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055.gif (23008 bytes) 中藥理念--補益類中藥簡介(1)       


一、前言

我們維護身體的健康,只要靠活動血氣,血氣能運轉得好,經脈通順,身體沒理由不健康的。但年齡益大,血氣愈衰,祇得靠食療來達到養生的目的。若對付慢性病甚或癌症,食療更顯得非常重要,目前食療最突出的是生機飲食。天然生機飲食主要是對疾病人體減少進一步的破壞,並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讓身體內的抗氧化作用增加,使體細胞能生存得更久,不必經常被代謝掉。另方面要使血氣能運轉及體內能產生免疫抗體,更是要藉靠一些健康食品。然而健康食品要有誘發抗體,又能達到使身體血氣運轉良好者,莫過於中藥的補益類藥。除食物外,外源的物質對肝臟而言都是增加負擔,有的甚至還有毒性,如中藥是可治病,但吃喝過量或長期服用,都將造成負作用。但中草藥中有一類叫補益類的藥,能誘發抗體、運行血氣,就是長期服用亦不會產生負作用的。我們常揭櫫健康的基本理念在於多活動,使血氣運行正常。若也年紀大了,活動力減緩,只有靠此類補益物質,來達到養生的目的。

二、何謂補益類藥

所謂補益類藥是具有補益身體陰、陽、氣、血等諸不足的作用,用以預防及治療各種虛損之證。虛損證是指構成身體的物質或身體機能的不足,以虛損證的臨床症候為依據,補益藥可分為(1)補氣、(2)補血、(3)補陰、(4)補陽等四類,分別用以預防及治療氣虛、血虛、陰虛及陽虛等證。

「補益藥」的應用,應遵中醫醫典《內經》所言,「虛者補之」、「損者益之」的理論運用而生的。在一些免疫性疾病或與免疫有關的疾病中,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有虛損證的症候表現出來,才是補益藥的適應證。因此,凡具有補益作用而又能影響免疫功能或治療與免疫有關疾病的藥物,都可稱之為補益類免疫藥。在這類藥物中,多數藥物能增強免疫功能,用以治療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的疾病。另一部分藥物能抑制免疫功能的亢進或調節免疫功能,用於治療與免疫功能亢進或失調有關的疾病。

根據現有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統及其有關疾病與中醫臟腑學說有較密切的關係,尤其與脾、腎、肺的關係更為密切。

1.補氣

所謂「氣虛證」是全身或身體某內臟的機能不足,常有中氣不足、懶言、語音低微、倦怠無力、食少下痢、盜汗、舌質淡白、脈虛弱等症候。有些是白血球細胞減少症、支氣管性哮喘、重症肌無力等疾病,以及易患感冒者,大多有氣虛見症者。

2.補血

所謂「血虛證」是指營養不足,造成貧血,常有頭昏眼花、心悸征忡、臉色蒼白或萎黃、唇灰暗、指爪白、舌質淡、脈細無力等症候,有些是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等疾病中可有血虛見症者。

3.補陰

所謂「陰虛證」是指津液或精液不足,常有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盜汗潮熱、乾咳無痰、咳血、便秘、尿短、舌苔少或無舌苔、脈細數等症候,有些是呈過敏性紫癜、紅斑性狼瘡、風濕病、類風濕、放射性損傷、肺結核、慢性肝炎等疾病中可見到此類症候。陰虛證者主要發生在心、肺、腎、肝、脾等臟器之問題。

4.補陽

所謂「陽虛證」是指身體陽氣不足,主要是指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常有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酸背疼、膝痠軟、氣短息微、小便清長、面色蒼白、舌質淡白,脈沉微等症候,有些在支氣管性哮喘、喘息性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重症肌無力、風濕病、類風濕、慢性腎炎、白血球細胞減少症等疾病中可見到此類症候。陽虛證者主要發生在小腸、大腸、膀胱、膽、胃等陽經脈與五臟不協調者。

三、補益類與五臟六腑

若從中醫理論「臟腑學說」的角度來說,將補益藥進行分類,則可分為補脾、補腎、補肺、補心、補肝藥等,用於五臟虛損之證。

1.補氣藥

補氣藥都歸脾胃經,多能補脾益氣。「脾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的理論在免疫學中也有其重要意義。似乎可以說脾為免疫的「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如屬脾虛的重度營養不良者,免疫細胞及有關物質均減少,免疫功能下降;又脾虛者易患腸道感染及皮膚性軟組織感染等,故脾對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組織及功能正常是較為重要的。補脾類免疫藥對免疫系統多具有興奮作用,少數為調節或抑制作用。張仲景先生提出的「脾旺不受邪」的理論,不僅包括了機體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力,也包括了預防或減少一些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如腸道過敏、感染性變態反應等。

2.補陰、補陽藥

在補陰、補陽類免疫藥中,多歸腎經,能補腎陰、腎陽。《內經》有「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生殖。「衛氣出下焦」等理論。腎在保衛肌表防止外邪入侵過程中有其重要作用,謂「肺合皮毛,毫有空竅,風邪每易乘入,必得封固閉密,風邪不得侵犯,誰為之封,誰為之固哉?是腎也。」可見中醫把機體的部分防禦功能及一切先天因素均歸屬於腎,故一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可能都與腎有關,機體衛外抗邪的功能即相當於具有抗病原體作用的部分免疫防禦機能,亦與下焦─腎有關。不少資料表明:腎虛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現。這種功能低下可能與「腎生髓」的功能低下有關。因為「腎生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骨髓造血功能及免疫細胞的產生。又腎與垂體─腎上腺皮質軸關係密切,腎陽虛者有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功能下降,免疫功能減退的表現。而補腎類免疫藥中有不少藥物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加、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增強、免疫功能的增強等;其中亦有少數藥物具有免疫抑制或調節的作用。

在補益類免疫藥中,部分藥物有補肺、利肺、潤肺等作用。肺合皮毛,衛氣開發於上焦(胸部),當肺虛衛外功能不足時,則虛邪賊風乘虛從鼻及皮毛而入,可導致皮膚、呼吸道、肺部的感染,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等)的發生。在本類藥物中,有的能增強免疫功能,有的能抗過敏。

四、免疫抗體與補益中藥

現代大量資料說明,在虛證患者中有不少白血球細胞數量滅少,干擾素降低,呼吸道、消化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降低,易患感冒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對這類病人的治療宜用補益藥或以補益藥為主,配以適量袪邪藥以扶正袪邪。如氣虛感冒用黃耆、黨參之屬,方如玉屏風散等;瘡瘍潰後久不收口、冷性膿瘍等,多為虛證,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等補益藥治療;腎虛型氣管炎用羊藿葉、五味子之類治療,……這些藥物不在袪邪而在扶正,起到扶正以祐邪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這些方藥,雖沒有抗病原體的作用,或在體內遠遠達不到有效的抗病原體濃度,但有顯著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故疾病的獲癒與免疫功能的增強是不可分割的。

五、誘發抗體對付癌症

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及體內環磷酸腺甘、環磷酸鳥甘含量和比值的改變均有一定關係,在本類藥物中,有不少藥物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些藥物能促進環磷酸腺甘的含量升高或起調節作用。這些都有利於機體抗腫瘤作用的發揮,與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合用可有增效減毒作用。目前對腫瘤的治療多主張採用綜合措施,免疫治療就是其中之一。

(隨後將陸續介紹此補益類中藥)


[ 中醫藥介紹 ] [ 健康教室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