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6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菩薩的功德相)

「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續)

菩薩、大菩薩有十種功德相,現在講到第三。第三個:於諸眾生其心平等

親光菩薩釋云,即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為體,以一切有情為所緣境,故名所緣大。前德以智體,故真如為境。此以慈等為體性,故有情為境。此即般若論中同體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

親光菩薩解釋:即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菩薩對於一切有情眾生,心裡面都是具平等觀,當然心地上平等觀,身體也是平等平等,所以你的身跟眾生是一體的;那心方面,菩薩有無量的心通,所以能夠體知眾生心,所以自心跟他心都平等平等。心清淨就可以觀眾生平等,先前在講平等法時都說明過了,那怎麼能夠觀眾生平等呢?有大悲心,以大慈大悲的心來學習大平等,如果你沒有大悲心,就做不到跟眾生平等。你只修自己,抱持著「我好就好了,眾生不好也沒有關係,眾生煩惱是他們的事」這種心理的話,永遠修不到平等觀。所以說,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以慈悲為方便,對一切眾生要救渡他們;若不起慈悲心,就不會有成就,所以以慈悲心來行方便救度。當然小菩薩有小慈悲心,大菩薩有大慈悲心,慢慢用方便法建立一切平等法,這是親光菩薩所解釋的。

解云,此德慈等為體,後面解釋說,此德慈等為體,這種大慈悲心或者平等性之德行功德相,以慈為體,這「體」也就是產生一切法的根本。像我們講空相,空相是空體本來,一切法由空性而起,所以你得此平等觀,這些都要從慈悲心體而起。一切法的生起,以一切有情為所緣境,故名所緣大。不管哪個有情眾生,他有作意而受意,有一個作意緣為所依,因為這是有為法,有為法你要生起慈悲心,你要作意。要作意就去觀一切眾生為他所緣,既然以一切眾生為他所緣境,所以這個是所緣大。諸法從緣起,有因緣起才有法。那你要用慈悲心,平等觀一切眾生,就是要先作意在眾生他們身上,然後解除他們的煩惱。

下一句,前德以智體,故真如為境,智慧的根本名相,那個就是真如,以德等為體性,以這種智慧功德相為智慧之體,以真如為境。此以慈等為體性,故有情為境,以慈悲為體性,體性又能產生一切法,所以依有情為境,對有情產生一切境界,產生一切的平等法。此即般若論中同體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這麼慢慢方便去做到,這大菩薩於諸眾生,以其平等心來觀他們。佛法在講「中觀實相」,中觀實相就是所謂的般若智慧,講一切法也是如此,什麼叫般若智慧?你修佛法就是用般若智慧觀一切法,觀一切法之中沒有執著,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但這種還是不究竟的人才要這麼學習觀;如果是已達究竟的人,亦無所謂「無所有」,亦無所謂「不可得」,反正就是實相,實相就是你的心或者你的自性、心性,對一切法「無住」,無住就是「有法無執」,有看沒有進、有聽沒有到,有法無執這就是般若智慧。所有經典你懂這個,就學到「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這三個三昧。

在密教來講,就是三言教義,證入三言教義才能夠轉入陀羅尼門。如果你要進入真言門、要修密教,也是要從顯教修到空、無相、無願三昧才能轉入密教。那至此轉入密教的人,一定對一切幻相不執著,因為你有實相觀,瞭知一切法都是幻化的,瞭知因緣所現的一切法也是幻化的,你能在幻化之間去安住你的心。菩薩因為要渡眾生,圓滿一切種智,所以祂可以用般若論中所謂的「同體大悲」去觀眾生。你要能夠觀眾生同體,你一定要有解脫的能力,才可以去接受他外在的因緣,這樣你就有自他平等,平等方便了。如果你自救不了,你本身還是能力不足、煩惱無量,就顧不得別人。換言之,你有多少的定力、多少的智慧,就能幫助多少的眾生。心量到大菩薩者,當然都是大慈大悲,所以這樣才能觀諸眾生其心平等。這是第三個功德相。

「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

菩薩第四個功德相,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有為法都從分別來,有分別,就進入世間相,所以你要從分別學習到無分別,在無分別裡面也可以做分別想。所以分別、不分別之間,你都能自在無礙,因為你開始要學解脫,所以要學沒有分別心;究竟了以後,你觀眾生,你還是要有分別相,不然怎麼觀眾生呢?這個人心清不清淨?這個人有什麼習氣?那個人有什麼毛病?這也就是分別。沒有差別相,就是沒有妙觀察智。差別相一定會有的。先求不分別,然後得了不分別究竟,再來分別這種種分別。為什麼分別時,還會說具般若智慧一樣呢,分別眾生,加以救渡,救渡完了又不分別,這裡面包括了很多的層次:心清淨,清淨再究竟,究竟就是進入一切法中、不清淨裡面,去救渡眾生,救渡完了又沒有分別,這種才是菩薩的修行,不是小乘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是自己解決自己就好了。

第四明菩薩之時大也。分別vikalpa,即是推量思惟之意,又譯作思惟、計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有分別心就有分別智,分別有為事相之智。在凡夫為虛妄的計度分別之智;在佛為後得之權智。

第四明菩薩之時大也。剛剛講的是緣大,現在這個是時大。為什麼講「時大」?分別跟時間有什麼關係呢?這裡面除了眾生分別想以外,還有一個觀念就是「時劫」,時劫的意思就是一個時間kalpa。劫,為極長遠之時間名稱,乃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又作曠劫。普通講一劫,一小劫(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這個算一劫是時間的劫,那你說修行要修三大「阿僧祇劫」(asa{khya),就是一個不可數的數字,起碼都是五十位數的零,數目一之後的零一直加加加,至少有五十個零在後面,那麼長的時間。這個講時劫,它是先從有分別再到沒有分別,是講說菩薩祂沒有分別心,所以三大阿僧祇劫跟一小時沒有差別,菩薩不怕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證到佛的境界,否則,有分別心的話,祂就不會那麼勇敢地要去行菩薩道。正因菩薩不再去想這個時間,所以祂才有那麼大的勇猛心去行菩薩道,這裡講時大就是在講這樣的觀念。

分別vikalpa,即是推量思惟之意,又譯作思惟、計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在這裡面我們要探討一些分別心,vikalpa是分別,即是推量思惟之意,就是分別;如果你不作意去想這件事、那件事,這個人、那個人的話,那就是不分別;或者你平等觀眾生,那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分別總是有推量思惟的意思在裡面,有時候翻譯做思惟vikalpa,思惟、思量,或者計度、測量、推計,這個分別也就是心、心所(心活動空間)。心是心王,思惟是精神的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這是分別。現在懂得分別、不分別、種種分別。有分別心就有分別智,分別心是不好的,但是用在菩薩如果沒有分別,要怎麼依眾生根器渡化之?所以還是要有分別。祂有分別,祂是有智慧的分別,這叫分別智。

分別有為事相之智,事相就是有為,此乃指在有為法裡面,有能力去善加分別、觀察分別的這種智慧。在凡夫為虛妄的計度分別之智,凡夫亦有凡夫的智慧,但它是善於胡思亂想的這種智慧。在佛為後得之權智,什麼叫後得?我們智慧有二種:一種是根本智,所謂根本智是空、無相,要有後得智得先證根本智,你不先證根本智,不先學到空、無相,你後得智就起不來。後得智也是差別智,差別智它不是本身分別,它是為渡眾生方便,所以叫做權智,不是自己來分別起煩惱的。它是依照眾生彼此相異的習氣毛病與特定現象來加以救渡,這是權宜設施的智慧。你如果住空不起心動念,當然沒有什麼分別,但如此又豈能救渡眾生呢?所以要進入有為法裡面,然後產生差別智。做完了救渡的工作以後,又沒有煩惱、也不執著,這就是菩薩的修證。

 

分別心之緣起不離四句c2tu=ko6ika,即以肯定、否定、複肯定、複否定等四句來分類諸法之形式,第一句為單純肯定,故稱為第一單句;第二句為單純否定,故稱為第二單句;第三句為複合之肯定,故稱為第三俱句、雙亦句;第四句為複合之否定,故稱為第四俱非句、雙非句。例如對有、無而言,可成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稱為有無四句,於諸經論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來解釋各種義理,如《中論》之「無生四句」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俱舍論》之「厭離四句」,為「厭而非離、離而非厭、亦厭亦離、非厭非離」,《成唯識論》所舉外道之「一異四句」為「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法華文句》之「權實四句」為「權、實、亦權亦實、非權非實」。此外,對有與空、常與無常、自與他、淨與穢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別。

分別心之緣起不離四句c2tu=ko6ika分別心的緣起不離四句,c2tu=ko6ikac2tu是四;ko6ika是句,即以肯定、否定、複肯定、複否定等四句來分類諸法之形式,這四句乃:肯定、否定、複肯定、複否定。肯定,也就是「是」;否定,也就是「非」;複肯定,也就「是是」;複否定,也就「非非」。在這個世間相裡面的辨別差別相,都離不開這四種組合。我們自己修佛法、修空觀、修解脫時,當然不談這些;但你要降服這些外道,辨析他們的觀念何者不正確,那你就要了解他的毛病在哪裡,然後加以開導讓他悟道,由此故有這樣的四句分類,呈現諸法的樣貌。

第一句為單純肯定,故稱為第一單句,第一句所謂的肯定,就是單純的肯定,這稱為第一單句。第二句為單純否定,故稱為第二單句,第二句為單純的否定,這稱為第二單句。第三句為複合之肯定,故稱為第三俱句、雙亦句;第三句是複合的肯定,稱為第三俱句,俱就有同伴,有二個啦,有時候叫雙亦句,亦就是一樣之意。第四句為複合之否定,故稱為第四俱非句、雙非句。第四句是複合之否定,稱為第四俱非句,都不是,或者叫雙非句。在分別法裡面,離不開這四種狀況。

例如對有、無而言,可成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稱為有無四句,於諸經論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來解釋各種義理。這裡舉例來講,例如針對有、無來講,可成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句情況,世間法離不開這四種情況,稱為有無四句。在一切經論之中,常以這四種句法的形式來解釋各種義理。因為既然你還在修行,你說:「諸法無言說,諸法離言說。」對!你是修證般若智慧,不必言說,所看、所聽、所聞不必言說;但是當你要救渡眾生,那麼你不說則理不明,是吧?所以雖然離是離言說,但是有時候還是要用文字語言來跟他們說明。所以十二部經教就是這麼出現的,眾生沒有透過文字語言,他悟不了道,所以要先用文字語言跟他們說明清楚,說清楚要怎麼修,要找什麼東西、目標怎麼樣,總是要用語言來說明,所以可藉由這四句來說明種種義理。

如《中論》之「無生四句」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中論》裡面有說「無生四句」,意思差不多,只是名相不一樣而已。「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一切法「不自生」,不自己生起,一定有因緣才起;「不他生」,這個自性起法,外在的法,如果你自性不起法相應,它不會生起,所以不他生。我們熟悉的就是:萬境本閑,外面的境界本來跟你沒有關係,你心有般若智,就觀它清淨、清閑,它影響不到你;你心不清淨,它就會影響到你。你跟那個法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所以不他生,還是由你自性生:你自性不清淨,不清淨就自己生起法。「不共生」,不共它外面的這些因緣生,為什麼不共生?如果你執著習氣不滅,所以才會生,它外面的這個法跟你沒相干,不會跟你生起。一個人、一件事,你不執取它,那個法、那個人、那件事跟你沒關係,你心不清淨、有所執著,所以抓著那個法、那個人、那件事,這樣還是你自己生,是吧?

前面所講的自性生,自性生也是有因緣才生,所以最後一句,「不無因生」是最重要的!不無因生,所以導致自生、導致不他生、不共生這些理念。既然要自生,不依他生、跟外因緣共生,都是自己因緣而生。所以菩薩、阿羅漢的解脫,是照樣面對種種因緣、冤親、魔相,這些有因有緣的法,但祂們都能夠修到如如不動,這樣的話就解脫了。因為你要懂得它一切法之間的關係,所以用語言文字來說明各種法的現象,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你自己心裡面的習氣毛病多寡。所有顯密教、大小乘,都在講這個道理。你若不按照自己的妄想習氣抓一切境的話,自能得解脫;如果你不清淨,因緣來你照樣應緣,就起一切法,就進入煩惱境!

《俱舍論》,它是小乘法跟大乘法之間的一個論說。之「厭離四句」,《俱舍論》裡面之「厭離四句」,第一個是「厭而非離」,就是你對一件事雖然是不喜歡,但是光不喜歡你也不會想要脫黏、想離開那個境。一般人都是這樣,面對一切人事物,你雖然不喜歡,但是你又不能離那個境,所以會陷入不喜歡的那種心態裡去。第二個,「離而非厭」,如果你能離一切人事物的法,就沒有所謂這個討厭、不討厭,你客觀看一個人、看一件事,你就沒有什麼討厭、不討厭的事情,那就是你離一切相。第三個,「亦厭亦離」,還不究竟時,你雖然不喜歡這個法,有時候好的你不想離,是又愛又恨,不好的如果你能離,那當然是解脫,要離也離不了,所以能離的話還好,要看你的心清淨度。到第四個,「非厭非離」的話是菩薩的境界,也沒有什麼討厭,我為什麼要離?我要救度眾生就去插一腳,插一腳而又沒有什麼討厭、不討厭,也沒有什麼離、不離的事情,這樣的話祂很自在,對一切法不執著就是這樣,這才是究竟!以上這是《俱舍論》裡面之「厭離四句」,這還是四種方式去組合。

《成唯識論》所舉外道之「一異四句」為「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成唯識論》也有舉出所謂外道的「一異四句」,一、異是代表一句話,一就是一種,異就是很多;一種是空,很多就是有為相。「定一、定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這還是四種組合。《法華文句》之「權實四句」為「權、實、亦權亦實、非權非實」,《法華文句》裡面的權實四句,權是方便,實是究竟,你能夠觀實相觀,有法無執,它講「權、實、亦權亦實、非權非實」這四種組合。此外,對有與空、常與無常、自與他、淨與穢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別。此外,「有為對無為;常是空性對無常;自己或者他人;清淨或者污穢」,這四種都可以用四句來解釋。等於說,對於有與空、常與無常、自與他、淨與穢等,也可以用這些方式去組合出四句分別。

 

唯識宗將心識之認知作用分為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種分別:據《瑜伽師地論》所釋: (1)有相分別,謂於過去所受之義,諸根成熟而善於名言者所起之分別。(2)無相分別,謂隨過去所引者,及嬰兒等,不善於名言者所起之分別。(3)任運分別,謂於現前之境界,隨境之勢力,任運而轉者所起之分別。(4)尋求分別,謂觀察尋求諸法所起之分別。(5)伺察分別,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者,復加以伺察安立所起之分別。(6)染污分別,謂因顧戀過去,希樂未來,執著現在所起之分別。例如恚分別、害分別,或與煩惱、隨煩惱中任何一法相應所起之分別,皆屬染污分別。(7)不染污分別,例如善、無記等法即屬之。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之分別,或威儀路、工巧處,及各種變化所起之分別。

再來,唯識宗將心識之認知作用分為「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種分別。現在在講種種分別,如果講時劫、時間的分別,就是剛剛講的,現在講世間相,不管世間也好、眾生相也好,有七種大略的分別相,據《瑜伽師地論》所釋,稍微說明一下:

(1)有相分別,謂於過去所受之義,諸根成熟而善於名言者所起之分別。一切法有名相,n2man(名),r9pa(色,物質存在之總稱),lak=a5a,即形相或狀態之意,乃相對於性質、本體等而言者,即指諸法之形像狀態。)如果你沒有名相,你就是沒有分別心,那名相怎麼起?你一開始來世間學習時,你就有名相,就是你媽媽告訴你是什麼名字,從那一刻開始你所感受的意識就變成有相的分別,你在學校裡面薰習很多的東西,文字、語言也是一種薰習,所以諸根成熟以後,善於名言而起分別,人、非人、什麼事,這些都是有相的分別。

(2)無相分別,謂隨過去所引者,及嬰兒等,不善於名言者所起之分別。嬰兒還不會分別,你剛出生的話,他兩個眼睛看媽媽的距離不夠遠,所以看不到,嬰兒剛出生看不到東西的,過了幾天或者個把月,他的眼睛才可以看遠一點,嬰兒根本沒有分別相。隨過去所引的,過去你所學習的,或者小孩子、嬰兒,不善於名言,不能夠言說、不善於說名稱、不善於語言,這種就是無相分別。無相分別是我們修行人要學的,所以你要學到像小孩子一樣,什麼事情好壞都沒有分別。世間相什麼叫好?什麼叫壞?好壞是你自己心裡面在想的,小孩子一片清純,他不知道什麼好人、壞人、好事、壞事,所以他們都沒有分別心,所以修行要修到這樣沒有分別、無相分別,如果你沒有修到這裡,你要再往前走就沒有辦法。你要先自我解脫,然後才進入陀羅尼門,然後再用咒語、手印來達到利益眾生的目的,所以你修行若做不到無相分別,就卡在那裡,今生永遠沒有辦法進步。

(3)任運分別,謂於現前之境界,隨境之勢力,任運而轉者所起之分別。任運,任其本真來運用在你的境界上,對於現前之境界,一個人、一件事來到你面前、來到你心裡時,隨境之勢力,勢力強者,你就要用很大的定力去面對他,勢力微弱你就較自在,以四兩撥千斤的能力就可以調理它。每個人任運的能力,是依其智慧跟禪定力而有別。任運而轉者所起之分別,如果你有無相分別,那任不任運沒有什麼關係?你已做到無相分別了,本身就沒有言說、沒有執著好壞!一般人沒有經過修行是不容易達到的。所以在有為相之間、有相分別時,你要去任運分別,善境界不要去執著,逆境界儘量也是任運、讓它轉,不要你喜歡的就陷入、迷糊掉,不喜歡的倒有所警惕,這樣還是不行,應該是要順逆都能把握得住,不要迷失,任運而轉。

(4)尋求分別,謂觀察尋求諸法所起之分別。當然尋求是主觀意念要做的,如果你對你心裡面的沒有念頭的念頭,那是清淨;沒有念知,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念頭,那就是因緣,一定有因緣才會有念頭,那你要去尋求、去觀察它,到底是哪個因緣讓你心起念,如果你自己不胡思亂想,你的心,這裡在講菩薩境界,可以感覺外在的因緣,然後自己心起心滅,心起心滅你要去看,到底是什麼事情?你可以這麼去觀你內心,所以我們講的,從因緣去觀到底有什麼事情?哪一件事情怎麼進展?哪個人事物怎麼樣?不去外求,你從內心裡面去尋求,這麼去分別。

(5)伺察分別,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者,復加以伺察安立所起之分別。伺是窺伺,很用心的去尋求、去找,既然上面已經有所尋求了,也有所觀察了,你要以自己心意念加進去,去窺看它,能夠安立由這個法所起的分別心。所以上面只有尋求,下面要下定義、要了解是什麼東西、什麼事情。所以要伺察分別,才能夠了解、安立這個法。

(6)染污分別,染汙是不清淨法,不清淨法包括有因緣果報的,都屬於不清淨法。不是說你做好事就是清淨,做好事算是「染」,染法者,善惡都是;「污」則是不好,污是不清淨法,不清淨也就是沒有解脫。所以你做了善事,沒有解脫,升天去了,那還是不淨;做壞事當然惡報,惡報當然就是不好的。以修佛法來講,就是無住相布施,你做了善事不要去執著,這才是究竟;不然你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都脫離不了三界輪迴,都是染污法。它講謂因顧戀過去,希樂未來,過去有好的,你自己眷戀不忘,未來希望有快樂的日子,執著現在所起之分別,所以對過去眷戀,對未來希求,對現在又執著──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之間,你都起了分別,那就是染污分別,好壞都受果報。

例如恚分別,「恚」是嗔恚的恚,這是嗔心、發脾氣。害分別,對別人起了加害的心、詛咒心,或者間接加害,當然直接加害你不會,你間接加害人家、詛咒人家、罵人家,這些都屬於不清淨心的害分別。或與煩惱、隨煩惱中任何一法相應所起之分別,皆屬染污分別。煩惱是講根本,根本煩惱有貪、嗔、癡、慢、疑、邪見六種;隨煩惱有二十個,八大、二中、十小隨煩惱。所以你只要根本煩惱跟隨煩惱之間,跟他們任何一個相應,這都是染污分別,你要修行其實很簡單,放下你心裡面的分別,自然就無相,無相就不必分別。

我們就是不甘願放下一切習氣毛病,強要分別好壞。比如現在在觀世間事,你們會有自己很強的主觀意念,主觀意念很強,都離不開對一個人、一件事的好惡,如果比較有智慧的,是觀國家的總體命運,不是觀單一一個領導人,所以要超越個人的層次去觀共同體的共業,這才是有智慧的。如果對某個人喜歡、對某個人不喜歡,這就是你染污分別、煩惱。個別的業,你有辦法超越的當然要超越;那共業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國家的共業、家裡的共業,沒有辦法避免,而你能夠先觀照到,從大處著眼,不要從小處去執著,小處執著就會有煩惱,大處著手的話,對人對事就沒有什麼取捨,只有該這樣、該那樣,大家的共業形成,一個國家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國家是那麼籠統的一個共業體,你怎麼會對一個人怎麼樣去喜愛、厭惡?不會!時運走到哪裡,共業該怎麼現,就是怎麼樣子,所以不要在那裡看個別扮演的角色,執著你喜歡的、不喜歡的,否則就陷入種種煩惱境。

(7)不染污分別,那怎麼做到第七個不染污分別?例如善、無記等法即屬之。善法再導入無記,就不善不惡的法,都屬於不染污法。謂出離分別,所謂出離分別,跳離了染污法,就是善法,這裡善法不是講做善事的善,做善事的善你要能夠無住,用般若智觀它,無住相去布施,這樣才能出離、才是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之分別,也沒有瞋恚心的分別,也沒有害心的分別,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的分別,善法好像有十個,善法裡面跟每一個信等一切的善法相應的,都是不染污分別,這裡講還是比較偏向於世間的不染污,學佛法要學菩薩法,要學超世間的不染污。或威儀路、工巧處,或威儀路、工巧處,四威儀講過了,工巧,善巧方便、技巧、因明等等的五明,及各種變化所起之分別。這些或各種變化所起的分別,這些都算不染污的分別。講到分別,稍微把這些現象說明一下。

 

《瑜伽師地論》又謂此七分別,皆以尋伺為體,產生自性分別,svahb2va-vikalpa,或稱自性思惟、任運分別。即指於心識之認知作用,指任運覺知現在所緣之境,稍加推測思考而分別其自性。欲界及色界初靜慮共為有尋有伺之地,必屬自性分別。

再來看《瑜伽師地論》又謂此七分別,皆以尋伺為體,尋伺有的人翻「覺」跟「觀」。「尋」就是用你的自性、正念,去覺你心裡面的念頭,或者覺外面的事情、覺外面的人,這是覺。「伺」就是觀,覺了以後再觀,你觀心念也是一樣、觀你的念頭,覺了有念頭,然後再觀是什麼念頭。對外面人事物也是一樣,你看了哪個人以後,再分別他是什麼人,這也是觀。這樣以尋伺、覺觀為體,產生自性分別,因為一切法由自性起,但是我們學《解深密經》要觀它無自性,它會應緣,剛剛講,沒有因緣它起不了法,因緣相應了自性起法,你要觀它無自性,所以所起的法無住,無相分別,故不必要住。或者你修的好、究竟了,你可以觀它能夠無住,這個是最好,有覺有知而無住最好。

如果有覺,然後安不住你的心,那就是煩惱,心眼開的人就是這樣。有的人心眼開了,可以看到這個人是好、那個人是壞,本來好壞就好壞,但是你又有分別心:看到好的,覺得這個人不錯,就喜歡他;看到那個人不好,你的心裡面就討厭他。像這樣,就是有覺但沒辦法做到無相分別,所以就有煩惱。像這種人如果懂得很多,心又不自在,到最後都搞得神經兮兮、阿達阿達,天天看精神科醫生了!你境界不夠,就不要去覺;有的人他是卡到鬼神,同樣有這個能力,不是自己修的。卡到鬼神,鬼神給你有這個能力,不是你從修禪定來的,所以就更容易看不開。精神病院裡面,有很多都是這種卡到冤親債主的人,要說他沒有能力嘛,他可以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對他好、對他不好,他倒很清楚。這種人有這類能力,可以覺知歷歷,卻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他不是修來的,是卡了鬼神,讓他有這個能力且伴隨煩惱,如此就變成神經兮兮,假若一生之間又沒有碰到好因緣去好好修行,那麼一生都報廢掉了。

所以你有自性分別以後,不要去執著。svahb2va-vikalpa svahb2va是自性,vikalpa是分別,或稱自性思惟、任運分別,有時候叫做自性思維、任運分別。自性起了分別,起了分別就是任運,起「想」,即指於心識之認知作用,指任運覺知現在所緣之境,稍加推測思考而分別其自性,你的心識對內對外都有認知的作用,你要任運讓它能夠覺知,現在是對什麼緣?什麼境?然後稍微加以推測、思考,而分別起自性。欲界及色界初靜慮共為有尋有伺之地,必屬自性分別,這是屬於我們自性分別或者任運分別。有尋有伺是《瑜伽師地論》裡面的名辭,一般禪宗、打坐修行的都講覺觀,你聽得也比較熟悉一點,其實就是尋伺。「有覺有觀、有覺無觀、有觀無覺、無觀無覺」,總共可以變成四句,也是一樣。色界四禪天都離不開「有覺有觀、無覺有觀、有覺無觀、無觀無覺」這四種境界,等於說四禪定是依這四句去說明境界的。

你說前面有覺有觀不是很好嗎?有覺但是沒有解脫,就是有覺有觀,當然這裡還不是真正解脫,是方便解脫、是世間的禪定而已。到最後,無覺無觀,自性一境性,例如面對一個現象時,我們的自性它只有起一個境,不會起兩個境,你起兩個境就有分別、就有分別性了。所以「境」跟「性」其實是一體的,這是無覺無觀的人才能做得到,這個已經是四禪。剛開始是有覺有知好修行,修到最後無覺無知,很自在。所以覺觀是第一道關卡要去修的,如果你今生都沒有修到覺觀,那就還沒有入門;修到了覺觀你又去除不了覺觀,那就是煩惱,懂得越多越煩惱。

 

另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所說之七分別,前三者與《瑜珈師地論》所說各異,即:有相分別,謂取過去與現在境界之種種相;無相分別,謂希求未來之境而行;任運分別,謂五識身於自境界任運而轉。其餘之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及不染污分別等四者,皆以計度分別為自性。分別心的作用起於因緣變與分別變。

另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所說之七分別,另外依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裡面所說的七種分別,前三者與《瑜珈師地論》所說各異,前面三個,「有相、無相、任運」這三個,跟《瑜珈師地論》裡面所說的不一樣。

即:有相分別,也就是「有相分別」,它意思怎麼樣呢,謂取過去與現在境界之種種相,能夠起過去與現在境界的種種相就是有相分別。那未來呢?未來胡思亂想,這裡沒有提到,沒有提到未來,但下面有講。無相分別,謂希求未來之境而行,「無相分別」就是講祈求未來所現的境界,這是無相,未來沒有經歷過,到底要怎麼樣,你起不了一切,心都在胡思亂想。任運分別,謂五識身於自境界任運而轉,「任運分別」也就是五識身,眼耳鼻舌身這五識跟你的身體,於自境界任運而轉,你自己這麼去任運去運轉,住境而產生一切現象。其餘之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及不染污分別等四者,皆以計度分別為自性,其餘的「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汙分別、不染汙分別」這四個分別,皆以計度分別為自性,去記住、推測、思量,以這種分別心為自性。

分別心的作用起於因緣變與分別變。分別心的作用,起因於因緣變跟分別變。所以自性本來是不動的,有因緣才起法,起了法以後,你就會起分別,分別之間就是在變。自性本來清淨,如果未起時是空,起了以後它就開始變,所以因緣使自性變,變成起法,起法變又變成分別變,又起了名相,你去讀它、去推測時,就變成分別變。因此你要懂得這些名詞,這麼去思惟你的心跟自性與外緣的關係。以下繼續解釋什麼叫做因緣變。

 

何謂因緣變?即由因與緣之勢力變現者,稱為因緣變;八識之中,第八識、前五識及五俱意識等所緣之境,乃由因緣任運而生,皆有實用,故稱因緣變,所以因緣變係以先業異熟(善惡業種子)之力為增上緣,以諸法自身之種子為因所變現者。

何謂因緣變?即由因與緣之勢力變現者,稱為因緣變,即由因跟緣之勢力變現的,一切法沒有因的話,它起不了法,然後因成法之間,又有一個緣,因緣就會產生果報。這個因是根本、最重要,如果沒有這個因,你就不會起根本的法,所以你思惟自己看看,你喜歡哪一個人、討厭哪一個人,其中一定有因。你說:「這個人今生跟我沒有在一起,怎麼會有因?」很奇怪,就是這樣子,恨的咬牙切齒是嗎,那什麼因?一定是過去發生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發生在今生的你一定知道,但發生在過去的你就不知道,因為沒有宿命通。發生在過去這個因,還是會造成緣來時就起法。

如果你心裡面沒有一個過去的因,也就沒有現在的果。比如剛剛講的,那個人跟你有什麼關係?看似沒有關係,你也不認識,是嘛?像你們很喜歡談一些公眾人物,公眾人物跟你有什麼關係?如果你心內跟他過去有因緣,你就喜歡得要命,或討厭得要死,那是過去有因緣的關係;如果沒有過去的因緣,那你會怎麼樣?沒感覺。為什麼會討厭他、或喜歡他,那是你自己造過的業,什麼業?自己的善惡觀念所成立的。所以為什麼各位學佛法學的很慢?就是這種執著性太重!執著這些人好、人壞的觀點,這種自我分別的心很強,所以永遠學不好。卡在你自己的業力上,這業力講的就是執著,所以你從這裡面可以去辨別。

因緣變,本來因如果跟你沒關係,你就不用去作意,是吧?反正沒有這些因,你看一切人,不管好人、壞人,不管他是什麼、做什麼,你都可以坦蕩蕩看著他,完全跟你沒關係。如果這個人過去明明就跟你沒有因緣,你偏偏看他很喜歡或者很討厭,那問題就是出在你的執著,什麼執著?就是你心裡面這個善惡觀念分別心。像武俠小說中,這種大俠,大家以前看了都會拍拍手,認定俠義之士值得讚嘆。但修行就不能這樣,修行是看因果,比如這俠義之士殺了一千個壞人,那以後就要還一千個人的命,為什麼?雖然他忌惡如仇、善惡分明,但就表示這種人不知道修行的真諦。修行不在善惡的表面上區別,只是如實反映出人與人彼此間的關係。你知道兩個人之間,要產生因果,你就維持一個沒有關係的關係,那就沒有什麼因果不因果,是吧,這是因緣變。

沒有因、沒有緣,就變不起來,你怎麼會起分別?比如現在檯面上這兩位總統候選人,那喜歡一定有喜歡的道理,是吧?如果你沒有過去喜歡的因緣,那是你今生所造成的,例如你喜歡看他的外表,喜歡他這人長得英挺,總是有一個理由,否則沒有因緣怎麼會喜歡他?又或者如果彼此過去有惡緣,你只是光看一眼都會覺得討厭,否則今生明明跟他沒瓜葛,你又何必討厭?當然,這種種都是出自於你的習氣毛病在變,沒有因、沒有緣的變,就只會是一些很平淡的事情,要有強烈感覺的話,一定都有過去的因,差別只在於過去的因是很厚重或者較淡薄。沒有這些關聯的話,你看那些人做好事、做壞事都跟你沒有什麼關係。那什麼叫好事、叫壞事呢,也是你的分別心在執著。像一個人去偷人家的東西,他肚子餓了,不偷東西會餓死掉,你如果不會這麼去看事情,你會說:「哎喲,偷東西?這種行為太壞太壞!」那這樣就是自己強作分別。所以學佛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這些分別心慢慢的去掉,回歸到無相分別,不就是那麼簡單的嗎?你有因緣,不要變,但如何讓這個因緣不要變?

八識之中,第八識、前五識及五俱意識等所緣之境,乃由因緣任運而生,那八識之中呢?第八識前五識跟前五俱意識,眼耳鼻舌身一起來叫五俱意識,五俱意識眼耳鼻舌身識,是五個意識一起來,叫做五俱意識。所以如果端上滿漢全席來的話,你五個心一起用,就是五俱意識,包括吃東西時,這手拿筷子與嘴巴去咬的動作,以及耳朵聽得到鏮鏘鏮鏘的聲音,以及鼻子聞得到油香或者醋酸的味道,以及眼睛看得到紅白黃綠各種菜色,以及舌頭接觸了酸甜苦辣種種滋味,咀嚼了軟的、硬的、燙的、冷的各類食材,所以等於是你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意識都一起用上。所以第八意識是本來的心,加上你這個五識,或者是五個識一起來,或者第八識個別加某一個,八識跟眼睛,或者四個五個都一起來,所以成了八加五。這些對一般人來講好像很難懂,但對修行人來講,有時候確實是八個心會一起現、一起用,而且都可以知道。

這裡講的因緣變,就是從根本的第八意識心,然後加上前頭眼耳鼻舌身面對色聲香味觸五塵境,五識或者一起來五俱意識所緣的境,乃由因緣任運而生,有因有緣,比如說剛講的滿漢全席,端出來的菜你看到了,就是因緣,你吃到了、聞到了、聽到了等等也是因緣,皆有實用,故稱因緣變,前面講過的例子,就是內心裡過去的因緣、過去世的因緣,實際產生了它的作用,故稱因緣變,一定由你過去善惡業種子、有為因緣所現。所以因緣變係以先業異熟(善惡業種子)之力為增上緣,以諸法自身之種子為因所變現的,諸法自己它過去有什麼種子,它會變現。好比說,你看到一個人,為什麼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今生你也沒跟他相處,為什麼不喜歡?就是你過去有這個種子,以這個為根本、這個種子為因,然後再看到這個人,再加上你的習氣,所以就現起好惡的念頭,這是因緣變的道理。因緣變是你愛莫能助的;而你會恨的要命或者愛得要命,則是後面這個分別變所致,分別變就已加入了你的習氣,這兩個要一起講。剛講的這個例子,你會起愛恨情仇的,就是後面的分別變。

 

何謂分別變?謂由心、心所之作意分別力所產生的對境,由作意、計度等分別力變現者,稱為分別變。又如第七識及第六獨頭意識所緣之境,由分別作意力而生,非由實種子所生,如鏡中之火,無有實用,僅為影像而已,故稱為分別變。

何謂分別變?那什麼叫做分別變?謂由心、心所之作意分別力所產生的對境,有作意才會起法,如果你心無所住,有緣也起不了法。聖人就是在因緣變時,沒有習氣毛病跟它相應,可以坦蕩蕩地觀內心的法;如果你有心所很強的作意緣的話,這分別力開始發動,就產生對這個境有喜怒哀樂的各種情境發生。由作意、計度等分別力變現者稱為分別變,如果沒有作意緣,一切法起不來,所以起法一定要有作意緣。我眼睛看人,如果不看進去的話,因為目光不集中,不注意看這個人,有看沒有到,只看到是一個人的形狀,而不知道這是誰,所以這個作意緣是最根本。當然有作意緣、有根本依緣,那是第八意識裡面的種子,如果沒有根本種子的話,這個作意,根本種子沒有可依,怎麼可以作意的起來?剛才所講的,過去世沒有因緣的話,對一個人不會愛得要命或恨得要死,沒有種子你憑什麼呢?沒有根本依緣,就算是厚的或者薄的情感,這些都是要有作意緣。所謂厚的,當然是愛的很要命,或者嗔恨的很要命,極不以為然的心境會起來;如果很淡薄的話,是過去世有因緣但是比較淺薄一點,不那麼劇烈,這些都是要有作意緣──第六意識有第六意識的作意緣,第七意識有第七意識的作意緣,第八意識也有第八意識的作意緣,每個意識都有它的作意緣,這個作意緣是遍一切識。

又如第七識及第六獨頭意識所緣之境,第七識是你審慎思量,你要思考、要規劃,是用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審慎思量,你要去好好去思惟任一事,都是用你的第七意識。第六識有兩個,一個是了別,一個是獨頭。第一個這個「了別」,一定要有外境、外緣,所以像剛剛講的色身香味觸,這五塵境第六意識加進去的話,就可以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第六意識一定要加上外境,產生你的眼耳鼻舌身識,這個叫做了別,就是可以分別。

第二個這個「獨頭」,是不跟眼耳鼻舌身這五識一起作用,所以單獨自己起作用,包括有兩個現象。一個是作夢時,「夢中獨頭」,眼耳鼻舌身這五識不起作用,你可以在夢中編故事,只有第六意識自己在編故事。一個「定中獨頭」,定中獨頭是打座的人進入禪定,他的第六意識起作用,心境就可以現一切相。有時候在定中,可以知道過去世因因果果的現象,宿命通還沒有發起以前,也可以看到過去。所以夢中也一樣,夢中獨頭也可以夢到過去你有相關的人事物是什麼樣子,那這個定中也可以看,定中你要入世間禪定要打座入定,一入定是多久多久,才能夠現起這個獨頭意識。

我們夢中比較有經驗,夢中的有連續劇的,那個都是妄想生的夢境,如果沒有連續劇的,一格一格停格的,一個畫面,那個就是你過去哪一生所碰到的境界然後留存下來。我們為什麼說「自性離言說」?自性跟過去的事,過去事它也會現在自性裡面,它現的是一個境,不會現一個語言,所以這個動物,人也是動物,動物在記憶發生的事情,這是啪一下一個鏡頭,啪一下一個鏡頭,那你在夢中有這個經驗嗎?如果不是連續劇,然後夢中很清楚,有睡好像沒睡,出現一個夢境,這裡有幾個人,那個人是現在的誰,哪個人是現在的誰,那個人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今生還沒有碰過,不知道。像這樣就是你有分別起時,你才能夠去起這個分別變,所以第七意識也可以變,第六意識獨頭也可以變,所緣的境也可以變。

由分別作意力而生,非由實種子所生,這個講的第七意識是「非心」,第七意識是審慎思量而非心,不是真的心,真正的心只有第八意識。第六意識它是分別心,分別心加上你的習氣,如果只有了別還好,了別實境,知道這個人是誰,但如果知道這個人是誰,然後加上我喜歡、我不喜歡,那個喜歡、不喜歡就是後面的習氣。了別這個人是誰,那是分別、了別。所以修行也是一樣,僅止於了別一切境,不要再加上你的習氣毛病去相應。如果習氣毛病作意而起的話,就是這裡所講的分別變。如鏡中之火,無有實用,僅為影像而已,故稱為分別變,鏡子裡的火,沒有實際的火在裡面起作用,只是一個影像而已,這樣我們稱之為分別變;就像我們心地裡,如果現一個人、現一個影像、現一個火,你這麼去看它,只是虛幻不實在的影像,你如果起了喜怒哀樂想的話,這就是分別變。

2008.03.12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