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43)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續)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
「趣求法樂。」(續)
此為大聲聞的第五個功德相(續)。
趣求之樂得現法樂住,現法樂住d4=6a-dharma-sukha-vih2ra,又作現法樂、現法安樂住、現法喜樂住。據《俱舍論》記載,即依淨、無漏之四根本靜慮而得現前之法樂。色界四等持之一,禪定七名之一,即依定之結果而有此稱。d4=6a是d40之過去被動式,覺知、觀照之義。dharma是法,sukha是樂,vih2ra有住於之義,亦有消遣之義。無學之聖者經由修善靜慮,住於解脫之法樂。
參與解深密經法會的大聲聞眾,都具有十三種功德相,此處講到其中第五種「趣求法樂」,趣求之樂得現法樂住。聲聞阿羅漢比較在意心能入涅槃,住在這種寂靜法樂上,所以,當下享受這種法樂住,也就趣求法樂。現法樂住,d4=6a-dharma-sukha,(vih2ra原為精舍或寺廟,這裡是指住於樂),又作現法樂、現法安樂住、現法喜樂住。vih2ra是住的意思。最大的快樂就是住在涅槃的那種快樂。大家都要了解,如果身形安穩的話,坐在那裡心安祥,那種快樂是最快樂的,什麼天塌下來的事情,都引不起祂的在意,這種寂滅才是最快樂的,是阿羅漢追求的快樂。
據《俱舍論》記載,要怎麼證得這個禪定之間的快樂呢?即依淨、無漏,聽佛法聽到現在,都是在追求這個淨,淨或者清淨或者清淨覺。佛是最清淨覺,衪的總德相是最清淨覺,而阿羅漢則是得到初步的淨,雖然沒有像佛一樣得到最清淨覺,但是他所追求的這個淨、無漏,亦是各種功德具足,較沒有煩惱的法,無為法、無漏法,依淨、無漏之四根本靜慮,四根本靜慮就是色界的四禪。
初禪是有覺有觀,如果你打坐修行,還沒有修到你的覺知能夠觀照到自己妄想習氣起滅起滅,那不是到初禪的境界。初禪的境界雖是不高,但可以知道自心起滅,到這個境界,如果不能夠定住的話就會散亂,所以要捨去「有覺有觀」的境界,才能夠進入二禪喜俱禪。二禪時一顆心會非常愉快,進入法喜充滿的禪定中,如果你執著這個歡喜心,那不行,你不會進步,所以還是要捨去,才能夠進入三禪樂俱禪。三禪時整個身體充滿了氣,因為身體非常舒服、愉悅,所以稱為樂俱,這是世間最快樂的身體,但如果你執著這種氣充滿整個身體的快樂,你就不會進步,所以要捨棄這個樂俱禪,繼續進入四禪境界。四禪它是一境性,這個自性跟外境合一不動,我們初步雖然沒有像佛的如如,但到此也可以算是初步的禪定,心能夠如如。
依這四禪而修這四根本靜慮,靜慮就是禪dhyāna,禪有時意譯翻成靜慮,而得現前之法樂。初禪的有覺有觀的快樂,你可以初步觀你的心,但不會煩惱,因心還會動,所以也說”未到地禪”;二禪歡喜心起,法喜充滿,你可以看著它而不執著;三禪身體產生無量的真氣,所以身體非常的快樂、舒適、愉悅,但你執著它就不會進步,所以要捨去三禪,繼續進入四禪。為什麼可以一直進步上去呢?就是用般若智,觀一切「無所有、不可得」,有什麼境界,你就要用般若智觀它,以無所有、不可得的這種心態,才能夠這麼一直進步進步上去。
再上去就是無色界境界,無色界四空處定,這個阿羅漢進不了這裡,因為如果進入無色界,當然不學佛法就會是天神的境界,學佛法而進入無色界境界,那就是登地菩薩,因為登地菩薩沒有神我身,只有一個心識,沒有身就跟無色界的四空處定一樣,沒有身只有一個心,他又學佛法、解脫道,斷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地地往上升。阿羅漢只有到色界天的境界,然後修五上分結,也就是色界結縛、無色界結縛、掉舉、我慢、根本無明這五個,至色界結就已不被初、二、三、四禪境界所縛住。
如果一進入到無色界結的話,他也不會住在四空處定之間,四空處定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世間禪定裡面最高的境界,一般入阿羅漢境界都不能夠究竟。像無所有處定,就是受想滅盡定一樣的,大迦葉尊者就處在這個境界,入涅槃定中,在雞足山守護這個衣缽要傳給彌勒菩薩。這個五上分結斷時,等於三毒貪瞋癡斷,證得阿羅漢果解脫,不再來人間,這是他所得到的現前法樂。
色界四等持之一,等持就是定慧等持、平等心,每一個境界都有它的定跟智慧,初禪有初禪的定跟智慧,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也是一樣,不偏於定也不偏於慧,達到阿羅漢果才能真解脫。上回講到心善解脫、慧善解脫,都是從心裡面得解脫,用智慧得到解脫,定慧具足得解脫,稱俱解脫,到此最後境界當然成就阿羅漢果。是禪定七名之一,即依定之結果而有此稱,叫做現法樂住。如果聲聞乘阿羅漢對一切境,不執著那種涅槃寂滅的快樂,即能得此現法樂住。
菩薩則不是這樣,菩薩是對與一切眾生往來所加諸的種種障礙,都能夠自在無礙,這不是在定中修現法樂住,而是在生活起居之間,也能夠得到安祥,不必入定,你也能在跟眾生攪和之間得到安祥,這才是最真實的。所以,佛禪跟一般的禪定不一樣,是在練這個心地,佛禪是以般若智來修,看一切事情、人、什麼都無礙了,這種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薩要修學的。可以說大聲聞眾聚,他們的福德、定力還是差一點。
d4=6a是d40之過去被動式,覺知、觀照之義,你觀照它,它就現起。dharma是法,sukha是樂,vih2ra有住於之義。寺廟也是稱vih2ra,vih2ra亦有消遣之義。無學之聖者,阿羅漢是無學位,不必學解脫的學分,因已確得。當然大乘的八地菩薩也不必學,他是不動地菩薩,其定力、解脫力、神通力跟阿羅漢相當,但是,菩薩還多了一種無礙辯才的智慧,這就不是阿羅漢能夠學習到的。
阿羅漢只有定力特強,是有解脫的智慧;菩薩則是以定力、以般若智慧,來度眾生。因此菩薩要有很多方便智慧,除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以外,還要學另外四種波羅蜜,也就是第七個方便波羅蜜、第八個願波羅蜜、第九個力波羅蜜、第十個智波羅蜜。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就是你懂得這個道理,又做得到、能度到彼岸,無所煩惱,就是波羅蜜多。
無學之聖者,經由修善靜慮,靜慮也有不善的、不對的,就像我們講善戒時講過,戒律、律儀也有好的、不好的,這裡說他修善靜慮,就是指善的禪定、解脫的禪定。住於解脫之法樂,這是阿羅漢所追求的現法樂住。學到這裡,我們認識了佛的功德相,就知道阿羅漢為什麼差了一點。一談到佛,具足十二種真如性,法身清淨遍虛空,又能化成六道眾生、度一切眾生,你從頭聽來的話,就知道阿羅漢的功德還是差一點。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此為大聲聞的第六個功德相。阿羅漢都從聞思修悟道的,都是從佛的教導而悟道,不太自己能夠思惟或自己知道怎麼修。後來的人則是看經典,或者是聽師父的教導,然後由多聞、聞持,繼而其聞積集。如果你光修行,有一點境界卻不再去聽聞的話,就成了少聞比丘或者寡聞比丘,這有時候會造成執著、偏執,因為你不多聽,道理就懂得很少,又不能夠解釋給人家聽,一談到真正的道理,你不懂,也無法跟別人論辯,更無法降伏眾生。
所以,為什麼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像佛是自己修來的,我們的智慧還不到那個境界,都是用聽的,所以聞思修這三法很重要,聽了然後經過思考,自己生得智慧起。如果從聽聞、思考了,不去修,或者光喜歡聽,不喜歡去練這個心,那都會很糟糕。聽了以後,就要去做,修這個心才重要;不做、不想去做,進步當然就很慢,為什麼?很多同學他喜歡聽,聽懂了卻不去做,這樣仍等於有聽沒有懂,不是真的懂。
阿羅漢要變成大阿羅漢,還是要有點智慧,大阿羅漢祂也是在行菩薩道,接引、教導眾生,祂所教導的是把眾生也帶到阿羅漢的境界,不是帶到菩薩的境界。有時候有人這樣講,大小乘之分別在於,小乘的聖人祂也有在教導後學,但是,祂把人帶到小乘的修行路上。譬如有人在電視弘揚,專門講《阿含經》,祂叫做阿含道,阿含道就是在守戒律、修這個心,使自己得解脫,禪修後得到現法樂住,心非常自在。這樣也是在教導後學,也在接引後學,不是只有菩薩才在接引眾生,很多小乘的聖人祂也在接引眾生,等於說是大阿羅漢把人接引至成阿羅漢。
如果大乘的菩薩,則偏向於講經說法,偏向於傳授經典的義理,把眾生帶到大乘境界,這是真正的菩薩行。不過,真正的大乘菩薩也不能忽略小乘的修行,畢竟小乘的修行是很基礎的,所以兩者不應互相毀謗。你如果說你是菩薩,但你的戒律不清淨、威儀不圓滿,人家修小乘的會笑話,小乘就笑你這個大乘根本修都修不來。小乘的聖人有神通,像三果阿那含就有五神通,四果阿羅漢則是加上漏盡通後有六神通,他們都是因為心清淨才會起神通,如果一個人心不清淨就會起神通,那就是著魔了,因為魔可以給你這個能力。
《楞嚴經》講的五陰魔相裡,在想陰魔相、行陰魔相中,有些人因為著魔才有那麼大的能力,但那種心根本不清淨,並非證到阿那含、阿羅漢果,甚至以後還要淪墜。心一定要清淨才會現起六神通,如果清淨得差不多了,就有阿那含、不還果的境界,祂有五神通,只是沒有漏盡通而已。小乘修行,主要就在看威儀夠不夠、戒律守得嚴不嚴謹,不是光嘴巴會講。有些修大乘的會譏嫌小乘,說他們只自求解脫,沒有菩薩精神,不想去度人家、怎麼樣的,大小乘兩邊毀謗來毀謗去,這樣很不好。所以我們不懂要多聽,聽了以後懂了,你就不會犯這個毛病,不會去毀謗人家,很多事情我們不懂,對任何法我們不懂就不要去講它。
末法時代有時是很無奈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法都會出現,像密教裡面的雙身修行,有的真的是雙身修,裡頭有很高的境界與密意。但像釋迦牟尼佛哪裡有修什麼雙身?都是自己成就的,菩薩也是要這樣,不一定要修什麼雙修。我們一般人搞不懂,然後就有人不懂裝懂或心存不良,藉修此法之名去行淫欲之實,當然會走偏了或是著魔了,更容易造成一般人的誤解與訕謗。所以我們還沒有圓滿、懂得一切法之前,最好不要去毀謗人家,無論大小乘、密教、禪宗或者淨土宗或者什麼宗。一批評人家,自己心就不清淨,心不清淨當然是修不好;修得好的人一定心清淨,也不會批評人家怎麼樣的。
第六聞持積集德。多聞bahu-0ruta者即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聞持係隨所聞義皆能憶持令不忘失故名聞持,數習文義令其堅住是故說名其聞積集。持者dhara,如持律vinaya-dhara,又作持比尼、知律。即持守戒律不犯。持守律儀乃比丘所特重當務之事,雖小事亦不忽略,故稱持律堅固。此等大聲聞聞持後積聚其精要,得無量解脫功德相。
第六聞持積集德。多聞bahu-0ruta(聞、聽)者即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你光聽而不去受持也沒有用,所以要聞持,像你讀誦《金剛經》卻不去受持《金剛經》的經義,那實在沒有大用。很多人都是這個樣子,唸了《金剛經》好幾年,永遠都沒進步,因為他光會誦經,但是不知道裡面的義理,或者不去實踐《金剛經》裡面的義理,當然老是原地踏步了。《金剛經》裡面的義理其實很簡單,簡單的概括就幾句話而已,第一個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要誓度一切眾生。如果你受了菩薩戒,卻從來不想去度人家,這樣就違背誓願,不具菩提心,所以要誓度一切眾生,想辦法去度人家。
這個大前提有了,再來則是離四相:不要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怎麼修到這裡?第一個布施波羅蜜,第二個忍辱波羅蜜,第三個般若波羅蜜,而且這些事情用「無為法」一句話就可以涵容,用無為法就可以做到離四相!布施了以後,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是般若智慧;忍辱要安忍,不要有忍辱的心,這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在用時,不要有用般若智慧想。故一切都是以無為法,無有少法可得,也就是《金剛經》的義理,歸納起來沒有幾條,但你偏偏就不去諦聽、善思、踐履。以後看到什麼,放下,不要執著;一切經典、義理、教理,聽了就要受持,要去做,不要光說不練。
聞持係隨所聞義,你所聽到的義理,皆能憶持,先記起來它的道理,令不忘失,叫做聞持,你剛開始時,對某些經句,有時候記不起來,聽了聽了就忘記了,那個時候是障礙,你要多懺悔、誦經,慢慢重要的經句、對你有用的就記得,像《圓覺經》裡面有句話很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這個時候是最好修心的,經文是說你在生活起居之間,不要打妄想,居一切時不起妄心,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
修行就是用這種經典所講的,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平時不要打妄念、打妄想,但是,妄心起來時,什麼叫做妄心?不是你在想的心,是感招外在因緣的心,這時候,你不要壓抑它,不壓抑它,你就可以從這起心動念之間,看到一些消息。你神通怎麼來?大神通沒有,我們這種心的小神通會有,有時候你覺性知道,起個念,這件事到哪裡、怎麼樣了,有時候,你把它看成妄心,壓抑它,妄心起不來,就像拿石頭壓它,那個石頭沒有辦法起作用的。
到這個階段開悟的人,這個心不要去壓抑它,就觀這個心,因為平時你不起妄想念,當然就不會胡思亂想,但是,真正有因緣,感招你的心起妄心時,你不要壓抑它,可以看它;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這妄想境不是你在想,是感招外境起的念,你可以讀它,哪件事情大概怎麼樣、怎麼樣;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在無了知之間,不要去說這件事是真的、是假的,管它真的、假的,知道一下就好。這是修行時很實際的一個圓覺法門,你如果搞不懂的話,看一看覺得這沒有什麼內容。其實這內容很好,這是真正在修行,這是在認知「隨順覺性」,認識你的佛性,你要懂得它,你要去認識它,就從這段話去認識它。
以後你學咒語,咒語就是一種記憶式,你學了咒語,不去記怎麼唸得出來?你要唸,就要唸得熟、唸得快、唸得順,你要每天唸,唸那個音。剛開始很拗口,不大會唸,因為是外國話,就算是本國話你不好好去唸幾次,你上台去唸也講得嘀嘀咕咕、不靈光,何況是外國話?都要唸,不厭其煩的去背、去唸,唸得嘴巴很順,到時候你會覺得剛開始是用腦筋在想,這一句接下一句是什麼,好像是用腦筋在引導你嘴巴在唸,但唸了幾千、幾萬遍以後,腦筋就是不想了,嘴巴自然會唸,那個時候你就算腦筋被人家障礙,但嘴巴照樣可以唸,不會起妄想。你要唸咒,需有禪定的力量;如果沒有禪定力,外力來干擾你,你就唸咒唸得不莊嚴,效果就會打折扣。
不忘失,學什麼經教都要這麼樣記一記、思惟,把它用在你的行為、心地上,來清淨你的心。數(好幾次)習文義令其堅住,讓文義很堅實的住在你的心中,是故說名其聞積集,把所聞聚集在一起、集中在一起,變成你以後講經說法也好,或者在行為上規範自己也好,都要用得上。阿羅漢他能夠成就阿羅漢道,也是聽聽聽,然後去做,這麼一直推積起來,變成他的功夫,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持者dhara,如持律vinaya-dhara,又作持比尼、知律。即持守戒律不犯,持守律儀,持守戒律或者律宗所修的法,律儀就是戒,有善、有惡,後來一般講守戒,已變成佛教的專有名詞,指的比較屬於好的方面;但在印度的說法,這個戒是律儀,律儀就會有善或惡,所以談到戒,就要講明是守善戒,不能光說守戒。所以如果你思慮周延一點的話,要跟人家講解清楚,說是守善戒,不是守戒,否則戒只是律儀,律儀又有善與非善之別,守不好的律儀做什麼?故我們要強調是守善戒。
乃比丘所特重當務之事,比丘一定要守戒,乃能夠成就,我們這個法身,有五分法身──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從戒開始,一步一步往上修持,阿羅漢、大阿羅漢祂們都是由守戒而成就的。一般我們講佛法有多種層次,經、律、論、方等、般若,然後醍醐,也就是入陀羅尼門。依每個人的根機不同,所學重點也不一樣。你如果進到陀羅尼門,接觸的人就多,度的眾生就多。
如果你自修的,這個律戒就可以成就阿羅漢道,打坐、看經也可以得到阿羅漢道,或者跟人家辯論經典愈辯愈清楚,搞通了,他也可以證得阿羅漢,這是小乘的人可以這麼修,比丘第一個一定要受具足戒,比丘尼持守三百四十八戒,都可以成就。雖小事亦不忽略,他們守戒很嚴謹,《阿含經》裡面講的很清楚,故稱持律堅固,小錯誤、小事情,他們都不忽略,這樣心管得很嚴謹,才能夠得解脫。此等大聲聞聞持後積聚其精要,得無量解脫功德相,他能夠證到俱解脫,也就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這兩種解脫都得到,才能夠真正證到脫離三界。
據《月燈三昧經》記載,多聞有十種利益,在禪宗來講,你還沒開悟以前,不要看經文看的太多,原因之一是,看再多你也不能了解,確實也是這樣,有時候自以為是的這樣講、那樣講,似乎有點境界,又喜歡打妄想,胡亂思惟,其實都是錯解。若到達一個境界,再來看經典,就能觸類旁通;否則就是要有過來人,來跟你解釋清楚。萬一碰到演講者他自己也未臻究竟,那麼你也還是搞不清楚。故自己思惟好像這樣、那樣的,都不算真的明白,因為你還不成熟,沒有一個究竟,想的都是自以為是的概念。這個就是大乘佛法特別之處,當然不是說絶對的,如果你沒有善因緣的話,有時候少聞反而著魔比較快,因此既要多聞,而多聞中又不要去打妄想,且聽了以後能知道重點。《月燈三昧經》這部經講,多聞有十種利益,即:
(1)知煩惱資助,諸聖行者因多聞而知自身及眾生所有一切煩惱之惑,皆能資助業因,而受當來果報,故求出離,不為所惑。
你多聞的話,碰到煩惱、障礙時,可以幫助你用智慧化解,或者知道該怎麼做,這個是你多聞的好處。譬如我們常在聽《金剛經》,知道要用般若智慧觀一切「無所有,不可得」,有聽過的人,打坐就不會出問題;沒聽過的人,打坐時一下這邊氣來了,或一下見光、怎麼樣的,他就投入去練這些,這就走錯路了。我們天天熏習、熏習要「離四相」,是對周圍生活起居之間練心,但是對於修行之有氣、看見光或者異聞,鼻子聞到香臭味等等的魔相境界,更要聽經,要用般若智慧觀它,不要執著、不要執著。
多聽就有好處,你天天在法爾熏習的,你碰到什麼異相、光怪陸離的事,你都不會驚慌,可以正確面對,不管正、邪給我們的加持氣,都不能執著。一般人都是自己學打坐,進入有光、有氣什麼的,然後他就執著,也不知道這是正的、邪的,很麻煩,最近有兩個相關例子,都是出現在西安這邊的。有一位是出家師父、另一位是在家居士。在家的這位,有幾次碰到問題,就寫mail來問,回答他時,他說懂,他在修心中心法,也讓人家灌頂修法,碰到什麼問題,他就都不執著;而另外那位師父,他也受人家灌頂修法,他也會身動,動得很厲害,從來就沒有聽到人家講怎麼安住這個身、不要執著,所以修起來就很累。他說,因為出家師父沒有電腦,出家人大概也不好搞電腦,他也想買一個電腦,好跟法爾網站相連,可以跟我們通訊,但五、六千元的人民幣,也是蠻大的一筆支出,我當時要他先暫時不要修,把身體的不舒服搞好。
像最近我們在觀梵字,有的同學一觀就化出五方塔,五方塔就來加持他的頭,他的頭本來很痛,加持後就不痛了,如果你說就此一次為例,下一次不再執著它,那就沒事,如果你希望下回再來一次、再來一次,有這種乞求的心態的話,這個魔障便很容易滲透進來。我們修行沒境界倒無所謂,有境界的話,都要抱著以般若智觀它。你有多聞也有好處,這裡講的你對煩惱,包括你修行出現境界也是煩惱,你道理搞不懂也是煩惱,或者一般家裡大小事情造成的煩惱,你的業與眾生的業之間的煩惱,你都能夠在聽了以後,抓一重點來破解它,轉自我的觀念,這個就是求出離煩惱。
(2)知清淨助,諸聖眾行者因多聞而悉知一切清淨梵行,皆能資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習,以證無上佛果。
我們修行就是要求清淨,佛是最清淨覺,我們要怎麼得到最清淨覺?那是幾個阿僧祇劫以後的事,沒關係,但是我們就是要求心清淨,拿掉內心的不清淨、內心的罣礙。你看佛的法身,為什麼可以遍虛空一切世界?衪連一點點的微塵都沒有,無為法修得愈徹底的人,法身自然愈清淨,這是一個目標。如果不這麼強調的話,你以為《金剛經》講的很多離四相,講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無為法講了半天,目標到底該放在哪裡?
目標就是要清淨你的自性、清淨你的內心,我們起心動念有不清淨,要警覺,跟人應對間的話,有點不慈悲,也要警覺,不是只有你們,我也要思惟,以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不懂,有一次看到,「你如果對後學罵了他、跟他生氣了,他就不來了,不來,就是你沒有慈悲心。」所以不能對後學發脾氣,要連哄帶騙,請他再來用功,不能罵他。以前沒有看到這個經文,看到以後,馬上思惟,過去犯了什麼錯,要改。這種從清淨之間所產生的慈悲,也是看經典、聽聞來的,所以,看你是針對哪一方面,為了要清淨,聽聞以後奉行,就會令你得到清淨。
知清淨助,諸聖眾行者因多聞而悉知一切清淨梵行,清淨是代表什麼意義?心的清淨、行為的清淨、度眾慈悲的清淨或者怎麼樣,這些都有不同的意義在。你經典看的很多,哪部經裡面特別點出哪幾個道理,因為所有經大部份百分之七八十都差不多,但,應有幾個特點是別的經典所沒有的,一句話、二句話;譬如密教的經典,它是說失菩提心才是真的犯戒。什麼是失菩提心?就是你放棄了度眾生的心,就真犯戒了,這是菩薩的戒,也叫菩提戒,菩提心的戒,這個是很重要的事情,即便是你吃肉、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那都只是小事情,反倒是只要你放棄救度他人,你就失了菩提心,真破戒了。
戒律,剛剛講阿羅漢要守戒很嚴格才能夠成就,到了菩薩境界,這已經變成次要了。有位同學帶我去見一位師父,這個人也不錯,他就講這三個階段,第一個普通的戒,第三個菩提戒,這個才是菩薩的戒,你如果要度眾生,那個小戒,我剛講連小戒都不犯是阿羅漢做的,菩薩連小戒都不犯,那個不可能的,你要度眾生,那麼人跟人在攪和,怎麼會不犯?你如果很在意這些小戒的話,就處處動彈不了。因此對菩薩來講,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捨去度眾生的心,哪一個人能度就一定要度,不能放棄,這是最重要的。
講到清淨是一回事情,講到慈悲、度眾,那更進一步,多聽也好,讓你們了解,要知道清淨梵行,皆能資助菩提之道,我們說要得到如來菩提,如來菩提是最高,如來菩提的自性最清淨的、神通智慧最廣大的、慈悲心最大的,如來成就不是為了在那裡涅槃,像阿羅漢那麼住涅槃,享受現法樂住,不是,成如來就是要度一切眾生。衪很忙、很忙,那麼辛苦幹嗎?也不會辛苦,因為衪法身、報身清淨,然後化身無量,衪不用像我們用起心動念去度眾生,衪是用眾生的念,憶想衪,衪化一個身出去度他,這很隨緣自在。
你搞清楚佛法要修的目標以後,我們就是要清淨覺,清淨覺就有佛的這種能力,這個心要怎麼清淨,愈清淨愈能幫助你在菩提道路走得對、走得快,所以要多思惟,聽了以後要想、要反省。有時我點你們,我又聽到你說在家裡對你的另一半講話不客氣、怎麼樣的,我只是跟你點一下而已,沒有跟你說清楚。其實我們自己都要反省。我以前也是一樣,夫妻之間最隨便了,動不動就大小聲,其實也不是生氣,就是講話大聲一點,如果你跟他講道理,認為要這樣、要那樣才對,彼此又要吵了。
後來乾脆不講、不抬槓了,反正一碰到出現諍論時,就說:「菩薩,是!是!是!」就沒事了,這樣就沒得吵。只要說「你是菩薩,對!對!對!你的才對,聽你的」,其實就是隨順,隨順就是修忍辱的心,隨順對方,他高興才不會跟你吵,你修自己也蠻不錯的,覺得很好。以前不是,一定要講道理,跟人講清楚,要求這樣才對、那樣才好、才怎麼樣,這樣其實沒有用,因為我們永遠不會清淨,佛法不是講道理的,佛法是學放下!放下!如此才會清淨,如果我們還執著這樣對那樣錯,跟我們家人或者這些眾生講道理,自己就永遠沒有辦法清淨。我們知道梵行清淨,若多聽,多聽佛所教導我們的,我們就可以得到清淨。
故精勤修習,以證無上佛果,無上佛果,就是如來菩提,沒有比這個更高的。我們不是說只有要求等覺,等覺再上去還有妙覺。佛衪為什麼智慧神通廣大?因為衪是最清淨,有妙覺,妙覺就產生無量的神通變化,一切世界都看得到,一切世界發生大小事都知道;如果等覺就是無為法,這個還不夠,還要化成無為法變成有為法,這有為法是為眾生,不是幹什麼,都是為度眾生而弄一些有為。所以我們多看經典、精勤修習,都可以增長見聞,受益良多。
(3)遠離疑惑,諸聖行者因多聞而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及外道邪魔等論,悉皆明了通達,無所疑惑。
遠離疑惑,我們對一些所不知道的,常常會起懷疑,譬如一看經典,發現這個菩薩怎麼從這個世界又飛到那個世界,那麼自在,有可能嗎?你會起懷疑。如果你心清淨的話,什麼事情都可以辦到。好比說,曾經有一個公案,講到一個比丘尼,守戒嚴謹、內心清淨,某日遇到一個強盜,除了搶她東西外,還把她關起來,並姦污她的身體,她就覺得很慚愧:「我這個肉體髒了,修了半天,什麼結果都沒有了!」有另一位阿羅漢用神通觀照到這件事,知道這個比丘尼已經修到心清淨,沒有三毒了,只是沒有神通而已。
於是這位阿羅漢就示現在她被關的地方,問她:「你怎麼不出去?關住了你還是可以出去啊!」「我沒神通怎麼出去?」「你不是修的清淨了嗎?」「我的身體被姦污了。」阿羅漢就問她:「你身體被強暴時,有沒有淫欲心起來?」「沒有!」「沒有,那你心還是清淨,不是身體被污了就污了。心清淨就是清淨!」阿羅漢就教她神通,一個心清淨的人,學神通很快,在那裡三言二語告訴她怎麼弄,這位比丘尼的神通就現起來,自己就遁出去了。
一定要心清淨了,才會起神通;如果心不清淨,花天酒地,又幹什麼的一大堆,還有神通,那肯定是著魔了。佛法要心清淨,才會起神通,而且是自然現,不是刻意學的,不是像世間法這麼練的。世間法要怎麼練?譬如要天眼通,用一根蠟燭在那裡一直看,看完了就閉眼起觀,觀光明,這個光明就愈來愈亮,這等於是練出來的。宿命通也是練來的,就從生活中一路練,從你早上起床開始回想起,然後下床是從左腳下還是右腳下,走幾步,然後去廁所、去刷牙,吃早餐,然後坐什麼車、幾號車。你都記得很清楚,今天過完了,繼續回想昨天的,每個步驟想,昨天想完了,想前天,這麼一直想,往前推想到你還沒有投胎之前的等等。
由世間禪定法來修練宿命通很累,佛法則都不必要,佛法是修內心清淨,清淨到你要起神通變化的話,一念之間,你看到經典或者諸佛菩薩教你一下的話,你就會了。現在你要做的是,如何清淨你的身、心,而不是去練什麼功夫,經典上哪裡有在教你什麼功夫?頂多只有禪定、白骨觀什麼的這些功夫,那是小乘阿羅漢在修的,他真的守戒清淨,也會現神通;我們修菩薩道到八地也會現神通,或者到如來六地更會現一切神通,這些觀念你要注意。
我們現在是修內心怎麼清淨,最重要的是你要遠離種種疑惑,起心動念起了懷癡心,就要放下!不管這件事情,真的會這樣或者假的這樣,不要去懷疑別人。往往障礙來了時,一大堆妄念就輪番出現,尤其身體不好的話,開始疑心是不是有人作法在害我,常常會起這個受害的念。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懷疑?不順時,認定哪個人他會詛咒你、怎麼樣,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都來了。像這種在修行過程之間的順逆境界都要放下,不管真的有這回事情,或者假的有這回事情,你都不能懷疑是人家對你要怎麼樣。
如果你好像跟某個人有些瓜葛,對方也懂得一些邪法,你就會想:「是不是他作法來害我?難怪我現在身體不舒服!」愈想好像愈真,其實不是這麼回事情,是你自己在胡思亂想,明明自己受風寒感冒了,還要懷疑是別人幹什麼的,很多這種例子。這裡為什麼說要斷、要遠離這種迷惑?在第一個層級修須陀洹果,首要就是身見要斷,戒禁取不犯,疑心病要斷,要斷這三結。疑心病每個人都有,但若這個不斷,你就沒有辦法得到初果。疑心病要怎麼斷?碰到疑心的念頭起來時,馬上把它壓下去,不要去懷疑是否這個人在害你,那個人在作法怎麼樣等等的。
如果你現在默默修行,沒有大的障礙會來找你;如果你在網路上曝光,就容易有事。一曝光,就會有人想辦法弄一些事出來整你。例如有時候在你睡覺時踢你一腳,你仍然要當做沒有這回事,翻個身繼續睡。修行過程中,多少都會有這些無聊的人事出現,那些人自認為修得很好,已經可以出陽神、出陰神幹什麼的,可惜他們都是修的不夠清淨。所以你不要管別人修的好不好,管你自己修清淨就好,如果你在障礙來時,常常會起懷疑心,那個心要打死。遠離種種疑惑,不要胡思亂想,就是真的你也不能想,何況是真是假,你也搞不清楚,一念之間,你自己都要注意。
多聞而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及外道邪魔等論,悉皆明了通達,無所疑惑,對世尊所講的法,不管深淺、大小你都能夠相信,因為衪所講的法是適應每一個根機的,你不要說這個不可能、那個不好。那對外道的法你也要知道其毛病在哪,譬如世間禪定,他住在那個境界,他還缺內心的解脫、毛病的清淨,他還有輪迴,我們懂得很清楚了,怎麼會懷疑,根本不會想去看其它外道、邪道的經典。那天我跟一個同學在吃飯,談到某大德書寫的很多,不知道的讀者會迷糊在那個名相上,如果懂的人,看了就知道他犯了毀謗四眾罪。
比如有人講「性空唯名」的理解有所謬誤,「性空唯名」有什麼理解不對?自性本空,自性本空,就不能現出世間相嗎?當然可以,能應緣現有世間相,當現起世間法相時,您有執就給它安一個名字、名相,如此它就是一個世間相;您能無執連個世間分別相都不給它安一個名字,就回住於性空中,有覺而無住,因此有名、無名,皆沒有執著與煩惱。對於這個實相觀、中道觀,如此簡單的道理,有大德看了不懂,就罵人說沒開悟、不理解、怎麼樣的等等,到底是誰不懂?是不知道。那天有位師父說,看某人的書就會生氣,我說因為我們的淨心是會反射那個境,可見他的書裡面都是用瞋心寫出來的文字,讓人看了會有瞋心起,自性就是如此可怕耶。
你不要小看這個道理,假如那篇文字寫出來很柔和、心平氣和的,你可以感受到,不必來跟你講什麼道理,你就感受到安祥。如果寫書的人是用暴戾心寫出文字、看法,當中就充滿暴戾之氣。一般人看不懂,看得很有興趣,我們一拿到手翻開,內心就起起瞋心樣,這表示這本書裡面注入多少瞋心在裡面?而且幾乎每一行,都在罵出家人跟在家人。經典已經講的很清楚了,不應講人之過,何況那些大德根本就沒有講錯過。
你們還沒有曝光以前比較沒有這些事,也不太懷疑別人會害你,但等到你要行菩薩道,不曝光不行,接引不了幾個人,被逼著要曝光時,很多障礙都會來,那時候,你可能就會想著,是不是有人要作法害我?你是要修清淨心,不要去懷疑東懷疑西,懷疑是不是有人要作法害自己。這個懷疑心一定不能起,不管它有沒有真的這回事情,你看經典就懂了,不要起懷疑心。放下!放下!盡量解決自己的困難,身體不舒服就弄好一點,有一點怎麼樣,就吃吃藥就好了。
這些雖然很簡單,看都看得懂,但你有沒有去思惟比較寬廣的一些事情?我是把我的經驗告訴你們,要學會把一切事都盡量放下,當成沒有害人的這回事情,如果有人真的要害人,也不要愈想愈真,否則搞得神經兮兮,那不完蛋,還修什麼佛法?所以這個很重要。多聞的第三種利益,有正知見、有佛法的熏習,要修清淨心,不去懷疑東懷疑西,能遠離疑惑,就能悉皆通達、無所疑惑。
(2007.10.17.講於法爾)