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64)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續)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菩薩的功德相)
「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續)
《俱舍論》將作意分為三種:(1)自相作意,謂觀某物有獨自之相(自相)時之作意;如觀色有變礙之相。(2)共相作意,謂觀四諦之十六行相是共通於諸法之相時之作意。(3)勝解作意,即作不淨觀等種種觀想時之作意。又欲界有聞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種作意;色界有聞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種作意;無色界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兩種作意。
上回說《俱舍論》將作意分成三種類型,這裡再細述內容,即: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自相作意,謂觀某物有獨自之相(自相)時之作意;如觀色有變礙之相。佛法中稱物質叫做色,物質的特性、色相是「變礙」的,亦即在同一空間中,物質間是相礙的,且因為有礙,所以更有變異;而作意觀某物獨特之自相,即是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謂觀四諦之十六行相是共通於諸法之相時之作意,四諦即苦、集、滅、道這四種正確無誤修證解脫道之真理,且四諦各有四種差別相,故於其時所產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種,是共通於諸法之相,行者這麼作意來觀它的時候,就是所為謂的共相作意。而在自相、共相作意之中,如果能夠悟得真理的話,就進入殊勝的境界。
勝解作意,而所謂勝解作意,即作不淨觀等種種時之作意,也就是對於不淨觀,或者是數息觀,或者慈悲觀,或者苦集滅道四聖諦,甚至於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等等的,你起觀,從裡面去思維,然後觀照,起思惟觀照就是作意才能思惟觀照,這樣一來可成就殊勝的境界,得到般若智慧。《大般若經》講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那你這麼去思惟:為什麼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不從自相、共相上去思惟,從你不能執著這些法,以實相觀它等等,這麼來作意觀之,慢慢你就有證得實相觀的能力,這種就是勝解作意。
又欲界有聞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種作意,若說在欲界裡面,在我們人世間這個欲界,或者欲界六天,有三種作意。「聞所成」,有聲響,你聽到聲音起心動念分別,就是作意,就是聞所成,等於是你聽了然後有所成就聽能力意解其聲。「思所成」,你用第六意識心去思惟、去想,就是要作意,作意就有所成,亦即你透過思惟而有所成就。然後另外一個是「生所得」,所得,得到的得。一切法生,因緣而生,所得一切法,你要認知它,當然要作意,所以作意就能夠體會法生法滅的道理。那為什麼這些有勝解的作用?就是你聽歸聽了,不執著;思,可以思惟,但是不會迷惑;且於因緣所得一切法,你能夠體會、能夠作意的了解,但不去執著。故這三類都屬於欲界勝解的作意。
色界有聞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種作意,那在修禪定的色界裡面,你要能夠得禪定,在你六根還可以起作用之間,見聞、覺知、了解,這叫「聞所成」。然後「修所成」,你要去修你自己的執著,所以這時候,就在你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各境界之間,去修斷五蓋,然後覺觀能夠慢慢的超越,超越這些覺觀,就是在修。比如說在喜俱禪,你不起心喜心相應,這樣子就進入樂俱禪;在樂俱禪,身體起了覺受、有樂感,但若能夠思惟、不執著,那這樣可以超越而進入四禪。對這些,心裡能放得下、不執著一切境,就是所謂的勝解。另外「生所得」,不是只有對人世間的種種見聞覺知,而是可以進一步的用自性感召十方緣,或者感召十方佛剎土。這是在色界四禪的時候,慢慢所現起的因緣,那你也進入勝解作意,當然就慢慢形成五神通,當然這些還是由有所作意而成就的法。
無色界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兩種作意。那它講這個,最後無色界僅有修所成、生所得這兩個作意,沒有所謂的聞所成。因為無色界沒有六根,縱使六根要有的話,也是只有第六意識,前五根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沒有的,等於說這五識不具有功用,所以只有心。修証到無色界的人,他是沒有根,所以他不能夠見、聞、覺、知,只用心感!所以,他只有修所成跟生所得這兩種作意。心念應緣的時候,還是會起種種的法相,如果習氣還不滅的話,習氣會加進去,所以這時候,是要修斷我們的習氣。另外,如果是自性產生特殊功用的話,能夠了知人世間、或者是三、四度空間的眾生因緣,於其所起的法,他也可以感知,那個感知之間,能夠勝解作意,就能夠安住此心。所以,簡單講的話,在勝解作意間,自性還是會有作意緣、起覺知,慢慢從不淨讓它清淨,從執著讓它不執著,這樣就是在修。所以勝解作意之間,有覺知、解脫的意味在裡面。
菩薩於下列七種作意方能離欲,即: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上述之中,勝解adhimok=a是謂勝解於決定之境審決時,始能稱其為勝解。若於猶豫之境,心存疑問,無法審決,則無勝解,故非遍行。所謂加行prayoga,舊譯方便,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之預備行。
菩薩於下列七種作意方能離欲。七地以前的菩薩都要繼續修行,微細習氣淡薄之餘,還是要繼續地用功,所以,菩薩祂還是有所作意。即:
第一個,了相:此跟一般人具有的功用一樣,所謂了相,就是「了別形相」,乃了知、了別這因緣起了什麼相,要了知、了別其相,這個就要作意,如果你不加以分別就沒有了相的作意,例如你看到一堆人,如果不故意去看是什麼人的話,那就是不起作意。
第二個,勝解作意,有認知實境又有能力不執著,得到殊勝的這個見解。這部份下面還會再細講。
第三個,遠離:殊勝見解起,當然可以做到遠離作意;如果你迷糊掉的話,就不知道遠離,沒有勝解就沒有遠離這作意。所以你有殊勝的見解以後,對於不好的、習氣毛病的種種法,那你就可以做到保持距離。像一起念、起心動念,你說:「不要妄想!」它也可以不再妄想。這些都是你自己本身要能有勝解,才能夠遠離。
第四個,攝樂:勝解遠離以後,當然好的境界會現,像至初禪有覺有觀,二禪喜俱禪,心生歡喜,三禪樂俱禪,四禪一境性。哪一個境界現了什麼,你都能夠攝受其樂。初禪是有覺有觀,但因為是未到地禪,所以定還不夠;到二禪就喜心發起,心會發起歡喜心,這是對心來講;三禪是對身來講,身會起快樂,會攝受這種樂。以後還會提到菩薩之「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功德相,乃法樂所住持,更是樂攝種種禪定樂或身體愉悅的快樂。
第五個,觀察:另外作意還用在觀察,因為菩薩不是說安住此心就好了,還要善於觀察一切因緣,祂要觀察就要作意,作意才能觀察,無論這觀察是被動的因緣來起觀察,還是主動要起心意念觀察,都是要起作意,不然怎麼觀?例如你思惟哪一件事,或者要想看看哪一件事,卻不起作意,當然無法起觀察;起了作意就有觀察作意緣。
那第六個是加行究竟。菩薩當然要往前推上無上菩提的路,所以,種種界地之間都要有加行,可以說是地地加行。這加行是密教所用的名詞,瑜伽師也用這個加行,那什麼叫加行?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之預備行。如果用梵文prayoga來講就比較清楚一點:pra有準備、前加行之意,yoga則是瑜伽。瑜伽就是種修行,修行要違逆啊,違逆你的習氣,才能成就!以此作意,令它違逆你的習氣;如果總是順從自己的習氣,要怎麼修行?
譬如你很怕身體痛苦,那你做一些瑜珈術中超難的體位,拉筋啊、或者是肢體扭曲怎樣的,把這種痛苦加在你的肉體上,而你的心要去忍受這種非正常姿勢的痛苦,然後把痛苦慢慢的轉換成舒服,所有的yoga都在做這個工作。那這個pra有準備工作的意思,你在正式做yoga工作之前,準備工作是什麼呢?比如說你要去拜大禮拜,你說:「大禮拜還不簡單?會拜就好了!」會拜,但是你身體能力不夠,是吧?所以還要先做加行,什麼樣的加行?就一天先拜一百拜,如果一百拜拜不到,五十拜也好,接著再第二天拜一百拜,第三天拜二百拜,第四天拜四百拜,這樣慢慢增加拜的量,到最後終於可以拜到一千拜。好,那剛開始拜一千拜總是覺得很慢,拜的很慢,但你要在二個半小時之間拜滿一千拜,這樣才合格,那這個要不要練習?有哪個人是開始一下子大禮拜就拜滿千拜的?通常是一開始時都拜不好,不知道怎麼拜,所以一切法在正式開始之前的學習工作,都叫做加行,prayoga。
又譬如你要持咒、學真言門,但你這個腦筋都不開、舌頭轉不快,那怎麼持咒?一般以為唸一唸就是在持咒,不是那麼簡單,你要了解,像「持咒仙」是嘴巴唸、舌頭唸、然後有時候心唸、有時候「光唸」,用光一掃就唸完了,這才叫持咒仙。所以我們在<楞嚴咒>裡面有看到,要禮敬持咒仙,祂們持咒已經唸到有很不可思議的能力。所以為什麼學密法、學真言要十二年?先用十年、十二年,叫你搞懂,然後你唸咒才能漸漸唸的溜。像有一同學有去某禪林道場,參加準提禪修,那唸唸唸,唸到最後幾天,感覺這個舌頭不是他的,是菩薩已經抓他的舌頭在裡面咕咕亂轉,他說唸出來的咒語就是不一樣,一般人的能力哪裡有舌頭這麼溜的?不可能!而且是在口腔那麼小的空間這麼唸。一般所謂金剛持是小乘持,真正金剛持不是這樣,是牙齒合著,嘴唇也合著,在一個舌間範圍那裡動,發出你這個心聲,這麼地持咒。你們如果慢慢的學這種持咒法,就會體知;這個都是要學的,不是說光嘴巴唸唸,唸唸咒語就是在持咒,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叫prayoga。所以,這裡慢慢地你要了解加行prayoga是什麼意思。
那加行究竟方面:要得到究竟一個法,你要做加行;你要究竟一個功法也是要練習,這就是加行;加行後得最後究竟。一般人講加行是在講修行的境界,修行境界在加行位的時候,主要在講菩薩。地前菩薩這十迴向位滿的時候,要有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個加行,這個煖你就可以跨入登地菩薩,進入十地中。
第七個,加行究竟果等。那一般在果位上作意緣,有加行究竟果,你要去滿足「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加行法,那你都是要作意,不作意就不能夠成就。
上述之中,勝解adhimok=a,上面所講之中,勝解的梵文為adhimok=a,adhi是在……上,mok=a是有解脫、了解的意思。是謂勝解於決定之境審決時,始能稱其為勝解,決定的境界能夠審慎的去決定,這樣決定便叫做勝解。如果你沒有很強的智慧去決定說這樣就是那樣,你還猶豫不決的話,就不能叫做勝解。像你說空,空是什麼東西?你要證到空,你要絕對地能夠擺脫煩惱,否則就不能叫勝解。目前你對空的勝解根本是理論上的,但假如說你碰到障礙來的時候,沒有被它抓住而且身心都能自在,這樣的話就是勝解,你對空已有勝解!如果你說:「哎呀!空哦?大概是什麼都沒有!」偏偏業緣來的話你就是會受它影響,或每一次業緣來的時候,你都被搞得亂七八糟、心慌意亂,那就是沒有真正的、絕對地悟到空,這樣就是等於你沒有勝解。
所以,勝解要稍微了解,這個勝解的作意緣是很自在的,你要有這樣的能力──當障礙來時,你就自然生起空的勝解去面對它,不執著;或者如果這障礙它一直要逼著你起滅起滅相應,你又能夠警覺,這樣才算證得了勝解的空,也就是有絕對性的把握,亦可說是決定性的悟到空。有時候,菩薩或者是路過的這些聖人看見你,就暗忖說:「啊!這個人在修行。來考考你,跟你玩玩看。」於是故意逼著你起念,發現:「咦?你不起念!」不起念?好,再來要強迫你起念,結果你就起念了,但是你隨即有所警覺,以這個念觀照它,不要繼續動念下去,果真到最後不了了之,念就息掉了,如果念能息掉的話,就表示你沒有被影響到。因此你對於這個《般若經》的道理,不能光說:「我都懂啊!」懂是懂了,但做不到就不算有勝解的作意。
若於猶豫之境,對於還沒有決定的、存疑的、不清不楚的、曖昧不明的境況,心存疑問,無法審決,你沒有一種絕對的信心、悟力去面對那個境的時候,則無勝解,就不能叫做勝解。所以這裡一直在談作意之間,我們修行人最重要是勝解作意,若勝解以後,就有定、有慧一直出來,故非遍行,所以勝解,它說非遍行,遍行是遍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地都有的,如果遍一切處的話,應該是在欲界眾生就有了,但欲界眾生間有勝解的境界嗎?沒有。但是在色界、無色界禪修得到的勝解作意的能力,凡夫根本沒有這種勝解作意的能力,所以它不叫做遍行。遍行也是唯識「五位百法」裡面的一個名相,遍一切處、遍一切時、一切地,地就是九地,修行過程之間垂直上去的有九個境界不同。
在這裡講的加行prayoga,舊譯稱作方便,剛剛已經解釋了prayoga,這個新譯就是加行,即加功用行之意,增加功用行。「功」可謂之比較銳利的、比較立即的,然後這個用心、這種行為叫作功用行;這個「加」可以說增加,增加功課、增加作為、增加動作、增加什麼,都可以叫作加行。所以,加功用行之法就是叫作加行。乃針對正行之預備行,你開始要做正行的時候,因為功夫不夠、理論不懂,或者技巧還沒得到,所以就用加行去建立你基礎的身心狀況。像密教裡面,要拜十一萬拜的大禮拜,這是初步的,然後拜完了再拜三十萬拜的大禮拜,總共四十一萬拜加行圓滿。在拜的過程之中,身體氣會通,然後你的脾氣、習氣會淡薄一點,淡薄一點才能接受這個密法。這密法,難道說嘴巴唸咒就是密法?不是!是要你的心地跟佛的身口意三業能夠合在一起,所以你若沒有初步的清淨要怎麼做到啊?好比說拿一個爛泥巴怎麼可以跟佛靠上去呢?不行!所以你要去加行、加行,這樣自己用功、用功,讓心清淨一點,佛菩薩才能夠來加持你;如果差得太遠,根本都引不起諸佛的警覺。
各位漸漸在學密教,有些名詞要一一去弄懂。像密教裡面有四種法,其中有一項就叫警覺,警覺等於像是說──你不注意,我要讓你提起注意!比如你要叫某人,或你要跟他講話,你起碼要叫他的名字,然後他才警覺:「喔!你在叫我,要跟我講話,要跟我談什麼事。」所以你若要諸佛菩薩化起加持身來加持你,那你要持咒,要用祂的手印,你要知道怎麼引起祂對你的「警覺」,祂對你警覺以後才會加持你。否則芸芸眾生那麼多,如果不給祂一個我們叫做作意緣的話,祂不會在意你。這樣的歷程就是所謂的警覺。當然警覺也有警覺自己的,即是提起正念不要胡思亂想;至於警覺諸佛菩薩,則是希望祂起加持身來加持自己。
顯密教對作意內涵不同,顯教勝解作意,係指心有所警覺之精神作用。《俱舍論》載,凡與不淨觀、四無量、有色之解脫、勝處、遍處等之觀法相應之作意,均稱為勝解作意。此作意因已離實體作意,僅依智解作意觀想,則稱勝解作意。例如觀想淨土之莊嚴,即屬勝解作意。又因顯教觀法中,所觀之對象不限於實物,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中,其大地法中之作意心所,即有自相、共相、勝解等三種作意之說。
顯密教對作意內涵不同。顯教勝解作意,係指心有所警覺之精神作用。顯教是這麼講,你自己的心起了警覺心、起了正念,我們有時候說提起正念,提起正念就是警覺,正念一提起就有一個覺知,這覺知心可以觀照到起心動念與念起念滅,亦可觀照到不起念時的空境,空境中還感覺有一個覺知存在。這就是正念覺知所具有的功用,亦即是作意。如果你沒有作意的話,起心動念你都不在意、不警覺,那當然你內心亂糟糟啊,甚至你也不知道自己亂糟糟,起心動念間你都搞不清楚它在想什麼。一旦你注意它有在想、為什麼有在想,你這麼一注意它,它就不敢再想了。有時候這個心很奇妙。所以這個是作意,勝解作意有這個作用,你知道了,你可以看著它,然後它就不敢再胡思亂想,此乃警覺的精神作用。
《俱舍論》裡面有記載,凡與不淨觀,不淨觀是禪修的人在觀身不淨,把還沒死的身體當成死了一樣,然後觀它死了之後就會開始瘀青、流膿血、然後會膨脹啊,然後會長蛆蟲吃掉你的肉啊,然後剩下白骨,這麼去觀,無中生有去觀,這就是一種作意。四無量,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有色之解脫,此解脫是色界天的天神所修的禪定,還有神我身的,這種解脫是有餘依涅槃,像這種人修到心解脫的話,因為還有一個身,所以祂修的涅槃叫有餘依涅槃,有餘是指依舊還有一個剩餘的、可依的身,當然還有身者其實就還有餘習,餘習不可能盡,這個習氣都在,這是色界天的,阿羅漢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勝處,解脫法裡面,四禪上去,有一個八勝處,八勝處有時叫八背捨,能夠背離這些身心的執著,叫八背捨,然後再上去乃九次第定。
遍處,然後十遍一切處,十遍一切處不是說心或者身到一切處去,是你的心可入種種的色,這裡的色是顏色的色,可入種種的色彩,你要進入紅色、黑色、白色、黑白混合的灰色、或者什麼樣的各種顏色,你都可以進入,修到這個心變化無量,種種光都可以在裡面。所以,為什麼佛可以發百寶光?因為祂心清淨純潔,所以這個光跟這個光交錯,祂不會迷糊掉,不會散掉,不會兩個中和,不會!所以佛的光是非常純淨而不滅,且不互相留礙,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有沒有看到什麼光在交錯後就變成另一個光顏色的?不會!原來的色就是原來的色,所以,你在修九次第定完了以後,再上去十遍一切法的時候,你的心可以入一切顏色裡去。等之觀法相應之作意,像這種都要作意,你要去練啊,你要練的時候,不作意怎麼練?所以,在世間的禪定裡面都是用心,像這種作意,那叫做作意,觀法相應的之作意,顯教的均稱為勝解作意。
此作意因離實體作意,離實體,沒有一個實際的體在那邊要起作意,僅依智解作意觀想,都是用心無中生有這麼去觀想觀想,幻起了一切相,所以說,則稱勝解作意,這種才叫做勝解作意。無中化有,有中化了以後又變沒有,這虛幻不實在。例如觀想淨土之莊嚴,即屬勝解作意,例如在觀想淨土的莊嚴,既然莊嚴就是純淨沒汙點,沒有不好的種種,那這個虛空就是最純淨啊,沒有種種東西,像這種莊嚴你怎麼去幻起一個實體?沒有。又因顯教觀法中,則所觀的對象不限於實物,所以,無之中無相的莊嚴才叫做勝解作意,用觀想去空無的淨土,沒有一個實際的淨土,只是一個清淨莊嚴的無相,這些都屬於以勝解作意來做到。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中,其大地法中之作意心所即有自相、共相、勝解等三種作意之說。譬如說俱舍之七十五法中,其大地法中之作意心所,即有自相、共相、勝解等三種作意,已如上面之說明。
然於密教觀法中,所謂作意者,係用真實作意觀法,其中以悉曇、尊像、三昧耶形等實物為對象作意者,稱真實作意。密教觀法又可分為自相作意與共相作意;自相作意係觀想所觀物之個別性,共相作意則觀想該物之共通理法。
然於密教觀法中,那密教的觀法中,所謂作意者,什麼叫做作意?係用真實作意觀法,有一個真實的物件讓你去觀,其中以悉曇siddha3、尊像(佛的法相),不管是圖像或者是雕刻的像,或者三昧耶行Sa3aya等實物為對象作意者,稱真實作意。三昧耶行就是代表這尊佛具有的物件,譬如說寶劍,或者是一個金剛杵,或者是手沒有拿東西但比了一種手印,這都是三昧耶行。一般你看三昧耶行,就知道這是什麼佛、什麼菩薩,要不然我們後世的雕刻者,要雕一尊佛像,往往都雕不成三十二相,並且哪個人雕的就會像哪個人,因為那個人自己摸摸看看久了,會把它雕成自己的臉相。以前我們這一尊雪山苦行六年的釋迦牟尼佛聖像,所雕刻成的面貌,就跟雕刻匠自身的相仿,我們去請的時候,祂的樣子就跟工匠很像,因為雕刻師看自己的臉看慣了,所以,雕刻出來就是那個樣子。
所以要怎麼去分別哪一尊是哪一尊?你看雕了一百尊不同的佛像,樣子都差不多,但卻有不同的名稱,所以要用各自的某個特殊形狀來代表。比如說你看藥師佛,祂就結這個印,這就是藥師佛的標誌,有時候稱三昧耶行,標示出其特有之標誌。你說有的阿彌陀佛聖像是結彌陀印,那就這是祂的三昧耶印、三昧耶行。它這裡講的:觀悉曇siddha3、或者尊像、或者是三昧耶行等實物為對象作意者,稱真實作意。上面大概講勝解作意,都是沒有實境而這麼去化的,這裡講的則是真實作意。
密教觀法又可分為自相作意與共相作意;那它自相作意是什麼意思?自相作意係觀想所觀物之個別性,一個物件有一個物件的個別性,共相作意則觀想該物之共通理法,現在你學過悉曇,跟你講就比較簡單好懂一點,比如說以ga為例,裡面有a(阿),所以ga看起來是它的個別相、個別性,但如果以這個a來講,則是共通相,我們說a是從字義來觀它,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這樣就是密教的看法。所以,你看這尊千手千眼觀音手中所持,即種種不同的法器三昧耶,如果觀它那個本來的性,並沒有兩樣,金屬就金屬,你把金屬鑄成劍就劍,把金屬鎔成幡就幡,什麼東西其實都同一個東西做出的。以上從共通性跟個別性這麼去觀、去思惟:這個所謂共通的理法,一談到理,就是講空啊、講無啊;而從個別性去看,就有現象界裡面種種不同的樣子。
親光菩薩釋云,遠離二乘分別作意。世親菩薩《無性攝論》第六,亦同親光菩薩所云。《梁攝論》云,捨離聲聞、獨覺思惟故。二乘思惟,謂數觀苦、無常等生死過失,及數觀涅槃寂靜功德。此觀但愛自身,捨利益眾生事。
再看「遠離一切聲聞緣覺所有作意」最後一段,菩薩來解釋的這一段。親光菩薩釋云,遠離二乘分別作意。既然是菩薩不能再做聲聞、緣覺的作意了,所以要遠離。世親菩薩《無性攝論》第六,亦同親光菩薩所云。這個講法跟親光菩薩所說的一樣。《梁攝論》云,梁朝所翻的《攝論》(攝大乘論)說,捨離聲聞、獨覺思惟故,因為是菩薩,所以要超越聲聞、緣覺的思惟,這二乘思惟,謂數觀苦、無常等生死過失,二乘者說要這麼去學無常、苦、空、無我,所以他們說苦、無常等等,所出現生死的過失為不好的,而且常常生死、生死很多次了,及數觀涅槃寂靜功德,又去觀或者去追求涅槃寂靜的功德,所以離苦、離無常、離生死,求得涅槃寂靜的功德。此觀但愛自身,捨利益眾生事,所以二乘聲聞緣覺這麼觀的話,就只會追求自我解脫,捨離利益眾生之事。所以像這種的作意,是菩薩不能去學的,因不能得到無上菩提,所以,不能再學聲聞緣覺的作意。在這一段中,解釋的比較簡單。我們上頭已經把作意分成很多不同的情況來說明,然後使各位了解聲聞、緣覺的作意是怎樣,與菩薩的作意應該怎麼樣。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第七菩薩住持大。菩薩以廣大智得廣大法味、廣大喜樂,以此常所住持。菩薩得廣大智,住大乘位,俱無欣厭,通達二空,雙斷二障,證得無上菩提。廣大者梵音名 合旦匡毘富攞vipula,廣大者無邊際,智廣大,則法味、喜樂廣大而不可思量,為最勝無上之智見,以此為持。
第七菩薩住持大,再來第七個菩薩的功德相是住持大,它講什麼呢?「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菩薩祂所持的,是一切聖人中除了佛以外,祂是最大的,祂所持的是寬廣無量無邊的,這才是廣大。種種法有一種法性,每個人去嚐試都有一個味道一樣,這裡的味道含了喜樂,所以大乘菩薩祂們不是說沒有執著這種喜樂,祂還是有,但是祂們喜樂的境界比聲聞、緣覺的還要廣大、還要多,只是不及佛罷了。再來看看菩薩第七個功德住持大的內容。菩薩以廣大智得廣大法味、廣大喜樂,因為智慧無量,所以所得到的法味就無量,所得到禪的味道就偏向於喜樂。所以廣大喜樂、法味喜樂這兩個是祂所住持的。以此常所住持,「住」就是住在這個法上,「持」就是用你的心、行去做,如果真正得般涅槃的話就無所執著,但因你還只是菩薩、未達究竟,所以還是會執著,還是常所住持。
菩薩得廣大智,住大乘位,俱無欣厭,沒有愉快的想追求一個法,也沒有很討厭的不想要一個法,菩薩住大乘位、俱無欣厭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通達二空,二空就是我空(生空)、法空。其我空、法空不是像聲聞一樣「絕對的空」,不是!菩薩是修證到「相對的空」,所以《金剛般若經》講實相觀,以實相觀善惡、順逆皆無分別,這種種法對他來講都平等平等,這樣才能說是通達、廣大。雙斷二障,二障就是煩惱障跟所知障,這前面講過了。煩惱是內心的,所知是修行過程之間所現的一切善境界。善境界你懂了以後要放下,放不下就會變成一種障礙。比如說你可以開發出「觀一個佛剎土、三千大千世界的能力」,但你對於所觀的又放不下、很執著,這樣就不行;或者觀見一切眾生苦難,你對此又放不下,那你就是沒有做到斷所知障。
經典也講,無論一尊佛或者千萬億無量佛出現於世,也度不盡一切眾生,因為眾生無明者為多,佛要度他們他們卻不給祂度。在《佛說菩薩不退轉法輪經》裡面有講,釋迦牟尼佛講這一部經時,每個人聽到佛的名號(包括釋迦牟尼佛),或這部《不退轉法輪經》的時候,都悟到無上正等覺,所以不會退轉,於是魔王波旬就很憂愁:「那我不就沒有徒眾、沒有領土、沒有什麼的…,怎麼辦?」就去求佛慈悲,不要度那麼多的人,全部度走了怎麼辦?都沒有部下了!佛就跟祂講:「就算是有那麼多佛出現,你還是有很多的徒眾,因為這些人不相信佛法,不求解脫,不想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人都是你的徒眾,所以你不要怕沒有,你的徒子徒孫、魔子魔孫很多。」但是跟祂下來的這些天魔眷屬,一聽到佛的名稱,一聽到佛在講《佛說菩薩不退轉法輪經》的時候,每個人都不能再靠上來了,好遠好遠就走不動。這個天魔因為太憂愁了,一下子「身變朽老,如百歲人,髮白面皺」,變得非常的蒼老,像上百歲人一樣,徒子徒孫也都沒有辦法跟祂過來,站得好遠,祂就自己走過來,問說:「佛陀,你看我自己都沒有人攙扶的走過來,你說我有很多徒眾,沒有啊?」
後來佛才開始講不退轉的境界,祂不再強調要悟無上正等覺這種佛法,祂說:「我不再教人家做善事、修六波羅密、十波羅密…。」魔心裡想:「你叫這些人不修,那這些人以後當然是我的徒子徒孫、魔子魔孫!」所以祂就很高興回去了,其實祂聽不懂佛在講什麼。佛說:「真正不退轉的是沒有執著的,你不要執著要解脫,那就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說,不再跟這個人講解脫了,不再跟他講:『你要追求解脫。』你不追求解脫可以,因為關鍵在於你能否放下、無執,你追求解脫不能放下,那不執於追求解脫也沒關係。」所以這才是真正悟到佛法。
證得無上菩提,是菩薩,所以《金剛經》就在講這種道理,實相般若觀,哪裡有法可學?有法,你當沒有法;沒有法,你當有法。都無所謂,這才是真正學佛法的真諦。證到那個時候的菩薩,才是真正的不退轉菩薩。這個悟到不退轉地的觀念,在下面講第八個功德相的時候就會講。現在先針對個別名詞來解釋。廣大者梵音名合旦匡毘富攞vipula,廣大者無邊際,空才能無邊際,所以空才能講廣又大。智廣大,智慧是無相,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種智慧也是廣大,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則法味、喜樂廣大而不可思量,這是說明菩薩為最勝無上之智見,以此為持,以此為執持、所持。
法味者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說之法門,其義趣甚深,須細細咀嚼體得,方生快樂,故以美味譬之,稱為法味。天親菩薩《淨土論》云:「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新譯華嚴經》云:「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了達法界。……,願一切眾生,法味增益,常得滿足。」
再來看第二句的法味,上面講廣大,下來講法味,什麼叫法味?以前在講阿羅漢的時候也提過這些,因此這邊內容盡量避開重複的部份。
法味者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說之法門,其義趣甚深,須細細咀嚼體得,慢慢的咬、慢慢的去體會才能得到,學佛法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學的到。你慢慢的增長智慧,慢慢的這麼去了解、去品嚐它,方生快樂,才能產生真正的法味、喜樂。故以美味譬之,稱為法味,所以用美味來譬喻佛法。天親菩薩《淨土論》云,天親菩薩在《淨土論》裡面說:愛樂佛法味,愛樂佛法的味道,禪三昧為食,菩薩以禪定為食,我們說禪悅為食,不食人間煙火,菩薩都盡量以禪悅為食。《新譯華嚴經》云,新譯的《華嚴經》裡面也有一句說: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了達法界……,你要了達法界才能得到無量法味,中間文句省略掉,後面再說:願一切眾生,法味增益,常得滿足,在學《華嚴經》的時候,高深的佛裡很難懂,你慢慢得無量的法味,然後懂得法界,十法界眾生現起無量法味,你能夠學、能夠增益,才能滿足。簡單說明如上。
法味喜又作法悅,指聽聞佛陀教法,因起信而心生喜悅。《舊譯華嚴經》云:「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眾生得法喜。」法味樂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樂,有四種法味樂,係言:(1)觀佛國土清淨味,即觀佛國土之清淨相而起之法樂。(2)攝受眾生大乘味,即攝受眾生於一乘一味平等淨土之德而起之法樂。(3)畢竟住持不虛作味,即彌陀法王畢竟住持彼國,其願力不虛作之大用之法樂。(4)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即隨類歷事起修行,願取清淨佛土之法樂。
法味喜又作法悅,指聽聞佛陀教法,因起信而心生喜悅,如果法味後面加一個喜,法味後面加一個樂,這內涵是不一樣的,喜是相關於心才叫喜,這講初學的,當然這個不能來代表菩薩的廣大法味,但是起碼先把粗淺的法味了解一下,菩薩所得的當然比這個更寬廣無量。《舊譯華嚴經》云,舊譯的《華嚴經》說:佛音能起歡悅心,佛所說的法,祂所現的聲音,能夠讓一切眾生起歡喜心。普令眾生得法喜,所以你參加法會,法喜充滿,那是無形中你唸了佛經,佛經的法義遍虛空,每個眾生都歡喜,你也從中得到法喜,法喜是心裡面的愉悅。法味樂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樂,這裡不講色身上的快樂,講法味的快樂,所以是由法所現起的甚深微妙法,其甘味所生的快樂。有四種法味樂,這裡提出了四種法味樂,係言,包括:
(1)觀佛國土清淨味,佛的國土是清淨、沒有污穢的,是美麗圓滿的。即觀佛國土之清淨相而起之法樂,所以我們用這種無相觀去觀它的話,就可以觀到佛的國土的清淨相,而起愉快、法樂;所以你要心地清淨、沒有煩惱,放下一切,然後你無相觀佛的淨土,你心相應了,心裡面就產生一種快樂,法味樂。
(2)攝受眾生大乘味,菩薩祂是攝受一切眾生,讓眾生入一切大乘法味,所以祂即攝受眾生於一乘一味平等淨土之德而起之法樂,聲聞、緣覺攝眾生入二乘,菩薩攝眾生入一乘,所以,一乘就是平等法,所以諸法平等,只有一味,這種淨土所產生的德行,會造成我們有一種法樂可享。
(3)畢竟住持不虛作味,即彌陀法王畢竟住持彼國,即彌陀法王畢竟住持在那個國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其願力不虛作之大用之法樂,阿彌陀佛的願力,不虛作就是沒有空白、沒有白作,祂確實建立了西方國土,這種大用,眾生中間會產生享受西方極樂淨土的法味、法樂,這是畢竟住持不虛作的法樂。
(4)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即隨類歷事起修行,隨你各個類別、經歷的事情而開始起修,然後隨你的因緣,願取清淨佛土之法樂,每個人因緣不同,你要往生極樂世界,西方就西方,東方就東方,都是各取其法樂,這個比較淺顯一點,我們不能夠去體會到大菩薩跟佛真正的法樂是什麼?最大法樂是無相,是無受,沒有什麼法樂不法樂,應該是這樣。菩薩還是有一個要執著,所以祂還是有一個法樂。
以五受言,喜於心,樂於身。喜者梵語su-manas,即心中適悅之相,稱為喜受;又為二十二根之一,稱為喜根。依《俱舍論》卷三載,初靜慮、第二靜慮及欲界等,其心悅之行相粗動,具有喜貪,稱之為「喜」;第三靜慮之心悅,其行相安靜,已離喜貪,則稱為「樂」。《成唯識論》卷五則謂,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之近分及欲界,其心悅稱為「喜」;而在初靜慮、第二靜慮之根本之心悅,既可稱為「喜」,亦可稱為「樂」。
以五受言,以五受來講的話,先來看憂喜苦樂捨這五受中的喜跟樂。喜於心,樂於身。喜者梵語su-manas,su就是好的,manas心意,好的心意,好的心意就是歡喜心,即心中適悅之相,怡適愉悅的相貌,稱為喜受;又為二十二根之一,稱為喜根,二十二根裡面,有一個名稱叫喜根。下面會進一步解釋二十二根這些名詞。
依《俱舍論》卷三載,根據《俱舍論》卷三裡面所記載,初靜慮、第二靜慮及欲界等,在初禪初靜慮、或者二禪第二靜慮,以及欲界以下,其心悅之行相粗動,其心悅之行相非常粗而且晃動、不安定,所以具有喜貪,稱之為「喜」,所以會發起貪歡喜、貪喜心,喜貪就是去貪愛這個喜。你學佛法,要稍微小心一點,當然你知道不能有煩惱,但如果無端生出這種歡喜莫名的心,那也不對;或者有時候是有形有相的事讓你心生歡喜,這也不好。總是要抱持一個平常心才對。你們如果有禪修的體會,便能察覺到──有時明明沒事情、也沒參加法會、也沒誦經或幹什麼的,但是這個心就一直high起來,不曉得在high什麼?你覺得很奇怪:「今天怎麼心一直很高亢、很歡喜?」
所以要保持一個平常心,不喜、不亢、不悲、不憂愁,這才是對的。因此,起了歡喜心,要把它放平,不要歡喜;當然有時候周圍之間的眾生或者護法神祂歡喜,你會感受到,但學佛法就這樣,一切都是平常心。一般人都會說:「祝你法喜充滿。」好像學佛法要法喜充滿似的,其實學禪的人不能法喜充滿,喜心這還是二十二根裡面的一個,有根就有不好的輪迴,會導引你去受報!前頭之初、二禪比較粗、比較不定。第三靜慮之心悅,三禪第三靜慮之心則比較悅然安定,其行相安靜,其行相比較安靜。已離喜貪,則稱為「樂」,沒有貪喜之心,故稱之為「樂」,等於說這時在第三禪天,雖然心安定,但是身充滿了氣,每個毛孔產生種種的快樂,所以叫做樂受,這是對於身體來講。
《成唯識論》卷五則謂,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之近分及欲界,靠近初禪天初靜慮,或者快靠近第二禪的時候,或者欲界等等,其心悅稱為「喜」,二禪快靠近或者初禪或者以下欲界的都稱為喜。而在初靜慮,就是初禪,第二靜慮之根本之心悅,以及到了第二禪天的時候,根本定所產生的心悅,既可稱為「喜」,才是真正的稱為「喜」,亦可稱為「樂」,也可以稱為「樂」。身心皆安泰的時候,才可以叫做樂。
身體為什麼會覺得舒服呢?氣充滿,整個氣充滿每一個細胞,所以那種快樂是世間最快樂的,這個快樂會產生你心歡喜,所以這時候第二根本心才叫做喜樂。初禪天叫做未到地禪,還不算究竟的禪定,不能真正入定;到二禪才是真正有定的味道,所以一進入二禪的話,第八意識都控制不了你的肉體,在定中你要出來出不來,要起座起不來。當時你清清楚楚知道周圍的人在幹什麼,或下課了、結束了、要迴向了,你還在座上起不來、出不來,因為你的阿賴耶識不執著肉體,阿賴耶識住在安定中、定中,不管你的肉體,所以你要出來出不來,這才有一點禪定的味道。前頭的初禪還沒有辦法如此。初禪是有覺有觀,自己心起心滅都知道,但是沒有定力,所以叫做「粗動」。三禪就安靜、已離喜貪,所以稱為樂。
二十二根明細說明,二十二根者dv2vi30at1ndriy25i,指於事特有增上義之二十二種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樂、喜、憂、捨等五受根,信、勤、念、定、慧之五善根,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之三無漏根,合稱二十二根。
二十二根明細說明,既然上面提到「二十二根」,所以我們也要了解一下什麼叫二十二根,其詳細說明如下:二十二根者,dv2vi30at1ndriy25i,前面是數字二十二,後面是根,indriy2就是根。這是指於事特有增上義之二十二種法,在事相裡面創造出有增上義的法,有二十二個。一個法如果很普通的話,那就是一般的法;如果它有增加某種特殊義理的話,那就是增上義。增上,在佛法上來講,就是勢力更加強大。如果是好的,那是順增上緣;如果不好的,是逆增上緣。所以佛法來講沒有不好的,順增上緣當然好,逆增上緣更好──障礙你的、讓你發起突破之心的,這力量才大!
所以很多順增上緣現,有時候會讓你迷糊掉,因為太順了,不小心就會垮掉;反倒是逆增上緣,包括因為生病、或者是煩惱啦、或者是種種的不如意,更能讓你一個心專注凝固,然後能夠突破這種困境,這種力量比你那些順增上緣還要大、還要可觀,所以在困苦之中磨練出來的菩薩,定力都很強,所有解脫都是從磨練裡面去掙扎出來的,不是說平平白白、搖搖擺擺就自己說悟到解脫了,沒有那種事情!要千錘百鍊這麼考驗考驗,逆境來、什麼事情來、什麼事情怎麼樣,你都能夠很自在的度過去,這才算。
看這二十二種,看它前面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後後面的三根,就是男根、女根、命根,跟我們個體、跟生命有關,男生的生殖器、女生的生殖器、跟我們生命本來的命根,有這三根;在心方面,苦、樂、喜、憂、捨等五受根,在修行打坐之間,所產生的善根有五個,五根五力,這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信、勤、念、定、慧之五善根,一般人沒有,修行才會起來。然後下來加三個,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之三無漏根,還不懂的要讓他懂,已經懂了,懂了就懂了,具知,每一個都懂,這種三無漏根。合稱二十二根,加起來總共二十二種。今天就簡介到這裡,下次再談二十二根的具體
(2008.04.02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