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破解我的迷信 優婆夷戒子 李果福
宿世根基 早有出家意願
本人法名果福,皈依上聖下嚴法師並受五戒;年青時因感於人生無常,眾苦充滿,甚可佈畏;除了生、老、病、死之憂患外,且有位鄰居太太常到我家,訴說人生之種種苦處,當時那種物質缺乏生活不繼,而無力獲得之求不得苦;親人為了三餐奔波在外,聚少離多之愛別離苦;以及愛悲怨憎等苦惱,更讓人深深體會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熾然不息。因此我一直有想出家的念頭,可是當時出家需付給寺廟一筆錢始能成行,在我家那種不太富裕的環境下,如何能籌出如此資金呢?因此祗好打消此念,可是學佛之意願早巳深植心中。
因體弱多病 開始習打坐
八十年潘淑碧師姊於大乘精舍,跟隨張居士學習打坐,未久身心皆獲其利。因此極力鼓吹前與她同事─我的先生也能前往聽講;也許因緣成熟吧!我先生沒空,而我倒是興趣盎然,認為應該好好把握此難得修行之機會。
我以前是體弱多病,常要我先生來照顧;而自從跟隨張居士學靜坐後,情況完全改觀。張居士在教「安般守意數息法門」時,我體會主要重點在一口氣有多長,就要確實的吸滿與吐盡。但我一開始即無法採用正呼吸法門,即吸氣時讓腹部納氣而鼓起;吐氣時,小腹內縮等方法。我僅會逆呼吸法,即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小腹反而微凸,後來我知道修打坐久的人,必進入逆呼吸方法。這或許是天生的習氣,也許上一世我可能有修行吧!
學習數息法門後不久,不久後即能感覺一股氣發生,並且身上發熱;本來我左邊肩膀上一直酸痛好幾年,雖經延醫打針吃藥,總是枉然無效;另外膝蓋平時更需要護膝。但自從學打坐之後,不知不覺自然痊癒,給我對打坐更有信心。
開始懂得修行 轉變習氣
初就學於張居士時,由於書讀得不多,很難理解張居士所講禪修的佛法意義,總是似懂非懂。但我並不退轉,反而更加努力,每週一次前往打坐、聽課。因張居士每次講佛法,尤其是與打坐相關的心法,都很仔細,且深入淺出,不厭其煩的教導。課堂上述說解說習禪及修佛法的利益,同時再三揭示佛陀說法四十九載,行權巧方便,隨眾生根機及因緣教化,無有定法,只要眾生對佛法起信,就能藉佛法進而修行度到彼岸。所以我知道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課堂上常聽到張居士告誡我們的話,佛經上云:「多聞誦讀佛法,不如以少得而如實修行,始能得法益。」又說如《涅槃經》曰:「寧當少聞,能解義味,不願多聞,不了其義。願作心之師,不以心作師。」張居士說得很清楚,要作心之師,要在打坐後,出現兩個心,一是始覺的心,也就是知道要修行的心,及另一個是凡夫的妄想心,如此才能進入修行的境界。每次我都很感動,很仔細的聽,並且老實照著去做,漸漸體會到生命的無常、苦、空、無我;而我等凡夫自無始以來,徒在心外妄執塵境,並進而執妄為實我、實法等妄見,致流轉生死於六道之中。我是何等慶幸,能於有生之年聞到佛法,假如我沒有聽到佛法,我不知道還要造多少業,受多少苦,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貪瞋癡三毒 去貪為第一要務
誠如《弘一大師傳》中的一句話:「人身難得,是萬古一瞬的因緣;佛法難聞,是歷劫不過的際會;錯過了,沒有人能承擔這一份過失。」我是凡夫俗子,聞道後,要想去除習氣,非一朝一夕能竟其功,但自從和張居士學習後,與未學佛前,全然不同。有一次在我家附近拾到一塊金子,雖然不大,但我並沒有生起佔有之念頭,經再三探問鄰居有誰失掉金子。果然是鄰居邱太太家掉的,看到她失而復得高興的樣子,我也感同身受,此為學佛法後,改貪習氣的初次體驗。
去除愛惜我身 回歸自然
在打坐禪修的日子裡,我心念深受到張居士教言與德行之教誨與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亦能打開心結,成為解脫之見。以往我很愛漂亮,常喜歡添購一些化粧品及衣服之類,性情亦常隨外境而起伏、變化不定;現在對這四大假合的「身體」,只要讓其自然、清潔、舒適就很滿意。上街看見漂亮之衣服與東西,不會再存有購買慾望與念頭,我會改用欣賞之眼光與心態去觀賞。我也開始會替別人著想,佛告訴我們:「不為自己求安適,只求眾生能離苦得樂。」雖然我不是一個修得很好的人,但我要學習菩薩的精神,多為眾生、別人想一想。
親戚朋友問我這幾年怎麼能改變如此之多,我袛答這是學佛之自然趨向;相信學佛的人多會改變。張居士也常提到六度中之忍辱最難,說是容易,遇八風(利、損、譭、譽、頌、譏、苦、樂等八)來襲,即波濤洶湧,東倒西歪,比比皆是;因此如能多用感恩、知足、善解、包容的心,自然相安無事,這也是我一直努力在學習並改變的原因。
忍辱退讓 破解迷信
猶記得數年前,我兒子要娶媳婦,在前往親家提親時,剛出門我即摔了一跤,受到重傷。這在一般人看來,總認為是不吉利及惡兆之事,可是我還是抱著平常心,忍痛前往提親。後來女方家長聞知此事,皆認為這門親事將有忌諱不會成功的,因此告訴女兒婚事巳沒有希望了;但讓他們很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們既然沒有顧忌,讓這段婚姻圓滿完成。
雖然這一次受傷,使我的手用石膏包紮了一段很長時間,且做家事很不方便,但我仍很坦然承受;每當親戚朋友問及此事,我用什麼心態來接納我媳婦時,我就說:「很簡單,也許她是個好媳婦,所以菩薩來考驗我。」這就是學佛的真正好處。
菩薩有靈 救我先生
八三年七月二日晚上,我先生坐在客廳休息時,突然不省人事,全身冒汗,心跳急速。我發現他時,巳經非常危急;這時我就趕快跪在他面前,稍微自行調息後,即用手掌在他胸口由上而下順揉三次,並口唸「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聖號,真不可思議,他的心跳巳慢慢地平靜下來,恢復正常速度。等我打完一一九電話後,他巳經醒過來並能站起來;使我感到非常驚訝,心中想著觀世音菩薩真是大慈大悲,千處祈求千處應。
記得數年前,有一次在夢中觀世音菩薩顯靈告訴我,若碰到危急時,要我唸「觀世音菩薩幫助我力量」。但我不想太執著,這句話更不敢隨便唸;這次在不得巳之情況下,順口而出,想不到真有感應;自此以後,每次唸佛時,都會體會到佛菩薩之慈悲,禁不住的流下淚來。這是學打坐及學佛獲得之利益,學打坐可使我心清淨,較能與菩薩法身相應。
我有胃脹宿疾,纏繞於身十有餘年,遇到病痛時,更是坐立不安;有一次胃脹發作時,洪師兄主動幫我,他用拍擊方式拍打我手腕,並且要我口中默唸「觀世音菩薩」聖號,想不到在不到二、三分鐘之拍擊後,胃脹既然好了,而且以後也很少發作。這是觀世音菩薩對我的第二次加庇,真是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修行初基 繼續努力求得解脫
以上是我學佛之點點滴滴經過與種種體會過程;在家修行真是不易,業緣困難重重,習氣、執著揮之不去,碰到境界及干擾時,無法抗拒,只好唸佛求心靈之平靜;佛經上言:「是日巳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我尚在初學階段,但願今後能更加努力。在修行這段時間,若碰到困難,就請教洪師兄,他幫我很多的忙,在此謝謝張老師的辛苦教導,同時也謝謝洪師兄。
最後以下列幾點,做為策勵自己及努力之目標:
「六根一空六塵空。」
「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
「時常觀照自己的心,自己研究自己。」
「眼看萬物不難,眼看自己才難。」
「來無所黏,過無蹤跡。」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