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Forest.gif (27539 bytes) 真槍實彈恰恰無
                                                                       優婆夷戒子  心照  2010.4.14


尊貴的師父:阿彌陀佛!

敬稟近日的修心實況,當中好比真槍實彈的戰鬥,而且有些部分也頗令弟子疑惑,故想寫下來留作紀錄與叩首參問。

其一,某日持續不舒服,像是又「卡到」了,故試著打坐化解,結果又跟上次拜佛的經驗相仿,不過這回不是冒出嬰兒頭,而是一張扭曲眾生的臉,似乎是「下葬過爛掉的樣貌」,弟子馬上意識到--跟最近大家去掃墓有關,且此人未得超渡。正當耿耿於懷良久,也疑惑要不要告訴師父您之際,心底忽然閃過這幾個字眼--「工畫師」,自己馬上念及那知名的偈語:「心為工畫師,己畫己怖畏」(正確原文查過,應是「心如工畫師,畫作夜叉相,己畫己自怖」),此瞬間就知道自己豬頭,考試又考輸了!--什麼都要當真,難怪修了半天老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撸ㄌㄨ,慚愧啊。

其二,某天去「走公園」,很慘,路人甲乙丙丁……的業氣或病痛,照樣全單接收,本來最近身體就已扛得超重了——來者有骨刺,我就腰腿跟著痛;師姐親人有肺積水,我也左肺右肺一起痛;求助者是子宮肌瘤與胃脹氣之患者,我的脈象也顯示相同之症;那就更別提別人之失眠、頭痛、身心症等,我也照單全收。當然也是自己太虛,才會招架不住這麼多有的沒的;可是最怪異的是,明明都是別人的病,怎麼通通跑來我這裡啊?在公園小徑上狐疑此事的時候,心底又跑出來一句話,叫做「無實無虛」,我馬上意識到,又考輸了--因為太執著了啊!

既然無實無虛,即表示「不是沒有」(因為我真的很不舒服),可是也「不是真的有」(因為那些根本都不是我的病呀!)既然無實無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那麼,我身心上這些病,怎麼來的就該怎麼去呀!倘若是因為我的心而黏過來的,那就反向操作,叫心不要黏呀。才這麼觀想,很妙的是,當下病氣通通不見了,我心想:「哇塞,這麼好用啊,那以前病那麼久豈不是白病了啊?真是大傻瓜一枚!」弄懂這道理之後,當天傍晚剛好有機會「實作」,也就是釋正士師父來取車票的事。當時弟子用同一道理觀想,似乎被影響的程度就減輕許多耶。只可惜,這種觀想只適用於小案子,一碰上道場人多(如浴佛加誦經等)連兩天,或者網路文章太犀利、太勁爆,弟子就又掛掉了。果然是「肉腳」一枚,有待改進。

其三,今天去公園散步,正為最近組內某事掛懷、看不開,不曉得以後會怎樣時,又收到一個禮物(一句話),內容叫做「活在當下」!瞬間,以整個身心融進這句話在咀嚼的同時,煩惱又無影無蹤了。好奇怪,我旁邊是有人嗎?怎麼遇到困難或挑戰時,老是會有正貼切、正適用的字眼飄出啊?而且立即讓我知道,考試又考輸了,以及正確答案應該是什麼。太可疑了?!

其四,最近腦袋常放空,因此不重要的事都忘得一乾二淨。(僅心中排序上較為重要的事,才會不時冒出來,或者想去處理。)雖然自己放空放得很快樂,但是別人就比較辛苦,老要在我忘東忘西後,幫忙收拾結果。以前對這類做不好的事,會存有罪惡感,但現在居然連罪惡感都起不來了,難道這也是「任其自然,不假用功」,不修而修嗎?當然自己也知道,此事還有得磨咧:「沒有境界輪流考,怎知斤兩有多少」!「網子越細密,撈到的東西越多;如果網子破一大洞,東西就撈不住」,我真希望自己做到--網子整個空掉,就啥都沒黏囉。可惜還是很黏!實例如下:

晚間幫劉師兄寫某位往生者的牌位,弟子才剛摸到那張草稿,順手寫個往生的「往」 跟陽上的「陽」,哪知就整個心臟胸口爆痛,(直到倒完垃圾上了樓還不舒服,劉師兄他們卻被我的瞬間心痛嚇一跳)。下樓前實在忍不住,追問他們,這位往生者怎麼回事,結果劉師兄與阿香師姊相視一笑……,才對著我說:「聽說是……暴斃!」哇?啊!可見弟子夠黏了吧?!後來阿香師姊忙完樓上事,下樓時看到阿蝶,便問:「還會不會不舒服?」阿蝶回答說:「不管它就沒事了!」阿香師姊笑著說:「對,就是要這樣!」嘿,雖說沒事,以及比較沒感覺,但心窩還是隱隱發疼啦。

總之,怪事林林總總,族繁不及備載,但也堪稱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囉!最妙的感受是,「無所住」的概念確實有效,每當外境又使我掛礙東、叨唸西的時候,都會有一股拉力把我擺正,不讓我胡思亂想,或者以一個「」字冒出來擋住任何去路,這實在太詭異了!但好在有這些練習,(機率非常頻繁),也讓我知道,一、自己定力果真很差,此乃首要琢磨之處;二、假者本假,真者亦假,皆不當真才足以對治我的毛病;三、此路十分漫長……(這點最令人哭笑不得矣);四、怪的是:這樣的歷程對我而言,仍有種熟悉之感,彷彿以前也走過似的??唉,只好自勉,船到橋頭自然直,反正該來的考卷與磨練就是會來,擋也擋不住啊。最後,感恩師父不辭勞苦地鞭斥著弟子,願弟子生處能熟,熟處能生」……(不知此成語用對了沒?)非常期待師父之開示,萬分謝謝。阿彌陀佛!

弟子心照 頂禮  99.04.14

 

心照大德:

阿彌陀佛!2010年04.14.心得已知悉,但問題之解答,都已在您說的事件之中了!還要我說什麼?您就是太執取靈知靈覺之心,而不能面境不動,欠缺保任功夫。若還不懂,不然就觀看《楞嚴經》所說,如何悟真心、妄覺,然後只用真心覺而不住。

《楞嚴經》云:「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我們仔細去揣摩此分別之心,為當離塵有體(是說有覺知心,知境生境滅,客觀、對待為主,若是失此覺即是妄,即是前塵影事,非是真因緣、真自然性),為復離塵無體(此妄覺心非真心,因是無覺之心,與妄心同體)。若此妄心離塵有體,則容是真心(真心是於境緣能覺,境滅空覺之體,尚能分別塵已滅,此非真心是啥?)。既離塵無體,非妄而何?(塵境滅時,也無一覺知心,此覺塵之心即是妄心,若非妄心那是什麼碗糕?)應知即真汝心(故知非妄即真心)。蓋六塵如形(外境),分別如影(內心所現之相),影由形有,故形影無自體(形在外、影在內,均是有性無體),心因塵有(諸法因緣生,無塵即無心),豈有體耶(此心何有體可言)

再觀法身義,若夫法身之義則經典處處宣說,言法身者有三義,要知(1)常住即法身,《大般涅槃經》云常樂我淨,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我者即是佛義,淨者是法義。(2)無生忍亦即法身例,無生忍法身義:本性無生忍─又作本來無生忍,菩薩觀遍計所執之體性都無。自然無生忍─謂菩薩觀依他之諸法,皆為因緣所生。惑苦無生忍─又作煩惱苦垢無生忍,菩薩證知諸法之實性為真如法性,安住於無為,不與一切雜染相應,而本自寂靜。(3)奢摩他(śamatha寂靜)等亦即法身。是則以法身修法身,圓證乎法身,得清淨覺,當然如來是得最清淨覺者。

不住空寂法身義,有相亦是法身,此即如來藏義,此如來藏非聲聞、菩薩所知所證,唯佛如來才具足的如來藏法身。《佛說不增不減經》云:「爾時,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義,乃是如來智慧境界,亦是如來心所行處。舍利弗!如是深義,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何況一切愚癡凡夫而能測量?唯有諸佛如來智慧,乃能觀察知見此義。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實知見觀察。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一般言入涅槃寂靜處,即住入秘密藏中,若真言行者不用警覺之咒語,不違本誓,誘發出諸尊出定來前,不然此等諸眾皆常住秘密藏中。如《涅槃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入其中。」。《大日經疏》亦云:「為令眾生住於斯法如我無異,即是安住諸子祕密藏中之義也。」何為祕密藏中?所謂離一切戲論,安置眾生,皆住無相菩提心生。若根利惑薄者,了達妄想之體,直下便是真心,惟知真妄分離。若以境像舉例者,猶因像悟鏡則無,但知像不是屬於鏡,因鏡悟像則無,鏡亦不具於像上也。

您現在是學習無心之時,對於任何心境,都要好好作無心之事即可,這就是保任啦。保任之法無他,即是捨一切覺知,不加以分辯真實,更不可加以思慮,如此保任,遇境不黏功夫自然增長,如如自性自然顯露,本無增亦無減,只是妄想執著耳!若心能自在、無礙,不必常受菩薩提醒,這樣即能達如如境,當無心之時,就可體會「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之理,善體會之。

Suma{gala合十

 

 


[ 我的這一班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