有這麼好的感受,兩個膝蓋都著地然後整個臀部很穩重的坐在那裡,那感覺跟以前坐的是不一樣,以前坐的樣子老是右膝著不到地,現在已經可以四平八穩,真的四平八穩地坐著。

你自己打坐時應該知道你的膝蓋有沒有同時著地,大概都是內側(下面)那隻腳可以著地,盤上來外側(上面)那隻腳都沒辦法著地,這就表示髖骨、股骨角度有問題,髖骨有問題就是你有長短腳的問題。

最後講如何從左右肩較高來判斷何腳較長?如果右腳比較長,左肩會高聳這個道理是一定的,這是力學平衡造成的結果。而右肩比較高聳,表示您的左腳比較長。

 

  1. 左右長短腳的鑑定(2)

左腳長癥候--

(1).坐時習慣把左腿搭在右腿上

(2).向右側臥才易入睡

(3).走路先邁左腿

(4).右手提物,右肩放背包帶

(5).膝關炎痛風現於左腿(初期)

右腳長癥候--

(1).坐時習慣把右腿搭在左腿上

(2).向左側臥才易入睡

(3).走路先邁右腿

(4).左手提物,左肩放背包帶

(5).膝關炎痛風現於右腿(初期)

再來怎麼繼續鑑定左腳比較長?就是從你的生活起居的行為來判斷,只要你一坐很自然不經意、不刻意翹二郎腿,就把左腳搭在右腳上時,就是左腳比較長,為什麼是左腳比較長?因為你這樣把左腳打開的時候,髖骨跟股骨已經外翻,角度加大,這樣經常外翻,這隻腳怎麼會不長呢?在台大舉行研討會時,有一健康電磁器的展示會,我左腳翹起放在右腳上,坐在展示會場中和人說話,有一個人靠過來對我說:「你的左腳比較長」,我回答說:「你怎麼知道?」,他則說:「我知道!」,因當時我正和別人說話,所以就沒有跟他談論下去,後來研究的結果真的是左腳比較長。你不經意的時候翹二郎腿、跨腿或跨大腿,跨在上面的那一隻腳就是比較長,右腳比較長就會把右腳放在左腳上。

再下來一個徵候:你睡的時候,喜歡右側睡覺,而且右側睡覺還喜歡左腳彎曲跨著,那就是左腳比較長。因此只要你一側臥的時候,一定一隻腳彎弓著,另一隻腳是直的,彎曲的那一隻腳就比較長。我們在家居士睡覺的毛病都是這樣,我不知道出家師父是不是都是吉祥臥,你看世尊哪裡有這樣的,世尊吉祥臥都規規矩矩的雙腳併攏,怎麼會長短腳呢。所以我經過調理後,現在也已差不多可像吉祥臥這樣。但我以前也是這樣彎曲腿在睡,你喜歡側臥哪一邊,上面那一隻腳就較長。現在已經習慣了,天天在綁,綁完了側睡也是這樣雙腳併攏,若不綁的話也不大想把腳彎跨到很大的角度,變成900的弓形,那種習慣就沒有了。如用吉祥臥你可以一睡到天亮的話,我看你長短腳的機會大概沒有的,因為你的腳常常這樣緊密的靠攏著。如果是右側入睡比較容易的話,那大概是左腳比較長,喜歡心臟壓在下面睡的話,這不能稱為吉祥臥,吉祥臥一定要心臟在上面的方向躺臥著。

再下來看你走路的時候,哪一隻腳喜歡先邁出去,喜歡先邁出去的那隻腳一定比較長,你仔細觀察,我看70﹪左右的人大概都是左腳比較長。觀察時不僅看走路,上樓梯也是一樣,先抬腳上樓梯的那一隻腳,就是比較長的腳。觀察你自己一下,可從好幾個細節來判斷、來印證剛剛講的。

接下來再從生活的習慣觀察:你喜歡右手提東西的,那就是左腳比較長。喜歡右肩掛東西的,如書包、背包掛右邊,那也是左腳比較長。如果你是喜歡左手提物,左肩放背包帶的話,是右腳比較長的。

另外關節炎、痛風發生初期,是在左腳的話,表示左腳較長,就是左腳發病,左腳就比較長,因為是比較長的腳,造成你不常去用它,讓它空閒著,為什麼?因為你身體的重量都是用另一隻腳(較短的腳)去撐,所以另一隻腳不用時血氣漸漸不通,就會慢慢發生問題。如果膝關節痛風初期發生在右腳,一定是右腳比較長一點,比較長就不用它。我們生活習慣之間,常常左腳長的人,左腳會輕輕的放在地上,而靠右腳(較短的腳)在撐身體的重量,所以從幾個細節就可以發現長短腳出來。

 

  1. 如何調理、治療長短腳----突破習慣領域,改變習慣動作

我先講突破習慣領域,現在經營管理上,有一個最熱門的名詞,叫做突破習慣領域,只要當主管的都要去上這個課。因為,我們從出生以後,最喜歡吃的、穿的、聽的音樂,喜歡和哪一種人講話,喜歡哪一種異性的臉蛋,這些習慣都已經根深蒂固,很難去改變,所以我們身體的毛病,也是這麼創造出來的。修行說在滅我執與法執,那是在改造你自己,同樣的,要找回健康也是一樣,要加以改變,養成壞習慣才造成現在的疾病,要把壞習慣改過來,就能找回健康,這個原則要記住,也就是突破壞的習慣。

剛剛講的這六種不正常動作,失去身體平衡造成的毛病,此動作已經產生習慣了,現在你要把它轉回來。比如剛剛講的你喜歡用右肩去掛背包的,那你知道是左腳比較長,因右肩比較高,你就喜歡用東西去壓它,壓它也壓不下來,因為脊椎常常是彎的,怎麼壓也沒有用。

我們佛教常說的「因果」,你知道這個「果」,更要探測「因」,右肩高了是果,不是因,你要在這個「果」上面,用東西把它壓下來,是壓不下來的,而是要去轉髖骨、股骨的角度,那就只有轉過來改變習慣動作,不要用右肩來承擔重量,而是要用左肩,因為左腳比較長,造成右肩高聳,所以不去用左肩。你要反過來,改變習慣,把用右肩揹東西的習慣,把它轉到左肩來,提東西時都用左手,這就是改變習慣。

所以從今天聽了以後,你要身體健康,以前先邁左腳的就要注意到改換先邁右腳,改變習慣掛背包的肩膀,隨時都要改變你自己,跟自己習慣性過不去,才會改進身體,改變心理也一樣,才能得到健康。

 

  1. 左(右)腳長的調理重點(睡時)

(1).睡眠時綁三節健康帶,筆直入睡最好

(2).側臥時應以腹部向前突出,臀部向後突出,腰要伸直

(3).當側臥睡醒來時,再仰臥躺10分鐘再起床

(4).呈跪坐姿勢左(右)膝退後3cm,上半身趴下約3分鐘

已經知道如何鑑定長短腳後,現在要如何來調理、治療?治療,剛剛講的方法是不吃藥、不打針、也不要開刀,就是用很簡單的道具,就是健康綁帶。這個帶子是經過改良的,以前礒谷先生是用普通的布條,我們台灣民俗也有這種廣腳(台語)O字型腳,在綁的時候,用嬰兒揹帶()來纏腳;現在科學比較發達,有些工具可被用來綁腿,我們感謝楊宗賓大德,他去找一家商店,購買材料回來製造健康綁帶。這個綁帶是用魔術氈,只要這一段碰到那一段自然就會黏住,而且很緊不會掉。這綁帶有二長一短共三條(見圖七),兩條長的綁在膝蓋上下部位,短的綁在靠近腳踝部位。我們東方人體格比較小,有人建議說我們節省布料可以做短一點,我說那碰到大胖子怎麼辦?人家工廠不可能給你做長長短短不同的規格,如果小孩子要用我們可以訂做給他,做短一點的。但有幾位是腿比較粗,他使用時可能剛剛好。

MechImg8.jpg (8820 bytes)

                             圖七

 

回過頭來,從睡眠開始講調理的幾個方向。睡眠的時候要綁三節健康帶,膝蓋上2-3cm處一節,膝蓋下2-3cm處一節,兩腳足裸上方綁另一節(短的)。綁帶綁好三個節點後,要筆直的入睡才好。綁得太鬆效果沒有,氣起不來;綁得太緊又會很痛,鬆緊度要如何拿捏?綁得緊後筆直躺著睡,真氣起來時不很痛就可,另當側臥的時候也不會鬆掉為佳。若人從來不側臥,都是正面筆直的睡,醒來也是筆直的,這樣很好,如果治療病也能夠像這樣最好。

puttee

1.綁三節然後筆直躺時,手放在胸前或肝臟部位(見圖八)。長短腳沒關係,你左腳長也好,右腳長也好,反正你就是要綁三節點睡覺。不是說左腳長綁一節,右腳長綁三節,反正你左右腳不管哪一腳長,你要調理,一定要綁三節睡覺。除小孩有X型腳時,只要綁膝蓋上一處及足裸處一處即可。小孩的兩腳有O字型時,還是要綁三節的。

MechImg9.jpg (5680 bytes)

圖八  (源自礒谷式力學療法一書)

 

2.側臥時應以腹部向前突出,腹部突出來,然後臀部可往後翹,往後突出,腰部能伸直。如此做後等於是胸部突出,臀部往後翹,腰部自然的成身體的生理曲度。這樣躺著後,這三個部位要稍微注意一下,知道胸挺起來,臀部往後翹、腰伸直。把姿勢擺出來,就這樣躺著睡覺,側臥之間,就在調理你的背脊,讓它回到身體的生理曲彎度。有氣感的人,此姿勢擺對後,身體上下氣機就會動,氣會上行或順下,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同學要體會一下。

3.再下來,睡覺醒來時不要馬上下床,側臥醒來的時候,還要再回過來正面躺著,躺個十分鐘,這是在調理側臥的姿勢轉到正直時,讓它適應一下再起來。起來後以第四點方式跪三分鐘,你跪著時可以念佛。

4.跪姿就像剛剛我示範的日式跪姿一般,如果你右腳比較長,那右腳膝蓋處就往後退三公分。左腳比較長,以左腳膝蓋往後退三公分,然後這腳跟擺法就是後退的腳跟靠在另一隻腳上面。假如我的左腳比較長,我以日本跪姿的話,這叫踡跪。踡跪時左腳比較長膝蓋要退三公分左右,然後就這樣跨下去(如圖九)。

MechImg15.jpg (8398 bytes)

圖九 (源自礒谷式力學療法一書)

 

總結,在睡覺之間和起來的時候要做什麼動作?第一、睡覺當然是很簡單,綁好就筆直的睡。但若要側臥的話,須注意姿勢--胸部要挺、臀部要翹、腰椎伸直。如果你可以筆直睡到天亮,可直接做第三個動作,否則在起來之前記得先進行下一個回復動作。第二、如果你發覺是側臥醒來的時候,就要倒回第一個筆直入睡的樣子,然後再躺10分鐘。第三、起身後,做上述所講的第四個動作--跪姿,把跪的姿勢擺好,那一隻腳比較長就將其膝蓋往後退三公分,且把該腳搭在另一隻腳的腳底上。你可以想像日本的跪法那樣,然後身體再趴下去,這樣跨趴臥三分鐘。

 

  1. 健康板或枕頭的調理方法

另外有木製健康板(見圖十),等一下我告訴你怎麼用這個健康板,以及它的功用在哪裡,這也是拜託我們的同學做的。健康板從側面看(如圖所示),底邊到頂邊大概5~6公分,當枕頭睡是很好的,我現在已經用它睡習慣了,不睡一般的枕頭了。你如果要調整脊椎前後彎曲的話,要使用較高的瓷器枕頭,以前不知道睡姿要正確,都是胡亂睡的,現在懂得睡姿與脊椎很有關係,故不喜太高的枕頭,像這樣6公分是不會太低了,睡習慣也是蠻舒服的。健康板翻過來的平板當枕頭,這麼高,睡得很好,不然你試試看。

MechImg10.jpg (7993 bytes)

                                圖十

再來這個道具就是瓷器健康枕頭(見圖十一),這個健康枕頭有很多功用,不是只有睡覺用而已,另有很多治療的功用。它每一面都有專門的功用,如感冒時候頭部後腦勺常常會漲會痛,頭昏腦漲,高血壓就來了,此時可睡刀面上左右搖搖,就可化解掉高血壓。它每一面都有它的功用,功用等一會再講,那道具就是三樣東西(—健康綁帶、木製健康板、瓷器健康枕),這三樣有不同的功用。

MechImg11.jpg (5416 bytes)

圖十一  (源自礒谷式力學療法一書)

現在講調理的方法,如果說你右邊的髖骨比較高,表示右腳比較長,這種情形之下,你要怎麼調?首先,要找一個軟硬適中差不多3~5公分厚的東西,這東西是用來墊在你腳較長那邊的臀部處。矯正動作如圖十二,膝蓋上面先綁一條健康綁帶,再把將上述軟硬適中的東西墊在臀部下面,準備好了之後,有人將綁好的腳推起,往你自己胸襟這邊來靠,同時慣性式地晃動壓下。這樣經由墊那個3~5公分的落差,就會把髖骨逼得差不多一樣高了。壓住你的腳要做什麼呢?這樣盡量往胸部靠然後放、然後再壓、再放、再壓、再放,這樣就在調理脊椎的幅度,這是第一個校正方法。

MechImg12.jpg (8216 bytes)

圖十二  (源自礒谷式力學療法一書)

如果你現在上半身有駝背或腰部有怎麼樣,但沒有上述所講軟硬適中的東西怎麼辦?可以用兩三條毛巾綁成一紽就放在你比較長那一隻腳的臀部底下,左腳比較長就墊左邊,右腳比 較長就墊右邊,墊在臀部這裡,然後做剛剛的動作,起碼要做一兩百下,做拉下來然後伸開,拉下來伸開,累了就休息一下,我看大家如果是有很大的毛病時,更要有恒心去做此校正的工作。如果是說毛病不是很大,那無所謂反正你少做一點也沒關係,這是第一個校正脊椎的方法。

再來是校正腰椎的,骨盆腔剛剛校正脊椎跟骨盆腔,我們說髖骨的部位,現在再校正腰椎,腰椎這裡要注意。這個健康枕頭反過來有八個乳突的,這一部份就是在墊腰椎的。腳綁三條以後腳要曲起來,然後臀部翹起來,這個枕頭才塞到腰部下面去,然後被綁的雙腿伸直,如此躺著(如圖十三)

MechImg13.jpg (5906 bytes)

圖十三  (源自礒谷式力學療法一書)

使用這個枕頭要注意腰椎起初不要刺激得太厲害,要以漸進的方式刺激它。剛開始的時候做三分鐘就好了,墊在腰際時會恢復到生理彎度,但開始不要太久,原則上第一週每次墊三分鐘,過了一星期以後你覺得腰比較堅硬比較強,可再加一分鐘。有腰酸背痛的,你不要繼續去做,覺得腰比較不酸痛了,可以再加一分鐘,加一分鐘後共4分鐘。每次4分鐘做一個禮拜後,再以5分鐘做一個禮拜。如此每週加1分鐘,到8週時約可增加到12分鐘,以後就不要再增加了。

每次用八個乳突的枕頭墊完後,再轉用四個乳突那面,再墊2~3分鐘,兩者合計約14~15分鐘,這是最大值,時間不要再增加了,再刺激它的話會太過份。這個健康枕頭比健康板要高出一點(8公分),使用時脊椎彎曲的角度較大,若是四乳突的可能有12cm,故不要用太久。

再來說明枕頭墊好後,注意一個重點,身體躺好後,腳端及胸部端可要用點力撐著,而腰部墊枕頭處這裡不要用力。健康枕頭塞下去以後,全身僵直的結果下面臀部有力量,腰的上面這邊有力量,就是墊的這裡不用力。第一週時三分鐘一到,腳彎起來然後拿起轉成四乳突那面,然後再將腳伸直,做1~2分鐘,完後將枕頭拿到頭部,利用正面有許多小乳突面當枕頭,這樣躺著休息到10分鐘左右為止。若老參同學身體有氣感,做完躺著時就有氣在身體經絡中走動了。

MechImg14.jpg (5936 bytes)

圖十四
(源自礒谷式力學療法一書)

接下來是龍骨校正長短腳的方法,這裡幾個重點講一講,你站在牆壁,最好離牆壁這邊3-40公分左右,那一隻腳比較長,那一隻腳要退後一點,如圖十四。原則是哪一隻腳比較長,則那一隻腳要往後退3-5公分,面牆時兩隻腳盡量夾緊一點,手肘放成90度,然後胸部盡量往前靠,脊椎這裡形成生理彎曲,胸部自然就會靠到牆壁,然後手就放在牆壁,像在按摩一樣的先往下移再上來。剛開始不要一下子就要彎到最下面,重要的是要慢慢來。如果你這樣做腳會痛的話,剛開始不要太勉強自己,但要超越你痛的忍受力,去做校正的工作,不然不會有進步。然後這樣慢慢進展,也許你做了三個月以後,可以輕鬆的下去,輕鬆的上來,角度也很大、很深,這樣做兩、三百下都無所謂,總是這個量要大。在坐的人若沒有大疾病,不必做得那麼辛苦、用功;如果真正有小兒麻痺或大毛病甚至癌症等重病者,就要不厭其煩的天天治療,不厭其煩的去做這些,都會有幫助的。(待續)


[ 慢性病認識與治療 ] [ 健康教室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