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與佛有緣的人 優婆夷戒子 本逸
有緣始能入佛門
踽踽行於人生的道路上,心靈接觸到任何繁花勝景,或學習到任何高深巧妙的知識與技藝,自然歡喜雀躍,但卻不能因此滿足於一直潛隱於意識某處的問題─「我由那裡來?」,「往那裡去?」它總是會令人好奇、不安、恐懼或悲傷。「我是誰?」若是認真思考之後,一連串的問題,眾生百般的苦難與迷惘,如何能超越與解脫?必讓您尋尋覓覓,如果再遇到有緣的善知識,例如引導我的諸多法師與居士等,因緣具足,必然會走上學佛的大道。
本栽不同
果報自異從小家中就是一般民間信仰,婚後,婆婆有皈依佛門,早晚做功課,非常虔誠。但我也只是耳濡目染,並沒有真心想學佛。真正想學佛是因為那時在教書,學校經常遭小偷翻得亂七八糟,被破壞得很厲害,弄得值夜人員傷透腦筋,只好晚上抓小偷,結果逮到的小偷,居然是本校的畢業生。
一個年青小夥子,報到派出所去處理,也抓到辦公室給全體同仁看看並注意。我看到他一臉無奈及對我們厭惡的表情,在那兒掙扎,我心中怦然震憾且心戚戚焉。正值大家在慶功宴上吃東西時,我都沒心情吃,心中一直在問,他為什麼會淪為小偷?又被報到派出所,他這一生要怎麼走下去?一個人的出生環境有多麼不同?有人出生在帝王家,有的人出生在乞丐寮,一個個學生的長相、才智、健康、有天淵之別。報上,電視也常報導有些人碰到天災、空難、怪病、橫死,這都不是他本人的意願,就是中獎也不是能預立的,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我似乎感覺到有「第三隻手」在操縱人的命運,眾生就這樣跟著它浮浮沉沉,我感到它的威力,也感到恐怖!「人要怎樣才能逃離這一切?要怎樣才不受擺佈?」這問題掛住我整個心,抓不著,摸不到答案,要放又放不開,要擺又擺不下,長此下去,好像掉進一個旋渦中,且不能自拔,也逼著使我慢慢走上學佛這條不歸路。皈依佛門以後,有部份的疑問得到解答,但心中仍一直牽縈不放,似有似無的,尋尋覓覓,好像還在找什麼似的。
契機成熟
開始學打坐未學佛前的人生與生活,並不是很愜意的,雖不必為日用操心,但個性、習氣等毛病,總是有不如意的大小事情。未學佛前因身體狀況不佳,與洪淑惠老師學瑜珈,以改善色身的病痛。而開始學佛法是在民國七十五年左右的事了,當時在中華佛教居士打坐班學打坐,啟蒙老師是張玄祥居士,往後又往農禪寺禪修班用功。自從學打坐後,學會一些知見,色身上也起來諸多變化。
打坐中腰酸背痛,腿腳麻痛是很正常現象,因為血液循環不通暢,有人一打坐就渾身發癢,這兒癢抓過了那兒癢,抓一抓,抓過了就不必管它,隨它去,到最後就消失了。有時打坐時身體會動,有時下意識不規則動,有時是配合著呼吸在動,吸氣時身體緩緩往後傾,吐氣時身體緩緩往前傾,有的是左右晃動,有一種韻味,有人很喜歡那種動感,所以下意識自己就會晃動,自己有時沒察覺,別人告訴你,可以自己由下意識捨掉。
有時也有氣動,一種是肌肉沒動,而在皮膚快速的上下跳動,大部份在穴道的部位,另一種是身體急速搖動,有規則的搖動,我們也要察覺它,把它排除掉或不理它,由它去,心裡不要被那種境界所轉,心安住在用功的方法上,慢慢的它就會消失了。繼續坐,久而久之又感覺到身體好像不存在了,沒有重量,感覺也沒有了,周遭的一切也不在了,時間空間也不存在了,叫做輕安,有的人知見不夠就會害怕,而張開眼睛看看,身體不會丟,也沒有漲大、縮小,所以不要害怕,只要安心繼續用功就好。
再下來有時感覺身體很清涼,一種是皮膚表面覺得清涼,一種是從腳往上升,或從頭往下降,身體內外成水平面的涼上來或涼下去,這雖是好的現象,但是不要執著它,繼續在方法上用功。如再有喜悅感也屬幻覺不是真如之實體。
此外有時會昏沉,那是體力或定力不繼,會散亂或心裡很煩躁,尤其是女性在月事來時特別明顯,有這種煩躁的現象,自己知道怎麼一回事,心仍然要儘量安定下來,不要被小事惹得亂發脾氣,不要心中覺得挫敗感,安靜的度過一個月中必過的那幾天低潮期,要有自知之明,該進則進,宜守則守,宜退則退。
定中獨頭意識
起滅幻相不可執著打坐中因禪定有時也出現幻覺、幻境,有時就好像我們在作夢中看到的一樣,看到某些境界,不管是美的、醜的,或是喜歡、不喜歡的境界,像海浪般一直打向你來等境相,都得視為幻覺,因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有時會起幻聽,矇矇朧朧之中聽到某些聲音如佛號、音樂或人講話的聲音,或其他不屬於人道眾生講話的聲音。這些真真假假屬於色陰魔相中的境界,起現行時要當是虛幻,心中不要執著,眼睛亦不用張開,用覺照的心冷冷的看著它,或不以為意地不理其境。總之,面對一切境界,當它是虛幻,心中也不必害怕,眼睛也不必張開,用心冷冷的看著它,看它要怎麼變,隨它去變,心中也不必矛盾衝擊,遲早會消失的。我就以「內無所求,外不著境」這句話,度過一些色身變化的疑難雜症。
還有口臭,或口中口水很甜由上顎一直流下來,都不要去執著,反正學禪的人要有正知見,從來沒有人在打坐的時候會被出現的虎、狼、妖怪把我們吃掉,也從來沒有人在打坐時與出現的俊男,美女而成為配偶眷屬,因出現金銀財寶而成為富翁或因出現佛像而明心見性,不必因美好而沉醉,自作多情,《楞嚴經》卷七云:「心尚不緣色、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諸根起異能
均是魔相有時修定狀況入較清靜時,還會有一些異能,但此並非真神通也,對於別人的心念,要發生的事,都略有所知,此是善境界,但同時也是一種魔相,因覺知不去或不入空相,不得解脫,故不應以此為禪修解脫道而滿足。在大寺中共修,感覺磁場強、很溫暖。有時在路上會忽然起雞皮疙瘩,心中覺得奇怪,再走沒多久,就看到路邊的靈堂,也許是亡靈的中陰身陰氣吧!有時與某某人有心電感應,若在感應之餘,不能自已或讓「感召懸絕」,還是眾生凡夫身,因還要三界受輪迴。
有時唸佛時看到金色的蓮花,一瓣一瓣非常清楚,而且肉眼看到,出現很久。有時候師父加持時大地震動得非常厲害,左右動,上下動,比地震還強,諸如這些都是色身變化的幻境也不必當真。有時有困難求諸佛菩薩,也能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此不可與外人道,別人會以為你在說天方夜譚,但卻是我們親身的體驗與經歷。惟若不能修無願、無求,如何證入解脫道。
斷食打坐
增長氣機在這其中相伴隨的,有時感覺全身充滿了氣,不想吃飯也不太想睡覺,有時可以持續二個星期完全不吃飯、菜、水果、牛奶,為保持體力吃一點糖水而已,在這時前第四、五天身體比較不舒服,有虛弱的感覺,有時有輕微發燒,再下去身體就無比的舒暢也都沒排便了,感覺腦筋清靜,氣脈在身體上奔跑。督脈、任脈中氣一直在衝,由鼠蹊沖向心臟,經過喉頭也很清楚。胃有時會打呃向上沖或向下排氣,頭部很複雜,有時在後腦,有時在鼻後頭中間,有時在百會,有時頭分左右兩邊,有時在眉間額前竄來竄去,身體像透明似的沒負擔很輕安,精神也很好。
但如果斷食中不喝水一、二天脾氣反而煩燥不安,定力要加強才能度過,聽說斷食是清掃身體的垃圾,斷水是清掃情緒的垃圾,我試過一次而已,不知對不對?但人不能超過七天不喝水,不然會有生命危險,宜注意。常常一星期或二星期的斷食以後,加上禪坐久了,雖是女性,呼吸也慢慢的往下移至小腹的內呼吸,此稱為胎息,並且丹田附近常有蠕動或跳動的現象,兩腳底,手掌心也感覺氣很旺盛。
修佛法 主在修心
古德云:「佛說一切法,惟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人有甚多習氣、個性,貪、瞋、癡、慢、疑、妒等諸多毛病,故修佛法主在修心,修心貴在實踐。何謂實踐?實踐簡單的說就是「知行合一」,尤其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不是只了解一些觀念、正見就夠,有云:「修行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產生三昧力,修行只重解悟無用,要能實踐才能解脫。」智慧、實踐與信願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首先每天早上我們冷靜的想一下,我們修佛法最基本的是要上報四重恩,感恩或感謝的反面是什麼?不外乎不平、不滿、怨恨、嫉妒、憤怒等心念,此心念之開展將造成人、事、物的不調和,甚至造成不快的事端,更增強「惡業」之流轉。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心中均念念不忘於「感謝」之心,處處往好處去看,會使我們的心導向和平,覺得自己既幸福又快樂,我們凡夫有時做錯很多事,老師及善知識常過往不咎的帶領我們,日光還是不分別的普照大地眾生,佛陀乃是慈悲垂愛等待我們回頭。我們的衣、食、住、行的一切用品,那些不是集士、農、工、商、公、教、醫等大眾的力量,我們才能好好生活,我們為什麼不能感恩呢?
百年垢衣
懺悔即淨每天晚上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要懺悔,自我認錯,而不找理由掩飾,這需要勇氣,雖然我們有時候可能真正醒悟到自己的錯誤,卻因為種種的理由而不想接受事實,這固執的態度是阻礙進步的一個障礙物,致使我們不能為更好的方面而做改變,那我們的缺點及垢習氣都不能察覺且不能改掉,所以說:「發現自己的缺點是生命中最清涼的一件事。」而不必感到挖自己瘡疤真丟臉。
有人說:「懺悔的生活」是「自信的生活」。因為一個不肯放棄自己的人,永遠有力量,如果一個人一錯再錯,不悔改,自暴自棄,就•••。反之「是我不對」這一句並不高雅的語詞,卻能緩和人生的爭執,解決家庭的糾葛,上天不殺悔過的人,悔是對己,恨是對人,悔往內收,恨往外放會生煩惱,滋事端。
「懺悔今天做錯的事」無異在責備自己的過去,也是排除舊我,感恩與懺悔這二件事的執行,使我們自己身心生命的體驗感到落實與法喜,而不是做作的模仿或鬱悶感情的舒發,而是感情的穩定,智慧的體悟在每天的實踐中湧現出來。
禪定力量
在歷緣對境修很多佛弟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了解佛法的道理很好,但是碰到境緣時,要拿出來用卻使不上力,這就要加強解行並重的功夫,比方說我們學了一些打坐的方法,在修行當中怎樣將方法與理論相結合,當方法錯時,能看經來糾正自己方法與心態上錯誤,叫做解行並重。這分兩方面說,一個是打坐當中如何解行並重,另一個是在日常生活中怎樣能解行並重。
有些人一上坐就可坐上幾個鐘頭,沒什麼煩惱,下坐後,有人意見跟他不同,或被罵幾句就生氣了,你是老幾怎麼可以這樣罵我呢?這表示你在靜中會用功夫,下坐功夫就斷了不會用,有些人不是不會用功夫,只是在打坐時才會用,下坐後就認為修行告一段落,有很多人可能是這樣。
首先我們就想怎樣把打坐的功夫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大部份的人都忽略了在動中用功夫,一個原因是忽略了,另一個原因是不知在動中怎麼用方法,動中不會用方法,那修行效果會打折扣。一上坐能攝心,蠻有個樣子,下坐以後,這邊看看,那邊聽聽,談個沒完,一下子把打坐幾小時所攝的心定花掉了,除了睡覺不能用方法外,通常打坐攝心攝得好的話,經典中說:「二六時中」也就是廿四小時都在用方法。平時能夠用方法,打坐會進步得很快,打坐時用的方法有:一、數息,二、觀心:觀念頭之起伏,日常生活中應該用什麼方法呢?怎樣用方法?在平時我們可以注意當下的動作,這樣會很專注,工作效率也會高,有時境緣來了,你碰到一個你很不順眼的人,你用什麼方法對治?
某甲:我們不要想他是我們討厭的,而想像他很可愛,像我們的兄弟姐妹,這樣子,你就沒有敵人。
某乙:慈悲沒有敵人,除了想像他是我們的親朋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某甲:把他當作我不認識的人,不理他;不認識不理他就原諒他了。
某乙:假如是你的父母、兒女的話,天天見面,你怎麼辦?
某甲:以溫和的態度面對他,久而久之他會感動,會了解我們的心。
某乙:有人用打坐的方法去觀嗎?
某甲:我的方法是用捨的方法,心儘量不為境所牽。
從以上的問答中,知道人都有反應,罵他一句,瞪他一眼也是方法,有些人可能用觀念,佛教徒不能貪、瞋、癡,可能是我前世沒與他結善緣,忍耐一點。方法很多,比如禪修的方法,那就是用另一種觀念,觀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是方法,其他還有看那人很討厭,我們觀內心到底有什麼反應,身體有什麼覺受,動什麼念頭?碰到你喜歡的,須不須要作觀,要不要對治?比如看到衣服打折很便宜,心會不會動?想一想口袋的錢夠不夠用?想買下來,這是女眾常碰到的問題,男眾呢?看到漂亮的小姐,走過去是不是能不多看一眼?或更不進一步行動?
自我法縛
如何解脫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碰到的,也是誘使我們心亂的要素,使我們心靜不下來,我們怎麼用禪修的方法去對治他呢?比如我們在街上看到美女,我們都會心動,但是我們觀照一下,想一想那也是很平常的事,人本來是四大假合的,他有他的結合,我有我的結合,都是虛幻不實的,何必被假相騙了呢?
如果我看到衣服心動想買,我就會問自己為什麼?究竟為了什麼?為了貪?為了穿漂亮?這是虛榮和好色,說實在既然是人好名、好利、好色都難免,我們要如何提昇和轉化呢?當我貪心想花錢買漂亮的衣服時,我會告訴自己,衣服穿在身上,只為了個人色身的需要,不如花在眾人或比較有意義的事上面。這樣做覺得非常寧靜、坦然,我就轉為做這件事。
我們也可學花蓮上證下嚴法師,每天放十元在信封袋,長期下來把慈悲心培養出來。最後我覺得,做任何事不在形式,而在我們時時發出這個心,時時提昇我們的心,這才重要。對男眾而言,色慾是不容易控制的,如果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時,我們會起心動念,通常必要以「不淨觀」對治,一定要看到那個不淨的現象現前,然後把念頭斷掉。對喜歡的東西,通常以「無常觀」來觀照這件事情,我們所喜歡的東西畢竟是無常,要不然我們觀我們自己是無常,總有一天你沒有辦法擁有它,對人與物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對治。
推翻自我欺騙
始得自在解脫我們自己要對自己誠實,真正的與自己交談,沒有發現煩惱的根本問題,是因自己的無明。人永遠排徊在一件又一件的錯誤嘗試中,既無法容忍又無法超越,不能真誠地自我轉變。例如我們的壞脾氣總是一天一天的、一年一年的使出來,不肯改變,因每天按照習慣的模式去思考,答案也是千篇一律,不斷重複、自我摧折而不自知。
因此想要去除我、法二執,求內心的自在解脫,不妨重複的告訴自己:「不是因為加上甚麼東西而得解脫,其實是因擺脫、放下,才有成就。」我們愈早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就會愈早得到輕鬆愉快。這些心裡的負擔包括消極的想法、恐懼的態度、堅持我的意見與觀念和一些不合理的個人主意。如果真的問題發生了,習慣的行動不能解決問題,為何要繼續用老方法呢?放棄過去的習氣,別再亂忙一陣急著找解決的手段,心靜下來後,一看到問題的關鍵,就等於問題解決了。
行陰微細
少火亦火在日常生活中修,首先我們怎樣察覺到我的心在動,那欲望很強烈我們很容易察覺,但一些微細的我們不容易察覺到。事實上,往往心動跟著就會行動,光是心動而身體沒有動的機會很少。比如說你看見一位女人很美,是不是只有這個女人的念頭而已,再下來沒有其他第二、三個念頭?看到一個東西很便宜,是不是只看看,而沒有第二、三個念頭出來呢?這樣可以察照到心是不是動?看到想吃的東西,是不是有第二個念頭去拿、去抓,聽到聲音,有沒有去分辨它的好壞。如果我們長時間去反照,會察覺到這種微細的念頭,多得如過江之鯽。所以,基本上須先發現自己有沒有在動心,直接看你心念的起伏,起來時不要繼續跟著心念起伏波動,用不淨觀或慈悲觀去觀照,或專注身體的動作或拉回數息,數得很清楚,或唸佛唸得很清楚。
打坐時念頭來時,各位都知道怎樣把注意力拉回到數息,數數目是不是?動中也是一樣,把心拉回注意身體的動作。你看到衣服很漂亮想買,讓念頭動轉沒有關係,在動念頭中,保持各項動作都很清楚,這是第一步清楚「動作」。有念頭來也會帶動身體動作,在這當中觀照很清楚,就可以發現自己有沒有在動心,一個是用止的方法,一個是用觀的方法。
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練習看念頭,不管看到什麼東西,只有形象而已,沒有第二個、第三個念頭出來,否則就是心在動,第一步用這方式察照心在動。第二步再注意念頭怎麼動,身體怎麼跟著配合動作,怎樣感受,我們常這樣看自己心有沒有動,慢慢觀照以後念頭不見了,漸漸的,看到東西例如黑板,只有清清楚楚是黑板,沒加上我的主觀意識分別。
勤於拜佛
消除業障牢固的我該去除「我癡」、「我慢」、「我見」及「我愛」的習氣,不要劃線封閉自己,應該把心胸坦開來,接受別人的指導,每天早晚慢慢拜佛各三十分鐘,增強定力的工夫。平時不拜佛時,念佛,憶佛,「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聞觀一片心。」我也很喜歡這法門,因為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如此修持一段時間,把以前沒有憶佛、拜佛的功夫補充,如今看一些公案比較看得懂,也倍感親切。
打坐時經常覺得虛空一片,身體及外在的世界不見了,聲音也變得無邊無際的寬廣,但腦筋很清晰,此時常能體會虛空藏菩薩說的片段:「•••證到無邊身,猶如虛空一樣,含藏十方,十方無盡虛空也能來到我的身體裡邊,那是觀破地、水、火、風四大根本無依無住,隨妄心所現,虛空與四大名雖不同,體性相同。」我雖能體會心與虛空等齊,但虛空藏菩薩的十方世界入菩薩身中,盡能不現,非我們可能證知者,但可以從這裡切入,如何能證得虛空藏菩薩的智慧於萬一,希望菩薩能保佑我。
能知能證
始得解脫道「迷時處處居客地,覺了方方住故鄉。」分清楚主與客之後,行、住、坐、臥隨時觀照自己,念念做迴光返照之功夫,才有一個入手處,及立足點。真通了教理,見地透徹,才是切身修持的真法門及功夫,也就是說當修行人找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才分清楚真與妄,才能開始修行。當器世間的真實感消失了,當貪瞋癡轉薄,比較能與定相應,比較不會攀外緣,比較不會被內源妄想所苦。
一天到晚吃飯不曾吃到一粒米,儘管穿衣,也未穿到一絲衣,所以不必吃、穿太好,別人罵你,只罵到身體也罵不到真如的你,你修也不會多一點,不修也不會少一點。這色身、山河大地根本是假的,我們被騙了一大輩子,「有來有去,全是代誌。」一輩子認賊作父,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真的我是:「無來!無去!全沒代誌!」我忽然覺得《心經》裡講的不是很親切嗎?
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學佛之路遙遠著呢?要加緊趕路,去三毒、疑心、妒心等。所謂:「業識奔如許,家山到幾時,慚言精進我,羞對天人師。五蘊明明幻,諸緣處處癡,藏珍誰可擬,之子欲何之?」真懂的人,念念在茲,造次
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否則只是「羞對天人師」而已。勉之!勉之!
最後,我覺得「生命的體驗可以分享,生命的履踐卻無法替代。」善知識在生命的道路上,只能給予最大的關懷,指引與鼓勵,腳步卻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父母生我,指導我學佛的師父、老師們對我卻有再造之恩,在此我萬般的感恩,化為一聲:「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