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9)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師父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第二()

前介紹七聖,包含(1)隨信行、(2)隨法行、(3)信解、(4)見至、(5)身證、(6)慧解脫、(7)俱解脫。現解說(3)信解。

 

(3)信解(adhimukti)adhi 是介係詞prép,在……上。mukti被解放、被釋放的、退伍的、被免除債務等,也有消失的、隱沒的、失蹤的、遺失的等義,也有死亡的、消滅的、消亡的等義,故adhimukti依信而得勝解致解脫者,又作信勝解。為鈍根者修行階位之名,乃七聖之一,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與「見至」相對。《俱舍論》云:「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此謂諸鈍根者於見道位中,本稱為隨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則稱信解。《占察善惡業報經》云:「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

我們在講七聖位,講好久了。前兩個是「隨信行」與「隨法行」。現在再來講第三個「信解」。我們第一個講信法,有信才能相信、去做,因為一切法都是從信心起的,信心起不來你就不想修。信解的梵文是adhimuktiadhi是在……上之意,等於說是介係詞prépmukti則是解脫。這個解不是了解的解,是解脫的解。mukti就是解脫,這個字你常常在咒語上會看到。那mukti解脫在哪裡呢?在adhiadhi就是在……上,所以整個詞是表示--在解脫的法上你已經起了信心、也能夠了解、也能夠做到。

進一步講,mukti被解放、被釋放,或者當兵的退伍、被免除債務等等,都一樣是用mukti表示。它也有消失的、隱沒的、失蹤的、遺失的等義。好比說,如果你不在意肉身,它就等於消失掉了。至於隱沒、失蹤,如果你證到解脫,黑無常、白無常要抓你也抓不到,因為你心都不動、解脫了,猶如隱沒、沒有影像、失蹤了、抓不到、遺失了。但這個詞主要還是用在解放、解脫上,偶爾也有死亡、消滅等等的意思,這裡把解釋全部列出來,是為了要讓各位能多知道一點。

adhimukti依信而得勝解證得解脫,叫做信解。你由信仰、由了解,像剛講的已知、已證、已斷,由這些更進一步的了解,那麼你就起了信心,然後也去做了,得到勝解然後也證得解脫,這便叫做adhimukti,亦即信勝解。乃鈍根者修行階位的名稱之一,七聖之一,或者十八有學位之一。這聖人總共有二十七個賢聖,那後面的九個是阿羅漢的位置,有九種;前面的是有學,已經向阿羅漢、阿那含了等等的,但還是要學習斷內在的習氣、學習佛法、消除自己的毛病,所以這總共還有十八位。這裡專指鈍根的修行者,因其根鈍要加倍用功;利根的,一句話他就了解了。所以才特別說是鈍根的,要按部就班的這麼去熬。換言之,修行就是沒有什麼捷徑,要按部就班這麼去加緊用功,才能夠學習到的信解,進入十八有學位之一。那我們在講七聖,現在是在講第三聖者,越往後是越高段。

與「見至」相對,信解再進一步是見至,下面會再介紹見至。這些都是在講修行的境界。信解再修下去,下一位就有見至的位階。《俱舍論》裡面這麼說:「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表示已經走到可以捨得兩種的果位名稱,哪兩種呢?叫做隨信跟法行。這兩者上面我們講過。已經捨掉這兩個或者超越這兩個位階,那麼你就可以證得第三聖人信解的位階。最後一階法行之中有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做到了你就會轉入信解的聖位,然後再進入見至,所以捨掉隨信、法行,就能繼續得到信解、見至這兩種聖位。

此亦由根鈍利差別。如果你是鈍根的,就要這麼一步一步來,從隨信、法行,經過煖、頂、忍、世第一,然後再證得信解,一步一步來;利根的,他可能一天就會突破隨信、法行,然後進到信解。所以古代我們看經典在講,有人是利根的,一聽聞佛法他就懂,然後他就在裡面把習氣毛病都控制了,就這麼一轉,他馬上就證果位了。

海比丘就是這種利根的人。以前阿育王曾建造了一座監獄,命名為快樂地獄,找了一個大惡人來當獄卒,任何犯法的人一進入這個活地獄就出不來。當時有一個出家比丘海大德,(因為他是父母親在海上生的,所以給他取名叫做海),因為托缽誤闖,像小兔子誤闖叢林一樣,跑進快樂地獄去,他要出來,壞人不讓他出來,宣言:「你進來了就出不去!」海比丘只好央求惡人說:「不然你給我七天,我在這裡只七天。」惡人同意:「好,反正你都要死,給你七天。」海比丘在這七天之間就一直思惟,認真思惟。

我們沒有碰上生死關頭,當然就悠哉悠哉、要修不修、要聽不聽的,今天來聽課了,明天就休息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如果說你知道明天就要死了,看你要不要認真思惟!海比丘當時就很認真修,思惟:「我是怎麼樣?為什麼我會執著?要怎麼放下?」結果七天內真的讓他悟道了,悟道以後不得了,這個惡人先說:「時間到了!第七天了!」就把水煮滾,將他丟到滾水中,他卻如如不動的端坐其中,無論水如何燒滾、沸騰,他絲毫都不受影響。這就是他七天裡面悟道了。我們凡夫才有差別相,認為這個水熱的,會燙死人;證道的人,暸知這些法都是虛幻的,所以如如不動、不受影響。

倒過來是這個壞人嚇死了:「怎麼這個燒不死、燙不死?」所以趕快去叫阿育王來看。那時候海比丘他已經有宿命通了,所以他對阿育王開示:「你不要忘記當初供養佛陀沙塔的因果,你現在會作王,是你用沙塔供養過佛。」「過去世有兩個小孩子在路旁堆沙、作塔,剛好有佛經過,佛身發光,小孩看了就非常的歡喜,把所造的沙塔供養佛,佛當場接受了。」但沙是很粗糙的,此因果的業報便是後世阿育王出生時,皮膚很粗糙、很難看,連他的父王都很不喜歡他,比較喜歡他哥哥。

這個海比丘就跟阿育王點醒這樁往事,告訴他:「你過去供養過佛,所以你才能成轉輪聖王統領四分之一。轉輪聖王領四天下,你是領四分之一。等於世界裡面的四分之一都是你的。所以你也不要忘記你過去發的願,要護持佛法!」從那時起,阿育王就把過去不好的惡念、殺念轉過來,就開始弘揚佛法,這些都是有因有果的,阿育王是這麼被海比丘所度化的。所以海比丘是利根的人,七天裡面他就悟道了,這也是過去有因緣。然而鈍根的人,就要這麼由隨信、法行到現在的信解,這麼步步去修行。

此謂諸鈍根者於見道位中,你知道什麼道理了、見道了,要走正確的路已經了解了,本稱為隨信行,及至修道住果時,住就是住在那個位置上,七聖裡面,你知道隨信、或者是法行、或者信解等等,到道住果時,則稱信解。到第三聖位、聖人的位,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通常我們在修行過程之間,碰到不好的、恐怖的,就會害怕,所以不恐怖就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重點。恐怖什麼?懼畏親人或者自己要死了、或者害怕財產沒有了、恐懼工作保不住了……等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害怕。就心理狀態來講,你知道究竟第一法的話,就能心不動,這個很重要!

面對因果報應時也是這樣。能夠安住,你的心就OK了;就怕你一起心動念害怕、一起恐怖心,就完了。但這個容易做嗎?要是能做到就是阿羅漢了,哪有那麼簡單!再以以前講好幾次的故事為例,聖人在印證徒弟時,都很巧妙。弟子如果說他得到阿羅漢了,以為什麼都不怕、沒有恐怖了,師父就說:「好,你出去留學。」徒弟外出,途經荒野,然後師父就來考驗他了。師父已經證到阿羅漢,當然有神通會幻化,先化出五、六個商人,然後後面就化有百來個強盜騎著馬追殺。

普通修行人都很慈悲心,看到人家打打殺殺,會起雞皮疙瘩不忍看,有時候連殘暴的電視鏡頭也看不下去,會把頭轉過去說不要看了,尤其有一些被槍殺、被殺砍的畫面如果播出來,你心裡會覺得這個好殘忍,不敢看。我們有位小朋友,看電視如果看到這種狀況,就趕快跑,跑到門旁邊,但是一邊想看一邊又不敢看,因為喜歡看電視,但碰到殺殺打打的又不敢看。我們一般人差不多也是這樣。剛講,弟子說已經證得阿羅漢,所以他的師父就用這招考他。當然那些場景是幻化的,可是已能測試對方有無恐怖之心。所以你對自己的事情也好、對外在的事情也好,看都看了,不要動心。像這樣不感恐怖是很難的。《心經》你背了多少遍?唸過多少次「無有恐怖」?你要注意「恐怖」這兩個字。為何會恐怖?會怕死、怕怎麼樣的…,每個人恐怖的事項不一樣。而阿羅漢到最重要的關頭,連恐怖心都沒有了。

所以你如果是利根的話,就很容易這麼悟入上來,進展很快很快;而鈍根的,就按部就班這麼去修,有三階段,三階段裡面又插了四善根,所以我們講了三個聖位其實裡面已經有七個了。這樣利根的得到修證的道理,見法以後要能夠得理,得理就是究竟解脫、不恐怖,這麼樣才是「見得」。見道沒有什麼究竟,但是有的人根本連見道都沒有,還自以為修得很好了。因為他根本沒聽佛法,也不知道真正要怎麼修。也許一生之中打坐、做什麼,轟轟烈烈搞了半天,卻連四善根之煖、頂、忍、世第一都沒聽過、沒經歷過,苦集滅道也沒聽過,這就是沒有見到道。

很多網路上所謂的高人,把自己講的天花亂墜,什麼我能心通、能靈通…,怎麼樣啦,你在美國、我在中國都可以互相通,而一談到佛法這些就說:「哎呀!這不必講那麼複雜!」他確實無法講得那麼複雜,因為他根本是外道,不是在修佛法的嘛!所以你修佛法,聽這個,就一定要聽進去,起碼你以後講不會亂講,不會講了半天的明心、見性啊,卻連到底該怎麼是明心、怎麼是見性、過程怎麼?一階一階上來,你都搞不懂!那怎麼能叫見道?所以佛學院科班的,也在學這些。但假如讀了佛學院,光是懂名相又不去做,那也無用。

那得了以後呢?得由因之見而至果之見,你從因進入,然後修行過程之間就慢慢的這麼體會,到最後走到了、果現了,你才明白,果真要親自走過一趟才是自己的。不然光聽人家講半天的怎麼開悟、怎麼明心、怎麼見性、怎麼轟轟烈烈,或你把書看的津津有味,聽到、看到的都只是別人的東西。你到底有什麼好處,沒有!所以你到果之見時稱為見至。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這不怖畏很重要。

遠離誹謗,因為你有正知見,就不會亂毀謗人家,你懂得過程怎麼樣,你自然懂這個人講這個話,是在哪一個階段。你不要說你是開悟,都說別人沒開悟,你講這種話表示你真的沒開悟。過來人他就知道,哪個人是小學一年級?是二年級?還是初中一年級、二年級?他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你從信解證得的話,你也應該在過程之間懂得差不多。那又怎會去毀謗人家?不會!同時也知道戒律,不會隨便亂毀謗。當因果報應來時,你也不生怖畏。

對於法懂了,你就會遠離毀謗,不會去亂批評別人,這樣得正知正見的心,不會有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是怎麼樣?一個文字寫的很好的人,不見得真的開悟,因為他行為不是這樣,言行不一,這是邪智、邪的智慧,邪智就因邪見、執著偏差法。佛法是方便講,你在幾年級我就講幾年級的法給你聽,聽了以後你要把它放掉,為什麼?修忍法。

法聽得懂是最重要,不必要強記錄,懂了就「忍」,忍還有什麼好記的,懂了就好。但也許剛開始聽的人,對於名相沒有那麼熟悉,是初次聽到的名詞,很新鮮、怕忘記,當然要抄抄寫寫,這個難免,但有時候最重要還是聽、放下、懂。但往往你又沒有那個境界,有聽也沒有懂。所以總歸來講,上面的隨信、法行,煖、頂、忍、世第一,你要是全部通過的話,人家講什麼境界或名相你也懂,佛法到後面講的你都懂,懂的話,這樣見到果時才是見至。能信解故,能夠信解,所以能得正知見。

 

(4)見至(d4=6i-pr2pta)隨法行之人入修道位d4=6i是視覺、視力、觀看、看法,又有幻象、異象、幻影,pr2ptapr2p pp過去分詞,有遇到、碰到、夠到、觸及到之義。所以d4=6i -prāpta譯為見至,又作見到、見得。見,指無漏之智慧,意謂以殊勝之智慧,而達至證見真理。七聖之一,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俱舍論》云受教之利根者,人於斷情意煩惱位(修道位)時之名稱。以利根者自見法而得理,故稱見得;以得由因之見而至果之見,故稱見至。反之,鈍根者依信殊勝,而得信解。

再下來講第四聖人的位「見至」,d4=6i-pr2ptad4=6i是看,prāpta是到。d4=6i這個字是幾合字?四合字?沒有,這算二合字,d4=6id4=6i是視覺、視力、觀看、看法,又有幻象、異象、幻影等等意思,prāptapr2ppp過去分詞加一個ta,有遇到、碰到、搆到(就是修行能走到)、觸及的意思,所以漢文直接翻作見至,見至就是隨法行之人入修道位。前面第二個是隨法行,隨法行要做煖、頂、忍、世第一的四善根法,四善根是四加行,你從密教開始修起就是四加行,四加行裡要拜佛,第一階段拜十一萬,第二階段拜三十萬,總共四十一萬,拜到你這個身體氣通,所以發熱、有如啟動了心靈穩定狀態一樣。煖位,氣起;頂位,入心,要修忍位,到世第一法,這都是在隨法行之間要修的。所以隨法行的人,入修道位;見道位只是看到道路,看到過程是這樣。搞懂了,你要去修!所以隨法行,進入四善根、四加行修之後,你就可以證得見至。

上面講有因,種了因然後果至了,就是見至了。梵文drsti-prāpta稍微順便記一記,譯為見至,又作見到、見得。見,指無漏之智慧,什麼叫無漏呢?有見沒有到就是智慧,有聽沒有進就是智慧。對我們平時的生活、人事物所面對的,都要用無漏智慧去面對它,然後內心起了種種的習氣、毛病、妄想,也要這麼去面對它,所以這種能做到了,叫做無漏的智慧。不要有煩惱、不要有恐怖。好的不恐怖,壞的更不要恐怖,這麼練、練又煉煉的話,你以後智慧就會現出來。意思就是說以殊勝的智慧來達到證見真理的人叫做見至,我們在講七聖位這是它的第四聖位,也是十八有學位之一,也是二十七賢聖之一。

《俱舍論》裡面講,受教之利根者人於斷情意煩惱位。信解是鈍根的人;馬上很快就證到果位的、見到修行果的,那這個就是利根的人。比如說感情領納作用的煩惱,在修道位之中要斷。剛剛已經講了,已知、已證最後才是已斷,如果還在修,根本還沒斷,那還沒有一點樣子,全部斷,還有大斷、中斷、小斷,就是我們習氣,我們習氣斷不可能一下全部斷,從大的習氣慢慢斷,斷中的習氣,慢慢斷,斷小的習氣,慢慢在那裡放下、放下,不起作用,慢慢得斷。你嗔心很重,動不動就要發脾氣,到最後心情不好不發了,到最後連心情不好的心也沒有了,到最後覺得很好笑,覺得發脾氣這個動作很好笑,不是那種言語的嘲笑,是覺得你講這個罵人的話也蠻好笑的、不痛不養,這樣的話就斷啦。

所以佛法這三轉很重要,你見道,見道沒有用。你光知道怎麼走沒用,因為你光是知道卻不去走,當然沒有用;你要去走,走才會到,所以見道位以後就是修道位,修道位後要證得。利根的人很快。有時候我們看經典,會覺得釋迦牟尼佛那種智慧很不可思議。別人練了幾十年的功夫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將此講給祂聽,祂馬上閉著眼睛想一下、動一下,習氣毛病轉一下,就到了,證到以後還覺得這樣也沒有解脫、留一個尾巴,祂也知道!因為祂是累劫修了好久,再來要成佛的,哪個法門有沒有根本解脫、對或不對,祂當然都知道。只要是還執著解脫的心就等於是沒有解脫。

為什麼祂師父跟祂講:「到最後,心情很愉快、沒有罣礙」祂也知道不對?祂師父沒有罣礙,是因為天天自己在深山野外這麼悠哉悠哉,什麼事情都不做,但這種哪裡是解脫?應該是要事情照做,進去人群裡面照樣跟他們攪和、照樣可以跟他們生活,然後可以轉他們,不被他們轉掉,這才是真正解脫,已無住於解脫或不解脫。所以祂想一想,這師父這樣講,表示還不是究竟,還執著那個快樂,也不敢真的放下那個快樂。這樣不就是還有執著?我們網路上的朝聖文章,為什麼會不厭其煩的把這些對話都列出來呢?你要有心去好好讀,他們一問一答之間的對話,「為什麼這樣對話?」這才是我們要思惟的。現在講的佛法名相,泰半都是離我們很遠,但是你去看這些文章,就會看到祂外道師父這麼講,然後祂怎麼回答,這一問一答之間,怎麼溝通、怎麼解脫出來?你不要小看這個看故事文章,不是光看故事,是看祂腦筋怎麼去轉。利根的人這麼轉,就到了,一曉得那些修道位、見道位什麼的,他念頭轉一下,這之間馬上就悟道了,利根的人就是像這樣。

以利根者自見法而得理,故稱見得;以得由因之見而至果之見,故稱見至。現在回過頭來講見至的道理。見到修行的因?每個人修行都要回想,你過去剛開始是怎麼,原來那個因是這麼樣,所以你會有那種成就,是怎麼成就,你自己很清楚。剛開始碰到時,你還不清不楚,然後你碰到事情,用了什麼心態去轉;或者又碰到某件事情搞不清楚,而佛菩薩教你一下,你就懂了。這些因變為果,果中有因,一路走下來,你就會漸漸清清楚楚,心地上的轉變為善境界,這是見至。不是說你中間都不清不楚,然後就說你開悟了、成佛了,那樣的話,應該是鬼神在耍你,你著魔了都還不知道,還大言不慚自稱是什麼佛、什麼菩薩、什麼幾地菩薩的。

所以為什麼要深入經藏?如果你知道初地菩薩有什麼境界,二地菩薩有什麼境界,這些你都清清楚楚,雖然沒有走到,你也不至於亂講自己證到什麼境地。不見其因怎麼見其果?基礎指標都沒做到,何來證果?所以為何要深入經藏?就是藉以勘驗之用。萬一你自己進不了經藏,就要聽人家講;叫你自己去翻這個經典,不見得你可以碰到,守護神都守護著,就算讓你看到也讓你迷糊看不清楚:明明有正知見的看的是這個意思,你看的是另外一種意思,表示你還不該得之。

所以這是很奇妙的,你要懂得這些見至名相,不是隨隨便便講一講,看到什麼幻象、看到什麼天、看到什麼就是怎麼樣果位,那些都跟見至無關。是要看到你心裡是否清淨,有無恐怖心,是否因緣都已轉不了你,這才是真的!相對地,你看到鬼神、看到忉利天玉皇大帝、看到另一個世界、或者三千大千世界,那又怎樣?跟你的的果位證得清淨不清淨,一點都沒關係,那是副產品。

假如你說已得某果位、得阿羅漢了,你卻沒有對應的神通變化,那你的阿羅漢這必然是假的!果位與能力這兩邊一定要相呼應。倘若你說有果位,卻沒有該有的神通變化,那你是哪門子的果位?你說你阿羅漢,阿羅漢要有六神通啊,你又沒有,連一通都沒有,怎麼算?我們講過,光是菩薩之肉眼,就可以看百由旬、千由旬,百千由旬了,那你都看不到,還講自己是菩薩,豈不是大妄語?所以我們懂經典時,可以印證說我們自己到底有沒有那個功夫,沒有就沒有,不要自己亂說「我是怎麼樣、我是怎麼樣」。最後一句,反之,鈍根者依信殊勝,而得信解,這在講上面的,比較鈍根的人依信位而慢慢修,然後證得解脫的信解。

七個聖位講到第四了,還有另外三個,這些給我們一個關於境界道路的指標。我們要懂。真的要有心成就的話,都要認真去做。現在有一個機會,就是讓你用悉曇咒語去觀。沒有氣的,把氣誘發起來,起碼要身熱、要心煖啊,丹田發不起來的要多觀。悉曇課講了那麼久、那麼多,你們到底有沒有認真在觀?光是「阿、阿、阿」這樣觀,丹田它就會發氣,你有沒有去觀?所以不要光聽、光理解,沒有用!要去做,還有很多法在那裡等著你!「阿」觀完了,還有「a ra pa ca na」、還有後面四十二字母,都要試著去做。

 

(5)身證(k2ya-s2k=in),雖未以慧盡諸漏,身已證八解脫。k2ya為身,s2k=ins2+k=in,目擊者、目睹者、旁觀者,觀眾,轉為證得之意;k2ya-s2k=in,七聖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又作身證那含、身證不還,即不還困中,利根之人依滅盡定,得似涅槃法,身得寂靜樂之聖者。《大毘婆沙論》云:「世尊安立身作證,名想受滅解脫。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說為身證。」關於身證之得名有二說,說一切有部以滅盡定為無心定,若於身中生滅盡定之得,即身得寂靜之樂,稱為身證;經量部則以出定後,緣滅盡定之寂靜,以此極似涅槃法,由得及智現前證得身之寂靜,稱為身證。大乘乃就譬喻以立身證之名。

一切有為法,在有為中不做有為想、不做無為想。什麼叫有為法?什麼叫無為法?什麼叫做身證呢?身證:身者,k2ya;證者,s2k=in。雖未以慧盡諸漏,身已證八解脫,雖然到這個時候的聖人,不能夠用般若智慧消滅掉種種不善法、種種習氣毛病,但是他的身體已經證得八種解脫(astau vimok=ā`,謂依八種定力而捨卻對色與無色之貪欲,也稱八背捨),八背捨、八解脫,捨棄八種不如法,得到八種平等性智。所以在三、四禪定時,證得八解脫(八背捨),用身體成就。身體沒有成就,心就沒有辦法成就,所以身體要先突破,才能讓智慧滅盡種種不清淨的法。

k2ya-s2k=ink2yas2k=ins2+k=in,就是目擊者、目睹者、旁觀者,觀眾的意思。k2ya-s2k=in,目擊身,直接親自看到你的身,或者在旁邊看到,旁觀、當觀眾的意思。七聖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又作身證那含、身證不還,即不還困中,身證那含,所以已經快要得到阿那含的境界。三禪進入四禪的境界,那含處還有回,阿那含就不回,所以身證那含、身證不還,最後得到不還果。在阿那含的境界,剛開始沒有辦法滅掉種種不清淨法,到身證得八解脫時,就有五種神通,除了入世間四禪所得到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通以外,又證得漏盡通,雖然漏盡這裡還沒有盡,阿羅漢才會漏盡,但是總是有一點點消息了。也因為他得八解脫,雖沒有完全漏盡,但已有得到五神通,所以是不還果終。利根之人依滅盡定,得似涅槃法,身得寂靜樂之聖者。

《大毘婆沙論》云:「世尊安立身作證,名想受滅解脫。滅盡定nirodha- sam2patti,又作滅受想定、滅盡三昧。乃心不相應行法之一,即滅盡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於無心位之定。換言之,是滅除你內心的念起念滅,不再讓你的心受一切外境所影響,而能得到三昧(sam2)的這種定。你心裡面沒有習氣毛病的話,對於外境的干擾、牽引,便都可以安住。這種有時候叫做受想滅盡。受是感情作用,想是自己內在的心念、或受外界感召的念。受想滅盡,表示受與想都沒有,這種定已經是無為法裡面倒數第二個,滅受想盡定第五無為,再上去是真如無為。像大迦葉尊者就是處在這受想滅盡定中,在雞足山中,離現在五億五千年後把衣缽交給彌勒佛,交接以後祂才入滅。

所以你修外道得四禪五神通,不修到身證的話,仍沒有解脫、沒有成為聖人,不是阿那含,只是四禪天的天神。所以我們學佛法的好處就在這裡:能懂得比較透徹,也不易走偏。世間禪跟佛法差在哪裡?一定是身、心兩邊都要超越,不能說光是身體打坐入定幾千年都不出定,不出定是不究竟的定,那種定是會退轉的,氣衰退了就退轉了。佛法講的是用一切智慧轉一切不清淨法。這裡講,利根的人於滅盡定中,受陰解脫,憂、喜、苦、樂滅掉了,得到捨受平等。所以到了這種阿那含境界的人,雖然並非得到阿羅漢,但感情作用已經受控制,憂、喜、苦、樂的覺受沒有了,不只是淡薄,是沒有了。

「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說為身證。」因為他身氣旺所能使心不動,執著這身體氣的存在,於是此定從身力所起,身就包括五根可以面對六塵,所以這裡會出現五神通,是因為你的身體氣旺,三禪、四禪境界時身體氣已經很旺,四禪時身、心兩邊都要能夠成就,入一境性。在此之前,心還沒有完全到漏盡通,但身已能引起一切力量。所以說阿那含的行者,以身證來體會身體自性有什麼功用。至此眼、耳、鼻、舌、身一定有起種種的異相,當然也會起五神通,也有起種種自性,可以導出一般世間禪定行者既有的自性功用,且都能體會。所以起心動念,身體都讓它成就,這種叫做身證。

關於身證之得名有二說。為什麼叫身證,有兩種說法。「說一切有部」的這一派(Sarv2sti-v2din即專弘阿毘曇的行者),認為:「以滅盡定為無心定,稱為身證。」不想起心動念去感召一切因緣,所以滅受陰、滅想陰,這樣沒有心的定,叫做「無心定」--對因緣不應,守住自己,所以稱為無心定。「若於身中生滅盡定之得,即身得寂靜之樂」,如果說身體上得到滅盡定的話,這個身體就得到寂靜、心安,而身體能夠安住就很快樂。所以是從身來講,叫做身證。

「經量部則以出定後,緣滅盡定之寂靜,以此極似涅槃法,由得及智現前證得身之寂靜,稱為身證。」至於「經量部」的這一派(Sautr2ntika,為小乘二十部派之一,係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之部派),則從出定後緣滅盡定之寂靜來看,因為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他們在修行中都是長期在打坐,阿羅漢七天出定一次,托缽一次;辟支佛二個禮拜出定一次、托缽一次。都是七天、十四天(半個月)出定一次。到身證的聖人,打坐下座出定以後,心還是很安定,寂滅、寂靜,感情作用不在。所以這種樣子,心寂靜不動,所以很像涅槃法。由於他得到這種滅盡定的寂靜,以及他的智慧現前,證得當時身體的寂靜,所以叫做身證。總個來講,身證就是以身體為主,做到身心二者皆能得到初步的安定、寂靜。

就大乘佛法而言,「大乘乃就譬喻以立身證之名」,簡單講就是用譬喻以立身證之名。因為要用一個法來說明,所以把它立一個名字,叫做「身證」,這樣縱使未證到心的絕對清淨,起碼已能以身來證得想得到涅槃法的寂靜,但總是不究竟。這是五解脫的聖人。

 

(6)慧解脫(praj#2-vimukti),身雖未證八解脫,以慧永盡諸漏。praj#2是認識到、意識到之義,辨認自己所在的地方、判明方向,轉向定神、鎮靜、使自己清醒些之義。亦有區別、辨別、識別之義。此處曰般若慧。vimukti是解放、解救、釋放、放出、拯救之義,與上述mukti義都相似。慧解脫指僅由無漏之智慧力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之阿羅漢。為阿羅漢之一,七聖之一,九無學之一。

第六位聖人,慧解脫(praj#2-vimukti),是用般若空慧來得到一切業的解脫,對身證有一點定,自在在定。慧解脫主控在慧,而最後俱解脫是定慧兩者皆圓滿,如真正阿羅漢即是俱解脫。praj#2是慧的意思,而vimukti正確要唸vimaukiti,(mu中間插一個a),這是解脫之意。以前我們較直接唸,不符合梵天所唸,所以你如果要上梵天的話,要學習正確的梵音,方與色界天、梵天講話較能相應。慧解脫是身雖未證八解脫,而以慧永盡諸漏。慧解脫的聖人,雖然身體沒有證得八解脫,但是他的智慧永盡諸漏,心裡面沒有不清淨法,習氣毛病皆已控制住了。所以一個在身證、一個在慧證。這兩個如果都圓滿的話,就是後面所說的俱解脫(第七個)。有身證那只是初步,而偏取慧解脫者又得不到身體的五神通,僅證其一者都非究竟,所以應當兩邊都要證得。

praj#2的一般解釋是認識到、意識到之義,我們說智慧認識到因緣果報的法,意識到外境的種種現象,這些叫做praj#2。或者是辨認自己所在的地方、判明方向。當然我們說修行的方向,對於你修到哪個層次、哪個境界,多少都要懂,不要誤判,若沒有那個境界卻自己說證到那個境界,那就會成大妄語。除此之外,還有轉向定神、鎮靜、使自己清醒些之義。假使心不定,或精神恍惚,這些都不竟竟、不好,要把它轉成定神,就是神志比較鎮定,或者是頭腦能夠比較清醒一點,不受外面所影響。

praj#2亦有區別、辨別、識別之義。如果沒有這種能力的話,不知道世間法是什麼、出世間法是什麼;不知道空有不二的境界是什麼。這樣就是沒有智慧。所以對於修行過程與方法,有能力搞清楚的話,就是具足智慧,連用慧也能解脫。以上講的只是直接翻譯意思過來。通常praj#2就是所謂般若慧,pra就是唸「般pan」,這是二合字,「若」又是發中古音,praj#2合起來講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大般若經》、《金剛經》在講的般若智慧。所以你雖然學了《金剛經》、《大般若經》、《大藏經》,有慧解脫的能力,事情看得清楚、心不動搖,但假若沒有後面實際神通變化的基礎,那也不行!所以兩邊不能偏廢的。你說佛法講要慧解脫,要慧解脫你身體也要有成就,不是光練心不練身。

所謂的vimukti ,有解放、解救、釋放、放出、拯救之義,與上述mukti義都相似。加vi進去,它是前置詞,有「更」的意思、有得到解脫的意思,所以前置詞依它的字,有時候有一些語意不是很一致的,就要看字典裡面怎麼分解。慧解脫指僅由無漏之智慧力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之阿羅漢。沒有煩惱的這種智慧力,來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的阿羅漢。只會用智慧來觀內在的因緣法,或者是觀內在的妄想、不進入煩惱的這種阿羅漢,叫做「慧解脫阿羅漢」,是九種阿羅漢之一,也是七聖之一,也是九無學(九無學就是九種阿羅漢)之一。七聖是現在在講的,所以這七聖人阿羅漢道都要經歷過,最終才真正得到阿羅漢果。

 

(7)俱解脫(ubhayatobh2ga-v1mukta)ubhaubh變來,意為雙數之義,yatyadya變化而來,意為一對,ubhayatas意也是一對、雙數,bhāga為行為,令人愉快、愜意、美好、恰當、合適、正確的結果。俱解脫是斷煩惱、解脫二障,於定、慧得自在成阿羅漢之謂。阿羅漢由慧力離煩惱障而得慧解脫,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即由定、慧之力,而煩惱、解脫二障俱離,故稱俱解脫。俱解脫有三根,即修四禪定中一至三禪為下根,具四禪為中根,就無漏禪而修觀、練、薰、習為上根。故身已證八解脫(八勝處),亦以慧永盡諸漏;即於煩惱障、解脫障俱得解脫。

第七位聖人,俱解脫,是定解脫、慧解脫都得到了,真正是得到滅受想盡定,這裡是兩邊都俱足,就叫做「俱解脫」。

俱解脫ubhayatobh2ga-v1mukta,前面這個ubha,是由ubh變來,乃字根加個a,意思為雙數之義,就是得到這定解脫、慧解脫二個,故稱為「俱」;再來yatobh2gayata加上ubh2ga,其中auo。而yatyad都是由ya變化而來,意思為一對;或者從前面整個看,ubhayatas意也是一對、雙數。可以說,二種拆法都有「雙」、「對」的意思。至於bhāga是行為,令人愉快、愜意、美好、恰當、合適、正確的結果。能夠令人心安祥、愉快的結果,這種是在講心的狀況。如果後面再加上vīmukta(解放、解救、釋放、放出、拯救之義)的話,便是六根解脫了。以上俱解脫義代表二種非常殊勝、愉快的解脫境界。

對照梵字字母加以個別分析的話,就能看出表面的淺略意思,或者具體意涵是什麼。所以你想知道字的意思怎麼合成的,就拿到網頁上reader分析一下。我們外行人在學梵文,要能夠充份、多方面的去分解它。而且現在從悉曇課學到的六合釋很重要,看六種複合詞怎麼變化,研究什麼詞加什麼詞連接起來後,造成什麼意義上的變化。像剛才講的這些詞,就是把每個字去拆解,到最後再連接起來解釋。不過reader進去後,我們常常看到雖有出現字,但未必是適合的、需要的,所以這禮拜告訴過各位,read read了,但分析出來的可能不是你要的,你要知道如何取捨。

再來看俱解脫是什麼意思。就是斷煩惱、得解脫。煩惱障、解脫障合起來就是兩種障礙,要把它們都斷掉。煩惱你知道要斷,解脫你如果沒有智慧的話會執著受、想滅盡定,尚非究竟解脫,也容易變成一種空的執著,所以這樣也不好,應當連解脫障也要滅。得解脫就解脫了,為什麼還要滅?因為不要執著空的境界,佛法是在修空有不二的中道觀。所以定、慧得自在成阿羅漢,這叫做俱解脫。定就是上面講的第五個「身證」,身證所得到的八解脫、八背捨,或者受想滅盡定,成就了五神通的阿羅漢果,再進一步的修正得到慧解脫,那麼定、慧二種都可以得到,這叫做真正的阿羅漢。

阿羅漢由慧力離煩惱障而得慧解脫,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如果你滅盡定得了,或者又不能夠向前離開解脫的這種執著,也是變成一種障礙。arhat是由慧力來離煩惱障,得定解脫、慧解脫,然後又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這樣即由定、慧之力,而將煩惱、解脫二障俱離,故稱俱解脫大阿羅漢。俱解脫有三根,即修四禪定中一至三禪為下根,如果你修禪修到有覺有觀,你的心要證心起滅,還要善觀外因緣,如果無情觀的話,這個心還不起用。要先有覺有觀,然後慢慢修有覺無觀,再慢慢修無覺無觀。從初禪至二禪到三禪都還在解觀三昧中。有的不知不覺當然不會入覺觀,因為這個要覺觀,還要擺脫覺的糾纏,對一切你都不在意。你說自己心有靈通,天天都執著有靈通,那永遠沒完沒了。智不夠二禪、三禪,這心還會動,所以還有覺有觀。

像有的同學說障礙來了,一來就感應。你為什麼會感應?就是這種感受力。如果你身體有覺的話那倒好,心裡有準備。有的人是心無覺觀,但是也被卡上來,一卡上來身體就不舒服,不舒服時倒真有覺,有東西來了你才有覺,那也認了,這也是有覺。心不知不覺身體就不舒服了,也不知道怎麼來的,這是初步之無覺觀。那有覺有觀者,又慢慢修到對這個障礙不以為障礙的話,就是阿賴耶識已經慢慢清淨了、不執著。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過程中都是在修這些。修到最後還是住無覺無觀,已能不去黏一切境,就進入四禪。所以你要俱解脫要有三種根基,下根基初禪到三禪,中根基的人具足四禪能力者─一境性。

就無漏禪而修觀、練、薰、習為上根。如果你能夠直接從心地裡面去修觀,來練你的心,這是上根基者。心怎麼練?用心之有覺觀來練這心不動,練這身不去卡這個障礙,這是直接進入四禪天的無漏禪。一般人修沒有那麼銳利的智慧,都是有漏智法薰無漏智,用有漏的智慧去練心成無漏智,那幾分智不一定,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不等。所以你這五分不懂得清淨法身,證得戒法身就一分法身(戒法身),證得定法身就得二分法身(定法身),證得慧法身就是三分法身(慧法身),再來四分法身(解脫法身)、五分法身(解脫知見法身)。這五分法身俱足,才是真正的無漏智圓滿,慧解脫、俱解脫。所以說一個人如果真的開悟的話,他直接從心裡面修觀練心,去掉心習上不好的毛病,這就屬上根智慧的。所以有修俱解脫有三種根基,下根基從初禪這麼修上來,中根基的從四禪進入,上根基從無漏禪修入。

故身已證八解脫(八背捨、八勝處),就是第五個聖人,亦以慧永盡諸漏第六位聖人;也能夠以無漏智來破解你內心的不清淨法,即於煩惱障、解脫障俱得解脫,這才是真正的解脫阿羅漢,最高的第七種聖人。

2008.06.25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