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禪修中心 內觀禪修--

內觀智慧禪上課實錄03 (2017.03.21.上課)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 輯 


上一次講了這兩個表,這個很重要。所以四善根是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包括世間裡面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三界裡面都要修到「世第一法」的無漏智慧生起來,那你才能夠去修這個三十七道品,這是第一個表的最後那幾個字「所餘道類智」。

所以這個裡面八忍八智你證到的話,就有斯陀含的果位,如果八忍七智,最後一個道類智沒有做到,沒有到無色界裡面的境界,那這個也有須陀洹的果位在色界裡面。所以橫的/直的,你這個概念有的話,你就知道怎麼修行,這個目標就是八忍八智,這十六心要生起來,那方法就是中間這個表。

苦聖諦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集聖諦「因、集、生、緣。」滅聖諦就是「滅、靜、妙、離」,出離,身體跟肉體跟靈魂分開了,你的心就可以出離到虛空去。到最後的道聖諦「道、如、行、出」,「如」就是什麼都無所謂了,如其境,然後你就「行」去做到,最後你就「出」三界,色界進入無色界,無色界就超越三界就離了、就出了,所以這個最後成就是「出」。

那這個行觀要怎麼做?這第二表最後這兩行,就是你要做的方法。你要知道說「眼、智、明、覺」是你要行觀的,要我來做,要觀什麼「無常、苦、空、無我」,要觀什麼「因、集、生、緣」,然後要觀─滅、靜、妙、離,或者是最後的道,「道、如、行、出」,這些你總是要用一個直接方法來觀,這叫作行觀,行為的行,行觀。

那「眼、智、明、覺」這上一次我梵文有解釋過吧?你看梵文才懂它在講什麼?如果光中文,你不懂它在講什麼?「眼、智、明、覺」是什麼?如果聽佛法聽多了會有一點概念,這個智慧,第二個「智」就是離相,不要執著一切相。那這個「妙」,怎麼妙?妙不出來咧,它就告訴你不要起心動念、執著,不要去諍辯,就是妙。那你要用有「明」的心來看它,就不會去跟人家諍辯,你看清楚了。

如果無明,無明才會起法,有「明」的話,你不會亂動心。最後你如果是可以得到「覺」,覺就是你覺悟了,法就是這麼回事情,不管是正的、逆的、或者是好的壞的念頭、境界、影像什麼,你都照單全收,你就「覺」啦!這樣你怎麼會有「受覺法界」?「受覺法界」起不來,你就不會再去輪迴,因為那個感受你的好壞這種心態再起一個幻相,那你才會隨那個因緣去輪迴。所以「眼、智、明、覺」這四個是你要行觀的時候要用的。

這個三、四段,你跟它連結在一起,所有佛示現祂講解脫道就是這些法,那你就是要認真去做。

好,那現在我們因為這十六心很重要,所以一直繞,這個地方已經講第四堂課了。現在再講更細一點的,就是說,這是每一個聖諦的四個行相,最後這個上次我也有講,最後這個是最重要,做到了你就有第一個那個境界,所以最後也是第一,第一也是最後。你如果有「無我」的觀念,你無常觀就成就了,對不對?我己經沒有我的心存在了嘛,那我可以觀一切法無常,很自在。那一切法無常就包括苦也不覺得苦了,空,空本來就空,就證得了。所以無我觀做到了,你無常、苦、空就做到了,所以要先去掉無我,你不要先修無常觀,無常觀只是告訴你一個概念,你做不到,所以一定要從「我」下手,把我執、法執這些法滅掉才有辦法觀一切法無常。

現在插播一下,我們會輪迴都有兩種執著,一個「我的執著」跟「法的執著」,那你要無我觀,你就要破解我執,那我執又有兩種,一種是「分別我執」,這個講義裡面沒有,你聽佛法,你現在可以寫,分別就是分別心,vikalpa,這個「分別我執」就是說,你今生就是不正當的學習所養成的一種分別心。我們哪裡有出生就可以聽到佛法?沒有。所以小孩子或者其它學生時代薰習的東西都是今生薰的,這叫作「分別我執」,今生薰的比較好去除。

另外一個是「俱生我執」,一個人字旁,具足的具,那就是無量劫以前所薰習進來的,今生來了又跟你一起來,那個要斷,你要斷的都是「俱生我執」。

另外一個是「俱生法執」,所以「俱生我執」跟「分別我執」,這兩個搞清楚以後,你現在說我哪一個時候可以破解這個無我觀?今生所薰習的因為比較歷史淺短,比較好去除。如果與生俱來的,那就很難去除。所以這個你要到一個境界以後才能夠去除,而且「俱生我執」要到無色界才可以破解,如果你沒有修到無色界的境界,你的「俱生我執」去不掉的。

剛剛我們上面十六心不是三界都概括了嗎?十六心的最後這個滅聖諦跟道聖諦,這兩個都是成就在無色界的,上一次有講了。所以你要成就第十六心,要修第十五心,甚至於這個滅跟道這兩個聖諦,都在色界、無色界裡面修,你要成就當然最後都是在這個無色界。

所以今天你要聽進去,就是說,你如果沒有修到無色界的境界,那「俱生我執」是沒有辦法滅的。所以你說無我、無我,講得簡單,你還沒有辦法。今生所學習的你倒可以無我,俱生而來的,俱生而來的是什麼?這個肉體就是我,這更深一層了,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身與生俱來,那個就屬於法執的一部份,所以法執更難斷,現在不去講法執,我們先講這個「分別我執」跟「俱生我執」。

那你要不要修到無色界境界?一定要把這個身體打開,讓你的心現起來,在我們古代禪宗在講「開悟」都是在講進入無色界的境界,進入無色界的境界你不一定要修前面色界的這些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它直接就進到心裡面去,就進到四空處定裡面去修。所以它要滅掉「俱生我執」就很快,他可以看著心不動,一次二次三次這麼慢慢能夠使它分離,心對那個境分離掉。

所以你認真修的話,雖然沒有初二三四禪的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因為它是用第六識心在看,所以可以看到外世界、可以看到什麼…。那個看了你如果沒有「分別我執」去除的話,增加執著,你沒有看就沒關係,看了,哦!初禪這麼漂亮,二禪天每個都發光,你會執著,執著你認識不清,你到那裡去了。所以沒有學佛法就以為那個就是很好,現在學佛法這都不究竟,這是三界內的眾生,這個不能夠得到解脫的。所以你進入無色界心的狀態,你直接修後面的「道」跟「滅」這兩個聖諦。

無色界的心是很敏感的,可以隔虛空,哪一個人想你,你都可以知道;哪一個人身體不怎麼樣,你也可以知道。所以這個隔空不是說一定要到面前才能夠接收,很恐怖耶!所以因緣果報就是這樣,你可以在我們亞洲往生,投胎到歐洲、到美洲去,你的緣就在那裡。所以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你不要以為說一定要面對面才會接收,沒有看到人的也接收了,別人的病痛我們接收過來,這個才知道我們的心,大家是同一個心,我們眾生的業是同一個業,諸佛祂們為什麼不動?因為祂已經練得太完美了,所以祂感召一切眾生的心,祂都不動,我們感召一個人就不行了,如果那個人重病,我們最近好幾個人在分攤,有人分攤大的,有人分攤小的,別人又再分攤,所以這個很微妙,你知道嗎?這個就是你要在這個因緣觀裡面去觀。

上一次有講,雖然是十六心,每一個有四行相,論典講其實只有七個。「無常、苦、空、無我」這四個是一定有的,這苦諦。那這個集諦只有一個就是注重這個「緣」,因是在,緣控制,因不成為因,集就集不起來,生當然就沒辦法生一切法,對吧?!

所以為什麼上一次我們在舉這個痛也好,身體發癢也好,生病也好,你只要把這個「緣」控制,那個「因、集、生」就起不了作用,所以你是不是修一個法就好,上面這個「無常、苦、空、無我」修四個,四個裡面,這個無我觀要先做到,那前面那三個也沒有了。 

現在這個「集聖諦」修緣要斷,控制了,不要讓它起緣。上一次我是不是在這裡還是台中講,無明緣行,這個緣,你說叫它控制,那你可以控制的話,無明就不會緣「行」出來了。所以阿羅漢為什麼祂不見得完全能夠控制這個因,但是祂緣控制了,所以祂就沒有煩惱,不是祂心清淨,祂不是像如來心那麼清淨。

所以我們修行也是「因、集、生、緣」這個因緣法,你要去控制這個緣。我是鼓勵大家,當然我們的「識」看到了影像、看到了名相,起了名法、色法的時候,到此為止,你能夠修到這樣已經很不錯。如果你不學佛法,起了名法、起了色法,然後往後你還有你的心意念加進去,那都是妄想。

所以你一直輪迴不能解套,都是後面的「六入」會產生煩惱。現在不能一直修到說,我這個「名色識分別智」產生了就好,那是十六心境界的第一個而已,你甚至不必看名相、不必看名法,你只要在無明要緣行這一段控制「緣」讓它不動,你自在可以面對十方一切眾生。

我們在講說無我、無人、無眾生,你先「無我觀」做到,那個人包括人事物,你控制緣,所有周圍之間每天發生的人事物,對你來講都造成不了你的煩惱,所以要這麼去觀,這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修行打坐可以觀到你的心緣起,緣起你也要讓它控制這個緣,不要繼續發展下去。

人家想你,跟你有什麼關係,因為你知道他在想,不懂佛法的人,馬上以為是我在想,其實不是,是他先想到我,所以我才想到他,你是被「緣」的,知道嗎?那你如果懂佛法,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他動心了,動心,我不能再動心。

那如果不清不楚的一般不修行的人,他說我剛好想到他,打個電話給他好了,其實是他先動心。所以我們的心跟心,心很恐怖,就一直這麼在輪迴,這就感召來感召去,你要怎麼控制這個「緣」,不要跟它相應,如果你看不清楚,是他先動心嗎?或者是我先動心?看不清楚沒關係,反正只要動了心就不要再有「行動」。如果你有「心」,你又去打電話,那你不是又進入了凡夫境界?

菩薩祂們要想眾生,因為你想祂,好像這個探測器,清淨光掃過去,他會好一點,這是菩薩該做的。那也要有心清淨,然後有閒;不然做事情都做得很忙,哪裡有靜下來觀哪個人在做什麼?哪個人做什麼…?除非他打電話來,我有問題啦,我也要去掛急診,我幹什麼哪…?你才會想到他,這個也是緣起。

所以你們要急救他人的時候,你自己要緣起;如果你被緣起的時候,你要斷它,不要受影響。像你要向佛求救,你要觀想佛,我現在是身體不舒服,你要幫我,你想祂,祂就照顧你,發光加持你。

這禮拜我在那邊上課,我提到道證法師,她是醫生,得了子宮癌症,就出家,僧臘十七歲,他一直念佛,一直念佛,念到最後他要走的時候告訴大家,不是你在念佛,是佛在念你,因為你心不清淨,不知道佛在念你。

如果有一天你覺悟了說原來佛隨時都在念我,我也終於在念佛,憶念的念,這兩個像父親跟兒子、母親跟兒子,兩個搭上線,你當然就解救,她最後是悟到這樣。

所以你說我在念佛,我在念佛,你不知道佛天天在念你,你都不知道而已,所以佛隨時在發光照你、在念你,你就往外亂跑,今天要去哪裡玩,明天要幹什麼,吃什麼好料,想這些有的沒的,不想想佛祂怎麼照顧你,這個在《楞嚴經》裡面的念佛法門也有說就是這樣子,是你兒子不想媽媽,媽媽隨時在想你,你有困難當然要想媽媽。

有的人已經在行菩薩道,你也可以感覺我們的心可以感應眾生,他好不好? 你的心對著他,你就知道他好不好,如果是很清,就是他OK;如果不見了,一片混沌,他一定在障礙中,不是神魂不見就是身體有病,人一身體有病那什麼都沒有,你仔細觀,不管你有沒有境界,你只要觀那個生病的人,怎麼觀不起來,平時他的影像可以觀起來,為什麼現在觀不起來?

這是菩薩在製造緣,緣你要觀的對象,讓他聚集在一起,法就會生起,這是教你一套這個菩薩法,你心要清淨,心不清淨就接收回來,你要去處理,菩薩本來就是這樣,你要自己代眾生受苦,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行了,也要練一套功夫。

這兩天我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以前都丟在那裡,昨天今天一直用到現在,以為解決了,剛剛又有一點不行,這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說我從來沒有這樣過,怎麼起床來一動整個背部就痛,這麼嚴重,還沒有發生過,完了完了。以前世尊背痛大概像這樣,世尊那個有可能更嚴重,所以所有的東西都出來了,這就是無形中緣,你都沒有想那個沒有怎麼樣,它也來了。所以一切法都發生在第二個緣起法,你要自修要斷這個緣,你要行菩薩道,要發起這個緣,要看著「緣」。

如果你要"滅","滅"到底是哪一個行相比較重要?只有修一個嘛,前面苦諦修四個,那後面三個各修一個。剛剛我講的第二個「集聖諦」就控制這個「緣」,前面三個就變次要的,起不了作用。如果你在第三個「滅聖諦」的話,如果你心出離,前面這個「滅、靜、妙」就起不了作用,為什麼呢?因為你身不出離,這個肉體就變一個障礙,你要滅的是先滅你的肉體對你心的控制。

我不是講欲界是最粗的習性要斷,色界是次重習氣要斷,其它都被蓋住了,被色身蓋住了,你只有打破色身,那個心才會靈活起來,那個修更微細的心。所以剛剛我們講這個「俱生我執」要斷,要斷在無色界的境界,「俱生我執」不斷,你那個「俱生法執」不要想斷,「俱生法執」以後再講,今生你起碼把這個腦筋薰進去,「分別我執」今生薰的,你媽媽煮那個酸辣湯,你最喜歡吃,天天都想酸辣湯,你們供養山珍海味,我還是那個醬瓜跟稀飯,那個是最好吃,因為那個是從小就吃那個醬瓜跟稀飯,這就是習性。

你要懂這個,這微細的我的執著要到無色界才能滅,那今生比較好斷,不「出」,不「出」,平等觀就好了。但是俱生來的呢?我們一直在輪迴,那個執著很微細的,這個肉體就認為我,你要觀到這個不是我,要怎麼破解它?不是我在痛,你知道我在痛;你在煩惱,你知道我在煩惱。所以你沒有進入無色界的時候,這個「離」沒有做到,你認為什麼都是我。那怎麼去解套?

你如果能夠脫離就「滅」掉,往上看,就色身破解了,色身破解,你知道連色身也都是無常,這個物質形相都無常。我們的房子我們的這個世界都是無常,你才可以理解,人生都無常,其他的四大合成也都是無常。所以你要練到你的心能夠出「離」,要不要打坐?不打坐你這一部分就沒辦法修,沒辦法滅到你的身體執著,沒辦法滅掉更微細的心行,要出「離」以後才能修更細的心。

所以第四個「道」,你要究竟得「道」的話,要「出」三界。你那無色界微細的因緣果報,你不斷它怎麼脫離三界?沒辦法的。所以今天看起來,你這個「集聖諦」、「滅聖諦」跟「道聖諦」,都是最後這三個法做到了,前面那三個就不成問題。那你說前面三個不用修嗎?前面三個不修你後面這個就得不到了,這都是相關的,所以究竟就是後面這三個,前面這個是方便修。所以論典講這三個可有可無,有的人「啪」一下就得到最後的境界,那前面那三個等於是跳過去了。

我們講,真正開悟的人,他直接脫離了肉體,色身對他來講就不是障礙了。對我來講,色身沒有真正對我造成疼痛,過去十八歲開始打坐,四十分鐘怎麼痛?不會,而且又不雙盤,都是單盤,都不會痛。等到氣通的時候,這個色身你就忘記它了,從來就沒有色身的問題。

有問題是什麼問題呢?你們聽聽經驗談啦!就是眾生的障礙加在你身上,但是你也很自在可以化解,因為你氣通,所以閉氣十秒、二十秒,氣通了,那個障礙自己就跑掉了,因為它待不住的。所以這個就是說,如果第一關滅了色身,那其它的苦、空你就不必去證,都是觀心就可以空掉它,觀心就可以離苦,這個時候觀心很快,不過也要學習。

為什麼要學習?要學習不要亂動心,亂動心就造因果,那一次兩次你就學乖了。你們沒有這種體驗,覺得我的心想想這個想想那個,有什麼關係?如果是好的,愈想人家,人家煩惱就來了,本來人家清淨無為的心,你一直想人家,人家也在想你耶,那你這兩個心不就黏在一起了嗎?不是要求解脫嗎?你又去黏人家。如果是不好的呢?不好的下詛咒給人家,那個心意念起,他說往生就往生耶!殺人不必拿刀去面前跟他砍殺哩!所以這個滅諦,怎麼能不趕快做?

起心動念馬上就造業了,《地藏經》中地藏王菩薩不是這麼講嗎?說:「娑婆世界眾生起心動念都在造業」。有的人看了說,真的是這樣嗎?你不知道恐怖,如果起壞心眼,詛咒人家一下,因為那個心力脫離肉體以後是很強的,知道嗎?都可以從這邊跑到美國去投胎,那個心力不是很強?不然它怎麼跑那麼遠?所以學一次乖兩次乖你就不敢亂動心,這在修空觀。修這個「靜、妙」的時候,都是不能動心的,心靜了就不要亂動,不要亂動你怎麼會造業?不會。

「妙」就是看到、聽到什麼都無所謂了,隨便你們了,不跟人家抬槓。我不是解釋梵文給你們聽嗎,它praṇῑtā說以如如的自性,以不跟人家諍辯為根,然後面對一切世間相,ra就是塵相,於塵相中你都能住第一義諦pa空,這樣praṇῑtā就是妙,不是非常妙,會變來變去的「妙」。不是!不能變。

反過來講,你用中文去解釋的話,「妙」好像非常微妙,會產生什麼東西、什麼法?沒有!不能動、不能講這才是「妙」,這樣你就有機會出離。這個出離你如果有修打坐的話,要用心去脫離它,如果你身體經絡通了,自己就脫離了,脫離的時候要抓它回來,不然人會死掉,因為它要脫離肉體跑掉。

所以我們這個心脫離軀體,在喘息之間,你要知道。它要走了,要走要跟它拉回來,不然你就再見了,你不死也要死了,它不回來你就死了。因為我們第八意識不執著肉體就死了,所以一定要用我現在有為的第六意念抓回來,你還要回來,你不能走。

這個時候你還可以指揮它,不過很困難,要奮鬥一陣子,不是你說回來、回來,它就回來。它的心很強,那邊在感召了,所以它要去投胎去幹嘛都有,天界也好或者是去當媽媽的兒子也好,總是有一個心要脫離,你要安得住。這些你都在「滅、靜、妙、離」之間這麼去體會這些法。

講到最後這個「道諦」,「道」是佛告訴你的法門,你能夠去證。這個證,第一個你先把道理搞懂,佛說四善根,你要懂它,佛說四善根就在十六心裡面去繞、去修證,你要去證;然後證得十六心或者十五心是什麼境界?證到了十六心,還有其他所餘下來的無漏智、道類智,你要去證。這以後臉書接著下來會講四諦,四諦就會進入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去修,這是你剩下來要修的「道類智」,不是只有到十六心就完了,你要成阿羅漢,到十六心只有斯陀含而已。

所以這個後面它講的,「道」,如果對上面的一切苦諦能夠如如,用智慧觀一切法如如,如如就是什麼都好、接受了、照單全收,你這個境這樣,我如其境,不會去轉這個境,說這樣不好,不能有這個心。

「如(nyāya)」這個梵文比較奇怪,你跟它記下來,兩個y,對名相yāya,y是什麼?ya就是打坐禪修,也可以叫作「乘」,大乘小乘。我用大乘小乘的禪修方法,來讓我所修的境界,ya不是修行、打坐嗎?能夠寂靜ā,因為它是長音,所以寂靜ā。這表示說我修的境界之間我要讓它安住不要執著叫作寂靜。

如果我修到好境界就執著那好境界,那你不是出生到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去了嗎?所以不能執著,一定要安住,安住就對了前面所有的名相,你所看到的一切色法、名法,你都要安住,這就是「如」。所以知道那個名,都是用我所禪修的功夫面對那個名相,你怎麼樣我就怎麼樣,不是來轉變那個境,這是如如。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這個如如,「如」是什麼意思?你記住這個梵文,很好記,n後面兩個yāya,不過中間那個是長音,長音ā就是寂靜,有境界之下你還要寂靜、不執著,那就離相了。

第三個就是,你要能夠有「明vidyā」的心對一切境,這個就跟禪修yā又有關係了。給予我va本來就清淨嘛,va清淨莊嚴為根本i,我禪修的時候給予da我這個,那就是心明vidyā,心明的話已經就可以脫離三界。

如果欲界明,你就脫離欲界,得到無漏智慧。如果色界明了,你對色界初二三四禪,不管是喜心升起、身體有這個快樂的感覺,或者到四禪的捨念清淨都好,這些都能夠不在意,不在意的話就是有明vidyā的心面對那個境不動心,知道很多事但不動心,就像我們剛剛講的,無明要緣行的時候,你如果可以看出無眀要緣行的這個剎那,用「明」來觀它,那這個無明就起不了「行pratipad」了。

所以你回過來,先講到最後要修的,無明avidyā怎麼緣行?我能夠控制它,先決條件是,這個無明開始要動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了,那我有「明」了嘛,有「明」對那個法的根本,它本來是無明,我已經有「明」了,所以我看它要緣起這個,我不動,不動的時候,這個「行」起得來嗎?過去造的每一個因都會成為一個果,現不起來了,所以解脫要做到這樣子。所以你這個明要用在無明緣行這裡,如果還用在後面這個那差太遠。

昨天爾向說:我這個心念起這個心,她馬上就知道。對啊,你知道這是要緣起了,你觀著它,它緣不起來了,第二個念就沒有了。緣起已經警覺了,你可以警覺看著它,那個法不能一直緣起下去,所以這個「明」是這樣觀的,你如果沒有「明」去觀那個法,它起來了你才在那裡,你怎麼會有這種念頭、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那已經太慢了,它已經想了,做了也做了,你要怎麼辦?慢半拍。

所以你常常會發覺一個心開的人,它起心動念,他已經知道,剛剛我講的,誰想你,你馬上知道他有動念了,他動念我不能跟他一般見識,故作不知道,不要理他,好像這個砲彈打過來打到虛空一樣,沒有反應,不會爆炸。

修佛法跟世間法都一樣,只是覺悟的人他不會理你的,不覺悟的人才會互相攪和攪和,兩個男女在談戀愛就是這樣,想來想去愈攪愈緊,剛剛說再見怎麼又打電話,打電話還不過癮再見面,就是這麼樣攪攪攪…,你修行就是在解這些套。

所以沒有微細的「明」來觀你那個起心動念動不動,你怎麼修得好?你說,哎喲,這個思想好像很自然,這個想法應該是這麼樣的。不是這樣啦,你要控制它,如果你不做到這樣,你怎麼能夠出離,三界怎麼離啊?

所以,佛所謂這個無量的智慧已經講得很清楚,你要用「眼智明覺」這麼觀你十六行相,到底你在修「苦集滅道」的哪一諦?哪一諦的四個行相是什麼?今天最重要的就是「無明緣行」那個剎那,你要用「明」來觀它能不能到這個境界,如果你心開了,你會體會這些境界。如果心看不到你起心動念要緣起那一剎那,那沒辦法,你用功不夠,要繼續再打坐、再觀呼吸。

這個羅富維這個新來的,早期這個講義,這個如何入門這個才最重要了,這個要觀一觀!這一張給你,大概只有他啊?林南燕你有拿嗎?第一次來有給你吧?這個觀呼吸,數一、數二、數三 ,有嗎?沒有啊!我記得....來來來,給你,這個是最基本的課。一二三四.三二一,你們沒有的,有時候臉書上的文章再去找出來看一看。從這一二三四.三二一開始,你才能夠去理解這幾個禮拜所講的這幾個表。

如果一二三四.三二一,你都不知道數息怎麼進去,你身體不會起變化,身體沒有變化,心就沒有靈感,沒有靈知靈覺,我講的這些名相對你來講就天文數字一樣,看不懂它,不知道在講什麼,要實證,認真去實證。

所以最後我已經告訴你了,無明要緣行那一剎那,你有「明」了,觀著它不動,你就最後做到了,那個「出」就出離三界了。出離三界就完了嗎?沒有呢,你還要證果啊,還要證更高的辟支佛,還有菩薩,還有什麼。

所以今天總結一下,就是你的「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還有 「俱生我執」、「俱生法執」。這「法執」暫時不講,這跟第六、第七意識、第八識有關的。你先把「我執」先搞定,那「分別我執」,今生所學習的你要推翻掉,這個比較好推翻,這在一般修就可以了,欲界修也可以,色界修也可以。

你要破解「俱生我執」與生來的這個執著這個肉體,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身,它是最執著的,六根對六塵境,它是最執著的,這個你要在這個色界裡面修以外,你還要到無色界。

我們講的這個「道」,你要得道的時候,你要先滅,滅先滅色身,觀它「無常」。所以色身滅掉了,你才知道說,喔,這色原來就是空,所以我的肉體也是空,那這個世界也是空,都是因緣合和假成的,不真實。你要破解這個「俱生我執」,一定要進入無色界的境界,無色界的境界都是用你的心念,不是用你的五根六塵在看外世界、在看內心,這樣不行。

有幾位有這個境界,你要觀觀內心,不要去觀外境看到什麼,如果你自己內心都不能解套,那很可惜,你有那個境界不知道要怎麼修,你還是在用眼睛耳朵鼻子,面對這些人事物在修,那是比較前面的,所以直接對心,直接對心你就可以體會這個「道諦」的這四個法,「道、如、行、出」,你要做這四件事,那你要用「眼、智、明、覺」。「眼、智、明、覺」大概可以理解嗎?不用再說一次吧?這個後來的沒聽到,這再說下去會花很多時間,我看他們謄出來的這個文字檔慢慢都會上網。

所以學佛法,真正佛說的法,是非常殊勝的,不管是目標、手段、方法、工具,什麼都告訴你,只是你要有智慧去跟它兜在一起,不然那個論典那麼多,你看不懂就是不懂,我現在都是在整合這些東西。
你如果是色界、無色界搞不懂,那怎麼去整合這些?有心沒心也搞不懂。所以論典不曉得是故意還是無意,反正就是有什麼,人家問什麼就答什麼,問什麼答什麼,都很龐雜,沒有辦法把它系統的整理出來,那表就有橫向的連貫,直向的連貫,就像我們這兩個表,包括三個東西,橫的連貫,直的連貫都跟它對一對。

你要知道「眼、智、明、覺」要修到與「無常、苦、空、無我」有關係,你要破解「因、集、生、緣」有關係,你要這個「滅、淨、妙、離」還是要「眼、智、明、覺」來做它。

所以每一個法,世尊三轉法輪就講這四個。最後這一段就在講這個,如是應知,如是應斷,如是應證,如是應修,這個都是「眼智明覺」。你看梵文才看得好、看得懂,你看巴利文,還真的不懂,因為它沒有表達它梵字的意思,被改掉。所以我為什麼不去學巴利文?我每天清晨要誦四資具戒條的衣食住藥,誦那個戒都用巴利文,我很想把它改成梵文,因為梵文,你就懂它在講什麼。「眼、智、明、覺」是在講什麼,你不能用世間的語言,「眼、智、明、覺」這麼還搞不清楚,看它梵文的字母拼起來你就很清楚。好吧,今天到這邊,有沒有要問的?好,來,你有沒有寫報告?還沒有開始寫喔?

 

【Q&A】(Q1-1)

Q1:師父,阿彌陀佛!因為弟子過去有一段時間有一個現象很奇怪就是,常常起心動念,然後就會有感召,那個感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譬如我想一個事情或者說了一個話,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去看電視,電視裡面所播出來的,就是我講的內容有關的東西,或是我接觸到的東西、事情就是跟所講的東西是有相關的,它外境的反應竟然是如此的快,讓我覺得很震撼。

A:「你想一想還好,你去想電影嗎?」

Q:「不是,就是看電視新聞的時候,新聞它,我們不可以去預設,對,新聞裡面的什麼東西,但是我... 」

A:「那是你已經現靈知了啊,就攀緣啊!」

Q:「對!很多事情,包括我在做事情,或是在路上,所看到東西、看到文字或是聽到音樂,很多都是跟我起心動念相關的。」

A:「你的心已經先預知哪個境,所以等於是說知道未來了,只是未來會比較近一點。」

Q:「是!」

A:「諸佛菩薩祂們知道無量劫以後的事情,你現在只知道今天要發生的、明天要發生的,這個也是一種魔相,是好事。但是也可以印證說你很愛攀緣,你這樣下去沒有辦法解脫業緣。」

Q:「是,所以說那時候,我就是很困擾很痛苦,然後又覺得很厭煩這個事情。」A:「不要跟人講,也不要在意!真的發生就發生了」

Q:「是,然後也就是盡量不要亂起心動念,避免這個問題。」

A:「你這個還好,你只是感知未來。有的人看這個人kimo(氣毛)不好,這個人詛咒他一下吧,或者他對著你不恭敬,還是對著你不客氣,你就給他一個詛咒心,他就會倒楣的。你這個只是感召未來,感召什麼。你知道我們的心都可以知道未來、知道過去、知道現在,時空不是說有分過去、未來、現在,都是一個平面的。因為你攀緣到那件事,那件事又發生了,所以它真的發生了,剛好那個時間就發生了。以前那個最大的地震那一次是在白河,是吧?白河地震,是嗎?最嚴重那一次,還是南投?921是吧?高雄一個女孩子就是這樣,她那個馬上就知道,幾個月前就知道,她很勇敢,我要分擔眾生的這個業力,這個心發起來以後,一直病,一直病,東倒西歪一直病,這就是你沒有「明」、沒有「覺」,你只知道要有菩薩心,但是要看看你是幾個斤兩,妳還要發這種心去承擔眾生的業。」

「例如那一天我們去泰山巖,去泰山巖不是在破土嗎?我一個心說,這邊的眾生只要聞到我們做法會的都得度。喔!祂馬上給我壓住頭,意思是你不要講這些嘛!你知道要承受多少的苦難呢?怎麼每個眾生聽到你做法會聲音就得度,得度不是說健康呢,是得度呢!連佛菩薩都告訴你:不要動!喔!不能這樣,我第二次就不敢再唸這句。」

【Q&A】(Q1-2)

「她發─為眾生來承擔這種共業,那地震你看死多少人啊。所以有菩薩心是好,但是量力而為;這些大菩薩們祂們為什麼都能不動心,祂們不會去做這個事嗎?因為這是共業,是注定必須要發生的,佛菩薩也沒辦法。只是你有善根、有善因緣,有的話就是不會死,房子倒下來他也沒有被壓死。有的就這麼跑跑跑,就跑出來啦,這個就是業力的關係。所以你知道這是一種魔相,預知事情太多了。」

「那以前,我們那個民國多少年?六十六、六十九、七十年?那個人要來參觀,有一個念說:「不會來!」,那個國外的外交部,什麼長?部長?要來參觀,長官叫你準備要報告,你還是要照做啊,但是到時候他這裡不來了,他要去參觀什麼地方,真的就不來,那你也不能講,講就執著,像你這樣,你只能印證在心裡面,喔,這是一種魔相,我可以預知事情。」

「你要慢慢修到不動心,出離三界,管它要發生什麼事情,都能不知道,等到真的發生了,才知道,喔,現在發生這個事情,修行是這麼修的。這跟你在外面的這些高人,都是不一樣的觀念,知道嗎?他們都認為我可以知道、我可以預知、我可以怎麼樣…,還要讓這個能力更強,現在才知道三天,現在一個月,現在未來多久,人家是用佛力的心在觀十方虛空懂很多,我們是用我們的天性、魔性,這種小小的神通有什麼用,你執著這個就死掉了,不知道要修出離三界了,最後這個道諦要出離就出不離了,所以法要聽就是這樣。」

「《楞嚴經》告訴你什麼超能力都是善境界,但不能執著,一執著你就有一個魔就會滲透進來,讓你的能力更大。所以我們修行就不能執著這些超能力,但是它是有沒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如果不能把「真的」轉成「假的」,讓它發生了,你就沒有圓通的能力。所謂圓通就是不執著的能力,你的業力沒有解脫嘛,所以照樣要發生還是發生,別人說,這個好,修佛法是不好,因為你沒有解套,所以該發生就照發生。」

【Q&A】(Q1-3)

「那再譬如說三月以後要發生車禍,發生車禍你如果不能轉掉讓它不發生,就表示你沒有擺脫業緣的糾葛,簡單講就這麼個道理啊。不是你知道,知道沒有用啊,你要轉業才有用。因果是因果沒有錯,你學佛的人要轉成,好的當然它來也好,不來也好;壞的不能讓它來,不能壞的也發生啊。」

「這個就是說第一個你心境要轉,不要抓那個境就不會發生;第二個因為你有在修行,修無為法,佛菩薩會給你化解,什麼事情,該發生就不會發生。像我們以前在大乘精舍那個劉貴英同學(現叫劉鍾穗),你還記得嗎?她現在在世界上很有名氣了,她以前說台灣要發生什麼事,跟什麼事,她要把她媽媽接到美國去,她問我,我笑笑:那麼怕死?也不是大富翁,也不是什麼大人物。最後有發生嗎?沒有發生啊!」

「所以我們的共業如果不該發生,有這個因不見得會發生果,你知道嗎?學佛法在學這個,你不是學了你會了、你知道了、有什麼靈通,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發生什麼事?你壞的都不能轉,你學這佛法不是佛法。佛是無所不能的,為什麼不能化解一切苦難?這個是眾生他不專心去積福德,不專心去修行,該發生就會發生。」

「如果有的人趕快做法會,趕快消災,趕快做什麼該作的,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都在講這個事情。如果有一百個法師一直誦這一部經,所有的戰亂什麼都會化解掉。」

「所以這預知是一種魔力、善境界,但不能執著。」

Q:「我把它搞反了,我以為是我感召過來的」

A:「那你僅感召那些無聊的事情更不必要,跟你沒關係的事情,感召周圍之間的這些親友朋友的事情,還有點道理,感召世界事,感召那個共業的事,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那個叫作攀緣,心太攀緣,不行,要修攝受。」

Q:「謝謝師父!」

【Q&A】(Q2-1)

Q2:師父,阿彌陀佛,就是剛才有講到說當有起心動念的時候,如果觀察到之後,有時候動力會消失,有時候那個動力還是很強。」

A:「罣礙很重它就不會消失,它一直冒。」

Q:「那時候只能忍嗎?」

A:「你只能看著它,就像你在修內觀一樣啊!」

Q:「因為我上次就是內觀完之後,我覺得那個觀照力就好強喔!就是在妙音蘭若那個內觀智慧禪之後,我上班的時候,我可以看得很快,然後那個動力就很快消失。可是有時候,之後啦,之後就覺得說,欸,我看到了,但是有時候覺得那個動力還是很強,那我不知道是因為習性太重,還是它已經發生一段時間我才看到,所以說變成我感覺上是它不會,我一看到它就弱化那個動能。」

A:「你這個自性跟你的妄想念這是對立的,一個念頭起來你不可能說好久才警覺,如果你有時候可以起心動念馬上知道它在想什麼,這個能力永遠都在。這你已經在修行時間,已經培養這個真心跟妄心的對立,它只要起心動念,你就馬上知道,不會疏忽掉,主要是這個要發起緣起的這個心,這個緣很重,你罣礙很罣礙,這個就它一直冒,很強,就會起來,很強出來你看著它,它還是一直在冒。所以表示這個「因」很重,「重」沒關係啊,像嗔心一樣,很會發脾氣,你觀它,慢慢這個脾氣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後來脾氣還是要發啊,只是慢慢會越來越小,小到最後不動,面對人家對你好,對你不好,污辱你也好,什麼也好,你都不動心,那是究竟覺,就不會動心。」

【Q&A】(Q2-2)

A:「不會小事可以忍,大事不能忍,所以你修行就是這樣,怕不覺,不覺,覺知以後你滅不了它,那是沒辦法,那是那個因緣或者習性很重,你只能一次觀、兩次觀、三次觀、千百次觀,觀到它最後慢慢淡薄、淡薄到沒有。不用怕它,都是虛幻的,有時候很不好的念頭也一樣啊,有的人就覺得很恐怖,你不執著它的話,什麼好念頭、壞念頭,對不對?常常還有時候菩薩在考你耶,明天你會死掉,你如果怕死的話,你不是晚上都睡不著覺,在那裡趕快做交待遺言?笑話!隔一天也沒有死掉,還活得好好的,那我們都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A:「所以你慢慢學乖了,你不要相信你的心,你要回歸到清淨出離的時候,什麼法都是假的,無常、苦、空、無我,這些都是假的,慢慢去體驗。」

Q:「謝謝師父。」

A:「所以那個習性重的話,不是你觀它就會沒有,就是下去後過三秒、五秒,一分鐘以後,它又冒了。表示那個事情一直在罣礙啊!最根本的是你要放下,不要管它,好也好,壞也好,我都不管你,那個心自然就慢慢消失掉了。」

Q:「謝謝師父。」

 

【Q&A】(Q3-1)

還有嗎?問的問題越來越深,都是實修上的境界,不是專門在講這一些名相。

Q3:師父,南無阿彌陀佛,那請問師父如果說在虛空中,如果說有感召到一些不舒服,譬如說業障的感覺的話,那是不是可以就是不要,就是像剛說不要管它嗎?還是可以說我到不耐煩的時候,可以說我不想管它。

A:「你自己妄想心起來,起得不耐煩?」

「不是!如果說,如果說在虛空中感召到一些外來的。」

A:「你確定是外來的嗎?」

「我不知道,是無形的,還是業障,會有點分不清楚。」

A:「如果你心不亂動,你才有辦法去分別說,這是外來的,還是你自己的。如果你自己太愛、太喜歡胡思亂想,你怎麼知道是外來?我常常比喻就是說一個人這麼常常在練這個外丹功,然後身體動動、動動、動,地震的時候他知道地震嗎?他不知道地震。如果你都不動,身體也不動,心也不動,那地震來的時候祇要微微動,你就已經知道了,喔,地震來了。

A:「所以你心不能愛打妄想,因為那個心都不真實的,你就一直在想,我在想什麼,我在幹麼,我想的是不是真的,這樣你就永遠走不出來。所以為什麼要練這個不動心啊?第一個,無常、苦、空、無我是觀念的建立,第二個因集生緣─你要去控制這個「緣」,開始要想你就觀它,所以「因集生」就起不來了。」

「所以因為你沒有練禪定,練禪定的人,起心念一個字、二個字起來,你已經知道了,像剛剛他講的起心動念起來就知道了。那無聊的事情,一個字二個字觀它,它就下去。它會一直冒,就是這個因緣很重,也許是真的要發生,也許怎麼,你也不管它,不理它,不理它到最後也沒事。所以你的毛病就是這樣,愛開始就是喜歡胡思亂想,這個習性要修很久,要修到最後都不動心,不管真的假的都要不動心,不要想人世間的這些左右的人,不要想事情,真的要辦事要工作,那當然要想,其他的無聊事情想都沒有用。當然採買要買什麼,要動腦筋。但說買就買了,去看就買了,不要常常打妄想,你的毛病就在這裡,要控制愛想的心,這個心如果不止住的話,前面這些你都沒有辦法修到。所以因為你過去沒有修禪定,你進入那個狀況都是心的問題,這是跳躍了進入無色界,所以這叫作苦行道。」

「上一次不是講了嗎?快行道,那是按步就班這麼修,多一點快樂;苦行道,你沒有經過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就進入無色界,所以這個心就散亂,管不住,所以修得很辛苦的。人家是有次第這麼練上來的,功夫練好了才進入,理所當然。」

【Q&A】(Q3-2)

「那個臉書,你有看嗎?【正思惟的禪修問題】裡面都在講,你在六識心裡(除去欲界)到底要住在哪一個心?那裡就講,你如果能不起心動念,那個心要安住;如果你起心動念,那當然散亂,沒完沒了,尤其進入無色界的人。」

「散亂就二個,有智慧,人家跟你講一句這是虛幻不實在的,哇,你馬上悟,都是虛幻不實在的,包括他剛剛講的,就是真的也是體會一下就好,不必在意,我怎麼有這個能力,要修到這個能力都沒有,才解套。佛是因為心清淨都觀十方虛空,產生一切智慧的,你現在這種天性,這個天性所產生的能力太微小,一般人說喔這不得了,在修佛法上來講,這是太微小了。」

「為什麼佛不叫你去學這個?你學這個也是沒有解脫,所以你要怎麼管住這個心,是你要做的課題。不會一下子就修得好,這修了一、二十年了,這個心才不動,早期他最清楚,很難講你這個對、你那個對,我從來不管你們的,我的心都不動,後來因為要行菩薩道,要矯正,所以要罵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不講你都不會知道你對不對,也是沒有智慧,所以後來開始來這邊以後,這幾年才開始罵、開始講人,不然以前你要死要活是你的事情。是不能永遠這樣自利,說我這樣很好,這樣很好,對你們不好,你們沒有智慧說能夠觀破一切法,一定要有人指出你的錯誤,你才會改進。有的人還不服氣,緣不具足,不服氣,這就是心不知道要修什麼才是。」

 

【Q&A】(Q4-1)

Q4:請教師父,師父說這幾天有感覺到分攤大家的業障,如果說有這種不舒服感覺,可以說我不想管你的病痛嗎?」

A:「你說身體不舒服,還是心不舒服?」

Q:「身不舒服。」

A:「心不會不舒服,是你要適應它,就不會胡思亂想。那問題是身不舒服,身不舒服看你能不能夠自在,像我這個腰,前天起來就痛,動一下就痛。」

C:「師父,我前幾天,背一直按摩一直按摩,然後背很痛。」

A:「現在不是只有妳痛,我們法師傳了好多人,我都還沒見過她已經痛了,痛到說,七十五年以來從來沒有這種感覺,起來動一下就痛,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所以身體的痛你要去化解,不然你要工作,你也不能天天躺在那裡,這幾天我有缺課嗎?開會照樣要開會,還好坐在那裡坐一整天怎麼背沒有痛?開完會才有感覺在痛,所以昨天我所有的道具都用了,七萬塊的也用了,銀貂也用了,那個倒立已很少用,昨天也用了。爾幻剛好買了一個暖暖器,背在背後也用了,那個很有用,用那個去了差不多七八成,所以休息、連環扣所有法都用了,你要有這個能力,才可以工作,這樣就可以不用再管它;如果不行,不行要好好處理,這就是方便智慧。」

【Q&A】(Q4-2)

Q:「師父,請問那可不可以說,我不要承擔這種東西嗎?」

A:「不要承擔可以,那你就不要開心眼,不知不覺的人就能做到不承擔。既然心眼都開了,你還在問不要管它可不可以?除非你真成就不被感召了,就真可以不承擔了。」

「你不要管它承擔可以不可以,但是你要能夠工作,你如果不能工作,你不是天天就是浪費時間了嗎?我腰痛、我背痛,我今天不行了,就坐在那裡嗎?不行啊!我們對苦諦的認知就是說,我不在意它,不是說它不會痛。連世尊祂都要感受到痛,只是我對它不在意,所以我照樣工作,八小時九小時照樣要做。」

「當然你方便處理是要去處理,所以為什麼要學一些方便法?昨天我躺在那裡,那個小兔子三點要來,爾幻說:師父你去休息,他們三點要來。我說好,因為背還在不舒服就去休息,休息是在那裡練功,練到五點,我也不知道幾點起來,他們已經都坐兩個小時一直那裡等我。一直氣沒有打通,是下盤已經有打通,背部不是說很通,就是還留有尾巴,所以晚上回去再處理。」

「所以這種感召來的病痛,那你要去化解,不然你不是在修行,你不是沒事做,如果我沒有事情要做,我可以天天在那裡打坐打坐都無所謂,可以化解這個事情。因為你要做事,所以要快快化解,什麼東西都搬出來用,所以這個你們更要學。」

【Q&A】(Q4-3)

A4:「為什麼我跟你們講很多方便方法?無非不是把這個氣打通,氣打通它就沒你辦法,業力就是這樣子。所以道具要很多,什麼都用上,我的道具很多,夾耳朵;一個六千九,張法運供養的,那個很管用,這裡一直用電刺激,心臟會開,道具很多,還有爾閑她那個減肥按摩器,按心臟、按側面,都要用到,身體要保持堪用,不會因為障礙說我今天就垮了。」

「你不要看我天天這麼工作,我有時候身體很不舒服,我昨天上來,爾幻說:師父,你上去的時候我這個背部一直刺痛、刺痛、刺痛,我說妳也會刺痛?這個都是大家同一個身體,大家同一個心。」

「我們這個法師大概不知道這些,我們很多人跟她分攤,她第一線,沈醫師有沒有分攤?有啊!你有不舒服啊?為什麼招來那麼多的因緣?我還沒見過面,我這個已爬不起來,根本都還沒有見過面,你不要說業力好像都跑了,不會,不是這邊就是那邊,這個業不會消失掉,不是到這裡來就是到那裡來,你才知道業力的恐怖。好了,你心跟身調理自己要學一套。」

【Q&A】(Q4-4)

Q4(續):「師父,這個是共業嗎?」

A:「人會湊在一起大概是共業吧!別人不去受,大概你們沒有我的嚴重,我這個起來稍微轉一下就痛,我嚇到了,怎麼這樣,哪一個在作法?怎麼可以控制我這個身體,後來她今天來了,爾幻昨天在問是什麼因緣?我說大概我們的法師吧!然後她今天來,我求證:師父,是不是背部痛?是!背部很痛。分攤好幾個,所以這個你不要說表面上醫生看看就完了,看看回去,醫生回去還在處理他自己的事情,你們都不知道。你們來參訪的人談談話回去好高興,事情都解決了,都是這些被參訪的人在處理善後,你們都沒看過,要有這個能力,方便法要保護自己身心,心是無所謂啦,但身體它不像你那麼自在,那個業都存在,你要把它化解,不然久了也真的會成大病,不能讓它一天兩天三天都不化解。所以我為什麼看你們有的人都很自在,這樣不好,今天事能今天解決的,就把它化解掉;不能解決明天再做一點,後天做一點,三天以內就把它化解掉。」

「這是你維護身體健康必須的,尤其是當醫生的人,我們香港那個馬小姐,她為什麼常常會卡到?開那個醫療車然後到香港各處去配藥給人家,停在這裡大家來拿藥,回來就病奄奄的,接收一大堆有的、沒的,她又沒有很認真學佛法、打坐,搞得身體都不行,現在來這邊休養。所以你要學佛法要學怎麼去處理,心的問題自己可以解決,身的問題你要怎麼方便去解決,不能永遠都不解決,永遠不解決就會造成大病,本來不該往生就往生了,不行。還有嗎?沒有了?下課了。」


[ 內觀禪修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