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60)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菩薩的功德相)

「遊大乘法。」(續)

大乘法所以殊勝之理由《菩薩善戒經》與《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曾列舉七項,世親之《攝大乘論釋》亦曾舉出十一種理由。《菩薩善戒經》所說之「大乘」要義如下:根據十二部經中之最上者毘佛略(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發菩提心(心大),領解其教法(解大),以清淨心(淨大),具足菩薩之福德與慧德(莊嚴大),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時大),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門之核心要義。

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功德相,第二個是遊大乘法。上一次講了菩薩以十種善巧方便智慧,遊於大乘法中,現在看大乘法所以殊勝之理由。學大乘法當然是上求如來果,要得到這個果位,一定要下化眾生,善巧方便度化眾生,才能得到所要追求的如來菩提。《菩薩善戒經》與《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曾列舉七項,裡面說明大乘殊勝的七項理由;世親之《攝大乘論釋》亦曾舉出十一種理由,世親菩薩的《攝大乘論釋》也舉出十一種大乘佛法殊勝的理由。《菩薩善戒經》所說之「大乘」要義如下,《菩薩善戒經》裡面所說的「大乘」,要義如下。

根據十二部經中,十二部就是佛經有十二種題材,也就是有十二種方式來紀錄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之最上者毘佛略(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這裡面提到最上者為方等,vipulya或者vaipulyavipula本來是廣大的,vaipulya稱為方等,所謂方等就是小乘要跨入大乘之間一個過渡時期的教法,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方等是法大。發菩提心(心大),發菩提心是心大,也是因大,下面還會講到菩薩的因大,為什麼?因為祂發菩提心就是要誓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因是很殊勝,才能夠導致未來哪一世會成佛。領解其教法(解大),菩薩累積種種的智慧,所以對於方等經、般若經、大乘佛法都能夠理解,能夠領悟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所以叫做解大。

以清淨心(淨大),以清淨心為根本,什麼叫清淨心?你做一切善事不求果報,你度眾生,也沒有要眾生回饋,你做任何善事更沒有想到要得到什麼好處。教化眾生也好,做一切善行也好,都沒有絲毫利益上的追求,這才叫做清淨心,所以說是淨大。具足菩薩之福德與慧德(莊嚴大),具足菩薩之福德,菩薩做了很多功德,但是這些福德沒有福德相,所以這種才是最大,《金剛經》裡面講的:「福德無有福德性」,如果有福德性,這個福德就不大,你不執著福德性,沒有福德性的話,那這個福德才是最大!也並非說你做善事,不去罣礙、不去執著,就沒有功德;越不執著,這種無相的善行、無相的佈施,這種福德性是最大的。

所以菩薩具足福德與慧德,福是果報,我們說附帶的種種好的果報,包括出生的地方叫做器世界,包括福祿壽,這些都是依報,那證到可以說是「身」,叫做菩薩身、或者菩薩祂出生做什麼,菩薩身是正報,在六道中不一定是哪一道,但祂就是以菩薩的心來出生,所以這個是福德具足。另外,慧德是清淨的心或者是般若智慧,不執著一切法,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了,這當然就是慧德具足,所以福慧兩足尊,那是佛福慧兩足尊,沒有人的修證比佛更高,菩薩祂的莊嚴雖然沒有像佛那麼的具足,但是也不錯,所以說莊嚴大,就是無相、清淨、無為等等這些法都屬於莊嚴。我們知道莊嚴就是心要淨,心不淨就不莊嚴,心淨則莊嚴,佛是心完全清淨、最莊嚴殊勝的,佛的總德相是最清淨覺,菩薩則是往最清淨覺這邊來邁進,所以莊嚴具足的話,即莊嚴大。

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時大),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這是時大,阿僧祇是不可數的一個時間,三大阿僧祇劫在我們凡夫眼裡來看是非常遙遠的時間,但是菩薩因為沒有分別心,沒有什麼一大阿僧祇、二大阿僧祇、三大阿僧祇的這種時間觀念,所以雖然在這麼久遠的時空之間化度眾生,祂也覺得時間是飛快的過去,所以這個是就是時大。再來,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具足大),如來是報身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好,這兩個皆圓滿,菩薩也是慢慢薰習,修一件功德,就一相圓滿,福德也要慢慢圓滿具足,所以祂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沒有比這個更高的覺悟,所以說是具足大。所以,總共為法大、心大、解大、淨大、莊嚴大、時大、相好、無上菩提,總共有八個,此即大乘法門之核心要義,你要談大乘法,你要在這八個項目裡面去瞭解何以殊勝、何以具足。

 

相對於大乘法,小乘法中有阿含經、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論、六足論、發智論、俱舍論、成實論等論。至於大乘,則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以及中論、攝大乘論等論。大乘教徒雖承認小乘三藏之價值,然以為不如大乘經之殊勝;而小乘教徒則不以大乘經論為佛說。

相對於大乘法,小乘法中有阿含經、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論、六足論、發智論、俱舍論、成實論等等的論說,這些都是小乘行者在學習的法,下面有稍微說明一下分律是什麼。我們雖然沒有經過小乘的修行,對於戒律不是很懂,雖然你受了菩薩戒,那是方便的菩薩,二十八戒、四分律、五分律、兩百五十戒、或者三百四十八戒等等的是在講戒律方面,小乘法是修這些經論,至於大乘法,則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大乘法的經,這個經是在修自己圓滿、福德、智慧,以般若智慧來超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超越我空、法空,然後得到解脫、得到無量的智慧,一切種智具足,以及中論、攝大乘論等論,大乘法也有很多,「阿毘曇」就是大乘的論說。

大乘教徒雖承認小乘三藏之價值,因為小乘有小乘法的基礎,你初學的人都要經過小乘的修持,若一個行者沒有基本定力、沒有圓滿小乘,而說已躍入菩薩道,是不太可能的,大乘都從小乘來的,所以小乘之經、律、論三藏也是很有價值,然以為不如大乘經之殊勝,大乘經之殊勝在於學法不執一法,這些佛經都在告訴我們如此的理念,這樣才能夠回到清淨的自性,然後用無為法現有為之用,化導一切眾生自在無礙,這是要求得到更大的覺悟、更大的能力去利益眾生,所以捨去對一切法的執著,才能夠回到最清淨覺,法身清淨以後化身千萬億、無量,是求這種殊勝的修行境界。

而小乘教徒則不以大乘經論為佛說,不究竟的人就很喜歡抬槓、喜歡攻擊來攻擊去,我們學佛法全部搞懂的話,不會去批評別人,因為了解所有的佛法、一切法皆不可說不可說;修不到此者才會落於語言文字相、才會攻擊別人,不究竟就會罵別人,但所罵的都不對,因為還沒全部了解。如果你都了解了,要度這些比你下位階的眾生,你就可以用智慧、用上面所講的善巧方便智,來化度一切眾生,不管對方是佛教徒、外道、還是邪魔歪道,你都能夠用智慧去化導,這才是大菩薩應該做的。所以大乘行者不要毀謗小乘法,小乘行者也不要說佛沒有說大乘經,大乘經典都是佛說,只是未證到阿羅漢境界者彼時沒有參與之,所以後來的人越沒有修證,越有這些分別心,會相互攻擊。

 

四分律梵名Dharmagupta-vinaya,凡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於長安,(410~412)。原為印度上座部系統法藏部所傳之戒律,全書之內容分為四部分。本書不僅為唐代律宗所依據之根本典籍,亦為我國所譯各種律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之佛教戒律,凡言律者莫不指此而言,其普及可見。(1)初分,包括比丘二五○條戒律條目,共二十卷。(2)二分,包括比丘尼三四八條戒律條目,及受戒、說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3)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藥,迦絺那衣、拘睒彌、瞻波、呵責、人、覆藏、遮、破僧、滅諍、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4)四分包括房舍犍度、雜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調部毘尼、毘尼增一,共十一卷。以上之分類係根據高麗藏而來,若據宋、元、明三本,則略有出入。

四分律梵名Dharmagupta-vinaya,凡六十卷。我們把上面提過的四分律在這裡稍微說明一下。小乘基本戒律的法典到底在講些什麼?四分律梵名Dharmagupta-vinayadharma是法,gupta笈多,印度有一個笈多王朝翻成梵文是guptavinaya是四分律,總共有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於長安410~412),姚秦時代的佛陀耶舍跟竺佛念,(竺是出家人姓氏,當時對外國東來之沙門或譯經者,依其國籍而冠姓,「竺」即為天竺國籍),共譯於長安。在西元410~412年之間翻出來的四分律,原為印度上座部系統法藏部所傳之戒律,小乘法依每個人對於經典的瞭解然後創造一個派別,所以總共有十幾個部門,最大的是上座部,其所傳戒律的法,全書之內容分為四部份,本書不僅為唐代律宗所依據之根本典籍,亦為我國所譯各種律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之佛教戒律,凡言律者莫不指此而言,其普及可見,四分律是很基礎的戒律的經典,這四分是什麼?內容是什麼?怎麼分?稍微懂一下,一般我們沒有學律法的人,不要去看律藏,經、律、論的律藏,裡面你看了做不到那麻煩,造成你心理有障礙,那個都很嚴格的,要規範你的心清淨、不亂動,所以這個戒律是很嚴格的。

(1)初分,包括比丘二五○條戒律條目,共二十卷。嚴重的戒,殺、盜、淫、妄,或者十重罪,再來還有其它比較小的,如能把這些戒律守的很好的話,這個心就很自在,不會去犯戒,當然業力現的時候你就可以安住自心,不受果報影響。解脫是這麼練出來的,所以小乘以戒律來安住自己的心,不恐怖、不煩惱,這樣就能夠證到果位。

 (2)二分,包括比丘尼三四八條戒律條目,及受戒、說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比丘尼為什麼要比比丘多九十幾戒?女生的業力、習氣都比較重,戒律不守,行為更容易犯錯,所以增加了九十條戒,這兩個號稱五百戒。二分裡面在講律法的條律,跟受戒及說戒,跟出家眾要如何安居。一到夏天就不再外出走動,不出去修行、托缽,都是居住在一個地方,因為一到夏天,雨季、炎熱不適合在外,所以找一個地方安居。釋迦牟尼佛每到結夏安居的時候,祂大概都到最北邊的舍衛國,就是祇樹孤獨園那邊去,那邊比較靠近北邊,北邊氣候會比較溫和一點,不會那麼炎熱,所以,祂一生之間有二十五年的夏天是在那邊結夏安居。換言之,祂三十六歲悟道,八十幾歲入滅,說法四十九年之間,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舍衛國那邊安住。這裡講戒它的來由是怎麼樣?安居要怎麼安居?自恣,就是自己能夠上進,心意快樂向道等等的要怎麼去做?共有這四種犍度(skandha,係有關受戒、布薩、安居等僧團內之儀式作法,與日常生活之規定條文,經由分類整理而成者。有時候是指條例,或者是說明。)所以,此乃講受戒、說戒、安居、自恣等四種法,總共有十五卷。

(3)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藥,迦絺那衣、拘睒彌、瞻波、呵責、人、覆藏、遮、破僧、滅諍、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三分,包括自恣之中比較下、次要的(剛剛講的是上),皮革、衣、藥,他們的幾個大衣,迦絺那衣、拘睒彌、瞻波、呵責、人、覆藏、遮、破僧、滅諍、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每一種都有他不同的內涵,稍微懂一下。這個沒辦法講太多,所以找出資料來約略提一些。我們不學律法,也不必看的太多。

(4)四分,包括房舍犍度、雜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調部毘尼、毘尼增一,共十一卷。四分,包括房舍的規律、規矩、怎麼做,或者比較龐雜的法條規律,以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調部毘尼、毘尼增一,共十一卷。viniya,就是我們所謂戒律的「律」,viniya簡稱vin1

以上之分類係根據高麗藏而來,若據宋、元、明三本,則略有出入。以上的分類是根據《高麗藏》而來,若是根據宋、元、明三本所談,則四分律還略有出入,多多少少都有出入,因為你所拿過來的經典翻譯的內容,或者翻譯的人依他的所知而加加減減,比較之後會看見有一些出入。

 

上述四分之別,並非依義而判立段章之名,而係佛陀入滅後百年頃,法正尊者採用上座部律藏中之契同己見者,採集成文,隨說所止,四度結集,分之為四夾,故稱四分律。法正尊者又稱法護,梵名Dharmagupta,音譯為曇無德,為法藏部之祖。

以上四分之別,並非依義而判立段章之名,不是依它的意思來分段分章,而係佛陀入滅後百年之間,法正尊者,是佛陀入滅後百年之間,一位法正尊者,採用上座部律藏中之契同己見者,採集成文隨說所止,採用了他們上座部的律藏,再加上尊者他自己的看法而寫成的,四度結集,有四次的集合整理,把經典再研究、整理,分之為四夾,故稱四分律。法正尊者又稱法護,梵名dharmagupta有的翻作曇無德,為法藏部的祖師爺,是戒律方面的祖師爺。

 

五分律,係佛入滅後的三百年頃,自上座部系統分出之化地部──彌沙塞部(Mahi02sakavinaya)所傳之戒律,凡三十卷,又稱為彌沙塞部(化地部)和醯五分律、彌沙塞律、五分律。劉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為彌沙塞部(化地部)所傳之律藏。其梵本乃法顯三藏於師子國(錫蘭)所得,至劉宋景平二年(424)十二月,始於建業龍光寺中譯出。

五分律、四分律稍微懂一下。五分律,係佛入滅後的三百年頃,五分律是佛陀入滅後的三百年中,自上座部系統分出之化地部──彌沙塞部(Mahi02sakavinaya)所傳之戒律,凡三十卷,由上座部系統再分類出來的化地部,所傳下的戒律,總共有三十卷。vinaya就是律、律藏,viniyavinaya一樣的,有時候na翻成ni,或者ne又稱為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或者是彌沙塞律,或者叫五分律。劉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這是劉宋,不是後來隋唐之後的宋,是早期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劉宋,由佛陀什、竺道生這兩位大德所翻譯的,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收在大正藏的第二十二冊。為彌沙塞部(化地部)所傳的律藏。其梵本乃法顯三藏於師子國所得,師子國就是現在的錫蘭、斯里蘭卡,至劉宋景平二年(424)十二月,在劉宋景平二年之間,大概西元424年的十二月,始於建業龍光寺中譯出,開始從建業龍光寺中翻譯出來的。

 

婆沙論全名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mah2vibh2=2 – 02stra本論之內容,係收集諸論師對說一切有部佛教根本聖典發智論之注釋,與發智論同樣分雜、結、智、業、大種、根、定、見等八蘊(八章)、系統地總結「說一切有部」之理論主張,並對大眾部、法藏部、化地部、飲光部、犢子部、分別說部等部派,以及數論、勝論、順世論、耆那教等之觀點進行批駁。其中心問題為三世實有與法體恆有論。

婆沙論全名阿毘達摩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mah2vibh2=2 – 02stra本論之內容,係收集諸論師對說一切有部佛教根本聖典發智論之注釋與發智論同樣分雜、結、智、業、大種、根、定、見等八蘊(八章)。根本的聖典是發智論,啟發你的智慧的論說,同樣分為──「雜、集、智、業、大種(各個種性說,起了大種,一般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空、識這六大種)、六根、種種的定(sama)、六十二見(種種不正當的心、執著)」等等八蘊,底下會再詳細介紹。這裡講蘊就是章,英文講chapter,八章就是八種內涵。系統地總結「說一切有部」之理論主張,剛剛講的幾個部門有上座部、有化地部、有說一切有部,因為小乘法大概都是論說有的,他是依有為法在修的,不像大乘,講空、空有不二、無相觀等等的法,這些他們的理論主張。並對大眾部、法藏部、化地部、飲光部、犢子部、分別說部等部派,以及數論、勝論、順世論、耆那教等之觀點進行批駁。其中心問題為三世實有與法體恆有論。並對這些部派與觀點進行批駁,其執著有相,所以說三世實有,過去、未來、現在這些法都有,法體是永遠存在,講法體就跟大乘講空體一樣的道理。到這裡,介紹了四分律、五分律、婆沙論,可稍微懂一下這些內涵,及大乘法、小乘法的分別。

 

六足論+a7pada02stra,是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論藏。即:(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舍利弗造,唐代玄奘譯。(2)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大目犍連造,玄奘譯。(3)阿毘達磨施設足論,大迦多衍那造,未傳譯。(4)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提婆設摩造,玄奘譯。(5)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筏蘇蜜多羅(世友)造,玄奘譯。(6)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筏蘇蜜多羅造,玄奘譯。以上前三論造於佛世,後三論為佛滅後所作,皆屬一切有部所宗之法,大智度論卷二稱之為六分阿毘曇。

六足論+a7pada02stra=a7是六,pada是腳,02stra是論說,是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論藏。

(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舍利弗造,弗就是putra的音譯,putra就是子,以前講過,舍利弗跟舍利子是一樣的,舍利是鷺,鷺的兒子,他母親叫鷺,此為唐代玄奘所翻譯。

(2)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大目犍連造。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上面提的舍利弗則是智慧第一,這個論也是玄奘大師所翻譯。

(3)阿毘達磨施設足論,大迦多衍那造,未傳譯。這不知道誰翻譯的。

(4)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提婆舍摩造,玄奘譯。提婆就是devadeva就是天。這也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

(5)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筏蘇蜜多羅(世友)造,玄奘譯。筏蘇蜜多羅(翻作世友)所造,也是玄奘大師所翻譯。

(6)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筏蘇蜜多羅造,玄奘譯。筏蘇蜜多羅所造的論,玄奘大師所翻譯。

以上前三論造於佛世,前三者是佛在世的時候就寫了,乃舍利弗、目犍連、大迦多衍那三個人,在佛還在人間的時候就已經作了;後面三個為佛滅後所寫。皆屬一切有部所宗之法本,《大智度論》裡面卷二稱之為六分阿毘曇,亦在說明這些。這是小乘法裡面的六足論,名稱聽了以後有一個概念,你有興趣的話,可再回去看小乘的經典。

 

發智論即阿毘達磨發智論,梵名abhidharma-j#2na-prasth2na,凡二十卷。佛滅後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又稱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略稱發智論,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本論與集異門足等六論合稱為七論,又六論之義門少,故以足譬喻之,稱為足論;本論則文義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稱為身論。七論為說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論說。

發智論即阿毘達磨發智論,梵名abhidharma-j#2na-prasth2na,凡二十卷。發智論,啟發你的智慧的論說,即阿毘達磨發智論,總共二十卷。佛滅後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這是佛陀滅後三百年間,印度迦多衍多他的兒子、後代所創造的,也是唐玄奘大師所翻譯。又稱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略稱發智論,你要啟發智慧才能夠解脫,上次有一個網友問:「智慧怎麼開發?怎麼老是笨笨的?沒有辦法把人世間的煩惱化解掉。」這個就是過去沒有按部就班按小乘法這麼學,所以沒有銳利的智慧破解現在心裡面的煩惱。所以,你不要小看小乘的這些法,發智論就是啟發你的智慧,探討我們煩惱怎麼起?怎麼修?怎麼斷這個煩惱?跟大乘的法不同,但是他的作法也是在斷煩惱,是一樣的道理。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這個論收藏在大正藏的第二十六冊。本論與集異門足等六論合稱為七論,就剛講的六論加這個論為七論。又六論之義門少,故以足譬喻之,稱為足論本論則文義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稱為身論,七論為說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論說。上面六論加發智論總共七論,為小乘法裡面的根本論說。

 

本論以說一切有部學說為基本內容,兼論當時部派佛教間爭論之各類問題,共立八蘊,分為四十四品,下文納息者梵語varga,即品、篇、章、部、類。舊婆沙論譯為跋渠,新婆沙論譯為納息。有區分、聚合之意;即同一之義類聚於一處而納受止息之義。

(1)雜蘊,說明四善根、四聖果、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等種種法。計有世第一法納息、智納息、補特伽羅納息、愛納息、無慚納息、相納息、無義納息、思納息等八品

(2)結蘊,說明三結、五蓋等種種結使。計有不善納息、一行納息、有情納  息、十門納息等四品。

(3)智蘊,說明聖者斷除惑障,而得無漏之智。計有覺支納息、五種納息、他心智納息、修智納息、七聖納息等五品。

(4)業蘊,說明身、口、意三業所起之善惡諸行。計有惡行納息、邪語納息、害生納息、表無表納息、自業納息等五品。

(5)大種蘊,就三世說明四大種所造之善惡色法。計有大造納息、緣納息、具見納息、執受納息等四品。

(6)根蘊,就四果及三世說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計有根納息、有納息、解納息、等心納息、一心納息、魚納息、因緣納息等七品。

(7)定蘊,說明三界諸天之定與二乘所修之定有種種不同。計有得納息、緣納息、攝納息、不還納息、一行納息等五品。

(8)見蘊,說明凡夫外道之斷、常二見及六十二見等種種之見。計有念住納息、三有納息、想納息、智納息、見納息、伽他納息等六品。

本論以說一切有部學說為基本內容兼論當時部派佛教間爭論之各類問題。本論指發智論,大家看法不一樣,因為都還不究竟,所以講來講去沒有共識,甚至於攻擊來、攻擊去。共立八蘊,分為四十四品,總共有八章,分成四十四品下文納息者梵語varga,即品、篇、章、部、類舊婆沙論譯為跋渠,舊翻譯的婆沙論翻譯作跋渠,跋是va,它的音有時候發ba,有時候vaba的音很像。新婆沙論譯為納息,有區分、聚合之意,即同一之義類聚於一處而納受止息之義。納受一切的法來抑制、停止你內在種種的習氣毛病,這是納受止息之意。剛剛提到的有八個蘊,把小乘法裡面諸說稍微唸一下,我們目標不在於小乘法,但這裡提了以後,你能懂多少就記多少,這樣以後被人問起或者自己讀到時,會有一點概念。以下介紹這八個蘊:雜蘊、結蘊、智蘊、業蘊、大種蘊、根蘊、定蘊、見蘊。

(1)雜蘊,說明四善根、四聖果、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等種種法。如果你要懂得四聖果,初、二、三、四果,四善根,或者有餘、無餘涅槃的內涵是怎麼樣的,可以看這些基本的論述。大乘法很少在講這個,大乘法只有講名相,你看大乘法般若經裡面,所有名相一大堆,且因為這些名相都在小乘法裡面有提過,所以不再加以解釋,有解釋都是比較有論說能力的這些菩薩把它闡述闡述,比如《大智度論》。計有「世第一法納息、智納息、補特伽羅納息,(補特伽羅就是我們說的中陰身),愛納息、無慚納息、相納息、無義納息、思納息」等八品。納息就是上面所講的篇、章、部等等,納息(varga),此處只是用他們的慣用名詞、所譯的名字。

(2) 結蘊,說明三結、五蓋等種種結使。計有不善納息、一行納息、有情納  息、十門納息等四品。不好的、是毛病的都稱作結,例如小乘的須陀洹要斷身見、斷疑心病、斷禁戒取見等等三結使。結使就是打結、綁住、驅使,你受它的驅使。五蓋,五蓋心,包括貪、嗔、癡、慢、疑,這是根本的五蓋心,會蓋住你的自性,不清淨。「不善納息」,不善章,什麼法都不善。「一行納息」,只要修行一個法,那一行是怎麼做?在大乘或中國也有一行的概念,比如一行三昧代表一個法,有時候無相也當作一個法。「有情納息」,談論什麼叫有情。「十門納息」,講解包括哪十門。一共有四品。

(3)智蘊,說明聖者斷除惑障,而得無漏之智。計有覺支納息、五種納息、他心智納息、修智納息、七聖納息等五品。智蘊,本章在說明聖者斷除惑障,而得無漏之智慧。計有「覺支納息、五種納息、他心智納息、修智納息、七聖納息」等五個品目。要去看他的內容,才知道所講的是什麼。

(4)業蘊,說明身、口、意三業所起之善惡諸行。計有惡行納息、邪語納息、害生納息、表無表納息、自業納息等五品。業蘊,說明身、口、意三業所起的善惡諸行為。計有「惡行納息、邪語納息、害生納息、表無表納息、自業納息」等五個品目。在講身口意三業的內涵。

(5)大種蘊,就三世說明四大種所造之善惡色法。計有大造納息、緣納息、具見納息、執受納息等四品。大種蘊,就三世說明「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的善惡色法。計有「大造納息、緣納息、具見納息、執受納息」等四品目。

(6)根蘊,就四果及三世說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計有根納息、有納息、解納息、等心納息、一心納息、魚納息、因緣納息等七品。根蘊,就四果及三世(過去、未來、現在)說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身根就是肉體和眼、耳、鼻、舌這五根,這是色法,而受、想、行、識這是心法,所以,一切法離不開色法跟心法這兩個,計有「根納息、有納息、解納息、等心納息、一心納息、魚納息、因緣納息」等七品。

(7)定蘊,說明三界諸天之定與二乘所修之定有種種不同。計有得納息、緣納息、攝納息、不還納息、一行納息等五品。定蘊,五根修到清淨的時候,定蘊就會現,小乘他們講的定蘊有什麼呢?說明三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諸天之定與二乘所修之定有種種不同。內容包括有「得納息、緣納息、攝納息、不還納息、一行納息」等五品。

(8)見蘊,說明凡夫外道之斷、常二見及六十二見等種種之見。計有念住納息、三有納息、想納息、智納息、見納息、伽他納息等六品。見蘊,見就是執著、煩惱,說明凡夫外道之斷、常二見及六十二種見等等不清淨、不究竟的執著。內容包括有「念住納息、三有納息、想納息、智納息、見納息、伽他納息」等六品。

 

親光菩薩釋云,即十地等以聞思修等漸次而遊。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覺、妙覺,此即大乘亦是所遊之處。聞思修等者世間三慧,等言、等取無漏修慧。此明三慧,於十地境次第而起,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又解,大乘皆法性真如,十地菩薩,以三慧及相應法漸次了知真如之境,能生佛果,故名因大也。

親光菩薩釋云,即十地等以聞思修等漸次而遊。親光菩薩解釋「遊大乘法」就是十地菩薩從初地開始,遊於大乘法中。初地斷什麼習氣?二地斷什麼習氣?沒有到八地以上,都還是有學位,內心還有不清淨,所以還要學習,以聞思修入三摩地。

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覺、妙覺,親光菩薩解說,十地菩薩在未入八地以前都屬有學位,以初、二地等等,已去掉某些習氣,但還是執著某些習氣;到八地的時候,差不多是「等覺」了,等覺就是心平等平等(sama),隨時都有平等心;到了佛的定,就是「妙覺」──大乘菩薩到十地以上,或如來地,慢慢超越「等覺」進入「妙覺」,佛是最清淨妙覺!此即大乘亦是所遊之處,這所說的就是大乘,也就是一切菩薩摩訶薩所遊歷的地方。聞思修等者世間三慧,大乘菩薩依聞思修等者世間三慧,就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等言,對一切眾生語言平等,等取無漏修慧,取得無漏智慧、修自己的智慧。此明三慧,戒、定、慧或者是空、無相、無願三昧,於十地境次第而起,初地、二地慢慢往上去,每一地之間都有不同的定、不同的智慧、不同的解脫能力,漸次修上來,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因未來會成佛所以說因大。

又解,親光菩薩又解說,大乘皆法性真如,大乘的菩薩已經沒有煩惱,或者煩惱微細,都以法性真如來應一切緣。十地菩薩,以三慧及相應法漸次了知真如之境,十地菩薩以三慧(空、無相、無願)等等相應法,沒有自己的習氣毛病相應,都以自性真如應緣,能夠慢慢的清楚這種法。所以,你學《解深密經》、學大乘法,也是一樣慢慢了解,了解我們自性清淨時應緣之間是什麼現象?什麼叫做妄習、不清淨心?什麼叫做真如性應緣?慢慢把這個釐清楚後,你修起來就比較簡單,所以,有這種漸次了知真如的境界以後,能生佛果,具足無量智慧,故名因大也,第二個遊大乘法中是發菩提心,所以能遊大乘法中。

 

「於諸眾生其心平等。」

第三釋菩薩所緣大。眾生者是十界中,除佛界之外,總稱其他九界為眾生界,即: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阿修羅界、人界、天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其心平等者,是說菩薩十界一心平等大念,是指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之十界,皆為吾人一心所作,故其體平等,無有差別,觀此平等之理,稱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也就是說菩薩有平等心,平等心是指證悟諸法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不起怨親等差別見解之慈悲心。金光明最勝王經疏云:「『直心以何為本?』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此意怨親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

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第三釋菩薩所緣大。菩薩的第三個功德相,就是緣大,解釋菩薩所謂的緣大,因緣因緣,上面講因大,此處講緣也大,因為菩薩發菩提心要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一切法要能夠成佛都要有因緣,因有了,你到底種多少緣?所以這裡就接著講跟眾生結緣,其結緣的心是平等、沒有分別的。怎麼平等?與諸眾生結緣,沒有選擇性,佛法都在學這個sama,如何讓這個心平等?平等的意義有講過,這樣還要再講菩薩怎麼平等來對眾生?這是第三個菩薩的功德相。

眾生者是十界中,除佛界之外,總稱其他九界為眾生界,眾生者是十法界除佛之外,佛不能叫眾生,因為眾生是還在輪轉,不管是聖人或準聖人或者是天界的眾生,除佛之外以下統稱為九法界,個別來講,從底下算上來的話,即: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阿修羅界、人界、天界(包括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聲聞界(阿羅漢)、緣覺界(辟支佛)、菩薩界,總共有九個法界都算是眾生。

其心平等者,其心平等是什麼意思?是說菩薩十界一心平等大念,所謂的念大就是一心平等,沒有分別心就是念大,是指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之十界,你要走入哪一界都是你的心去選擇,你要走入佛界當然不是說一下能走到,但是你要積因結緣、廣修一切智、度化一切眾生,未來就可以成佛;你要修小乘的聲聞、辟支佛境界,則去修習上面小乘所講的六足論加發智論等等的法。我們不希望墮落到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除非你已經具足菩薩境界,不怕生死,六道都可以去輪迴、去度眾,這樣也無所謂。皆為吾人一心所作,故其體平等,無有差別,一切法的法性的體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就偏於十法界裡面的哪一法界,因其平等故可依你的願力選任一個法界進入,平等去選擇,沒有差別,你要成佛也可以做到,不是當下是未來。你要成為聲聞、緣覺,你要修小乘法;你要修天道,就認真打坐、修心、行善、禪定等都可以走入天道。

觀此平等之理,稱為十界一心平等大念,觀十法界平等,十法界一心成就,有這種現象叫做平等大念,菩薩為什麼有平等心呢?此平等心指什麼?也就是說菩薩有平等心,平等心是指證悟諸法平等之理,一切法順逆、善惡、合理不合理都是法,在菩薩眼中看起來都平等、平等,沒有好壞分別想,所以你要平等就沒有分別,下面講到沒有分別,怎麼沒有分別?於一切眾生不起怨親等差別見解之慈悲心,菩薩對一切眾生,是親人或者冤家,都沒有分別;如果還有這些差別見解的話,就不具慈悲心。菩薩是隨緣度化,沒有冤親,一般說是以德報怨,菩薩也沒有什麼以德報怨,反正已經平等以觀,冤親一如的來度化他們。一般人心胸不開闊、沒有平等觀的話,也不可能做到通俗所講的以德報怨,菩薩不是只有以德報怨,是根本就不把他當成壞人不壞人,反正都以慈悲心來度化他們,有這種平等心,所以其心平等都是這麼建立的。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云:「『直心以何為本?』直心就是坦蕩蕩、率性而應一切緣,這論說自己問自己答,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我們說以什麼為本?大乘法也一樣,以大悲心為本,我常常講的,以發菩提心為因,有這個因才能夠成果,以大悲心為根本,你沒有大悲心就不能平等度眾生,會認為這個好我就度,那個不好就不想度,這樣是不對的,沒有大悲心!以方便為究竟,大小乘法、顯密都沒有分別、一樣的,只是法門不同,密教以總持法門來達到這三個,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根本、以方便智為究竟。此意怨親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平等心就是大悲心、怨親平等,意思是說,冤家、親家一體,這才是平等大悲心。

 

菩薩對於眾生能怨親平等,是謂以大慈悲為本,對於怨敵,心無所憎恨;對於所愛,亦無執著,而以平等、愛憐之心接待眾人。《俱舍論》云:「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親怨。」

菩薩對於眾生能怨親平等,是謂以大慈悲為本,對於怨敵,心無所憎恨;對於所愛,亦無執著,若認為因為是我的親人,所以才特別要照顧,這樣就不對了;若認為跟我有一點嫌隙、不對盤,我就不想度他,這樣也還是不對的,都沒有菩薩心、平等心。要能夠以平等、愛憐之心接待眾人,《俱舍論》也說:「諸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親怨。」有大悲心才能夠平等觀,怨親平等,於諸眾生其心平等,到這裡你要懂得,因為有大悲心,所以於諸眾生其心平等。

 

菩薩如何修證依冤親平等,依《瑜伽師地論》云:「先於一親一怨一中庸所,發起勝解,於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作意,欲與其樂。」又何以菩薩心於眾生平等,因菩薩已證得平等法身,平等法身者是指自性法身,即是八地以上之菩薩已證平等寂滅之真如,雖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亦能一時遍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教化,作種種佛事,而無往來之想,亦無造作之想,故稱平等法身。而七地以下之菩薩,雖證真如,然尚要加功用行始能成就利眾生事。

菩薩如何修證依冤親平等,菩薩如何修證,依怨親平等來修呢?依《瑜伽師地論》云,先於一親一怨一中庸所,《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寫的,書中說,你要修怨親平等之平等觀,先找三種人,一個是親人,一個是跟你不對盤的冤家,一個是既沒有喜歡也沒有討厭的中庸之輩,前面兩種的親跟怨,都是緣較深者,第三種表示緣比較淡,是不痛不癢的因果,跟你比較沒有瓜葛的。從中發起勝解,這麼去思惟,這麼來破解。你對於親的人,也不能說因這是親人,所以才要特別賣力,應該是要平等觀;對於冤家,要是你不想幫他、不想度他,那更起不了勝解。於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樂,你要對親、怨、中庸這些人平等,讓他得到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不是只有意樂,還要用你特殊的方便法,讓他們更增加。「增上」在佛法來講是用的很多,比如說你守戒清淨,守戒增上是更清淨;對方得到快樂、法樂,你再讓他更進一層的得到涅槃樂,這也是增上法。因此,你要度他們,讓他們高興,再更進一步的讓他們得到心裡真正的快樂。

俱行作意,利益安樂或者增上意樂都可以。前述之「利益」是表面的錢財、一些生活方面的;「意樂」是心裡面產生的法樂、快樂、法喜充滿。一切都俱行作意,就是說你起心動念都用有為法去作意;如果沒作意的話,一切法起不來,有因加上緣來的時候,你如果不作意就是涅槃、不動、寂滅,這是阿羅漢的境界,菩薩不能寂滅、不能涅槃,因為要起作意度眾,要起作意當然須主動起法,否則怎麼幫這些一親一怨一中庸的各類眾生?怎麼幫他們得到世間的利益或者心情的愉悅等等呢?都要俱行作意。欲與其樂,用種種的心念,讓一親一怨一庸等等的人得到快樂,建立平等觀,要這麼去做、去學。不要說這個人好、我喜歡就幫他;那個人不好、不喜歡就懶得去理他,這樣就沒有平等觀。所以菩薩要建立這樣的大悲心。

又何以菩薩心於眾生平等,你心怎麼對眾生起平等法呢?怎麼來做?因菩薩已證得平等法身,法身是清淨,如果不清淨的話,有很多的瓜葛,就不能夠完全現起來。法身清淨無相,佛是最清淨覺,如果是法身完全清淨的話,當然就平等,平等性會現,法身完全清淨,就會現起平等性。平等法身者是指自性法身,svabh2va是自性,sva是自,bh2va是性,性是心生或者生心,讓你的自性能夠應緣起法,是謂自性法身。所以清淨的法身應緣,是很自在平等的應緣,沒有你的妄想、習氣、邪真如相應,是平等法身應緣,是自性法身相應,此相應的能力就具足大悲心,所以對於冤家、親家、不親不怨的這些人,你都能一體平等的對待他們、救度他們,這才是真正的慈悲平等。即是八地以上之菩薩已證平等寂滅之真如,一般來講,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證得平等、寂滅的真如,也就是說八地以前的菩薩還有餘習、心還不清淨。心只要有一點不清淨,就沒辦法做到平等法身現起,所以要把微習滅盡,至於極微習雖然還沒滅,但尚無關係,因已可讓你的平等法身慢慢的完美與現起,這就是真正寂滅的真如。

雖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不必用你的有為法起來操控他,一個自性清淨的人不必用有為法去處理事情,都是用自性法身、平等法身這麼去應緣,所以你就沒有什麼好人、壞人、親家、怨家等等的這些概念,反正你自性本來清淨,故能應一切緣去化導一切眾生。亦能一時遍於十方世界,八地以上菩薩祂功夫好,自性清淨、法身平等,示現種種教化,作種種佛事,所以祂會示現在十方一切世界上,不是只有在我們裟婆世界,是十方國土都可以示現,所以在十方世界示現種種教化,作種種佛事,而無往來之想,但是無往來之想,這句話很重要,「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所以祂感召眾生緣去哪一個國土,去救哪一個眾生,都沒有一個來去的感覺,雖然有化身出去,但本尊不動,本地法身不動,垂跡化身化成加持身去利益一切眾生。佛是完全清淨,所以本地法身是遍虛空;菩薩依祂的心清淨度,也可以示現至各個佛剎土去利益一切眾生,且在利益眾生、作佛事之中沒有往來之想。

亦無造作之想,要怎麼作?怎麼不作?都沒有這些念頭!因為祂的法身清淨,平等法身會示現,以很微妙的一些加持身,隨緣去度化眾生,故稱平等法身。這樣的話,平等法身具足,八地以上的菩薩,這個功夫越來越高、越清淨、越平等。哪一個人過去跟祂有緣,惡緣、善緣都無所謂,只要你憶想哪個菩薩,祂就會由平等法身現應化身去救度你,這樣豈是會把過去跟你不對盤的還記在心裡?沒有這回事情!菩薩已經心清淨,雖然有宿命通、宿命明觀照到過去你們之間是怎麼樣,但是祂也不會在意,這才是真正平等。而七地以下之菩薩,雖證真如,然尚要加功用行,功用行就是還要起心動念、還要作意,始能成就利眾生事。才能成就利益眾生的事情,還是要用有為法,還沒有在清淨平等法身、自性法身之間,自然化現應化身去化導眾生,所以,一分的清淨有一分的功夫,十分的清淨有十分的功夫,菩薩還是有大小之別。

 

菩薩示現怨親平等例,依《景德傳燈錄》載,禪宗六祖慧能入寂後,盜者欲奪六祖之首供養,後被官府捕得,未即加刑,先至曹溪問六祖之上足令韜應如何處置,令韜答:「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以佛教慈悲,怨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

菩薩示現怨親平等例,菩薩示現怨親平等的舉例,依《景德傳燈錄》載,依《景德傳燈錄》來講,禪宗六祖慧能入寂後,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入滅、往生以後,盜者欲奪六祖之首供養,有一些強盜、心行不良的這些人,要奪取六祖的頭顱去供養,後被官府補得,後來被官府抓到,未即加刑,沒有立即加以刑罰,先至曹溪問六祖之上足令韜應如何處置,官府抓先到曹溪問六祖的大弟子令韜怎麼來處理這個犯罪的人?令韜答:令韜回答說:「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若以國法來論說的話,像這種行為理當誅夷,把他殺頭,但以佛教慈悲,怨親平等,但是以佛教來講慈悲心、怨親平等。所以雖然對禪宗六祖有這種不好的行為,算是冤家,但這位大弟子是有大慈悲心,所以怨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更何況對方是想拿頭顱去供養,所以此罪應該可以赦免、可以寬恕了。」後來,法官也就釋放這名罪犯。我們修行人菩薩就是要這個樣子,如何一體平等的對待冤家、親家,這是很重要平等性的建立。所以其心平等、平等,平等跟分別是對立的。此處在講平等,下面則講分別,講怎麼破解這個分別心。

 

菩薩自修利他德,以密教言,用自他平等供養,可以成就菩薩平等法身,即平等供養自、他之意。自供養,係供養自身本覺之諸如來;他供養,係供養過去已成之諸佛及一切眾生。凡密教行者修金剛界大法時,在三昧耶會住於平等性智三昧,結誦加持三十七尊之內證本誓﹔其次,在大供養會住於成所作智三昧,恭捧三十七尊內證本誓之標幟,行自、他平等供養,以長養聖胎。三十七尊包括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八供養菩薩、四攝菩薩等共卅七尊。行者自心本有之三十七尊,被無始之妄執所覆蔽,不見光明﹔若供養自心本覺之佛,依新薰之力,迅速照破無明,修顯而得本有之光明。相對於此,供養過去已成之諸佛,則被加持護念,滿足自證之行﹔供養未來佛之一切眾生,則速發菩提心,滿足化他之行,故須平等修行自他供養。

菩薩自修利他德,菩薩自修德、利他德,以密教言,用自他平等供養,可以成就菩薩平等法身,即平等供養自、他之意。以密教來說,你要成就菩薩道這種平等法,以密教行者來講,要作兩種供養:自平等供養、他平等供養。平等法身,就是自性法身清淨、無分別。怎麼作?自供養,以自供養來說的話,係供養自身本覺之諸如來,我們本心之間就有一個如來性,也是如來,只是我們還不清淨,所以如來性不顯現出來。你自己供養自己的本覺的如來的話,就稱為自供養。他供養,他的如來,就是外在、別的,係供養過去已成之諸佛及一切眾生,就是供養過去已成佛的如來,或者一切眾生未來都會成佛,所以你還是要供養一切眾生。佛法教導我們,供養佛、供養法、供養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為什麼要供養?因為他們未來還是會成佛,所以你不要有分別心,還是要供養他們。

這樣的話,你可以知道,凡密教行者修金剛界大法時,凡是密教行者在修金剛界大法的時候,在三昧耶會住於平等性智三昧,有所謂的三昧耶會住於平等性智三昧,sama就是定、正定,三昧耶就是所謂的正定,你修的好就會住在平等性智上面,那你要怎麼供養呢?結誦加持三十七尊之內證本誓,要持誦加持三十七尊之內證本誓,佛內心裡面也有具足三十七尊的如來跟菩薩。也就是以平等性智供養內在自己,內證本誓裡面的三十七尊,其次,在大供養會住於成所作智三昧,另外,大供養會上要住於成所作智,就是用心讓他成就一切佛事,這種智慧在《解深密經》第八品裡面佛所講的,都是在談這個,講如何起神通變化等,這都是用到成所作智,一切智和合一味性成就。恭捧三十七尊內證本誓之標幟,標幟就是你拿的三昧耶形象,比如說索、鈴或者三股或者種種其他的法器等等,叫做標幟,你有參加「悉曇咒語研究班」的話,就知道這些是什麼。

行自、他平等供養,以長養聖胎,行自平等供養或他平等供養,以長養聖胎,我們要成為聖人,都要一步一步的去保養、修習此胎,拿掉不好的東西、微細的習氣,這就是長養聖胎。三十七尊是哪三十七尊?稍微背一背,以後你修密法,就會體會到三十七尊,這名相很複雜,以下沒有全部列出來,但是內容稍微提一下。包括:五佛,如來有五方佛;四波羅蜜,波羅蜜有四位菩薩十六大菩薩,東西南北每邊各四尊;八供養菩薩,指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供之四菩薩與外供之四菩薩,比如說你供養香、供養花、供養水……,這是種種的供養,每一種供養各有一位菩薩專門負責;四攝菩薩,用金剛手、金剛杵、金剛鈴……等種種,攝受一切眾生。共卅七尊,總共為三十七尊,詳細內容等密教課再說,這裡就不談了。

行者自心本有之三十七尊,被無始之妄執所覆蔽,不見光明,若供養自心本覺之佛,依新薰之力,迅速照破無明,修顯而得本有之光明。我們內心本都具足三十七尊佛、菩薩等等,只是我們被無始之妄執所覆蔽,這無始無明不清淨,妄執性很重,所以光明被蓋住、不見了,若能供養自心本覺之佛,依由新薰入之力,就能迅速照破無明,復得原本就有的光明。相對於此,供養過去已成之諸佛則被加持護念,滿足自證之行。相對來講,供養諸佛,則祂們會加持護念我們,滿足我們的自證之行;供養未來佛之一切眾生,則速發菩提心,滿足化他之行故須平等修行自他供養,再加上供養未來將成佛的一切眾生,則能迅速發起菩提心。所以要平等修種種供養。如此,自內心證,加上對外供養諸已經成佛者,供養未來成佛之眾生者,即是滿足自他內外供養。

2008.03.05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