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理念--補益類中藥簡介(2)
中藥免疫及機體調理總論
一、與免疫相關的臟器
某些補益類藥物中,多數藥物能增強免疫功能,用以治療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的疾病。另一部分藥物能抑制免疫功能的亢進或調節免疫功能,用於治療與免疫功能亢進或失調有關的疾病。中醫理論指出正氣與肺、脾、腎等臟器有很大的相關,而正氣又具有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肺、脾、腎等臟器與免疫關係密切。但三個臟器中顯示其免疫相關性的大小,係依次為腎臟>脾臟>肺臟,故要促進動物免疫功能,當以補腎臟功能為主,次而照顧脾臟、肺臟等器官。
「補益藥」應用在免疫及機體調理時,應遵中醫醫典《內經》所言,「虛者補之」、「損者益之」的理論運用而生的。在一些免疫性疾病或與免疫有關的疾病中,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有虛損證的症候表現出來,才是補益藥的適應證。因此,凡具有補益作用而又能影響免疫功能或治療與免疫有關疾病的藥物,都可稱之為補益類免疫藥。而在中醫理論言,機體調理當以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為主,故要製造一個促進免疫或調理機體功能的添加劑,當選適當的藥物組成之。
補氣相關的中藥有黃耆、人參、黨參、白朮、靈芝、雲芝、豬苓、香菇、甘草、山藥、薏苡仁、大棗、貽糖、西洋參、菜豆等;理氣相關的草藥有五爪龍、土黨參、牛大力、千斤拔等。
補血相關的中藥有當歸、何首烏、黃精、雞血藤、桑寄生、枸杞子、桑椹、烏豆衣、龍眼肉、胡麻仁、胎盤、阿膠等;補血相關的草藥有崗稔、地稔等。
補陰相關的中藥有玉竹、石斛、地黃、五味子、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麥門冬、天門冬、玄參、冬蟲夏草等;補陰相關的草藥有盤龍參、四葉參、石仙桃、飛來參等。
補陽相關的中藥有仙靈脾(淫羊藿)、補骨脂、刺五加、杜仲、續斷、鎖陽、巴戟天、仙茅、菟絲子、熟附子、肉桂等。
補氣方劑有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湯、補中益氣湯、生脈散。補血方劑有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歸脾湯、復脈湯等。補陰方劑有六味地黃湯、左歸丸、大補陰丸、一貫煎、二至丸、甘麥大棗湯等。補陽方劑有腎氣湯、溫腎湯、右歸飲等。
二、免疫抗體與補益中藥
現代大量資料說明,在虛證患者中有不少白血球細胞數量滅少,干擾素降低,呼吸道、消化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降低,易患感冒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對這類病人的治療宜用補益藥或以補益藥為主,配以適量袪邪藥以扶正袪邪。如氣虛感冒用黃耆、黨參之屬,方如玉屏風散等;瘡瘍潰後久不收口、冷性膿瘍等,多為虛證,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等補益藥治療;腎虛型氣管炎用羊藿葉、五味子之類治療,這些藥物不在袪邪而在扶正,起到扶正以祐邪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這些方藥,雖沒有抗病原體的作用,或在體內遠遠達不到有效的抗病原體濃度,但有顯著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故疾病的獲癒與免疫功能的增強是不可分割的。又如人類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及體內環磷酸腺甘、環磷酸鳥甘含量和比值的改變均有一定關係,在本類藥物中,有不少藥物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些藥物能促進環磷酸腺甘的含量升高或起調節作用。這些都有利於機體抗腫瘤作用的發揮,與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合用可有增效減毒作用。目前對腫瘤的治療多主張採用綜合措施,免疫治療就是其中之一。
三、最常用的似性激素作用的中草藥
既然腎臟是免疫功能首要臟器,因是補腎的藥與免疫功能甚有關連,若能善用似性激素的中草藥,對更年期婦女或男眾,應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1)興奮性腺機能:紫河車、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石楠葉、人參、黃耆、杜仲、菟絲子、何首烏、鎖陽、附子、啤酒花、丹參。
(2)似雌激素作用:當歸、補骨脂、山藥、淫羊藿、人參、葛根、黑大豆、百合、枸杞子、仙茅、蛇床子、覆盆子。
(3)似雄激素作用:人參、虫草、仙靈脾(淫羊藿)。
(4)促進子宮收縮:益母草、川芎、雞血藤、當歸、三棱、莪朮、王不留行、枳殼、紅花、山楂、蒲黃等。
(5)抑制子宮收縮:香附、杜仲、黃芩、白芍、木通、三七、當歸、款冬花、橘皮、蘇梗等。
用雌激素來補充更年期婦女性賀爾蒙,是中草藥的另一功能。依大陸中草藥製劑的成熟,已達到使用簡便,價格低廉,功能全面,毒副作用小,無殘留,無抗藥性等特點,已引起更多人投入此項研發工作。
四、學習組方技術
中醫理論學說言:「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虛之。」這是對單一病人而言,而如何來做,對於一剛初學中醫藥者,實有其困難。而開發中草藥健康食品,要動物或人長遠食之,更要兼具各種情況,即寒熱、虛實兼顧,更是一嚴正的挑戰。故學習者當能徹底了解方劑功能及藥與動物體之關係,前者當瞭解君臣佐使的用法,後者當以陰陽五行學說來滿足動物機體與藥間之協調性。
(一)君臣佐使的用法---
君臣佐使是方劑中各味藥物所起作用或所處角色的形象比喻,《內經》云:「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古人將方中的藥物分為君、臣、佐、使,用以說明方劑的結構和藥物配伍的主從關係。
君(主)藥→是針對要達到的目的所要使用的藥,一般是藥力大、用量大的藥,可用1~2味藥或更多藥來達到其目的,習慣上是寫於藥方之首。方劑中最好盡量用多一點的君藥,因健康食品是長期使用的中藥,若用單一味藥其劑量會很大,不是對肝臟造成負擔,就是長久食用下造成負作用。
臣(輔)藥→是輔助君藥,以加強其治療或功能作用的藥物。例如欲治療人的痛風,痛風患者肝、腎陽、腎陰都有問題,故導致尿酸不能排出,若以治腎陰、腎陽為君藥,則理肝者為臣藥。
佐(兼)藥→其意義為(a)治療兼或次要其他症候。(b)制約君藥的毒烈藥性,大有”因君藥之偏而為監制之用。(c)作反佐的藥物,即消除病勢拒藥的現象,對藥的”格拒不納”加以改善,例如溫劑中加入少量寒涼藥,使患者能接受而不吐出。
使(引)藥→引經藥或調和藥,驅使藥物達某部位之功用,這與歸經效能有關,故當體解各經絡走向及路徑。
舉例:平胃散→蒼朮四錢、厚朴二錢半、陳皮二錢半、甘草錢半,引生姜、大棗。方中重用蒼朮除濕運脾是為君藥,厚朴行氣化濕消脹為臣藥,陳皮理氣化滯為佐藥,其他為使藥。《內經》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內經》又云:「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故方劑中藥味幾何,本非定論。
(二)以陰陽五行學說做為指導原則
1.五行相剋相生學說
五臟屬有形質的物質,亦即屬陰,陰能資生世間一切事物。除陰陽化生之現象運行於動物個體外,體內滋生一切現象的五臟應有調節的功能存在,此調節五臟功能的理論即是五行相生相剋學說。
五臟是肺、肝、腎、心、脾等是,各以金、木、水、火、土相應對之,此即謂五行行相。故金代表肺臟,木為肝臟,水為腎臟,火為心臟、土為脾臟。五行相生相即謂五行中相互資生助長、相互促進的意思,顯示事物有相互協同的一面。五行相生為水(腎)生木(肝)、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金(肺)、金(肺)生水(腎);五行相生者是前一臟器功能正常,則其相生的下一臟器功能運轉亦能正常。其相剋性為木(肝)剋土(脾)、土(脾)剋水(腎)、水(腎)剋火(心)、火(心)剋金(肺)、金(肺)剋木(肝),五行相剋可調節五臟間功能不會過於亢進,達五臟安和之狀態。
2.五行相乘相侮學說
五行相乘之”乘”即乘虛侵襲的意思,意即五行間某臟陰虛,造成某臟器功能性增長,行成相剋太過而失於正常。臟器間相剋超過正常的制約程度,是一種不正常的相剋現象。例如木(肝)氣偏亢,金(肺)不能正常加以剋制時,太過的木氣便會去乘土(脾)。意即謂某一臟器功能增強,會損及相剋的臟器;或某一臟器功能不足,則會影響相剋的臟器之功能亦不足。由五行中可知五臟互有關聯,在臟器與臟器間,需取得一平衡性,不然會造成相乘性。五臟間以相剋性來取得體內生化機能運轉的正常化,若造成相乘性則肝增肝損脾,肺增肺損肝,心增心損肺,腎增腎損心,脾增脾損腎。
五行相侮之”侮”即欺侮、持強凌弱之意,相侮是相剋的反向,是事物間關係失去協調或相平衡的另一種表現。舉例言之,通常的相剋關係是金(肺)剋木(肝),木(肝)剋土(脾)等,但當金氣不足或木氣偏亢,金不但不能剋木,木卻反過來侮金。此學說在用藥時宜注意,否則增強一臟器的功能,可能會損及另一臟器功能,長久以往會發生另一疾病。五行相生剋對開發中草藥當健康食品是非常重要的,因中醫用藥是短暫對臟器功能的影響,但健康食品則是經常性的使用著,若出差錯其影響是具深且遠的。
3.中草藥歸經問題
(1)單一植物(單方)的藥效
西醫用單味藥,就是只有一種針對症狀對治的功能。但單一植物藥中,它含有生物鹼、配糖體(甘類)、揮發油、鞣質、糖類、胺基酸、蛋白質、脢、油脂、蠟、無機鹽份、維生素、色素等,故用單一植物藥可達多種治療效果,是可以預期的。如一植物藥能入多種經脈,就可證明單一植物藥的多功能性。例如人參可歸入脾經、肺經、心經等(3),黨參可歸入脾經、肺經等(2),白朮可歸入脾經、胃經等(2),靈芝可歸入脾經、肺經、心經、肝經、腎經等(5),豬苓可歸入脾經、腎經、膀胱經等(3),甘草可歸入脾經、肺經、心經等(3),山藥可歸入脾經、肺經、腎經等(3),薏苡仁可歸入脾經、肺經、腎經等(3),當歸可歸入肝經、脾經、心經等(3),麥門冬可歸入心經、肺經、胃經等(3),五味子可歸入肺經、心經、肝經、腎經等(4)。由上可知,單一植物藥,其功能是多樣性的,故補益類藥常用單一味的藥,也能達到免疫能力增生效果。
請注意靈芝可入五臟器,走脾經、肺經、心經、肝經、腎經等五經絡,很難看到一個補益類藥有此足夠的功能。惟靈芝產品要有適當的技術配合,其療效才能確實,譬如採收時間與其成分含量很有關係,萃取與否又與劑量很有關係,不是所有市面上的靈芝都是好的,故要審慎去選擇靈芝產品,尤其要將靈芝當做治療或輔助治療重病如癌症者更要注意選其產品。據筆者體驗仁易公司所生產的靈芝產品,吃後三、四小時間真氣運行於體內,效果非常良好,真是補氣的良藥。
也因為單一植物藥的多功能性歸經,又有根、莖、枝、葉、花等部份,故依其使用部位之不同,又能治療不同的疾病。例如牛筋草歸入肝經、肺經及胃經。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行血、長力,反胃、喘咳,下痢、高熱等,也可用於防治乙型腦炎。單一植物藥用於動物或人類,若短期間使用,量不大時,其毒性應不致發生問題,但若長期使用,亦不是好的方式,應盡量避免。
(2)復方的藥效
復方是中醫藥學的正規使用方法,除達到君臣佐使的中醫藥學理論外,也符合雞尾酒式的用藥方式,配伍中就有陰陽、五行之考量。中藥方劑包括傳統使用的經典方—古方,與臨床使用有效的今方---時方、驗方。近代的西醫技術,可印證中草藥的真實功能,如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的藥理,主要有強心、擴張冠脈、改善心肌代謝、升壓、抗休克、降低心肌自律性、延長不應期、抗心率不整、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增強免疫功能、抗血栓形成、抗凝血、改變血液性狀、抗過氧化物質、保肝、鎮靜等功用。
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有疏肝氣、散鬱熱,主要藥理有解痙攣、抗潰瘍、保肝、解毒、鎮痛、鎮靜、降體溫、升血壓、抗休克、抗心率失常、抗缺氧、增加腦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主要用於回陽救逆,主治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致四肢無力、惡寒卷臥、舌淡苔白、脈沉微等,藥理有強心、抗休克、增加冠脈流量、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鎮靜、鎮痛、解熱等作用。(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