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選讀--大乘《無量義經》淺釋---(1)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輯
壹、緣起
冬時第四次布薩時(2016年舊曆10月15日),於布薩結束後之開示中,爾柔優婆夷菩薩突然提出:「師父!請開示《妙法蓮花經》」。我說:「已於大黑天行持法中,已開示法華境界了,妳又沒來學!」
爾柔優婆夷一頭霧水,不大相信所說的話,我說:「什麼是法花本門顯一印?」,再問:「什麼是法花迹門開三印?」,這就是《妙法蓮花經》中,佛陀所要開示的境界。
當然她不會聽得懂,「法花本門顯一印」是實相、是本體,是等虛空的慧命之體,慧命之空體才能現一切相,要懂得此道理,定要去了解法華三部經之基礎經典,並實證其境界,此實相無相之修行基礎來自於《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是能由體空之智慧生出無量義,當然從一實相、無相之中應緣而產生一切智慧;實體等虛空故說體無量,此實相之體不可限量,故勉稱為體無量。
懂得實相之體,就能知道「用」,所以實相空體「用無量」,因從實相一法(無相)而生出一切法,稱為用無量。此體、用皆能隨心,故從「法花迹門開三印」中起權變,權變不僅生無量義,也產生無量相;從「本」化「迹」中,密法以三印成就,「本」是體空,「迹」是示現之化相;「迹」不離「體」化,「體」者實相之體,所「化」者為隨緣而化現。
爾柔優婆夷聽了後,再重複一次說:「 師父!我要請法啦!」我說:「有人要聽麽?」
看她兩次請法,不得不聽進去。但法華境界,沒基礎是很難進入的。想想還是從基礎理念先說起吧!
一、欲入法華者先入四法
末法時期若有人欲得《妙法蓮華經》實質理念與效益者,當先要成就四法,如《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云: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殖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1.為佛所護念─要能為諸佛所護念,除要能常憶念佛、法、僧外,也要達到對佛堅信,不會碰到一點障難就退轉,這樣才能為佛所護念。
2.殖眾德本─德本要夠,先要修持一切戒行,身口意三業要盡量清淨,身三、口四、意三,行業要能隨時檢視。
3.入正定聚─要有正確的禪定,不要入邪定聚,此要從學習無量義經開始。
4.發救一切眾生之心─要發菩提心,自修六波羅蜜自利,另外要發菩提心,要救助他人也得能菩提。
二、為佛所護念
要能為佛所護念者,是要修學大乘菩薩法者,是已發菩提心,自學六度又能發願度人者。如《妙法蓮華經》序品所云:「爾時世尊四眾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所以要學《妙法蓮華經》者,當先學習《無量義經》。無量義是一名能演唱成無量義,述說不盡,有此智慧唯有成佛者,所以是佛智之果。我們不是去學習此智的內容與道理,而是要學習怎麼能獲得此無量義演唱之智。
聲聞行者以戒定慧修三學而修,這是築基,沒有此築基功夫,不能轉化入大乘菩薩行,根不牢靠,其菩薩行當然就不能堅固。
三、殖眾德本當學一切法
殖眾德本─聲聞人戒定慧三學是「殖眾德本」所必需,佛陀轉法輪初阿含期十二年間建立毘尼律儀、戒學,戒學是防止身、口造惡之戒律,初步規範己身不再造惡業。
進而學習定學,禪定是用於防止內在散亂心意以求安靜、祥和之法;此聲聞禪定就有色界四禪定、四無色定、九想、八背捨等,依觀禪、練禪、薰禪、修禪中,能用苦集滅道四諦之十二行相來正思惟修,而成就內在斷習之道行。
至於無色界中斷微細習者,則是用慧學,慧學就是正思惟,用正思惟來破除根本迷惑與無明,以證得解黏於根本無明之道理,所以九十八種隨煩惱當依此斷盡。利根者十二年間可成就四果阿羅漢道。
聲聞人戒定慧三學殖眾德本成就後,戒學是防止身、口惡業之戒律,初步規範己身不再造惡業。進而學習定學,禪定是用於防止內在散亂心意以求安靜、祥和之法;此聲聞禪定就有四禪定、四無色定、九想、八背捨等,依觀禪(不淨觀、白骨觀、數息觀)、練禪(九次第定往上往下入出)、薰禪(有漏薰無漏、無漏薰有漏)、修禪(正思惟根本斷無明)而成就內在斷習之行;至於要於無色界中斷微細習者,則是用慧學,慧學就是正思惟,用正思惟來破除根本迷惑與無明,以證解黏於根本無明之道理,所以九十八種隨煩惱當依此斷盡。
之後佛陀還花八年講方等經,慢慢導後學入大乘之路。再加二十二年講般若中道之理念,訓練這些阿羅漢們要轉入一乘佛乘,是後來的法華涅槃期,前後約八年中,講《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與《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這是三乘歸於一乘之真實法。所以學大乘菩薩法者,若沒有聲聞乘築基之功夫,是不能理解《無量義經》的大乘法的甚深微妙法的。
大家都知道「戒定慧」三學是學佛必需的功課,「戒」如上述是修身口二行不造惡業,「定」是修斷色界內在微細習、諸細隨煩惱,「慧」是依七菩提分、八正道等,以正思惟於無色界中修斷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盡是真證解脫之境界,或得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等五分法身。法身者是清淨無相之體,實不為內外之一切法所迷亂,是為真阿羅漢行者。
證阿羅漢是得心無為,是究竟解脫內習,但僅以心意念之修證為主;佛陀說不是依心靜止安住為究竟解脫,而是要再進一步於有為世間事中磨練,看看此心是否還能安住,所以要在世間磨練,在更深、更廣、更遠之緣起法中體悟,用來測試自己是否也能於有為法中解套? 最後還要學習成就大乘心法之應用,首由《思益梵天所問經》。
所以佛陀教說「阿含經」十二年中間,主談淨心之戒定慧三學,持戒、禪修、除心習;後來佛為普利善根之群機,再進一步說方等之大乘經典,此「方等」者梵語是 vaipulya,從梵字vipula轉來,漢音譯作毘佛略(vaipulya)、毘富羅(vipula)。意譯為方廣、廣大、廣博、廣解、無比等,largeness , spaciousness , breadth , thickness。又作大方廣、大方等之經典。方等為一切大乘經之通稱,方是方廣,等為均等,等即平等,倡導大乘真俗平等之理。
所謂殖眾德本,德本得繼續於自己心地上植入,從原「戒定慧」三學的梵行清淨,有梵行求,亦有梵行之實,故證得阿羅漢道。修到阿羅漢的行者已得六神通,但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等,這是靜態觀照的神通,此阿含期之修行中,如來是不允許任何比丘持一句咒,亦不允許示現神通誘惑凡人。
到佛悟道第十六年起開始正式講「方等經」,因觀諸比丘已堪學大乘菩薩法。故《大集經》云:「爾時如來成得佛道始十六年,廣知眾中多修梵行悉來大集,堪任受持菩薩法藏。爾時如來即作是念,我今當於如是無量象王眾中宣說菩薩所行之法。」
光說大乘是如何好,可能是不會誘起阿羅漢比丘等興趣,還是寂靜心安祥解脫比較好。佛陀當然知道,是要示現大神通,才能誘起這些阿羅漢們學習大乘法的興趣,所以《大集經》云:「先當示現諸佛如來大神通力,為諸菩薩令知諸佛深境界故。爾時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佛境神通實見眾生。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天二界中間出大坊庭,猶如三千大千世界。定慧二力之所成就,其處堪任佛所遊居。」
這是佛陀初步現出神通,讓世間大眾能親眼見到欲界六天與色界十三天之天宮現在其前,阿羅漢們不必於定中用天眼來觀天界,這可是甚有吸引之效果。
《大集經》又云:「復出大光其明清淨,遍照十方諸佛世界,能令眾生得知足心,於諸天宮最為殊勝,能勸十方放逸菩薩。其坊四匝白瑠璃樹真金為牆,功德寶室馬瑙垂簷,雜寶欄楯,白真珠網以覆其上。種種幡蓋以為莊嚴,眾香塗地燒散雜香,十方世界眾生所有上妙莊嚴悉於中現。安置無量百千萬億師子法座,其座各有無量雜色柔軟敷具,能令眾生歡喜愛樂。諸四天下各以七寶作四梯梐,金剛階隥廣十由旬。如其行時出微妙音,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
示現完後,如來還要帶大眾升天去遊覽一下,表示不是虛幻之境,於是《大集經》又云:「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大千世界六種振動,亦放無勝最大光明。即與聲聞菩薩大眾,前後圍繞欲往彼坊。一切諸天尊重讚歎,香花伎樂塗末燒香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等以為供養,能動無量無邊世界,光明遍照無不大明,示現諸佛神通福德。當爾之時耆闍崛山一切大眾忽然不現,蹬中階節上昇虛空。
《大集經》又云:「時無量億諸天龍等及不護神、伎樂神、非天神、金翅鳥舞神、腹行神、嗜肉神、善餓鬼神、甕耳鬼神、住廁羅剎、厭人鬼、能狂鬼、影鬼、產乳羅剎、持髮鬼、常醉鬼,如是等眾悉侍從佛,以天香花微妙天樂而供養之。」
如是世間與會之大眾都與世尊升上六欲天去玩樂、見識一下後,也感召各方世界菩薩前來共襄盛舉。於是佛陀藉機開講大乘法之要道:佛復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八光明,以是八明能壞諸闇淨菩薩行。何等為八?一者念光,二者意光,三者行光,四者法光,五者智光,六者實光,七者神通光,八者無礙智光。」
佛陀在教導外太空來的菩薩,這些娑婆世界的聲聞人,都已能過目不忘,過耳亦不失,所以就聽進去了。
佛陀繼續說:「念光有八種,一者不失過去善法;二者作未來善;三者聞法不忘;四者思惟實義;五者不為六塵所壞;六者憶持如守門人遮止惡法,為真善法守善法城門;七者不為邪法之所誑惑;八者能大增長純善之法,是名念光八種。」
「意光亦有八種,一者義意非字意;二者智慧意非識意;三者法意非人意;四者實意非虛意;五者菩薩意非聲聞意;六者上意非下意;七者佛意非退意;八者憐愍意非害意,是名意光八種。」
佛陀繼續說:「行光亦有八種,一者法行、二者一切行、三者眾生行、四者眾生心行、五者十二因緣行、六者廣說行、七者行行、八者一切佛法行,是名行光八種。」
佛陀到此已點出行要有光,就要首學十二因緣觀,所以能觀十二因緣道理,即有此因緣法證辟支佛道。
「法光亦有八種,一者世法光;二者出世法光;三者無漏法光;四者無為法光;五者解脫法光;六者心解脫法光;七者畢竟解脫法光;八者破無明慧法光,是名法光八種。」
佛陀繼續說:「智光亦有八種,一者八正智光;二者須陀洹智光;三者斯陀含智光;四者阿那含智光;五者阿羅漢智光;六者辟支佛智光;七者菩薩智光;八者正覺智光;是名智光八種。」
「實光亦有八種,一者正定行;二者得須陀洹果;三者斯陀含果;四者阿那含果;五者阿羅漢果;六者辟支佛果;七者菩薩;八者佛菩提。是名實光八種。」
修證到智光,才有果位可得,必須經修念光、意光、法光、智光、實光後才能證果。
「神通光亦有八種,一者眼光,能見正色;二者耳光,能聞正聲;三者念光,能念過去阿僧祇劫所有眾生;四者性光,為觀性淨眾生之心;五者虛空光,以大神通光,遍到十方無量世界;六者方便光,具無漏智故;七者功德莊嚴光,為利益一切眾生故;八者智慧莊嚴光,為壞一切眾生疑心故,是名神通光八種。
「無礙智光亦有八種,一者智光;二者意光;三者慧光;四者佛光;五者正見光;六者淨眾生心光;七者解脫光;八者畢竟光;是名八無礙智光。」
總結能入觀「因緣」,即能緣起諸法之道理,所以佛陀起始說《大集經》,如來如是開示後,即開始講如何修證,於是繼續講《思益梵天所問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金光明經》等經典陸續開演,所以此等方等經約八年間宣講,為諸菩薩等宣說菩薩所行之無礙法門。
四、入正定聚
末法時期要能得《妙法蓮華經》者,佛說當學習四法:「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殖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前已說初二,現當說明第三法─「入正定聚」,「聚rāśī」即聚類、聚集之意。仔細解說「聚」者是「聚集」、「堆積」事業能成為善惡之因集業,稱為「聚」。
所以聚者有三聚(trayo rāśyaḥ):(1)正定聚,(2)邪定聚,(3)不定聚,略稱三聚。三聚者邪定聚、正定聚、不定聚。聚若是集積財富稱為財聚,若類聚成道資糧是謂正定聚,若聚集三惡道因緣是謂邪定聚;若遇善緣則成正定聚,若遇惡緣則成邪定聚,是稱為不定聚。
(一)、現談正定聚 samyaktva-niyata-rāśi:
1.samyaktva─梵語是「正」,悉曇字義解是依清淨莊嚴va真如性ta所造ka之禪定力ya於我法mi為根本中,能觀世俗諦sa無礙sam是為「正」。samyaktva有completeness , perfection,完整、完備之義。又有limited, concentrated,限制、集中意念。samyaktā─samyakttva(陰性),rightness, justness, correctness,正義,道德,禮義,Correction, accuracy; perfection,校正,精度;完美rightness , correct manner.
2.niyata─梵語是「定」,此「定」是依佛所說法釘住而修,不亂紀律是為「定」,不是指「禪定」的定,是有慧定之義,以慧悟道,與samādhi(三摩地、三昧)之定不同。niyata─disciplined, self- governed , abstemious , temperate ; constant , steady , quite concentrated upon or devoted to,紀律嚴明、自律、節制,溫和; 恆定,穩定,相當集中於或致力於…。
3.rāśi─梵語是「聚」,物事類聚、堆積,a heap , mass , pile , group , multitude , quantity , number,一堆,質量,樁,組,量多,數量,數字,意為聚積。
(二)、邪定聚 mithyātva-niyata-rāśi
一切眾生分為三類,其中,決定入於邪(mithyātva)中者之類聚,稱為邪定聚。mithyātva梵字悉曇字義是依我執、法執ma為根本i為禪修之依據居止tha,安主有為言說va自性ta中,如是不能得正定或正解脫。mithyātva又作邪性定聚、必邪聚、邪見際,略稱邪定。mithyātva─invertedly , contrarily , incorrectly , wrongly , improperly, to behave improperly, not in reality , only apparently Madhus; to no purpose , fruitlessly , in vain。與正定聚相反地,不正確地,錯誤地,不正確地,不正當地行為,而不是在現實中,只有顯然是馬杜斯。無目的,毫無果效地,無效。
所以定聚即是指造作五無間業者必定墮於地獄、餓鬼、畜生道,必定處於邪聚中,故稱邪定聚。此等之人,不具備成佛之素質,亦無法證悟佛性與佛理,故《成實論》言,邪定聚者必不入於涅槃。
(三)、不定聚 aniyata-rāśi
上述niyata是「定」,此「定」是不亂紀律的「定」,加否定詞a即是不定聚aniyata-rāśi,又作不定性聚、不定、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見際。其性正邪未有所屬,遇善緣則成正定聚,得惡緣則成邪定聚者,以其不定,故稱不定聚。
《大智度論》言能破顛倒者,稱為正定;不能破顛倒者,稱為邪定;得因緣能破,眾生分為如下三類: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分別而言,三定聚或作正性定聚、邪性定聚、不定性聚,或必正聚、必邪聚、不定聚,或直見際、邪見際、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見際。不得因緣則不能破者,稱為不定。
又依《釋摩訶衍論》之說,十聖為正定聚,三賢為不定聚,凡夫為邪定聚。十聖即十地之菩薩,以十地之菩薩皆已斷惑,證會正性,故稱十聖。三賢即地前之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成正、成邪尚不定論。
《阿含經》另說等聚、邪聚、不定聚,或善聚、等聚、定聚等三聚。按《俱舍論》所稱,見道以後之聖者斷盡見惑等,必定入於擇滅,即涅槃,謂之正性,此即正性定聚;犯五無間業者必定墮入地獄,此即邪性定聚,三惡趣稱為邪性;其餘依緣次第不定者,即為不定性聚。
四、如何修學正定聚?
如何學習正定聚呢?經云:「彼云何名為定聚?所謂知苦、知習(集)、知盡(滅)、知道;知善聚、知惡趣、知定聚,是謂名為定聚。」何謂正定聚?以正定聚故,不壞淨故。
菩薩摩訶薩已於無上正等菩提住正定聚。見諸有情三聚差別:一正定聚,二邪定聚,三不定聚。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見此眾生往來五道,令離邪聚立正定聚中,更不墮惡道。所有眾生當學習正定聚,令住正定聚,其邪定眾生、增上慢眾生一向皆無,不淨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一切皆無,亦無惡趣煩惱作惡趣業。若諸眾生於正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於正定聚取彼解脫,如來悉如實知。
聲聞、緣覺等雖未能入正定聚中,都基礎功夫不能偏廢,所以未知修行真實者,都得深入修多羅sūtra經藏中學習,修多羅為一切佛法之總稱。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類,此時又意譯為契經、正經、貫經。本意指由線與紐串連花簇,引申為能貫串前後法語、法意使不散失者。亦即契於理、合於機,貫穿法相攝持所化之義。
依不定聚菩薩(聲聞、緣覺)求定聚故,成就何等行得入正定聚,示現彼菩薩入正定聚修正因行,是故如來說此修多羅。此義云何?菩薩未證初地正位,雖無量劫習集善根,而未能得不退轉位、未得畢竟無怖畏處,心未安隱,常為世間苦惱所逼。未得菩提心根本慈悲心力,未得增上力故,以世間道智觀察十二因緣,如實觀有為行,以依世間道觀寂靜法界,求大涅槃無方便智故,墮聲聞、辟支佛地。
小乘觀四諦、十二因緣,大乘觀真如、實相。若墮聲聞、辟支佛地有三種失。何等為三?一者退失一切大乘善根種子;二者退失能與一切眾生樂因;三者退失薩婆若智(一切智)。以是義故,如來經中說言:「迦葉!譬如一切世間天人,雖復修治偽琉璃珠,而彼偽珠終不能作真琉璃寶。如是,迦葉!一切聲聞修戒定慧,及頭陀等一切功德,終不能得坐於道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譬如修治大毘琉璃,隨意能得無量百千萬億珍寶。如是,迦葉!修菩薩行故能出生一切聲聞辟支佛等及以人天。」依此義故,如來《寶積經》中說,菩薩有四種非善知識。何等為四?一者求聲聞人但欲自度;二者求緣覺人喜樂小事;三者讀外經典路伽耶等;四者習學一切文辭嚴飾。所有親近此四種者,但增世利不增法利。
五、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末法時期欲得《妙法蓮華經》者,第四者當「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此即是發菩提心,夫菩提心者,謂上求下化,自利利他二利不息。初發心當得自學自利,得堅固智慧後,才能實質來作到利益眾生之事。
當初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時,一切功德自在其中。如《華手經》言:「一切諸功德,皆在初心中」,是經如是說,要得佛神通無量,要得具足卅二相,要的佛十八不共法等,都是在初發菩提心中誘發而起。
菩提心一切諸功德,皆在初心中。此初發心有譬如蓮子,雖復微小,但種子烏皮之內,具有根莖、華葉、鬚臺,眾具頓足,是名蓮子;如是作一切成就,眾生初發菩提心,亦復如是;明解決定,慈悲誓願,上求下化,誓取成就,志不疲退,是名佛界如是作,是其真實義也。
漢譯本《華手經》,有稱《華首經》,其中所說:「一切諸功德,皆在初心中」;此經梵文為《Kuśala-mūla-saṃgraha》,Kuśala是善法;mūla是根本、根部;saṃgraha是抓集聚起。所以初發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獲得聚集之根本,要成佛者不能不發菩提心,自度亦要度他,若能如此,佛說一切善法都在於初發心中。
《華手經》云:「佛神通無礙,皆在初心中。佛相三十二,十八不共法,是法及諸相,皆在初心中。諸佛不虛行,象王迴觀法,及無見頂相,皆在初心中。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此諸波羅蜜,皆在初心中。如是諸功德,及諸餘佛法,當知是一切,皆在初心中。聲聞戒定慧,及眾神通力,如是等諸法,亦在初心中。」所以初發心即成菩提,意為有初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者,即能成就一切佛智與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