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Forest.gif (27539 bytes) 修心中心佛法個人修行總報告(19) 
                                                           優婆塞
戒子  孫吉美佐措


一、修法感言

學生修持心中心佛密法至今,轉眼已近二個月,也許是資質鈍,業障深重;初時想在身、口、意三方面略述感想。修持心法後,有關於色身方面的變化較為明顯;但在報告心得感觸前,先就眾生疾病源由做為楔子,簡論引言之。

人之心靈修養,並未隨其進步而昇華進化,反深受物質慾望,七情、六慾的貪執,導致情緒隨煩惱增減而起伏傷之,使得近半世紀以來,文明病或病毒之變形者,已遠非西醫換其臟器或抗生素化療法可消滅之,且其過程中,身心煎熬之痛若與酷刑無異。而中醫之葯石、針砭,雖重固本培元以扶正氣而卻病邪之效,惜舊有理論,技術受人質疑褒貶,且傳承精通者少;雖有中西合璧之倡舉,但短時間內恐仍束手無策。

簡而言之,若純以經絡學之論,大部份患者皆為經絡阻塞引發身心病變,故氣機血脈通暢者,則人之情緒、抗壓性、抗病力和細胞修復力,便可大為提高;所以修心中心法時,就身體而言,覺得與一般養生氣功之流有異曲同功之妙。同者,續先天之氣而養後天之氣,聚其調理身機,異者消其業障為輔。因學生學習中葯醫學時,偶遇疑難雜症頗感困惑,總覺非單純服藥便能治癒,有時對異象常身歷其境,屢見病患因業障之冤親債主纏身,輕者,病因複雜難辨或病情反覆發作,重則駕鶴西歸。故未接觸佛教前,偏向傳統中醫體系之「祝由科」及五術命理分析病因,試以八字紫微探討臟腑先天所缺,或以堪輿學探察陽宅之磁場,對病患的影響,或以畫符唸咒之術法解沖煞犯陰邪之症;也許床位、爐灶之改向,真有其道理與神效,縱能窺視天機而謀褔利,奪天地之造化而享庇陰,然皆非徹底解決之法。

惜世人以六根貪執六塵,輕因果業力之報,致身心受染而病者,其例不勝枚舉,故醫葯雖能治血肉身軀之病,但佛法能解因消障,以治其心病,如此心之清淨,靜而不執,身病即痊癒指日可待。

佛教法門之眾,經學生明察暗訪多年,間有不慎誤入邪師之說,復有緣學習其他正信之禪密而稍得法味。唯修持「心中心法」,方知其法之殊勝,乃容前述之門法,且超越之而能真正成就菩提焉!

前修密法,口唸心咒,已能稍有感應,自高中時期,因體質對非人鬼物頗為敏感,因而遭邪師所惑,於日常生活起居或睡眠時,色身常感覺被「非人」所侵壓,有時被夢境出現的恐怖幻境、魔相所擾;只好以「六字大明咒」和「孔雀明王心咒」,日夜誠心念誦以抗衡之,且心念耳聞地唸到功力深厚,一遇此魔境,內心即能反射性地自動唸誦經咒,意識也從沈睡中立刻轉呈清明狀態,以自咒力將邪物彈出身外,將妄念予以平息。所以密咒常從夢境裏唸至驚醒後,嘴巴仍不由自主地接上原有心唸,繼續持咒良久方停,有時眼睛尚能見到密咒加持放光之景象。故在持「心中心密咒」未久,也能深印於心而見其異相。然經張老師的開示才知,此雖屬善境之執,唯乃需放下,現已能不執著矣!

然而修行路上,「意念」是問題癥結所在,最難馴服者,誠如禪宗「牧牛圖」所示,難怪古僧大德,雖經開悟而至明心見性,尚需十數載之光陰,於行住坐臥間磨練心志,直至心念遇境方起,念起後能如如不動,心動念而不執著。或以方便法門,或稍展佛力來接引眾生。君不見襌宗初祖面壁九年等待傳人,六祖隱於獵戶群中,皆顯其下功夫之要道。

學生初習心法時,感覺最為困惑之處,乃因前所修方便法門,多屬有相密法,有為、無為,有情、無情,有心、無心,有色、無色之對待語,總是修學之歧路,果報當然有不同焉。現已體知世間萬物皆屬幻境、妄想,不可執著,然因前所修之法門,從有為法下手,現身心要轉化時,深感萬分痛苦、煩悶。所幸仰賴諸佛菩薩加持,和列位師祖著作與張老師的開示後,有如倒吃甘蔗,漸嚐甘味佳境,身心有如豁然開朗。此時稍能領悟《金剛經》所言--「一切如夢幻泡影」之意。唯對自心性見解、領會尚淺,不敢一言以示知,故期能隨前人之腳步而修,以得佛法之三昧耶!?

 

二、第一輪修法心得

2001年12月12曰 第一印 

初學心中心法後,感其法門雖簡明,但法義包涵甚廣,實效宏大;惜學生尚難以體會一、二,偶有疑問,皆以襌修中心裏的書籍為註解、準繩。

因從前所修密法,偏重於儀軌唸誦,配合觀想手印而修,從未曾打過坐,也未在色身上下苦功,是故初座可謂「姑娘上花轎」,凡事皆屬頭一遭。是故有關修法時,所起疑情或身心變化,提出問題時,恐如稚兒愚癡可笑者,尚請師見諒,還望您能不吝指正。(註:修有相密均著重於氣機感應,學者常忘修自身心。然而以禪為主的修行者,全靠自力,佛力僅在緊要關頭才會出現,故氣機全由自身起,覺知與妄心兩者真偽,一覺便能分辨,更能直入體性,認知空相,感知因緣諸法。也因此能規範自心,求得自我解脫。)

初座「菩提心印」,師授後剛結印契,即感觸有電流在身上,身心猛然驚覺,全身毛孔俱豎,目眥、瞳孔放大。繼之,上座時持印唸咒,其間靈台清澄,眉尖輪氣甚盛焉,且沖出面前而圍繞包裹全身,有如佛像光輪護身者。惜因無打坐基礎,雖筋骨柔軟尚能雙盤,但支持不久便血氣阻塞,雙腿像木石般僵硬。(註:氣旺身強直,非得正理,應是外道邪靈入侵,始有氣旺而不能久坐之象,本非是您的自家物。前親近何師?接觸何物?一遇正法,氣盛異常,正是交戰的時候。)

初尚能以意導氣至湧泉穴,奈何仍酸痛不已,此時猶記:「坐時不想諸事」,故不再以此法為解,稍後以「金剛坐」行之,再而散盤。也許是佛堂磁場強大,較能專心志,因此妄念處於起、不起之間,有如輕搖瓶中水,而沈砂忽起,粒粒皆明不溶於水。少頃,始上下起伏翻騰,良久方沈降之。不知何時,思緒能似清水般純淨。(註:未見打開,何來清淨之祈。)行文至此,又覺執著於水之有相,而心之體性本為無有,何來著之,故而「於下」。(註:面對身心一切順逆境界,當得放下,前修有相密法,而今轉修無相密法,此法相當於有相密中的大手印,要慢慢習慣此法門,有朝一日才能自見體性。)

隔日再坐時,妄念撲至;有時如大雪紛飛,片片分明,不論大小皆藏往事,其影像、想法歷歷在目,充塞心中時悶躁難忍,似壺水沸騰般煎熬之:有時如暴風雨掩至,天色晦暗,烏雲密佈,閃雷大作,大浪小浪反覆怒拍岸石,感同身受,如撕欲裂,壓迫得難以呼吸;所幸自心謹記:念起,不隨不壓,咒持心念而耳聞以對之。

爾後再坐,皆用此法;不知學生是否累世業障太多,以致妄念大起而不停!?下座後,無論行、住、坐、臥,則以「心咒」攝其心志,連睡前也如此唸之,直至自然入睡;期間修法時,感受全身之氣機旺盛,初時其氣於肌肉中,有如細針般循經而行,偶而局部跳動不已,偶而阻於某位,多半是關節轉折處;且因罹患腸胃宿疾已十餘載,故有時覺得腹痛難忍,脹氣吐噯不止,間有放屁之狀,與書中所記相似。散印後,兩掌相對如抱球,試感之,所散之氣如針似電成旋渦般的繞行指間;有此體驗後,更感其法之妙矣。(註:座上有此妄念飛騰境,下座後又沒了,還是沒有打開。)

2001年12月19曰 第二印

學生於第一印八座圓滿後,所感氣機阻塞之象,以肩胛骨靠脊椎兩側凹處和上行至頸部及頭頸相連部份,最為明顯;有時自行推拿按之,覺得氣結成如小半圓球,似小葡萄般散布於上述部位,時隱時現,其數無法得知。所幸在第二印初座後,師授之下座養身順氣功法,和打坐時順其氣而俯仰頭頸部,以利氣脈通過的秘訣後,僵直酸痛的情形已大為改善。(註:內氣能幫助修心,但不知如何駕馭時,會成一個問題,為何要人帶領修行,正是此意。)

第二印「菩提心成就印」,上座修持後,初時腹痛加劇,於肚臍左側為痛楚來源,胃腸蠕動似蛇,五內翻騰,腸鳴如雷,且吐呃排氣不已;但知道此為消除宿障治療諸病之階段,便相應不理。唯下座後,感其痛難忍如患盲腸炎般,一天下來便溺數次,幾天皆如此,故稍有服用「參芩白朮散」加減或「代赭旋覆湯」及「右歸丸」,並自以針灸針自己之「中脘」、「天樞」、「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太衝」、「合谷」,前三穴艾球裏於針柄「溫針」自治後,腹痛、腹瀉、黑便之病情稍有減輕之效。(註:遇事能自己調理是好,但有些在座上時,捲舌助氣上行,即可避免下盤氣旺不順,終造成色身之困擾。)

再過一、二座,即感疼痛處有一氣團螺旋似的旋轉不已,彷彿在重建腸胃的消化功能;同時還感覺丹田部份有相似的狀況發生,不同的是,並不會有酸痛感,取而代之的是有股暖流匯流到此,又感是從小腹內部位的肌肉,有種旋轉而凝聚的感受,好似星球毀滅爆炸前,會因重力將物質壓縮成「牛矮星」一樣,跟道家所謂的「內丹」或密教修氣脈「明點」的說法類似,且此處漸感充實貌,而不再有空盪盪,肌肉軟叭叭的無力感。相對的腰部、尾椎及命門處,也感受其影響,由酸、痛、麻,逐漸稍現暢通,並感全身有如土窯悶燒般之煩躁火熱;幾天以來,情緒難以控制,加喜怒哀樂大起大落,全賴持「心咒」苦撐以應其狀。(註:大凡修密遇有邪靈入侵,佔據行者色身,或灌邪氣致使全身是有氣旺感覺,但這是某部位不通所造成的氣旺,是不真實的境界,故不是您自己的東西。現在才修到第二印,即能驅邪歸真,總算您的福報還不錯,希今後要嚴格規範自己行為,不得做出違反佛戒律之事。)

另覺得頭頂腦後顱內和耳內前庭區稍深處的骨頭,有「逼剝」的聲響伴隨,如燒木炭時,會突然有火花迸裂的聲音發出,且開始像氣水冒泡般此起彼落,令吾莞爾不已。(註:只要心不出亂子,色身所發生的現象體知即可。)

自此而後,漸覺臉色紅潤,全身暖和,連手掌、指甲也不再晦暗似瘀血紫青貌,感覺神清氣爽,一掃以前誤修法時往日之陰霾矣!行文自此,方知此法之良用,如蒙諸佛菩薩、老師再造之恩,唯自勉精進以報答之。

20011222 第三印 

學生習坐第三印「正授菩提印」後,有感知其境而不解其意!?唯有略為敘述,尚祈師解之!?隔日星期一中午,因有午睡以補充體力習慣,故當時剛仰躺床上後,忽覺肉體消失急昇貌,彷彿靈魂出竅般;出去後意識卻清楚無比,視其周遭,事物皆矇矓不明,但仍感身處自己臥房中,傢俱擺設照舊,不知多久,才逐漸回復正常之感官。此種怪事,並非首次發生,記得大約從高中一年級後,每隔一段時間,便感受此現象,且次數也記不清了,至少有四、五十次之多,並無周期可尋。猶記得前幾次逢之,皆驚慌失措,恐懼地大聲唸佛號,努力想回己身;經數次折騰方敢一探究竟,有時穿牆而過,有時隨樹幹升至頂梢,仰看天空浮雲或俯瞰腳下之景物。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自己的身體於床上熟睡貌,不免想其是否真為脫竅矣!?(註:此是神我出離色身之狀,是一般色界天禪定境界,因還有一個色身在,終算能證得解脫知見,也僅能得有餘依涅槃。若不修佛法解脫道,也只是個世間禪中的長壽凡夫。會發生此境況,是因色身氣脈有相當的貫通,造成色身失覺而神我才會出離。此是外道法,世間禪行者常以練此神我來去為目標,若出去幹壞事,果報照樣歷歷不爽。我等佛子應該怎麼做?佛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自性遍滿虛空,虛空萬物在我心中,何必要有個神我去來。至於神我係因您分別妄心加強,故在主觀意識下又會回到您的色身裡面來合一。)

但此次與以前所發生的狀況不同,其不同處是:從前都是睡後半夢半夢醒間,忽覺全身急速往上昇浮,如坐雲霄飛車般失速過後,即感脫離肉身,身處其境,此地有時昏暗不明或如薄霧瀰漫,有時五彩光明,不知身處何地美景,綠草如茵,花木芳美或遙見一座金碧輝煌之宮殿樓閣,且無需呼吸,亦不見己身或他人,稍候多半重感失速下沈,恢復原身而醒來。如遇回不來時,則口誦六字大明咒或孔雀佛母明王真言,意念想其回身即可;然此次事出突然,醒來後當場呆掉,剎那間,什麼念頭都沒有了,腦袋空空地似白癡樣,良久才恢復正常,今學生對其大惑不解。(註:以前是因身體內氣沒有現在強,故只會在凌晨三、四點鐘,色身氣機最旺盛的時候,產生這種狀況。從這些事實看來,您前世還是一個修行人,但不是一個修佛法、解脫道的行者。今生能繼續修行是很好的,但還是要多讀佛經,體會菩薩道的修證方向,才不會再白來此人間一趟。)

再隔兩天,晚上正準備打坐時,眼睛自然開閤間,剛一眨眼,右腳還提起欲跨上床之際,腦海裏隱約看到一根爆竹,約有十五公分長短,忽然起火花而小爆炸,讓我又當場呆住,就維持這怪異可笑的姿勢,稍後才閃神回來,將腳放下;邊搔著頭髮邊仔細回味其感覺;下座後翻閱資料,與書中所寫之狀,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修法時前幾座,初覺頭頂「百會穴」和額頭印堂處,有股能量鑽進入之感,漸而擴至頭部往下漫延,爾後籠罩全身,且如X光線般,從上自下穿透整個身體,同時體溫漸升高,連臉部肌肉也有燒燙感,但全身之細胞組織,如同吃了「人參果」般,無不覺得法喜陶醉貌,不知是否得其諸佛、菩薩之加持故!?學生恐陷其狀而著此幻境,所以復而唸其心咒,不予理會。(註:又是外力的干擾,前緣不斷,可能會障礙您前進,定要放棄這種情狀的再發生,記住修心是靠您自轉習氣,光是氣強是沒有用的。還是找時間多行拜懺,消除業障罷!)

2001年12月29曰 第四印  

學生學習第四「如來母印」修持後;覺得感官敏銳度提高許多,不僅眼睛所見之物,色彩較往昔鮮艷明亮,耳朵聽力前因腎虛有耳鳴之象,現在也逐漸減輕,連遠處手錶內,秒針齒輪轉動的滴答聲,亦清晰可聞,茹素後更感其蔬果之甘美,對腸胃病頗有其療效,修法時身心也覺輕安不少,有助於氣脈之打通,其會陰部之海底輪處,時有略顯微跳動貌,祗是仍有腹瀉之狀,卻不似腸胃病之疼痛,且吐酸噯氣仍照舊,故臍輪尚無通暢之象,頗感困擾。(註:耳朵能聽細聲是一種魔相,體會後就好了。修行不吃素是很容易著魔的,您以前所修的路子可印證。今後當茹素終身,不然還有失差錯的時候。您是中醫師,胃脘處不通產生吐酸、噯氣,定是胃有發炎或潰瘍,要以西醫治療法為快,道場有治胃炎的藥。)

而打坐時,妄念雖已減少;所現之想法,大多為近況的煩惱或思慮之事,但幻境之變化落差頗大;有時見其如竹手觀菩薩般之法像浮於身前,而容貌模糊難辨;身形時而清楚,時而如空殼般稍見其體態線條;有時幻化成數個骷髏般之鬼頭魔神,頭長有角,尖耳獠牙披頭散髮,在空中呈圓弧軌跡,圍繞飛旋於己身,且前仆後繼地張口欲咬貌;遇此幻境,學生既不感其喜悅,也不因而畏懼,心思偶受其影響而散亂時,大多能迅速覺之而攝回心志;下座後,於日常生活裏學習時時觀照之功,與念頭做拔河比賽,往來中而初嚐其法味矣。(註:座中所見異境,要能不即不離,您做得還好。但您下座後面對人事物時,卻要做拔河比賽的事,顯示您的定力、智慧還待磨練。)

另有一事掛心,是為打坐盤腿不得要領!?雖自小便能輕易雙盤,但體質對氣場頗敏感,恐坐時會有走火入魔之果,總告誡自己,未遇明師指導前,不得任意行之,故為此從未在色身上下苦功之原因;直至此第四印時,喜的是己能雙盤近一個鐘頭左右;悲的是,某天閱讀書籍時,才察覺雙盤的方法錯誤,與書中記載相反之;因早已習慣先盤右腳,再將左腳搭其上,今遇此狀,本為小事,自忖馬上改過即可,尚不需將此事問其師;祗不過,一切祗好重新來過:學生的方法,是先單盤左腳,待酸麻難撐時,再換右腳,如此交換。起先,雙腳腫又痛得像要斷掉一樣,現已能各盤半小時,再來散盤之,希望以此法改成正確的盤腿方式,惜後一個鐘頭,酸麻得身如毛般不安穩,而經常換其姿勢,故感其定力與忍耐功夫又被打回原形了。因此,學生望能擔誤老師片刻,請師教之,正確的打坐方法,以期待有所有精進,在此感激不已。(註:法門八萬四千,不是書上的就是一定要照做,應依您的雙腳情況來取捨,金剛珈趺或如意跏趺都是可以的。)

2002年1月12曰 第五印 

學生習坐第五印後的星期二,在修剪指甲時,發現一處微妙的身體變化;因多年的疾病困擾,使得身體的狀況不佳,以致於後天的營養無法吸收儲藏,而導致先天的能量消耗殆盡,此種特徵可從指甲的底部有一白色弧型的「月牙白」觀察辨別得知;本來其處幾乎已消失不見,祗剩姆指還剩有少許痕跡,現在不但姆指的「月牙白」厚度增加不少,連食、中兩指也都長出約一釐米寬的厚度,可見打坐所修持之手印,在酸疼的代價下,不僅連血管末梢都能打通,且持第五印時,姆指呈微微跳動貌,食指則有明顯的氣感,由右向左的從兩邊食指所搭之橋通過。

而每當下午二、三點時,便會疲勞得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或念書;且晚上臨睡前,明明已累得半死,無奈腦筋仍處於興奮狀態,總要翻來覆去的苦熬多時,才能入睡,這長久累積下來所誘發的失眠神經衰弱症,導至有無力感與易於疲倦的情形,此等皆有略為改善之象。睡醒來後,精神也較為舒坦,不似從前,起床後,仍像失了魂似的迷糊不振。

另外,心境上也慢慢地不容易受外界環境所影響,對其「身處鬧市中,而心能如如不動」的境界,略能體會一、二;至於日常生活中,念其心咒以攝心志的感受,也漸覺能控制情緒的變化,不會因人事物的喜怒哀樂而變得心情起伏不定,妄念不停;稍能領悟到,老師所說的:當有「因緣來時,才起心動念」的無妄想之佛性。(註:要能不思一法守真空,因緣來時才能清楚感知,真妄、主賓即能分辨了知。) 

2002年1月19曰 第六印

學生習其第六印後,星期一坐時,途中忽熱極而汗如雨下貌,不僅全身濕透,連面孔也頻頻以臂膀之衣擦拭不停;雖身處臥房而門閉窗微開的無風之境,但大量失其津液,毛孔開閤間,衛氣拒病侵入腠理,故下座時已略有感覺臚內及靈台處似較以往略為清明,且病情也隨數日之座而慢慢減輕康復。

另有一事,學生明知其不可為而疏忽為之,報告老師後,還請您原諒;因打坐時遇有蚊子圍繞盤旋;起初仍持咒不理而叮至數處微癢感,且礙於耳根間嗡然作響,明知不能理會執著,奈何學生定力不足,故起心動念,望護法神助其隔離擾人之物,果真靈驗,相應神速,直至下座時蚊子方才折返,現今上座時,皆無此物之干擾;犯錯自責之餘,更感其法之殊勝,同時也更加警察自己的妄念,萬不可再有隨心所欲之舉,故在此向老師您作懺悔之告解。(註:習氣使然,難怪常會遇逆境就要想轉折或去除,而不能坦然面對該境,轉自心念來適應之,再這樣下去,修解脫道會是很辛苦的。)

 

三、第二輪修法報告

2002年2月2日 第一印

學生自從修心中心法以來,轉眼間已逢第二輪第一印;持印念咒雖已駕輕就熟,而手酸腳麻之象,也逐漸減輕適應;不像剛學第一輪各坐時,妄念紛飛,身心難耐,其苦猶似度日如年般,僅能咬牙堅持;且期間業力所阻,例如:有一星期日趕赴佛堂途中,所騎之摩托車,平日皆重其保養;但當天,突然無故熄火於大漢橋上,發動半天也不見起色,眼看修法時限已近,本想棄車而改搭計程車,但敏感的我,卻心有不甘,且語氣堅決地回頭斥其非人,阻我之勢其理何在?爾後,再發動車子便能上路。另有一次家父之心臟病發作,母親急電召之,今學生情緒忐忑不安,故中午於佛堂用餐畢,即提著水果禮盒,十萬火急地返家探視,唯恐天人永隔而難盡孝道;現在回想起來,不禁搖頭感嘆自身遭業力所阻,幸能堅定心志,屢敗屢戰,頗有破斧沈舟之壯志也。(註:遇逆境能不為所動,盡心盡力想修正法,如此才能擺脫您以前無知,接觸惡因緣所鑄成的差錯。修行者沒有遇逆境而倒下的,反而很多是依順境而迷失在名聞利養中,修正法者能不慎乎!)

再加上根基不穩,初學打坐身心苦於兩個鐘頭所磨,幸於襌修中心年終大掃除後,得張老師之助,使用悟本師之「鉛塊壓腿法」,降其盤腿不得力之障,此法看似簡單,是以單盤行之,小腿務令其平行,並於大腿上放置一長形木板,然後再放上六塊鉛塊(每塊竟有25公斤之重),平均壓在中間和左右兩側,且將軟座墊隔置雙腳間,以保護腿肉免與腿骨頭相擠而受傷。此法宛如酷刑之舉,曾令我猶豫不前,故抱著不怕死的心情,想一嚐前人所發明之方便法,但恐難忍其苦行,而不敢壓制太久;然四十分鐘後,所得之收獲良多,猶記得約五分鐘時,其熱力即從丹田處傳遍至身體各部位,如吃了西遊記裏之「人參果」般的全身毛細孔張開,好像享受溫暖般地流汗暢快感,而雙腿的酸麻感也逐漸地遞增,終至無知覺狀態;由於是平均穩定的重量加壓,故事後有其打坐雙倍時間的痛感(40分等同有80分鐘之力);下座後,感覺身輕如燕,試跳躍之,而覺有仙人飄飄然貌,故星期二時食髓知味地,在值班之楊師兄幫忙下,換壓左腿後,更感其法實一良方矣;望能以此之助,在打坐功夫上,更為精進。

今日乃學生之生日,感父、母親恩德之餘,回想此生雖已過而立之年,然生平所遭遇之困境:為疾病業障所苦,事業由盛成空,情愛背離,為情所困,而曾自暴自棄,還自殘已身;往事雖已逝,卻不知何時可解脫了悟之,不禁潸然淚下,痛哭不已;故祈修持「心中心法」千座行,能功德圓滿是所祈願,蒙諸佛菩薩之加持和張老師之教導,而有所成就焉!

2002年2月9日 第二印

學生習坐其第二輪第二印後,感覺與初次第二印修法時類似;唯腹痛,拉肚子的現象,不似前次般的嚴重,僅在肚臍左側腹部有較明顯的脹痛感,感覺時輕、時重,但還在可忍受的程度內,也沒有腹瀉失控的現象,頂多是如廁的次數較正常增加一、二次;因心想儘量順其自然,才好觀察色身之變化,所以並未服用任何葯物治療;同時感到此印在消除業障,實有療效,不但能醫治宿疾,還能消解心靈上的負面情緒,有種「心病還需『心葯』醫的感受」,而此法正是那「解鈴」的心藥。

另外,曾於第一輪的總報告敘述心理上的變化,雖能稍領悟《佛心經》中「與色無著」的觀念,但衍生下來的問題,卻讓學生困惑許久:那就是無論從事何種行業,舉凡百工技藝,無不從「執著」處下功夫,抱著「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想法,勞其心力而終能成就所得;且看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習其六藝,熟讀經典,欲求取功名,或成一詩詞書畫名家,無不殫精竭力的窮其畢生鑽研,方能獨領當代風騷,乃至各行各業之箇中翹楚精英,更何況歷代高僧大德之修行過程,無不歷經九死一生的身心磨鍊而明心見性;故由此可知:非「執著」不能見其效焉!?故學生之惑在此;因日常生活中,少其「執著」心,則不免有失積極之幹勁,其間之心態該如何調整!?學生尚思考其中取捨,若有心得再報告老師。(註:修佛地的十持心中,「與色無著」經文,其「色」字僅代表六塵之一,所有塵境均是虛幻,若心淨則能無著。色無著與習技藝怎能相提並論,禪者見境不著,但遇要用心處,卻能提起便用,一用即成,用完放下,不再留礙,這種魄力非個中人怎能體會?)

2002年2月16日 第三印

此座逢其過年,事先得師告之,於初一、二有修大悲咒水之法會;學生一來恐自己遭業障太強所阻,身心修行有染,而成此消彼長,另則因好奇心所致,想學得此儀軌,他日或有所需要之時,以此為方便門解之;特推辭俗事一探究竟,法會期間驚覺佛堂磁場較往常共修時強盛許多,不但祥瑞光耀,感應得到諸佛菩薩、明王、金剛護法神衹其數不可計數,猶如舉目見陽光般,其瑞光相護相疊而無法辦別其數與諸尊是誰者?衹能以人山人海稍可形容,同時在唱誦大悲咒時,也感身心溫暖祥和,全身之氣機較平常旺盛;法會後,飲其水,覺味比甘泉,清涼透體,已無法用言語形容;衹望能有助於消解修行之障。(註:任何法門若只會儀軌而不重道行,小者怠慢諸佛、菩薩、護法龍天,大者招至自身受傷害。曾聞有將正式成為金剛上師者,有日為一往生者鋪金光明沙,卻自身昏迷數週後才醒來,是所作不如法還是德行有問題?若德行高超的顯教法師,一蒞臨會場,雖不一定有所儀軌,一切也就能安祥如意。故提醒您要重德行,不要僅重法儀而輕實修,未先有成就前是不宜主持法會的。)

而六印之中,唯有此第三手印的結法,最令我頭痛矣;結印後其雙手之無名指根延至掌心處,不僅痛苦萬分,如被鐵鎚擊之,尤以左手之痛楚為甚;且以其短短之距,架於食指上之後,手指常覺將脫落貌,不得不心有所疑,此印之結法,是否另有玄機?等捱到修法時辰過後,散了印,手指仍彎曲僵硬得難以活動,還需兩手互為扳之,良久方能活動自如;而其他五印,雖酸麻如故,卻無礙於身心的修行,和遭遇類似的窘境,故此八座最為難捱,且死不如其法,不但妄念頗多,氣機之不順暢,且坐後,身心俱疲,感其修行之功如牛步般緩慢矣。(註:注意第三印有無結錯,有這麼困難嗎?)

2002年2月23日 第四印

此週輪修至第四印,學生於上座修法時,期間感其氣機,宛如一氣柱從腹部上沖至喉嚨,而導致無法唸出咒音,祇剩「嗯.....」之微細喉聲,舌根雖仍微微顫動,卻逕自轉變成心念不絻之象;耳聞之咒音,也感與以前所持有異,不同之處,一時難以體會說明;彷彿心咒化成一CD唱盤,從內心深處,跳脫意識所控,自動念誦不停,而自身如擴音喇叭之振動放音狀,其聲不但有陰陽頓挫之別,且歷歷分明,雄厚似喇嘛唱誦經文般,卻未發聲於外,不像自己平日所持之咒音,彼時全身同感微微振動貌。(註:修金剛持咒、唸佛法的三層次是口唸耳聞,再而心念耳聞,最後心念心聞,甚至進入起不了心念而住一境性中。)

而色身之變化也頗為玄妙,起初色身宛如成一空皮囊般,而其內心微泛光明,所處之空間也感到已慢慢透明消融樣,稍能體會內外無別之境;唯頭部之氣無法衝破所阻,猶如黑漆桶般罩住頭部,一時之間,什麼光亮都不見其蹤影,只覺如墮五里霧中,黑暗得不見他物,與書中所記雷同;其氣好比火箭發射上昇至空中,卻衝不破那無垠無邊的穹蒼,令人稍覺難受,故境止於此。(註:繼續加緊用功,以突破此黑漆桶為目標。)

2002年3月2日 第五印

此週輪修至第五印,修法期間總覺得情緒又開始起伏很大;或許是六根的功能強化了,因此向外攀緣、執著六塵的習性,也相對地加強;好比電腦網路傳輸速度的加快;使得提取資料的速度同時倍增;由於自身攝受力增加,而心念之「常攝在定」的功夫,卻未能並駕其驅,故當妄念、煩惱太多而念頭難以轉化時,便改由「看它對我又能如何?」治之,然後再從我執處下手,捨其分別心,不管事物境起因由,不隨過程起伏情緒,不計結果得失成敗;短時間,雖未能完全掌握此法,但喜怒無常之象,已漸有改善。

行文至此,深感修此法門,要想完成千座圓滿之舉,則要妥善地控制情緒為要,也不可輕忽任何環節,有時候欲上座修法前,難免受到日常生活之負面情緒影響,導致坐時身心不安穩,而覺得所坐不如其法,不知老師可有良方助學生醫治心病!?要如何面對人世間的七情六慾,投藥石以解三毒之病,而還其本來之面目。(註:用藥石縱能治心病,也是不真實。心病要用心藥醫,心藥是佛法,您現以覺知真心、妄心為主,何者為真,何者為妄,知後站在真的這邊,以真覺觀妄心、妄性能做什麼,只要真覺不迷失,妄心僅是一虛幻法塵,不足以成就一切法的。之前,修習不得法要,現要學習如何控制自心,沒有長期的戰鬥,怎能有成就。)

是否唯有不受其影響!?且從禪定中,獲得心靈自然流匯出的智慧,方能做為成就菩提的解答,而不被身心所執之幻境所迷,徒然於生死輪迴裡沈浮;縱使生生世世間,皆有緣接觸佛法,或稍有修行之功,但一世不能明心見性開悟者,即使歷三大阿祇僧劫的累世修行,也未能卸下凡夫之軀,是故「三藏十二部經典」所記,古往今來高僧大德所說,皆唯此「心」處下功夫;學生修習「心中心佛密法」之日尚短,但忍不住就所得之感想;第一次學前人之行,試作佛偈一首,尚請老師指點一、二。眾生生念為眾生,心念無相佛性現;念念無念菩提心,佛我無我何需安。(註:不經開悟,般若智慧不顯,何能破無始無明。一得登地菩薩位階,自有般若智慧,不假修治真智現起。故重要的是如何突破色身,讓法身活起,法身活時覺知心起,自有無量智慧能調理自心妄相。所寫偈語還不錯,若是做不到,也僅是口頭禪而已。)

2002年3月9日 第六印

此週輪修至第六印,上座修法時總覺得此手印,豎起兩根指頭之舉,宛如行動電話之天線般,能上達天聽似的;學生也不知為何有這種感覺,衹因為在打坐持咒時,覺得自身的氣機,可以從左右兩指處轉成別種能量,往虛空中射去,好像真能與諸佛菩薩相應似的;此外還體會到結此印修法時,如果勉強將手印與手腕成直角豎起,則兩邊指頭很容易前後歪斜或相互搭在一起,如能稍往前傾斜,就不會有這種狀況發生了,且若能將兩臂平舉,結印後使手臂自然圍成一圓圈,然後肩膀放鬆,如此手印便與膻中穴相對;此舉有助於修法時,上半身的氣脈通暢,感覺氣機很自然地在手臂裏循環不已;至於色身的變化以眉輪、頭頂百會穴及會陰處尤為明顯,不論何時、何地均形成一氣柱沖出或內聚,隨著這些日子修行以來,其勢有逐漸增強加大的變化產生。(註:覺知、氣感旺盛,還是有形有相的世間凡夫身,當入無色界時或色相滅時,就無有可執的色相矣!)

而修行方面,學生有一疑惑?那就是如何面對淫慾的念起;以前皈依守戒後,學生會以密教之「白骨觀」的法門,將女眾視為百骨來看,止慾熄念;又曾聞老師於講課中談到當以「由濃轉淡,由淡至無」之相對治法;今修其心法,有時因氣機強盛,導致清晨睡醒時,有「陽起」之狀,偶有「夢遺」現象,雖知此為色身之正常變化,但有時難免影響心性而不知如何解縛,是故尚請老師不吝解答。(註:去除淫欲當從心意下手,若心中妄習還有淫欲念,總是有其種子在。知有種子在後,當境起時不迷即可,用有為諸法轉其境,使其漸漸調伏。若真是造成困擾、影響心理,那就勤請諸佛、菩薩摘除您的淫欲種子吧!)

 

四、修法總報告(2002年3月16日)

自蒙本師灌頂加持和張老師說法開示,恩准學生修持「心中心佛密法」以來,不覺已完成前二輪各八座之舉;古人曾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回想初學的辛苦,好比修法時首次承受上座兩小時的煎熬和結手印後手腳酸麻的磨練,無不考驗著學生的身心;有時雖想偷懶、放棄其修行,可總是心有不甘地屢敗屢戰的繼續忍耐,如今已完成前百座之一小步,卻讓自己在往佛法修行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箇中奧妙、感應所在,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爾後色身方面,因氣機的強盛,頑疾也漸漸地不藥而癒,並蒙諸佛菩薩的護佑,消災解厄般的掃除我業障,再加上老師的諄諄教誨使學生脫離了「凡夫知見」的軀殼,心性有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地開始綻放,從而引導學生走出「三界火宅」的幻象迷宮,走向無相佛密的修行旅程,或許離菩成提就之日尚遠,但比芸芸眾生的癡迷,和從來拜佛、念佛者多是不專心,唯有兀自鞭策著自己,踏實地「一日修一日功」的累積下去,而望明心見性之期早日來臨,終能使學生列開悟者之林,而得其佛法之三昧耶?(註:只問耕耘,少問收穫,才會有突如其來的震撼。)

猶記得自識字懂事以來,一直抱著對宇宙萬物的好奇心,而孜孜不倦地「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的埋首閱讀思考其間,直到有幸能接觸南懷謹老師…….等前人的佛學著作後才驚覺在「山」、「醫」、「卜」、「術」、「命」,五術的研究範疇外,竟還有「山外有山」的領域;狂喜之餘不禁迫切的希望能從中,找尋到自己對生死的疑惑……等;面對生命時,所產生的種種無明煩惱的問題解答,那種渴望解脫無形的枷鎖,盼能自在地「活在當下」的心情,促使學生不辭辛苦地明察暗訪,各山頭、宗派、禪師大德,甚至也不幸落入邪師迷惑而誤修,仍大幸地能抽身而退;感念冥冥之中的安排與指引,讓有心的我能修佛密法門;而結業時聽聞悟本師的修行體驗:即使是修行有成的他,在雪山裏的奇遇,與閉關的僧侶們的請益互動間,仍對其存有無限地嚮往孺慕,且覺得自身離成就之境,還差有「最後一著」的感慨;讓學生在震驚之餘,也唯有期勉自己繼續精進不已。(註:祇有謙卑才能容納更上進的佛法,若專執己見,小者自誤,大者成魔有份。)

今聞,張老師欲開「心中心法」之先修班,而學生恐其前二輪所坐,因身心障礙而不如法,故叩請老師准許學生參加,以補其基礎不足之處,而期能圓滿千坐道行之舉,並能續修下半部「大隨求陀羅尼印」之心法;學生精誠之志,尚請您明案,行文至此,報告完畢。


[ 我的這一班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