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57)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大聲聞、大阿羅漢的功德相)

「大忍柔和成就無滅。」(續) 

繼續講大阿羅漢第十三種,亦最後一種修行功德相,大忍柔和成就無減之相關詮釋。

另大聲聞眾最後得廿二種無減法,即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及心王。其中,前五者乃心所中之五遍行,次五者為心所中之五別境,復次十一者為心所中之十一善。

另大聲聞眾最後得廿二種無減法,大聲聞眾最後得廿二種無減法,也就是已經做到減得不能再減的境界了,到最清淨時就沒有辦法減。因為你要修行就是把你的五垢、染法都減掉,減得不能再減,那就是成就了圓滿。這廿二種無減法,經典上所提,離不開五位百法,即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及心王廿二種

其中,前五者乃心所中之五遍行,次五者為心所中之五別境,也就是前五個「作意、觸、受、想、思」是五遍行,其次五個「欲、勝解、念、定、慧」是五別境。在唯識裡面,五遍行是心所共有的功用,是遍一切境、遍一切心都能夠做到;五別境則是修行人才會現起的一些現象。

五別境的第一個「欲」,不是欲望的欲,那是善境的欲望,例如修行到一個境界,你不打坐就覺得不對勁,不修法就覺得有罪惡感,那上進的心永遠不斷,這是修行以後才有的,不是一般凡夫的淫欲心、種種對六塵境的執著。第二個「勝解」,也是你修行以後開發出來的理解力,對經典、對佛所說的法,能夠以正知見去懂得。第三個「念」,不是你的妄想念,是你的念力,心清淨了起心動念就會產生力量,這種念力是修行人才具有、才會現起的,在日本有的人修這個心的自性功用,叫做「忍術」,這個忍術其實不懂的人,會認為是一種有為心,那真正的忍(我們這邊講的大忍),從小忍、中忍、到大忍,阿羅漢能夠大忍一切境,雖然還不是最大的,他只可以觀照到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眾生因果,可以觀到八萬劫前後,以外他就看不到,所以要忍也不可能全忍,但這已經是聲聞乘的極限。而佛這大忍的功夫更高,可以說是回到最清淨的自性、不執著。

這第四個「定」是一般世間禪定,這當然跟上次所講的如來智印三昧不能相比。三昧是sama(平等正定)。我們是要學如來的這個「智印三昧」,智慧的手印是無形無相、不執一法的。不管是什麼境界來,讓你的心隨緣去映現,但你都不會去執著。也不是說都沒有一個念、都沒有一個覺知,不是這樣的,你心愈清淨的話,外境不管什麼人、事、物,都會映現在你的心中,無論智慧或者什麼能力,種種善的境界,都不去執著它,這種三昧就叫做如來智印三昧。如來為什麼能夠成就那麼大的智慧與神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出一切隨類,入一切眾生眾,以渡化一切眾生,就是修這種佛法所特有的三昧!慧就是有了初步的定力,了解佛法的解脫知見,產生空慧也就是慧眼,心空法了的話,更能不執著一切境。所以「欲、勝解、念、定、慧」這五別境,沒有修行就沒有。

復次十一者為心所中之十一善。後面所講的十一種,是心所法裡面的十一善法,十一善行,涵蓋「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及心王」等。其中,無慚無愧是二中隨煩惱,有慚有愧則是善法。所謂的無慚、無愧是修行的大忌!無明才會造業,對於過去所造的業要抱著慚愧的心,有慚愧心且不要再犯,那就是真正的懺悔。有初步的懺悔,你才能夠心安、才能夠學佛得到比較高層次的法。

「無貪、無瞋、無癡」,無有這三毒,多加一個「無」字,無貪、無瞋、無癡,如果「有」就不是善法。祖師大德雖然會大聲駡、大聲講,但是他心沒有撼動虛空,這不是所謂的瞋心;如果一個人瞋心很重,聽到一句話,他瞋心開始起來的話,虛空中整個空間跟範圍都會震撼!你如果不能做到心空法了,不能夠隨緣應化,做了以後才又懺悔,或真的發了瞋心,發作了還想行動報復,想到報復完了又要怎樣怎樣的,這根本就跟凡夫的心一樣,這不能算是菩薩。所以,菩薩有正邪之分嗎?菩薩不是什麼正邪之分,是隨緣這麼去造作,在經典上來講的話,就是要有般若智慧。菩薩是隨緣發作,發作完了以後無所謂,沒有震動虛空。如果你們心可以感應虛空,可以去體會:哪一個是真的發瞋心,哪一個是不是真的發瞋心。

再來是「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及心王」,「行捨」就是行為的施捨,就是施財、施力、四無畏,那什麼叫做心捨?心捨就是平等,心都平等了!我們說憂、喜、苦、樂,憂、喜是心,苦、樂是身,如果都平等那就是捨,捨受就做到了,這就是心捨。所以修行到心平等的話,就無所選擇,好、壞對他來講沒有分別,所以隨緣、隨境,這麼去生活,面對逆境沒有逆境想,面對善境界沒有歡喜想,這就平等你的心了,就是平常心了,講每句話都平常心,沒有高低起伏的這些現象。至於「不害」,相當於慈悲,予人以樂,拔人之苦。心是「心王」,心所就是一切的有為法,你要把它看成是心法所作用。

 

而《般若經》所說佛十八種不共法中之六種無減法,即:

(1)    欲無減,欲度眾生之欲心永不退減。

(2)    精進無減,為度眾生勤而不倦之精進心永不退減。

(3)    念無減,憶念三世諸法而不失之念心永不退減。

(4)    慧無減,分別一切法相之慧心永不退減。

(5)    解脫無減,佛已斷除一切煩惱之正習而證得解脫,永不退減。

(6)    解脫知見無減,於證得解脫之知見無邊而清淨,永不退減。

《般若經》所說佛十八種不共法中有六種無減法,佛所擁有的跟聲聞、緣覺、菩薩不相共,凡夫、世間天神的更別提了,修不到那個境界。這十八種不共法裡面,就有談到六種無減法,沒有辦法再減了,已經圓滿了!而菩薩當然還要減,聲聞、緣覺還不究竟,還要減。唯有到佛的境界,圓滿了、無可減,那是這六種無減法,如果前面加註是佛的十八不共法,那就比較清楚。如果聽到十八不共法,你就知道是只有佛才有的,而菩薩、聲聞、緣覺都做到不的。十八不共法裡有這六種無減法:

(1)    欲無減,這個欲是善欲,是什麼善欲呢?欲度眾生之欲心永不退減,成佛的人祂主要的工作就是度眾生,所以你看祂,怎麼會有渡眾生之心退減時?不可能!而且祂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都是為眾生。所以祂隨時都在度眾生,只是眾生受不受祂度而已,這是最重要的關鍵。你看佛度那麼多眾生,為什麼還是那麼多眾生在輪迴、在墮落?你修不到一個層次的話就會退轉、就會墮落。所以常常會進三步退三步,甚至進一步退三步的也有,如果進三步只退一步還好!總之,進一步、退一步,永遠都是這樣進進退退,要到菩薩八地才不會退!

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修一點?然後你智慧就開顯,然後你就成佛,那不是很簡單嗎?祂是有這能力令你智慧開顯,問題是你沒有那種清淨的心,所以佛光照,你也接受不到,如果心不清淨,執著心裡面的煩惱,怎麼有辦法接受佛光與佛的智慧?如果你能夠住在如來的智印三昧,不執一切法的話,你就會進步了!問題是我們每一天心裡的垃圾一大堆、妄想念一大堆,這樣起滅起滅,永遠都在執著,永遠看不到清淨,叫你不要執著,你又做不到!做不到的話,佛的光、佛的智慧要加持給你也沒有辦法,這也就是為何要先修禪定之故。佛度眾生的心無有退轉的一天,這種欲望,度眾生的欲不會退減。

(2)    精進無減,為渡眾生勤而不倦的精進心永不退減。眾生不是只有我們這裡的,宇宙虛空多少世界,祂隨緣現、隨緣度化,所以我們心量要廣大,經典要讀得多,才知道佛的能力到哪裡!我們根本很多還是不了解。看到經典所說已經夠廣大了,而廣大到什麼程度,連菩薩都看不清楚!曾有一個德尼(就是有修行的女孩子),她入三昧定時,那個定已是相近於佛才有的,結果連菩薩觀她入定到哪裡去了,也看不到!那佛的境界更是我們看不到,以凡夫的心、理解力是更不可能了解的。所以佛精進、度眾生的心永遠不會退轉。

(3)    念無減,什麼叫做念無減呢?憶念三世諸法而不失之念心永不退減。過去、未來、現在是三世,一切法那是不得了的多,祂有能力憶想這些,所以祂所知是無窮盡的過去、無窮盡的未來。不像阿羅漢有一個期限,比如說過去八萬劫,那個眾生過去因緣報應他搞得懂,未來八萬劫因果報應也搞得懂,但超過這個時間,他就搞不清楚,甚至於超過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以外,也搞不清楚。而佛憶念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法,祂不會失掉,永遠都是清清楚楚!

所以佛有種隨念的能力,而且眾人問祂隨時就講,不必觀不必想,祂隨時就講出來,講出來這是這樣,這種隨心而發的能力,不是用神通去觀。有的人要用神通先觀照一下,然後知道是什麼事了才有辦法講,像我們在誦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就有提到這位已經做到二地菩薩的玉皇大帝,祂連善住天子七天以內要死亡,要墮入三惡道七世,祂也不知道,要想知道的話還要先觀一下,看到底有沒有這回事情,這種憶念的能力、禪觀的力量就與佛不一樣。所以,佛這種念無減,憶念三世諸法不失之念心,永不退轉。

(4)    慧無減,分別一切法相之慧心永不退減。每一個法都有它的因、有它的緣、有它的果,這個果又是未來的因,因因果果永遠沒完沒了,佛都有這個智慧能夠去分辨、說清楚。我們知道菩薩有的有宿命通,或許只能告訴你,你下一世可能升天,升天以後去哪裡?也許菩薩他也會知道,超過八萬劫以後他就看不清楚。至於為什麼會升天?他不知道,大略來講會知道,但是為什麼升天?或可以升哪一天?菩薩就未必搞得懂。只有佛才可以清楚講出:「喔!你因為做了哪一件事情,所以感召天界的果報,未來你可以升天。」哪一件怎麼樣?哪一件該受什麼果報?都清清楚楚!像這一種智慧,分別一切法相都沒有差錯,永遠不會退失、不會退減。

(5)    解脫無減,佛已斷除一切煩惱之正習而證得解脫,永不退減,一切煩惱法都要連根斷除。我們在修行時,常說三大阿僧祇劫,在密教也一樣,密教它講三劫,三劫是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大阿僧祇劫是斷掉粗習,第二大阿僧祇劫是斷掉微習,第三大阿僧祇劫斷掉極微習。你如果修密法,修到有生之年,能夠上進不斷,精進的用功,你可以斷掉粗習、微習、極微習,這樣叫做即身成佛。當然這種佛不是像釋迦牟尼佛這種果地佛,但起碼你就是解脫了!佛的解脫是根本解脫,所以祂是最後身。如果是菩薩的話,當然無量劫在行菩薩道,所以還是累劫生生死死的直到要成佛,至果地佛的最後身,祂就不再來受生了。不再來受生,祂以法身清淨示現,依各類眾生心裡面想的祂就化什麼。

例如你的層次還在初階,常常憶想一些天龍八部之類的,祂就會示現天龍八部的天神類的形相,你心中屬意的是那樣,所以祂就現那樣。但是到底是真的天龍八部;還是佛化的天龍八部?你怎麼去分辨?這個很重要!你只要不執著,化完了祂不會教你不好的,祂教你好的,化完就完了。因為這個是化的,所以怎麼化來?無中生有!怎麼滅?自然就滅。像這樣的話,你要懂得佛在度化眾生真正的道理,不會再執著一切境界。那個境界是怎麼樣?好、不好都不要執著。這樣的話,管它是真的佛化的,還是假的佛化的?祂來教你一些法;或者教你一些解脫法,如放下、放下,不要執著!能夠這樣,你能夠做到的話,那就是慢慢有了解脫的能力。這裡佛所得到的是不能再減的解脫能力。

(6)    解脫知見無減,於證得解脫之知見無邊而清淨,永不退減。解脫若有「知見」加進去,就有佛的智慧、佛的識見、佛所體會的種種道理。這裡面包括了解脫的能力跟智慧,而且祂是以智慧來得到解脫的。所以,解脫知見跟解脫有什麼不一樣?解脫知見就以智慧為主來得解脫,而光以解脫來講的話,它是不執一法,佛便已有讓心安住不動的這種解脫能力,這兩個層次是不一樣的!所以還不到究竟時,阿羅漢也是一樣做到解脫而已。等到證得解脫知見法身時才圓滿,那佛更是圓滿無缺,不能再減。所以第六個是解脫知見無邊,無邊是無邊際,過去、未來三世跟現在的虛空(無窮盡的虛空),祂都能夠遍滿,這種清淨永不會退減。

我們講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身,與這六個有一點點相像。若將欲、精進、念這三個,用戒、定來取代,就是五分法身。而為什麼舉這六大不退減呢?都是好的,是佛的神通。我們在講退減,減緣減因,都是在講不好的。只有佛這六種無減是正面的,不能再減。而阿羅漢他們證到很多無減的因緣,是負面不能再減,負面當然最少是較好。

 

親光菩薩釋云,於苦堪耐,易共住故。《瑜伽九十二》云,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言柔和者,謂心無憤,不惱他故,廣如瑜伽二十五釋。

我們拿親光菩薩所解釋的,於苦堪耐,什麼叫大忍?什麼叫做柔和?心要是柔和就能夠忍一切苦。易共住故,與一切法不管順、逆都很容易相安住,你受苦不覺得受苦,有歡喜不覺得該高興,順境也不去執著,所以易共一切法。當然這裡講的是:不好的比較難耐而能忍,所以易共住故。這是親光菩薩所解釋的大忍、柔和成就無減,成就的大忍功夫、成就的柔和心地。

大家正在學五字輪觀,所以我今天打妄想,寫了一個偈語:「心地柔和是妙香,貢高我慢胡同牆,佛說諸法本不生,又說自性離言說,何得清淨離垢染,善觀因緣等虛空。」在這邊供養各位,要背一背啊!你要供養諸佛菩薩,燒再多少好香、供養再多少好花,不如把心地修到柔和、清淨,這才是最佳的供養,叫做妙香。修行人有一點成就了,最容易犯的是貢高我慢,這樣就如進入死胡同一樣,或者是像碰到牆壁一樣,意思是不能夠再進步了。有慢心起來的話,你就修不了、就進步不了。所以修「五字輪」的重點是:「a字」佛說諸法本不生;「va字」又說自性離言說;「ra字」怎麼去得呢?何得清淨離垢染最後一句是善觀因緣等虛空,因緣是「ha字」虛空是「kha字」。

因此你在觀五字輪時,應該要知道──「諸法本不生,自性離言說,清淨離垢染,因緣不可得,虛空不可得」,後二句合在一起,成為「善觀因緣等虛空」。你在學解脫、學觀字,常常這麼思惟,對照如來智印三昧這麼思惟,既然因緣等虛空,善因緣、惡因緣、什麼因緣,觀它不執著,安住你的心,則成就大忍、得心地柔和,這是正確的修行法門。

《瑜珈師地論九十二卷》裡面說,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這是小忍。忍有大中小忍,這小忍是忍外境的,像天氣很嚴寒或很酷熱,忍寒、熱、惡劣的氣候,這是小忍;其它人世間的人、事、物,還是小忍。眾生給你的怨,你也能夠忍,沒有返報,這則是中級之忍。修行就是這樣子,不能說我有理我就怎麼樣?或者有一點功夫就要報復人家、詛咒人家或者怎麼樣,這些都落入了污染法、不清淨法、造業了。所以修行就要修忍辱,當然不能報復,這是講比較初淺的。

言柔和者,謂心無忿恨,不惱他故,自己沒有忿恨的心,也不主動的去惱怒眾生。這是簡單講忍、大忍與柔和。上一次講所謂的大忍指的是,若以阿羅漢來講,能觀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眾生所居的世界、眾生間的因緣,而他都能夠自在無礙的觀看而不執著,這要忍啊!不然你看到過去的因果報應、看到殺人啊、看到怎麼樣的,有人就會驚嚇萬分。像今天有一位網友寫他心中心法打禪七,因為大陸雪難,過年不能回家,自己打禪七,那時看到不好的鏡頭,就趕快下座,心砰砰砰跳。你知道是虛幻的,但無形中你會進入那種情境,然後就會很害怕。如果你修到忍功夫夠的話,順逆善惡境界都能夠忍,這才叫做真正在修行。當然《瑜珈師地論》裡面二十五卷還有很多這方面的解釋。

 

「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現在把大聲聞、阿羅漢所具足的十三種功德相說明完了!最後一個是「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第三顯諸德相已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稱為奉行。諸大聲聞眾已能善巧奉行如來所說聖教,聖教者2gama,音譯作阿笈摩。如來佛世尊聖者所說之教法,即指佛所說之教與聖賢等所撰述之典籍。又總稱經、律、論三藏及其他聖賢等之著書為聖教。以大乘教言,聖教包括經、律、論、般若、陀羅尼藏等五部,以目前的教別,含容大小二乘教、顯密二乘教,皆是佛陀之聖教,不要以不足得境界與智慧,強加以否認或排斥。《異部宗輪論述記》云:「聖者,正也,與正理合,目之為聖。又契理通神,名之為聖。此言所顯,即佛世尊所說教能引聖,名聖教。」

雖然大聲聞是解脫了、智慧無量了,但是不懂的還很多,要學習度眾生或各種如來言教,所以能已善奉行如來聖教。「聖」就是成為解脫聖人的教導,佛法不是只有學解脫,你修善行也是佛法,你起了善心幫助別人當然有升天的果報,那是初階的行善;你修禪定能夠超越欲界天,進入色界天的禪定,然後學斷掉內在的習氣,可以去色界天、無色界天,或者是五淨居天。五淨居天是阿那含果聖人居住的,你再往上去呢,還是有很多菩薩、聖人,他們可以居住在大自在天(欲界第六天)裡面,我們看看最後它怎麼講?

第三顯諸德相已奉行。該學的都學了,得到這三種圓滿功德相,奉行佛陀教法而修行之。我們學佛法都是要這樣啊!「已知」、「已證」、「已斷」這三種一定要如此去思惟、實踐。「已知」:不懂的道理要聽,像你現在聽佛法,聽了以後懂了,懂了還沒有去做啊,所以要去做。「已證」:也就是去做,已證得的,可以講說暫伏,使自己習氣不與因緣相應,阿羅漢就這樣子,有初步的解脫。然後「已斷」:斷是除去的意思,連根都拔除,所謂斷話是心要淨,(當然全部淨不可能,最清淨覺是佛),但是還要加神通啊,如果沒有神通,沒有證到阿羅漢果的話也不成。

所以次第是先已知、了解,然後要去做,再來初步控制了,但心還不清淨,如果能夠完全清淨就有神通。如何證明清淨?神通具足。如果沒有神通,你根本就是完全沒有證到。阿那含果有五神通;阿羅漢果則是有六神通(前五通加上漏盡通),若再轉成去教化眾生,令其也成就阿羅漢道,這是大阿羅漢、大聲聞眾。你不要講:「我證到什麼、什麼!」你不要用講的,你要用現的,現神通給人家看才足為證。雖然很多阿羅漢他不現神通,但死時一定要現神通,先在虛空中跳躍,然後以三昧真火點燃自己的身體,所以阿羅漢不簡單啊!那是實修實證的,今生有證到果位的。

那菩薩呢?他心不管得這麼緊,不是那麼要求清淨,他以度眾生為目標,度眾生怎麼可能完全清淨?我們不像佛,有無量神通跟智慧、善觀因緣,關於哪一個眾生該得度,哪一個還要等一下、等幾下,祂都清清楚楚。哪一個有因緣?哪一天會成熟?祂也知道。所以不必像我們教化一個人,打啊、駡啊什麼通通用上了,都還未必管用。佛什麼都不必。所以有人說佛都不生氣,祂有大智慧、大神通,所以不必太費事,祂是觀眾生因緣自然去教化,那這我們怎麼來奉行?

諸大聲聞眾已能善巧奉行如來所說聖教,善巧是方便啊!不要說一定要這樣、那樣,那他一定做不到!用方便法或者分幾次、分期付款讓他清淨,自修也好、度眾也好,都是要善巧方便。如果失去這種智慧、能力的話,就不是真的大阿羅漢或者是菩薩。聖教的梵文為2gama,如果把後面a拿掉,唸起來就2gam(阿含),你學過梵文,2是什麼?2是寂靜,gam是去,2gam等於是去到寂靜的地方,去到寂靜的地方不就是涅槃?不就是我們修行的路?你懂得五十一個字母,十二個女聲音的變化的話,可以解釋這個字怎麼來的?什麼意思?很簡單可以知道這些。2gama(聖教),音譯作阿笈摩阿笈摩這個「笈」不是我們唸的笈(ㄐㄧˊ),我們說印度的笈多王朝,這裡它不是那樣唸,是guta,要唸guta,那它這裡第二個字演化成這樣:aguma(唸音:阿古瑪),最起碼你要懂得漢字。有時候g或者ga,都可以用笈這個字,有人這麼翻。

如來、佛、世尊、聖者所說的教法,叫做聖教。聖教一定要求解脫,你不能天天講佛法卻都只講要行善幫助別人、怎麼施食、怎麼修橋舖路,這些也是佛法之一但不是聖教。聖教一定要講解脫!如何從心裡面去超越你的煩惱、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對法的執著,而得到解脫,具備這種精神才叫做聖教,也就是佛所說之教與聖賢等所撰述之典籍。聖賢指後來有修證到的聖人,或者還沒有成聖,但也是地前菩薩、賢人。所以我們說要禮敬賢聖僧,這些僧眾不一定每個人都成阿羅漢,也有初果、二果、三果,照理來講四果阿羅漢跟辟支佛以上才是聖人,這些準聖人還要人間天上往來、或者不來、或者是不返,這些都還不能夠成就聖道,但是他們都能告訴我們怎麼修。

所以總稱經、律、論三藏及其他聖賢等之著書為聖教。以大乘教言,聖教包括經、律、論、般若、陀羅尼藏等五部,當然你說《般若經》也稱為經,但它是獨特的因緣、智慧,講解脫智慧;如果要行大乘法,然後又要斷微習,那就用密教。你說顯教可以修到哪裡?本著修行的精神與修行次第,慢慢在建立時,你就可以了解,我們說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在證得之後,轉過去往上一階就是陀羅尼門。為什麼要進入陀羅尼門?

第一個,可以廣度眾生。為什麼可以廣度眾生?依佛的清淨身、口、意三業,加持到我們不淨的人身、口、意三業,然後來利益眾生。然後第二個,建立壇場自修,自修有的人修到空、無相、無願三昧的話,心都無相。不起影相、不執著外境,所以就不生相。所以有的人剛修就會看到人啊、看到鬼神啊、看到另個自己、看到佛菩薩,那是五根的功用,那個還不清淨!五根會起作用,就是最初淺的功用。因為你有所執著,所以會看到,慢慢修修修就看不到了,因為你不執著就會看不到,有境但是你不執著就看不到,至於看不到你微細的習氣怎麼斷?就進入壇場修。

所以就進入金剛藏裡面或胎藏界裡面,壇場有八院、九尊,以後你有來上禮拜六的課,慢慢會聽到這些觀念。你進去壇場時,就會化很多種的幻相,就像這個陽焰,太陽底下那種熠熠的光,你一進去抓沒有,但是遠遠的看底下又有,在虛空中好像一種亮光,可以在虛空這麼晃漾,你一去抓它沒有,一靠近也沒有,遠遠看是有。或好像火輪,木棒兩邊點了火,這麼轉轉轉,變成一個輪子在轉,空檔之間是真的有火嗎?沒有!只有一根棒是真的,其它都是幻影,這可以當真嗎?所以佛講十緣生句,有十種這樣的例子,謂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等,皆乃虛幻不實,故不用執著所現之境。你進入壇場會化起這些現象,因為進入壇場心空法了,跟佛的身、口、意合一,就會藉佛的法身清淨,映現出一些你原先所看不到的。用這個佛所化起的現象,你持咒持咒會現起很多相,藉由這個來修掉我們很多極微細的習氣。

所以你要把剛剛講的大小乘、顯密教每個法門,都能搞懂,且最後你還是要進入密教。雖然有人是修到這裡還不喜歡密教,但如果等你有機緣進入了密教,你就知道是在幹什麼,不是在修簡簡單單的「阿(a)、羅(ra)、波(pa)、左(ca)、那(na) 」,那只是最初淺的悉地。你唸「阿avi、羅ra、吽h93、欠kha3,唸得要有成就,可以往生淨土。你唸毗盧遮那佛的法身咒,「ava3ra3ha3kha3,唸得有成就你就可以去密嚴淨土,就去毗盧遮那佛那裡去了。要把極微習的都修掉,才有辦法去,這跟你帶業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一樣,你去西方那邊只是遊學而已,在這裡是現世成就,為什麼是現世成就?你進入了壇場然後依儀軌去修,修什麼?修純密,不是雜密!純密是要儀軌再進入壇場的,要有壇場,所以這個要看你個人程度夠不夠。

純密並非我們現在講的一般藏密、或一些很粗淺如唸六字大明咒的密法,那是雜密啊,沒有壇城。進入壇城要有一套儀軌,很繁瑣的,要有清淨心、恭敬心,該怎麼做怎麼做,你們稍微了解一下。而這裡講的,佛所講的法,你今生要全部去接觸,到底有沒有究竟,要依你的褔德,能學多少就多少,但起碼你要懂,你不要學了三腳貓功夫,就說你已經懂了佛法,你不要摸到顯教打打坐、或修修心中心法,就說自己什麼都懂了,不要這麼無知,要懂這些道理。所以一般講三藏,我們要擴充到五藏,因為加了般若、陀羅尼門。

其它聖賢等之著書為聖教。只要講大乘,只要講解脫道,都可以列入聖教。以大乘教言,聖教包括經、律、論、般若、陀羅尼藏等五部,以目前的教別,含容大小二乘教、顯密二乘教,皆是佛陀的聖教。有一些人講大乘非佛說,這都是在造業!所以不懂就不要亂講。上一期網路參問有一篇人家在問這個問題,不懂就不要亂講,不懂又喜歡講,這就造業,因為你不究竟就會毀謗,毀謗密法,懷疑說:「我修了半天沒怎樣,怎麼那些人唸唸『ava3ra3ha3kha3』就可以去密嚴淨土?有那麼好的嗎?」如果你方法對,有因緣去天道,你就會相信,然後認真的去修,真的就可以做到。當然此處所提,這是要結壇城或有特定的作法,不是你光唸那五個音就行,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要依上師去學。

顯密二乘教,皆是佛陀的聖教,不要以不足得境界與智慧,強加以否認或排斥。我這樣回答那一位網友:「小乘的法可以去編寫,只要有禪修、有五神通的能力,你同樣可以寫經典,但是那個是不究竟的經典。」你光說:「我可以做到初禪這樣、二禪這樣、三禪這樣、四禪這樣。」但你沒有真正像佛法講的,拿掉心裡面什麼毛病,那你就是沒有什麼境界!像我們講的須陀洹,須陀洹一定要斷身見,不執取禁戒取見、也沒有疑心病、再加上沒有瞋心,這樣是須陀洹的果位。只有打坐到一境性,一境性是對禪定中的現象不執著,等到出定時照樣習氣、毛病還在,這個怎麼和須陀洹果比?須陀洹果雖沒有五神通,但是他心清淨。

所以你學佛法要這麼去學,斷掉哪一個習氣、毛病,身體有什麼變化才能斷掉習氣、毛病,然後由過來人跟你印證,心清淨。心清不清淨,不是說表面上不生氣就算,是要障礙來了、逆境來了,你都能夠安住你的心,那才是真的。「張老師駡我無所謂,但是當家駡則不以為然,那同修駡更不以為然。你們算老幾?講我!我看你們自己修得也不怎麼樣!」心裡面就不以為然,這就是不柔和。所以你看經典,《金剛經》裡面,忍辱仙人(釋迦牟尼佛的前生)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他都沒有瞋恨心,像這種已經攻到你的身體來了,你都不能起瞋心,這才叫做「忍」的功夫,這種真的不容易!這個要自己想一想。為什麼我們還有這個毛病,要境界來磨,或哪一個事情現起來,整個心態你自己都可以摸到,看看你到底有沒有清淨?不簡單啊!

《異部宗輪論述記》(一個部派)云:聖者,正也,正是對於順境、逆境都心得大忍無礙,才叫正。與正理合目之為聖,理就是空、不執著,與正理相合,我們可以看他是聖人。所以你看這些出家人,風度翩翩不現神通,但是他自在無礙,什麼都好,沒有執著,遇上這樣的僧眾,我們要趕快抓住機會尊敬、恭敬、供養他們。你不要遇到哪一個宣稱會發神通、會做什麼的,但明明知見、行為、什麼的都不怎麼樣,你還去供養,那就是愚癡!因為你對於哪種是聖人、哪種不是聖人,你都還搞不清楚。所以,我們學佛法要懂得這些道理。

又契理通神,名之為聖。此言所顯,即佛世尊所說教能引聖,名聖教。契理是契我們空性,能夠應一切緣;通神是心清淨,心清淨才會現神通。通神有時候是心念而已,有時候會現起更高層次的幻化,幻化就是神通,所以名之為聖。絕對心清淨的人有神通的話,一定是聖人;有神通但是心不清淨的人,那不見得是聖人。魔也是這樣,有無量神通,有無量的神變,但他心就是不安詳、不清淨,所以這種不能叫做聖人。以上這些大阿羅漢具足十三功德,皆「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唐朝玄奘大師,所譯述之經典,概稱為「新譯聖教」。此外,唐太宗之大唐三藏聖教序、唐中宗之大唐中興三藏聖教序、宋太宗之大宋新譯三藏聖教序等,皆廣稱三藏及賢聖集為聖教。日本則對自中國請去之經論儀軌及傳授之典籍等,總稱聖教。

唐朝玄奘大師,所翻譯述之經典,概稱為「新譯聖教」。因為他是新翻,所以當時叫做「新譯」,表示說在隋、唐朝之前,再更早之前兩漢時,佛教已經傳到了中國了,所以那時候所翻的,也許他們認定是舊譯,比較古老的翻譯。玄奘大師回來以後,他的翻譯比較偏向是一對一的翻譯,一句話對一句話,很忠實的去翻譯,過去的翻譯大多以它的意思來翻譯,所以比較模糊一點。像《大般若經》為什麼講得那麼多?它是一句對一句這麼翻,一個名相對一個名相這麼翻,所以顯得非常多。如果是印土這些大德來的話,他懂得這些道理,那就簡單了,就把它削減成一句話,很長很長的變成簡簡單單的講一句話,等於就講完了。

所以這新譯,主要是在告訴你為什麼叫聖教?它也尊稱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所翻譯過來的都是新譯的聖教,另外唐太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藏經編好了,皇帝寫這個序,名稱叫做「大唐三藏」,有寫序所以叫做聖教的序。唐中宗的大唐中興三藏,在唐中宗時,又集結一些經典,所集結的三藏(經、律、論三藏),所寫的序也叫做聖教序。宋太宗大宋新譯三藏聖教序等皆廣稱三藏及賢聖集為聖教。日本則對自中國請去之經論儀軌及傳授之典籍等,總稱聖教。哪一個皇帝比較有佛緣,他就很喜歡這一些經典,然後就發心編一次、再編一次,增加或減少,所以不同朝代的皇帝,收集的三藏大概有廿幾個版本,再加上朝鮮、日本的就更多了,都叫做聖教,這些你要了解。

這把密教包括進來,所有講儀軌的大概都是講密教的儀軌。所以純密一定要依儀軌去學,初學有初學的儀軌,入真正壇場有真正壇場的儀軌,然後這麼修。這些純密不曉得有幾個道場可以找到?我們現在沒有去找,不知道哪一個是真的?一般都是很簡略的藏教的修法,我們不是很清楚,有沒有如法不知道,如果以《金剛頂經》跟《大日經》來講的話,裡面都有把儀軌列出來,但是末法時期眾生褔薄,福報不夠,所以像《大日經》全版有十萬個偈語,但因翻譯的人認為我們不懂,所以把它減到八千偈而已,只有講重點,所以很多稱為要略,把重要的摘出來,比如說《要略經》。

就像《華嚴經》一樣,華嚴經是從欲界六天,講到色界四禪,再講到無色界,再講到五淨居天,甚至於聖人聲聞、緣覺、菩薩境界,到最後傳下來只到六欲天,再上去諸天我們不夠資格去理解,因為我們智慧有限,所以叫你去觀法界,重重又重重,就如好幾個玻璃鏡,反射再互相反射的話,會進入那種虛擬的境界中,你會做嗎?做得來嗎?做不來!所以再往上的話呢,就更不用講了。所以龍樹菩薩只有留上、中、下這三冊裡面的最下冊,就是我們現在的《六十華嚴》與《八十華嚴》,僅有一點點而已啊!這跟我們末法時期有關係,這經典還在,哪一個時候大家道德水準高了,它還會現出來,所以這個跟我們眾生褔德之厚薄有關係。

 

親光菩薩釋云,諸有所作,已圓滿故。是諸聲聞位登無學,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來聖教。

親光菩薩釋云,諸有所作,已圓滿故。你修行要怎麼修?已知、已證、已斷,就是所作。有所作為,有為法要用來修行時,所作能夠圓滿成就。如果沒有究竟,那就是沒有圓滿,沒有圓滿就沒有解脫,所謂「所作已辦」,是經典常常出現的,該修的方向、該用的方法、該證的道理,你都能夠做到了,即稱為所作已辦。對阿羅漢而言,所作已辦,如果再加一句「不受後有」,不再來受生了,當然這是階段性的,對阿羅漢來講是階段性的入滅,但兩萬劫以後他還要發菩提心再來行菩薩道,而辟支佛是一萬劫以後還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無量億劫在眾生六道中輪迴、行菩薩道,練習這個智慧,不是練習定力!練習用智慧來得解脫,練習令我們這清淨的心能夠跟佛心一樣,映現一切境界,而且對一切境界都可以保持實相觀,不受它影響,這才是真正究竟。所以這還是一階段而已,因為在講阿羅漢,所以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是諸聲聞位登無學,他不必再學什麼法來斷內心的習氣、毛病,雖然真正的微習還沒有斷掉,但是他已經沒有煩惱。皆出生死故,不在六道裡面輪迴。善奉行如來聖教,對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能夠確實的懂,而且能夠去做,而且也做到了,如果光已知沒有已證,或光已證還沒有已斷也不行。所以這三轉法輪,一定要循序而做,你只是聽沒有去做也無效,有做的話,你自己就知道有無進步,否則光聽不做,聽了多少年還是一樣,沒有進步。你有在進步,或你要讓我感覺你有在進步,那就差不多啦!我這樣的態度對你,如果你還是沒有改變,那也許還要用另一種心態對你也說不定;當你也可以感覺:「這個腦筋、或者觀念、或者是行為已經改變了。」這樣就是有在修行啊!

再者,你跟佛的心相應,表示心空法了,所以你可以跟佛心相應;如果你心裡面還有很多疙瘩,跟佛心不相應,佛當然跟你不相應,因為你內心充滿了很多的枝節、不清淨,所以要相容也不可能。所以學佛法真的要好好從內心裡、每件事,都這麼去思惟,這麼去拿定主意,如果你要真正修大乘的法,就控制你的心念、自性。自性用兩個名詞來解釋比較好,一個是正念,一個是覺知。這你可以理解吧!我用眼睛看到你,知道有人,是覺知,覺知看了但不要起分別想,你的心也是一樣,你的心可以觀你的另一個心、或者習氣,一件事、一句話,你起什麼反應?還不清淨時,反應你都能夠感覺,習氣在發作你可以感覺,這是覺知。或者提起正念,正念也是覺知,可以觀照你的邪念、妄念、不好的念,這是摛賊摛王。有的人做不到這裡,看來看去只有一個心,起心動念只有一個心,那這是正念覺知起不來。有的人是正念一提起,妄念起不來,起不來不是沒有啦,是暫時被你專心攝受,它起不來。

比較高層次不是這樣,你的心浮動時,你可以有覺知觀照它,可以看得到,它要生氣、要怎樣,要你的習氣毛病現;或者你一個念,又分辨這個事情怎麼樣、怎麼樣,若你都很清楚,像這樣就是用正念覺知去觀妄念,所謂之妄念就是應緣,不管是真因緣,還是假因緣,應緣所起的心。你有沒有以上這能力?如果沒有!那表示身體沒有破、心也沒有開,修來修去連佛法都沾不到邊。佛法五陰魔相所講的,沾到邊是要受陰盡,受陰盡不簡單!剛剛講的憂、喜、苦、樂,這四個已經沒有罣礙了,心不憂愁、不歡喜,以及身體之痛苦、快樂,(氣旺就快樂,腳熬多了就痛、就覺得痛苦),這些感覺都沒有了,這才是捨受相應,就入受陰盡。受陰盡才十信位的初位,才入佛門第一階,佛門第一階到成佛,六十四位階。

你受陰不盡,可以看到鬼神、可以通靈、可以幹什麼都沒有用,都還跨不到邊!十信以後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地上菩薩十地,再上去之金剛如來十地,共有六十四位階。所以你要懂過程、懂方法,要修什麼都要搞懂,好好去用功。有時候你方法用對、因緣具足了,也許身體起了很大變化,然後就進入修心的境界。如果不行,修密法比較快,依佛身、口、意三業清淨來加持你,密教為什麼最後講?因為該教的都已經成聖人了,剩下這些就用一個最好、最簡單的方法,比如以總持觀一個阿字,觀一個阿字就是總持法門,認真觀,講了那麼多道理,講了《金剛經》、《般若經》六百卷,有人愈聽愈暈,不如跟他講,觀「阿」,阿字本不生,一切法本不生,這樣觀它,能夠觀起來的話,不是很簡單嗎?所以咒也好,種子字也好,什麼叫總持?一個字或者短短幾句咒語,就能夠顯示出它的功用,這是佛的威德。

至此,我們正式把大阿羅漢的功德相講完了,再下來要講菩薩,菩薩也有很多功德相,大約共二十幾個。為什麼要把這些功德相講那麼詳細呢?因為這是我們的目標,每一個功德相都是大家要修很多的法門去證得的,不是用來講好聽的,不是用來歌誦祂們而已,是要當作我們的目標,如實去修證,瞭解祂們怎麼修,怎麼做到大忍柔和成就無減等等。不是光介紹一些名相,很好聽卻抓不到邊,不知道怎麼修。所以把真正佛法搞懂,又知道怎麼做的話,其實會愈聽愈有興趣的。

(2008.02.13.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