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2)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前言(續)
據《成唯識論》、《大乘法苑義林章》等載:
(1)世間勝義:即指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虛妄之法,而說真如勝妙之義。
(2)道理勝義:即指苦、集、滅、道等四諦;亦即觀四諦之理,即為勝妙之義。
(3)證得勝義:謂證得二空真如之理,即為勝妙之義。
(4)勝義勝義:即指一真法界之理,唯有諸佛證知,乃勝義中之最勝義。
四者之中,前三者為「依詮談旨」,故屬「境界之義」;勝義勝義諦為「廢詮談旨」,故屬「道理之義」。此外,此四者依次又稱為體用顯現諦、因果差別諦、依門顯實諦、廢詮談旨諦。
以下據《成唯識論》、以及《大乘法苑義林章》所記載的,對這種四勝義作進一步的說明。
(1)世間勝義:什麼叫世間的勝義?或者世俗勝義?即指於五蘊,就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身,非有非空。凡夫都講五蘊不好、虛幻不實在,但是聖人祂是以五蘊身應真實緣,這樣有沒有錯謬?不會錯謬!因為祂能住勝義諦,所以真假等觀,不怕五蘊虛幻,祂能夠自在的、如實的去面對一切境。那凡夫為什麼會虛幻?有兩個,一個是遇緣起法,這就還是真實的,不能說它是錯謬,錯謬是在第二部分,妄心、妄執,所以入煩惱,這才是錯謬,也就是初不覺時還是為真,覺後迷境,所以才是迷失的。凡夫的敗是敗在這裡,他有沒有色身五根?有,它照樣有功用,但是它起功用以後會產生煩惱,此亦心不淨所致。同樣是看一個人,聖人祂有見性,凡夫他也有見性。聖人祂看到一個人就是一個人;但凡夫則會加上他的妄心:「這個人我喜歡、不喜歡」,這些心都冒出來了。聖人祂看到人就只是人,不做分別!
依此來看,五蘊也沒有什麼可怕的,甚至菩薩也須運用五蘊來化度眾生,不能離五蘊;假若祂身也不去跟大家在一起,心也動不了,不想講話,那祂要度誰啊?菩薩因為確實瞭解五蘊之虛幻不實,在修行過程之間,對五十種陰魔都能夠控制,得到確確實實的自性,所以祂面對一切法,就無所謂真、不真的問題。而十二處就是六根進入六塵,六加六就產生十二法,如果再加你的六識,就變成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所以這裡講的,十二處、十八界等虛妄之法,而說真如勝妙之義。在修行你要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虛幻不實在,待修到「證得勝義」或「勝義勝義」,你回過來再進入世俗勝義裡,也不會迷糊,五蘊身照樣可用。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照入色身香味觸法塵境,你於這十二處產生的心也已經清淨,不會迷糊,所以能夠去分辨很多的世間相。所以可知,真如勝妙,是從你十二處、十八界中,去顯現出它殊勝微妙的真如功用。
菩薩不是不用,還是要用!用在那裡?用在勝義就空空、無執著了;而用在世間勝義,用在跟世間一切眾生在一起,度化他們的境界中,由於已經心清淨、五蘊清淨,所以照樣可以用眼耳鼻舌身去感召眾生的一切因緣,可以感知很多的事情。像有時候同學碰到障礙、心不見了,如果你是五蘊清淨、六根清淨,那麼在清淨中去觀他這個人,你就會知道他這個人現在是怎樣的不正常、該如何化解,這就是真如勝妙的功用。假如修行是修到什麼都無知、無覺,那跟石頭有什麼兩樣呢?因此先要是你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虛妄之法能擺脫掉,再來用你的清淨覺,還是一樣,該看的看、該聽的聽,這就是我們真如自性的功用。所以道理勝義也好、證得勝義也好、勝義之勝義也好,都要能用在世間勝義裡面。
(2)道理勝義:道理勝義就是道路,要走對路。能求解脫的道路是什麼?即指苦、集、滅、道等四諦;所以佛所說的法,都是能讓你得解脫的道理,所以苦、集、滅、道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或者九次第定,一切修行的法都是屬於道理勝義,亦即觀四諦之理,即為勝妙之義。這裡是舉一個,沒有舉出全部佛法,我們知道這小乘法裡面的名相、或者大乘法裡面的心清淨、神通變化等等的智慧,五眼、六神通、四無所畏、四無礙辯、恆住捨性、無忘失法,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波羅蜜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無上正等覺等等的法,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大小乘法都是道理勝義,讓你證得清淨,有道理勝義就有證得勝義。
(3)證得勝義:謂證得二空真如之理,即為勝妙之義。空也空、有也空,或者是我空、法空,究竟真如性起的話,是勝妙之義。所以道理是一種方法,去做了以後,就證得第三個證得勝義。證得勝義你要自己去體會。過去你是什麼樣子?煩惱無量、什麼都放不下;現在懂得很多,一般人不懂的你都懂,一般人無法感知的你都可以感覺,但知道了以後你又能自在,那麼你隨時會發現自己在進步,進步的那個部份就是你證得的勝義!當然你不可能說成究竟覺、或者說是像阿羅漢、或者是八地菩薩那麼殊勝,但你起碼有一點感覺,知道自己在哪裡有進步,進步的那一個法就是你證得的。從前有某些看不開的,現在看開了,那個執著放下了,你就可以反觀自己現在和過去有何不同,這就是證得。有所得,其實又無有所得,但是你的執著會淡薄一點。
(4)勝義勝義:即指一真法界之理,一真法界唯有諸佛證知,乃勝義中之最勝義,這我們很難去體會,但是我們看佛經可以了解「一真法界」是什麼現象,也就是在世間相中,不管世界有多高、眾生有多少,你都跟他一如,沒有兩樣、不能分割。所以眾生界在佛心中,一切器世界也在佛心中,祂不必起心動念就可以感覺這一真法界,等於不必有什麼起心動念就能了知世間相。一般的天眼通、或者什麼通也好,都要用心念去產生它的功用;一真法界的如來不必這樣,因為眾生在祂心中,一切世界在祂心中,祂要起心動念幹嘛?祂隨時都可以看到,所以跟眾生是不分別,這種境界唯有成佛者才可以了解。
上面四者之中,前三者為「依詮談旨」,僅以設施還不究竟,所以講它真正的義理。故屬「境界之義」,過程之間有境界,有境界就是還有分離,你跟眾生之間還有分離,你跟因緣現象之間還有分離。如果是一真法界就不是這樣,一真法界都合在一起。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眾生起念佛心也起念,祂都覺知,這才是真正的、前面的方便。不管是世間相、或者是道理、或者是證得,都是在過程之間的修證,所以是一種境界。
勝義的勝義諦就是「廢詮談旨」,不必再方便說,直接講一真法界,一真即真。所以起心動念就是真,不必再看,已經超越了六根六塵境,回到自性的心。像《金剛經》說:「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眾生起心動念,佛也是起心動念,祂當然知道哪個眾生在想什麼,這才是一真法界,是沒有隔閡的,不是境界的,是十方虛空一體的,眾生相是如一的、沒有分隔的,沒有對境,這種一真法界,是要到最清淨覺,心才能包容一切相。如果有一絲一毫不清淨,就會隔絕一切眾生相。我們雖然做不到令一切世間相融入你的心中,但我們還是要懂佛的境界大概是什麼樣子。所以佛、眾生都是一體、沒有分別的,這個才是一真法界。它是最後得到的真正的心地境界,所以說是道理之義。此四者依次又稱為「體用顯現諦、因果差別諦、依門顯實諦、廢詮談旨諦」。
「體用顯現諦」,體是空體,面對因緣起用會顯現出真實的一切法、現象,所以剛開始的應緣起用每個人都有。凡夫也有遇緣起法的現象,問題是凡夫第一念真,第二念以後就假的,因為第二念以後就起分別,起了分別就說:「我喜歡」、「我不喜歡」、「我討厭」……,什麼心都來了。剛講過,你看到一個人,人就是人!偏偏你還去分別是認識、不認識、我喜歡、我不喜歡,凡夫就是這樣。但是聖者之體用顯現諦,做到一真法界時,祂能夠以自性去應緣,起一切法如實的現,雖起法但祂都能夠安住自己的心,不再起心動念。
所以接下來講「因果差別諦」。還不究竟時,世俗諦也有道理,勝義也好,世間勝義或者是證得勝義,都證有不同境界的果報,因為還沒有超越這一切的真實相。像阿羅漢,阿羅漢祂解脫了,解脫沒有錯,但是祂是受阿羅漢不來受生的果報,那還是受報。你說須陀洹、斯陀含,七上七下人間來回七次才證阿羅漢果,這種果也是祂的果報。所以在道義諦、證得諦之間,所證得的境界不同,當然所受的差別因果也不一樣,這還是有因果差別諦。而「依門顯實諦」,對著證得勝義來講的話,依各種法門會顯現出真實不迷惑的這種解脫道理,也就是種種的證得。「廢詮談旨諦」,相對上面所講的勝義之勝義,那就不必去講方便法,直接講如來心是怎麼樣、怎麼樣。
所以「體用顯現諦」是對著「世間勝義」;「因果差別諦」是對著「道理勝義」;「依門顯實諦」是修證之中的「證得勝義」;「廢詮談旨諦」是「勝義勝義」,各有其相對,只是解釋之名詞不一樣,所用的名相不一樣。
進一步探討勝義諦深理,勝義扔先交飲paramārtha,又作第一義、真實義,係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即無相之所行,不可言說,絕諸表示,息諸諍論,超越一切尋思之境相,是謂勝義。據《成唯識論》載,勝義、世俗各分為三種,故立三勝義、三世俗。分別如下:
(1)義勝義:指成為殊勝智慧之對象,即真如。
(2)得勝義:指證得之涅槃。
(3)行勝義:又作正行勝義,指趣向勝境行之無漏智。
以上相當於四勝義諦中之第四、第三、第二。
更進一步探討勝義諦甚深的道理。勝義扔先交飲paramārtha,又作第一義、真實義。para是現象,真實義、第一義,係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即無相之所行。無相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無相不可言說,一切法就一切法,你不執著它、不演說它,你就沒有罣礙。絕諸表示,息諸諍論,超越一切尋思之境相,是謂勝義。剛剛我們寫的五字觀「諸法本不生,自性離言說,清淨無垢染,因緣等虛空」,這因緣等虛空,因緣不可得,虛空不可得,在在處處都在說明第一勝義諦的道理。你要學真正的佛法,要學第一階段的不執一切相,不執一切相就是勝義諦,那勝義諦佛法的究竟就在這裡。
所以《解深密經》第二品就標榜什麼叫勝義諦相,讓人了解就是要這麼去修。還沒有行菩薩道以前,就是這麼去修;證到境界幻起就不要執著,證到世俗諦的這些人事物,儘量要能夠客觀不執著,這樣你就是在學習勝義諦。據《成唯識論》載,勝義、世俗各分為三種,故立三勝義、三世俗。分別如下: (1)義勝義:指成為殊勝智慧之對象,就是真如。這跟上面所講差不多。(2)得勝義:指證得之涅槃,心清淨永遠的空體現起,不再有煩惱心現起時,就是涅槃境。(3)行勝義:又作正行勝義,指趣向勝境行之無漏智,你要走殊勝行,你就要用無漏智慧來走。以上相當於四勝義諦中之第四、第三、第二。
若配屬於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唯識三性,而立三世俗如下:
(1)假世俗:指無有自性之實體而唯有假名者,配屬遍計所執性。
(2)行世俗:指一切遷流無常之有為法,配屬依他起性。
(3)顯了世俗:指真如之圓成實性,真如乃斷除煩惱之依他起性,亦不含遍計所執性者。
剛剛我們講的一切性有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等唯識三性,若相配屬即可立三世俗如下。不要光講好的,世間相裡真實的一面也要講,所以就有三世俗。
(1)假世俗:指無有自性之實體而唯有假名者,配屬遍計所執性。如果不是因你自性而現起那個法的,那就是遍計所執性,就是不真實的因緣法。你去讓這個法現起,就是沒有因、沒有緣,沒有因、沒有緣怎麼會起法?你自己就讓它起法,這種就是不真實的。像《楞嚴經》講的,一談到「梅干」,你就口水直流,光談到梅干就流口水,你也沒有吃到嘴巴裡面,也沒有真實的梅干,這就是沒有因緣,是五蘊虛幻,讓你的心念一想到梅干,口水就流,這種就是不真實的法。這就是此處所講的假的世俗諦。你的妄想也是一樣,過去的心已經過去了,但是事情發生以後,又自己在那邊回想,藉著回想進入那種情境--愛就愛的要死,恨又恨的咬牙切齒,明明當事人也沒有在你面前,那件事也過去了,你還在想個不停。這種不真實的法,現在你的世俗裡面的,就是虛幻的,所以這是假的,這是「遍計所執性」。
「遍」是無所不到,「計」是推理、是妄想、胡思亂想,然後「執」,執著這些心念事情都是真的,這就是遍計所執性。我們修行就是要斷掉遍計所執性!你還沒有修到有一點心靈通時還好,還規規矩矩地,眼睛看到的都是真的,耳朵聽的也好像真的。但有時候你有一點靈通了,會感覺:「我的心好像感覺到什麼;好像是真的?」其實不真!是你妄想心認為真。許多人都有這種毛病,這是遍計所執性。甚至一碰到障礙,更會認為是不是哪個人在做法害你,突然間就胡思亂想,還越想越真。哪有誰害你?人家吃飽太閒是吧?都是妄想!但有很多精神不正常的,大概都犯了這個毛病,將虛幻不實誤認為真,而且都講得很有道理、理直氣壯的:「我的直覺沒有錯!」這些都是遍計所執性,是虛幻不實在的假世俗諦。
(2)行世俗:指一切遷流無常之有為法,配屬依他起性。遷流不息、無常的有為法,這類法是真的,是眾生之間的因緣在進行間所現的有為法。所以產生「依他起性」--「依他」是依外在的因緣,「起性」是起我們的自性相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依外在因緣,起自性相應。所以眼睛看到一個人,還沒有產生喜歡、不喜歡的念頭以前,只有「我看到這個人」的這種因緣法,這叫做依他起性,是自我起見性看到這個人。聖人就是在這裡與凡夫不同。凡夫會接著想:「這一個人是我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是我喜歡的(或不喜歡的)」,接下去糾纏在「這個人我喜歡,這個人我不喜歡,這個人怎麼樣、怎麼樣……」一大堆的念頭中,住在妄想境中。
而聖人祂依他起性以後,是安住這個心,不再動念,覺是覺了,覺知這是人、這是一個什麼東西,以後就不再加入妄想習氣。所以依他起性還不錯,依他起性是第一階段;接下去如果遍計所執性又黏上來的話,那就是凡夫,所以假世俗諦是不真實的法、沒有因緣的法。行世俗諦,是依他起性所產生的法。一般人都會進入遍計所執性,對事物都有所執著,尤其是還不清淨時,會以內心的感覺,來判斷對於某個人、某件事等等的一些看法,這看法就是遍計所執性。上面講過,「自性離言說、絕諸表示、息諸諍論」,哪裡會起心動念?不可能會起心動念!
(3)顯了世俗:指真如之圓成實性,真如乃斷除煩惱之依他起性,亦不含遍計所執性者。既然是顯了世俗諦,當然不能有遍計所執性,你面對一切外在人事物時,圓成實性也照樣顯出那個境,但是沒有煩惱了,僅用依他起性來認知它,然後更不帶有遍計所執性,這就是聖人的境界。所以不是不知,是知了以後又能夠安住,既沒有煩惱也沒有執著。如此你分層次去看,生活在人世間裡面,對哪件事、哪個人,怎麼看都不會跟你有什麼關係。甚至如果你能感受到鬼神的話,對哪個物(鬼神就是物,佛所講的物不是講東西,講東西時才是指東西)、哪個非人、哪個看不到的人,雖看不到但你能夠感受到,那時照樣也不會有罣礙、不受它影響,如此即是顯了世俗。
如果你沒有辦法只做到依他起性或者圓成實性的話,你還是凡夫。或者,生活在人世間的境界者,看到的就是人,周邊所發生的就是世間事。佛陀說我們世界是「五趣雜居」,但你察覺不了「五趣雜居」的境況,你看來看去只有人、只有畜生,其它看不到,因為天神在天上,而鬼神、惡鬼也看不到,地獄又無法體會,不知道在哪裡,所以顯現不了世俗的一切相,只顯現一半。能夠顯的,都已經不是普通人,都是有修證的了。換言之,用依他起性應緣,不落入遍計所執性,就沒有喜怒哀樂等等的煩惱相。所以有修證之間,斷除了煩惱,用圓成實性就真如現一切境。
以上相當於四世俗諦中之第一、第二與第三、第四。而三世俗盡攝入依他起性,而謂勝義為圓成實性。另立三世俗,即:
(1)世間俗,指無有實體,唯依假名而立之物,例如田、家等。
(2)道理俗,指依於蘊、處、界等之體而立者。
(3)證得俗,指依於四沙門果等趣往菩提之道而立者。以上相當於四世俗諦中之前三者。
以上相當於四世俗諦中之第一、第二與第三、第四。而三世俗盡攝入依他起性,上面所講的三個世俗都是攝入依他起性,所以依他起自性就是依外在的因緣起你的自性。如果假世俗是妄想、是虛幻不實在的因緣,還是依妄因緣產生一切妄法;如果你能夠攝入依他起性的話,你已經有聖人的樣子。而謂勝義為圓成實性,這個是以你實際的自性,能夠如實的應各種因緣,又能夠安住你的心不入煩惱境,這是佛性依圓成實性顯現。另立三世俗諦,即:
(1)世間俗─指無有實體,再用聖人眼光來看,我們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實際的實體,沒有實體就是因緣假合,和合而成的,所以既然沒有實體就不會長久,唯依假名而立之物,例如田、家等,一切世間相都一樣,沒有實體,只是一個假名。
(2)道理俗─指依於蘊、處、界等之體而立者,是指依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體而立的。修行的人進一步要認知,不是只有世俗諦的虛幻,認知以後才好修行。
(3)證得俗─指依於四沙門果等趣往菩提之道而立者。以上相當於四世俗諦中之前三者。這四沙門果,指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要證到這四果,都要有種種的修證,沒聽過這個道理的人,不知道要修的是什麼,但不知道就沒辦法下手,所以要先把這個道理、這條道路弄明白。
初果須陀洹,能夠斷三結使,三種毛病。第一種是身見,所以要破除對身體的執著,且身體破不了就免談;第二種是禁戒取,所以對於不正當的戒律不要執著,對於正當的戒律也要修到不自怯,不要執著,不要變成一種心理障礙;第三種是疑心病。斷這三結使才能夠證初果須陀洹果。不是你光有什麼通、有什麼心通、有什麼怪力亂神的能力就行。有什麼通也沒有用,這三個毛病沒有斷,就沒有得果位。這須陀洹是心有一點清淨但不夠清淨,還要天上、人間七次來回,才能夠證阿羅漢。
二果斯陀含,也稱一來果,是再一來就要證阿羅漢果,但祂一生到天上就要好久好久。要先淡薄三毒——貪、嗔、癡,斷是不可能但至少要淡薄。淡薄是雖然有念但不會去做。所謂的癡,就是不明因果,對於因果的道理不清楚就叫作愚癡。癡怎麼淡薄?表示縱使不深諳因果但也知曉有因果之理。因果的背後實況看不到,比如說「你為什麼來出生做人?」那個因搞不懂,更久遠劫的前因,甚至連阿羅漢、菩薩祂們也未必懂,只有佛才懂。又比如說你做過哪一件事使你受了什麼果報,這我們也無法懂。有些人頂多能觀某某人下一世還是出生做人,他只能看出這樣,但佛不是這樣,佛能講出:「你是做哪一件事,種了這個善因,讓你得到出生做人的果報。」祂也可以跟你講清楚:「你做哪一件事,值得你生到忉利天去。」所以你一生之中做了無量千萬億的事,光今生就要受多少輪迴之苦!每一件都是一報一報,沒完沒了,所以來受生就會迷糊掉,都是這個樣子。
三果阿那含果,是不還果,祂不再來人間,要斷五下分結。五下分結就是上面提過的六個中去掉一個——「身見、禁戒取見、疑心病、貪、嗔」,沒有包括「癡」。這裡要去掉愚癡還不可能,因為能夠看到因緣果報的根,是要到阿羅漢,在阿那含還看不到。阿那含已有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祂的宿命通只知道出生去哪裡,而看不到出生至那裡的那個因。很微細的行陰,祂還搞不懂,所以只能證到這裡。阿那含有五天,五淨居天就是在四禪天上,比較高天的祂智慧銳利,可以在天上直接證到阿羅漢果,不必來人間;故阿那含在《金剛經》被稱為「不來」,這是比較利根者。但如果是在比較低階的第一天、第二天,也許還要來人間。來人間者,祂也是當生證阿羅漢。
四果阿羅漢,要斷「五上分結」。所謂「上」是上等的、不好的結縛,也就是微微細的,在心裡起滅起滅很微細的,雖沒有去行動,但也是個毛病,也是不清淨!第一個,是色界天禪定的毛病、結使,要能斷、要擺脫得了。第二個,修到無色界天,這結縛祂也不去執著。第三個,我慢,阿羅漢還沒有證得以前,每一個都會有我慢心。再來第四個,掉舉,心感召眾生心時,如果安不住,就會起心動念;像有些人有心通也一樣,心通知道很多事又放不下,就會掉舉,也就是七上八下、罣礙不斷。以前你什麼都不知時,還可以傻傻的都不知;等你知道未來會怎樣、怎樣,如果是不好的,你在那裡「皮皮剉」、「剉著等」,定力不夠,反而糟糕,所以這種毛病也要斷除。第五個要去掉根本無明,無明心要滅。這五個都滅的話,就是斷五上分結。
所以佛祂的程度是心完全清淨了,連這種起滅、起滅的毛病都沒有。有時候你說:「我不生氣。」表面上不生氣,但這個心又有一點不甘願,不甘願的那個,就是極微細的習氣。所然表面沒有生氣,但是心內不以為然,不清淨、有毛病就是這樣。我們學佛法要看自己清淨、不清淨,要仔細的去思惟。像《金剛經》講的六十個心、三妄執,每一妄執就要修一大阿僧衹劫,一個「阿僧衹」是多少時間?是一乘以十的五十一次方,然後一「劫」為一萬六千八百萬年,要這麼久的修行。在三大阿僧衹劫中依序斷去粗妄執、細妄執、極細妄執。第一阿僧衹劫斷粗妄習,第二阿僧衹劫斷細妄習,第三阿僧衹劫斷極細妄習。哪那麼好修?所以為什麼要修三個阿僧衹劫,不簡單!但是密教裡面有跟你講說,如果你今生可以接觸到密法,那從極微細這裡修,雖然你是粗的細的還在,你仍有可能從這裡直接修。
(2008.05.07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