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經疏--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轉載(1-4)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以免犯戒。)  


四、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下

佛頂尊勝陀羅尼(續)

註:咒語翻音,除原經文中古漢字,以隋唐中古音或稱河洛音發音外,注音專供台灣地區者不懂河洛音者使用,又注音符號前有「‧」者代表是具氣音,發音時要有氣隨音出,如tha6hadha7haphabha等字,注音後有-」,是代表長音,字與字間用「」加以區別若羅馬a字上有「q」記號者,是代表前字字尾與後字字首共用「a」音。漢語拼音是羅馬拼音,專供大陸地區者用,羅馬字母音上有「-」者,是代表長音,唸時要拉長,羅馬拼音第一次使用,若不能傳神發音時,請多包涵,兩種方式,請網友自行選用。

 

第五神力加持門

20.《戍馱野 戍馱野 誐誐曩 尾秫第》

圩湑伏 圩湑伏 丫丫巧 合圩渃 0uddh2ya 0uddh2ya gagana vi0uddhe

[注音 ㄒㄨ ‧ㄊㄚ 一ㄚ; ㄒㄨ ‧ㄊㄚ 一ㄚ; ㄍㄚ ㄍㄚ ㄋㄚ;ㄨ一 ㄒㄨ ‧ㄊㄝ ]

[漢語拼音 xiudh2ya xiudh2ya gagana wixiudhe]

《戍馱野 戍馱野 誐誐曩 尾秫第》唐云,如虛空清淨也。解曰:詳觀此意,法諭雙彰二因滌除淨若空界,賢聖分位修證不同,唯有佛身如虛空淨。又解:一切諸法體性空寂,諸佛妙智依空而轉,所有建立及不建立,空與不空智相常住猶如虛空。然此虛空體虛非實,唯有妙智功用不窮,故假諭云虛空清淨也。

 

21.《烏瑟抳灑》

珈矺好 u=51=a

[注音 ㄋ一 ㄕㄚ ]

[漢語拼音 ushn1sha ]

《烏瑟抳灑》唐云佛頂解曰:如敘釋也。

 

22.《尾惹野 尾秫弟》

合介伏 合圩渃 vijaya vi0uddhe

[注音 ㄨ一 ㄐㄚ 一ㄚ;ㄨ一 ㄒㄨ ‧ㄊㄝ ]

[漢語拼音 wijaya wixiudhe ]

《尾惹野 尾秫弟》唐云最勝清淨也解曰:虛空寬廣體喻法身佛頂最高名為報應。

 

23.《娑賀娑羅囉濕茗》

屹成哈 先硎 sahasra` ra0me

[注音 ㄙㄚ ㄏㄚ ㄙㄖㄚㄏ; ㄖㄚ ㄒㄚ ㄇㄝ ]

[漢語拼音 sahasrah raxiame ]

《娑賀娑羅囉濕茗》唐云千光明解曰:千光明者諭化身,准此顯句釋三身密字之中,先以廣辨,若以虛空清淨持業釋云佛即虛空謬之甚也。

 

24.《散祖儞帝》

戌丹司包 sa3codite

[注音 ㄙㄚㄇ ㄐㄡ ㄉ一 ㄉㄝ ]

[漢語拼音 samjodite ]

《散祖儞帝》唐云驚覺解曰:既蒙光觸驚覺身心,懇切歸依有此來意,又解:光從頂發遍照剎塵,其光却收還入佛頂,發起行者,持誦心開光觸有緣,故云驚覺也。

 

25.《薩嚩 怛他誐多 地瑟奼曩 地瑟恥多》

屹楠 凹卡丫出 囚卡左 囚炚包sarva tath2gatq dhi=6h2nq dhi=6hite

[注音 ㄙㄚㄖ ㄨㄚ;ㄉㄚ ‧ㄊㄚ ㄍㄚ ㄉㄚ-;‧ㄊ一 ㄕ‧ㄊㄚ ㄋㄚ-;‧ㄊ一 ㄕ‧ㄊ一 ㄉㄝ ]

[漢語拼音 sarwa tath2gatq dhishthanq dhishthite ]

《薩嚩 怛他誐多 地瑟奼曩 地瑟恥多》唐云,一切如來神力加持。解曰:一切諸佛神力難思,潛護加持必獲成就,覺性菩提四智心品,覺相如幻恒觀月輪,以菩提心大悲方便示教利喜,驚覺有情,名神力加持也。

 

26.《母捺眦》

仿泜 mudre

[注音 ㄇㄨ ㄉㄖㄝ ]

[漢語拼音 mudre]

《母捺眦》唐云契印解曰:契印者,諸佛如來契約印信,契即是發,印即是驗,所謂身印百千威儀語印無量真言心印,塵沙觀智一一指歸全剛祕決,於阿闍梨伏膺受訓,當自明了之。

 

27.《嚩曰囉 迦野 僧賀多曩 尾秫弟》

向忝 乙伏 戌成凹巧 合圩渃vajra k2ya sa3hatana vi0uddhe

[注音 ㄨㄚ ㄐㄖㄚ;ㄍㄚ- 一ㄚ;ㄙㄚㄇ ㄏㄚ ㄉㄚ ㄋㄚ;ㄨ一 ㄒㄨ ‧ㄊㄝ ]

[漢語拼音 wajra k2ya samhatana wixiudhe ]

《嚩曰囉 迦野 僧賀多曩 尾秫弟》唐云,金剛鉤鎖身清淨也。解曰:凡夫不防多有漏失,縱有少慎不出二乘,豈同殊勝祕密真言,若受得金剛鉤鎖契印而有妄失,豈不堅固耶,故身清淨猶若金剛,鉤鎖永牢而無有失。又解:欲令有情具無礙智,於空不滯,於有體虛,以五智相屈曲如鉤,能鉤眾生出牢有海,能鉤聖智入眾生心,若有菩薩作佛事時,布身鉤鎖,及持此鉤印,鉤於十方界諸佛菩薩,如風疾至,加持此身即成鉤鎖也。

 

28.《薩嚩 嚩囉拏 尾秫弟》

屹楔 向先他 合圩渃 sarvq vara52 vi0uddhe

[注音 ㄙㄚㄖ ㄨㄚ-;ㄨㄚ ㄖㄚ ㄋㄚ-;ㄨ一 ㄒㄨ ‧ㄊㄝ ]

[漢語拼音 sarwq waran2 wixiudhe ]

《薩嚩 嚩囉拏 尾秫弟》唐云,一切障清淨。解曰:一切障清淨者,二障因緣輪迴不息,受諸逼迫,累業難除,今遇加持真言清淨神力,能護苦報自消。又解:佛頂真言能除三惡,自性無染,如摩尼珠雖處污泥而不受染,所求皆遂成就無疑。又解:內外觀察,心色一如,障體幻空,緣生非有,亦謂聲聞欣寂,外道惡求執有執無各生異見,唯有真言菩薩,智慧善巧建立種種微妙相,用入佛境界,得佛加持,於百千三昧出入無礙,不動不沒入眾生界教化無盡,而其身心不著不礙無有間斷,即於此生滿足佛地,一切障礙皆得清淨也。

 

第六壽命增長門

29.《鉢囉底 潼肓多野 阿欲 秫弟》

盲凸 市向伏 玅圩渃prati nivartt2ya 2yu` 0uddhe

[注音 ㄅㄖㄚ ㄉ一;ㄋ一 ㄨㄚ ㄖ一 ㄉㄚ- 一ㄚ;ㄚ- 一ㄨㄏ;ㄒㄨ ‧ㄊㄝ ]

[漢語拼音 prati niwarit2ya 2yuh xiudhe ]

《鉢囉底 潼肓多野 阿欲 秫弟》唐云,壽命皆得清淨也。解曰:真言力大持即報深,壽命延長故得清淨,又解:命欲將終還得增壽,縱生惡處惡滅善增,如大悲經云,說所生惡處有十五種:一者不被飢餓困苦死,二者不被囚禁楚杖死,三者不被怨家酬對死,四者不被軍陳相殺死,五者不為虎狼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蛇蝎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九者不為毒害迷心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岸墜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復得十五種善報,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清淨,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衣食具足,十者恒得他人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人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得稱遂,十三者善神衛護,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命欲將終生惡處等,以慈持念,其壽轉增惡境消滅。又妄念欲生,善念欲滅,是人臨終識性昏昧,被魔所惑也,而以陀羅尼力忽得迴識也。

 

30.《三摩耶 地瑟恥帝》

屹亙仲 囚炚包samayq dhi=6hite

[注音 ㄙㄚ ㄇㄚ 一ㄚ-;‧ㄊ一 ㄕ‧ㄊ一 ㄉㄝ ]

[漢語拼音 samayq dhishthite ]

《三摩耶 地瑟恥帝》唐云,誓願加持也。解曰:誓願加持者,勸發進修普願成佛,轉凡成聖故名誓願加持。又解:真言行者修瑜伽時,無散動時,密念誦時,寂靜證得時,布金剛壇上正諦觀時,如來誓願潛護加持也。(待續)

 


[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 [ 密教經疏 ] [ 密教悉曇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