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Forest.gif (27539 bytes) 修心中心佛法個人修行總報告(34) 
                                                           優婆塞
戒子   黃慈田


一、修法中的感受

有時心清淨安穩,咒語唸來格外順暢,感覺如可以乘著咒語飛行一樣,下盤輕輕的,似有似無。有時心浮躁,無法制止微細妄心,不過比起以前是有些進步。(註:順逆境界都是修行,順境練身,逆境練心,怎可分別而有取捨之心?)

幾次以計數法精進唸咒而未竟全功,(註:多此一舉,非修法之正途。)種種微細妄念干擾。之前行小周天,頭頂右邊留下一個包包,隱隱作痛。身心狀況是改善許多,疼痛減輕,不再像前幾座只盼望趕緊下座。下座前30分鐘氣脈微微發動,全身頓時感到輕鬆許多。

有次飲一小杯「活絡通經」酒,上座後雖然胸口一樣緊悶,意守也無效,改守「明點」,這下可好,不但胸口無礙,咒語不曾打失,而且覺知歷歷,身與心二者都不曾干擾,此座整整一個小時亦無不舒適,真可說是空前。(註:藉此外緣來修行,雖可說是方便,但相信對於修心不會很管用的。)

有次半柱香後雙手開始脹痛,心更煩悶,此種煩脹痛似乎空前,讓人無法自持,身體不得不動來動去,才能稍為緩和,後來索性不理會它,開始計數唸咒,很快地煩悶舒解,只剩脹痛直到下座為止。(註:對了,身心困境中能一念專注於咒語上,當會有意想不到的進境。)而下座後胸部尤其心臟部位氣脈沖動不已,胸口幽幽悶悶的(屬手厥陰心包經)。

有次前半柱香氣脈順暢,妄念不起,咒語唸來特別清晰可聞,百會發脹。而後半柱香漸漸氣感不足,身心有礙,改採閉氣及高聲誦念始好轉。(註:下盤空虛時,氣不具足,因未能忘身,就祇有用寶瓶氣功法來誘發下盤真氣。)

有次開始上座乃至於唸咒時妄念便跟著來,今日始悟能念、所念皆非,應當放下,一心持咒才對,是故妄念一起即便遣除,氣機不夠了就閉氣補充一些,漸漸地心清淨了,妄念不再時,全身頓覺輕鬆無比。

有次我只是那麼坐著,身心世界通通放下了,法也放下,哪有什麼氣、息,或妄念升起有沒有調好。縱有些不適應或遇到障礙,只要調適一下,待排除了又繼續修下去便是。後腦勺頂得緊緊的,晃幾下頭部又過去了。

有次前半座是昏沈,漸漸到下半座從會陰處升起一股氣脈(拙火),上達心輪,頓時全身感到非常不舒服,令人扭捏搖擺不定而無法克制。讓外境干擾後,久久無法安心,忽然扔起一句「身心世界通通放下」,就這樣,每升起一念就注意觀察它屬於那一法,放下即是,幾次放下後,氣壅漸漸消失了,妄心也不再,唯有咒語持續著,甚至痛覺也暫時擺脫了,心暫得片刻清淨。

有次上座專心誦咒,念起即覺而放下,每隔一段時間又有干擾,妄念、疼痛二者相繼為患,不能徹底排除,但是疼痛更甚時,坐立難安,惟有安慰自己──克服它才能再跨出一步。因為經絡不通,漸漸地不去注意痛而獲舒解,另一樣困難是下座操筆寫報告,其難在於天天要有不同的感受,每次修法不用功就無法拿出東西來,迫使行者奮力前行。

有次前半座綿密用功後,下半座開始氣機發動,呼吸似有似無,同時有些飄飄然。雖妄念斷斷續續浮起,並不影響咒語誦念。第一次感覺淨念與雜念並存、互不干擾。元月份以來一則增加座次,二則累計將近二百座,逐漸掌握修行要領,除了昏沈、散亂尚無法完全克服外,多數情況是上座後很快便能進入情況,信心亦逐漸建立。(註:兩百多座了,應能增加座次,也要延長每座的時間,也唯有如此,才能真的能繼續再進步。)

要寬放其心,綿密地持咒,不急不躁,遇有色身或心的障礙時也要耐心地化解,唯有如此才有進境。修法以來真實地讓我體會本法在消業障,而且增加座次效果才會顯現。早晚禮佛亦然,因為每次禮拜前總有一點心理上障礙。

有次下半座開始,會陰穴如有蟲在鑽動,趕不走,坐立不安,異常難過,延續約40分始化去。(註:不要專注於該處,應要把心移轉到別處,越注意該處,氣聚那裡更多,當然不會順利前進。專注於持咒也是一個方法,讓氣自己去走動。)

有次快速唸咒,務使妄念無得出生,縱有妄念也只是一剎那便消逝,行之20、30分鐘後果然心清淨下來,美中不足的是氣脈不足,呼吸略感吃力,此時閉氣以補充之,才慢慢轉順暢。快速誦唸後還是有妄念干擾,及周遭環境干擾。咒語唸起來感到相當吃力,無法安心修習。此時念頭一轉,何不改為心唸?是的!正是,就改為心念耳聞地精進用功,不出20分鐘,煩躁的心果然安定下來。狂妄的心要轉它,觀照它才能讓它安下來。

上座後30~90分鐘最難熬,此時妄念此起彼落,加上雙腿疼痛,口乾舌燥。用最大耐力去克服種種不適,並且一再扣緊咒語,務使心念耳聞。如此行來,下座前30分鐘,心不再有煩擾,氣脈也稍通順,修法亦感順心。此種經驗曾有過。

有次上座後即已綿密持咒,心無旁騖,怎奈俗事繁雜多端,心念又起,放也放不下,所謂妄念紛飛,坐立難安。下座前30分鐘改計時計次法,才將心安服下來,復歸清淨。咒唸一遍稍停,心念將動時再唸一遍,如此週而復始行來,妄念無由現形,心漸趨安穩。氣脈不足,呼吸不順時採意守及閉氣克服,心也更加堅固不動,直到下座前30分鐘下盤不穩時,心才有些浮躁。(註:浮躁是根、種子,氣越深入,此種浮躁就會越現出,若不讓它完全現出後拔除,春風吹又生。)

採用誦唸觀照交叉進行方法去克制散亂,經數次實際體驗以後,雖有時會不如法,大體上已漸漸覺得受用,它可以繫心一處,精進修持本法。種種不如意較易放下不理會,妄念容易察覺。

 

二、第一輪各印

第一印   8/17

8月17日遙灌,灌頂後下午修第一印,菩提心印。雙手疼痛,尤其在40分鐘至90分鐘時,幾次都想放棄,但背後就有一股力量催促你繼續熬下去,可是心七上八下,實在不如法,怎麼辦?對雙手掐得太緊了,放鬆一點,就是這樣讓我暫時渡過難關,下座前20分鐘,直覺左胸開始發脹,向上脖子再向百會,最後走到印堂,這是很難得的一次經驗。(註:數年的禪修,還是如此受不了痛苦,真是沒修入心中。)

第二印   8/24

今天老師介紹第一印叫菩提心印,第二印菩提成就印,前一印為懺悔印,第三印正授菩提印才是正式修行印。比起第一印,第二印更難結印,疼痛依舊,沒半座另加上妄念攪和,正是坐立不安之際,突然靈光一閃,一切不埋,專心念咒,片刻之間,妄念不見了,真是一燈照破千年幽暗,感謝佛菩薩解我疑難。這幾座下來,除了任脈不通外,拙火間斷升起,令人無法自持。手痛到最後竟麻木不覺知。

第二座察覺妄念波動當下克服,今天妄念已變成微細而較不易察知,必須咒語清清楚楚的唸方能克服妄念。修時打嗝有反胃的感覺,另胸口悶又緊時,則令意念守在丹田,緊悶的感覺微稍緩和。而腦後勺緊繃情況則持續不斷。

第三座中指痛得幾乎要放手,而後間斷性振動中指才好轉。由前一、二次後腦勺發脹情形,轉移到頭頂百會部份。任脈不通,腸胃頻頻打嗝。(註:腸胃頻頻打嗝怎忘了舌頭高捲起,使胃中氣翻轉上來後,即不會打嗝了。若還會打嗝定是胃部有潰瘍,要用藥治療。)

第四座左中指疼痛情況愈來愈顯著,真懷疑有信心繼續坐下去,情形維持到下座前幾分鐘才好轉,無名指則疼痛得慢慢滑脫,無法回復。頭部百會腫脹很顯著地持續,且力量愈來愈大。

第四座上座後一方面唸咒兼調息,後半座手疼時間縮短,情況還可忍受,同時妄念較少,咒語一遍又一遍,清清楚楚地滑過。氣脈微微通過心臟,心口脹脹的。百會穴一如昨日腫脹。

第六座當認真調息併唸咒時,手痛時間縮短,並在可自持的狀況,胸口脹脹,妄念少,唸起咒語也較清晰。上座直到下座只有少許妄念而不昏沈,第二印幾座下來,就算在忙碌中在比較似地,輕鬆而不煩躁,腦筋比較空些。

第三印   8/31

第一座很不如法,不但腳痛得頻頻更換,半座後手印也快散了,妄念比平時多,真的無法安心入佛,老師說這也是難免的,希望遇有上述情況的同修能互相勉勵,互相提攜。

第二座情況好轉,也許手印不夠結實,(無名指到末後快鬆脫了)手竟不怎麼痛。除了相拄的食指外,其他各指無恙。心也很篤實在唸佛。倒是頭部發脹如前幾座。一直到下座後數小時亦然。

第三座因前晚齋日,早上上座至下座,手腳都很聽話,惟有周遭還有些聲響干擾,及今天待辦的事在心裏翻騰,無法放下,色身與前些天一樣,無啥進展。(註:平時不轉掛礙心,上座修法也會掛礙世間事,要好好思考如何學習放下。)

第四座經過二天過午後不食,氣脈較順暢,前半座有短暫下半身完全無知覺,以至於氣脈通達雙手,全身似漂浮,胸部肺經似通非通地發脹。除左手無名指頻頻滑掉外,並無疼痛困擾。

第五座固定左手名指,前100分鐘還好,後20分鐘真是痛澈心肺,在想放棄作罷未果。待下座一看,兩指有些瘀青,幸好無礙。人在其中,除了痛感外,一點點力氣也使不上,此時唯有與痛奮戰,與時間搏鬥。

第六座色身方面沒啥進展,但是心有所悟:緣於妄念斷斷續續,但是精進唸咒,妄念即不再,畢竟心力可以強過業力。手痛依舊,頭部發脹依舊。(註:頭部發脹已久,可惜沒加長上座時間,使氣足而突破氣脹不通的毛病。)

第七座上座,必須排除外部雜音,及妄念,才能專心唸咒。今天手腳問題還好,但是顯然氣機並未發動。末了眉心發脹,而沒傳到後腦勺。

第四印如來母印(往生印)

第一座不知什麼緣故,上座沒半個小時,雙腳就痛得受不了(手倒不怎麼痛)爾後當然頻頻換腳,大家共修,雜音難免,加上妄念作崇,心像風中棉絮,忽高忽低,不聽使喚。老師告誡大家要超越疼痛,專心在咒語上用功,不知不覺間,任何不適之處都可打通。我相信,因為過去有經驗。

第二座過去是沒有把握要領,盲修瞎參,越走越偏。今日根據老師提示要領,緊緊看住咒語,不再注意色身氣機,腳痛時不去管他,頂多扭一扭。因此,這一座特別順暢,手腳不再作怪,時間也過得比平常快。下座囉!(註:囚能長智,希望一次的經驗,專心持咒能突破一切的障礙,手腳痛,心妄念飄等均起不了氣候。)

第三座上座坐定後,只管唸咒,偶有念動,即被察並予以消滅。另一情況是唸咒會有唸不下去,並有些昏沉。但不去管他,昏沉過了又繼續念。一直到下座前20分鐘,無名指開始疼痛。(註:嘴巴不能唸時,就要用心唸,待會,嘴巴能再唸時,當再用嘴巴唸。)

第四座,大不如法,手腳久久無法調伏,氣脈也不順,外加周遭環境干擾,妄念不斷,直是內外交迫。

第五座上座,氣息未調,妄念接二連三,過去、現在、未來之事,不斷縈繞。待稍稍平息後氣脈也調順,咒語也能由口入耳,由耳入心。此時身不見了,氣息也不復存在,唯有一個覺知。一直到下座前20~30分鐘手痛為止。

第六座已具信心及要領,定時上座,咒語由先要快念,妄念一起,即時放下,漸漸心能安下,氣息隨之調伏。縱有些不適,也能調伏。由淺入深而後不見念起,打坐至此才能初步效應。上座前手疼痛感猶在,但今天上座後痛感消失了,直到下座手痛不再。

第七座可以徐徐入座,只是身心息調和時間有長短不一差別,在念堅固與否?一、二、三印每一座都會導致任脈不通,胃部頻頻打嗝,而第四印則無,但是排便則稀稀糊糊。同時下座時,手部還在痛,而上座至下座則不痛。

第五印如來善集陀羅尼印   9/14

第一座就像前三、四座一樣,共修時腳都不聽使喚,半小時後,兩腳換來換去,很不安穩,更別談如法修持。就像老師開示,儘管同修互相干擾,就當它是磨練吧!

第二座一柱香下來,從跏趺座換成散盤,除了幾個妄念及短暫昏沉外,大致上,心很篤定,咒語念得順,就像一山翻過一山,有點輕飄飄的。一直到下座前20分鐘,中指麻麻的,失去知覺。

第三座上座後徐徐調好身、息,但是心裏還在記掛一些小事,久久未能放下,且一念剛下,一念又起,事後方覺迷惑,智慧不夠,反倒是在座中手腳都無掛礙。手則麻麻的,胸部發脹。(註:打妄想故心不專,心不專則氣不旺,當然手腳不會發脹導致疼痛。)

第四座上座後只管唸咒,身心息不去注意卻可自然調好,手腳也不痛了,大致上一個半小時後才有些掛礙。咒語不見了,換成佛號,但很快又收回來,胸部發脹,但尚未通過十二重樓。結第四印以後,似乎任脈有些通了,胃部不再打嗝。

第五座不知為何,今天上座沒多久,就像是睡著了,咒語也不見了,持續約一個小時方才恢復過來,重新拾回咒語。其後情況如前,沒有什麼進步。

第六座今晨始覺咒語威力甚大;上座後如接頂,咒語一句頂一句,不會中斷,不令妄想升起。色身不見了,咒語也似有若無,進入昏沉境界。腳痛時又墜入念起念滅的散亂情況。如何安住?一切放下,繼續唸?

第七座這幾天感冒,氣脈不調,上座後雖然盡力唸咒,色身氣息雖能調順,但是無法安心入佛,總有些掛礙,咒語總會被打斷。

總結這幾個禮拜修心中心法以來,除了色身方面氣脈有些增長外,妄念容易察覺,比較不受它的干擾,縱然有時候一再出現,還是能夠輕輕地拂去,「三世心不可得」,虛妄不實,漸且放下即可。另一方面,深覺個人福慧淺薄,業障深重,種種干擾讓你無法安心修法,遇到困擾也不能即刻排除,非得轉來轉去,才能明白過來

第六印   9/22

昨晚單獨向老師求得第六印如來語印,遵照老師交待,手印要按照要領結得密實才有效,這一座坐下來,不只心亂,咒語片片斷斷,腳痛,手更是酸痛又麻。直是熬過這一座。唯一不同的是頭比前幾座更腫。

第二座手一痛,心跟著不安。從上座至下座前二十分鐘一直在熬。最後堅定心來,不去管他手痛,只管唸咒,手痛的感覺雖在,但不構成威脅,一直到下座心總算篤定,此時才成,體會頭在發脹,胸在起脹。

第三座與前座一樣,一上座就不舒,全身不對勁,咒語好像多一層負擔。就這樣一直挨到下座30分鐘,情況才有轉轉圜,可以說不知覺間,心篤定了,咒語順暢了,手更奇怪:原來一直不順的,此時乖乖的,食中指不會再靠攏了,很自然的伸直了。

第四座上座後情形雖比前一座好些,不再為手腳分心,而心不定,散亂,似乎有些障礙,無法全心持咒。

第五座放鬆心情,上座前禮佛後,做一些輕便運動,尤其是手與腳部儘量伸展,幫助血液循環,因此這一座坐下來,就像迎風而起的鳥兒,輕輕鬆鬆,手腳不痛,心也不煩。每次緊緊抓住咒便能進入忘我境界,只是這種狀況維持沒多久,又會被妄念所斷,老師說過,妄念起動,還是不管它,只管唸你的咒便是。(註:不要怕妄念起,妄念不起沒翻種子,怎麼修都是假的,要念起不隨,專心持咒就對了。)

第六座上座後,手印老是結不好,明知道要全心持咒,兩手中指頻頻相碰,心有掛礙,咒語無法順暢。好像它故意在唱反調,愈想安定,它偏不讓你定下心來。手白結了一個多鐘頭,不見成效。

 

三、補修各印

第一印---經過第一輪六印後,補修第一印已好的多了,手腳疼痛感已減少,並且比較能接受,更重要的是心中那種厭煩的感覺減少的許多,甚至所唸咒就是當下的境界,不再有諸多分別。

第二印---下半座雙手腳痛的不得了,真是坐立難安,後來念頭一轉,儘管它痛,痛者是另有他人,我只管唸我的咒,耶!隔不了多久,果然痛感像偏離一樣,不再為患,心口得以清清楚楚唸咒,這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第三印---只因為食指僵硬故,上午兩座第三印沒完成就散印,昨下午繼續奮戰,終於完成,很慶幸,補修時手腳配合度比第一輪更好,妄念也漸漸少。就像老師開示說,如此在座上熬,磨平業力,習氣。

第四印---像是行雲流水,一座從頭到尾,不曾有些不愉快的感覺,咒語也中斷了好幾次,像是入了室,又像是睡了一覺,氣息微微的,欲斷不斷,覺知回復後,咒語又繼續唸下去,一直維持到下座為止。

第五印---早上上座後五分鐘左右,似乎入睡了,咒語也不見了,約80分鐘左右方才醒來,重新拾起咒語,還好手印沒散掉,也沒有東倒西歪,一直到下座,手腳還很配合。是太累了,或是一種過程,或是修習進步,有待後續觀察。

第六印---最進雖能安穩上座,疼痛減少,妄念煩躁之心尚能降伏,但是依然不得力,幾經折磨,原來有所之心未曾放下,妨礙了清淨修行。上座一小時多,只管唸咒,也無任何妨礙,可以說很安穩。其後,外面聲音很大,夾雜喊叫聲,還是不受打擾,我當它是觀音法門來修行,直到下座前幾分鐘,左側肩膀下(膀胱經)開始發脹,它一直延伸到髮際。

 

四、第二輪各印

第一印   10/02

第一座跏趺坐一個半小時,身心安穩,咒語很清楚一直到下座前20分鐘手指疼痛,後腦際膀胱經開始發脹,才稍感不適,自修心法以來,此座最安穩。

第二座就有些障礙,下半座手痛心也煩,雖盡力集中在咒語上,依然無法降伏它。也許是大白天各種干擾多,定力也不足所致。

第三座擔心錯過上午打坐時間,夜晚睡覺醒來二次。上午前半座很安適,沒有了妄念作祟,咒語斷斷續續在唸(有時像是入寐了),下座前20分鐘,無名指開始酸痛,無法自持,身體是動來動去,很像是魚兒上鉤無法掙脫。

第四座本座情況不錯,跏跌坐100分鐘才換成單盤,而且不打妄想,咒語不斷唸,有時換成佛號,有時中斷,唸不出來,下座前20分鐘無名指脹痛,咒語快唸不下去時,勉力自持,不理它,數一數還要唸多少次才能下座,就是這樣,疼痛減輕了,時間也過得快了。

第五座與昨日一樣,咒語唸來唸去,不知為何換成大悲咒,但很快就發覺到。下座前10分鐘,心臟開始刺痛,無名指也脹痛。

第六座也不記得上座多久就入睡了,咒語不見了,但是手印依舊,一直過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復知覺,重新拾起咒語。下座前20分鐘無名指開始脹痛。色身動來動去,心也跟著七上八下也無濟於事,最後採用轉念方式(不去理會痛,我只管唸咒),雖痛並未減輕,心則徐徐入定。

第七座情況如昨,無啥進展,憶想第二輪修法以來,雖有些進展,但不盡滿意,到底徵結在那裏?手印不夠紮實?妄念作祟?抑或業障障自性?用功不夠?

第二印   10/08

第一座這是很難熬的一座,猶記得第一輪第二印也一樣,雖然雙手手指柔度有些進步,但是從上座後半個鐘頭直到下座,注意力就無法進開疼痛的感覺,實在很懷疑第二印要怎樣修下去。咒語也只能斷斷續續唸,是口唸而心不在焉,如何才能修入心去。

第二座有了進步,雖然雙手手指疼痛依舊,但是心不再受它所左右,因此咒語唸得順暢些,不再有難熬,直到下座前幾分鐘,真氣上沖,雙手微微抖動。唔,我還是有些信心繼續奮鬥下去。

第三座今天雙手疼痛更甚於前幾座,尤其在40分鐘至90分鐘時,幾次都想放棄,留待下午再上座,但背後就有一股力量催促你繼續熬下去,可是心七上八下,實在不如法,怎麼辦?對雙手掐得太緊了,放鬆一點,就是這樣讓我暫時渡過難關,下座前20分鐘,直覺左胸開始發脹,向上脖子再向百會,最後走到印堂,這是很難得的一次經驗。

第四座與前座一樣,上座後40~90分鐘疼痛不已,此時只有一大一小念頭,就是痛的覺知很強烈,用功唸咒的念頭小,亦即是前者勝於後者。下座前10~20分鐘兩者快接近平衡了,因為痛的經驗已達麻木,咒語唸得順暢些。

第五座本座30分鐘一直疼到下座前10分鐘為止,不得不時時調整坐姿以及手印的鬆緊度,也因為難熬,咒語唸起來是斷斷續續的。

第六座雖然手還會痛,大致上比較輕鬆,時間也過得快。咒語唸到有點不想再唸下去。下盤有股氣要往上衝,覺得很難受,後來將念頭一轉,不如坐上去,奇怪,它不見了,直到下座前10分鐘,手的疼痛已不見了。

第七座上半座很順暢,下半座開始手痛,到30分鐘達到高峰,無以排遣,只能身體晃來晃去,還是一樣痛,只好勉強數數咒語次數,漸漸疼痛感稍緩,唸咒的心抬頭。就這樣到下座前幾分鐘,雙手竟然失去知覺(不存在)。

第三印   10/15

第一座除了無名指偶而將要滑掉外,本座大致上如行雲流水般輕快,從頭到尾幾乎是一氣呵成...其他目前不記得了。無生其心:不在主觀上生起相應之心,如煩悶,瞋怒,貪...使心歸平靜或滅心。

第二座除無名指會滑動外,雙手疼痛不構成威脅,可以安心唸咒,因此一路雲淡風輕,花香鳥語,前半座一度入睡不見咒語,下座前10分鐘下半身似覺懸浮,氣頂住百會。

第三座自認為本印較相應,因為沒有疼痛為礙,專注唸咒一段時間後,感到妄念脫落,腦筋空盪盪的,只有咒語相隨,而且慢慢向外擴大,頂住百會,這是前幾印、座所不曾出現的經驗。

第四座上座後就告誡自己,要放下身心,一心持咒,但是很奇,越要清淨,總有些干擾,越是不能如願,上座就像跟妄想習氣在戰鬥似的,趕走又來。如此混戰到下座前十分鐘,一切歸於平靜,方得清淨心現前,氣頂百會,腦筋開始發脹。

第五座上座時即緊緊扣住咒語,很快地身氣息便調順,但還是幾度迷糊隨妄念去。一座前20分鐘,手指開始脹痛,但心比較堅固,不至於厭煩,更加精進唸咒語時,頭部以及背部發脹。

第六座頭腦昏沈,上座後無名指又頻頻滑掉,身心兩不安,虛秏兩小時,只在下座前10分鐘腦筋清醒些,咒語也順暢,頭部發脹而已。※這幾天頭部發脹,虛火上漲,牙齦腫脹,使用大過橋化解。

第七座上座後把握心唸耳聞唸咒,果然前半座很安穩,妄念也不起,氣脈微微通過喉結,欲打咳嗽時,意守丹田,閉氣後即不再咳嗽。下半座無名指頻頻滑動,無法安心用功。

第四印   10/22

第一座上半座很安祥,下盤輕輕的,幾乎沒有知覺,上盤有些發脹,妄念止息,咒語持續著而且心唸耳聞,歷歷在目,背後有一股氣沿脊椎連接後腦勺,並讓後腦發脹。手指不再疼痛,正是修行的好機會。離下座20分鐘就在等候下座,念頭一轉,何不放下,安心修行才是!

第二座上座越來越安穩,妄念漸少,更容易掌握咒語,不論結印或結跏趺坐,忍受力更見持久。下座前20分鐘背脊部氣脈連結後腦勺,並且讓發脹。※每天可以攤派兩座。

第三座本座為修法以來最安穩的一座,上座後一直持續一個半小時才出定。手腳不痛,妄念亦復不起,咒語唸不起來,甚至不記得怎麼唸,佛號也曾出現了、上述情況過去都曾出現過,只是這一次比較特殊。

第四座體力不夠時,修法有些力不從心,四十分鐘左右下盤就酸痛了,心有了障礙,咒語也就斷斷續續,下座前30分鐘已感不耐煩,真想下座。此時趕緊轉念,放下身心,一心持咒,勉強挨到兩小時。

第五座就如第三座一樣,心口唸耳聞,也沒有了妄念,手腳也不痛,不記得咒語是不是中斷了,因為出定時已是一個半小時了。

第六座昨夜睡得晚點,外加工作勞累,體力不濟,心裏妄想入定,反而不得定,40分鐘後便心煩腳痛。幾經多次了悟,要放下一切,至誠唸咒,怎麼臨事又迷楜了呢?

第七座上座後就專注在咒語上,但還是有幾個妄念升起,只是警覺性高,馬上放下。若是咒語不見了,進入昏沈的情況(似定非定),往往會持續10~20分鐘,才會重新拾起咒語,此時氣脈順暢,全身輕飄的。要換單盤時,已過了90分鐘了。

第五印  10/29

第一座目前一座維持在90分鐘的雙盤而不動搖,偶而被妄念打斷咒語,很快又可以放下,全身氣脈漸漸充滿,愈坐愈舒暢,及至下座前10~20分鐘,每唸一遍咒語,頭部就脹一下,由後腦勺沿左側脹。一再告誡自己要放下,不去理會時間還有多少,心裏感到比較舒坦。

第二座上座雖很用功、專注唸咒,但是一直到下座,中間斷斷續續有些微細妄念干擾,不得安心。下座前20分鐘,情況才好轉,妄念稍歇,咒語可以連貫,氣脈開始微微發動。

第三座前半座只是心唸耳聞,後半座感覺咒語如連珠砲一樣,一句接一句,全身似要撲上去般,愈唸氣愈喘,右側『膏肓』有點酸痛,慢慢往下延伸至腰椎,肩膀僵硬,忽然間感到「肝臟」處有兩聲鞭炮響聲,而這一次腳不聽使喚,否則可以繼續奮戰下去。

第四座或許是六齋的關係,今晨體不支,從上座到下座一直昏昏沈沈的,不是忘了手印就是忘了咒語,每次提起咒語,很快又陷入昏沈。坐了等於白耗。唉!

第五座上座後雖很專注,但還是陷入昏沉,結印雙手往前往下滑,幾次強打精神,依然無效,下座前30分鐘背脊及肩部開始發脹,呼吸變得急促。

第六座上座後一樣心唸耳聞,但怎麼唸都無法讓心平靜,總覺得有什麼事干擾一般,是否焦急些,是否一心求得善境界?倒是手、腳很配合,沒有帶來麻煩,又是白耗一座!

第七座與昨天一樣很專心用功,手印也很結實,但是氣脈就是沒有發動,唯有下座前10分鐘後腦勺發脹,肩膀略感僵硬,是焦急呢或是身心未放下。

第六印   11/02

第一座初上座後是很用功修法,但是手指不聽使喚,因此一直在調整手印,難免分心,身體搖來晃去,直到下座前20分鐘,氣脈才轉較順暢,妄念稍歇,氣頂百會,而且每唸一次,頭部就脹一次。

第二座在禪修中心共修,情形大致如第一座。

第三座有鑑一、二座缺失,今改數息法──從第一遍咒語唸至第十次後重覆一~十,中間有間斷則從一開始,如是一個半鐘頭下來,情況有了改善,身心放下的結果,果真安穩,中間雖然中指相碰二、三次,但很快使它分開,妄念也減少許多,咒語也很順。(只是大部份在後半段咒語會走音)

第四座如前座以採數息法,前半座還可心唸耳聞,安然入座,後半座虛火上升?(拙火?)以及陷入半昏沈,咒語接續不上,斷斷續續的唸,身體也晃來晃去的。

第六座雖可以安穩入座,採數息法唸咒,但是手印不夠結實(第六印),心裏仍有掛礙,咒語無法持續,唸幾遍後又會斷掉,心不清淨,業障為礙...。

第七座放下身心,專注唸咒,前半座比較安穩,後半座妄念升起,身心開始浮躁不安,加上外面雜音佷大,內外交迫,坐立不安,愈想專心,反彈力量也佷大,始終不得安心。第二輪修法雖然比第一輪進步,除第五印比較如法外,其餘各印並未明顯進步,有待繼續努力。(完結)


[ 我的這一班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