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雜經論集--
       
世俗人墮胎觀念與受戒者不能同日而語!   


請教老師:

現坊間對於墮胎似乎有二種說法,一說無過,因為尚無識神入胎,頂多是斷未投胎之人此世之因緣;另說犯殺業,需辦超度法會,否則婚前對女性,婚後對男性彼此之運勢與身體都有影響,故現各寺廟安奉『嬰靈』頗興,當然收入也頗興,佛法有較完整或系統的解釋ㄇ?阿彌陀佛~  (唐大德於臉書所提問題)

 

答覆:

既然我們無天眼神通、無宿命神通,不可憑己意亂說話,徒誤導眾生知見。就先來看看學學唯識學,唐玄奘法師《八識規矩母頌》,第八意識頌云:「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要看的是最後這兩句,「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此句「受熏持種根身器」是講過去所熏習之業緣,此業緣是染污第八識所藏,它因無能力擺脫業緣糾纏,就會於六道中輪迴,「持種根身器」時,就會有五根與色身,也能共業產生這個器世界。若是有善因緣出生於人道,就會「去後來先作主公」。「來先」就是一受胎(父精母卵結合)時,八識中陰即入住,不然此受精卵就不能繼續發育,就會被子宮重吸收,即是不受孕,這叫做「先來」。「後去」是指人死後,雖然心臟不跳,但神識還在,眼、耳、鼻、舌、身等識中,耳識最後關閉(失能),之後八識轉成中陰識脫離,這脫離次序約為前五識、六識、七識與八識,在此八個識中,是第八識最後去,最後才脫離,所以說是「後去」。

「作主公」看《論義》如何說:「以吸父精母血及己靈引種三和合相,而成胞胎。以七七四十九日後,成六根之體。又胞胎內,心肝脾肺胆,乃至毛髮爪齒等,及心意識者。」「作主公」是阿賴耶八識住入胎中時,即能繼續發育成胎,所以才會有發育成心意識者。心意識者大略言之,心是主體,意與識是心作用之兩面。所以心是指「作主公」之阿賴耶識,意與識者是七、六識與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等識)等。

請問「尚無識神入胎」是何個阿羅漢、菩薩或佛所說?說此話的人是懷過胎?生過小孩?還是有八萬劫天眼通?若識未入胎,等出生了神識才入,怎有孕婦去聽熱門音樂,搞得她胎兒晚上不得安寧,而雙腳踢她媽媽肚子,整晚都在表示抗議?其他就不想多談了,說來說去都是瞎子摸象,依聖者之言準沒錯,就不要落入戲論中。

再談受戒者是發誓依戒成就道業,所以無作戒體於受戒中得,也是此戒體維護受戒者向清淨心走去,得最後死亡時,心能不迷而生淨土。什麼情形下會失掉戒體?內心失去當初的本願,如不殺生,「因緣法業」四緣成就,就犯根本戒,不得懺悔就失戒體。在受戒發願時,我們跟諸佛、菩薩發願:「我要持這條戒。」請諸佛、菩薩保護我能成就道業。那時所發的願,力量很強,它支持我們,看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種堅持不動的心,這叫做「得戒體」。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那份光明與自在,不違背戒律得心自在。

戒殺之律法為:「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如淨界法師所說:「只要這個神識一入胎,就叫做『有情』。好比你看一個懷孕的母親,雖然她肚子裡的嬰兒還沒有生出來,甚至於只是一個很微小的受精卵,還沒有長出人形,從戒律上來說,他就是有情眾生了,因為他的神識已經入胎了,就算是一個生命體了;假設我們加以破壞、殺害,就犯了殺罪。」

至於未受戒而犯殺業(墮胎)或無學戒時而有意墮胎犯殺業,因您還沒受戒、沒學戒,沒有想要成聖、成佛,所以不關佛菩薩的事,因您沒受戒,誓言不殺生想成聖人,故說沒有犯戒。但性業方面的罪不管受戒者、不受戒者都要受報,殺盜淫妄四者是性罪,故意墮胎是殺業,會受惡道報。有沒有現世報?就看那個墮胎的人,本命夠不夠強健,以及胎兒神識瞋心是不是很熾盛、不甘願。若您過得很健康也就好了,若是身體從來就沒健康過,那就有可能墮胎之殺業正受著現世報。這些說有說沒有,都是戲論無用,當事人自己體會就可以了,跟別人也扯不上關係。

若這樣簡述,還是沒有說清楚,不能理解,那就抱歉了,不要耗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阿彌陀佛!

 

附錄:

釋「去後來先作主公」之義

《瑜伽師地論》(五識身相應地)云:「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

「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kalala胚,雜穢、黏稠)。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所,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所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識先入住),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來先),即從此處最後捨(去後)。」


[ 雜經論集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