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禪修中心 內觀禪修--

內觀智慧禪上課實錄08 (2017.05.16.上課)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 輯 


剛剛你念了這個三皈依,皈依法離欲尊,所有欲不是只有欲望,貪、瞋、痴、慢、疑總總毛病都在內,就是這一張,修行就是在修這一張。上一次告訴各位五利使、五鈍使,雖然五利使是不好,但你沒有五利使就不能修五鈍使。你修行沒有一點樣子,你五利使產生不起來,就是沒有一些成就,有成就你不要抓住那個法,所以利用它來斷你內心的貪、瞋、痴、慢、疑這五鈍使。這個目標搞懂了,你所有的修行就是要在欲界修的就是在欲界要修,在色界要修的你就要進入色界,你沒有進入色界光講沒有用,所以你身體沒有起變化,沒有進入初、二、三、四禪,你怎麼去斷那個習性?不可能!

那到四聖諦八忍八智你到色界修完了,你還要進入無色界,無色界分兩個,「見道所斷惑」和「修道所斷惑」,如果你看那個表為什麼無色界裡面還是在斷這幾個毛病?那是比較粗的,比較粗的毛病你沒有先斷,你修不到細的毛病,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不是你在那裡講了半天,理論懂多少都沒有用,這個九十八隨煩惱,裕樺所做的這個,你看無色界二十八個裡面還是在貪、痴、慢、疑,當然這個五鈍使在前面,後面都是五利使,五利使你只要不執著它就好了,前面都是這五個。

到色界、無色界瞋心沒有,瞋心沒有也要修,這邊講沒有,當然有時候我們沒有辦法理解,但是這個表是古德做的,我講一個實際的情形就是說,你身體如果突破入無色界沒有身,剛開始那個表你知道,上上一次的表告訴你,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它是六、七識修,六識還要修,表示你六識還有見,見、聞、覺、知還有。所以有的人就是他不是用眼睛看,他用第六意識看,他可以看到鬼神、可以看到眾生,這個他為什麼可以見?就是還有毛病還有執著所以他就可以看。

你要修,修到無所有處,也不住有也不住空,那個影像就看不到,看不到就進入真正心,心是七識跟八識這兩個。所以你要到「無所有處」到「非想非非想處」,這兩個你要修到滅受想盡或者想受滅盡都不動心,有覺有知但是不動心。現在就是說如果你真的突破色身,為什麼可以看到你自己的瞋心,它這裡不是打叉叉嗎?你不要很高興說你突破進入無色界好像是這個瞋心就沒有了,這個是這些阿羅漢他們所畫的,但是你自己要反觀自己,如果是色身突破,你還沒有欲界的境界,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剛開悟的時候他還有欲界的心,不是說…你不要看這個表就很高興說這個表就是是絕對。

一個人練氣功練到經絡通了,然後進入心了,照道理來講這裡不是打叉叉嗎?欲界當然瞋心有,那色界它是打叉叉的,好像色界就不生氣,因為你在色界的時候是還有身體,所以身體氣壓住了,氣壓住你比較看得開,所以好像什麼所知所見都沒有煩惱,等到你要突破色身進入無色界,那個潛在更細的毛病又現起來了。

那個就是說為什麼要分三界修?我們的心都是一層一層一層這麼一直進去的,所以你修行打坐就一定要這麼樣的欲界修完了修色界,色界修完了修無色界,無色界它分兩邊,一邊是見所要斷的惑,一邊是修所要斷的惑,那見所要斷的惑就表示說他還有覺有知,還可以看還可以怎麼樣。

等到進入修所斷的惑,無色界這裡瞋心起不來,這個時候,這種菩薩,你要看什麼叫作明王?我們不是有八大明王嗎?明王祂是心清淨,但是祂心清淨為什麼現這個憤怒相?專門在修理這些比較不能順從佛法的,祂雖然在修理這些,但是祂沒有瞋恨心,只是要他好,像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祂為什麼要帶子跟你這麼一甩下去給你吊上來,給你綁過來?祂就是專門對治這些不聽話的眾生,所以善也要度、惡的也要度,這個不是更大慈悲嗎?

你如果不懂密法的話,好像明王只要唸唸咒,每個都長得很兇惡,像我們那邊那個圖像一樣,兇惡的是祂要現憤怒像,不好的眾生才會恐怖、才會怕,其實祂心是最慈悲的,祂還是很慈悲。

上一次講那個圖表下面在講到分別心嗎?我執分別,有俱生與分別嗎?然後知有分別我執、俱生我執,破解這四個分別的次序要記起來,如果你不懂道理,為什麼這麼分別?第一個先破「分別我執」,「分別」上一次已經講了,就是說今生所薰習的叫作「分別」,如果「俱生」就是無數劫以來薰習而成帶到這一世來的,那叫作「俱生」。

所以就有兩個名詞,一個是「分別」一個是「俱生」。那現在我們在學一切法,就要破解「我執」跟「法執」,「我執」要先破才能破根本法執,所以根本法執就在修所斷後面這無色界,剩下那三個,貪、痴跟慢這三個。那第一個你要破的是「分別我執」,那既然分別是今生所薰習的,像你們這個亂跑,去接觸哪一個道場,他講什麼,你沒有分別心就接受了,不知道對、錯就學了,學了就變成你的執著,聽壞的就學壞的,聽錯的就學錯的,這是你過去的因緣,也不能怪那個人不好。所以世界的宗派一大堆,一大堆那個祖師,他是怎麼學到法,他就自己創什麼法,這個對佛法來講其實都是邪魔外道,你知道嗎?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看經典,經沒有講的、律沒有講的、論沒有講的,你不能隨便聽。末法時期哪一個人可以真正修得有成就,都是早期的聖人,宗教的創造都是兩、三千年前。近代的宗教不管是誰在講都不能相信,末法時期哪裡有什麼聖人出現?不可能!

所以「分別我執」其實就是你今生隨便去接觸薰習善、薰習惡,你不懂什麼叫善、什麼叫惡,所以有時候對善就非常崇拜,做善事的人你就非常喜歡,做壞事當然你就討厭,討厭也不行,你為什麼討厭人家呢?哪一個人喜歡做壞事?都是業力!你要懂得因果業力的關係,你對事情的看法就很客觀,你不要只看到這個人很可惡,把這個人分解,什麼雙手雙腳剁掉了,屁股有胎記,連屁股也把它割掉了,然後剖腹也把他剖了,然後就丟在溪裏面去了,他以為這樣就沒辦法查出誰是誰了,這種人一定過去都壞人。如果我們有宿命通,他過去就是這麼跟他處理的,今生也是像這樣被他處裡,這個就只有佛才能講,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我要講的就是說,我們修行,佛沒有告訴你這樣,都是平等觀一切眾生,祂對婆羅門祂也不講他一句不好,只要他要學法,來問祂,祂都教他。現在很多人不懂,喜歡去踢館、去講人家,這都是自己修得不好。所以當然是壞的,有機緣你可以度他,是ok,他要聽,誰是由誰來度不一定,這個人不聽你的,別人比你不行,跟他講了他聽了,這就是因緣果報的關係。

所以能做善事,善根具足當然很好,但是對不好的事情,你認為不合理、不怎麼樣…,盡量超然,不要去執著,這個破解分別我的執著,這是第一個要修的。雖然這裡不講這個,這些是你的毛病,佛已經分的很細,不管是98或者128或者138,大乘修的大而化之,剛開始都是夯不啷噹一起修,亂七八糟,講來大乘是沒有章法的,所以它會顯得比較雜亂,但是最後斷的呢?你看它斷到138隨煩惱,那是很微細喔,大菩薩是這樣。那聲聞呢?98煩惱,98他很容易修,因為他不是絕對地把那個根拿掉,所以他沒有到138、128隨煩惱。這個道理我想通了我告訴你,你也要有這種common sense,變成一個對佛法的理解。

剛開始修菩薩道的人,被南傳的人看不起就是這樣,沒有法度,光會度眾生、光會講,自己的德跟行都做得不好,所以造成南傳會批評北傳的;那北傳的他會批評南傳「自了漢」,你只會自己修行,搞那98個煩惱斷。兩個其實懂了以後,你就能夠理解。那如果他可以聽,當然你可以跟他講;如果他根本不願意聽,你也不必跟他講。有的人心有成見,你再跟他講的話等於是我們也有我執,分別我執,對吧?
現在經典看得少的,我們中國有一個好處就是說,翻譯進來的小乘法、大乘法都有,都保存著,但是南傳看的他只尊重上座部或者是巴利文所留下來的經典。所以這些比丘他們不承認說末法時期有比丘尼,我們那個孔達拉常常在講這句話,孔博士,他也是出家以後還俗的,不承認有比丘尼。但是其他經典有講,末法時期哪一個時間點哪一個時間點還有多少比丘尼成阿羅漢,當然不是很多,但總是有幾百、幾十個成阿羅漢(註:760位),這個是經典寫的。

他們不會看那麼多經典,他們只看小乘的經典、巴利文的經典。所以我常常覺得中國人這個佛法都保存得很好,除非密法,密法現在是流到日本去,他們因為語言的隔閡,我最近愈來愈沒有信心了,我們法師是佛光山出來的,請問一下:你們的大藏經是依哪一版本啊?你知道嗎?如果依日本的版本那很糟糕,如果照日本的版本照抄。我現在對這個經典,你佛法搞懂,一個字錯那意思都不一樣耶,你知道嗎?所以我在搜尋這個字典的時候,你不要cbeta你就說這個大正藏的就好,你要看底本,它有兩個功能,一個就是點出來以後,這個有人改過的它會秀出來,你跟它點進去,過去明朝、宋朝、宮廷本、什麼本什麼本…它都會列出來。前面古代不管是宋唐他們都是那個字,結果你到大正藏變這個字。大正藏為什麼日本人會改,因他看不懂嘛,他以為改這個字OK,他就比較理解,他不知道改這個字後南轅北轍耶!你要懂得這個經典原來的意思。

比如講,如果我講一個義理的「義」,他改了一個商議的「議」,商量加一個言字旁,義理的「義」跟商議的「議」差多少?差一個有言字旁,一個沒有,但是這兩個意思不一樣耶!義理沒有嘴巴在講的,都是實修,這是昨天我查到的。

所以我們法爾如果出版書,一定要參照很多版本去敲定那個字,愈古老的版本愈好,你懂得那個意思你要去選哪個字,這是給你們參考。因為你如果不懂,反正這個不懂意思用這樣也好、用那樣也好,這真的沒有分別心,你不是要破解我執嗎?沒有分別心。但是真正你要懂佛講的道理,你一定要有分別心,善分別,不要亂不分別,亂不分別你就不懂祂其實在講什麼。好,這是給你參考。

我執,分別,就是今生所學習,那我接觸的一定今生所學習,一定是向外面學善啦,或者學人家哪一派哪一個什麼…去起了你執著。學法,你聽到現在你知道佛在告訴你就是說,你懂得法但不要執著它,像一條船在中間走的時候,它不靠哪一岸,如果靠哪一岸就死在那裡了,就停在那裡了,對不對?

這是《無量義經》裡面講的,這一條船,你所學的道理就像這一條船在河中渡,你說我不是從這個彼岸渡到那個彼岸嗎?那是阿羅漢,從這邊要跳到沒有煩惱的這一邊。菩薩不能這樣耶,菩薩要河中走,不靠這邊,不靠那邊,到了哪個地方要靠,靠就靠上去,但是還是回到河的中間來,才能繼續走啊,走到最後!我現在講法都講觀念,你要吸收觀念,你不要吸收那個文字相,把整個佛法搞懂,然後你就知道你應該要走什麼。

所以「分別我執」是你第一個要破的,為什麼不破「俱生我執」呢?「俱生我執」那個很難破,因為你「分別我執」都還沒有破,怎麼去破「俱生我執」?同樣的道理,「俱生法執」也是最後破,因為它是無始劫來所薰習進去的,所以你要最後破。

在「我執」上來講,你要先破分別我執,今生所學習的,學習到不執著這邊、不執著那邊,不執著善、不執著惡,這是第一個概念。

第二個概念,你不破掉「俱生我執」你就破不了「分別法執」,所以第二個要破的分別心,就是你的「俱生我執」,俱生來的是什麼?因為我執著一切法,所以我就產生這個肉體,所以我的肉體就有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身,這五蘊身包就括兩個法,一個是肉體,一個就是色以外的就是受想行識,講起來就是色心二法。

色心二法你這個身不搞定,你後面的受想行識沒有,你知道嗎?打坐一定要破掉這個色身,色身要有氣,有氣才能超越你這個肉體,才能久坐。所以色,你這個俱生而來的沒有辦法,你一定要先破掉它,破掉它是在欲界,在欲界裡面修,欲界裡面的人可以誘發真氣,練氣功的人他不去破什麼貪瞋癡慢疑,他怎麼懂得你要去修這個什麼去除貪瞋癡慢疑,但是他偶爾練功就有氣,他知道啊,每個人都知道氣。所以氣我們在早期的講義已經講了,呼吸跟氣都包括身,包括這個身體裡面,只要我不呼吸,那個身就自然已經不起作用,那到四禪境界。所以你第二個要破掉「俱生我執」,在欲界、色界裡面兩個去修,修當然好一點就進入修這個受、想、行、識比較粗的毛病。

所以如果你的色身沒有修到無色界的境界,你沒有辦法破掉「俱生我執」。你不要說我看開了,這個肉體不是我,我懂啦!懂了沒有用,你左右不了它,你突破色身氣通了,這個肉體自然就控制不了你的心,你也不會很在意它。但是我們在修大乘菩薩法的,你沒有這個肉體怎麼去講經說法?要用它就要照顧它,現在我比較無所謂了,我還沒出家,十一年前吧,那時候心跳,跳兩三下停一下,好久沒有去摸這個心脈,突然間按摩看看,欸!怎麼跳兩三下停一下,嚇到了,就去找陳教授,陳教授就把我當作出家人一樣,看病都不用錢,他只有出家人看病不用錢,我去他把我當作出家人一樣。

光前面這裡所有的兩排,肚臍旁邊插了二十幾針,然後再艾灸補氣,回來就比較有精神,搞了三個月,我說:「教授,為什麼還沒好呢?」他說:「你怎麼好呢?我也不能叫你說不要講經說法,你要好好休息,我不能跟你這樣講。但是我跟你補了50的能量,結果你花了70的能量,我再怎麼補也補不回來呀!」

我說這樣喔,那我就跟他說再見了,我就不再去了。為什麼呢?我去沒關係,他藥跟什麼的都沒有拿錢,但是還要有人要陪我去、還要車子送我去,好麻煩,既然不能解決我就自己來,所以我就去走路,去榮星花園去走路,每天走一兩小時,走到最後正常了。

最近又來了,沈醫師還有助理醫師很照顧,也是一樣,兩三下停一下,到現在已經麻痺了,不管它,你不跳也好啊,反正還可以用,以前就會很緊張,這還行嗎?你要想一想,如果進入三禪、進入四禪的時候它哪裡有在跳啊?它不是快停了嗎?這樣想一想就很安心。

所以我很累的時候才會休息,我要講的就是說,你對於肉體的執著、我的執著,你到底有多大?不是說受它牽制說把它看得很重,這個就是我,但是起碼就是說風吹草動我都會照顧它,哪裡不舒服,我一定會照顧它,昨天這個腦筋嗡嗡在叫,我這個貼一貼就是在照顧它,我如果像你們動不動就去看醫生,我哪裡有那麼多時間,都自己處理,所以這個共通碼是我發明,你們有沒有學到?21780.9640.5430‧,這5430是心臟跟肝臟有關的,當然這個五行你不要說這是道家的或這是什麼…,宇宙共同的,說法可以不同,但是世界的事情都一樣,所以你不要有分別心,你只要用它,不要著迷就好,也不要去騙錢,這個太容易了。中間又跟它加一個梵字,bhrūṃ就是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的種子字。大白傘蓋那個字,有一次頭很重,弄這樣下去,真的馬上就解除百分之五六十,七八十,慢慢就覺得舒服一點。

所以有時候不要常常去看醫生,我常常講,我講了你要聽進去,聽進去就要記起來,記起來就會用,會用就是說別人有這個毛病,你就要能夠跟他處理。你們都不用心,這個是過去不修行,我很難抱怨你們不學,因為你過去就沒有學過醫學,沒有學過這些東西。為什麼人家一講就懂、就能做?為什麼我跟你們講,你們都不在乎?每一次都還要再打電話來,我現在怎麼樣了,我現在怎麼樣了,怎麼樣你起碼上課已經聽那麼多了還不會處理?我只是告訴你,你學法是很好,求解脫是自己解脫,但是你如果不行菩薩道,你是不會有大成就的,那你要行菩薩道,心比較好控制,反正你就不煩惱就好,這個身體你是隨時都在遭遇到周圍之間眾生的干擾,你要能夠承受得了,不能承受就要去處理,這個跟你分別「俱生我執」沒有關係,你是處理它,讓它堪用,不是很執著這個肉體。如果哪一天該走了,馬上就走,那就是沒有執著這個肉體,這是關於「俱生我執」,這是色身先搞定,一定要到無色界破,這個色身才不會造成你的執著。

但是在色界還會執著啊,色界你起碼都是見聞覺知在,都還清清楚楚,你打坐初二三四禪境界,都還是用到色身的氣。所以這些呢?你沒有辦法去去除它,一定要進入無色界才能破「俱生我執」的色,那「受想行識」這四個,你在欲界、色界、無色界,按照這個表你就看它,大概可以破掉哪一些,哪一些可以去除掉,哪一個先後,總之五鈍使一定是要到無色界。

「見道所斷惑」修到「修道所斷惑」,圓滿了,你才有辦法把五鈍使解決掉,五鈍使解決你就是阿羅漢。你不再執著五利使,五利使上一次我講得很清楚,是修行的境界,我用戒來守身心二法不造業,但你要有正確觀念,不要去用錯誤的觀念在守戒,那就很累啊,戒禁取見。再來就是「見取見」,你打坐禪修,你的見聞覺知都一定會發揮異能,不同的境界,那你看就看了,都不要執著它。

我們媽咪有上來嗎?沒有?她的媽咪啊!我給她一個法名叫爾眼,她從小就可以看到鬼神,今天我就叫她來談話,她說看到鬼神,小時候不會恐怖,以為就是人,我可看到的人,別人應該也可以看到,她以為就跟我們同類,結果到十幾歲以後,發現不對,它不是人,它說我不是人,鬼神說它不是人,她每一次看到都認真看。

我今天教她,你不要認真看,你認真看,然後她跟我講,怎麼講呢?她說我看它然後它就很生氣,我說當然生氣啊,那個流氓你看它,它不爽快,它當然要跟你修理啊,她說不認識,不認識為什麼要看它?你們如果以後會看到,表示說已經突破了色身,已經進入色界,色界進去就可以看到其它的眾生,佛講的我們這個地球是五趣雜居,所以這個人、動物、鬼神、地獄眾生,這些五種都是有的是在地球下面,有的在地球上面,就五趣雜居的。

你可以看到不要認真看,沒有看到就是沒有五利使裡面的「見」。如果「見取見」,就是你看到什麼執著它,就變執著,你聽到什麼就執著什麼,見聞覺知。所以修行就是說你一定會有見聞覺知,但你不要執著它,就是一條船走在中間,不會靠哪一邊,不執著它。

如果你還不能看到,那表示你還沒有境界,能看到但不要認真看,瞄一下,也不要故意瞄,反正掃過去,我們眼睛都有餘光,有的很高啦,有的跟你差不多高一點點有的怎麼樣…,你瞄到那邊有東西,有東西就好了,這個大概我以前就學過這樣,我從來就不會故意要看它什麼,反正我知道那邊有一個東西,那它長得怎麼樣,我不會去看它是長得怎麼樣。

我們那個媽咪她就很認真看,她說它都不給我看臉,給你看臉你會嚇死。小時候不學法,沒有人跟你講這些,你也不能搞成像現在網路上或者電視上這些通靈的,每個人都很叫座,都是很有名,不能搞成像這樣子,那你不用修行了,你以後也變鬼神一樣,不能搞這一套,所以你再來身體如果是慢慢的能夠看不到,你才有辦法修到後面的「修道所斷惑」,才能進入六七識以後的七八,七八識修都是「修道所斷惑」,最下面這個你要去修的。

慢心最難,怎麼無色界還有慢心?無色界已經進到要斷你根本無明的時候,還有欲、貪嗎?這個貪最重要就是貪欲,淫欲心,你少欲知足,一般少吃都OK,問題是你會輪迴在三道之間都是淫欲心,你說我沒有啦,沒有你進入無色界的時候,你的心沒有踫到因緣,你都不會去想、沒有感覺,踫到因緣,這個人從地球的那一端來到你面前,你一看就很來電,這個腦筋怎麼我已經不是沒有淫欲心,怎麼看到這個就喜歡呢?來電,這是你過去跟他有因緣,到這邊你不必問他,他也不認識你,因為第一次見面嘛,見面就有感覺。所以我們一般不修行,反正這個看中意來電就交往,現在學佛法,學到無色界的時候也是這樣可以知道,如果給你有神通,可以觀虛空眾生,然後又是三千大千世界,哪一個人跟你有因緣,有因緣、有怎麼樣,你不是更要修的很忙。

你是修欲界嗎?色界的嗎?還是無色界的嗎?它是各不同層次在修行的,你如果沒有這麼走一趟,你怎麼知道後面在修什麼?看著貪,看著痴,看著慢,你不知道它是在講什麼境界,我跟你講的就是這樣,以後你有機會,不能夠滿足的,一定要是這麼欲界、色界、無色界修,無色界修了前面這些,已經進入修道所斷,要斷根本的煩惱,還是在修欲,貪欲心,無明心,痴心,再來慢心。

你說我沒有慢心,我常常講,我們無形中都有慢心,對眾生也是一樣,所以你說我已經知道這樣了,但是有時候人家要怎麼樣,你就不會尊重他,當然你如果是不為自己的這種利益去要怎麼做要怎麼做,你就比較自在,我們一般人看一個人有沒有慢心,其實你眼睛如果平等性智建立就有「妙觀察智」,這是六祖講的,平等性,我沒有分別對錯、沒有分別好壞、沒有分別什麼,越沒有的話,你就可以看一個人,這個人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什麼,你就知道他的毛病在哪裡,這叫「妙觀察智」,很容易看出來。

所以如果是說跟你沒關係,你當然不管他,因為他是他的事情,跟你有關係當然你就要能夠導入正軌。這些呢,菩薩也是因為會接觸眾生,所以他磨練的機會就會越多,如果阿羅漢,簡單啦,我自己心不動就好了。所以這兩個為什麼會差別這麼多,因為98跟128,就差了30個了,30個心病,這裡面就包括你到底有沒有究竟,所以這個就是不要光看這個表,這數字代表不同的內涵,也代表不同的深度跟廣度,你都要去了解。

所以希望你第一個破解「分別我執」,今生所學習的、所聽的、所怎麼樣的,都能夠不執著它。再回過來,色身一定要突破,再來受、想、行、識五蘊身要突破,突破是色界修完了進入無色界修,如果你連欲界都沒有搞定,那你色界當然也沒有辦法體會。這些就照這個表去仔細看。

到最後,第三個你要破的分別心,就又回過來「分別法執」,分別法的執著,分別就是剛剛講過就是今生所薰習的東西。學佛法也是今生薰習的,這些我對於今生所認知的男女、好壞、順逆、對錯,總總這些法都是今生所學習的,這不是只有我的問題,包括眾生的問題,這更廣大啦!今生我所接觸的人事物、我所接觸的地球、我所接觸的國家、我所接觸的這些什麼東西,都包括在分別。

你要怎麼去破掉這分別法的執著,不要學一法執著一法,別人錯的你當然不會去學習,佛講的法祂也沒有告訴你學到就要一定要記住,你要用你自己就會用。當然背是可以啦,現在人不喜歡背,也背不起來,古代的人太聰明,因為他們都是有正念。修到有正念的話,過目都不忘,聽過就不忘。

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對於法的分別要破它比較容易,容易就是你不要動心就好,你盡量不要動心。像剛剛我們講的說你可以看到鬼神,因為你已經分別另外有一個鬼神了,有起這個心就是有分別了,你還要去看它,如果你看了等於沒有看一樣,它也不知道你在看它,它以為你是不知道。

因為我常常是這樣,不去看以外,我根本都不去動它,如果這個眾生,它如果不起壞心眼的話,你可以假裝真的不知道它在你周圍。一般我們心都可以感覺,欸!這個人的心到底好不好?這個人的心不好,不好你當他靠上來就毛毛的咧,毛毛的你修忍辱法的話,當然就說,我要忍我要忍。

有時候我們敏感的時候,還沒有修到究竟忍啊,像佛菩薩祂們為什麼可以忍那麼多的虛空的所有眾生,那如果是好壞各一半的話,你看多少壞人啊,它照樣忍啊。這個就是一方面可以測試你的功夫,我的功夫算不錯啦,我還是會受這個眾生的影響,頭痛啊、這個身體胃堵住啊、什麼堵住啊。

昨天那個爾幻還在抱怨說我們的爾悉每一次她打坐去佛堂,就要把那個咒語關掉。你知道我們台中為什麼要放咒語?這邊不是沒有,眾生進進出出啊,那邊更是.....我沒有常常在那裡,所以有一些眾生更是來者不拒,他們每個人都抵抗不了。兩個講的都有道理,因為你放了,我打坐就不能打坐,這個初學的人就很怕聲音。如果是....你要去看《無量義經》,這個法師要先學觀音法門,十方虛空什麼聲音都聽得到,你有沒有辦法?喔,我看到這一段經文就覺得恐怖欸,十方虛空的眾生發什麼音你都要接受啊,那不是很恐怖嗎?

這個沒有修得好可以接受嗎?我想想,真的修行很難哩,你看觀音菩薩,祂是耳根圓通,祂可以觀所有宇宙之間的聲音,你看眾生所製造出來的聲音有好有壞啊,祂都照單全收,都不動心,你要懂得祂們是修到那個境界;那要我們,怎麼行啊?現在說打坐,放個咒語來抵抗這些眾生不要作怪,她說不能打坐就把它關掉,關掉回去就忘記開了,所以她就不行了,搞得昨天就不舒服,趕快用艾灸熱敷,這就是我們對外來的境界、眾生,不是只有聲音,你要怎麼去能夠承受?

在色界要承受,欲界更要承受,你說我修欲界比較好,反正就是眾生,我只要不理它就好了,如果周圍之間出現很大的噪音,工程的聲音、什麼的聲音,欸那個也是很恐怖耶。我們沒有那個能力承受這些,其實修行就是在承受,逆來順受,這個也是修行。

你不要講要懂得很多高深道理,禪修就是這麼現實的問題啊,你有沒有起瞋心?瞋心就是那個聲音太大了,那個聲音太吵啦!你不要看這個表好像瞋心...我們瞋心有兩個,一個是眼睛,眼睛看得不舒服就瞋心(瞋),一個是嘴巴,用口邊的(嗔),口邊就人家講什麼話,你聽了不舒服就瞋心。所以這些你要自己在欲界跟色界之間你就要破解這個法的分別,如果這個法的執著沒有破解掉的話,這色、受、想、行、識,人的分別、憂喜苦樂的分別、還有你念頭好壞的分別,越修越細啦。

一進入色界,你欲界要進入色界,這胡思亂想的心是很多的,還沒有讓它專心攝受下來以前,為什麼有的人一上坐就胡思亂想?他心本來就很散亂,好的也想,壞的也想,就胡思亂想。現在方法對了,用數息法,我們黃X芬今天看到報告上網了,剛開始不知道怎麼修,你修了數息法以後,你專注了,你就比較少打妄想,方法要用對,你們這一班的已經正規的學到這個數息,不管是前加行還是正規的數息都會用,你這個心就很容易攝受。

所以到想、行、識的時候,越修越細就越往上面色界,所以色界這些境界就會出現,你對著它,如果你進入這個可以現起宿命通,知道過去幹了什麼壞事,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就要恐怖,你到底有沒有恐怖心啊?看到這個淫欲的,過去的淫欲、影像、或者什麼,是不是會起來?這些你自己本身就可以去知道要怎麼修,不行就不要去接觸,你既然不行又去接那個緣,我們不是在講這個十六行相嗎?「因、集、生、緣」你有聽過,你這個「緣」就一定不要讓它發,不要去接那個緣,如果那個「緣」是虛空之間來的,你是沒辦法,要接受,如果你自找的麻煩那是你自己的業。

有一個同學他以前覺得還滿規矩的,最近無聊的時候就上網去看,現在網路是魔的世界,你知道嗎?我們當然不必有分別心,因為我上網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法爾跟臉書,一個是找資料,我走的就只有這三條路,其他的我不知道要走到哪裡去。如果你定力不夠,那個花花綠綠的影片太多,不是你去找,有時候那個廣告那個什麼自然就跳出來。

如果你沒有定力的話,就會點進去,有一個同學就這麼樣啦,很清純的同學,點進去當然不是去造業,但是你總是誘發起淫欲心,年輕人都是會有淫欲心的,年紀大了,年紀大了淫欲心比較好嗎?沒有了?怎麼會沒有,腦筋裡面的啊,「修所斷」的那個,我剛剛跟你講的,他就恐怖,他身不動但是腦筋在動,修所斷,所以你要斷無始無明,你不進入「修所斷」,這個你斷不了的。

不是只有理念都懂,你要進入那個狀況才知道,喔!原來他們為什麼阿羅漢這麼難修,他又有神通,過去無始劫以來幹了什麼好事壞事都現出來,跟哪個有因緣,跟哪一個惡因緣,好因緣,幾百世,像阿難五百世與摩登伽女的因緣,給你有神通的話,你看了你不會動心?這個就是你要修的心意念,我講的這些現象就是讓你了解你要修什麼,修行到這個無色界的時候才認真地在修,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都反映你的心,你有沒有辦法控制它?在色界還不那麼敏感,色界反正你被身體壓住了你看不到,又有氣,氣又壓住, 壓住讓你動不了心。

最近臉書上了兩篇文章,一月份來問的,他說他已經有初、二禪的境界,你有沒有看到?那不懂初、二禪境界怎麼樣,你有沒有初、二禪境界都要跟這些去應對,就是習性去應對,你起碼那個五蓋心要沒有,起碼那個不睡覺,初禪就已經不睡覺了,他還好,他說我只要打坐就不睡覺,那是對的,但是他的心呢?他還有淫欲心,還有要吃飯,當然不吃他說也可以,但也可以有時候又很餓還是要吃,那表示說不是真正的初禪境界。

所以不懂初禪境界的人呢,你起碼要五蓋心破解,貪欲心、瞋恚心、睡眠、疑心病、掉舉的心沒有,很難哩!所以你要把這些經典所說的法搞懂,如果不學正統的佛法,常常會誤認我已經不得了,我已經第幾禪了。你們記得早期有一個現代禪,禪就禪,有現代的嗎?你知道禪是什麼意思嗎?都搞不懂啊!那個什麼名字?我都忘記了,以前好像很有名,大家都喜歡談他。禪,《大智度論》裡面告訴你就是說,如果你在打坐修行,沒有斷習性,那個就不叫作禪。

那可以叫作什麼呢?南懷瑾老師喜歡講的就是嘴饞的饞,愛吃的那個饞,為什麼愛吃?你不是愛吃東西,你愛吃你那個打坐之間那個氣,氣起來你就喔今天氣很旺,不管你旺不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對你的習性在斷。

所以這九十八不是都是毛病嗎?以前不會很在意的,現在已經講到最後,早期在講「五位百法」不是就在講這些嗎?講唯識還不是在講這些嗎?隨煩惱。現在你在學打坐,它才對你開始很親切,你知道我要斷的就是這些,以前好像那個是別人的事,那是一個名相而已,因為跟你不搭調,你也不會覺得這個有什麼恐怖,你現在學習真正打坐修行,原來我的敵人是這些,不是那個天魔,不是魑魅、魍魎、鬼神啊,是這些,是吧!所以你懂得這九十八煩惱也好、一百二十八、一百三十八,你就是隨時要反省。

好啦,現在講到第三,你要破解今生所學習到的「法」的執著,你學習到什麼執著把它放下,再來就是俱生了,最後今生一定要進入「修所斷」下面這個,最後的無色界的三個貪、癡、慢。如果你沒有進到「修道所斷惑」這個無色界最下面這個,你沒有辦法去修「俱生法執」滅,沒有辦法滅的,這很現實的。

所以你光修到色界,你要怎麼去解脫?沒有辦法解脫的!所以你只能修到寄居在梵天去,寄居梵天,如果有果位的話,你還是一定會修到上面所講的,「見道所斷惑」的無色界那裡面,那還是沒有究竟到十六心證得。所以你要三十七道品要圓滿具足的話,一定是在下面這個無色界的最下面,「修所斷惑」的最下面無色界的三個,才有辦法根本斷掉你的無明,這樣講你應該可以理解吧!

所以你不會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地去打坐修行,如果有一天真的突破色身了,你就知道說它有兩邊,一個是「見所斷」,還執著你所知道的、所感應的、所怎麼樣的…,都還是在修色界裡面的「見所斷惑」。

如果你什麼都不執著了,回歸到內心,你才有辦法去修無色界裡面的「修所斷惑」,那是要斷根本無明的。這樣表跟文字敘述,簡單講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你進入無色界的時候,你還是可以看到,剛剛我講的看到鬼神、看到諸佛菩薩、看到什麼,佛菩薩要給你看另外不一樣的,佛如果不給你看、菩薩不給你看,你看不到的,但是鬼神呢?鬼神你只要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你還是可以看到的,那個還是毛病。

你要修到看不到,看不到但你心會感應到,所以心感應到了,你才可以修心嘛。所以這個就是進入七識跟八識了,為什麼會感應?第八識永遠都是總雷達站,它一定都知道的,那你第七識還不乾淨,所以它還有善惡分別,偶爾還會毛毛的,為什麼會毛毛的?因為它不懷好意,不壞好意我就毛毛,毛毛就代表你第七識不乾淨,這個醫生自己會診斷嘛,你要內觀那個。

以前我在「大乘精舍」上課的時候,這邊沒有人在大乘精舍上過?有嗎?只有長老。那時候那個樂老師,他們都有辦去各個寺廟、去朝聖,結果有一次不曉得到哪一個山裡面,整個車子掉下去,掉下去,當然不曉得傷亡多少人?不知道,然後因為樂老師他修密法,我想大概是他啦,開始修密法,修得整個大乘精舍裡面都好像非常柔和的溫暖,上課時間到了我就進去,今天怎麼這樣子溫暖,那佛菩薩的光都降臨了,你沒有到用自性去感應到祂的話,你不知道為什麼虛空看不到的東西會祥和,會毛毛是眾生心不淨,所以你覺得毛毛,那表示說你第七識它還執著第八識所照的那個影像,所接收到的訊息。

那訊息很溫暖,你就覺得,哇!如沐春風一樣非常舒服,那是我的感覺,那時候發生車禍。所以你自己本身如果慢慢修,修到週圍之間的眾生,當然不必對它,你要慈悲心啊,尤其你們受菩薩戒的,它只要不干擾你都ok。那如果干擾你,干擾道場讓大家都不舒服,當然很少去處理這些啦,因為剛好你可以修忍辱法,沒有境界、沒有人來干擾你,你怎麼修啊?所以這邊的每個人都會感受無形的,都是在磨練啦,修無為法。

誦經利益眾生是一回事情,不能為了自己,保護自己而誦經,那你自己就都不會長進,剛剛講這些毛病你拿不掉的。所以修密法是為眾生的,誰有問題啦,我今天就做功課幫他一下可以;為自己不能用一個法,雙手空空的隨便你啦,如果能這樣的話,它打不倒你,你就是有成就。

我用這些表來說明,「分別我執」第一個要破,再來「俱生我執」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肉體包括身心要破,再來就是才進入法的執著要破,你要先破的還是破分別法執,今生所薰習的法,佛說的法也一樣,誰說的法也一樣,你所學的什麼法也一樣,都要破解它不要執著,回歸到中道,到最後你要進入無色界才有辦法去成就你自己的微細的無明滅除。這樣概念大概有了吧?都建立了吧,做得到做不到就看你了,有生之年。好了,有沒有問題? 

 

【Q&A】01

Q1:善祥師父,因為我上一次沒有聽到眼智明覺三轉十二行相這個部份,我這個地方不是很明瞭?我自己看了也不是很明瞭?

A1:「眼智明覺」就是你跟敵人戰鬥的第一個要用的法。十六行相是一個觀念、一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要怎麼做到?就用「眼智明覺」這四個法來行觀。所以「眼」你用眼睛很難理解,你要看梵文,梵文是怎麼講?對世間相你要用你還不清淨的那個鈍性,還不是很完美的鈍性ṣu,cakṣus,先講後面,s是世間法、世間事情,u就是像、譬如,ṣ就是鈍性,我要有忍性、忍法的功夫,我就是用慢半拍的鈍性去對一切相,我做不到,所以你像有,有但其實還沒有,所以還要修嘛!所以譬如我知道我要用這個沒有鈍性的鈍性來面對,前面是k嘛,k就是製作、造法,造法就有你自己造、有別人造、有外來因緣造所現的一切法,這個法前面是ca就是變遷的,cakṣus,那你就懂緣是在講什麼?就是說當我打坐的時候或者不打坐的時候,我對世間這些事情,或我看到這個欲界或者色界,這些欲界天也好、梵天也好,我用我的鈍性面對這些遷變的法呢,我可以看者它。

所以往上看呢,要看它「無常」,那個表不是這樣講嗎?「苦諦」不是觀「無常、苦、空、無我」嗎?這個表你要會看的話,「眼」往上看第一個要看一切法「無常」,第二要看因緣它的「因」,如果「因」現的時候,你要懂得世間相過去因緣果報的因就是這樣。「滅」我到底有沒有滅?我學佛所說的道法就是要來滅我內心的煩惱,滅我色身的存在。再下來「道諦」,道諦就是道,你要未知應知,未證應證,未斷應斷,未修應修,這是「眼智明覺」那四句話。那為什麼只有十二行轉呢,沒有十六呢?「滅」做到了就成就了、就得道了,或者道成就了,你這個滅也不必用了。所以它轉來轉去只有講十二沒有講十六,這是你眼睛這麼去面對它。

所以往上看「苦集滅道」在欲界、在色界、在無色界,你都要這麼去看它,看它能夠不動心、有鈍性是第一步要做的,到最後不動心,就是第二個智慧就來了,你就有智慧離相了。所以有智慧離相,你就可以觀苦不是苦了,快樂不是快樂了,苦樂是一對啊,觀因緣聚集在一起的「集」,你有智慧觀「集」,你知道這個「緣」過來誘發「因」產生,這個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你有能力看著它,你就不會讓它往後面去「生」一個法,除非它是自然的法。如果引起善惡因果的法,我可以在這裡就斷它,不讓它繼續發展,我有智慧離相,有智慧離相不執著,它就產生不了「生」。「因、集、生、緣」的「生」就起不來了。

好了,現在主要在講「智」,智慧看到這個因、集的第二個。在滅諦的時候,因為你已經滅你上面的這個無常法,所以你對於第二個,你就靜了,靜什麼?對苦不認為苦,你心就安了、就靜了。「滅、靜、妙、離」這四個行相嘛,你要看的。所以你有智慧看一切法無常,看一切法集不成為集的時候,那個靜,得到好了也不要執著它靜就是好,這就是你的智慧,要智慧觀。

所以那個「道」,道、如。今天臉書剛好講到「如」。「如」就是你依修行的境界得到寂靜,然後面對一切名相你都寂靜,這樣就是「如如」。你有這個就是有智慧,所以智慧就是離相的智慧,總結講一句話,就是離相的智慧。

好了,所以先有這個眼睛看是看,沒有看進去;聽是聽,沒有聽進去,這樣你就是有智慧了。有智慧就第三段,眼、智、明,本來無明你才會抓境,現在有「明」了,有「明」你往上看,就一切法都「空」了,無常不必看,無常還是怎麼樣,它已經空掉了,因為你不執著它就空了嘛。為什麼空?是那個東西沒有嗎?不是!是因為你心裡面很清明,所以知道這個因緣法起滅,但我又不會去迷糊、不會去抓那個境、不會再起煩惱,所以你有「明」的心就現啦。

所以你下面「生」,一個人來,你叫他不要來嗎?你不可能啊,他來還是要來,來就來吧!來就來,因為我有「明」,不會看到這個人長得不好,你就kimo(台語,心情)不好,因為我有「明」,我無明的心不會起來。那這個壞人,壞人,我沒有壞人的心,他只是一個人而已。所以你已經有「明」的心看著這個人,你就不會起煩惱。

所以「明」,第三個就面對上面所講的「空」生。這邊的滅、靜、妙。「妙」也是離相,用梵文來解釋,不是講過了嗎?對於真如所現的一切名相,你都能夠對這些法塵,住在第一義諦之中,不起煩惱,那就有「明」了,那才「妙」。

所以你要講有「明」的心不動,你自然就有產生那個心觀一切法的「妙」。「妙」就是能離相就是「妙」,不是少女穿得漂漂亮亮那個妙,是你離相,這個都要用梵文去解釋的,用中文你解釋不出來的。
六妙門你會錯誤,「六妙門」在講什麼?每一個法都很妙,怎麼妙?不知道,反正就是很妙,你會錯誤的解讀。所以《大安般守意經》為什麼不翻作「妙」? 它翻作「潔」,清潔的潔,它翻作「六潔意」,你用「數、隨、止、觀、還、淨」六個法,就可以讓你的心清淨,這是很現實講得清楚的。那天台宗就一定要把它改成「六妙門」,怎麼妙?不知道!所以你看古德的註解或者書,為什麼有那麼多門派?都是他自己註解的,不是佛說的。這樣妙,「妙」有了。

滅、靜、妙、再來就「離」了,「離」到最後,你下面這裡,「眼、智、明、覺」覺悟了以後,你當然上面那個就「出」啦,出三界了,或者是「離」了,離色身、離煩惱。法,心法就是離煩惱,色身就是離開對我們受的這個色身的執著。 所以「眼智明覺」就是你要證到上面十六行相的一個工具。你沒有這個「眼智明覺」,你不知道要跟敵人怎麼打仗。你要去斷這九十八煩惱,要怎麼拿哪一個東西去對治它,就用「眼智明覺」這四個法,四把刀,那個九把刀,不用到九把刀,你四把刀就夠了,九把刀現在很有名嗎?蛤,已經沒有名了?死掉了?這樣聽得懂嗎?

理解了吧?你要用梵文去跟它思惟。明,vidyā,無明就avidyā,有明的話a拿掉。就是你依禪定給與我清淨為根本的這個心,就vidyā。所以你無明就是會產生這九十八個煩惱。如果你對因緣法都很清楚的可以平常心看著它,你就不會起煩惱,這種人叫作覺者,後面就覺啦,覺的話,你上面那個「無常、苦、空、無我」一定是「無我」了。

今天講的俱生法執、分別法執,那個也沒有了。法兜來兜去都一樣的,要把這些搞懂,眼、智、明、覺。他們大概會謄這個稿,一個小組的人都在努力的在翻這個稿。所以這些都很重要,你懂這些才來懂得我們所謂我執、法執。那我執、法執又分為分別我執、俱生我執,再來分別法執、俱生法執。斷的次序就是我今天講的,你要記得這樣。

「分別我執」先斷,因為分別是今生薰習的,那「俱生我執」是你這個因為你過去無明,所以才會出生這個肉體,這個肉體你已經認為它是我,已經根深蒂固的沒辦法,所以再修。所以第二個你要破的就是「俱生我執」,你才會破解欲界的毛病,才會破解進入色界的毛病,再繼續修。

這個「苦、集、滅、道」,這麼上上下下,是嗎?不是這樣嗎?「苦法智忍」進到「苦類智忍」,這麼上下上下這麼跑八趟。得八忍八智,這佛示現講的就這個最重要。佛示現是要製造阿羅漢的,所以沒有佛就沒有阿羅漢,阿羅漢有了才有菩薩,那是真的菩薩,祂發心的話就轉修菩薩道。

 

【Q&A】02

Q2:每一個修行人都應該要學悉曇嗎?

A2:你若程度不夠,怎麼學悉曇呢?悉曇是最高的,第五階級,證極無自性心,有為無為都無被縛而得自在,這樣的人始可以學悉曇,才是名正言順。你要修阿羅漢,不能學悉曇。因為佛說比丘不持一句咒,不持半句咒,不持一句咒得解脫。

解脫是你自己要心用「眼、智、明、覺」去把這十六習性斷掉。持咒,它是,其實咒裡面就有神通,我們不是一般都用這個,世間所練出來的魔性產生神通?陀羅尼不是這樣,陀羅尼它可以光持咒,依佛的法、報、化三身,產生無量的神通,而且懂得很多法。陀羅尼它是所有的字是一個字一個字堆起來沒有錯,其實這個都跟佛的三身在互動,互動你是為利益別人。

對自己,你要先成就自己。阿羅漢祂不持咒的,現在說不持咒,祂們說我持偈語可以吧?偈語啊,祂們也在持偈語啊!

所以陀羅尼不是每個人要修的。第一個要境界到,那個經典不是告訴你,你要百千三摩地(定)都能夠做到了,你才可以來修習陀羅尼。那我們網路廣告到現在,我們法師說,連她有三個報名出家人悉曇班,其他沒有一個報名。是有一個好像外國的和尚,他以為大概有補助,有來問過。後來我說你在外國,如果每個人從外國來,等到我有錢,是可以做到,現在還沒有錢,沒有開國際班,要開台灣的啦,台灣你拿高鐵的票來報銷,還可以承受,如果每個都從世界各國飛過來,那還得了?那飛過來,你起碼三個月、六個月上一期,那個都要有相當的錢準備好。所以這個,以後也希望能這樣做到啦。

陀羅尼是你第一個要心有禪定的功夫,你身口意三業,你不要看只有唸啦,唸的時候都在觀想,你一觀想,佛就知道你在觀想什麼,祂就會幫你成就,不是只有唸咧,都在觀咧,那你那個心都不清淨,都觀不起來,怎麼觀?

像這兩次的法會,我已經講了,法隨不是為法隨,這個爾西不是為爾西,爾西早就不見了,那是為誰呢?為誰我也不能先知道,我要做什麼?等到做到那個時候,你自然就會那個動作就出來了。

那爾西的法會是在做什麼?在救地獄眾生,你知道嗎?我哪裡會想到呢?它就唸唸、唸唸,唸到那裡,它自己就會比手印出來啊,就向下去,向下就是要救地獄眾生啊,把它們救出來。所以我們的法會,開始我也不知道我要做什麼?那像你這樣,你沒有禪修,你怎麼知道佛要你做什麼?所以為什麼要禪修?我沒有想說我要做什麼。

有一次浴佛節也是一樣喔,破地獄,救出地獄眾生出來了。那時候,那一次也是累得要死,法隨那個法會,下午弄完,我馬上我先溜了,我回去就躺著,很累。我們這個誰啊?她媽媽跟她帶了好多來,又要處理這些,還有上海的,上海那個有祖先的,三四個祖先。

這法會你不知道當時在做什麼?這兩場法會它有它的必然性,但是主角,主角這個都還不是主要的了。法隨是有叫它來,叫它但都已經上去了,叫它再下來,主要不是為它們,像這些你不禪修,你怎麼懂這些啊?佛要跟你講那沒有念頭的,都是心性跟心性之間,你要去體會啊。那你沒有修禪修,修到一個程度,你怎麼去修陀羅尼?不是那麼簡單的,隨因緣這麼在轉的,都在無形中沒有語言之中在做的。

所以我就說你要好好打坐修行就是這樣子,過程是這樣,我修幾十年才會進陀羅尼,跟他們一起學悉曇,是十年前、十一年前的事情。以前都讀不進去啊,記不起來,不能進就不能進,因為還沒到時間。現在懂悉曇怎麼唸了,才能夠學到這個步驟。你學打坐的人,不一定要照那個密法,那個純密那樣子,那是一般人他不學禪修的,所以他們都很多儀軌。現在的人,沒有辦法依照那個儀軌這樣這樣做,記不起來。

那禪修的人有好處,想到什麼就做,想到什麼就做,這就最高段的,隨便出手就有,不是嗎?無為劍不是這樣嗎?修無為劍的,你一出手來,我就用什麼招式破解你啊。所以什麼法都有它的次第,你沒有把經、律、論、prajñā(般若)、陀羅尼,搞懂的話,你進不了陀羅尼去,一進去了,一般不是被某個東西控制,以為認為是很有效,那自己都搞得不清不楚,你也不能說他不對,因為他的資質就是這樣。

總結,我們第一個就要自己搞定自己,心有沒有無為清淨?然後你做的事情才會比較大一點。佛是要你這樣學的,不是隨便這個網路上這種學一學就要做什麼,那個都不成熟的。好了,還有沒有?沒有,現在越上越晚了,十點以後了。


[ 內觀禪修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